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食品物流系统和供应链管理1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学习目标1.掌握: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物流的含义和要素;物流信息管理;第三方物流定义。
2.了解:供应链的基本结构模型、供应链设计的步骤;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基本要求;物流管理各层次的内容;物流技术及其应用;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背景、分类和运作模式。
【重点难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包含了那些与转移货物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的相关联的所有活动,它包括供应来源与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处理、订货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和顾客服务等。
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对供应链成员之间沟通非常必要的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简言之,它是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它的对象是供应链的组织(企业)和它们之间的“流”;应用的方法是集成和协同,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最终是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物流的含义和要素(一)物流的概念我国国家标准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的过程。
物流概念中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物”;(2)物流是物的“流动”;(3)物流是物的“物理性”流动。
(二)物流的要素物流包括许多具体活动,人们进行物流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什么样的具体物流活动,都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即流体、载体和流向。
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是对物流信息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递和应用的全流程控制。
通过物流信息的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客户关系,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统一。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3PL或TPL)在我国物流中的定义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

销售渠道多样化:线上、线下、直销、分销等多种渠道并存 渠道管理难度大:不同渠道的库存、价格、促销策略等需要统一管理 渠道冲突:不同渠道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品牌形象受损等问题 渠道创新: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如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以适应市场变化。
加强供应链管理, 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环保包装:使用可降解、可循环的包装材料 绿色物流: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技术进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 绿色供应链: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和污染 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心 合作共赢: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供应链管 理,可以更好 地控制食品生 产、加工、运 输等环节,确 保食品安全。
提高效率:供 应链管理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增强竞争力: 通过供应链管 理,企业可以 更好地满足消 费者需求,提 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可持续发 展:供应链管 理可以促进资 源的合理利用, 减少浪费,实 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商选择: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因素进行选择 供应商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要求 供应商激励:通过激励措施,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供应商风险管理:识别和应对供应商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质量风险、交货风险等
供应商选择:评估供应商的 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 水平。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 等多个方面。
《食品物流学》课程标准

《食品物流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245课程名称:食品物流学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模式:教学一体化计划学时:32一、课程性质《食品物流学》一直是国外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现代食品类专业新兴特色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近半个世纪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冷链技术、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
食品物流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系统性和拓展性很强的科学。
它既涉及食品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涉及物流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食品物流是将食品从产地到接受地的一个流动过程,这个过程将食品包装,储存,运输,装卸,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的综合应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教学,学生能掌握食品物流体系,建立现代食品物流,构建食品供应链,具备将传统的基础物流转变为整合物流模式一一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物流环节的桥梁作用,引进先进的物流硬件设备,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可以提高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水平,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施配送一流通一加工一体化,可以加快食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建立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具有必要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专业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熟悉食品可追溯系统、物流设施与设备2.熟悉食品的运输与配送管理、食品物流系统和供应链管理(二)能力目标1.熟悉食品物流系统和供应链管理、食品可追溯系统等相关知识2.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3.熟悉食品物流系统和供应链管理、食品可追溯系统的关键技术4.能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程序进行食品质量控制(Ξ)素质目标1.会用现代物流技术推进食品物流合理化2.能将食品冷链系统物流技术应用于各类食品物流中3.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三、课程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食品物流学》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掌握适度的理论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又要熟练现代信息物流技术的理论及应用,保证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社会需要。
供应链管理(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

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1.供应链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何谓供应链管理?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另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均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区别:①传统企业的运营思想是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供应链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按订单准时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②传统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手段是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③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批量、增加规模效应,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联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物流运行作为流程的,是开放性的,传统企业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闭环的。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的集成。
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管理难度的角度:现在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全球性企业和跨区域企业从效率的角度:通过IT系统,从客户需求到计划、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当然也包括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沟通。
从成本的角度:管理难度下降,效率提升,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4.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巨大变革。
请阐述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的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复习】物流管理

第一章物流和供应链Logistics and the Supply Chain1.物流的经济影响(Economic Impacts of Logistics):1)宏观角度,物流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经济效用(Economic Utility):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和需求的价值或有用性拥有效用(possession utility):能够拥有某产品的顾客所得到的价值或有用性形式效用(form utility):指产品以一种形式存在,这时产品一方面可以被顾客使用,另一方面对顾客有价值地点效用(place utility):在顾客需要产品的地方能够得到产品时间效用(time utility):当顾客需要的时候提供产品2.物流的定义: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s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在起始点和消费点之间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
3.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产品从消费者流向制造商的流动和储存4.物流的系统方法和总成本方法(The Systems and Total Cost Approaches to Logistics):1)系统方法(systems approach):从全公司的角度考虑,公司的目标之所以能够实现,是认识到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营销、生产、财务和物流)间的相互依赖性。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简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商务信息系电子商务教研室2006年10月制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方法、企业物流战略及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理解和掌握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及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包装及物料的搬运等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运输技术与管理、库存管理、仓库及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等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又扩充了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洞察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3.适用专业:电子商务4.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5.先修课程:管理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名称:《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兰洪杰、施先亮、赵启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供应链管理》,马士华,林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2)《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Ronald H.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李琪总主编,魏修建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大卫·辛奇-利维等著,季建华,邵晓峰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约翰·科伊尔,爱德华·巴蒂等著,文武,陈志杰,张彦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式。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知识点整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知识点整理
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供应链是指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环节之间的组织形成的网络,从原材料购买到产品售出涉及的各种流程,以及比较产品之间价格的比较等。
供应链是企业增加效率和减少成本的有效方式。
2.物流:物流是指货物在企业各个阶段的流动,从原材料购买到产品销售的物流过程,以及物流工具、物流企业及其他物流服务的活动。
3.物流负责:物流负责人是负责企业的物流系统运行的专职管理人,负责制定公司的物流策略和物流解决方案,控制物流系统中的资源,保证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4.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企业在物流链中所进行的仓库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包括货物入库、出库、发货等过程。
5.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物流企业组织管理物流活动的信息系统,可通过物流系统对企业的产品进行跟踪,并对各种物流活动进行规划、运行、管理。
6.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从供应商、客户到产品最终消费者的产品流的整体管理,以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7.企业资源规划(ERP):企业资源规划(ERP)是指企业资源管理的一种技术。
第二章食品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

第二章食品物流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第一节食品物流系统要实现物流合理化,就是指物流系统整体而言的,不只是要求物流过程某一环节的合理化。
要把物流系统的各种功能或各子系统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
对物流大系统来说,各个子系统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相互有效地组合、协调和紧密衔接,形成了物流的总体能力,从而可以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采集与应用等。
上述功能要素中,运输及保管分别解决供给者及需要者之间场所和时间上的矛盾,分别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因而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主要功能要素的地位。
一、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企业组织规模日益扩大,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也更加复杂,从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即如何从企业整体的要求出发,处理好企业组织内部各个单位或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组织整体的有效运转。
以往的管理理论都只侧重于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它们或者侧重于生产技术过程的管理,或者侧重于人际关系,或者侧重一般的组织结构问题。
为了解决组织整体的效率问题,系统理论学派于是产生了。
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系统管理学派盛行。
当时,“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等术语充斥于管理文献之中。
追根溯源,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同一般系统理论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概念的是亨德森,后来发展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1968年,路德维格·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更加全面地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著作。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的,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或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集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 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物流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并具有 使物流总体功能合理化的综合体;物流系统是 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
3.食品物流系统
食品物流系统是指为了有效达到食品物流目的, 由运输、仓储、保管、搬运、装卸、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组成,各环 节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使食品物流总体功能合理 化的综合体。
4.2食品的储存
食品储存是指对进入物流系统的食品进行保管、 并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监测管理的物流活动。其 目的是克服食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
食品变质及其原因
食品变质,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所 发生的包括食品成分与感官性质的各种酶性、非 酶性变化及夹杂物污染,从而使食品降低或丧失 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
美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包括: 风险评估(危害识别、危害的特性描述
和危害显性评估) 风险管理 风险沟通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标准体系 质量认证体系 (管理上要通过ISO9000认证,安全卫生
要通过HACCP认证,而环保上要通过ISO14000认证 ) 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风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制度(HACCP) (HACCP 体系
4.食品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些基本能力相互有效地组合、协调和紧密衔接, 形成了物流的总体能力 。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6
4.1食品的运输
食品运输是指运用设备和工具,实现食品由生产地 向消费地的空间转移。
食品运输人员要求
从事食品运输的人员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卫 生和健康要求。
4.4混合型食品供应链
这种食品供应链更关注消费者的满意度,通过加工中 心来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时对食品和农产 品进行“度身定制”和深度加工,以实现不同于精益 物流的敏捷物流(Agile logistics)战略。
3.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生产环节
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及生物技术
加工环节
超量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 、生物污染、不符合食品 质量安全与卫生要求的材料 。
流通环节 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无照经营等
消费环节
4.食品供应链系统模式
4.1哑铃型食品供应链
特点是供应链很短,连接位于两端的交易主体很多, 而中间环节少且贸易主体也少。上游生产者拥有的技 术条件较差、产量低和品种少 。
赣州天源果业有限公司工人对脐橙进行分级加工 南丰蜜桔出口产业园光电分选流水线
南丰蜜桔出口产业园选果车间一角 先进的电脑操控分选脐橙设备
精制加工
农、牧、副、渔等产品精制加工是在产地或销售地设置加 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 加工。方便了购买者,而且还可以对加工的淘汰物进行综 合利用。
水果自动清洗机
4.6食品的配送
食品配送是一种现代的食品流通方式,是指在经济合理 的区域内,根据顾客要求对食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 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食品物流活动。
特殊性 ➢量大、面广、点多、时效性强,安全性要求高 ➢大多数食品单位价值低但对运输设备、条件要求高
4.7食品物流信息
食品物流信息是指在食品供应链各节中使用的各种 信息技术。
在国外,这个供应链被形象的比如为“种子—食品”, 在我国通常被称之为“田头—餐桌”。
2.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供应链管理
2.1美国
美国的食品链是世界上最为安全的食品链之一。美 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管理体系、法 律法规体系、风险分析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构成。
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由总统食品安全顾问委员会综 合协调,卫生部、农业部、环境署等多个部门具体负 责的综合性监管体系。
与食品接触的操作、检验等人员每年应进行一 次健康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
运输设备或工具卫生要求
运输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的车辆和设备、工具 等应使用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无味、 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
运输工具(车厢或船舱等)应定期消毒,加强 检验,保证卫生安全。
预冷的果蔬可一次性入库,未预冷的可分批入库。 第一次入库以不超过总库存量的1/5为宜,以后 每次以1/10-1/8量入库为宜,以避免冷库温度 波动太大。
冷库要定期检查、记录温度、定期进行除霜、清 洁保养和维护。
根据食品储藏要求进行相应的湿度控制,多数 果蔬储藏的相对湿度在80%-95%。
食品保藏栅栏技术
食品储藏的环境条件
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符合食品卫生场所要求
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 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取用时应遵循先进先出 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食品冷藏、冷冻贮藏的温度
冷库设计应符合GB50072规定,应建有能控制温 度在15℃以下的封闭式月台,并配有与运输车辆 对接的密封装置。冷库门应配有空气幕、塑料门 帘或回笼间等隔热隔湿装置。
第二章 食品系统及供应链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系统、物流系统 食品物流系统及其功能要素 食品供应链 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与供应链管理 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食品供应链系统模式
第一节 食品物流系统
1.系统的概念
系统管理学派
亨德森比较完整的提出“系统”概念
贝塔朗菲将其发展为一般系统论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要素 所构成的,为实现特定的目的或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集合体)。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12
食品保藏技术
根据食品变质的原因,食品的保藏方法主要有 干燥、脱水、低温、真空、气调、辐照、腌渍 等。
低温保藏食品的原理: 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低温可以大大降低酶的活性
食品冻藏的温度一般为-18℃~-30℃,冷藏 温度一般0 ℃~8℃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14
同时运输工具应具备防雨防尘设施,根据产品 特点,还应具备保温、冷藏和保鲜等设施。
食品运输过程控制
应根据不同食品的运输特性,配备合适的运输工具, 确定运输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湿度、气体和防腐条件。
运输作业不得与有毒有害的物品混装混运。
冷冻食品在装车前,车辆要预冷,具体温度和食品特 性有关;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冷藏、冷冻温 度,温度波动不能超过3℃;食品在装卸时,速度要快 (5min以内),注意车门与冷库门的严格对接,温度 回升不能超过-12℃。
分装加工
许多生鲜食品零售起点较小,而为了高效率运输,包装 则较大,也有一些食品如液态奶、浓缩果汁等采用集装运 输方式运达销售地区。为了便于销售,在销售地区就要按 照零售起点进行新的包装,由大包装改为小包装,散装改 为销售包装等。
这种加工形式节约了物流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 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果蔬商品化处理 果蔬筛选分级、清洗、被膜处理、包装等
靠近城镇地区的蔬菜供应,一般都采用这种类型 的供应链。
4.2 T型食品供应链
这类食品供应链一般适用于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地和 销售地相距较远,消费需求差异较大的情况。
特点:链条比较长,食品和农产品的销售表现为间接 性和增值性服务。
4.3对称型食品供应链
食品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超市连锁店数 目呈现对称性的增长态势 .
具有防腐作用的栅栏因子通过相互的协同作用,干扰 保持食品稳定的一个或多个平衡机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甚至导致其死亡。
例如真空包装的鲜肉在室温下可储存5-7d,在0℃条件 下可储存21d-28d。
4.3食品的装卸搬运
食品的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区域内进行的、以改变食品 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的物流活动。
➢流通加工与一般生产加工的区别及特点
➢食品流通加工的类型
冷冻加工
是指食品在低温条件下加工,以防止加工过程中的微生 物污染,方便流通和装卸搬运。如鲜鱼的冷冻。
分选加工
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度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 采取人工或机械分选的方式加工称分选加工。广泛用于果 类、爪类、谷物、棉毛原料等。
包括GMP(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和SCP(卫生控制程序) ) 食品召回制度
2.2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法律体系 检测体系 认证体系(主要有“QS”认证的准入制、无
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 证、HACCP认证、GMP认证和ISO22000认 证等 ) 市场准入体系
4.4食品包装
➢包装术语
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的运输、储存、销售等流通 环节中保护食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 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及其操作活 动。
➢包装的功能
保护食品 方便储运 促进销售 提高食品价值
➢包装的分类
按包装在物流中发挥的作用划分
按包装材料划分
按照包装容器划分
按照食品包装保护技术划分
食品包装新趋势
新功能:信息传递、智能识别、在库管理、运输 装卸等。
功能型纳米纸板:抗菌、防臭
在制造天然纸浆时注入无菌气体,这种纸具有 防止细菌侵入的功能,可用于医疗器具的包装。 对大多数常见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 菌、黑曲霉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同样也可将纳米微粒加入纸、塑、纸箱及复 合材料中用于包装食品,可延长包装食品的货架 寿命。将多孔无机物和有机黄酮醇一起制成的纸, 能够吸收氨类等异臭。在30mm左右的锐钛型 二氧化钛是有特强的抗菌、除臭功能,故用其制 造的纸有防臭功能。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美国关于食品的法律法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议会通过的法案,称为法令(ACT),如美国法典 (USC) 第21部中有关食品和药品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