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迎中秋庆国庆主题班会
《迎国庆中秋》的主题班会

收获颇丰
与活 第 五
展动 章 望反
思
活动不足与问题反思
01
活动策划:活动 策划不够完善, 可能导致活动流 程不顺畅
02
活动组织:活动 组织不够严密, 可能导致活动现 场混乱
03
活动参与:活动 参与度不高,可 能导致活动效果 不佳
04
活动反馈:活动 反馈不及时,可 能导致活动改进 困难
活动改进措施与建议
04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 题演讲,分享对国庆、中秋的理 解和感受
05
观看视频:播放一些与国庆、中 秋相关的视频,如国庆阅兵、中 秋晚会等
06
制作手工:组织学生制作一些与 国庆、中秋相关的手工艺品,如 灯笼、剪纸等
评活 第 四
估动 章 效 果
活动过程记录与总结
01
活动开始: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03
活动进行:各种形式的表演和互动环节
04
活动结束:总结活动效果和收获
05
活动反馈:收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改进:根据反馈进行活动优化和调整
活动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
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程 度
情感体验: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和感悟
满意度:学生对活动的满意程度和评价
活动组织: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情况
加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 生活
展望未来,规划人生,为 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感 谢 观汇
报
看人 : 小 咪 多
传承中华传统文 化,弘扬民族精 神
增进同学间的友 谊,增强班级凝 聚力
丰富校园文化生 活,营造和谐校 园氛围
活第 二
章
动 准 备
制定活动方案和流程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五篇范例)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五篇范例)第一篇:《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根据低中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 1 1活动目的在2020 年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根据低中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中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等方面的知识2.中国地图、国徽、国歌黑板上面写着“祖国妈妈我爱您”几个大字,四周点缀富有儿童情趣的图案。
活动过程一、国庆节知识辅导员:大家知道 10 月 1 日是什么节日吗生:国庆节!辅导员:大家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学生自由回答讲述国庆节的来历(资料)辅导员:其实,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讲述世界各国国庆节的来历(资料)二、地图、国旗、国徽知识辅导员:(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中国版图的形状像什么生:这是中国的版图,她的形状像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雄鸡。
辅导员:同学们,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生:(齐答)辅导员:今天,我们主题队会的题目就是“祖国妈妈我爱您”,辅导员: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请欣赏诗朗诵《彩色的中国》。
我第一眼看到了彩色的中国,轻轻打开地图,碧绿的是草原,金色的是沙漠,蓝蓝的是大海,弯弯的是江河。
在我们祖国的版图上,一片五颜六色,就像盛开的鲜艳花朵,面对这美丽的图画,我们放声歌唱:我爱您——中国!辅导员: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们都热爱她。
你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什么吗生:五星红旗。
辅导员: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生:中间一颗大星星,代表中国_;四颗小星星围绕着大星星,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
辅导员:国旗上的红色和黄色有什么象征意义生: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我们黄皮肤的中华民族。
中秋国庆主题班会活动6篇

中秋国庆主题班会活动6篇中秋国庆主题班会活动【篇1】一、活动目的:为实施素养教育,贯彻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旋律,牢记革命历史,继承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报效祖国。
特进行“庆国庆文艺汇演”竞赛。
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得校内生活更丰富,从而激励同学们具有乐观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培育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主题庆国庆、歌颂祖国三、活动人员全体师生四、活动类容与支配1、类容要求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优秀节目2、节目时间要求在3分钟----五分钟(营销方案策划书)3、节目形式多样,其中包括舞蹈、朗诵、器乐、合唱‘独唱、相声、小品等4、演出者着装力求统一、干净、美观、大方5、演出时间:9月29日晚七点三非常6、演出地点:高科职校操场五、评分标准1、每节目根据100分制来评比2、节目内容健康向上,表达得体,体现中职生良好的精神面貌(30分)3、节目有创新,层次鲜亮,感情丰富。
(20分)4、精神饱满,仪态大方,服装整齐,上下场宁静有序、速度快。
(20分)5、整体效果良好,富有感情感染力。
(10分)6、节奏精确,演出与伴奏协作默契。
(20分)中秋国庆主题班会活动【篇2】“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中宣部大力提倡并组织开展的优秀传统活动,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生活,培育同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班级二班决组织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队活动,详细方案如下:活动地点三班级二班教室活动时间9月29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形式以诗文朗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班队活动活动内容一、“月圆”话中秋1、“画”中秋:中秋佳节,圆圆的月亮悬挂夜空,全国的家庭都在其乐融融地过中秋,你家的中秋以往是怎样度过的?请把它画下来;2、“诵”中秋:查找几首“悬挂”着中秋明月的诗歌,大声朗读成诵,然后查找一段漂亮的音乐,来个配乐诵诗;3、“百度”中秋:月亮在每个月不同的时间里有不同外形,我们的祖先对不同外形的月亮是怎样称谓的?动手去网络上搜集一下吧!二、“国庆”话祖国1、“中华诵”:收集爱国诗词并加以诵读;2、“中华赞”:拍摄一组反映身边“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人或事;3、“中华情”:每位同学观看一部爱国电影,写一篇观后感;或读一本爱国书籍,写一篇读后感。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和中秋的由来及意义,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教学重点:国庆和中秋的由来及意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教学准备:课件、月饼、水果、国旗等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国庆和中秋的由来及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这两个节日的重要性。
2. 知识竞答(5分钟)设置有关国庆和中秋的知识题目,让学生进行竞答,增强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认识。
3. 故事分享(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到的关于国庆和中秋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诗歌朗诵(5分钟)学生朗诵关于爱国的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动手制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国旗、月饼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分享感受(5分钟)让学生谈谈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自己的责任。
7. 总结发言(5分钟)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国庆和中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国庆或中秋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调查家人对国庆和中秋的看法,了解家庭对这两个节日的重视程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庆和中秋的由来及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但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 学生分享感受的真诚度4. 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家庭和谐的美好情感。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学生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庆和中秋节的背后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国庆和中秋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PPT课件。
3. 活动道具和材料。
学生准备:1. 提前了解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准备好相关的诗词、故事、歌曲等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或视频资料,简要介绍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等。
2.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故事,习俗等。
3.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庆和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包括诗词、故事、歌曲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国庆和中秋节对自己的意义,以及如何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5. 活动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如表演、演讲、合唱等,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3. 总结与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反思自己对国庆和中秋节的认知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国庆和中秋节的相关活动,如升国旗、看烟花、赏月等。
2. 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共同庆祝国庆和中秋节。
3. 开展国庆和中秋节的主题黑板报、手抄报等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成果。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续)6. 情感体验与表达(5分钟)1. 国庆节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情感体验,如自豪、激动、敬畏等。
国庆节和中秋佳节主题班会

国庆节和中秋佳节主题班会
主题:合家欢聚,共庆国庆与中秋
一、开场(5分钟)
1. 主持人介绍今天的主题班会:国庆节和中秋佳节。
2. 祝贺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双节,让我们一起欢庆。
二、国庆节知识竞赛(10分钟)
1. 分成几组,进行国庆节知识竞赛。
2. 准备一些关于国庆节的问题,如国庆节的日期、起源、重要活动等。
3. 提问问题,每个小组轮流回答,答对的小组可获得奖励。
三、国庆节和中秋节的联欢活动(15分钟)
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了解国庆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焰火等。
2. 分为小组讨论,大家分享自己家庭在这两个节日里的庆祝活动。
3. 各小组精选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四、国庆主题表演(15分钟)
1. 邀请一些同学扮演国庆节的重要人物或角色,如毛主席、志愿者、军人等,进行表演。
2. 可以演绎一些国庆节相关的故事,展示国庆节的精神和价值观。
五、中秋主题手工制作(15分钟)
1. 提供各种材料,让同学们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作。
2. 比如制作千纸鹤或灯笼,让同学们亲手感受传统的手工艺。
六、节日祝福和合影留念(5分钟)
1. 请同学们用简短的话祝福国庆节和中秋佳节。
2. 全班同学合影留念,留下这美好的回忆。
七、总结(5分钟)
1. 主持人总结今天的班会,感谢同学们的表现和参与。
2. 祝愿同学们度过一个难忘的国庆节和中秋佳节。
注: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为了庆祝国庆和中秋双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特此举办《迎国庆中秋》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深刻体会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及意义;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家庭的感情;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2. 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3.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4.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5. 团队合作游戏的开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班主任简要介绍国庆和中秋节的由来及意义;2. 讲解:学生代表分别讲解国庆和中秋的相关知识;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庆和中秋的故事、习俗;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展示:各组展示讨论成果,提出具体实施方案;6. 总结:班主任对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7. 活动:团队合作游戏,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庆和中秋的认识程度;2. 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4. 学生对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国庆知识竞答:提前准备关于国庆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答,增强学生对国庆知识的了解。
2. 中秋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了解到的中秋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以增加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认同。
3.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进行中秋传统习俗体验,如制作月饼、赏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国庆知识竞答题目;2. 中秋故事资料;3. 传统文化体验材料,如月饼制作工具、赏月用具等。
八、教学环境与条件1. 教室环境布置,如悬挂国旗、灯笼等,营造节日氛围;2. 确保教学设备正常使用,如投影仪、音响等;3. 准备足够的材料,以满足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体验的需求。
中秋国庆班会主题记录(2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中秋佳节和国庆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班级决定以“月圆人团圆,国庆同欢庆”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3年9月29日三、班会地点班级教室四、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进行开场致辞,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传统文化分享(1)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由一位同学代表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包括嫦娥奔月、月饼传说、赏月、猜灯谜等,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另一位同学代表介绍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包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国庆节的庆祝活动等,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国庆节的庄严和神圣。
3.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宣传片,让同学们直观感受节日的氛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4. 诗歌朗诵邀请几位同学进行诗歌朗诵,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七律·长征》等,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 猜灯谜游戏组织同学们进行猜灯谜游戏,增加班会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6. 民族舞蹈表演邀请擅长舞蹈的同学进行民族舞蹈表演,如《千手观音》、《红色娘子军》等,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7. 爱国歌曲合唱全班同学齐唱《我和我的祖国》,共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8.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中秋节和国庆节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班会成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中秋节和国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班会感悟:1. 小明:“今天的班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小红:“中秋节和国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历史和习俗,还要传承和弘扬它们,让世界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