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详细版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
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以下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
MPa±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
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一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
专用的储存容器间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内应坚持干燥和优良通风;设在地下的储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通向室外。
〔二〕容器阀容器阀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差动式和膜片式两种。
容器阀的启动方式一般有手动启动、气启动、电磁启动和电爆启动等方式。
与之对应的启动装置有手动启动器、拉索启动器、气启动器、电磁启动器、电爆启动器。
〔三〕选择阀在多个保护区域的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在集流管上的排气支管上应设置与该区域对应的选择阀。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和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两种应用形式。
管网起点计算压力:高压系统应取5.17MPa,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有关。
因此,容器必须能够承受最高预期温度所产生的压力。
储存容器中的压力还受二氧化碳灭火剂充装密度的影响。
因此,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充装密度要注意控制,充装密度过大,会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因液体膨胀造成保护膜片破裂而自动释放灭火剂。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灭火剂温度利用保温和制冷手段被控制在-18℃~-20℃之间。
典型的低压储存装置是压力容器外包一个密封的金属壳,壳内有隔热材料,在储存容器一端安装一个标准的制冷装置,它的冷却蛇管装于储存容器内。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但与卤代烷1301和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臭氧层损耗能力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很小,不含破坏大气环境。
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灭火系统、IG100灭火系统、IG55灭火系统、IG541灭火。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

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热气溶胶灭火系统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就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与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与低压系统(指将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应用形式。
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高压系统应取5、17MPa,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有关。
因此,容器必须能够承受最高预期温度所产生的压力。
储存容器中的压力还受二氧化碳灭火剂充装密度的影响。
因此,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充装密度要注意控制,充装密度过大,会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因液体膨胀造成保护膜片破裂而自动释放灭火剂。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灭火剂温度利用保温与制冷手段被控制在-18℃~-20℃之间。
典型的低压储存装置就是压力容器外包一个密封的金属壳,壳内有隔热材料,在储存容器一端安装一个标准的制冷装置,它的冷却蛇管装于储存容器内。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但与卤代烷1301与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含破坏大气环境。
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运行规程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运行规程1系统简介1.1系统概述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的原理:通过把液态二氧化碳喷放至防护区内,利用窒息和降温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组成:由低温储罐、制冷系统、保温层、检修阀(设备检修阀、压力传感器检修阀、液位计检修阀、先导启动装置检修阀、安全阀组件检修阀)、充装阀、平衡阀、安全阀、先导电动球阀、散热风机、电控箱、灭火控制器(柜)、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组成。
3、灭火控制器(柜)是装置的控制部件。
接收灭火指令,控制喷放动作,控制装置的自身运行。
4、释放机构是完成CO2喷放、喷放区域选择及喷放信号反馈的机构。
由选择阀、分流管、信号反馈装置和启动管路组成。
5、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灭火剂贮存,灭火动作执行的部件总和。
由灭火装置、释放机构、管网及喷头以及各类标识牌、警示牌等组成。
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完成启动灭火功能。
1.2 CO2灭火剂特性1、在常温下、常压下,CO2呈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1.977kg/m³,约为空气的1.5倍。
CO2不可燃烧也不助燃,其性能稳定,可长期储存,灭火后不留痕迹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在温度和压力高于—56.6℃和0.52MPa(表压),低于31℃和7.3MPa(表压)的情况下,CO2液体和上面覆盖的蒸汽以平衡状态,共同存于密闭容器内。
在这个范围内,温度、压力和密度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
3、适应于扑救的火灾类型:1)固体表面火灾及棉线、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2)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溶化的固体火灾;3)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4)电气火灾,如变压器、油开关、电子设备等。
4、不得扑救的火灾类型:1)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2)钾、纳、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3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1.3.1 系统组成系统由装置、释放机构(总控阀、选择阀、分流管、反馈装置)、管网、喷嘴以及各类标识牌、警示牌等组成,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完成启动灭火功能。
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和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和低压系统(指将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应用形式。
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高压系统应取5.17MPa,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有关。
因此,容器必须能够承受最高预期温度所产生的压力。
储存容器中的压力还受二氧化碳灭火剂充装密度的影响。
因此,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充装密度要注意控制,充装密度过大,会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因液体膨胀造成保护膜片破裂而自动释放灭火剂。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灭火剂温度利用保温和制冷手段被控制在-18℃~-20℃之间。
典型的低压储存装置是压力容器外包一个密封的金属壳,壳内有隔热材料,在储存容器一端安装一个标准的制冷装置,它的冷却蛇管装于储存容器内。
2.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但与卤代烷1301和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不含破坏大气环境。
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3.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包括: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管网灭火系统操作规程

二氧化碳管网灭火系统操作规程本系统具有中控室启动、电气现场紧急启动,机械式现场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一、系统准备状态本系统分两组,各组分别控制4个灭火区(一组:窑煤粉缸、炉煤粉缸、提升机、收尘器进风管,二组:收尘器灰斗L1、L2、L3、L4);各区的启动瓶(氮气N2)与相应设定的二氧化碳瓶管路连接好,系统待命状态时,必须把启动瓶(氮气)上的电磁阀插好,二氧化碳瓶阀和氮气启动瓶阀的安全销拔出,启动管路上的手动阀(三通阀)处于主管路接通状态,并确认二氧化碳瓶足气和启动瓶有气压达0.6MPa(绿色区)。
二、中控室紧急启动当中控室操作人员发现防护区内已经出现火灾或隐患时,紧急通知疏散防护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中控屏幕点击相应火灾或隐患区位,便发出指令到现场控制柜,控制柜上相应区发出星光警报,控制相应区的二氧化碳瓶组进行喷气灭火。
三、现场紧急启动紧急疏散防护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气瓶间:1、电气现场紧急启动:当工作人员发现防护区已经出现了火灾或隐患时,无法现场用手提式灭火器扑灭,此时不管系统处在“手动”或“自动”状态,都可以通过系统门口处的控制柜下对应出现火情启止盒上的玻璃按下启动按钮,就启动二氧化碳灭火,这时启止盒上的启动灯亮(红色)。
2、机械式现场紧急启动(两种):当防护区内的报警控制系统完全失效的情况下可使用这两种方式:①进入气瓶间,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电磁阀上的安全插销,按下按钮可打开启动阀,释放出启动气体(氮气),即可自动打开选择阀、相应区位设定的所有二氧化碳瓶上的容器阀自动打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②若此时遇上因启动阀维修或启动钢瓶充换启动气体不能工作时,应先手动拉起所需灭火区的主管路阀,二氧化碳钢瓶容器阀上的安全销拔出,并手动搬出开关,释放灭火剂至相应管路,实施区位灭火。
四、紧急停止当防护区已经发生火灾,而本系统在自动状态下已经发出复合火警警报声,而工作人员确定火情并不严重,用手提式灭火器就可以扑灭时,在延时(10~30)秒范围内,可以通过防护区门口外的启止合上的停止按键,按到停止状态,此时“停止“灯亮,从而阻止系统动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的灭火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船舶、航空等领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罐体、管网、放气装置、控制装置等部分。
本文将从管网的角度介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一、管网介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中,管网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火灾现场,并在灭火过程中控制其喷洒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网分为进气管网和分支管网两部分。
进气管网:进气管网是将二氧化碳气体从储存罐体输送到分支管网的管道系统。
进气管网包括压力调节器、闸阀、保险瓶等组成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
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主要是将储存罐内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调整阀门,使其压力降至合适的喷洒压力。
压力调节器通常有两个,一个主要的用于供气,一个备用的。
当主要的压力调节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备用的压力调节器能够及时替代。
闸阀:闸阀是控制管网各个部位二氧化碳输送的开关装置。
闸阀的作用包括控制进气管网的二氧化碳输送量、调整管道之间的压力平衡等。
保险瓶:保险瓶是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而设置的装置,在管网中扮演重要的作用。
保险瓶是在管网中设立的,当管网中的压力超过规定范围时就会启动放气,避免管网爆炸。
分支管网:分支管网是将二氧化碳气体从进气管网输送到具体的灭火部位,包括喷头、管道、接头等一系列设备和管道。
分支管网主要有水平管网和垂直管网两种形式。
喷头:喷头是二氧化碳气体喷洒的关键部件,将气体喷洒到火源处,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喷头按照不同的火灾场景、要求、特殊环境等因素,采用不同的喷头类型和配置布线方式。
管道:管道是连接各个喷头的部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殊性质,管道要求无泄露、耐腐蚀、防震动等特点。
接头:接头是连接管道的部分,分为T形接头、十字接头、三通等多种类型,按不同的管路要求来选择。
二、管网工作原理二氧化碳管网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火灾发生时,控制装置信号作用于放气装置,开启进气管网的闸阀,从储存罐中通过管路输送二氧化碳气体到分支管网上。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作者: ————————————————————————————————日期:ﻩ第一章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组件及设置要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灭火剂储存装置ﻫ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
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0.95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
ﻫ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
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 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GB4396-2005)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
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1389(安全管理范本系列)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详细版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详细版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般为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容器阀、选择阀、压力开关、安全阀、喷嘴、管道及其附件等组件组成。
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组件及其设置要求。
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一)灭火剂储存装置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均为储存压力5.17MPa规格,储存装置为无缝钢质容器,它由容器阀、连接软管、钢瓶组成,耐压值为22.05MPa。
二氧化碳高压系统储存装置规格有32L、40L、45L、50L、82.5L。
高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的容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15MPa,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19 MPa±0.95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充装系数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执行;储存装置的环境温度应为0℃~49℃。
低压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储存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并应采取良好的绝热措施。
储存容器上至少应设置两套安全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应为2.38 MPa±0.12 MPa;储存装置的高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2.2MPa,低压报警压力设定值应为1.8 MPa;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装置系数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容器阀应能在喷出要求的二氧化碳量后自动关闭;储存装置应远离热源,其位置应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规定;储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
当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一氧化碳量损失10%时,应及时补充;储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和维护,并应避免阳光直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的储存容器间内。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可设置在固定的安全围栏内。
专用的储存容器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靠近防护区,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内应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设在地下的储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通向室外。
(二)容器阀容器阀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差动式和膜片式两种。
容器阀的启动方式一般有手动启动、气启动、电磁启动和电爆启动等方式。
与之对应的启动装置有手动启动器、拉索启动器、气启动器、电磁启动器、电爆启动器。
(三)选择阀在多个保护区域的组合分配系统中,每个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在集流管上的排气支管上应设置与该区域对应的选择阀。
选择阀的位置宜靠近储存容器,并应便于手动操作,方便检查维护。
选择阀上应设有标明防护区的铭牌。
选择阀可采用电动、气动或机械操作方式。
选择阀的工作压力:高压系统不应小于12MPa,低压系统不应小于2.5MPa.系统启动时,选择阀应在容器阀动作之前或同时打开。
(四)喷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喷头安装在管网的末端,用于向防护区喷洒灭火剂。
喷头是用来控制灭火剂的流速和喷射方向的组件。
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喷头布置应使防护区内二氧化碳分不均匀,喷头应接近天花板或屋顶安装。
设置在粉尘或喷漆作业等场所的喷头,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
(五)压力开关压力开关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气信号,一般设置在选择阀前后,以判断各部位的动作正确与否。
(六)安全阀安全阀一般设置在储存容器的容器阀上及组合分配系统中的集流管部分。
在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部分,由于选择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在容器阀的出口处至选择阀的进口端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因而在此空间内容易形成一个危险的高压区。
为了防止储存器发生误喷射,因此在集流管末端设置一个安全阀或泄压装置,当压力值超过规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泄压以保证管网系统的安全。
(七)管道高压系统管道及其附件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二氧化碳的储存压力,低压系统管道及其附件应能承受4.0MPa的压力。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管道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的规定,并应进行内外表面镀锌防腐处理。
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或其它抗腐蚀的材料。
挠性连接的软管必须能承受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并宜采用不锈钢软管。
低压系统的管网中应采取防膨胀收缩措施。
在可能产生爆炸的场所,管网应吊挂安装并采取防晃措施。
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
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
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应设置泄压装置,其泄压动作压力:高压系统应为15 MPa±0.75MPa,低压系统应为2.38 MPa±0.12MPa。
二、其他气体灭火系统(一)一般规定储存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管网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和集流管等组成;七氟丙烷和IG541预制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储存容器、容器阀等组成;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应由发生剂罐、引发器和保护箱(壳)体等组成;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
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并应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容积、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充压压力等;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
储瓶间宜靠近防护区,并应符合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有关规定及有关压力容器存放的规定,且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
储瓶间和设置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
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1.5倍。
储存容器、驱动气体储瓶的设计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储存装置的储存容器与其它组件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
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应设安全泄压装置。
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相应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规定。
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
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
选择阀的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
选择阀应设有标明其工作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
喷头应有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识。
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有防护装置。
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
当保护对象属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
管道及管道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等的规定。
无缝钢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安装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宜采用不锈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规定;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拉制铜管》GB1527的规定;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80mm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钢制管道附件应内外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
使用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里,应采用不锈钢的管道附件。
系统组件与管道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系统组件的特性参数应由国家法定检测机构验证或测定。
(二)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2.5MPa时,应为5.0MPa±0.25MPa(表压);②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最大充装量为950kg/m3时,应为7.0MPa±0.35MPa(表压);最大充装量为1120kg/m3时,应为8.4MPa±0.42MPa(表压);③储存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时,应为10.0MPa±0.50MPa(表压)。
增压压力为2.5MPa的储存容器宜采用焊接容器;增压压力为4.2MPa的储存容器,可采用焊接容器或无缝容器;增压压力为5.6MPa的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的管道上应设单向阀。
(三)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储存容器或容器阀以及组合分配系统集流管上的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一级充压(15.0MPa)系统,应为20.7MPa±1.0MPa(表压);②二级充压(20.0MPa)系统,应为27.6MPa±1.4MPa(表压)。
储存容器应采用无缝容器。
(四)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一台以上灭火装置之间的电启动线路应采用串联连接。
每台灭火装置均应具备启动反馈功能。
(五)操作与控制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规定,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的防护区和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
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
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
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