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只是课件
合集下载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内科】 ppt课件

ppt课件
51
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进行治疗
1.2亿高血压患者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 1.5亿高血压患者没有达为6%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月16日()
ppt课件
52
降压治疗可减少与高血压相关的死亡
收缩压每下降2-5毫米汞柱
脑 卒 中 死 亡 6~14%
冠 心 病 死 亡 4~9%
总 死 亡 率 3~7%
2003,JNC7
ppt课件
53
如何治疗高血压?
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 长期达标
ppt课件
5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合理选择 长期坚持 按医嘱规律服用
ppt课件
55
如何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健康知识讲座
ppt课件
1
心脑血管疾病 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中风: 脑梗死、脑出血
ppt课件
2
心脏病和脑中风
—危险因素
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 体重超重 运动过少
3
ppt课件
3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讲座内容
周北凡等,心血管疾病预防 1998; 1:207-16.
ppt课件
48
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
万人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9年 1979年 发病率
1991年 2002年
患病人数
▪ 我国高血压病患 者数量已达1.8 亿,每年增加 300多万人
▪ 在我国,每三个 家庭就有一个高 血压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

VS
详细描述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还 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此外,吸烟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 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戒烟是预防心脑 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健康饮食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结词
不健康饮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包括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饮食习惯 。
信心。
家庭护理
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家庭护理, 包括饮食调整、生活照顾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防再次发病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提 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CHAPTER 05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重要性
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
详细描述
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高糖等食物会导致血脂异常、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增加血液中的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此外,不健康饮食还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进一步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
一。
缺乏运动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结词
缺乏运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肥胖等问题。
详细描述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肥胖等问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等,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保持适量的运动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重要措施之一。
CHAPTER 03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诊断
早期筛查重要性及方法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心脏超声可以直观显示心脏的结构和 功能,帮助诊断心脏瓣膜疾病、心肌 病等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课件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增加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饮酒
过度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 疾病的风险。
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
定期检测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 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 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肪、低胆 固醇的饮食习惯,增加蔬 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 摄入。
分类
心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如冠心病)和出血性(如 脑梗塞、脑出血)两大类。
流行病学特点
01 发病率高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发病率 高,死亡率高。
02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生活 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03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是心脑血管疾 病的危险因素。
规律的运动与锻炼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 01 快走、骑车、游泳等。
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02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03
控制慢性疾病的管理
01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展,降低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0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干预慢性疾病的早期 症状。
详细描述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与护理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康复与护理将更加注重 个体化、全面化和早期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康复与护理的模式也将发 生改变,更加便捷和高效。
心脑血管疾病的社会与心理
06
支持
社会支持的策略与措施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通过社区组织、医疗机构和志愿 者等资源,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提供日常照料、康复指导和心理
心脑血管疾病宣传讲座PPT资料(完整版)

涉及多种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1 2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每年新 增病例众多,且致残率较高。
突发性强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难以预测,如脑梗塞 、心肌梗死等。
3
严重危害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功能受损,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控制慢性病病情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 ,应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将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均衡的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 鱼类等健康食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康复护理
对于治疗后或手术后的患者, 需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以促
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治疗与护理原则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和护理计划。
综合性原则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多种方法,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期性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需长期坚持,患者需积极配合并主 动参与。
疼痛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疼痛。这种疼痛通 常集中在心脏、颈部、下巴或背部,可能会被误 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眩晕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眩晕。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低血糖或低血压的症状。
气促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气促。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呼吸困难或肺部疾病的症状。
疲劳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疲劳。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过度劳累或缺乏睡眠的症状。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
1 2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疾病,每年新 增病例众多,且致残率较高。
突发性强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难以预测,如脑梗塞 、心肌梗死等。
3
严重危害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功能受损,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控制慢性病病情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 ,应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将病情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均衡的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 鱼类等健康食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康复护理
对于治疗后或手术后的患者, 需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以促
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治疗与护理原则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和护理计划。
综合性原则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多种方法,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长期性原则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需长期坚持,患者需积极配合并主 动参与。
疼痛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疼痛。这种疼痛通 常集中在心脏、颈部、下巴或背部,可能会被误 认为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眩晕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眩晕。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低血糖或低血压的症状。
气促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气促。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呼吸困难或肺部疾病的症状。
疲劳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症状之一是疲劳。这种症状可 能会被误认为是过度劳累或缺乏睡眠的症状。
讲座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管理案例分享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管理,有效控制血糖 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男,60岁,患有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 的运动和饮食管理,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 运动、合理安排餐次、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等,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与康复案例分享
05 心脑血管疾病患 者的健康管理
定期健康检查
要点一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疾 病相关指标的检查,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要点二
自我监测
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时了解自己的 健康状况。
合理膳食与营养
控制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避免营养过剩。
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
多吃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和预防便秘。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类等,以维持肌肉和免疫系统健康。
控制盐分摄入
减少盐分的摄入,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安全用药与药物管理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随意更改剂量或停 药。
定期复查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平衡训练
如太极拳、瑜伽等可以改 善身体平衡和协调性。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学会调节情绪
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冷静 思考,采取积极的应对措 施。
增加社交活动
多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 和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 感受和压力。
培养兴趣爱好
阅读、音乐、绘画等兴趣 爱好可以缓解压力,让人 心情愉悦。
《心脑血管病讲座》课件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定期监测体重变 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总结词
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 施,戒烟可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饮 酒应适量。
详细描述
坚决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限制每日 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 过15克;不饮烈性酒和高度酒。
、抑郁等情绪问题。
日常护理
饮食调整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膳食纤 维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 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避免诱因
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如吸烟、饮酒、 过度情绪波动等。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
01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
常见症状与表现
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等心脏症状。
疲劳、乏力、呼吸困 难等全身症状。
头痛、头晕、肢体麻 木、言语不清等脑部 症状。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
01
02
03
致死率较高
心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 是心肌梗塞和脑出血等严 重疾病。
致残率较高
心脑血管病可能导致肢体 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 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搭桥手术,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通过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脑供血。
机械通气治疗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定期监测体重变 化,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
总结词
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 施,戒烟可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饮 酒应适量。
详细描述
坚决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限制每日 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 过15克;不饮烈性酒和高度酒。
、抑郁等情绪问题。
日常护理
饮食调整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膳食纤 维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 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避免诱因
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如吸烟、饮酒、 过度情绪波动等。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
01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
常见症状与表现
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等心脏症状。
疲劳、乏力、呼吸困 难等全身症状。
头痛、头晕、肢体麻 木、言语不清等脑部 症状。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
01
02
03
致死率较高
心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 是心肌梗塞和脑出血等严 重疾病。
致残率较高
心脑血管病可能导致肢体 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后 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
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搭桥手术,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改善心肌供血。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通过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解除颈动脉狭窄,改善脑供血。
机械通气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1.戒烟 2.适量运动 3.合理膳食:低盐(每日摄入盐量<6g),低脂(不吃肥肉、动物油,动物性食品首选4.鱼类和去 皮禽肉),低热量(每日油摄入量<25g,饮食中应富含蔬菜水果) 5.适量饮酒、同时遵从医嘱服用药物。 6.积极降压降脂降糖的同时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天以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社区行”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互动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一、10年心血管风险处于6%-10%之间属于心血管疾病中高危人群,建议坚持运动、合理 膳食、戒烟、适量饮酒并考虑服阿司匹林100mg/天;
二、10年心血管风险大于10%以上人群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注意保持合理的健 康生活方式: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视觉异常
你 见过这些小动作吗?-语言障碍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听力减退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面部侧瘫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头痛难忍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 -精神不佳、性格反常
脑卒中发作先兆
➢这些小动作动作均为 脑卒中发作先兆 ➢卒中是急症,如果出 现上述征兆,要立即到 神经内科急诊,而且要 记住症状初发的时间
脑卒中 可防可控
•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吗?
脑卒中—可防可治
美国 • 1950年开始脑卒中人群防治 • 1972-1985年,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5%
日本
• 1950-197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为第1位 • 1985年降到第3位(重视预防),现为第7-8位 • 死亡率由170/10万下降到了100/10万以下
高限才是增高! ▪ 高血压、超过2.6mmol/就异常了 ▪ 冠心病、部分中风和糖尿病:>2.1mmol 就异常!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社区行”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互动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中国专家共识指出
一、10年心血管风险处于6%-10%之间属于心血管疾病中高危人群,建议坚持运动、合理 膳食、戒烟、适量饮酒并考虑服阿司匹林100mg/天;
二、10年心血管风险大于10%以上人群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注意保持合理的健 康生活方式: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视觉异常
你 见过这些小动作吗?-语言障碍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听力减退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面部侧瘫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头痛难忍
你见过这些小动作吗? -精神不佳、性格反常
脑卒中发作先兆
➢这些小动作动作均为 脑卒中发作先兆 ➢卒中是急症,如果出 现上述征兆,要立即到 神经内科急诊,而且要 记住症状初发的时间
脑卒中 可防可控
•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吗?
脑卒中—可防可治
美国 • 1950年开始脑卒中人群防治 • 1972-1985年,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35%
日本
• 1950-197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为第1位 • 1985年降到第3位(重视预防),现为第7-8位 • 死亡率由170/10万下降到了100/10万以下
高限才是增高! ▪ 高血压、超过2.6mmol/就异常了 ▪ 冠心病、部分中风和糖尿病:>2.1mmol 就异常!
《心脑血管类培训》课件

紧急处理
当怀疑发生脑血管疾病时,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后,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的生活方式干预
1 健康饮食
合理搭配食物,降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经常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心脏健康和血液循环。
3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风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血压监测与管理
常规检测
通过规律的血压检测,掌握自己的血压状态,及早 发现异常。
药物管理
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了解常 见的药物类型和用法。
生活方式管理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 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心脑血管类培训》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管理和治疗。内容涵盖 疾病统计、血压监测、疾病识别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准备好进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领域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开始吧!
疾病统计概述
全球范围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信息和数据,让我们了解全球的情况。
影响人口
疾病的普及率和致死率对人口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
1
预防为主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手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早期识别
学习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意识。
3
多学科治疗
医学、康复和心理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的识别与处理
症状识别
头痛、失明、恶心和行动困难等症状表明脑血管疾病可能存在。
当怀疑发生脑血管疾病时,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后,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的生活方式干预
1 健康饮食
合理搭配食物,降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经常运动
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增强心脏健康和血液循环。
3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风险因素
危险因素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血压监测与管理
常规检测
通过规律的血压检测,掌握自己的血压状态,及早 发现异常。
药物管理
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了解常 见的药物类型和用法。
生活方式管理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 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心脑血管类培训》PPT 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详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管理和治疗。内容涵盖 疾病统计、血压监测、疾病识别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准备好进行深入了解这一重要领域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开始吧!
疾病统计概述
全球范围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信息和数据,让我们了解全球的情况。
影响人口
疾病的普及率和致死率对人口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
1
预防为主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手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
早期识别
学习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意识。
3
多学科治疗
医学、康复和心理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的识别与处理
症状识别
头痛、失明、恶心和行动困难等症状表明脑血管疾病可能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一般病人:<140/90毫米汞柱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130/80毫米汞 柱
学会自己监测血压
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并 精神放松 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5-10分钟后测量 如果使用水银血压计,坐位或卧位,肘部及上臂 与心脏在同一平面 右上臂连续测量数次,每次间隔1分钟以上,取 平均值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
心脏病和脑中风
—危险因素
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 体重超重 运动过少
2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讲座内容
一、冠心病的防治 二、脑卒中的防治 三、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疾病诊治与
预防 1、高血压 2、高脂血症 3、糖尿病 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与防治结合
冠心病 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因素:
❖ 吸烟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 ❖ 紧张 ❖ 缺乏锻炼
不能改变的因素
❖遗传因素 ❖性别——男性比女
性较易患冠心病
❖年龄:
老年人易患
高血压的危
害 高 血压
血压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高血压的
并发症
心脏受损 脑血管受损 肾脏受损 眼睛受损 ……
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高血脂与脑梗死
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于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死
原则 ”
同一时间 同一状态 同一侧
高血压不进行治疗。。。。。
心脑肾损害
死亡
患高血压 3-5年
19年
平均寿命缩短20年
《洪昭光碳心血管病防治》2002年10月第一版30页
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进行治疗
1.2亿高血压患者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 1.5亿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
治疗率只有25%
控制率仅为6%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月16日()
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高
很多熟知的人都死于心脑血 管疾病: 高秀敏、古月、梁左…… 悲剧时刻有可能在你我身边 上演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脑卒中: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
心脑血管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不可变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冠心病家族史
脑卒中成为致残和引起医疗费用不 断升高的首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生率最高的 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脑中风患者2000万人,脑 中风已跃居城市人口死因首位。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是 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
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修复,易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达40%
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行动不便、语言不灵、老年 痴呆等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9年 1979年 发病率
1991年 2002年
患病人数
▪ 我国高血压病患 者数量已达1.8 亿,每年增加 300多万人
▪ 在我国,每三个 家庭就有一个高 血压病患者
什么是高血压
▪ 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
均达到140/90mmHg 即
可诊断高血压。 ▪ 如何测量血压:“三同一
中国高血压情况
不同地区35-59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 50 46
40
30
28
20
33 29
35 25
18 19
男 女
25 20
10
0 哈尔滨居民 北京居民 山西农民 上海居民 广州工人
周北凡等,心血管疾病预防 1998; 1:207-16.
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
万人
14000 12000 10000
❖ 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不要紧张,保持环境安静通风, 一般的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就可消失;
❖ 较重的发作,需要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必 要时可吸氧;
❖ 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 由家属陪同及早到医院就诊。
脑中风, 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 ”
每年新发生的脑 中风约有150万例
降压治疗可减少与高血压相关的死亡
收缩压每下降2-5毫米汞柱
脑 卒 中 死 亡 6~14%
冠 心 病 死 亡 4~9%
总 死 亡 率 3~7%
2003,JNC7
如何治疗高血压?
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 长期达标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合理选择 长期坚持 按医嘱规律服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心脑血管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全世界,每年约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死亡率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急剧上升
我国冠心病死亡率1995 与1988年比较增长幅度
增 41.78% 39.74% 长
率
危险人群: 4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脑力劳动者居多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预防发病--未发生 心血管病的人群
主要针对心血管病的 危险因素(病因) 进行预防
常见及危害严重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病 2.冠心病 3.高血脂 4.糖尿病 5.中风
心脏的特点
心脏具有重 要求心肌 要的功能
血液来源:
冠状动脉 及其分支
不能疲劳, 强壮有力
需要充足的 血液供应
心 脏 的 血 液 供 应
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
不愿意服药:宁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 手表 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按图索骥或道听途说
动脉搭桥术 CABG
适用于:病情 严重的患者, 对缓解心绞痛 非常有效。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急救方法
城市
农村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简称
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导致冠心病的罪犯——血小板
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武器:抗血小板 治疗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75mg
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病人治疗的重要武器,必 须坚持使用
2006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是 153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是全 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 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 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因此 钟道恒博士说过一句名言:许多人不是死于 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一般病人:<140/90毫米汞柱 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130/80毫米汞 柱
学会自己监测血压
测血压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浓茶、不吸烟并 精神放松 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5-10分钟后测量 如果使用水银血压计,坐位或卧位,肘部及上臂 与心脏在同一平面 右上臂连续测量数次,每次间隔1分钟以上,取 平均值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
心脏病和脑中风
—危险因素
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 体重超重 运动过少
2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健康讲座内容
一、冠心病的防治 二、脑卒中的防治 三、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疾病诊治与
预防 1、高血压 2、高脂血症 3、糖尿病 4、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与防治结合
冠心病 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改变的因素:
❖ 吸烟 ❖ 高脂血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肥胖 ❖ 紧张 ❖ 缺乏锻炼
不能改变的因素
❖遗传因素 ❖性别——男性比女
性较易患冠心病
❖年龄:
老年人易患
高血压的危
害 高 血压
血压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高血压的
并发症
心脏受损 脑血管受损 肾脏受损 眼睛受损 ……
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高血脂与脑梗死
高血脂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于脑血管就会引起脑梗死
原则 ”
同一时间 同一状态 同一侧
高血压不进行治疗。。。。。
心脑肾损害
死亡
患高血压 3-5年
19年
平均寿命缩短20年
《洪昭光碳心血管病防治》2002年10月第一版30页
很多高血压患者未进行治疗
1.2亿高血压患者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 1.5亿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
治疗率只有25%
控制率仅为6%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1月16日()
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高
很多熟知的人都死于心脑血 管疾病: 高秀敏、古月、梁左…… 悲剧时刻有可能在你我身边 上演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脑卒中: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
心脑血管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不可变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 性别:男性高于女性 冠心病家族史
脑卒中成为致残和引起医疗费用不 断升高的首要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脑中风发生率最高的 国家之一;
我国现有脑中风患者2000万人,脑 中风已跃居城市人口死因首位。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是 患者与家人痛苦的深渊
脑细胞死亡后不可修复,易发生严重的后遗症; 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达40%
后遗症包括:偏瘫、失语、行动不便、语言不灵、老年 痴呆等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9年 1979年 发病率
1991年 2002年
患病人数
▪ 我国高血压病患 者数量已达1.8 亿,每年增加 300多万人
▪ 在我国,每三个 家庭就有一个高 血压病患者
什么是高血压
▪ 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
均达到140/90mmHg 即
可诊断高血压。 ▪ 如何测量血压:“三同一
中国高血压情况
不同地区35-59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
(%) 50 46
40
30
28
20
33 29
35 25
18 19
男 女
25 20
10
0 哈尔滨居民 北京居民 山西农民 上海居民 广州工人
周北凡等,心血管疾病预防 1998; 1:207-16.
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
万人
14000 12000 10000
❖ 心绞痛发作时立刻休息,不要紧张,保持环境安静通风, 一般的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就可消失;
❖ 较重的发作,需要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必 要时可吸氧;
❖ 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仍不缓解,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 由家属陪同及早到医院就诊。
脑中风, 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 ”
每年新发生的脑 中风约有150万例
降压治疗可减少与高血压相关的死亡
收缩压每下降2-5毫米汞柱
脑 卒 中 死 亡 6~14%
冠 心 病 死 亡 4~9%
总 死 亡 率 3~7%
2003,JNC7
如何治疗高血压?
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 长期达标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合理选择 长期坚持 按医嘱规律服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心脑血管疾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 头号杀手
全世界,每年约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死亡率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急剧上升
我国冠心病死亡率1995 与1988年比较增长幅度
增 41.78% 39.74% 长
率
危险人群: 4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 脑力劳动者居多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预防发病--未发生 心血管病的人群
主要针对心血管病的 危险因素(病因) 进行预防
常见及危害严重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病 2.冠心病 3.高血脂 4.糖尿病 5.中风
心脏的特点
心脏具有重 要求心肌 要的功能
血液来源:
冠状动脉 及其分支
不能疲劳, 强壮有力
需要充足的 血液供应
心 脏 的 血 液 供 应
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
不愿意服药:宁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 手表 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按图索骥或道听途说
动脉搭桥术 CABG
适用于:病情 严重的患者, 对缓解心绞痛 非常有效。
同时应服用调脂 药物以预防再狭 窄的发生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急救方法
城市
农村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简称
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导致冠心病的罪犯——血小板
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武器:抗血小板 治疗
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75mg
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病人治疗的重要武器,必 须坚持使用
2006年全世界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是 153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是全 世界最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讲过, 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 就是说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因此 钟道恒博士说过一句名言:许多人不是死于 疾病,而是死于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