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疲劳耐久性试验数据采集与应用(疲劳培训)
汽车疲劳耐久性试验数据采集与应用(疲劳培训)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AT Caldwell Award for Technical Paper on WFT WFT技术论文所获奖励
33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Second Generation – Evolves to be like the modern WFT 第二代-与现在主流的WFT产品已经非常相似
整车道路载荷测试 整车疲劳试验
零部件载荷测试
零部件疲劳试验 整车应力测试 零部件应力测试
8
汽车疲劳耐久试验
汽车疲劳耐久解决方案流程
9
测试步骤
1. 对所有的通道和传感器进行命名和编号。
10
测试步骤
2. 确认方向
1)加速度计方向与整车坐标系的关系 2)位移传感器: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3)方向盘转角:左转为正
30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Single Piece Design 整体式设计 L – Strut Configuration Cabling through Spindle L型桥路设计 信号由特殊改制的传动轴输出
36
Series 5400 Wheel Force Transducer
5400系列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都将是0。因此在采集完成后,要对此进行处理;
13
测试步骤
11. 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给特征路面标记
14
测试步骤
12. 采集完成后,要对所有加速度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器滤波,并注意没有 相位移动;最后对所有采集的信号要进行检查,在确保信号没问题后, 再拆解测试仪器。
MscFatigue疲劳分析实例指导教程(2024)

2024/1/29
8
MscFatigue软件介绍与操作
02
指南
2024/1/29
9
软件背景及功能特点
专注于疲劳分析
MscFatigue是一款专业的疲劳分析 软件,适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疲劳
寿命预测。
高效的求解算法
采用先进的疲劳分析算法,能够快速 准确地完成复杂结构的疲劳寿命计算
。
2024/1/29
2024/1/29
求解流程
设置好模型后,即可进行求解。软件支持多种求解方法,如静态分析、模态分析、瞬态 分析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求解完成后,可查看相应的结果文件。
12
结果查看、后处理及报告生成
结果查看
提供多种结果查看方式,如云图 、等值线、矢量图等,方便用户 直观了解疲劳分析结果。
后处理功能
剩余寿命预测
根据裂纹扩展速率和当前裂纹长度,预测结构的剩余寿命。
2024/1/29
结果分析
对裂纹扩展路径和剩余寿命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结构的疲劳性能 和安全性。
24
疲劳分析实例:焊接接头疲
05
劳性能评估
2024/1/29
25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
问题描述:针对某一具体焊接接头,在 循环载荷作用下进行疲劳性能评估。
2024/1/29
复杂环境下的疲劳分析
研究高温、低温、腐蚀等复杂环境下的疲劳 问题,提高分析的实用性。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疲劳 分析领域的发展。
35
2024/1/29
THANKS
感谢观看
36
损伤曲线
02
03
其他结果
输出构件的损伤曲线,了解构件 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损伤累积情 况。
路谱采集与疲劳分析在当今汽车研发中的应用

路谱采集与疲劳分析在当今汽车研发中的应用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汽车制造商和相关研发机构在汽车设计和制造中,充分考虑驾驶员的体验和安全性。
在这一过程中,路谱采集和疲劳分析技术正逐渐成为研发中的必需品。
路谱采集是指收集不同道路场景下的驾驶行为数据,通过模拟和测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路谱”,以便更好地研究车辆的行驶特性和进行驾驶员疲劳分析。
根据收集的数据,可以分析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所遭受到的振动、加速度等信息,以便进行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路谱采集可通过车载精密仪器和软件完成,同时也可以结合现场扫描和摄像等技术手段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收集的数据可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工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车辆的制造商和设计师,以便更好地制定优化措施。
疲劳分析是指在长时间驾驶行驶过程中分析驾驶员的身体反应、血液流量、血氧含量、心率等指标,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或疾病,从而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现在,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将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设备集成到车内,以便实时监测驾驶员的健康状况。
同时,在疲劳分析中,还可以通过路谱采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识别并纠正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改善驾驶员舒适性和安全性。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降低事故率,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能提升车辆的竞争力,增加其市场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路谱采集和疲劳分析技术在汽车制造和研发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这些技术需要对数据进行隐私保护和安全性控制。
保障驾驶员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是研发者和制造商应该考虑的一项重要问题。
总而言之,路谱采集和疲劳分析技术在当今汽车研发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优化驾驶体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车辆市场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前景和潜力。
在未来的汽车发展中,这些技术肯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汽车疲劳耐久性试验道理试验-文档资料

汽车试验认证
认证方法:
样品试制:设计图纸、工艺要求; 道路试验:试验标准和规范、部件\系统\整车技术要求、法规和
限值; 试验室/台架试验:试验标准和规范、部件\系统\整车技术要求、
法规和限值; 数模模拟分析:来自试验规范或设计技术要求的输入载荷、部件
\系统\整车技术要求、法规和限值。
4
汽车试验认证
耐久试验不能完 全反映实际使用
相关:
耐久试验充分 反映实际使用
¥¥¥
不同的认证效率和售后成本
16
车辆使用测量-用途
用户车辆使用
工程设计 技术要求
认证试验规范开发
可靠性(寿命)、 优化设计
耐久、性能预测
发现、消除潜在 失效模式
减少售后索赔和 召回成本
相关
17
车辆使用测量-内容
机构调查 客户投诉
用户需求 开发策略
24
车辆使用测量-结果
承载结构载荷- 循环载荷
10000 1000 100
CyclesCount
10 1
0 40 80 120 160
Strain(ue)
10000 1000 100
CyclesCount
10 1
90%ileEstimate 90%Upperbound 90%Lowerbound
0 40 80 120 160 200
Strain(ue)
25
车辆使用测量-结果
驾驶习惯、装置使用、动力传动系统载荷测量
26
用户车辆使用测量-应用
承载结构载荷-疲劳损伤
局部应力 和应变
雨流统计
材料数据 部件尺寸数据
- 损伤计算 - 线性累积损伤
用户使用/公共道路与试车场试验相对 损伤 百 分 位 用 户 使 用
汽车疲劳耐久性道路试验

05
试验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 值等,以评估数据的分布和离散 程度。
时域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如波 形分析、傅里叶变换等,以提取 车辆动态特性和振动规律。
频域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频域分析,如频 谱分析、功率谱分析等,以揭示 车辆振动和噪声的频率特征及来 源。
试验方法
采用实际道路测试和模拟工况相结合的方法,模 拟车辆在不同路况、气候和驾驶习惯下的使用情 况。
试验过程
在多种典型路况下进行长时间行驶,包括高速公 路、城市道路、山路等,同时记录车辆各项性能 指标和驾驶员反馈。
试验结果与改进措施
试验结果
经过长时间的道路试验,发现车辆在某些部位出现了疲劳裂纹和磨损现象,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 舒适性。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疲劳耐久性进行预测和优化,实现更高 效的试验和设计。
生物力学
借鉴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将人体疲劳与汽车疲劳相结合,以提 高汽车座椅和人机界面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分析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据采 集和疲劳性能分析。
虚拟仿真技术
验证汽车设计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各种工况和载荷条件,可以验证汽车设计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 计缺陷或制造问题。
疲劳耐久性对汽车的重要性
提高汽车使用寿命
疲劳耐久性良好的汽车能够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性能,减少因过早疲劳损坏 导致的维修和更换部件的需求,从而 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
结果解读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汽车在疲劳耐久性道路试验中的性能表现,找出潜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疲劳耐久问题与相关试验思考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工信部2022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产销量已达705.8、688.7万辆,连续8年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首位[1]。
随着产销量的急剧上升及市场需求增大,新能源汽车的耐久性、可靠性备受瞩目。
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是变革动力系统,有更加环保、加速能力更好等优点,当前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三电性能上,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
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仅限于此?答案是否定的。
对汽车使用者而言,汽车耐久性、可靠性关系到出车、使用频率和用户使用满意度。
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需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疲劳耐久试验,以确保汽车行驶安全。
1 疲劳耐久问题分析1.1 耐久性耐久性是指在合理维修保养条件下对汽车使用寿命的度量,即汽车保持质量及功能使用的持久时间[3]。
可靠性对汽车故障间隔时间的评估,即汽车寿命与故障次数的比值。
早期的新能源汽车有明显的缺陷,因其是在传统燃油车底盘基础上应用了与燃油车差别巨大的电池组,此更换难免会引起重量分配、共振点、受力点的不同,导致新能源汽车整体性能不高。
随着科技进步及市场需求的增大,许多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为满足用户需求及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多种方法提高整车的耐久性指标,这就需要对汽车架构、系统及重要零部件进行不断的试验验证及设计陈亮亮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208摘 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灵敏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汽车产销商要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汽车疲劳耐久试验是汽车制造研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显著作用。
故需加强对汽车研发体系的相应试验,以准确客观地评价新能源汽车的疲劳耐久及安全可靠性,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确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ZHANG-疲劳耐久性-1

考虑应力梯度将过高的应力修正到接近实际的水平
过高的缺口应力
接近实际水平的缺口应力
Source: Dieter Radaj, Michael Vormwald: Ermü dungsfestigkeit,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5, 2003 und 2007 22
计算疲劳损伤参量变(例如Pswt)同时考虑平均应力的影响
试验测定的材料疲劳特性曲线 (S-N曲线或应变E-N曲线以及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计算有效循环次数 (Rainflow counting)
计算疲劳损伤积累(一般采用Miner准则)
输出计算结果(损伤值D, 或称疲劳目标值) D≥1 表示可能出现疲劳破坏
金属材料的SN曲线试验曲线拟合技术要点
• 采用双对数线性回归 • 以疲劳寿命N为因变量, 应力幅度为自变量 • 在同一应力幅水平试验点太少时, 以回归中线为纵轴使所有试验点参加统计分布(如红线所示) • 考虑存活概率 (50%为中线)
A
50% 90% 10%
A
90%
50% 10%
N
Source: Dieter Radaj, Michael Vormwald: Ermü dungsfestigkeit,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1995, 2003 und 2007
2
汽车疲劳测试方法、分析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耐久性道路试验
汽车耐久性台架试验
汽车零部件耐久性台架试验
测试方法
分析方法
Source: nCode 2004 • FE-Fatigue Overview – Release 6.0 3
整车疲劳耐久性能开发(1)

用于获取加速度响应载荷 (如底盘、驾驶室、动力总成 等),是耐久性能开发的关键载 荷。
若需进行整车及系统的台架 试验,加速度信号还将作为重要 的迭代信号。
1、载荷谱采集
1.3 关键传感器 • 位移传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应用
Zd
用于获取底盘、驾驶室、动力总成 的相对位移,是耐久性能开发的关键载 荷。
路面特征分类
对路面工况进行分类,高频路面采 用虚拟迭代分解,低频路面采用施 加车身姿态分解
序号 工况 地理特征 平整度
1 铁轨路 平路面 高频路面
2 振动路3 平路面 高频路面
3 长波路 平路面 低频路面
…… ……
……
……
24 8字行驶 大弯道平路面 低频路面
25 倒档上坡
坡道
低频路面
整车多体模型建立及验证
1、雨流计数,统计各信号 2、虚拟损伤计算,对比不同路面的强度等
循环幅值、均值及次数
级,以及不同试验场同种路面的强度等级
1、载荷谱采集
1.6 商用车载荷谱采集
针对车架、驾驶室、悬挂部
件、轴头等关键区域,采集加速
加 速
度、应变、位移、力等载荷信号。 度
Z向是主要载荷方向。
传 感
器
应 变 片
位 移 传 感 器
耐久性能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实测载荷谱的耐久性能开发主要过程包括: 载荷谱处理后,通过多体动力学模型将轮心载荷分 解到底盘各个接附点,进行有限元疲劳强度仿真及 优化;以及载荷工况的等效、仿真和试验的精度对 比。
载荷谱
载荷分解
试验场/台架可靠性试验
仿
真
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FT 六分力传感器
载荷称重传感器
TORKDISK®
静/动态压力传感器
信号调理器
扭矩传感器
Miniature Accelerometer
小型加速度计
3-Component Dynamic Force
DC Accelerometer
High Sensitivity
DC 加速度计
Microphones 高灵敏度传声器
六分力传感器输出信号
22
左右悬架位移信号
左前轮轴头三向加速度信号
23
左前轮轴头三向加速度信号
24
载荷分解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平路面的激励以及驾驶员输入(转向,加速,制动)将导 致汽车行驶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使车轮载荷随时间而变,进而悬架各零部件之间
发生相对位移。这种相对位移的产生源于悬架各零部件之间的动态载荷所发生的相对
35
Series 5400 Wheel Force Transducer
5400系列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What does it do? 它用来做什么?
…a 6 degree of freedom sensor capable of measuring vertical, 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forces simultaneously with brake, steer, and camber moments 在车轮制动、转向和外倾时,能够同时测量车轮的垂直、侧向及纵向的 力和扭矩的六自由度的传感器。
整车道路载荷测试 整车疲劳试验
零部件载荷测试
零部件疲劳试验 整车应力测试 零部件应力测试
8
汽车疲劳耐久试验
汽车疲劳耐久解决方案流程
9
测试步骤
1. 对所有的通道和传感器进行命名和编号。
10
测试步骤
2. 确认方向
1)加速度计方向与整车坐标系的关系 2)位移传感器:拉伸为正,压缩为负 3)方向盘转角:左转为正
4
PCB GROUP
Vibration, Shock, Pressure, Force, Load, Torque, Acoustic Measurement Solutions
振动、冲击、压力、力、载荷、扭矩、声学等测试解决方案
Load Cell
Pressure Transducer
Signal Conditioner
变化,故而在行驶里程累计到一定程度后,某些零部件将会疲劳破坏。因此有效的获 取悬架零部件动态载荷时间历程,是分析和设计零部件耐久性能的重要工作。
一般来说,悬架结构强度和疲劳分析可以分为零部件级和系统级分析方法。
零部件级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得到悬架硬点载荷,对单一结构进行分析的 方法; 系统级分析方法:以整个悬架为基础,同时考虑衬套、限位块刚度以及零部件间 相互运动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零部件级分析方法原理简单,而且容易将分析过程流程化、规范化,从而保证分 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系统级分析方法,由于能够考虑几乎所有的悬架本身特性,如非线性连接关系、 运动关系等特性,因而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分析结果。
30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Single Piece Design 整体式设计 L – Strut Configuration Cabling through Spindle L型桥路设计 信号由特殊改制的传动轴输出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AT Caldwell Award for Technical Paper on WFT WFT技术论文所获奖励
33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Second Generation – Evolves to be like the modern WFT 第二代-与现在主流的WFT产品已经非常相似
17
设备仪器安装调试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测力方向盘
18
设备仪器安装调试
三向加速度传感器
拉线式位移
GPS天线
应变片
19
试验规范
制定严格全面的道路试验规范。
20
试验规范
21
测试原则
原则:测试过程中,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与准确性。(为了确保数据质量, 在正式测试之前,进行一个试测。试测的工况可以选择加速+制动+转 向的工况,然后进行数据检查和校队。)
都将是0。因此在采集完成后,要对此进行处理;
13
测试步骤
11. 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给特征路面标记
14
测试步骤
12. 采集完成后,要对所有加速度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器滤波,并注意没有 相位移动;最后对所有采集的信号要进行检查,在确保信号没问题后, 再拆解测试仪器。
13. 完成测试报告,并对所有测试通道的正负极和测量信号名称与内容给 予明确说明,必要时附以照片帮助说明(要特别注意的是,车辆参考坐 标系的XYZ方向,按右手螺旋法则,X:水平指向车后;Y:水平指向车右; Z:垂直指向车上。因此对各通道正负极说明时,尽可能用车辆参考坐标 系说明)。
36
Series 5400 Wheel Force Transducer
5400系列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15
记录试验车状态
试验车量 变速箱类型
驱动类型
轮胎类型 前桥轴荷 后桥轴荷 测试基本情况
时间
试验场 襄樊 室外温度 测试人员
16
设备仪器安装调试
每一个设备仪器都需要调试正常,
应变最好有补偿,做成半桥或者全桥。
数据线一定采用高屏蔽的线缆。
通道很多,一个数采可能不够,可以用多个,最好所有通道一次同步 采集,必 要时用路由器同步。 供电:电源最好采用直流电瓶。六分力传感器单独供电,电瓶必须固定。 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必须固定在大的不易变形的零件上,固定支架必须 保证最够的强度和刚度。
6
整车与零部件性能试验
整车与零部件性能试验规范制定流程
顾客需求
市场规范
产品定义
整车性能规范
整车性能与子系 统的关系
子系统性能规范
整车性能规范向 子系统分解
零部件性能规范
子系统性能规范 向零部件分解
7
整车与零部件性能试验
整车与零部件试验
疲劳与强度试验
振动与噪声试验
整车道路试验 • 整车不同路面试验噪音 与振动测试 实验室试验 • 整车转鼓试验台试验 • 整车模态试验 • 零部件模态试验 • 进气噪音测试 • 排气噪音测试 • 转递函数测试 • 整车漏声测试 减震降噪材料试验 • 吸音系数测试 • 声音传递损失测试 • 阻尼特性测试 • 橡胶件刚度测试
3. 对分段采集的工况名称,采集次数要预先编号,让其与实验工况的名称 一致,如制动工况、蛇形工况等等。 4. 采集之前,测量各轮胎气压以保证气压一致,同时测量各轮胎静态载荷; 记录天气和室外温度,风速和方向,路面是否积水等; 轮胎一定要做动 平衡。 5. 在正式上路采集之前,让汽车处于水平路面,发动机怠速,记录数据10 秒钟 ; 6. 在采集完之后,让汽车处于水平路面,发动机怠速,记录数据10秒钟;
34
Series 5400 Wheel Force Transducer
5400系列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So what exactly is a Wheel Force Transducer? 什么是车轮六分力传感器?
…essentially a ―disk‖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center of the vehicle rim that is strain gaged to measure forces and moments about its center 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个替代汽车轮辋中心部分的圆盘,通过其上的应 变片来测量作用在车轮中心位置上的力和扭矩。
31
History of Wheel Force Transducer
车轮六分力传感器发展历史 Original complete one wheel system with Transducer Interface Unit (TIU) 最初的一套完整的六分力传感器系统,带TIU接口单元
32
- Acquired Key Transducers in 1999 1999年并购Key Transducers公司 - Acquired RS Technologies assets in 2009 于2009年收购RS Technologies公司 - Engineers and manufactures load cells, torque transducers, wheel force transducers 设计和制造载荷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以及六分力传感器 - Engineers and manufactures tooling systems based on load and torque applications (torque angle transducers, torque wrenches, acquisitions units) 基于载荷和扭矩的应用,设计和制造相应的延伸产品(扭矩角度传感器, 扭矩扳手,采集模块) - Markets to automotive, aerospace and rail applications 应用领域涉及汽车,航空航天以及铁路
三分量动态力传感器
Sound Level Meters
Human Vibration Meters
Instrumented Steering Wh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