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绪论1、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

3、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4、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应用心理学。

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动物心理)。

6、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7、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8、认知也叫认识。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9、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10、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11、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3、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无脊椎动物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脑,既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灵长类动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只有人类才有思维,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14、客观现实即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5、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的产生人的心理。

16、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7、心理现象即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科学。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是一门关于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问,目的在于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提供对个体和群体心理健康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一些基础入门知识,帮助读者对心理学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但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威廉茨。

他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心理学作为实验科学的先河。

二、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常见的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学习和决策等。

它关注人类如何处理信息、思考问题以及做出决策,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分支。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

它关注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经历的变化和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变化。

3.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感觉和行为,包括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动、群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等。

它关注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感受,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

4.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包括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它关注人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健康,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困扰自己的心理困境。

三、经典实验与理论心理学中有很多经典实验和理论,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和研究中,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帕维洛夫的经典实验帕维洛夫的经典实验是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他通过对狗的实验观察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现象,即口水分泌与食物之间的自动关联。

这个实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通过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知识

(完整版)心理学基础知识
运动负后效 手术铺单的颜色
2020/2/7
28
3.4 感觉的空间积累
感受器的不同部位同时受到 刺激所产生的、因反应整合在一 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2020/2/7
29
3.5 感觉的空间融合
感受器把同时作用于它的不 同刺激的反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 感觉的现象。
2020/2/7
30
感觉的空间融合
贝克斯顿(W. H. Bexton)1954年 20美元——感觉剥夺
2020/2/7
7
感觉剥夺实验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 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 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③思维迟钝; ④暗示性增高;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变化的强度或强度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
2020/2/7
10
2.2 感觉的测量: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 激强度,用来衡量感觉系统的绝对感受性
绝对阈限与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1 S=
R
2020/2/7
11
2.2 感觉的测量:绝对阈限
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物理能量)。
2020/2/7
39
1.1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 映。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 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2020/2/7
24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5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6
正后象 负后象
2020/2/7
27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一、心理学概论1. 心理学的简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的研究学科,也是看待和比较各种心理现象、过程、行为及其物质和精神条件之间关系的学科。

2. 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起源于古老的几个有名的文明,譬如古希腊的佐拉丁、古埃及的突尼斯和古印度的婆罗门家庭。

进而,它在17世纪被科学家发展成一门科学。

3. 心理学的目的:心理学的总体目的是研究和解释人类的行为、经历、情绪、思想等心理活动,以及他们在思维、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心理学常见分支1.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一般分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几个大部分。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记忆、注意力、语言理解和决策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这一分支研究的是客观世界中的信息如何形成认知模式,人们是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成长及其各种心理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心理学分支,也可以指研究从胎儿到老年人整个人生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理论思想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它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5.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研究领域的结合形态,它将心理学应用于工业、职业、商业、家政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

6.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理论的领域,它研究心理现象及心理活动及其在实验环境下变化的规律,是促进心理学前进的主要动力。

7.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也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物质和精神环境间互动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涉及个体与社会环境关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结构、协作与争斗、社会信仰、分组与偏见等。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研究,以及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过程的方法。

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心理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认知、社会、发展、人格和临床心理学等。

这些领域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以下是心理学入门的基础知识。

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智力的心理过程,涉及到学习、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

这个领域重要的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模型。

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社交环境中的思维和行为,包括观点形成、归因、群体、态度和互动等。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影响力理论。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爱因斯坦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理论。

4.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人的特质、性格和行为模式,解释为什么人们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个性特点。

这个领域的重要理论包括五大人格特质理论和佩里的个体形象理论。

5.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和诊断心理障碍,以及提供心理治疗和干预的方法。

这个领域最著名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领域,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

1. 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指我们主观地感知和体验的思维和情感过程。

无意识是指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但它们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2. 权威性和顺从:权威性是指个人或团体具有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

顺从是指个人受权威性影响而服从或遵守指令的行为。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如何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它包括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等理论。

4.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在遇到与自己信念和态度相悖的信息时会感到紧张和不舒服,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解决这种不适。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一门广泛的交叉学科,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内在机制、发展规律以及外在因素对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它是一门综合科学,结合了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
仅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心理和行为问题,还可以研究人类群体的特点和
规律。

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感觉过程:感觉是指受体机构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反应,是信
息的传入过程。

它包括感官输入、信息处理和抑制等三个步骤。

2、注意过程:注意是指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搜集信息,将其转换为
内心有效信息的过程,是个体从外部事件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心
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记忆过程:记忆是指对经历的事实、情况或事件的保存,以便
进行回想、思考或再利用的过程,是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的统称,是实现智能的基本过程。

4、思维过程:思维是指有规律地利用已有信息处理、推理和判断
的活动,是一种抽象推理的过程,它包括概念形成、分类、逻辑推理
以及抽象思维等多种形式。

5、情绪过程:情绪是指个体在内心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又叫心情。

它受外在刺激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强度不稳定、变化多
样的特点。

6、行为过程:行为是指人及其他动物依据环境刺激而采取的主观
行动,它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行为可以有规律地分类:反射、运动、反应、活动、表现等。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
心理咨询的过程包括: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咨询评估、制定咨询计划、实施咨询干 预和结束咨询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需要运用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如 倾听、共情、提问、指导等,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并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的性质和强度,可以将其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根据情绪持续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短暂情绪和长期情绪;根 据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外显情绪和内隐情绪。
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理论包括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沙赫特-辛格理论等。这些 理论试图解释情绪的生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05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
心理发展的定义与阶段
定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阶段
心理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 定的心理发展任务和特点。
心理发展的理论与影响因素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的生理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例如,当人们 感到恐惧时,自主神经系统会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等。
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在力量,它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以满足自身的 需要。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将其 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可以将其分为近景性动机和 远景性动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 表现,记录并分析其心理活动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心理学包括多个子领域,涵盖广泛的研究内容,如认知、情绪、发展、社会等。

二、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

最早的心理学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
威廉·旦特进行的。

从最初的结构主义到后来的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各种学派相继兴起,为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思想和方法。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验法、问卷调查、观察法、案例研究等。

实验法
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因果关系,而问卷调查则用于获取被试者主观感受和看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目的。

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心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意识、注意、记忆、学习、情绪等。

这些
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探究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五、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临床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心理学应用于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解决心理问题。

六、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心理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心理
学将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跨文化研究,探索心理健康、幸福等议题,为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对心理学入门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
学学科,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对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事件或活动的记忆 (4)语义记忆 以概念、文字及数字符号为内容的记忆 (5)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
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
(1)瞬时记忆
又称指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它的映象仍然一瞬 间就消失的记忆,其信息保持的时间约为0.25-2 秒之间。 (2)短时记忆
指一次经验之后,能保持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记忆内容:7±2组块
气质 性格 能力
反映人心理活 动的独特性
心理实质
• 心理是脑的功能 •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第二节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 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心理活动。
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 性的反映。
137952485393
(3)长时记忆 指从1分钟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
重复
感 瞬时
短时
长时
官 记忆
记忆
记忆
消失 遗忘
记忆的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遗忘
• (1)识记 –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并存储在记忆系统 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分为: 无意识记:没有目的,不需要努力 有意识记:需要通过努力而形成的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分为: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地重复而进行的记忆 意义识记: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识记
(2)保持 –把知识经验保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3)再认和回忆 –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 认。 –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 脑中重现叫做回忆。
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其 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
盲人敏锐的触觉
1、知觉的概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 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 映。
2 知觉的种类
1. 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 等空间特性的反映。
2. 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
3. 运动知觉—— 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 等运动特性的反映。
心理过程
定义: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 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 过程。
• 认知过程 • 情绪与情感过程 • 意志过程
个性
• 也称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 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1.人格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
决定人态度行 为的基本动力
2.人格特征
(3)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或对象在一 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 的映象仍保持不变。
(4) 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在感知 当前事物时, 总是根据已有 的知识经验来 理解
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 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这些都是平行线(咖啡墙错觉)
3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黎明与黄昏》 -木雕艺术家艾契尔1938年
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总是有选择 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周围的 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种把知觉对象从背 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并由不同 部分组成,人们总是在过去经验的基 础上,把知觉对象的各个部分、各种 属性结合起来,知觉为一个整体。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9L
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人们察觉。
2.感觉的分类
依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将感觉分为两类:外 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客 观事物属性的感觉。 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 2.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 身体位置、运动和内脏状态的感觉。 如: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
目录 返回
第一节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需要、动机、兴趣
人格倾向性: 理想、信念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是
心理过程中的最 重要和最基本的 部分。它是指人 们获得或应用知 识的过程,是情 绪、情感过程和 意志过程的基础。
客观 事物
眼、鼻、 传入神经 耳、皮肤
感觉器官
大脑感觉部位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心 理学家赫布 (D.O.Hebb)、贝克斯 顿(W.H.Bexton)等人 进行。
试验中,被试进入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实验室, 安静地躺在舒适的床上,并蒙眼、堵耳、带手套, 吃喝也不用移动手脚,“剥夺”被试的感觉。实验 初期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随后被试变得焦躁不安 ,全身不适,不耐烦,寻找刺激等。所有被试都感 到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环境 中生活一周。
这些都是平行线(左氏错觉)
三、记忆
1、概念 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 保持 再认和再现
记忆的种类
• 根据记忆的内容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
记忆的内容。 (2)运动记忆 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情景记忆 对个体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
•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 激量。例:可乐中加多少糖,口味比现在 感觉甜。
• 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 觉能力。
4. 感觉的特征
(1) 感觉的适应性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常见的感觉现象——适应现象
凝视着黑点一段时间后,围绕在黑点的灰色 阴影会逐渐收缩。
目录 返回
(2) 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接受不同的刺激,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 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万绿丛中一点红
(4) 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感 官的感觉
红色、橙色、Biblioteka 色--暖色 绿色、兰色、紫色--冷色
(4) 感觉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