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摄及地理位置信息采集详解
公安采集手机数据操作方法

公安采集手机数据操作方法公安采集手机数据是指公安机关在开展刑事调查活动过程中,通过合法手段获取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他相关人员的手机数据信息,为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
手机数据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从通讯记录、通讯录、短信、电话、照片、视频等方面,分析人员的社交关系、活动轨迹等信息,有助于推断案发线索、嫌疑人身份等。
下面将从手机数据的类型、公安机关采集手机数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手机数据类型手机数据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通信记录:包括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网络通信记录等。
通话记录包括拨出和接听的电话号码、通话时间、通话时长等信息。
短信记录包括发送和接收的短信内容、时间等信息。
网络通信记录包括网络通话、视频通话、网络聊天等信息。
2. 社交媒体数据:包括微信、QQ、微博、支付宝等社交媒体的聊天记录、好友列表、关注列表等信息。
3. 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文件:包括手机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文件,可以通过它们分析人员的轨迹、活动状况等。
4. 位置信息: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采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定位时间等。
5. 文件及应用程序:包括手机内存、存储卡中的各类文件和应用程序,如备忘录、日历、通讯录等。
二、公安机关采集手机数据的方法公安机关采集手机数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依法征集: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经过审批,并向用户征集数据。
例如,可以出具通知单或口头通知要求用户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2. 手机扣押: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对嫌疑人的手机进行扣押,以获取手机内的数据信息。
需注意的是,在扣押过程中要确保不损坏手机数据。
3. 数据提取:对手机进行技术解锁,或者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与电脑,使用相关专业软件提取手机中的数据信息,包括通信记录、社交媒体数据、照片、视频等。
4. 数据恢复:对于已经删除的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恢复工具进行恢复和提取。
这对于一些自觉删除了数据的嫌疑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公安机关找回相关线索。
照片定位——如何读取照片中的定位信息

照片定位——如何读取照片中的定位信息有的朋友可能刚刚开始关注照片定位,网络上也时常有人询问这些问题。
下面结合一张普通JPG图片简单介绍一下,照片中的定位信息保存在什么地方?如何查看这些信息?照片的定位信息,保存在照片的EXIF信息中。
EXIF信息的全称是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意为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
EXIF 是专门为数码照片设定的,目的就是记录数码照片的属性信息和拍摄时间、相机型号、光圈、快门等拍摄参数,以及图片注释、地理坐标(经纬度)等等数据,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照片EXIF信息一般在电脑上进行查看,既可以使用专门的Exif Tool、Exif Viewer、 Exif Editor等等专用软件,也可以使用普通的图片浏览软件,如FastStone,ACDSee、甚至高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里的资源管理器属性里,也可以直接查看(如WIN10)。
不同的查看方式有不同特点,Exif Tool等专业化软件不但可以查看,还可以进行编辑、批量处理等操作;WIN10资源管理器则只能查看不能编辑;FastStone既可以直接查看,还可以调用外部程序直接将该图片显示在谷歌地球、谷歌地图上;ACDSeePro可以直接查看,也可以直接对EXIF信息进行简单编辑。
笔者一向推崇简单化操作,建议普通用户直接使用简单办法,也就是使用图片管理器或WINDOWS资源管理器查看,操作简便,基本可以达到同样目的。
下图是使用FastStone读取的一张普通JPG图片的EXIF信息,文件名就是拍摄时间:北京时间2010年08月08日08时19分01秒。
图中红色箭头所指就是该图片记录的地理信息(拍摄位置的经度、纬度,有的软件还可以读取海拔高度)。
下图是使用ACDSeePro读取的同一张图片的EXIF信息情况,格式不太一样,但数据是相同的。
下图是使用Windows10资源管理器直接查看的同一张图片EXIF 信息。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介绍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介绍摄影测量是一种通过摄影设备来获取地面上物体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的测量方法。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短距离范围内进行摄影测量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其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发展趋势。
一、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影像采集、像点匹配和三维坐标计算三个过程。
首先,影像采集是指使用摄影设备(如照相机或无人机)对目标区域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区域的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摄影机的光学镜头或传感器捕获,并转化为数字图像。
其中,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常常使用高分辨率的数字相机或者已经预先标定的无人机。
其次,像点匹配是指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处理,找到其中的特征点并将其进行匹配。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计算机算法来进行,例如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
通过像点匹配,可以精确地确定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影像中的位置,为三维坐标计算奠定基础。
最后,三维坐标计算是将匹配的像点转化为真实世界中的三维坐标。
这一过程涉及到摄影测量中的数学和几何转换,通过计算并解算一系列的几何方程,可以确定目标物体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形态。
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评估: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对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貌等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提供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估的依据。
通过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可以准确获取地质构造的信息,并研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潜力。
2. 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建筑物和文化遗产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保护。
利用三维坐标计算,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尺寸和形态等信息,辅助建筑设计和文物保护工作。
3. 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
通过获取城市区域的影像数据和三维信息,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道路设计和建筑物布局等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完整版)地理摄影知识点

地理摄影是摄影艺术题材中的一部分,它是随着地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在风光摄影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旅游摄影的分支。
通过地理摄影,利用地理信息和旅游美学的创意,能反映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雄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自然景观、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遗迹、民族风貌等内容。
倘若是涉外研究,能反映世界风光及各国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一、何谓地理摄影地理摄影,通俗的讲,就是用摄影照片反映地理信息以及它们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征的一种方式。
由于地理摄影的照片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并采用照片形式传播地理信息的,所以地理摄影的作品,画面形像既有纪实性、现势性、新闻性、科学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冰山:狂风巨浪已把这个北极冰山侵蚀成许多小尖峰。
这些冰山并非海水结冻所形成。
而是从陆上冰层或冰川分裂出来的,因此是淡水结成的冰。
固体水库,淡水资源因此,摄影纪实的科学性和特点,是它能够与地理信息结合的基础,也是使两者相互联系的内在因素。
2. 地理摄影不但需要地理信息美学的特点,也需要有熟练的摄影技术,它是艺术修养和艺术欣赏与地理信息美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也就是说,一个不懂摄影技术的人是拍不出好的作品来的;同样,一个不懂地理信息美学的人也是拍不出好的作品来的。
因此,摄影者必须要有优秀的摄影技术,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地理信息美学的知识,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来。
即摄影者必须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善于洞察美丽大自然的能力,结合摄影技巧的应用,取得具有深刻感染力的作品。
一般来说,地理摄影的取材要满足于:1、主题要鲜明—根据应用的具体内容,明确画面的主题内容。
2、特点要抓住—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拍摄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实现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并采用不同的摄影基调,抑扬顿挫。
3、重点要突出—结合摄影美学和地理信息的特点,尽可能在画面中重点表现主题内容,并要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原始基础上,有创新意识。
(一)、照相机的基本结构照相机是摄影的最主要工具,现代照相机的种类、式样、型号不下数千种之多,就是国产相机也有几十种。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整理

如何进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整理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现代地理学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的数据获取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传统的地图绘制,到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然而,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存在着不完整、混乱以及冗余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的整理、清洗和分类,以便科学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进行探讨。
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人工调查和测量采集的实地数据,另一类是基于遥感和无人机技术获取的遥感数据。
实地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地形测量、河流流量测量、气象观测等。
其中,地形测量是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基础,通过使用全站仪、GPS定位仪等仪器进行地形勘测和地点标定,可以获取到各种地理要素的位置坐标和高程信息。
河流流量测量可以利用流速仪、浮标等设备在采样点进行测量,获取河流的水量数据。
气象观测包括气温、气压、风速等各项气象数据的记录和收集。
另外,遥感技术的进步为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到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数据,如卫星图像、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等。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则使得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更加灵活和精细化,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采集和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
这些遥感数据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影像解译的方法,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分布等。
二、地理信息数据的整理与清洗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往往存在着不完整、混乱以及冗余等问题,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数据整理与清洗。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格式标准化,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不同的数据格式(如Excel、CSV等)可能导致数据的结构和存储方式不同,统一采用一种标准格式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整合和管理。
其次,需要对数据进行去重和处理缺失值。
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冗余数据和采样误差,需要通过去重操作排除重复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地理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成图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
一、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基础地理信息采集是指对地球表面的基本属性进行调查、描述、记录和监测。
其目的是获得表达地球表面对象和现象特征的基本数值或文字信息,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测量法现场测量法是指通过在实地进行测量获取数据。
现场测量可以通过传统的地理测量技术或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来实现。
现场测量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地形、水文、地质、生物、土地利用等基础信息。
2.照片解译法采用照片解译法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影像数据。
该方法需要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或航空照片,并需要用专业的软件对照片进行解译。
通过解译照片可以获取建筑结构、自然地形、土地利用和交通道路等基本信息。
3.数字化地图法数字化地图法是指通过将纸质地图转换为电子格式来获取地理信息。
该方法需要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其他实地测量技术,将现场地图转换成电子区域,然后使用专业的软件将其数码化。
数码化的地图包括地形、水系、全球危险地区等基础信息。
二、基础地理信息的成图基础地理信息的成图是指将采集的地理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像,例如地图或框图。
基础地理信息成图主要应用于GIS系统中,在各学科和行业的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地图的制作地图是将地球表面几何数据在平面上描述和表达的二维表示。
制作地图分为三个步骤:几何数据的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绘图。
地图制作是地图学科的基础内容。
2.框图的制作框图是指将三维地形数据以二维方式表现出来。
框图的制作需要利用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影像解析技术。
框图的制作是GIS中常用的一种展示方式。
三、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成图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采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采集。
基础地理信息成图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包括地形测量和制图技术等。
相片图像采集技术实施方案

相片图像采集技术实施方案一、引言。
相片图像采集技术是指利用摄影设备或者其他图像采集设备对物体、场景等进行图像采集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片图像采集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医学影像等。
本文将针对相片图像采集技术进行实施方案的讨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相片图像采集技术的应用领域。
1. 地理信息系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相片图像采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方面。
通过对地表进行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为城市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2. 遥感。
在遥感领域,相片图像采集技术可以通过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手段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信息,用于农业、林业、环境监测等方面。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3. 医学影像。
在医学影像领域,相片图像采集技术可以通过X光、CT、MRI等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信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规划等方面。
高质量的图像采集技术对医学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相片图像采集技术的实施方案。
1. 设备选择。
在进行相片图像采集技术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集设备。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可以选择相机、航空摄影设备、卫星遥感设备等。
设备的性能和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图像采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2. 采集方案设计。
在确定采集设备后,需要进行采集方案的设计。
包括采集区域的确定、采集时间的安排、采集路径的规划等。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采集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3. 图像处理和分析。
采集到的图像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这包括图像的拼接、配准、校正、分类等过程。
图像处理和分析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应用效果,因此需要进行精细和准确的处理。
4. 数据管理和应用。
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需要进行管理和应用。
如何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如何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现代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重要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GIS(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应用,地理数据采集和处理变得更加精确、高效。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旨在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地理数据的采集地理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
1.1 遥感数据的采集遥感技术利用卫星、航空器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采集遥感数据可以使用已有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或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其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覆盖广阔的地理范围,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
在进行遥感数据的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定采集区域:根据需求确定采集的地理范围,可以使用GIS软件进行辅助选择。
-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或航空摄影测量数据源。
- 获取并预处理数据:通过合法渠道获取遥感数据,进行去噪、配准、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工作。
1.2 实地调查的采集实地调查是通过人工测量或采集数据来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实地调查的具体步骤包括:-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范围、时间和方法,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 采集野外数据:利用GPS定位仪、激光扫描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和采样,获取准确的地理数据。
- 数据处理: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地理数据的处理地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的过程,以便得到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2.1 数据整理和清洗数据整理和清洗是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旨在去除数据中的错误、噪声和不一致性。
数据整理和清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统计工具和GIS软件,如Excel、Python、ArcGIS等。
- 数据去重:删除重复的数据记录,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 数据格式转换:将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方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 缺失数据处理: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可以通过插值方法或删除有缺失数据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粮食仓储设施专项调查
照片拍摄及地理位置信息采集详解
2014年12月.北京
在新的采集方案中,粮库工作人员设置智能手机拍照时自动获取经纬度坐标,在对库区大门、各个仓房拍照时,自动将经纬度信息记录在照片中。
一、拍照前准备
(一)支持手机型号
支持主流的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国内外主流手机,要求手机满足IOS5.0、Android4.0以上系统,手机支持GPS定位。
(二)拍照准备
1.企业用户需准备好符合标准的手机,并且可以熟练使用;准备一张写字板,记录仓房编号;拍照要选择晴天、无建筑或树木遮挡的位置进行拍摄,拿出手机并打开GPS功能,依据不同的手机型号设置,照相时附加GPS信息。
— 1 —
2.打开手机上百度地图或其他地图软件,查看定位位置和实际所在位置基本符合。
— 2 —
二、手机打开GPS功能方法
(一)苹果手机打开GPS方法
1.打开手机中的“设置”功能,找到“隐私”设置(Iphone4中直接就是“定位服务”)。
— 3 —
2.打开“隐私”中的“定位服务”。
3.在“定位”页面中,寻找相机选项,并打开相机的定位功能。
— 4 —
4.打开相机或某地图软件,等待数秒至1分钟,直至手机的GPS定位图标出现,此时即可拍照。
(二)三星手机打开GPS方法
1.打开手机中的“设置”功能,找到“定位服务”。
打开
— 5 —
“访问我的位置”。
2.勾选“使用GPS卫星”。
— 6 —
3.选好以后打开相机,在相机里打开GPS选项,以保证照片附带GPS信息。
4.打开相机或某地图软件,等待数秒至1分钟,直至手机的GPS定位图标出现,此时即可拍照。
— 7 —
(三)小米手机打开GPS方法
1.打开“设置”,选择位置服务。
2.打开GPS卫星定位。
— 8 —
3.打开相机或某地图软件,等待数秒至1分钟,直至手机的GPS定位图标出现,此时即可拍照。
(四)其他手机GPS方法
1.请从互联网上下载“GPS相机”的应用软件。
— 9 —
2.进入“设置”,打开GPS。
— 10 —
3.启动该应用程序,选择“自动模式”,点击“启动服务”按钮。
— 11 —
4.打开相机后,拍照即可。
三、开始拍照
(一)大门、仓房拍照方式
1.主要入口:站在库区主大门外适当距离对库区内部进行拍摄,拍照范围内可以看到完整大门和库区名称。
如图:
— 12 —
2.仓房油罐:站在每个仓房正面,10米到20米范围内,建筑物外部选取适当角度(例如:30至60度)进行拍摄,能看见房顶、外墙壁、外部地面,照片能完全看见整个仓房的位置,拍照的仓房位于照片中间,照片不要有过多的其他设施或人员。
如果有能体现仓房标识的标志,最好能在照片中体现;如果照片中出现2个仓房要能明显体现主要拍摄仓房。
特别注意不要在同一位置对2个仓房进行拍照,需保持一定距离。
特殊说明:例如:地下仓、岩洞仓等,不需要拍摄内部情况,只拍外部(或正面)轮廓即可;铁路罩棚较长、有分段情况,按每段进行拍照,要求照片能显示每段罩棚整体轮廓。
立筒仓如果能单组拍摄,可单独编码,如果距离较近可以整体拍一张编号,例如:编号001-010,保存图片时请复制10份,编号为001、002...010.
— 13 —
3.为了能够看到照片就知道仓房编号,照片右下角需工作人员放置一张写字板,上面写清仓房编号即可,要求照片可清晰看到面板上的仓房编号。
如图:
— 14 —
(二)GIS信息验证方式
1.手机打开GPS定位功能后,进行拍照。
2.照片文件通过数据线传输至电脑中。
3.在照片文件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选项。
4.弹出属性窗口后,选择“详细”选项页,如果含有如下图所示的GPS信息,即为拍摄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定位拍摄。
如下图所示:其纬度为39度54分15秒、经度为116度19分47秒,使用换算公式即可获得填写工作底稿的经纬度信息。
小数表现形式与度分秒表现形式的换算公式如下:
经纬度(小数表现形式)=度+分/60+秒/3600
以下图经纬度换算为例:
— 15 —
纬度:39+54/60+15.6/3600=39.90433333
经度:116+19/60+47.4/3600=116.3298333
特殊情况:xp系统下右键照片属性,没有“详情”选项。
需安装照片查看器查看经纬度。
推荐使用Opanda IExif 2.3 效果如图:
— 16 —
(三)照片规格
手机摄像头拍出照片象素不低于:2056*1536,摄像头像素三百万以上,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图片大小小于5M。
四、照片导出及命名
(一)照片导出方法
一般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均可使用数据线将照片文件传递至电脑中;本文提供一种借助QQ软件传递照片文件的通用方法,对于苹果手机无法直接传递图片的情况下可参考使用此方法。
注意:不要用2个QQ之间发送图片,这样会导致图片信息丢失。
— 17 —
— 18 —
(二)照片命名
照片命名应与照片中写字板上写的仓库编号一致。
(三)文件夹命名
仓房照片分库区存放,每个库区内所有仓房照片放置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以库区名称命名。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