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商战实录与经营之道(1)-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王永庆的经营秘诀

王永庆的经营秘诀

王永庆的经营秘诀作者:鲁渝华来源:《农家参谋》2009年第03期小米店的“瘦鹅理论”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

童年的王永庆是在贫困的记忆中度过的,他穿着用面粉袋改做的裤子,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戴着一顶破草帽、用一块破布包上几本书,然后赤脚在泥泞的山路上飞跑。

不过,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就此辍学。

15岁那年,王永庆听了祖父的话,决心走出山区闯天下。

他赶了两天的山路孤零零地到了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里当上了小工。

这个15岁的小工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小伙计,在送米的过程中,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着大人讨价还价。

第二年,已经学得一席本领的王永庆决定“单干”,他找父亲帮他借了200块钱做本钱,自己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他一家家地走访附近的居民,说动一些住户试用他的米,主动送货上门;同时,他还建立了一个类似现今“客户档案”的东西,哪家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了,一一记录在案。

而为顾客送米时,他总先掏出陈米、清洗米缸,然后将陈米铺在最上面,让顾客记忆深刻并为之感动。

在上世纪的1933年,如此经营理念可谓意识超前、不可思议,王永庆的米店很快超过了同行店家。

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将加工链条拉长”,同样获利颇丰。

“饥饿的瘦鹅,生命力坚韧,胃口好,一有食物吃很快就肥起来。

”王永庆拿瘦鹅自比,“我幼时无力上学。

长大后必须做工谋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身无专长的人,永远只有吃苦耐劳才能弥补不足。

”他推崇的理念是,要学习瘦鹅忍饥耐饿、一有机会就拼命壮大的精神。

逆境中的蝶变从一个有点钱的小老板到受人膜拜的企业家,王永庆的蝶变始于台塑集团的创办。

这在无形中也展示了其在逆境中把握机会的超强本领。

50年代初,台湾当局推出一个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援兴建石化工业的基本原料“聚氯乙烯”。

台湾的那帮最多类似于土财主的“企业家”们或“看衰”或“没有概念”,不愿接手,其后,政府便将目标盯在了在银行里有很多钱的王永庆身上。

台湾首富王永庆商业心法:先赚人心,再来赚钱!

台湾首富王永庆商业心法:先赚人心,再来赚钱!

台湾首富王永庆商业心法:先赚人心,再来赚钱!台湾首富王永庆年轻创业的时候,去卖米,卖油!那他是怎么把粮油生意做起来的呢?比如有人来买油,买米,别人结账完了以后,他会跟客户说,你这个米很重,你拿回去很费力,我把你的米送回去吧,你留下一个地址给我,等下直接送到你家去,你现在还可以去办你自己的事情。

换作任何人听到这样的话,有这样的服务,都会很开心!当把粮油送到客户家的时候,王永庆还会帮客户去把米缸里面的陈米给倒出来,还把米缸给擦干净,然后再把新米放进去,再铺上一层纸,再把原来的陈米给倒到纸上,让客户先把原来的米先吃完。

这样服务到家了吗?01还没有,王永庆还会观察,会问一些问题,说这样的米可以吃多久,家里有多少人,估算一下,这些米能够吃多久,那样的米客户更喜欢吃。

这样顾问式的问客户,客户是不会反感的,而且还会觉得很开心,因为这是在关心他。

比如说这个米能吃一个月,那么,王永庆过了20多天的时候,就会背上一袋米送上门,跟客户说,你家的米也快吃完了,我给你送来了!正常情况下,客户都会买下来,因为这个米迟早是要吃的!这就是典型的获客,服务,追销,让业绩稳定增长的核心之所在!获客,如何获得客户呢?王永庆隔壁的做茶叶生意的老板,生意不好,王永庆就给出了主意,就跟那个老板说,有人来买茶的时候,你就送一点比较好的茶叶给客户,这个成本还是很小的。

这个时候,茶叶店的老板觉得奇怪,不求甚解,就问王永庆:“送这么贵的茶叶,不会亏吗?”不过,这个老板带着疑惑就去干了几个月,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来买贵的茶叶了,而且,也越来越多陌生的客户来买这个茶叶了。

因为很多人喝了好的茶叶之后,就会喜欢上这个好的茶叶,而且,大家喝茶的时候,都会招待人,别人喝了以后也会问,说是那个店的老板送的,你也可以去拿一点来尝尝,所以,时间一长,客户就越来越多,销售额度越来越暴涨!其实,这里面不但包含了获客,服务,追销,更无形之中还做了口碑宣传,变成了客户的分享转介绍!大部分人的生意做得很辛苦的原因,就是只跟客户做一次的生意,都是一锤子的买卖,客户买了一次以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更没有去如何维护客户,没有让客户继续购买,没有让客户分享转介绍,客户都没有,这样的生意怎么做呢?所以,大部分做生意都是天天都在找客户,找到客户以后,就希望想一次性赚完客户的钱,这样做生意怎么可能呢?02客户都还不信任你,怎么会一次性给你赚走所有的钱呢?何况客户的钱也是有限度的。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ª “机运不过是个人早先努力累计起来的结果.”-张国安
PPT文档演模板
2010-6-20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w 改善绩效才有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2010-6-20
中国经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王永庆的生意经-人情,安全感
w “人情用在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和鼓 励……中国式的人情……不讲理,只顾情.事实 上,没有理怎么有情?”
w “没有安全感”如果来自有贡献的人,管理上就 出问题了
w “一个企业人,最要紧的就是判断,评判正确就 成功,评判错误就完蛋”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 战实录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3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王永庆发迹史之-贫苦童年
w 1917年1月18日生,贫苦童年 w 7岁上学,步行10公里,返回背10台斤猪饲料 w 9岁开始半工半读,看牛,一个月5毛钱 w 读书最后10名,15岁小学毕业 w 1931年,15岁立志出去闯天下 w “对读书没有兴趣,也从来没有认真过” w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性……缺乏环境的引导”
PPT文档演模板
2010-6-20
中国经营之神王永庆商战实录
王永庆发迹史之-米店~
w “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忧,成功的关键 在于一己的努力.”
w 15岁,嘉义米店当小工.他除了兢兢业业全力以 赴之外,并细心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一些诀窍, 以之作为日后创业的准备
w 1932年,16岁,父亲王长庚借200元开始开米店
ª 追求快乐舒适一定要付出代价

王永庆的经营之道

王永庆的经营之道

王永庆的经营之道什么是贴心服务:王永庆16岁时开了一家米店。

除了严控质量,送货上门,他还有一个专门记录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信息的本子。

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启示:令人感动的服务,融合在每个细节,进入客户心中。

(一)成功经营八字秘诀: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决不罢休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待机会的到来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切身感 : 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

王永庆经常对员工说:“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一种良好的习惯。

”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发展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二)“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两件法宝所谓压力管理,就是在人为压力逼迫下的管理之道。

具体地说,就是人为地造成企业整体及所有从业人员存在紧迫感。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始终对此深信不已,他认为承受适度的压力,甚至主动迎接挑战,更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旺盛生命力,因此无论对人还是对己,王永庆都提倡严格要求。

“午餐汇报”。

王永庆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一盒便饭,用餐后便在会议室里召见各单位主管,先听他们的报告,然后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

主管人员为应付这个“午餐汇报”,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70小时,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部门的大事小事十分清楚,对出现的问题做过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顺利“过堂”。

王永庆本人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

由于坚持事无巨细的工作方针,再加上习惯于刨根问底,庞大的台塑集团完全在王永庆的掌握之中,他对企业运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了如指掌。

当然,奖惩分明是台塑集团的一贯作法,王永庆对员工的要求虽然苛刻,但对部属的奖励也极为慷慨。

商道精英-王永庆

商道精英-王永庆

《商道精英-王永庆》*王永庆——宝岛经营之神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成功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出名不仅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还因为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人格魅力。

---------------昔日米店今日台塑(1)---------------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一家米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当时,小小的嘉义共有米店26家,竞争非常激烈。

王永庆不知深浅,贸然投身此行,景很不乐观。

他的全部资金只有父亲为他东挪西借来的200元钱,他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小的铺面。

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么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

”他没钱,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

那时候,稻谷加工非常粗糙,大米里有不少糠谷、沙粒。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买家卖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他和来米店帮工的两个弟弟一齐动手,将夹杂在大米里的糠谷、沙粒统统清理干净。

这一来,他店里的米质比其他米店要高一个档次。

在服务方面,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王永庆却增加了这一服务项目。

无论天晴下雨,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叫一声,他立马送到,而且免收服务费。

一天晚上,天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计,已是深夜。

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厨师。

厨师说客栈来了几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过去。

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赚一分钱。

从心情上来说,王永庆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雨赚这一分钱,但为了维持平日的信用,他二话没说,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条麻袋当雨具,将米送到客栈。

回来时,全身都湿透了。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并非送到就算,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

案例: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

案例: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

创 业 史
东山再起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收复
为王永庆的生意发展提供了良机。王永庆的木材生意越做越 大,很快便积累了5000多万元的资本。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工业委员会推出一系列工业发
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 聚氯乙烯。王永庆又凭着超人的胆识,毅然接过这个当时无
万公吨的PVC厂起家,一路向游发展,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
应链,事业版图也从石化扩及电子、医疗等范畴。台塑集团被誉 为台湾经济奇迹的象征和象征,创办平民化的长庚医院,改变台
湾医疗生态并影响健保制度;王永庆还私人兴学,培养产业人才
与医界新血。王永庆也被各界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创 业 史
出身贫寒
1917年1月,王永庆出生在台北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他的父 亲王长庚是个茶农,家境十分贫寒。 童年时代的贫苦生活,磨练出了王永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 屈不挠的意志。 ‚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后必须做工谋生,也没 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 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而且,出身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 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 想,由于生活的煎熬,我才产生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 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苍对我的赐福。‛ 王永庆10岁生日那天,爷爷将他搂在怀里,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王家世世代代都以种茶为生。但是看目前的情形,靠茶为 业是没有出路的。希望你们这一辈人不要靠茶业为生,不要困在 这山谷里,最好能出去闯天下!‛ 爷爷的这番话,对王永庆日后的成长影响甚大。小学毕业后, 家中再也供不起王永庆继续上学了。于是,15岁的他告别家乡, 踏上了去嘉义的路途。
创 业 史
事业低谷

王永庆的创业历程

王永庆的创业历程

王永庆的创业历程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一家米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

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

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么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

”他没钱,惟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

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

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

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

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

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一天晚上,天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计,已是深夜。

他上床躺下,迷迷糊糊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

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厨师。

厨师说客栈来了几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过去。

王永庆的先进经商经验可借鉴

王永庆的先进经商经验可借鉴

/ 作者:SEO浪子王永庆的先进经商经验可借鉴王永庆15岁,开始在嘉义一家米店打工;16岁,开始创业,靠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在嘉义开了一家米店;28岁,通过建碾米厂、做木材生意已经积攒了5000 万元,成为一个小资本家;40岁,成立了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把发展触角伸向海外。

台塑是其踏入石化工业领域的起点,也是成功的基石,更开创了台湾塑胶工业的先河;47岁,投资4亿台币,设立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给台湾纺织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动,在台湾的纤维工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50岁,事业不断扩张,旗下的公司逐渐形成一个颇具实力的集团,并登上台湾第一财团的宝座,成为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60岁始,台塑集团的业务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台湾唯一晋身国际大厂商的民营企业集团。

1984年,被美国《财经》杂志评为国际五百大企业之一。

……王永庆经营成功的八个秘诀: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务本精神:凡事只求根本,只求合理,不问结果;瘦鹅理论:忍饥耐饿,坚韧不屈,等等机会的到来;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从基层做起,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实力主义:学历不等于实力,实务经验愈丰富,成功的机会就愈大;切身感;制定让员工有切身感的管理制度,发挥员工最大潜能;价廉物美:坚持供应价廉物美的原料给下游客户,企业得以蓬勃发展;客户至上:买卖双方唇齿相依,给客户利益自己才能有最大利益。

那么王永庆当年有过无数次的危机,他本人形成了一套渡过危机的理论,他管它叫什么呢?叫"瘦鹅理论",有人说这"瘦鹅理论"是怎么回事呢?当年王永庆曾经开过米场,他开米场的时候,有不少碾过的废弃的米,他觉得扔了可惜,怎么办呢?他就养了不少家禽,鸡、鸭、鹅,用这些米喂这家禽。

当时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台湾,当时正是日军控制的这样一个政治局面,粮食得实行配给制,你一家一户该吃多少粮食,人家给你配,家家户户没有多余的粮食,你说用什么来喂这些家禽呢?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就把家禽散养,你们自个儿出去找食吃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120元,节省90元) • 切身感(电梯的例子,20万美元,7人小组(成本中
心),提成6万(节省),每人2万,原来1万,一举三得) • 利益攸关,自能奋起
王永庆的生意经-低成本
• 降低建厂成本 • 精简人员 • 提高产能 • 节约能源 • 案例1:自建船队,节省运费 • 所谓“追根究底”也好,“原流方法”也好,本来
王永庆发迹史之-砖厂,瘦鹅
• 利用10年积蓄,买了20亩林地,并开砖厂 • 煤炭原料运输困难,后来关门了(环境因素) • 鹅无食,野外吃草和野菜,瘦得只有2斤多 • 收购菜根,菜叶,及碎米,稻壳混合成鹅饲料,然后
收购瘦鹅,2月后2斤重的鹅重7,8斤. • 原因:鹅具有坚韧的生命力,而且消化力强 • 王把自己的处境比做瘦鹅
王永庆发迹史之-米店
• 自动把米送到家 • 统计顾客用米量 • 免费送米到家 • 额外服务:淘旧米,换新米;发薪水日后收钱 • 一斗米只赚一分钱,2% • 一年后开碾米厂,比日本人多工作4.5小时,不洗热水澡,
每天省3分钱,相当于3斗米的利润 • 10年后(1942年),由于日本“共精共贩”,那年王26岁
就是处事的真理原则.只要肯花心思把事情做 好,自然必须深入探讨事务的本源. • 改善绩效才有利润
王永庆的生意经-人情,安全感
• “人情用在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和鼓 励……中国式的人情……不讲理,只顾情.事实 上,没有理怎么有情?”
• “没有安全感”如果来自有贡献的人,管理上就 出问题了
• “一个企业人,最要紧的就是判断,评判正确就 成功,评判错误就完蛋”
王永庆发迹史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塑料大王~
• 1953年(37岁),台湾拟定玻璃,纺织,塑料,水泥等 建设计划,并统筹美国的援助资金.
• 何义放弃,尹仲荣支持,“糊里糊涂答应了” • 1954年3月,台塑成立,自投53万美元,美援67万 • 1957年3月建厂完成,100吨/月,台湾市场15吨 • 1957年3月至12月,1吨PVC粉也没卖掉 • 求教尹,指明路-开拓外销市场 • 当时日本产量五六千吨/月
王永庆发迹史之-瘦鹅的启示
• 一个人在失意之时,要像瘦鹅一样忍饥耐饿,只 要饿不死,一旦机会到来,就会像瘦鹅一样,迅速 地强壮肥大起来
• 瘦鹅之所以瘦,问题不在鹅,而在养鹅人饲养方 法不当所致.企业经营的道理也是一样,企业经 营不善,问题不在员工,而在老板管理方法不当 所致
王永庆发迹史之-木材
• 1943年(27岁),转向木材生意 • 在建南汽车货运林老先生资助之下(贵人相助) • 不久,血本无归,前半生最黯然的时期 • 林老先生再一次帮助,才得以立稳脚步 • “人与人之间总会相互回报的”-大客户赵廷箴 • 1946年(30岁),积蓄已5000万元 • 1945年后,又开始碾米厂生意,后被无故拘29天, • 壮士断腕,放弃了米生意(还是环境)
王永庆商战实录与经营之道(1)-文档资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商道
中国经营之神 王永庆商战实录
郭泰著
王永庆发迹史之-贫苦童年
• 1917年1月18日生,贫苦童年 • 7岁上学,步行10公里,返回背10台斤猪饲料 • 9岁开始半工半读,看牛,一个月5毛钱 • 读书最后10名,15岁小学毕业 • 1931年,15岁立志出去闯天下 • “对读书没有兴趣,也从来没有认真过”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性……缺乏环境的引导”
王永庆的生意经-实力主义
• SONY社长盛田昭夫1966年写<<学历无用论>> • 并非否定学历,而是肯定实力的重要 • 经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 实力是从实际经验得来的 • 案例:远东纺织总经理徐旭东拜师彼得.杜拉克,
以实际难题请教,得不到答案.事务问题无法由 他人代劳,必须自己亲身体验 • 从基层干起……经验丰富了,自然奠定未来成 功的基础.以这种观念做事,金钱便成为副产品
厂的39万吨,9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第二85万吨
王永庆发迹史之-塑料大王
成功原因 • 本身的胆识与苦干(越不景气越投资,加大投资
规模,降低成本,完善产业链经营) • 尹仲容与沈观泰的知遇和提携 • 台湾“政府”10年内限制设厂的保护
王永庆的生意经-低成本~
• 物美价廉,午餐汇报 • 追求效率,降低成本-唯效率是图 • 独立单元成本分析,而不是单位成本分析 • 切身感(割草的例子,60元1天,提高3.5倍业绩后,
– 追求快乐舒适一定要付出代价
• 先苦后甘
– 胸怀大志,自信满怀,勤奋努力,急功近利,最后失败 – 年轻人不要操之过急,成功绝非一蹴而就,一定要先苦
王永庆的生意经-读书
• 经验,实力,读书一样重要 • 留心三点,读书有用:
✓认清你的目的-读书以致用 ✓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验证 ✓学问无理论与实务之分
• 知识就是经验的积累 • 读书人若只记下书中所说,如果没有从实际出
发,没有消化,自己的新的心得,书就办成理论了
王永庆的生意经-读书
• 感想
– 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做好10度:
王永庆发迹史之-塑料大王~
• 继续扩产,降低成本,1958年,210吨/月, • 沈观泰支持下,1960年,1200吨/月,开始外销 • 1958年,成立南亚塑料,二次加工 • 投资卡林塑料,3次加工,雨衣,帘布等 • 1978年(62岁),营业额10亿美元 • 1980年开始美国建厂 • 1983年(65岁),PVC粉55万吨,加上美国投资工
王永庆发迹史之-米店~
• “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忧,成功的关键 在于一己的努力.”
• 15岁,嘉义米店当小工.他除了兢兢业业全力以 赴之外,并细心观察老板经营米店的一些诀窍, 以之作为日后创业的准备
• 1932年,16岁,父亲王长庚借200元开始开米店
• 在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苦功夫,想出一套变被 动为主动的服务方法
• 态度,热度,速度,气度,强度,风度,超度,制度,角度,尺度
王永庆这个人
• 一条毛巾用27年,到现在还在用 • 连娱乐,锻炼身体都不能当一回事的人,王永庆不
相信他会成功 • 不认识他的刻苦节俭和一诺千金,不了解他的率
直犀利和他的孤单寂寞,就不算认识王永庆
王永庆这个人-成功的要素
• 刻苦耐劳
– 刻苦耐劳不但是王永庆的座右铭,也是促使他成功的 主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