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遥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遥感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遥感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遥感专业人才,我们参加了本次遥感综合实训。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数据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和专题地图制作等基本技能,提高遥感信息提取能力。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掌握遥感图像增强、分类及分类后处理等关键技术。

3. 学会利用遥感数据制作专题地图。

4. 提高遥感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遥感数据预处理:对所提供的校园遥感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进行格式转换,由原来TIFF和JPG格式转换为便于软件识别的IMG格式。

参照校园数字地图,对待校正的校园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采用多项式变换,多项式的次数为2次,所有检查点的误差小于一个像元。

针对校园范围,对校正后的校园遥感图像,对教学区进行不规则分幅裁剪。

2. 遥感图像增强: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图像分别依次进行直方图均衡化、77边缘检测、自然色彩变换三种增强处理。

3. 遥感图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利用ERDAS IMAGINE 2014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提高分类精度。

4. 遥感专题图制作:根据遥感图像分类结果,制作专题地图,展示不同地物的分布情况。

四、实习成果1. 成功完成了遥感数据预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及分类后处理和专题地图制作等任务。

2. 掌握了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了遥感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习体会1. 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2. 遥感数据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处理流程。

3. 团队合作在遥感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综合实验报告

遥感综合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姓名鲁宏山学号114130322专业_11城规_班级11城规_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名称图像镶嵌处理指导教师及职称付磊开课学期2012 _至_2013 _学年_下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r一、实验准备实验名称:图像镶嵌处理实验时间:2012年-2013年下学期实验类型:□ 验证实验 □ 综合实验 □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和要求:图像镶嵌处理是要将具有地理参考的若干相邻图像合并成一幅图像或一组图像。

需要拼接的输入图像必须含有地图投影信息,或者说输入图像必须经过儿何校正处理或进行过校正标定,虽然所有的输入图像可以具有不同的投影类型、不同的像元大小,但必须具有相同的波段数。

在进行图像镶嵌时,需要确定一幅参考图像,参考图像将作为输出镶嵌图像的基准,决定镶嵌图像的对比度匹配,以及输出图像的地图投影、像元大小和数据类型。

2、实验材料及相关设备:计算机,ERDAS IMAGING 软件,遥感卫星图像等3、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 图像镶嵌准备工作2) 启动图像镶嵌工具3) 设置输入图像范围4) 加载Mosaic 图像5) 确定图像相交区域6) 绘制图像相交裁切线7) 定义输出镶嵌图像8) 运行图像镶嵌功能9) 退出Mosaic 工具注意事项: 1) 拼接的输入图像必须含有地图投影信息2) 所有的输入图像可以具有不同的投影类型、不同的像元大小,但必须具有相同的波段数。

3) 需要确定一幅参考图像,参考图像将作为输出镶嵌图像的基准。

二、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要求:详细写清楚本次实验的完成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和实验结果。

纸张不够可以自行添加。

)一:卫星图像镶嵌处理主要内容及步骤:1.启动图像镶嵌工具在 ERDAS 图标面板菜单条中单击 Main 丨 Data Preparation | Data Preparation 菜单,选择Mosaic 选项,打开Mosaic Images按钮面板,单击Mosaic Tool按钮,打开Mosaic Tool视窗。

遥感综合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遥感综合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2011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2014年遥感综合实习野外学 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地理信息系统112班 教 师:常庆瑞 李粉玲 姓 名: 学 号: 时 间:2014年6月25日 N o r t h w e s t A &F U n i v e r s i t y 实习报告第一部分野外实习一、野外实习路线此次实习我们从陕西省杨凌出发,历时5天(2013年7月22日—2013年7月26日),途径西安市、渭南市、华阴市、韩城市、延安市、铜川市等地最后返回杨凌。

途中我们经过了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形地貌区,老师在途中结合不同时段、不同波段组合的遥感影像为我们讲解了陕西省的大致地质地貌特征和各地土地利用方式,并回顾了TM影像特征及不同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

此次实习的路线:杨凌区——华阴市——合阳县——合阳洽川——黄龙山——韩城市——壶口瀑布——安塞——延安——洛川——铜川市——杨凌区陕西省自然地理环境简介陕西省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有“小中国之称”。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

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

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

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海拔1500~2000米。

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

遥感实习报告总结

遥感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遥感图像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2. 遥感图像解译:运用目视解译、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3. 遥感图像分类:运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4. 遥感图像分析:运用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5. 遥感应用: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

四、实习过程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进行了遥感图像处理的理论学习,了解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对遥感图像处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实习奠定了基础。

2.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首先,我们对遥感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

然后,我们运用目视解译、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

接着,我们运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

最后,我们运用统计、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

3. 第三阶段: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团队协作。

每个团队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成果1. 掌握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提高了遥感图像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完成了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遥感实验报告实验成果

遥感实验报告实验成果

一、实验背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预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遥感技术,对某地区进行地表覆盖分类,为该地区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目的1. 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掌握遥感图像分类方法;3. 对某地区进行地表覆盖分类,为该地区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验内容1. 数据准备本实验选用某地区Landsat 8卫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该影像覆盖范围约为1000平方公里,分辨率为30米。

实验过程中,首先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

2. 遥感图像分类(1)选择合适的分类器本实验选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因为SVM在处理小样本数据时具有较好的性能。

(2)训练样本选择为提高分类精度,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

本实验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预处理后的影像中随机选取1000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

(3)分类结果分析将训练样本输入SVM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分类模型。

然后,将测试样本输入分类模型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结果。

3. 分类结果验证为验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

混淆矩阵是一种用于评估分类结果的方法,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分类精度、召回率和F1值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类精度通过计算混淆矩阵,得到分类精度为90.5%。

这说明本实验采用SVM分类器对某地区进行地表覆盖分类的效果较好。

2. 分类结果分析(1)地表覆盖类型分布通过分析分类结果,可以看出该地区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2)地表覆盖变化分析与历史影像对比,可以看出该地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

这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关。

3. 分类结果应用(1)环境监测通过地表覆盖分类结果,可以监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为环境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遥感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影像处理、解译和制图等基本技能。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NVI的操作,掌握遥感影像预处理、裁剪、校正等基本操作。

2. 学习遥感野外调查方法,了解野外调查的注意事项。

3. 掌握遥感影像解译技巧,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

4. 熟练运用ENVI软件进行室内解译,进行小斑区划和数据库建立。

5. 根据遥感影像图,针对所调查区域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三、实习内容(一)遥感影像处理1. 遥感影像预处理:首先,我们在ENVI软件中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

辐射校正主要进行传感器校正、大气校正、太阳高度及地形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纠正由系统或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

2. 遥感影像裁剪:根据实习要求,我们选取了金洲新区大部分地区及望城区部分区域作为本次实习的区域范围。

使用ENVI软件中感兴趣区域选取的功能,裁剪出特定的区域范围。

(二)外业建标调查1.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表: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从而建立外业目视解译标志表。

2. 野外调查: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区域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各种地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信息。

(三)室内解译1. 遥感影像室内解译:运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室内解译。

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识别出各种地物,并进行小斑区划。

2. 数据库建立:根据室内解译结果,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为后续制图提供数据支持。

(四)制图1. 利用ENVI软件,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室内解译结果,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2. 对专题图进行美化,包括添加图例、标题、比例尺等信息。

遥感技术应用综合实习报告

遥感技术应用综合实习报告

遥感技术应用综合实习报告目录目录 .......................................................................................................................................................... 2 第一部分 地物的光谱反射率采集与处理 .......................................................................................... 5一、实习时间: .............................................................................................................................. 5 二、实习地点: .............................................................................................................................. 5 三、实习目的: .............................................................................................................................. 5 四、实习工具: .............................................................................................................................. 5 五、实验内容: .............................................................................................................................. 5 六、具体实验步骤: ...................................................................................................................... 5 七、观测结果 .................................................................................................................................. 7 1、反射波谱曲线的绘制 ........................................................................................................ 7 2、光谱特征参数计算 ............................................................................................................ 7 八、结果分析 ................................................................................................................................ 10 1、对多个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比较分析: ............................................................... 10 2、光谱特征参数分析: ...................................................................................................... 10 第二部分 遥感影象判读与制图 ........................................................................................................ 11一、实习时间: ............................................................................................................................ 11 二、实习地点: ............................................................................................................................ 11 三、实习目的和要求: ................................................................................................................ 11 四、实习材料和工具: ................................................................................................................ 11 五、实习内容: ............................................................................................................................ 111、实地考察 .......................................................................................................................... 11 2、室内制图 .......................................................................................................................... 12 3、专题地图的制作 .............................................................................................................. 12 第三部分 图像预处理 ........................................................................................................................ 12一、原始数据导入 ERDAS IMAGE 软件........................................................................................ 12 二、图像裁减 ................................................................................................................................ 13 三、几何校正 ................................................................................................................................ 15 1、显示图像 .......................................................................................................................... 15 2、调用几何纠正模型。

遥感实训报告万能模板

遥感实训报告万能模板

遥感实训报告万能模板一、实训目的和背景1.1 实训目的本次遥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掌握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提高对遥感图像处理及解译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实训背景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物体的电磁波辐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译和处理,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表覆盖分类、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方面。

本次实训主要集中在遥感图像的处理和解译方面,以提供参训人员对遥感技术最基础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过程2.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和数据类型;3.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和校正;4. 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解译;5. 遥感图像的应用案例分析。

2.2 实训过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了解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和数据类型,了解不同类型遥感图像的特点和应用。

同时,学习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和校正技术,掌握不同校正方法的操作和应用。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1. 学习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解译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遥感图像的解译步骤和技巧;2. 运用所学知识,对提供的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和解译,理解分类结果的含义和分析影响因素;3. 根据实例案例,进行遥感图像的应用分析,了解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实训成果和收获3.1 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完成了以下实训任务:1. 掌握了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熟悉了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和数据类型;3. 学会了遥感图像的预处理和校正技术;4. 了解了遥感图像的分类和解译方法;5. 运用所学知识对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和解译;6. 分析了实例案例中遥感图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3.2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收获了以下几方面:1. 掌握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提高了对遥感图像的解译能力,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遥感图像的特征和分类结果;3. 加深了对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理解,意识到其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方面的重要性;4. 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实训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周文娜学号094130090
专业_地理科学_班级 B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导论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
督分类
指导教师及职称胡文英
开课学期2011 _至__2011 学年_下学期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实验时间:2011年6月10日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

(2)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图像分类的基本原理以及监督分类的过程,达到能熟练地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目的,同时深刻理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2、实验相关设备:
计算机一台,及ERDAS软件
3、实验理论依据或知识背景:
(1)监督分类的概念:
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2)非监督分类的概念:
非监督分类的前提是假定遥感影像上的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具有相同的光谱信息特征。

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纹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再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巳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际属性进行确认。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

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

由于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 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还不易做到, 这是监督分类不足之处。

二、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
(要求:详细写清楚本次实验的完成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和实验结果。

纸张不够可以自行添加。

)一实验内容:ERDAS遥感图像监督分类。

1、定义分类模板
第一步:显示要进行分类的图像
第二步:打开摸板编辑器并调整显示字段
分类模板编辑器
第三步:获取分类模板信息
指导学生掌握四中获取分类模板信息方法中的两种。

第四步:保存分类模板
2、评价分类模板
介绍报警评价、可能性矩阵、直方图三种分类模板评价方法。

要求学生重点掌
3、执行监督分类
在监督分类中,用于分类决策的规则是多层次的,如对非参数模板有特征空然法、最小距离法等。

但要注意对应用范围,如非参数模板只能应用于非参数型
另外,使用非参数型模板,还要确定叠加规则和未分类规则。

监督分类对话框4. 实验结果如下:
二实验内容:ERDAS遥感图像非监督分类。

1、分类过程(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第一步:调出非监督分类对话框
指导学生掌握两种方法。

方法一:DA TA PRETA 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 TION.
方法二:Classifier图标→classification→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第二步:进行监督分类
调出: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图6-1),逐项填写。

注意问题:实际工作中常将分类数目取为最终分类数目的两倍;收敛域值是指两比。

图6-1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对话框2、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第一步:显示原图像与分类图像
学会在同一个窗口中,同时打开两个图像.
第二步:打开分类图像属性表并调整字段显示顺序
图象属性编辑器
Column Properties对话框第三步:给各个类别赋相应的颜色
第四步:不透明度设置
Fomula对话框
第五步:确定类别的专题意义及其准确程度
第六步:标注类别的名称和相应的颜色
重复以上4、5、6三步直到对所有类别都进行了分析与处理。

注意,在进行分类选择多个类别同时进行。

三、实验小结
1、实验中出现过的问题(或错误)、原因分析
(1)出现过的问题:最后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太符合,匹配。

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2)原因分析:对于实验过程步骤不清楚和实验结果误差,没有精确计算。

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步骤的不确定,和对实验要求不够精确,使实验结果偏差太多。

2、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问题
对于实验能够成功,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熟悉。

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3、本实验改进措施:
(1)实验前,先熟悉掌握实验步骤,准确知道每一个实验步骤。

(2 ) 实验中,对于实验步骤仔细认真,细心操作。

(3)实验后,若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则进行重复试验,直至追求更精确的实验结果。

4、对实验自我评价:
由于在实验前没有准确掌握每一个实验步骤,在试验中出现了严重错误及偏差,在一次次实验后终于误差减小。

在实验之余,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进一步掌握关于遥感图像的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的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得分:
得分: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