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一章

三、判断对错练习说明: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并在对〔T〕或错〔F〕上画圈。
1.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因此国际收支就是外汇收支。
答案与解析:选错。
开放经济的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由代表外汇市场供求平衡的BP曲线表示,但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2.LM与BP曲线的相对位置由国内外资金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决定,假设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那么BP比LM更加平坦;反之,BP比LM更加陡峭。
答案与解析:选对。
3.国际金本位时期,虽然将汇率政策排除在外,使各国只能考虑通过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外经济均衡目标,但由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作用,各国仍可实现内外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对。
4.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无法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答案与解析:选错。
固定汇率制下,当开放经济处于对内失业同时对外顺差时,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如扩张的财政政策能减少就业,增加需求,从而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所以可以促使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
5.斯旺图形中,假设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应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以汇率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
答案与解析:选错。
当YY'曲线相对于EE'曲线更加平坦时,说明等量汇率变动条件下,维持内部均衡比维持外部均衡需要改变更多数量的国内总支出。
换言之,以汇率政策追求内部均衡目标相对更加有效,以支出调整政策追求外部均衡目标相对更有效。
6.蒙代尔认为,在开放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最正确的政策搭配方式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与解析:选对。
7.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开展中国家往往容易受到投机性货币冲出。
因为货币投机者笃定中央银行没有方法持久维系固定汇率制度,从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沽空这些国家的货币,以期从货币贬值中牟取暴利。
答案与解析:选对。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国际金融习题以及答案

一、判断题1.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因此,它表示一种存量的概念。
( F )2.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到外国,它表示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T )3. 国际收支是流量的概念。
(T )4. 对外长期投资的利润汇回,应计入资本和金融账户内。
( F )5.投资收益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服务项目。
( F )二、单项选择题1. 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利息,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 A )账户。
A. 经常B. 资本C. 直接投资D. 证券投资2. 投资收益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应列入( A )。
A. 经常账户B. 资本账户C. 金融账户D. 储备与相关项目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 D )。
A.经常项目B. 资本和金融项目C. 综合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4.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借方项目的是( D )。
A. 出口商品B. 官方储备的减少C. 本国居民收到国外的单方向转移D. 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
5. 根据国际收入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属于贷方项目的是( B )。
A. 进口劳务B.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C. 官方储备增加D. 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三、多项选择题1. 属于我国居民的机构是(ABC )。
A. 在我国建立的外商独资企业B. 我国的国有企业C. 我国驻外使领馆D. IMF 等驻华机构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包括(ABCD )子项目。
A. 货物B. 服务C. 收益D. 经常转移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AB )子项目。
A. 资本账户B. 金融账户C. 服务D. 收益4. 下列(AD )交易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A. 出口B. 进口C. 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D. 本国居民收到外国侨民汇款5. 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是(BCD )。
A. 美国一家公司拥有一日本企业8%的股权B. 青岛海尔在海外设立子公司C. 天津摩托罗拉将在中国进行再投资D. 麦当劳在中国开连锁店一、判断题6. 通常所指的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是指在岸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习题答案孟昊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理论一、填空题1、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点上的汇率决定,是对汇率的静态分析;________用于解释某一时间段上汇率变动的原因,是相对动态的汇率分析方法。
2、根据大卫•休谟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会引起________,使得本国的货币减少和物价下跌,进而本国出口________,进口________,会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其恢复平衡。
3、从产业组织行为角度分析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影响的投资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1963年经济学家斯旺将丁伯根的理论运用于开放经济的宏观调控分析,提出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的矛盾问题,被称为“斯旺模型”。
5、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在一国货币需求稳定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________和________,导致原有的固定汇率在投机冲击下产生危机。
二、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如果A国的利率高于B国,则A国货币相对于B国货币在远期将( )。
A.升值B.贬值C.不变D.无法判断2、根据国际收支说,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
A.本国和外国的国民收入B.本国和外国价格水平C.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水平D.对未来汇率水平变化的预期3、关于资产组合分析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分了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的不完全替代性B.在存量分析中纳入了经常账户这一流量因素C.模型过分复杂,影响了其实际运用D.模型中的变量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很难获取统计资料4、在一般情况下,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产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可能( )。
A.下跌B.上涨C.不变D.先涨后跌5、以凯恩斯宏观经济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
A.弹性分析法B.乘数分析法C.吸收分析法D.货币分析法6、侧重于国际投资条件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包括()。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第二,我们假定本国货币贬值能改善经常账户收支,增长外国对本国商品 旳需求。这就是说,本国货币贬值能使BP曲线与IS曲线右移。
1. 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
值,对利率无影响。
图9-5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旳货币政策分析
2. 财政政策分析
图9-6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动时旳财政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 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
四、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旳一种应用:三元悖论
假如将资金旳完全流动、稳定旳汇率制度、独立旳货币政策作为三个 独立旳目旳,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旳两个目旳,而必然放弃另外 一种目旳。
i2
E2
长久均衡:E2点,收入与BP
i1
E1
复原,而利率则升至更高水
i0
E0
平。同步基础货币和总支出 旳内部构造都发生了变化。
IS1
IS0
y Y0 Y1
1、短期:
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增长→IS右移→国民收入增长→利率上升 同步经常账户恶化(货币存在贬值压力)
2、长久:
经常账户恶化→外汇贮备下降→货币供给降低→LM左移→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下降→经常账户改善
第九章 开放经济下旳财政、货币政策
• 【教学目旳与要求】本章要求大家能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效力发生变化旳原因,掌握不同汇率制度下资金 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旳作用效果
• 【教学要点和难点】固定、浮动汇率制度下,资 金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旳作用效果
• 【教学措施】推理、对比、分析 • 【课时安排】2课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
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
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
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
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
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
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11章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

二、BP 曲线的移动
国内物价水平变化: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BP曲线向左移动; 国内物价水平下降,BP曲线向右移动; 汇率变动: 本币升值,相当于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BP曲线向左移动;本币贬值,相当于国内 价格水平下降, BP曲线向右移动;
图10-6 BP曲线的移动
r
P上升,e下降
BP2 BP BP1
r BP(e0) BP′(e1) r* r1 r0 E1 E0 E* LM IS"(e1) IS′(e0) IS(e0) O Y0 Y1 Y*
Y
结论:在浮动汇率,资本有限流动的情
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取决于
资本流动的情况。也就是说,资本流动
性越弱,财政政策越有效;资本流动性 增强,财政政策的作用被削弱了。
投资减少
Y减少
M
r
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净出口 增加
国际资本流入
国际收支赤字减少
结论
货币存在自动调整机制,无论存在顺差 还是逆差,从长期来看,都会自我清偿, 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以及国内货币存 量不变的条件下趋于均衡。
收入调节机制
AD=C+I+G+(EX-IM)
如果把EX-IM看作是国外净投资,用If表示, 令Id表示国内总投资,则: AD=C+Id+G+If
P下降,e上升
O Y
偏离BP曲线
在BP曲线的左上方,意味着国际收支盈余; 国内利率太高,或者国民收入太低; 在BP曲线的右下方,意味着国际收支赤字; 国内利率太低,或者国民收入太高;
第二节 IS—LM—BP 模型
一、内部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第11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11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1.1.1 MF模型的意义
MF模型是蒙代尔和弗莱明提出的以商品市 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一般均衡为基 本分析框架的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模型。 MF模型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其一是希 克斯和汉森提出的IS-LM模型,它把货币机 制特别是利率纳入封闭经济一般均衡讨论。 其二是米德的国际收支理论,它提出开放 条件下宏观经济目标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 而且要实现外部均衡,并把汇率机制纳入 一般均衡分析。
11.1.2 基本的MF模型的假设条件
4.经济中存在3个市场,即商品市场、货币 市场和外汇市场。
11.1.3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是商品市场均衡线, 表示能够使商品市场实现均衡的收入与利 率组合点的轨迹。 IS曲线斜率为负值,它向右下方倾斜。这 是因为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和储蓄等漏出 的增加;维持商品市场均衡就要求增加投 资这种注入,从而利率必须下降。 IS曲线左边的点反映注入大于漏出,其右 边的点反映漏出大于注入。
11.3.1 金融隔离经济中的BP曲线
金融隔离经济(The Financially Insular Economy)指资本完全缺乏流动性的经济; 在资本流动方面,该经济是封闭的;但是 在贸易方面,它又是开放的。
11.3.1 金融隔离经济中的BP曲线
金融隔离意味着资本缺乏国际流动性,该 假设使该国的国际收支与资本流动和利率 无关。从而BP曲线表现为针对既定收入的 一条垂线。 外币汇率变动会导致BP曲线的移动。外币 汇率上升,意味着商品国际竞争力提高, 该国出现贸易顺差,收入增加,BP曲线右 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LM LM’
i=i*
BP
IS’
IS
Y0
Y1
Y
Cont.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图示) IS右移→利率↑ →美元寻求国内投资 →(外汇市场)美元供给增加→RMB升值 →出口减少→IS曲线向左移动
i
LM
i=i*
BP
IS’
IS
Y0
Y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略)
浮动汇率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限制型贸易政策
De
失业
IB Y=D+NE(E)
国内支出 D
Cont.
E
EB
失业 通胀 盈余 赤字
斯旺图
盈余 赤字
失业 通胀
IB
国内支出 D
如果汇率固定,支出调整政策不能实现内外平衡 米德冲突:单独支出调整政策会造成内外平稳冲突 丁伯根法则:政策工具的数目至少与政策目标一样多 蒙代尔:固定汇率下借助财政、货币政策可以实现内外
r r=r*
LM BP
IS Y
Cont.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r
LM LM’
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加)
收入小幅增加
r=r*
BP
国内利率下降,r<r*
RMB外逃,美元需求增加
IS
RMB贬值压力
Y0
Y
央行卖出美元,买入RMB
➢ 央行不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Cont.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
r
Cont.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 和固定汇率制度下不一样,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
策会改变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 这是因为汇率能够自由变动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 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更自由的货币政策
Cont.
(图示)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 LM右移→利率↓ →RMB流动出 →(外汇市场)RMB供给增加→RMB贬值 →净出口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
BP
i↑, 对国内债券
的需求越多
BP
BP
Y
选:BP曲线的图开推导
国际收支平衡: • 经常帐户(CA)+资本帐户(FA)= 0 • CA盈余 = FA赤字
CA + FA -
CA盈余 = fun(Y-,… )
FA赤字 = fun(r-…)
r 2
1
r=1, r*给定 r=2, r*给定
Y
试想: rHome↑, BHome Demand ↑, BHome出口↑,FA↓
完全不流动
i
BP BP
BP
完全流动
Y
Cont. 资本不完全流动
E
盈余
EB:Ex(E)=Im(D)
斯旺图
盈余
赤字
赤字
国内支出 D
Cont.
• 假定资本不能跨国自由流动;国内外价格水平不变 • 内部平衡:Y=D+NE(E+) • 外部平衡:EX(E+)=IM(D+)+ constant
E
斯旺图 Ee
盈余 通胀
EB Ex(E)=Im(D)
盈余 失业
赤字 通胀
赤字 失业
LM LM’
扩张性财政政策
收入小幅增加
r=r*
国内利率上升,r>r*
IS’ IS
RMB需求增加 RMB升值压力
Y0
Y
央行卖出RMB,买入美元
➢ 资本完全流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贸易政策(略)
• 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配额或者关税来提高或 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
• 限制性贸易政策的效果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似
Cont.
二、政策目标的实现(斯旺图) • 如何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 • 内部平衡(IB):Yc=D+NE(E+) • 外部平衡(EB):EX(E+)=IM(D+)+ Con.
E
通胀
斯旺图
失业
失业
通胀
IB:Y=D+NE(E)
国内支出 D
Cont.
二、政策目标的实现(斯旺图) • 如何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 • 内部平衡(IB):Yc=D+NE(E+) • 外部平衡(EB):EX(E+)=IM(D+)+ Con.
i
➢ (1-a1+a3)Y - G - a2E = -a4i
i*
(1-a1+a3) G + a2E
i=-
Y+
a4
a4
? 汇率上升时,IS曲线如何移动
Y*
Y
Cont.
LM曲线 • 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供给等于
货币需求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 •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方程式:
Ms / P = hY – ki → i = Ms / (Pk) – (h/k)Y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学习重点: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应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宏观政策效果分析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一、政策目标概述与宏观政策工具 内部平衡:一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外部平稳:合意的国际收支平衡(或贸易收支) 政策工具: 支出调整政策 ➢ 货币、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 支出转换政策 ➢ 汇率政策等,不改变总需求水平,只改变需求方向 ➢ 直接管制(关税、配额等)
平衡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IS-LM-BP曲线的推导
如何搭配财政、货币政策实现内外平衡
IS曲线:open-IS曲线代表的是物价与汇率不变情况 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本国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 合
➢ Y=C+I+G+NE → S:Y-C-G -NE=I
➢ Y - a1Y - G – (a2E-a3Y) = -a4i
Y
内外均衡
经济整体的均衡要求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 达到平衡。即IS,LM,BP三条曲线交于同样的国民收入和利 率组合时经济整体达到均衡
LM i
BP
IS
Y
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小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资本完全流动,w无穷大,完全弹性 ➢ BP线是一条水平线。 ➢ 小国假设,资本流动不影响国际利率
i LM
Y
Cont.
BP曲线(国际收支平衡) 表示的是一国达到国际收支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不
同组合。 国际收支平衡:经常帐户(CA)+资本帐户(FA)= 0
BP:
cE - tY + w( i - i* ) = 0
t
cE
i = Y - + i*
w
w
i
资本完全流动时 w→∞, BP?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 w→0, BP?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扩展
♣ 现实世界中,资本不是完全流动的。 ♣ 资本不能完全自由流动以追求利率差。
资本不完全流动情况 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一样,
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扩展货币政策最终不会改变 一国的利率水平和国民收入
Cont.
一、资本不完全流动与完全不流动下的蒙代尔 • 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BP(w→) • 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BP(w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