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
SND在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SND在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王海岭;韩景致;王云峰;金照凯;叶财盛【摘要】目的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SND)在颈部高危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行原发灶根治术及同侧Ⅱ~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52例仅行原发灶根治术,术后随访至少1年,观察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Ⅱ~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5% (P <0.05);观察组行SND后,Ⅱ区和Ⅴ区淋巴结阳性率仍较高,分别为27.3% (3/11)和22.2%(2/9),Ⅲ区和Ⅳ区淋巴结阳性率较低,分别为9.3% (5/54)和7.4% (4/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3.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D应用于颈部高危cN0甲状腺癌患者,有助于降低短期淋巴结转移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5(025)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择区;清扫术;转移率【作者】王海岭;韩景致;王云峰;金照凯;叶财盛【作者单位】062150河北泊头,河北省泊头市医院外科;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062150河北泊头,河北省泊头市医院外科;062150河北泊头,河北省泊头市医院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作者单位:062150 河北泊头,河北省泊头市医院外科(王海岭,王云峰,金照凯);河北省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韩景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叶财盛)甲状腺癌是常见于临床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
手术治疗是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并辅以甲状腺激素等治疗。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差异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0 期2019 Vol.6 No.802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差异郭坤(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盐城 224000)【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别治疗,分别采用“L”型切口清除术和“低位领”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调查,观察切口美观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肩颈疼痛度。
结果 采用“低位领”淋巴结清除术手术切口更加美观,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肩颈疼痛度明显减轻。
结论 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推荐使用“低位领”淋巴结清除术,临床疗效更好,患者更满意。
【关键词】淋巴结;乳头状癌;疗效【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0.24.02缺碘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临床发病率较高[1]。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较小[2],不宜检测,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因此,常常在发现之后即选取手术切除治疗。
乳头状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此类患者需要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清扫,如果扩散面积较大,转移范围比较广则需进行全面彻底清扫,但是对于转移范围较小,发现比较早的患者可以进行改良,使手术切口尽量美观[3]。
寻求一种即美观又能达到清除效果的手术方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本次试验的患者进行统一检查,包括CT、超声和组织活检,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2.43±13.25)岁,肿瘤直径0.2~1.0 cm。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L”型淋巴结清扫术,直接对颈部II、III、IV区的淋巴结进行全面清扫,颈丛一并清除,切口自耳后至患侧锁骨上1 cm处。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的相关问题

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的相关问题Key Point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朱精强*【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志码】 C【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四川成都 610041) 【作者简介】 朱精强(1957年-),男,四川省资阳市人,硕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E-mail :zjq-wkys@163. com 。
专家论坛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大多分化程度较高,预后较好,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0%[1]。
DTC 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及滤泡性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FTC )。
FTC 约占DTC 的10%[2],主要经血循环转移,较少经颈淋巴结转移。
因此,在手术治疗FTC 时,如果没有颈淋巴结肿大,一般不需要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
但是PTC 却主要经颈淋巴结转移,据报道[2-5]其转移率为20%~90%。
目前国内不少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不规范现象较普遍。
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163例再次手术的PTC 病例中,首次手术仅约20%行了颈淋巴结清扫,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1.21%,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80.58% (数据见本期李洁清一文)。
因此,我们以国际较为权威的美国甲状腺协会“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3版)”(以下简称ATA 指南)[6]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PTC 颈淋巴结清扫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1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1.1 建议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ATA 指南[6]指出,对于T1、T2 cN0病例可不清扫中央区淋巴结。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中国肿瘤外科 杂志 2 1 0 0年 1 2月第 2卷第 6期
C i JS r O c , e .0 0, o. , o6 hn ug no D c2 1 V 12 N .
・3 5l・
论
著
中央组 淋 巴结 清 扫术 在 临床 颈 淋 巴结 阴性分 化 型 甲状 腺 癌 中 的应 用
S re , et o i l X zo , uhu2 10 C ia u r Cnr H s t uhu X zo 2 09, hn ) gy e pa o f A s at0bet e T i us h ne fh mp o e i et ni df r ttdt ri cri m b t c: jci ods s ter g e y hnd s ci iee i e yo ac o a r v c a ot l d s o n f na h d n
n de ds e to n t y od c ri o t ie au e.R e ul Folwe p fo 6 mo t st 6 mo t o t p o is cin i h r i a cn ma wih ltr tr s t s l o d u r m n h o6 nhsp so —
sa e o N h t a n e g n y h n d is c in o e t l r u tg fc O t a d u d r o e lmp o e d se t f nr o p,e po e t er n e o ec r ia mp h o c ag x lr h a g f h e vc l y h t l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

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郭培杰;陈松旺;赵美丽【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区别,评价术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63例甲状腺癌患者共计164枚淋巴结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应用灰阶超声评估淋巴结大小、形态、边界、边缘、晕圈、内部结构、内部回声、回声均质性、有无钙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血流分布及血流丰富程度,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相比,纵横比≥1、有丰富血供、淋巴结内有微小钙化、RI较高者常见于转移组。
转移性淋巴结以Ⅵ区、Ⅲ区、Ⅳ区分布为主,转移率分别为52.2%、43.5%、43.5%。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1.6%,特异度为92.3%。
结论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综合多个指标判断可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sonographic features of cervical lymph node between metastatic and non-metastatic groups of thyroid carcinoma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yroid carcinoma.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164 lymph nodes of 63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thyroid carcinoma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Cervical lymph nodes and thyroid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preoperative ultrasound. Various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sizes, shapes, borders, margins, halos, internal structures, internal echogenicity, echohomogeneity and calciifcations of lymph nodes were evaluated by gray scale sonography and other parameters including vascularization distribution and vascularization degree of lymph nodes were recorded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hen 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ulsatility index and resistive index of lymph nodes were measured by pulsed Doppler ultrasou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s whose sizes were larger, aspect ratios were ≥1, blood supply and microcalciifcations were abundant.There are more high RI value cases in metastatic group compared with non-metastatic group.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were mainly lo cated inⅥ region (52.2%),Ⅲ region (43.5%) andⅣ region (43.5%),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ng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yroid carcinoma were 61.6% and 92.3%, 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ultrasound features of metastatic cervical lymph nodes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rcinoma were special,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judgment of multiple features will improve the diagnosis accuracy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69-172,139)【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超声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作者】郭培杰;陈松旺;赵美丽【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功能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功能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功能科,江苏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36.1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各种癌中,其比例约为1%~5%,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1]。
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的规范性清扫

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的规范性清扫马大坤;代文杰【摘要】甲状腺癌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95%.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前者约占90%.多数PTC相对惰性、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但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4.2%.规范、彻底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DTC的重要手段,不规范的侧颈清扫是造成DTC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4页(P442-444,479)【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侧颈淋巴结清扫【作者】马大坤;代文杰【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虽然PTC进展缓慢,但颈部淋巴结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并影响患者分期和预后。
PTC患者初诊时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30%~80%,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4.2%[1]。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率增高和存活率降低的危险因素。
因此,规范的侧颈淋巴结清扫直接影响甲状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临床上不合理、不彻底的侧颈淋巴结清扫仍不少见[2]。
本文主要依据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和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谈一谈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规范性清扫。
1 D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特点PTC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性淋巴转移,约13%~30%的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oma, FTC)淋巴结转移较少。
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甲状腺癌治疗进展浮姣;侯鹏;施秉银【摘要】@@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1].2010年美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4.467万,占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5%,年平均死亡患者约1700例[2].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3].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来自甲状腺滤泡细胞,其中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其次是滤泡状甲状腺癌(F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5%;发病率最低的是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4,5].甲状腺髓样癌(MTC)来自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中度恶性,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3%[6].【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2(009)013【总页数】8页(P6-12,18)【关键词】甲状腺癌;治疗进展;淋巴结;分子靶点【作者】浮姣;侯鹏;施秉银【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1]。
2010年美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4.467万,占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5%,年平均死亡患者约1700例[2]。
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3]。
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来自甲状腺滤泡细胞,其中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0%;其次是滤泡状甲状腺癌(F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5%;发病率最低的是甲状腺未分化癌(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4,5]。
甲状腺髓样癌(MTC)来自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中度恶性,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3%[6]。
PTC和FTC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其特点为生长较缓慢、生存期长、病死率低、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
MTC在组织学上呈“未分化”状态,但其生物特征与未分化癌不同。
颈淋巴清扫术的名词解释

颈淋巴清扫术的名词解释颈淋巴清扫术,简称颈清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旨在通过清除颈部淋巴结,以治疗或预防与颈部淋巴结相关的疾病。
该手术常被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口腔癌和喉癌等颈部可恶性肿瘤,或者作为一种预防性措施,以减少术后转移。
颈淋巴清扫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麻醉患者、在颈部做一切口,用特殊的工具将淋巴组织取出,并清洗和检查其是否受到恶性细胞的侵袭。
手术结束后,切口会被缝合,并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颈淋巴清扫术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淋巴结是否受到恶性细胞的侵袭。
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受侵的淋巴结,医生可能会进一步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以阻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
虽然颈淋巴清扫术能够提供重要的病理学信息,但它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
这个手术对患有早期肿瘤或已经扩散到颈部淋巴结的患者特别有效。
然而,对于那些仅在切除肿瘤后发现淋巴结受影响的患者,手术的必要性仍存在争议。
颈淋巴清扫术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感染、淋巴瘤形成和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此外,手术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淤血等不适症状,但这些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或消失。
尽管如此,颈淋巴清扫术仍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领域的有效手术。
通过导出淋巴结,它有助于促进病理检查、确定病灶边界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同时,该手术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颈淋巴清扫术也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的手术技术和仪器已经应用于该术式中,如经皮颈淋巴结生物电流联合引导淋巴结检查术、腹腔镜辅助颈淋巴清扫术等。
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并减少患者的创伤。
总之,颈淋巴清扫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与颈部淋巴结相关的疾病的手术。
它通过清除受累淋巴结,为病理学检查提供重要信息,并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虽然手术具有一定风险和并发症,但在恶性肿瘤领域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术者按同一标准实施手术,术前均常规行颈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甲状腺癌原发灶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颈部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边缘、分布情况,术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康复的情况。
结果60例研究对象中术前超声检查中检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28例,经过术后清扫组织的病理分析得出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5例,术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62.22%,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37.78%。
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大,实施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不仅可以防止复发和淋巴结转移,而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作为甲状腺癌患者切除手术中的一项常规手术方式。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一种转移方式,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极为重要,直接影响该病的后续治疗和随访,并与预后密切相关[1],美国内分泌协会建议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作为甲状腺癌的标准处理方式[2],但是由于手术都是有风险的,若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常规手术用来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有可能会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本文将重点研究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7~62岁,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个术者按同一标准实施手术,术前均常规行颈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基础上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对颈部清扫组织进行病理分析。
1. 2 方法由固定的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得到患者的进一步诊断,即是否发生了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作好记录;由同一术者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手术过程按照2012年甲状腺癌的诊疗指南行手术切除甲状腺原发病灶,切除原发灶后,所有患者按同样的基本程序实施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后用相同的护理模式治疗护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记录颈部清扫组织的病理分析结果,与术前进行的超声检查得到的诊断结果对比;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术前超声检查中,出现异常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标准:①淋巴结纵横比改变>1;②淋巴结内不规则血流信号;③淋巴结边界不规则或模糊;④内部回声不均;⑤内部出现钙化;⑥皮髓质分界不清;⑦淋巴
门结构消失或囊性变。
患者术后清扫组织的病理分析由本院经验丰富的专家统一做出病理诊断,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记录并随访,患者康复率越高说明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防作用越好。
2 结果
2. 1 术前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术前超声检查中检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28例,经过术后清扫组织的病理分析得到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5例,术前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62.22%,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37.78%。
见表1。
2. 2 颈部淋巴结清扫对患者预后的影响6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与严重的并发症,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钙症状,经短期治疗症状缓解并逐步恢复,3例患者出现术后暂时性的声音嘶哑,并很快恢复正常;所有研究对象都没有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均未再发生淋巴结转移,存活率高。
见表2。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易发生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甲状腺癌原发病灶[4],在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诊断是否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从而决定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此种方法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风险和病情复发的几率。
研究结果说明,超声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一定的误诊率,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容易造成病程的延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风险,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相比本院之前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有明显的减少与缓解,不仅可以确诊患者是否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而且增加了手术成功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甲状腺癌患者存活率,对于临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涛.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手术清扫范围的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2012.
[2] 冯铁诚.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中南大学,2013.
[3] 张广,张纯海,付言涛,等.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6):625-628.
[4] 陈晓.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