说文解字-武汉大学-讲稿- 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完整版)说文解字-武汉大学-讲稿-第一部分

(完整版)说文解字-武汉大学-讲稿-第一部分

• 字,“ ,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人生子曰字”。
• 字:生子 出嫁、怀孕、哺乳 养育 治理、教育

文字
• 文字
• 《说文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 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三、《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
• 命氏之初,其氏族始祖的特点往往与命氏所用之字 意义相关,如:

巫氏始祖为巫师,屠氏始祖为屠夫,陶氏始祖
是作陶器的,自然无疑。杨氏住地有杨树,林氏住
地有树林。东郭先生的祖宗最初住在城东外面,西
门官人的始祖住在城的西门处……
• 陳,chén,“ ,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从阜从 木,申聲。 古文陳”。
• 儿,“ ,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 :在人下,故詰屈。”
• 兄,“ ,長也,从儿从口。”
• 弟,“ ,韋束之次第也,从古字之象。”
• 老,“ ,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髪變白 也。”
• 亡,“ ,逃也,从入从乚”
2. “人”的变化
• ������(化),“ ,變也,从到人。呼跨切。”
史-吏-事
• 支,“ ,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 ������,niè,“ ,手之疌巧也。从又持巾。尼辄切。”
• 聿,yù,“ ,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
弗。从������一聲。”
• 畫,“ ,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畫之。 ”
• 隶,dài,“ ,及也,从又从尾者。又持 尾者,从後及之也。”
导言
一、姓氏字举例
• 姓氏
• 段玉裁注《说文》“氏”下:“姓者,统于上者 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经典长谈说文解字第一摘抄

经典长谈说文解字第一摘抄

经典长谈说文解字第一摘抄《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许慎所编,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解释。

以下是《说文解字》第一卷的部分摘抄,以及对其的解读。

摘抄:“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解读:这是许慎对“一”字的解释。

他认为,“一”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开始。

这里的“一”不仅仅代表数字,更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

它象征着宇宙初创的混沌状态,同时也是天地万物形成的起点。

这个解释将“一”字提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和生成论。

摘抄:“上,高也。

此古文上,指事也。

”解读:许慎对“上”字的解释是“高”。

他认为,“上”字表示的是位置的高处,或者事物的上方。

这个解释简洁明了,直接指出了“上”字的含义。

同时,他还指出这是古文的“上”字,是通过指事的方式来表示的。

这体现了许慎对汉字构形和意义的深入研究。

摘抄:“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解读:许慎对“示”字的解释是,天空垂下象征,显示吉凶,以此来告诉人们。

他认为,“示”字的三垂部分代表了日月星,这三者是天上的象征,通过观察它们可以了解时变。

同时,“示”字也与神事有关,因为它代表了神灵的启示和预示。

这个解释将“示”字与天文、神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天象和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以上是《说文解字》第一卷的部分摘抄和解读。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许慎对汉字的深入研究和精湛见解。

他不仅解释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还将汉字与哲学、天文、神事等领域联系起来,为我们揭示了汉字的丰富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

朱自清:《说文解字》第一

朱自清:《说文解字》第一

朱自清:《说文解字》第一朱自清:《说文解字》第一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

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

文字的作用大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种神圣的工作。

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了人的巧诈。

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栗,鬼夜哭。

”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

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1];文字原中有巫术的作用的。

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斯的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

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

我们知道,文字不断的在演变着;说是一个独创,是不可能的。

《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

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

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备工未,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苟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

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次凝成定型。

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

商契的商民族的祖宗。

“契”有“刀刻”的名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

可能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

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

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

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

《文字学-说文解字》课件

《文字学-说文解字》课件

深度学习
学习《说文解字》需要长时间、 深入的学习,通过字形和含义 等多方面的学习,逐步掌握汉 字特点和演变规律。
多角度学习
除了书本和文字的学习,了解 字画和碑刻也是很重要的。因 为汉字和书法是密不可分的, 他们互相的补充只会让学习更 加全面。
艺术欣赏
学习汉字不一定只是考试。在 了解汉字同时,通过欣赏书法 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你可以 让自己更好的感受到汉字的艺 术之美。
文化遗产
作为一本最为权威和经典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 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 书法艺术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教育
在古代,学习《说文解字》成为一种盛行的教育方 式。人们常常用它来辨别字音、理解文化内涵、提 高表达能力。它为古代的文学发展和国家治理奠定 了基础。
学习《说文解字》的方法和技巧
文字学-说文解字 PPT课 件
文字是一项神奇的发明,巧妙地记录了人类言语和思想,而《说文解字》则 是古代最重要而经典的一本字书。本课件将为你详细介绍文字学及其历史, 深度解析《说文解字》的内容和形式,并教你如何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字。
什么是文字学?
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文字的学科,包括文字的构成、演变、形式、意义、使用等多方面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文 字学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为最早文字研究书籍之一的《说文解字》更是文字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字义解释
《说文解字》除了解释每个字的字形以外,也会详细阐释其含义和使用。从字形、音韵、义 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解析每一个汉字。
字源考证
《说文解字》在解析每个汉字的形、义、音的同时,也会尽可能地考证其来源和发展。这让 人们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四种字形

说文解字第1课汉字启蒙讲解

说文解字第1课汉字启蒙讲解

说文解字第1课汉字启蒙讲解中華汉字的根源,始于数,演于十八点(横竖撇捺点),成于思,立于人心。

汉字经久不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完全取决于汉字的灵活性,准确来讲汉字有象形的身影,属于情景文字,符合自然之道,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汉字属于集体创作,古代众多文人國士倾尽心智,造字立规,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难免心智枯竭,人浮于事,唯有限欲以全心智,方能顿悟其中。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汉字数的部分,从一到萬,领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指正,一同精进,进入古人的思想境界。

一:指数字1,也可以指万物,考虑到还有其他数,暂且定义为天。

二:指数字2,也可以指天地,一横指天,一横指地。

下面部分我将不在赘述代表数字的部分,直接阐述汉字中数另一面。

三:指天地人。

上面一横指天,中间一横指地,下面一横指人。

四:地上人人撇捺一统谓之四。

笔画分析:下面一横指地,两竖指人人,上面一横指一统。

关于撇捺的含义“八”这个数下面会讲到。

五:天地间的九谓之五。

笔画分析:上面一横指天,下面一横指地,中间是个九。

五不离九,所以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

大家也可以看看象棋盘,也是九纵五横。

六:撇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笔画分析:一横跟一点可以都指人,也可以都指天。

天的概念中有中天跟上天之分,人们常说的开天辟地指的是中天。

七:对外一统谓之七。

笔画分析:乚指对外,一横指一统。

八:指刀剑痕,也可以指正反一巴掌。

九:对外乂人谓之九。

笔画分析:乚指对外,一横指人,一撇指刀剑痕。

九在汉字中分上九跟下九之分,上九指天上的皇帝,下九指人间的皇帝。

湖北一带民间有正月初九拜玉皇大帝的传统,正月初九又称之為上九日。

十:指阴阳,也指上九為人后的代称。

天地间的十谓之王,王者横跨三界,怎么横跨三界呢?必定是天生成佛(地界阴神转世),后天得道(天界阳神),什么叫得道?有阳神从天界来与人的灵魂合二为一称之为得道,也叫天人合一。

百:上有一人、一统谓之百。

《说文解字》第一讲导论之原来汉字也有“字根”

《说文解字》第一讲导论之原来汉字也有“字根”

《说文解字》第一讲导论之原来汉字也有“字根”一、汉字数量汉字数量有多少呢?一般人认2500个就可以看书看报发短信了,好的高中生认3500字,能教古文的高中语文老师认5000字。

《新华字典》收11000字。

东汉《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字,为东汉时期的常用字形。

据清人《十三经集字》统计,先秦“十三经”所用不重复的单字只有6544字。

南朝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

宋代《集韵》收53525字除去异体实收32381字。

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字,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参与编撰的《汉语大字典》收56000多字,而今天电脑内能搜集到的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字形在10万以上。

二、《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不管汉字总量多到什么程度,组成这些字形的基本构字部件是不多且不变的,只在500个以内。

若再从楷书字形中拆出笔画,就只有“一丨丿丶乛”五种笔画形态了。

《说文》540“部首”,大致就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也就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字根。

许慎编撰《说文》时,从9353个字形中分析构形,按义类归纳出540部,各部选一个字形来统领各自大义类的字,称为“部首”。

如跟水相关的归属“水”,跟狩猎有关的归属“犬”,跟动作有关的归属“手”等,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是汉字研究史上的伟大创举。

540部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概括与反映。

据研究者统计,540部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字31部、自然界类字37部、器用类字180部、数目类字34部。

许慎创造的分部首列字、检字、析字的方法,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都很强,成为历代辞书的通例,至今仍然如此。

所以,段玉裁在《说文》“一”字下注云:“以字形为书,俾学者因形以考音与义,实始于许,功莫大焉。

”《说文》540部首,是汉字的基本字根,除去许慎为凑足“六九五十四”的540部而放入一些合体字“鼻、蓐、殺”等,还有纯笔画“丨、丿”之类,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根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

说文解字讲义

说文解字讲义
第四章 《说文解字》选读................................................................................................................... 700 第一节 说文部首选读................................................................................................................... 700 一、前三卷部首....................................................................................................................... 700 二、余下部首(自学) ........................................................................................................... 704 第二节 说文正文选读................................................................................................................... 704 一、怎么读《说文》............................................................................................................... 704 二、《说文》部和部里文字的编排次序 ............................................................................... 705 三、《说文》解说文字的条例 ........................................................................................................................................................................................................ 707 拓展书....................................................................................................................................... 707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第一章说文解字主要内容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说文解字的起源、作者及其特点。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字典,由东汉许慎所撰写。

该书以小篆为主体,分别从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字方式)入手,对9,353个单字进行了解释。

说文解字不仅对汉字的构字方法和音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而且对汉字的演变历史也做了详细的记录。

这使得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字典,也是一部关于汉字发展的重要文献。

该书的出现对于汉字的规范化和中国古代文字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章对说文解字的编撰背景、内容框架以及学术价值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为后续对具体字例的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