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急性肺水肿

合集下载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

体位与氧疗
氧疗:纠正低氧血症
药物治疗
强心、利尿、平喘、 扩血管和吗啡
原发病的治疗
体位
静息时明显呼吸困难者应半卧位或端坐位, 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降低心脏前负荷
氧疗——关键性措施,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吸氧(鼻导管、面罩)
无创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高流量(6~8L/min)吸氧,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氧流量;必要时还可采用无创性或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急性肺水肿抢救配合
目录 CONTENTS
概述
机制与病因
分期与临床表现
抢救配合
01
概述
概述
急 性 肺 水 肿 ( Acute
Pulmonary Edema, APE)——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超常的液体积 蓄于肺间质和 / 或肺泡内,形成间质性和 / 或 肺泡性肺水肿的综合征。
临床特点为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咯粉红色泡
沫样痰液,病情凶险,危及生命。
诱因
大多数急性肺水肿病人在发作前有许多诱因,如饱餐、大便
用力、情绪波动、劳累、急性感染等
02
机制与病因
机制
肺微循环液体交换的生理机制——在肺组织内,正常情况下
组织间液和血浆之间不断进行液体交换 , 使组织液的生成和回 流保持动态平衡
肺内血管与组织间液体交换和运行出现障 碍,致液体和蛋白从血管内渗出,肺抗水 肿的代偿能力不足时,肺水肿即会发生
增加心排出量,
01
减慢心率,
强心
平喘
氨茶碱
解除气管痉挛, 增加心肌收缩力
03
利尿
02
呋塞米
减少循环血容量, 减轻心脏前负荷
减少心肌氧耗
药物治疗——注意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1. 引言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引起。

它的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和间质性液体积聚。

急性肺水肿病情发展迅速,症状严重,常常需要紧急处理。

本文将介绍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帮助人们了解如何面对和处理该疾病。

2. 急性肺水肿的症状急性肺水肿的症状通常包括:- 呼吸困难:患者感到气喘或呼吸急促,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 咳嗽:患者咳嗽频繁,咳出粉红色的泡沫痰液。

- 胸闷:患者感到胸部不适或压迫感。

- 蓝紫色的皮肤和嘴唇:由于缺氧引起的气喘和呼吸困难,患者的皮肤和嘴唇可能变成蓝紫色。

3.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在遇到急性肺水肿的紧急情况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3.1 立即呼叫急救急性肺水肿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因此,在发现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应该立即呼叫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救助。

3.2 保持患者舒适在等待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协助患者保持舒适和安心。

让患者坐起来,以减少肺部积液的压迫,缓解呼吸困难。

并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清洁、安静。

3.3 给予氧气给予氧气是急性肺水肿应急处理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如果有条件,我们应该尽快使用氧气面罩、鼻导管等方式给患者输送纯氧气,以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

3.4 寻求医疗专业人员指导并遵循医嘱在急救到达之前,我们应该尽量保持镇静,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

他们可以提供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建议,并指导我们采取进一步的应急措施。

4. 急性肺水肿的预防措施除了应急预案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急性肺水肿的风险。

- 定期体检:对于有心脏病史或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 控制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控制盐的摄入量,减少心脏的负荷。

- 戒烟限酒:长期吸烟和酗酒会增加患急性肺水肿的风险,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对预防急性肺水肿非常重要。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和低热3天就诊。

他于2年前曾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

血压(Bp)95/55 mmHg,心率110次/分,体温37.9℃,呼吸周围空气时的血氧饱和度(Sa02)为86%。

听诊双侧肺部有干、湿性罗音。

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有提示肺水肿的浸润阴影,心影增大。

为确定该患者急性肺水肿的病因,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法,应怎样对其进行评估呢?临床问题人类可发生下列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亦称流体静力学或血流动力学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亦称通透性增高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尽管二者病因明显不同,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相似,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有一定困难。

明确急性肺水肿的病因对其治疗有重要意义。

虽然心源性肺水肿的基础病因可能需其他治疗(包括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但该类肺水肿患者通常接受利尿药和降低后负荷治疗’。

非心源性肺水肿病人如需机械通气,应采用低潮气量(6 ml/kg预计体重)和低气道压(<30cm水柱)通气。

这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急性肺损伤病人的死亡率。

此外,对于严重脓毒症病人,应考虑使用重组活化蛋白C和小剂量氢化可的松。

应采用无创方法迅速确定急性肺水肿的病因,当诊断不确定时,辅助使用肺动脉插管,有助于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要正确诊断急性肺水肿,需要对肺内微血管的液体交换有所了解(图1)。

在正常肺脏(图1A),液体和蛋白质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小间隙漏出。

从血循环滤人肺泡间隙的液体和溶质通常并不进入肺泡,因为肺泡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

更确切地说,滤出的液体一旦进入肺泡间隙,即问近端移动进入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隙。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滤人间质的液体可通过淋巴回流再进入体循环。

分子较大的血浆蛋白移动受限。

肺微循环中液体滤过的流体静力压,与肺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力压大致相等(图1A),部分肺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力压被蛋白渗透压梯度所抵消。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培训课件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培训课件

03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参训人员可以实际操作急性肺水肿的
应急处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展望
完善培训体系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培训课件,增加更多 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培训效果。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
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在急性肺水肿应急处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提高应急处理水平。
推广应用
将本次培训课件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基层单位,提高整个 医疗系统的急性肺水肿应急处理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血 液气体分析等。
02
急性肺水肿的紧急处理
保持端坐,并将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吸氧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调节氧流量为6-8L/min,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缺氧症状。
镇静与镇痛
镇静
对于烦躁、焦虑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以保持患 者情绪稳定。
镇痛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应给予镇痛治疗,如吗啡、哌替啶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快速利尿
利尿剂的使用
应尽早、快速、足量地使用利尿剂, 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以减少体液 潴留,降低心脏负担。
观察利尿效果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水肿等症状 的变化,以及时调整利尿剂的剂量和 种类。
强心与扩血管
强心剂的使用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掌握急性肺水肿的应急处理流程
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应能够熟练掌握急性肺水肿的应急处理流程,
包括识别症状、紧急处理措施和转诊标准等。
02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 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心肺功能。
避免诱发因素
健康宣教
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坐姿等,以免引 起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诱发肺水肿。
让患者了解急性肺水肿的相关知识,学会 识别症状,及时就医。
预后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治疗疗效评估 并发症风险评估 预后判断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生 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病例二:老年急性肺水肿的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指征
对于老年急性肺水肿患者,当 呼吸窘迫、意识障碍、严重低 氧血症时,应及时使用机械通
气。
通气模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 通气模式,如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等。
参数调节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通气参 数,维持合适的PaO2和PaCO2 。
病因
急性肺水肿通常由心脏疾病、肺部疾病或特定的外部因素引起。常见病因包括二尖瓣狭窄、高血压、冠心病、心 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以及肺炎、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肺部疾病。此外,长时间剧烈运 动、高原反应、药物过量或酒精中毒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导致急性肺水肿。
病理生理机制
液体蓄积
在急性肺水肿发生时,肺血管内的液体异常蓄积,导致肺泡及肺间质内液体过多。这种液 体蓄积可引起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和弥散障碍,进而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困 难。
炎症反应
急性肺水肿时,炎症反应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释放,进一步加重肺水 肿和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内分泌因素
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分泌儿 茶酚胺增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和肺循环障碍 。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_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_



对于昏迷休克严重肺部疾病患者禁用。 4) 利尿剂:静注快速利尿剂,减少回心血量。 5) 强心剂:缓慢静注西地兰0.2-0.4mg 6) 血管扩张剂:降低前后负荷 7) 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后缓慢静注 8)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周 围血管阻力。 9) 密切观察神志、面色、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尿量、 滴速、用药反应等。 10)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
监测:

1,生命体征; 2,痰的颜色,性质及量; 3,输液量及速度; 4,血氧饱和度; 5,肺部体征; 6,心脏体征; 7,尿量.
抢救与护理
1)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 吸氧:高流量6-8L/分,20-30%酒精湿化吸氧。 3) 镇静剂:皮下或肌内注射吗啡5-10mg或哌替啶50mg,
学习要点
一、肺水肿的分类 二、诊断鉴别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原则 五、抢救与护理 六、健康指导
一、肺水肿的分类
(一)按临床病因分类
1.心源性肺水肿 2.非心源性肺水肿
(二)按发病机理分类
1. 肺循环压力失衡性肺水肿 2. 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性肺水肿 3. 淋巴引流功能不全及其它肺水肿
治疗

病人体位对回心血量有明显影响,取坐位或头 高位,有助于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肺瘀血,降低 呼吸作功,增加肺活量,但低血压和休克病人应取平 卧位。
紧急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2,端坐卧位,双腿下垂; 3,高流量吸氧,酒精湿化; 4,心电监护; 5,必要时四肢轮扎; 6,心理安慰.
总结
:① 发生肺水肿的原因多种多样,积极抢救多数能救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

细血管膜对蛋白的障碍作用;
• Pmv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正常值 5mmHg。
二.肺水肿形成机制
• (一)肺毛细血管静水压(Pmv) • (二)肺间质胶体渗透压(πpmv) • (三)肺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πmv) • (四)毛细血管通透性
第二节 病因与病理生理
• 一、血流动力性肺水肿:是指因毛细血管 静水压升高,而流入肺间质液体增多所 形成的肺水肿,但蛋白质分子的渗透性, 或液体的传递方面均无任何变化。 • 二、通透性肺水肿:是常见的非心源性肺 水肿,不仅肺水通过肺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剧增,且蛋白质通过内皮细胞也增加 。
3 、大血管畸型; 4 、输血输液过多; 5 、代谢
亢进必疾病。

• • • • 感染 妊娠与分娩 心律失常 酸中毒和高血钾



• (一)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
• (二)低排血量或高排血量心力衰竭
• (三)左、右或全心衰竭
二、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
• • • • • 发病机制 心肌结构破坏 能量代谢障碍 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病理性心肌肥大向衰竭的转化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差距增
大,促进肺水肿形成。
(六)氧中毒肺水肿
• 是指长时间吸入高浓度(>60%)氧引起
肺组织的损害所致的肺水肿。一般在常
压下吸入纯氧12~24小时,在高压下3~
4小时即可发生氧中毒。
呼吸道梗阻和误吸所致的肺水肿
•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①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 血管内液体进入肺间质增加。②缺氧和交感神 经亢进,使肺血管收缩,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③缺氧造成酸中毒,加重肺水肿。
(三)麻醉药过量所致肺水肿
• 呼吸中枢极度抑制,严重缺氧,导致肺毛细血管 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同时存在的肺动脉 高压进一步加剧肺水肿。 • 缺氧对下丘脑的刺激反应引起周围血管收缩,血 液重新分布而致肺血容量增加。

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

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

健康指导
接受专业的健康指导,了解急性肺水 肿的预防和日常护理知识,提高自我 保健能力。
04
急性肺水肿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急性肺水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心跳加速或减慢,甚至心脏 骤停。
处理方法:应立即进行心电监测,并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或电复律。
心力衰竭
急性肺水肿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处理方法:应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 治疗,同时保持患者安静,减少活动 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呼吸衰竭
急性肺水肿可能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呼吸衰竭。
处理方法:应立即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其他并发症及其处理
其他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高碳酸血 症、酸中毒等,也可能出现多器官功 能衰竭。
急性肺水肿的紧急处理
就地抢救原则
01
02
03
04
立即停止引起急性肺水肿的病 因,如停止剧烈运动、停用良好 的地方,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因
素。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协助患 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 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缓解紧张 情绪。
高流量氧气吸入
预防措施的制定
根据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讨论焦点
针对该病例的难点和疑点进行深入讨论,如诊断 困难的原因,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经验总结
从该病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如何避免类似情况 的再次发生。
对未来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诊断手段的改进
针对急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探讨更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有机磷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
进入人体,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该酶的
作用,使乙酰胆碱在体内积聚,导致支气
管痉挛,分泌物增加,呼吸肌麻痹和呼吸
中枢抑制,导致缺氧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淹溺性肺水肿
指淡水和海水淹溺所致肺水肿。淡水 为低渗性,大量吸入后很快通过肺泡-毛 细血管膜进入血循环,产生肺组织的组织 学损伤和全身血容量增加,肺泡-毛细血 管膜损伤较重或左心代偿功能障碍时,诱 发急性肺水肿。
Starling理论 肺内液体分布通常受肺毛细血管内流 体静水压、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胶体 渗透压、肺淋巴循环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的影响。当其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并超过 机体的代偿范围时,就可发生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根据Starling方程 式及净含量=系数×驱动压来表示。
发病机制
二、肺水肿的形成机制 (一)肺毛细血管静水压(Pmv ) 肺毛细血管静水压是使液体从毛细血 管流向间质的驱动力,正常情况下,Pmv约 8mmHg,有时易与PCWP相混淆。PCWP反映肺 毛细血管床的压力,可估计左房压(LAP), 正常情况下较Pmv高约1~2mmHg。肺水肿时 PCWP和Pmv并非呈直接相关,二者关系取决 于总肺血管阻力(肺静脉阻力)。
血液重新分布而致肺血容量增加;
③海洛因所致肺水肿可能与神经源性
发病机制有关; ④个别病人的易感性或过敏反应。
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呼吸道梗阻 围术期喉痉挛常见于麻醉诱导期插管 强烈刺激,亦见于术中神经牵拉反应,以 及甲状腺手术因神经阻滞不全对气道的刺 激。 气道通畅时,胸腔内压对肺组织间隙 压力的影响不大,但急性上呼吸道梗塞时, 用力吸气造成胸膜腔负压增加,几乎全部 传导至血管周围间隙,促进血管内液进入 肺组织间隙。
病因与病理生理
⑤肺的快速复张引起胸内压急剧改变,
肺血流增加而压力升高,并产生高的直线
血流速度,加大了血管内和间质的压差。
当其超过一定阈值时,液体进入间质和肺 泡形成肺水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五)高原性肺水肿 高原性肺水肿是一种由低地急速进入 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常见病,主要表现 为发绀、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增多或减少、 体循环阻力增加和心肌受损。 其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缺氧性肺 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高原性脑水肿、 全身和肺组织生化改变。
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机制 压力感受器 下丘脑损伤 孤束核损伤 功能障碍 外周血液转 肺动脉 周身血管收缩 入肺循环 高压 毛细血管损伤 通透性增加 持续性肺水肿 静水压增加性肺 水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液体荷过重
围术期输血补液过快或输液过量时, 使右心负荷增加。当输入胶体液达血浆容 量的25%,心排出量可增多至300%,若病人 伴有急性心力衰竭,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 维持心排出量,但神经性静脉舒张作用减 弱,对肺血管压力和容量的骤增已起不到 有效的调节作用,导致肺组织间隙水肿。
发病机制
(二)肺间质静水压(Ppmv)
肺毛细血管周围间质的静水压即肺间 质静水压(Ppmv),与Pmv相对抗,两者差 别越大,则毛细血管内液体流出越多。肺 间质静水压为负值,正常值为-8~-17mmHg, 可能与肺组织的机械活动、弹性回缩,以 及大量淋巴液回流对肺间质的吸引有关。
发病机制
理论上Ppmv的下降亦可使静水压梯度
病因与病理生理
肺复张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
为: ①肺泡长期萎缩,使Ⅱ型肺细胞代谢 障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表面 张力增加,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向肺泡内 滤出; ②肺组织长期缺氧,使肺毛细血管内 皮和肺泡上皮的完整性受损,通透性增加;
病因与病理生理
③使用负压吸引设备,突然增加胸内
负压,使复张肺的毛细血管压力与血流量
管通透性正常,πmv-PCWP≤9mmHg可作为出
现肺水肿的界限,也可作为治疗肺水肿疗 效观察的动态指标。
发病机制
(四)肺间质胶体渗透压(πpmv)
肺间质胶体渗透压取决于间质中A有渗 透性、活动的蛋白质浓度,它受反应系数 (δf)和毛细血管内液体流出率(Qf)的 影响,是调节毛细血管内液体流出的重要 因素。πpmv正常值为12~14mmHg,难以直 接测定。
发病机制
临床上可通过测定支气管液的胶体渗
透压鉴别肺水肿的类型,如支气管液与血
浆蛋白的胶渗压比值<60%,则为血流动力
学改变引起的肺水肿,如比值>75%则为
毛细血管渗透增加所致的肺水肿,称为
“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发病机制
(五)毛细血管通透性
资料表明越过内皮细胞屏障时,通透 性肺水肿透过的蛋白多于压力性水肿,仅 越过上皮细胞屏障时,二者没有明显差别。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δ从正常的0.8降 至0. 3~0.5,表明血管内蛋白,尤其是白 蛋白大量外渗,使πmy与πpmv梯度下降。
其毒性作用是由于氧分子还原成水时 所产生的中间产物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 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等)所致。 正常时氧自由基为组织内抗氧化系统如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 肽氧化酶所清除。吸入高浓度氧,氧自由 基形成加速,当其量超过组织抗氧化系统 清除能力,即可造成肺组织损伤,形成肺 损伤。
指吸入有害性气体或毒物所致肺水肿。
有害性气体包括二氧化氮、氯、光气、氨、
氟化物、二氧化硫等,毒物以有机磷农药 最为常见。
病因与病理生理
其病理生理为:
①有害性气体引起过敏反应或直接损
害,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少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
肺静脉收缩和淋巴管痉挛,使肺组织水分
增加;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与病理生理
当左室舒张末压>12mmHg,毛细血管 平均压>35mmHg,肺静脉平均压>30mmHg 时,肺毛细血管静水压超过血管内胶体渗 透压及肺间质静水压,可导致急性肺水肿, 若同时有肺淋巴管回流受阻更易发生。其 病理生理表现为肺顺应性减退、气道阻力 和呼吸作功增加、缺氧、呼吸性酸中毒, 间质静水压增高压迫肺毛细血管,升高肺 动脉压,从而增加右心负荷,导致右心功 能不全。
常。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一)感染性肺水肿
指继发于全身感染和(或)肺部感染 的肺水肿,如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所致的败 血症和肺炎球菌性肺炎均可引起肺水肿, 主要是通过增加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所致。 肺水肿亦可继发于病毒感染,流感病毒、 水痘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肺炎均可引起肺水 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毒素吸入性肺水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大量输注晶体液,使血管内胶体渗透
压下降,增加液体从血管滤出,聚集到肺 组织间隙中,在心、肾功能不全、静脉压
增高或淋巴循环障碍病人,易致肺水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四)复张性肺水肿(re 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 复张性肺水肿是各种原因所致肺萎陷 后在肺复张时或复张后24h内发生的急性肺 水肿。其原因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负压抽吸迅速排除大量胸膜积液,或大 量气胸所致的突然肺复张时可造成单侧性 肺水肿。
增加,作用于已受损的毛细血管,使管壁
内外的压力差增大;机械性力量使肺毛细
血管内皮间隙孔变形,间隙增大,促使血
管内液和血浆蛋白流入肺组织间隙;
病因与病理生理
④在声门紧闭的情况下用力吸气,负
压峰值可超过-50cmH2O,如负的胸内压传至 肺间质,增加肺毛细血管和肺间质静水压
阶差,则增加肺循环液体的渗出;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一)心源性急性肺水肿 正常情况下,两侧心腔的排血量呈相 对恒定,当心肌严重受损和左心负荷过重 而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肺淤血,过多的液 体从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间质甚至肺泡内, 则产生急性肺水肿,实际上是左心衰竭最 严重的表现,多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和二尖 瓣狭窄病人。
病因与病理生理
有以下夹杂症的手术病人术中易发生 左心衰竭: ①左心室心肌病变,如冠心病、心肌 炎等; ②左心室压力负荷过度,如高血压、 主动脉狭窄等; ③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如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
(五)氧中毒性肺水肿 指长时间吸入高浓度(>60%)氧引起 的肺组织损害所致的肺水肿。一般在常压 下吸人纯氧12~24h,高压下3~4h即可发 生氧中毒。氧中毒的损害以肺组织为主, 表现为上皮细胞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减少、肺泡透明膜形成,引起肺泡和间质 水肿,以及肺不张。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三、与麻醉相关的肺水肿 (一)麻醉药过量 麻醉药过量引起肺水肿,可见于吗啡、 美散痛、急性巴比妥酸盐和海洛因中毒。 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抑制呼吸中枢,引起严重缺氧,使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伴有肺动脉 高压,产生急性肺水肿;
病因与病理生理
②缺氧刺激下丘脑引起周围血管收缩,
病因与病理生理
肺代偿功能异常和心功能减退是造成
重度低氧血症的直接原因。高原性肺水肿 为高蛋白渗出性肺水肿,炎性介质是毛细 血管增加的主要原因。
病因与病理生理
二、通透性肺水肿
通透性肺水肿指肺水和血浆蛋白均通
过肺毛细血管内间隙进入肺间质,肺淋巴
液回流量增加,且淋巴液内蛋白含量亦明
显增加,表明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
增加,当肺不张进行性再扩张时,出现复 张性肺水肿可能与Ppmv骤降有关。
发病机制
(三)肺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πmv)
πmv由血浆蛋白所形成,正常值约为
25~28mmHg,但随个体的营养状态和输液
量而有所差异。πmv是对抗Pmv的主要力量,
单纯的πmv下降能使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流
增加。
发病机制
但在临床上并不意味着血液稀释后的
病因与病理生理
临床上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3个月后 出现进行性快速肺复张,1h后可表现肺水 肿的临床症状,50%肺水肿发生在50岁以 上老年人。水肿液的形成遵循Starling公 式。复张性肺水肿发生时,肺动脉压和 PCWP正常,水肿液蛋白浓度与血浆蛋白浓 度的比值大于0.7,说明存在肺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肺萎陷越久,复张速度越快, 胸膜腔负压越大越易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