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共44张PPT)

5.下列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通商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 国侵略 D.设立总理衙门
C
《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 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 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1.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 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 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 2.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 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 狗。
1900年 —
直接原因: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八国: 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时间: 1901年
清政府战败, 内容: 结果: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挑战自我:试一试完成以下表格
条 签 时 约 定 间 国
南京 中 1842 年 条约 英 内容 1 2 3
1.《辛丑条约》签定后,居住在北 京东交民巷的冯某被迫举家搬迁。 其主要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开商埠 B.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建教堂 C.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办工厂 D.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设使馆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 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邓世昌壮烈殉国 D. 义和团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不同点: ①组织及发展情况:
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 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义和团运动没 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 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总结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总结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一、时间与历史背景在风云变幻的1900 - 1901年间,中国大地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国内矛盾也愈发尖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这段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苦难与不屈的重要见证。

二、义和团运动1.兴起:义和团运动发源于山东、直隶一带。

彼时,这一地区深受外国列强侵略之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在当地横行霸道,肆意欺压百姓,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情绪。

这种情绪如同干柴遇烈火,迅速蔓延,义和团运动由此蓬勃兴起,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汇聚了无数受苦受难的民众。

2.性质: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它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自发组织起来的,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为核心目标。

义和团成员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拿起简陋的武器,为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而战,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3.口号:“扶清灭洋”这一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义和团的斗争目标。

“扶清”体现了义和团对清政府尚存的一丝幻想,希望能够联合清政府共同抵御外敌;“灭洋”则直接反映了他们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愤怒和反抗,表达了要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坚定决心。

这一口号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反抗的队伍中来。

4.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义和团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与清政府中的顽固派相互勾结。

他们联合起来,对义和团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义和团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存在局限性。

义和团成员大多是农民,他们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密的组织架构。

在斗争过程中,表现出了盲目排外等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也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5.影响:尽管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上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义和团运动和“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❷教学过程➷我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是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不仅支付了巨额的赔款,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义和团运动1.主要用了三种手段:鸦片、枪炮、十字架。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三千三百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立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出谋划策,掠夺中国利权,起到了侵略者的提问: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学生回答:八国联军侵略者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抢劫,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5.教师提问: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到《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即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三、课堂总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

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❸板书设计➷❹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述的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要突出“抗击”二字,以展现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的不屈抗争。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政治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 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活动。
具,沦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
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外交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 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性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年)根本原因:维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直接原因: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3.1900 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 2000 多人,
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4.《辛丑条约》签订时间:1901 年签订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
西等 11 国。
内容
危害
赔款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 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
本息共计 9.8 亿两
使清政府的经济将长期受策划侵略中 国的大本营,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 影响和控制之下。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便于清政府按照帝国主义的意图实行卖国的 外交政策。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
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20张PPT)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 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 保
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 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力量; 读了这段话 你有何感受?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
府的统治。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背景不同 性质不同
组织发展情况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反清同时也反侵略 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斗争纲领《天朝田 亩制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 进犯。 与 义 外 和 国 团 军 和 队 清 聂士成壮 发 军 烈殉国 生 在 激 东 战 郊 天津保卫战 民 廊坊大捷 巷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反帝爱国运动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评价这些主张?
扶清灭洋
如何评价?
进步性
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 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
局限性
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抗击八国联军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
不同意; 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这是帝国主义发动侵
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华战争的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声势浩大,严重威胁了帝国主义的利益,镇压 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直接原因,义和团只是一借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一、义和团运动(广泛性反帝斗争组织)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根本原因),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直接原因),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政策: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4、斗争形式: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5、口号:扶清灭洋(扶清:反应了义和团的爱国性,也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灭洋:具有盲目的排外性,鲜明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搞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6、运动中心:京津地区7、主要战役:廊坊战役8、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1、时间:1900年6月2、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①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②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八国:英法美俄、德意日奥;联军总司令是英国人西摩尔。

3)过程:攻陷天津大沽炮台,天津失陷-----侵占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签订:⑴时间:1901年9月7日,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⑵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是赔款最多的条约),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作担保(加重人民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得设防,允许各国驻兵。

(完全控制清政府,便于镇压反帝运动,失去自主权)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改设外务部。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内政外交被控制)⑶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②清政府腐败无能;③帝国主义本质就是侵略;④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战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共4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二、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在直隶、京津地区的迅速发展使帝国主义 国家越来越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在华利益受到损害,所以 他们加紧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限令清政府在两月内将义 和团“一律剿除”,否则将直接出兵。帝国主义各国在天 津大沽口结集军舰做好了侵华的准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1、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10日,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2000 多名士兵组成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 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开始。他们最初的目 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义和团运动。
• 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华 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 的条约而告结束。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 谁?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清王朝的都城北京为什么会 • 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咸丰帝。 在较短的时间内两次被攻陷?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北京条约》。
据材料并结合课文指出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发展: 义和团大量涌入京津地区。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北京和天津是清政 府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心脏。1900年 6月,义和团运动发展到顶峰,他 们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 电线,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在北 方大半个中一、义和团运动
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 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洋教势 力的猖獗。 (3)发展原因:清政府 的招抚、利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预习指导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预习指导 新人教版

小学+初中+高中小学+初中+高中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预习指导】基础知识考点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 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

2. 19世纪末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3. 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民族危机严重。

4.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对义和团改为“招抚”政策,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

5.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简要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它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形成为主要矛盾,“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是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此外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

这些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基础知识考点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法、德、意、日、俄、奥八国组织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和瓜分中国。

3. 八国联军的统帅先是英国西摩尔,后改为德国的瓦德西。

4.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迫使敌人退回天津。

5.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爱国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老龙头车站展开激战。

6.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7.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劫掠屠杀,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8. 简述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9. 简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阻止中国沦为了完全殖民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
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义和团的性质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义和团的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灭”到“招抚”,并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

实际目的是利用义和团。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4义和团的口号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灭洋”反映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知识点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5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西摩尔的率领下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发动侵华战争。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战
在北京的战斗
天津保卫战(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
3义和团的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失败(慈禧下令剿杀,请八国联军”助剿“)
4八国联军的罪行
2 2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沉重的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知识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及签订国
1901年(庚子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辛丑条约》内容
①“钱”: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