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共44张PPT)

5.下列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通商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 国侵略 D.设立总理衙门
C
《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 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 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1.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更加 疯狂,清政府几乎成为列强向中国人民征 收“战争赔款”的代理机构; 2.帝国主义列强武装控制了清朝都城北 京,清政府必须为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帝斗争,他们完全成了列强的忠实走 狗。
1900年 —
直接原因: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根本原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八国: 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时间: 1901年
清政府战败, 内容: 结果: 1901年 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
挑战自我:试一试完成以下表格
条 签 时 约 定 间 国
南京 中 1842 年 条约 英 内容 1 2 3
1.《辛丑条约》签定后,居住在北 京东交民巷的冯某被迫举家搬迁。 其主要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开商埠 B.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建教堂 C.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办工厂 D.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设使馆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 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邓世昌壮烈殉国 D. 义和团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不同点: ①组织及发展情况:
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 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义和团运动没 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 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共25张PPT)

材 料 研 读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将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从材料中看,义和团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斗争 的方式是什么?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义和团 运 动
原因 兴起 发展 口号 结果 性质及意义
抗击 八国 联军
沦 为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的 侵 华 工 具 , 使 中 国 完 全
清 政 府 完 全 沦 为 帝 国 主 义
1.有学者在评价某不平等条约时说:“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为 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立下的一纸卖身契。”“卖身契”指 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 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 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北京是外国人扮演浪漫角色的温床。城东南受武装保护的使馆区内居住着 靠国内汇款生活的嗜酒的高官显贵。——《费正清文集•观察中国》。为 “温 床”催生提供安全保障的是(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义和团民被押往菜市口刑场
慈禧颁布的“绞杀义和团” 的诏令
义和团运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20张PPT)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 息共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 保
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 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力量; 读了这段话 你有何感受?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
府的统治。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背景不同 性质不同
组织发展情况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反清同时也反侵略 有统一的领导、组织、斗争纲领《天朝田 亩制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 进犯。 与 义 外 和 国 团 军 和 队 清 聂士成壮 发 军 烈殉国 生 在 激 东 战 郊 天津保卫战 民 廊坊大捷 巷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反帝爱国运动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评价这些主张?
扶清灭洋
如何评价?
进步性
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 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
局限性
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抗击八国联军 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
不同意; 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这是帝国主义发动侵
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华战争的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声势浩大,严重威胁了帝国主义的利益,镇压 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直接原因,义和团只是一借口。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精品教学课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 5.经过:___1_9_0__0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_西__什__库__教__堂__、 老龙头车站等地区抗击八国联军。 6.结果:义和团在____中__外____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7.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____瓜__分__中__国____的野心。
A.我哥哥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做工 B.我在菜市口见到许多外国兵
1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共同点是( D ) ①都有清政府赔款 ②都有清政府割地 ③都有开放通商口岸 ④都对中 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8.签订各方: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比、荷、西11国,签订___《__辛__丑__条__约__》_____。 9.内容: (1)赔偿白银____4_.5_亿______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__各__种__形__式__的__反__帝_____活动;
7.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 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 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 脑袋。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 D )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1)背景不同:前者是在中国主权被置于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之下划定的;后 者是在中国主权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设立的。 (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清政府和更方便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后者是为了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更好地友好交往。 (3)地位不同:前者是“国中之国”;后者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33张PPT)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媚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是 一首山东义和团民谣。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 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民 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帝国 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组 织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 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起。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南京条约 中英
马关条约 中日
中国与 辛丑条约 十一国
割占领土
香港岛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赔款数目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白银4.5亿两
议一议: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 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二、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 华利益的同时,也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 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 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 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时间 目的 根本目的
国家
司令 路线1 路线2
1900年6月 镇压义和团运动
扩大在华利益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中规定: 1、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4.5亿两,以 海关等税收作保,分39年付清,合计本 息实际达9.8亿两;
中2、国清完政全府沦保为证半严殖禁民人地民参半加封反建帝社活会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 地; 4、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 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共20张PPT)

板书设计
抗击八国联军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的签订
课堂小结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秋瑾《宝刀歌》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西方侵略者,但《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惊破了奴才梦的中国人怎样才能挽救完全沦 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深渊的中国?苦难深重的中国如何才能摆脱屈辱 、走向自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中国人又开始 了艰辛的探索之路。
料
表
利用封建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明 :
行动盲目,缺乏明确的目标等。
……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
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 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力量;
不同意; 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这是帝国主义发动侵 华战争的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声势浩大,严重威胁了帝国主义的利益,镇压 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直接原因,义和团只是一借口。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
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 进犯。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
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
素材是( )
A
D A.廊坊狙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黄海大战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预习指导 新人教版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预习指导】基础知识考点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 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
2. 19世纪末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3. 简述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民族危机严重。
4.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对义和团改为“招抚”政策,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
5.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
简要分析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它具有爱国的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形成为主要矛盾,“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是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此外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
这些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基础知识考点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法、德、意、日、俄、奥八国组织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和瓜分中国。
3. 八国联军的统帅先是英国西摩尔,后改为德国的瓦德西。
4. 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迫使敌人退回天津。
5. 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爱国将领聂士成阵亡;天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老龙头车站展开激战。
6.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对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7.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劫掠屠杀,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8. 简述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9. 简述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阻止中国沦为了完全殖民地。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课件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
侵华时间
联军组成
联军头目
入侵原因
材料一:他们(义和团民) “冒死面对着来福枪和机关枪秋风扫落叶似的射击,还是勇敢冲锋,真是不敢想象世界上还有比他们更勇敢的人了.” 材料二:西摩尔心有余悸地说:“如果义和团所用的武器是近代枪炮的话,那么我所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
8月16日,中国军队仍在城中与八国联军巷战。晚上,联军占领全城。各国指挥官下令大掠3日,北京的劫难开始了——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 2.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 3.揭露八国联军的罪行,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战争名称
侵略军
当时的皇帝
一、义和团运动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三、《辛丑条约》
上图反映的是何时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什么条约的情景?
1901年 《辛丑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辛丑条约》
内 容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黄包车上都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财物
美军抢劫的白银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万两之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知识点
知识点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的兴起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义和团的性质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义和团的发展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灭”到“招抚”,并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
实际目的是利用义和团。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4义和团的口号
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
“扶清”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灭洋”反映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知识点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5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西摩尔的率领下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发动侵华战争。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战
在北京的战斗
天津保卫战(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
3义和团的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失败(慈禧下令剿杀,请八国联军”助剿“)
4八国联军的罪行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出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沉重的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知识点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及签订国
1901年(庚子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
《辛丑条约》内容
①“钱”: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