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实验课件实验六 花青素色素稳定性实验
紫甘蓝花青素在食品中的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在食品中的稳定性研究紫甘蓝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食品加工中,紫甘蓝花青素可以用作天然色素来增强食品的色泽,但其稳定性却是一个难题。
本文旨在研究紫甘蓝花青素在食品中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特性进行了分析。
紫甘蓝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其颜色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酸性环境下,紫甘蓝花青素呈现红色或粉红色;在中性环境下,呈现蓝色;在碱性环境下,呈现绿色或黄色。
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pH值来选择合适的紫甘蓝花青素。
其次,我们对紫甘蓝花青素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紫甘蓝花青素在高温、酸性和氧化等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和失色。
在高温条件下,紫甘蓝花青素会发生分解反应,导致颜色变淡或消失;在酸性条件下,紫甘蓝花青素会被酸性物质破坏,导致颜色变红或变黄;在氧化条件下,紫甘蓝花青素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颜色变淡或消失。
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我们需要避免这些条件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紫甘蓝花青素的稳定性。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提高紫甘蓝花青素在食品中的稳定性。
首先,可以通过调节pH值来改善紫甘蓝花青素的稳定性。
在酸性环境下,可以加入一些缓冲剂来保持pH值的稳定;在碱性环境下,可以加入一些酸性物质来降低pH值。
其次,可以采用低温加工或者短时间高温加工的方式来减少紫甘蓝花青素的降解。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抗氧化剂来保护紫甘蓝花青素不受氧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紫甘蓝花青素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稳定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通过对其特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紫甘蓝花青素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中。
《食品化学实验》内容

《食品化学实验》内容【1】实验一水分含量的测定【书P112】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品中水分的组成;2.掌握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与试剂(一)材料:苹果(二)仪器:烘箱、电子天平、称量瓶、干燥器。
(三)试剂:变色硅胶三、操作步骤1.将苹果洗净,去核,切碎,混匀后备用;2.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以100-105℃烘干(至恒重),置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精确称量m。
3.取切好的苹果适量于称量瓶中加盖后精确称重m1,然后将称量瓶放入烘箱中,开盖,并将盖子斜支于瓶边,以100-105℃烘1.5 h。
取出后置有吸湿剂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m2,再一次继续烘0.5-1h。
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2mg为止。
四、计算(a-b)×100水分(%)=——————W式中:a——干燥前样品重+称量瓶重(g)b——干燥后样品重+称量瓶重(g)W——样品重量(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注意事项【2】实验二总酸的测定——滴定法【书P153】一、实验目的1.了解食品中酸度的表示方法;2.掌握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食品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包括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草酸、醋酸等。
果蔬种类不同,含有的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溶液呈现淡红色30s不褪色),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ORCOOH +NaOH → RCOONa + H2三、实验材料及仪器果汁、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酚酞指示剂、碱式滴定管、移液管、三角瓶等。
四、实验步骤准确吸取样品溶液25.00mL,置于250mL三角瓶中。
加30mL水及2滴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
记录消耗体积(V1)。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紫甘蓝花青素的浸提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摘要:本文对紫甘蓝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浸提工艺和稳定性研究。
结果表明,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最佳浸提工艺为80%酒精提取3小时,当处理温度为90℃时,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为59.25%。
稳定性研究表明,紫甘蓝中花青素对光的敏感性非常强,光照下紫外线吸收峰会发生变化,而在暗处则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酸碱度和温度也会对花青素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高温和低酸度环境下的稳定性较好。
Abstract:In this study, the extraction process and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for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as to extract with 80% alcohol for 3 hours. The highest extraction rate of anthocyanins was 59.25% when the processing temperature was 90℃. The stability study showed that anthocyanins in purple cabbage were very sensitive to light. The UV absorption peak would change under light, whereas there was almost no change in the dark. In addition, pH and temperature also affected the stability of anthocyanins. The stability was better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acidity environment.Keywords: purple cabbage; anthocyanins; extraction process; stability1.引言紫甘蓝是一种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药理活性物质。
食品中色素的测定ppt课件

2公式:色素含量=测定样液中色素含量/样品质量*样品
解吸后样液总体积/样液点板体积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1原理
合成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用聚酰胺粉吸附或用液-
液分配提取,然后制成样液(水溶液),注入高效 液相色谱仪,经反相色谱分离,以保留时间和峰面 积进行定性和定量。
中尽量避光 • *生产过程中,消毒后的包装瓶注意冲洗干净,
去除残留氯
使用食用色素时应注意的问题
• 饮料:注意水质处理和产品避光,选择水不溶物低的色素 以保证产品亮丽透明,选择85%含量色素以保证产品良好 稳定性
• 乳化香精:需选用85%含量的产品,杂质少,稳定性好, 同时需选择钙稳定型日落黄,以避免乳化香精中日落黄遇 钙沉淀
• 合成色素的特点: • 色泽鲜艳、色调多、性能稳定、着色力强、坚牢度大、调色易、使
用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 用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
• • 天然色素的特点:
• • 在色素含量和稳定性等方面不如合成色素 • 因多来自水果、蔬菜和动植物,因而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 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色调较自然 • 成本较高 • 保质期短
2公式
色素含量=进样体积中色素的含量/样品质量*进样体积/ 样品稀释总体积
如何避免食用色素褪色
• *选择色素含量高的特浓级产品 • *选择稳定性好的色素品种 • *对水质进行处理,使用去游离氯、去离子水 • *检查是否有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否添加了维生
素C.是否有金属离子.是否孳生了微生物 • *尽量低温时加入,并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
天然色素
实验二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实验二色素的稳定性试验一、概述色素是对食品进行着色处理的添加剂,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原料的原有颜色,弥补加工中天然色素在加工中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变色现象;使产品的颜色与其风味保持一致;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
食用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无论哪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变色,衡量色素在加工中色调稳定性的指标有坚牢度和稳定性,前者是指在食品固体成分表面上的色素,对环境因素的抵抗作用,而后者是描述均匀分散在食品表面凝固的色素对环境的抵抗能力。
掌握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对于正确使用色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掌握食用色素坚牢度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2.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3.掌握影响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三、实验原理各种色素都有其固定的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值,其坚牢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耐热性、耐光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金属离子性和耐菌性。
将色素溶液加热、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通过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之正常色素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色素的坚牢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原料与仪器1.原料:新鲜花卉、柠檬黄, 1%高锰酸钾、1%Na2S2O3、1%抗坏血酸、1%三氯化铁、1%氯化铜、5%H2O 22.仪器:烧杯、容量瓶(25ml、100ml、1000ml)、移液管(1ml)、试剂瓶、量筒、电炉、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五、实验方法1.试剂的配制(1)色素溶液的配制称取柠檬黄1.25g,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用蒸馏时定容至刻度。
取新鲜花卉100g,加水于60℃浸泡至花卉颜色变淡,将提取液移入1000ml 容量瓶定容。
(2)氧化剂、还原剂的配制分别称取1g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放入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3)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4.84g三氯化铁、2.116g氯化铜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食品中花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一、环流定理1)环流定义:在流体中任取一闭合曲线,并作流体速度在该曲线上的分量的线积分,此积分即为环流。
其中a是v 与s的夹角。
C>0为气旋,逆时针方向,C<0为反气旋,顺时针。
2)绝对环流与相对环流由来定义绝对环流C a=∫V a·d l可得:上式表明:绝对环流=相对环流+牵连环流(为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3)环流定理对对时间微商,得到环流的变化为:得:既得环流定理:环流的加速度等于加速度的环流4)开尔文环流定理(7.14式,此式为绝对加速的定理)(其中g为保守量闭曲积分为0),由:又:其中梯度的旋度等于0,所以:上式右端第一项力管项,正压大气力管项为0,即:dC a/dt=0。
此为凯尔文绝对环流定理(正压大气在无摩擦力作用下),力管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大气的斜压性,而大气的斜压性最终可归结为非均匀加热的结果。
(简述海陆风的形成)5)相对环流定律由前面7.6式得:代入7.14式得:(7.17)上式称为皮耶克尼斯定理(相对环流定理)(引起相对环流变化的原因(科氏力产生的环流;力管项;摩擦力项))上式右端第一项为力管项,第二项为惯性项,它代表地球旋转对相对环流的作用讨论:1)对于正压大气(不考虑摩擦)而言,上式为:即相对环流的变化完全由惯性项来决定2)斜压性的作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了3)惯性项的作用只能修正已经存在的环流,而不能产生环流。
如在气旋式环流中,空气向中心辐合,环流将加强。
4)摩擦力的作用只能使原来的环流减弱。
二、涡度方程1)涡度的定义:==rotV==▽×V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其分量形式为:除特别指出外,所谓涡度总是指涡度的垂直分量,涡度是指流体小体素沿某一轴旋转的趋势或强度由表明:涡度是由两项作用造成的第一项:表示气流的弯曲作用,称作曲率项,第二项:表示风速在r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即的作用,称作切变项2)涡度与环流的关系即:涡度在σ面法向的分量ωn等于单位面积上的环流。
食品中色素的稳定性及变色机制研究

食品中色素的稳定性及变色机制研究导言:食物中的颜色是我们品尝和享受美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食品中的颜色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的,而是通过添加色素来实现的。
食品色素可以提升食物的吸引力和美观度,但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色素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食品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变色机制的研究,为食品工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色素的稳定性食品色素的稳定性是指在加工、贮存和烹饪过程中,色素保持原有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性质。
色素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成分、pH值、氧化还原状态和存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的色素具有不同的稳定性特点,下面将以几种常见的食品色素为例进行探讨。
1.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类常用的黄色食品色素。
在加热和储存过程中,胡萝卜素往往容易发生退色。
这是由于胡萝卜素分子的结构中存在不稳定的化学键,容易受到氧化和热的影响。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加热时间和温度,同时可以添加一些抗氧化剂来保持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2. 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类常见的绿色食品色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中。
叶绿素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分解和氧化,导致色素的变质和退色。
其中,光照条件是叶绿素分解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贮存和加工叶绿素含量高的食物时,要避免过长的光照时间。
此外,叶绿素的稳定性还与pH值、温度和存在环境的金属离子等因素有关。
3. 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常见的红、紫、蓝色食品色素,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花卉中。
花青素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相对稳定。
然而,花青素容易受到酸碱性、金属离子和氧化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变质和失去原有的颜色。
因此,在加工和储存花青素含量高的食品时,要注意调节pH值和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
二、色素的变色机制色素的变色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氧化、还原、分解、光照和pH值等。
下面将以几种常见的变色机制为例进行讲述。
1. 氧化作用氧化作用是色素发生变色的常见机制之一,特别是在存在氧气的环境中。
浅析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

浅析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文张子晴薛博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花青素(Anthocyanins)又称为花色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天然的水溶性色素,无毒安全。
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中,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唐传核等研究发现,花青素不仅安全、无毒,还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突变、预防糖尿病、保护视力等多种功效。
作为天然色素,花青素的开发利用价值很大,但花青素具有不稳定的特性,应在弱酸弱碱且避光的条件下保存,而且花青素易受温度、氧气、光照等因素影响,不易储藏。
因此,花青素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仍是研究重点。
一、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花青素的稳定性与自身因素、外界因素两方面有关。
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花青素缺少电子的结构性特征,易受到活性氧负离子的攻击,因此造就了花青素不稳定性特征存在。
除了这个自身因素,花青素还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影响,例如,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等。
1. 温度花青素对温度特别敏感,在储藏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温环境,温度的不同对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李颖畅等研究表明,树莓花青素在60℃以下稳定,其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100℃时花青素吸光度迅速降低。
2. 光照阳光照射既可以促进花青素合素的稳定性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pH<3时,蓝莓花青素比较稳定,pH>3时,花青素不稳定,易降解。
二、提高花青素稳定性的措施由于花青素稳定性差,其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影响,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深入研究花青素稳定性的提高措施,现如今,提高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添加辅色剂、微胶囊技术等。
1. 添加辅色剂将富含花青素的果蔬进行食品加工并添加辅色剂,可以提高果蔬中花青素的稳定性。
辅色剂的作用是使花青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红移并增加最大吸收波长的吸光度,常用的辅色剂有酚类化合物、生物碱、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酸等。
朱红梅等研究表明,单宁对紫甘薯花青素有辅色作用,能提高紫甘薯花青素对光照、高温的稳定性;ChungCheryl团队研究发现,在含有花青素的饮料制品中加入氨基酸和肽可以提高花青素的稳定性,尤其是左旋色氨酸对花青素稳定性的提高较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了解花青素色素的变色原理,通过实验, 学会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原理
花青素属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主 要的水溶性色素之一。 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常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影响变 色的条件主要包括pH值、氧化剂、酶、金 属离子、糖、温度和阳光等。
实验结果
列表记录各种处理对花青素颜色的变化, 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
实验中பைடு நூலகம்自行选择带有花青素的样品,影 响因素及实验条件也可以自己设计。
思考题
1、在pH值的影响中,如果先加酸为什么不易 变色,而加碱却很容易变色? 2、在若干影响因素中,哪一种因素对花青素 影响最大? 3、通过实验,你对花青素的性质有何理解? 对在加工中含花青素样品的护色你有什么 想法?
实验材料 几种色彩不同的花 含有花青素的蔬菜、水果
试剂 1mol/LNaOH溶液、冰乙酸、亚硫酸氢钠、 2%抗坏血酸溶液、三氯化铝、三氯化铁、 盐酸、果糖等
实验过程
提取:将几种花用沸水浸泡,取溶液实验 将鲜样匀浆,纱布过滤后取汁液实验 实验内容: 1、pH值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2、亚硫酸盐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3、抗坏血酸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4、金属离子对花青素色泽的影响 5、温度对花青素的影响 6、糖对花青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