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与普通话的异同.

合集下载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一、倒装倒装是粤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差异,粤方言相对于普通话的倒装主要为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通常表现在一些名词上。

如普通话说公鸡母鸡,粤方言里就成了鸡公鸡乸;普通话说青椰子、酸萝卜,粤方言就说椰青、萝卜酸。

状语后置通常表现在句子上。

如普通话里的“你先走。

”“你多吃几碗饭吧。

”,粤方言里就成了“你走先。

”“你食多几碗饭啦。

”。

另外还有一些同素颠倒词也可算到倒装里。

如普通话的秋千、夜宵、要紧,在粤方言里面却是千秋、宵夜、紧要。

二、一些副词用法的不同粤方言里的“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副词,它可以涵盖普通话里几个副词的意思。

1.等埋阿爸翻嚟先食饭。

(等爸爸回来了再吃饭。

)——再2.先得五蚊咁少?(只有五元那幺少?)——只有3.都要佢肯先得噶。

(也要他肯才可以啊。

)——才另外还有“得”也是。

1.得噶啦你。

(有你的。

/你可以的。

)2.得咗!(成了!)——成功3.食得噶。

(可以吃的。

)——可以、能4.等得嚟都蚊训啦。

(等到那时就太迟了。

)——到5.你由得佢啦。

(你随便他想怎么样吧。

)三、量词量词这一项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量词本身的不同。

如在普通话里,修饰一个人的量词只能用个,但在粤方言里面就可以用个(呢个人——这个人)、条(佢条女——他的女朋友)、件(你件蛋散啊——你这个废柴)、淠(你淠烂泥——你这个废物)。

而不同的量词虽然都是用来修饰人的,却有着不同意思:阿叔条女(阿叔的女朋友)、阿叔个女(阿叔的女儿)。

又如,粤方言中把量词都变成“啲”的话,就从单数变成了复数:本书几好睇。

(这本书挺好看。

)——啲书几好睇。

(这些书挺好看。

)其次表现在粤方言中直接把量词放在名词前能起到强调、特指的作用,但普通话里并不会出现量词前没有数词或者指示词的情况。

如:朵花好靓啊。

(这朵花好漂亮啊。

)再次,粤方言的量词可以充当有从属意味的“的”、“之”。

如:我本书。

(我的书。

)四、时态的表达在粤方言里,用“过”、“咗”、“晒”、“紧”、“开”这五个字就可以简洁地说清楚动作的时态甚至程度。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大体上是一致的,普通话有的构词法,粤语基本都有,但粤语也有自己独特的构词形式,归纳其特点如下:1、粤语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单音词。

如:眼(眼睛)台(桌子)嘴(嘴巴)耳(耳朵)女(女儿)仔(儿子)木(木头)石(石头)骨(骨头)衫(衣服)鞋(鞋子)袜(袜子)纽(钮扣)龟(乌龟)蚁(蚂蚁)鹰(老鹰)橙(橙子)禾(稻谷)这些词绝大部分是名词,在普通话中通过添加同义词素或加子、头、儿等后缀构成双音词。

2、偏正式结构一般是前面修饰后面,但粤语中也存在一种后面修饰前面的构词方式。

如:鸡乸(母鸡)狗公(公狗)人客(客人)菜干(干菜)黄瓜酸(酸黄瓜)3、在并列式得词语中有一种二对一的方式,前二后一,同时指统一事物或统一事物的不同性质。

如:口水痰(痰)晚头夜(夜晚)老实威(颜色、式样朴素大方而较鲜艳华丽)大嚿衰(形容块头较大而愚笨的人)大食懒(好食懒做)4、动宾结构的词在普通话中大多数是动词,少数是名词,粤语中除了构成动词和名词外,还构成形容词。

如:爆棚(满座,过分拥挤)倒灶(砸锅)逼人(拥挤)吊瘾(引起兴趣但又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觉)生性(指小孩懂事)反骨(无情无义)5、形容词后面加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衬字增加词语的韵律感,使词语更加生动。

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构词法,但粤语显得尤其丰富。

如:多罗罗懵盛盛白雪雪热辣辣肥腯ten4腯高呈呈湿立立滑捋lüd1捋黑掹meng1掹瘦猛mang2猛直笔甩尖笔甩矮啲得圆囗囗dem4dê4红当荡花哩碌6、名词下加仔、女、佬、婆等词尾。

如:刀仔(小刀)凳仔(小凳子)明仔(小明)歌仔(歌)靓女(漂亮的女孩)叻女(聪明的女孩)猪肉佬(卖猪肉的男人)肥佬(胖男人)洗衫婆(替别人洗衣服的女人)肥婆(胖女人)粤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它的词汇自然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共同性。

据估计,与普通话相同的词汇接近70%,如果内容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词汇一致性更高,至少有90%。

普通话与广东话的区别

普通话与广东话的区别

广东话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代表性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

然而,广东话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差异极大,非广东话使用区的人一般听不懂。

而作为普通话代表的北京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73%。

关于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区别,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地位不同。

普通话是民族共同语,是法定的正式场合交际用语;而广东话属于汉语的一种方言。

二、使用面不同。

普通话全国通行,广东话只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通行。

三、语言本身不同。

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

从语音上说,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1.声母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普通话有翘舌音zh、ch、sh、r,而广东话没有。

在粤语里,支,资,知,都发ji音的。

2.韵母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广东话有韵尾爲m 的鼻韵母,还有韵尾爲b、d、g的韵母,而普通话没有。

3.声调不同。

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广东话有九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下阴入、阳入。

从词汇上说,差异主要有五个方面。

1、广东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成分,多用单音节词,而普通话则多是双音节词。

例如:尾巴——尾;耳朵——耳2、同是双音节词,广东话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

广东话的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

例如:公鸡——鸡公;母牛——牛乸3、广东人喜欢吉祥、如意,所以广东话不喜欢用不雅或不吉利或有忌讳的词语。

例如:丝瓜——胜瓜(丝——输)。

4、保留一些怀旧的生活用语。

例如:喝茶——饮茶;理发——飞发;发工资——出粮。

5、保留大量古词语和特殊的方言词语。

例如:擒掳——蜘蛛;塘尾——蜻蜓。

从语法上说,有四个典型区别。

1. 副词的位置不同。

在普通话里,副词一定会放在动词前面作爲状语,没有例外;然而,在广东话里面,有狠多副词是能放在动词后面,例如:对唔住,我行先。

对不起,我先走。

2.形容词的位置不同。

普通话与粤语差异比较

普通话与粤语差异比较
音 的普 通 话 , 至 是声 韵 都 不 相对 的普 通话 。 甚
2普通话与粤语声韵拼合关系的差异 比较。声韵拼合是非 . 粤方言 区的粤语学 习者 , 以及粤语 区的普通话 的学习者遇到较 为棘手的问题。因为粤语与普通话在声韵拼合 中有许多的差
义上的广州话 为研究对象进行对 比。由于粤语使用人数多、 地
粤 语 , 分布 于 广 东 中 、 南 、 西 东南 及 港 澳 地 区 的有 着 是 西 广 悠 久 历史 的方 言 。粤方 言 内部 存 在 有一 定 的分 歧 , 此 仅 以狭 在
对应 为 d 。这里声母对应有可能是换 了一个毫无规律可循的声 母。 因此 , 很多时候 , 我们常会昕到粤语区的人们讲没有舌尖后
如:端 ” “ 的粤音为(a )短(a )断(i)团(l) 。 dn 、 dn 、 tn 、 tn等 舌尖音 n t t 、 l 普通话与 四呼都 能相拼 , 粤方言大体上也一样 , 他们 的差别在 于四呼内部其 中某个拼合关系不一 。较之普通话不同的是 , 例 如 粤语 中没 有 “ul、t l、 a 、un , 有 n a ( )la n 、 n 、 l n n a” 但 u ln u in 暖 、i i tn ( ) 乱 的拼合 。() 3舌面音 iqx 普通话 、 、、, 粤语都只与齐齿呼和搬
异, 而长期 的第一语言 的习惯, 很难接受全新 的声韵拼合 。 ) f 唇 1
齿音 f 在粤语 与普通话中皆能与开 口呼 、 齐齿呼 、 口呼韵母 合
相拼 , 与撮 口呼韵 母 相 拼 。普 通话 中 ,与 合 口呼相 拼 的 时候 不 f
仅仅限于 u 而不 同的是在粤语 中 f , 和合 口呼相拼的时候 , 可以 和 u 、e 相拼合 。粤方言 中, n ui 例如 : n 欢 )f ( )fi灰 ) f ( 、u 款 、 ( 等 u n u 声韵配合关系就存在差异。另外唇齿音 f 在普通话 中, 与开1 2 1 呼拼 合仅 限于 f( )f( )f g 风 )f ( )fi飞 )f a发 、 佛 、n ( 、n 份 、 ( 、 u o e e e o ( )f g 方 ) ( ) 否 、 n ( 、 翻 而没有粤语 缸( )f s 封 ) a 快 、 n ( 的声韵配 o 合方式 。() 2普通话 中, 舌尖 中音 的 d t . 只与开 口呼、 齐齿呼、 合 口呼相拼 , 不与撮 口呼韵母相拼。有 d . 、it d 、 等音节 , a t d、 、ut a i u 没有 “t 、 n 的拼合。 dn t ” i n 而粤语中, 舌尖 中音的 d t . 只与开 口呼、

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粤语保存着我国最早的“普通话”讨论粤语的形成地,首先要弄清粤语从何而来。

有人以为粤语来源于占代岭南“百越”语言,这不合乎事实。

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

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普通话”。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

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秦朝征服“百越”之地,征发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到岭南作“垦卒”。

这些垦卒“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但由于垦卒独自屯田,因此他们的语言只在屯内通行,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直至赵佗建亢南越国时,也采用百越土著的服饰和生活习俗,讲百越土著的语言。

可见雅言并未在岭南通行,只是出现了少数面积很小的“雅言岛”。

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

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

交趾刺史部和交州的治所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今封开和梧州),雅言就首先在广信使用。

广信又是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

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杂缯等购回明珠、璧琉璃、奇石等海外奇珍,经南流江——北流江和鉴江——南江两条贸易通道输入广信,再经贺江——潇水输往中原。

中原传入的雅言通过商贸活动而逐步通行于这一带。

广信还是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

东汉时期,一大批文人学者以这里为阵地,开展文化活动,设馆客授生徒。

其中最突出的是经学家陈元和士燮。

陈元被誉为“岭海儒宗”,晚年回广信办学,成为岭南文化的先驱者之一。

上燮担任交趾郡太守40多年,还一度“董督七郡”,不少中原文人慕其名前来依附,他们来往于交趾、广信等地,以讲学为业。

这些文人在传播中原汉文化时所使用的,当然是有汉字作为纪录符号的雅言。

粤语1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1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

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四、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华仔听日去上海。

华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强仔,明仔,德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来,在广东话说嚟五、词序比较:广东话普通话A+形容词+过+BA比B+形容词德民高过阿珊德民比阿珊高嘉敏间屋大过咏聪果间嘉敏的房子比咏聪的大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户。

广东话普通话动词+副词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慢啲走快啲食少啲饮酒广东话普通话A+谓语+副词+BA+比+副词+谓语美宝食多我一碗饭美宝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

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Ⅰ语法上话与普通话亦有差别,往往把状语修饰成分置于动词之后。

1、副词后置。

例如:你先看——你睇先:我先走——我行先;我比你多——我多过你,等等。

还有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例如:给你笔——畀笔你。

2、二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星仔听日去。

而普通话会说成,星仔明天到去。

3、语序比较,比如,粤语会说,你高过a,但是普通话会说,你比a高。

词序上的分别:词序就是指词的先后次序。

这里的词序并不是指在词汇中,语素出现的先后次序,而是指在句式中,词类出现的先后次序。

在普通话与话之间经常出现在词序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把这些分别归纳成以下几大类:1. 副词的位置不同:普通话与话在这个词序上的分别十分明显;在普通话里,副词一定会放在动词前面作为状语,没有例外;然而,在话里面,有很多副词是能放在动词后面,例如:话普通话动 + 副副(状) + 动对唔住,我行先对不起,我先走俾多o的啦,咁少o既?多给点吧,怎么这么少哇?讲少o的啦,讲多错多。

少说点吧,说得多错得多。

等埋佢o地,行慢o的啦。

等等他们,慢点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锁门你先出去,我要锁门2. 形容词的位置不同在普通话中,形容词往往是用在名词反作为谓语,然而在话中有某些形容词,如:多、少、大、齐等等,经常效在阿词的前面,作为定语,例如:话普通话形(定) + 名名 + 形(谓)多人唔紧要。

人多不要紧。

好生意啦。

生意好啦。

黄先生几好人。

黄先生人挺好。

大风得滞!风太大了!今日真系齐人。

今天人真齐。

3. 双宾语的位置不同宾语是动词的一种连带成份,有时一个动词可以带起两个宾语,如:「他借我两本杂志。

」中的「我」跟「杂志」,这就是双宾语了。

普通话与话在双宾语的先后次序上刚好相反;在普通话里,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人宾语)一名(物宾语),而在话则刚好相反,指物的宾语在前,指人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物宾语)一名(人宾语)。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Page 6
1、形容词后置
粤语一些词汇习惯将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后面,相对汉语普通 话而言形成所谓的倒装构词结构,例如现代汉语的“公鸡”在粤语中 是“鸡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状语后置 粤语通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所修饰的
词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如:
位置
粤语
现代标准汉语
“你比他高”。粤语说“你大过佢”,现代标准汉语说 “你比他大”。近年来,由于受标准汉语影响,这情况也 出现改变。“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这种现代标 准汉语的语法也逐渐被粤语吸收。在一些副词上,如“先” 字,粤语亦习惯把动词之后,例如“你先走”在粤语要说 成“你行先”。
Page 12
9、语气助词
Page 3
一、粤语不同于广东话
粤语并不同于广东话,正如英语并不只是英国的语言。粤语的起源和 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 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 而非特指“广东话”。 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现时所称的 “广东话”其实只是粤语口语上的叫法,粤语的标准音是西关口音 (广州话)为标准的广府话或叫广州话,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 会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其实称“广东话”可指 广东方言,如:可细分为无法互通、理解、差别大的广东地方里潮州 话、客家话、雷州话、四邑话等词汇或俚语、俗语、歇后语、文化词 语吸收,再纳入广东方言,这可才口语上称作“广东话”。如果把整 个能互通的粤语只称作“广东话”,其实会无视同样说粤语部分地区 的人,广西部分地区(广西把粤语称白话,即粤语方言的分支、与标 准广州话有一定口音上的差异,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约95%左右可 互通。)海南省部分亦有粤语地方(即粤语方言的分支,称儋州话)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异同
2
语法异同
主要差异
2
语法异同
词句顺序-形容词后置
2
语法异同
词句顺序-状语后置
2
语法异同
反序构词
粤语
国语
秋千
千秋 宵夜
紧要
夜宵
要紧
挤拥
拥挤
2
语法异同
量词的特殊用法
2
语法异同
量词的特殊用法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粤语习惯用量词替代指属助词如 “的”“之”等,但这样的量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 然是指示物品所属的。
3
词汇的来源
差异
广东话某些词具有普通话不具有的前缀和后 缀。 例:阿爸(爸爸),阿妈(妈妈),阿婆( 外祖母),女仔(女孩),后生仔(男青年 ),刀仔(小刀),靓仔(漂亮的小伙子) ,打工妹(打工姑娘),肥佬(胖子),肥 婆(胖女人),车衣婆(做衣服的女人)等 。
3
词汇的异同
粤语常用词汇
瞓觉(睡觉) 食(吃) 食晏(吃午餐) 我(我)你(你)佢(他)我哋dei(我们)你哋( 你们)佢哋kuidei(他们) 人哋(人家) 呢度 leidou(这里) 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 ) 嗰(那) 咁样gam(这样、那样) 点解diangai (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 乜嘢?(什 么)乜(什么)
3
词汇的来源
创新词汇
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词汇也需要不断发 展创新,粤语方言词绝大部分是由创新而来。 雪柜(冰箱) 雪条(冰棒) 煲(煮、熬) 煲饭(煮饭)煲粥(熬粥) 猪红(猪血) 鸡红(鸡血) 温馨小tips 冰雪不分,血多叫红
3
词汇的来源
外来词
随着外国的新的东西的传入 ,英语词汇与也就大量 进入粤语 其中一部分也被普通话话吸收,有一部 分普通话并未吸收而粤语单独吸收了。 巴士(公共汽车,bus) 波(球,ball) 飞(票,fare) 曲奇(一种黄油小饼,cokie) 镭射(激光,lazer) 的士(出租车,Taxi)--搭的(粤语)--打的(国语)
发音的异同
1
粤语简介
粤语简介
1
粤语简介
粤语简介
小故事时间
以下是北京历史老师袁腾飞的一段话,讲述了关于所谓普通话的来源。 “昭君当国,汉匈40多年和睦相处。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 奴与汉人杂居,咱们不定谁就是匈奴人的后代,完全有可能。北京是辽金 元明清五朝故都,除了明朝,辽金元清全是少数民族,所以北京这个地方 自古胡汉杂居,胡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你说我是最正宗的华 夏民族,不可能。孔子说的都可能是闽南话,因为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跟 北方方言的混合语,是胡音。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北京话以一 票的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古汉语。”
词汇的异同
3
词汇的来源
古词
古代汉人与土著杂居和对土著的逐渐的同化 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了“古越语”的成分 一些古词在粤语中仍较为常用 畀(bei3 给)畀支笔佢 (他)
(给他一支笔)3Biblioteka 词汇的来源古词(续)
嗍(sok3 吸) 嗍一啖(口)气( 吸一口气) 佢(keoi5 古作“渠” 佢喺(是)边个(他是谁) 呢(ne1这) 本书喺(是)边个架(谁的)(这本书是谁的) 执(zap1 拾) 执起本书 (把书拾起来) 虾(haa1 欺负) 唔好(不要)虾(欺负)细佬 (不要欺负弟弟) 唔
3
词汇的异同
粤语日常用语
谢谢您送的礼物,我很喜欢。 -唔该你送俾我嘅礼物,我好中意。 这都是我的错,请你原谅我。 -呢啲全部都系我嘅错,请你原谅我 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 -唔好意思要你等咗咁耐。 没关系。冇乜关系 -别介意。 唔使介意。 都是我不好,请别再生气了。 -都系我唔好,唔好再嬲啦。 对不起,我迟到了。 -对唔住,我迟到咗。 我不是故意的。 -我唔系特登嘅。 生日快乐! -生辰快乐! 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你今晚得唔得闲啊?
粤语与国语之异同
By 苏骏鹏 黄嘉健
1 2 3
4
粤语简介 语法的异同 词汇的异同 发音的异同
目 录
粤语简介
1
粤语简介
粤语简介
粤语 Cantonese
语系:汉藏语 汉语族 使用人数:约1.2-1.3亿 把粤语作为官方语言地区:香港、澳门
使用地域: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 洲等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语言, 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普通话、粤语、湘语、 闽南话、客家话) 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汉书》作“南粤国” , 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
1
粤语简介
粤语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定义粤语为语言
粤语发源于夏朝的汉族语言,由雅言发展而来,而雅言在汉代被确立为官 方语言,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
普通话是满族人进入中原后模仿汉语形成的,粤语与普通话同属于汉语 , 是汉语下属的一个分支语言 。 目前粤语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 语言。

个书包---你的书包
2
语法异同
并列动词体
粤语可以用两个并列动词构成一个动词体,把“紧”、 “咗”、“完”、“过”、“下”加在两个并列动词中间。现 代标准汉语必须把相应词或对译词放在单一动词的前面或者后 面。

2
语法异同
有+动词结构
粤语广泛使用“有”+动词的语法结构,表示强调。
我有睇呢本书—我确实看了这本书 我有同佢讲—我确实有和他讲
3
词汇的来源
古词(续)
广东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成份,所以它的 词汇多是单音节的。而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 则应表达为双音节。(注:以下括号中均为 普通话的标准表达。) 例:裙(裙子),裤(裤子),杯(杯子), 柴(木柴),袜(袜子),衫(衬衫),憎 (憎恨),监(监牢)等。“这件衫多少 钱?”应说为“这件衬衫多少钱?”
1
粤语简介
粤语念诗词
唐宋时期可被视为粤语的定型时期,因此现代粤语仍能对应宋朝《广韵》 的发音,但难以对应元朝或以后的中原汉语发音。 唐诗宋词用南方的粤语来念,非常顺畅,压韵压得非常好。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