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合集下载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粤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一、倒装倒装是粤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一个比较大的差异,粤方言相对于普通话的倒装主要为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通常表现在一些名词上。

如普通话说公鸡母鸡,粤方言里就成了鸡公鸡乸;普通话说青椰子、酸萝卜,粤方言就说椰青、萝卜酸。

状语后置通常表现在句子上。

如普通话里的“你先走。

”“你多吃几碗饭吧。

”,粤方言里就成了“你走先。

”“你食多几碗饭啦。

”。

另外还有一些同素颠倒词也可算到倒装里。

如普通话的秋千、夜宵、要紧,在粤方言里面却是千秋、宵夜、紧要。

二、一些副词用法的不同粤方言里的“先”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副词,它可以涵盖普通话里几个副词的意思。

1.等埋阿爸翻嚟先食饭。

(等爸爸回来了再吃饭。

)——再2.先得五蚊咁少?(只有五元那幺少?)——只有3.都要佢肯先得噶。

(也要他肯才可以啊。

)——才另外还有“得”也是。

1.得噶啦你。

(有你的。

/你可以的。

)2.得咗!(成了!)——成功3.食得噶。

(可以吃的。

)——可以、能4.等得嚟都蚊训啦。

(等到那时就太迟了。

)——到5.你由得佢啦。

(你随便他想怎么样吧。

)三、量词量词这一项的特点首先表现在量词本身的不同。

如在普通话里,修饰一个人的量词只能用个,但在粤方言里面就可以用个(呢个人——这个人)、条(佢条女——他的女朋友)、件(你件蛋散啊——你这个废柴)、淠(你淠烂泥——你这个废物)。

而不同的量词虽然都是用来修饰人的,却有着不同意思:阿叔条女(阿叔的女朋友)、阿叔个女(阿叔的女儿)。

又如,粤方言中把量词都变成“啲”的话,就从单数变成了复数:本书几好睇。

(这本书挺好看。

)——啲书几好睇。

(这些书挺好看。

)其次表现在粤方言中直接把量词放在名词前能起到强调、特指的作用,但普通话里并不会出现量词前没有数词或者指示词的情况。

如:朵花好靓啊。

(这朵花好漂亮啊。

)再次,粤方言的量词可以充当有从属意味的“的”、“之”。

如:我本书。

(我的书。

)四、时态的表达在粤方言里,用“过”、“咗”、“晒”、“紧”、“开”这五个字就可以简洁地说清楚动作的时态甚至程度。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

粤语构词法与普通话大体上是一致的,普通话有的构词法,粤语基本都有,但粤语也有自己独特的构词形式,归纳其特点如下:1、粤语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单音词。

如:眼(眼睛)台(桌子)嘴(嘴巴)耳(耳朵)女(女儿)仔(儿子)木(木头)石(石头)骨(骨头)衫(衣服)鞋(鞋子)袜(袜子)纽(钮扣)龟(乌龟)蚁(蚂蚁)鹰(老鹰)橙(橙子)禾(稻谷)这些词绝大部分是名词,在普通话中通过添加同义词素或加子、头、儿等后缀构成双音词。

2、偏正式结构一般是前面修饰后面,但粤语中也存在一种后面修饰前面的构词方式。

如:鸡乸(母鸡)狗公(公狗)人客(客人)菜干(干菜)黄瓜酸(酸黄瓜)3、在并列式得词语中有一种二对一的方式,前二后一,同时指统一事物或统一事物的不同性质。

如:口水痰(痰)晚头夜(夜晚)老实威(颜色、式样朴素大方而较鲜艳华丽)大嚿衰(形容块头较大而愚笨的人)大食懒(好食懒做)4、动宾结构的词在普通话中大多数是动词,少数是名词,粤语中除了构成动词和名词外,还构成形容词。

如:爆棚(满座,过分拥挤)倒灶(砸锅)逼人(拥挤)吊瘾(引起兴趣但又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觉)生性(指小孩懂事)反骨(无情无义)5、形容词后面加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衬字增加词语的韵律感,使词语更加生动。

普通话中也有类似的构词法,但粤语显得尤其丰富。

如:多罗罗懵盛盛白雪雪热辣辣肥腯ten4腯高呈呈湿立立滑捋lüd1捋黑掹meng1掹瘦猛mang2猛直笔甩尖笔甩矮啲得圆囗囗dem4dê4红当荡花哩碌6、名词下加仔、女、佬、婆等词尾。

如:刀仔(小刀)凳仔(小凳子)明仔(小明)歌仔(歌)靓女(漂亮的女孩)叻女(聪明的女孩)猪肉佬(卖猪肉的男人)肥佬(胖男人)洗衫婆(替别人洗衣服的女人)肥婆(胖女人)粤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它的词汇自然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共同性。

据估计,与普通话相同的词汇接近70%,如果内容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词汇一致性更高,至少有90%。

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粤语和普通话在语法上区别浅析——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陈莲花摘要:粤语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语言,在上古南越时期便开始产生,与普通话在语音、语调和语法上面大相径庭。

粤语和普通话在语法上最明显的区别在词缀、量词的用法、双宾语语序、比较结构和副词状语后置上,本文将就上述几点做简要的论述。

同时也简要介绍几则粤语中的口头禅,感受粤语不可抗拒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关键词:粤语词缀量词双宾语语序比较结构副词状语后置正文:粤语是粤方言,是流行于广东大部分地区、广西东南部、港澳地区、东南亚华侨、海外华人聚集地的地方方言,目前使用粤语的人数有七千万,仅次于普通话和吴方言。

各地粤语又有所不同,内部分歧比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广府地区的广州话,所以粤语又被称之为广州话。

粤语在南越时期开始出现雏形,在魏晋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到唐宋时粤语和中原汉语差距越来越大,趋于成熟并拥有相对独立的语言体系、词汇系统及语法结构。

语法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语法有规约性、抽象性和生成性。

【1】语法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的包括语序、辅助词、词缀、重叠、内部曲折。

本文将从词缀、量词的用法、双宾语语序、比较结构和副词状语后置浅略分析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一、粤语在构词方式上有特色的词缀,如词头词尾,变化多端,有限词汇幻变出无限生机,普通话在这个方面则没有体现出来。

先说词头,粤语中词头用得比较多的是“阿”和“老”。

“阿”主要用于称呼别人,如普通话中的“爸爸”,粤语中会说“阿爸”,“妈妈”会说“阿妈”,“哥哥”会说“阿哥”,“嫂嫂”会说“阿嫂”;“阿”也会用于一个人名字中的其中一个字之前,如“陈虹”会叫成“阿虹”等等。

一个词头“阿”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并显得亲切和谐。

“老”则有“老坑”(老头)、“老嘢”(老人家)、“老细”(老板)等等,同样是生活气息浓重。

再说词尾,词尾就多了,有“仔”“鬼”“婆”“哥”“精”等等,这里主要讲“仔”字。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

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去’:、四、动词‘来’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华仔听日去上海。

华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强仔,明仔,德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来,在广东话说嚟五、词序比较:广东话 普通话A+形容词+过+B A比B+形容词德民高过阿珊 德民比阿珊高嘉敏间屋大过咏聪果间 嘉敏的房子比咏聪的大 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 户。

广东话 普通话动词+副词 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 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 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 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 慢啲走 快啲食 少啲饮酒广东话 普通话A+谓语+副词+B A+比+副词+谓语美宝食多我一碗饭 美宝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

普通话_粤语比较义系词句的句法差异及相关问题

普通话_粤语比较义系词句的句法差异及相关问题

普通话、粤语比较义系词句的句法差异及相关问题①张和友1 邓思颖2(1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摘 要]文章着重讨论普通话和粤语中一种形如“N P1-系词-NP2-结构助词-A P”的系词句,这种句子含有比较义。

普通话和粤语在这种句子上表现出差异,究其缘由,在于二者在空语类性质上有差别:普通话的空语类可以具备指称能力,但粤语的这种空语类基本上是无指的。

在有相关的允准条件下,二者又呈现一定的共性:普通话和粤语这类句子的比较义是基础生成的,“是/系”仍是系词,只是跟典型的系词有所不同。

这类句子的存在,跟汉语没有形式主语有关。

[关键词]系词句;比较义;空语类;允准[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9)03-0023-05§0引言普通话中有一类含有比较义的系词句,以往的系词句研究没有讨论过这类句子(Chao 1968,朱德熙1978,吕叔湘1980、1982,王力1985)。

本文将这类系词句表示为:“N P1-系词-N P2--A P”(结构助词在普通话中体现为“的”,在粤语中体现为“嘅”)。

从形式上看,这类句子以及它所具有的比较义似乎跟“系词-N P2-结构助词-N P1-A P”这样的结构有关,而实际上这种结构是不自由的。

语言事实显示,普通话和粤语在这类系词句上有“同”有“异”,请看下面的例句:①a.普:}是故乡的月亮圆。

②a.普:还是故乡的月亮圆。

 b.粤:}係乡下嘅月光圆。

b.粤:都系故乡嘅月亮圆啲。

“都”这些成分,句子的可普通话和粤语在例①、②这样的句子上表现出一致性:离开“还”、接受度都不高;当有了这两个功能算子,句子的可接受度大为增强。

再看下面的例③-⑤,普通话和粤语表现出明显的对立:普通话接受“N P1-系词-N P2-结构助词-A P”这种结构,而粤语则倾向于排斥这种句子。

粤语1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1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

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四、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华仔听日去上海。

华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强仔,明仔,德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来,在广东话说嚟五、词序比较:广东话普通话A+形容词+过+BA比B+形容词德民高过阿珊德民比阿珊高嘉敏间屋大过咏聪果间嘉敏的房子比咏聪的大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户。

广东话普通话动词+副词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慢啲走快啲食少啲饮酒广东话普通话A+谓语+副词+BA+比+副词+谓语美宝食多我一碗饭美宝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浅谈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的区别

Page 18
(三)、特殊句式
粤语有一些句子的格式与普通话不同。他们主要表现在比 较句、处置句、存在句、双宾句、被动句、否定句、判断 句、疑问句等几种句式上。现分述如下:
Page 19
1、比较句
粤语的比较句,常在两项中间先用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然后再加“过” 的格式,如:
佢高过你。(他比你高。)
Page 14
(2)、“咗” 加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例如: 我完成咗呢项任务。(我完成了这项任务。)
佢去咗边度?(他到哪里去了?) (3)、“过”动词之后加“过”表示动作的经历,这和
普通话相同,但在合成趋向动词之后,粤语要把“过”插 在趋向动词的两个字中间。例如: 今日我出过去。(今天我出去过。) (4)、“住”、“自” 动词后面加“住”表示动作的 持续,一般用在肯定语句或普通语句里;“自”也可以表 示动作的持续,只用于否定语句里。例如: 佢望住我。(他看着我。) 咪放手自。(先别放手。)

多覆叠式,如“嘅啦吓哗”。
在表达语气和情貌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是不可或缺的。
Page 13
10、动词时态 粤语的动词有时态的范畴。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动词之后
加“紧”或“开”;表示动作完成在动词之后加“咗”; 表示动作的经历在动词之后加“过”;表示动作的持续在 动词之后加“住”或“自”。分述如下: (1)、“紧” 在动词之后加“紧”,表示动作正在进 行;动作之后加“开”,除了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外,还 表示动作曾经进行过,今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例如: 大家讨论紧呢件事。(大家正在讨论这件事。) 佢睇紧一张报纸。(他正在看一张报纸。)
Page 22
7、否定句 粤语中常用的否定词有“唔”(不)、“冇”(没)、

粤语与普通话区别

粤语与普通话区别
6
小贴士
1、粤语保留许多古老发音,例如粤语中「我」 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
2、在声调方面,粤语完整保留中古汉语平、上、 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格局,是保留古汉语入声 最为完整的语言,对于朗诵及研究中国古诗词等文 学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3、粤语包含-p、-t、-k等韵尾,没有普通话所具 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
❖ 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 ❖ 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
❖ 窗台上放个钻,钻底下放块砖, ❖ 不知要砖砸钻,还是要钻钻砖。
12
2、儿化: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 运运气儿,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 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嗓子练 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 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 鼓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边个
他的
佢嘅
看看
睇睇
受不了
顶唔顺
本事大
犀利
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 「虾」表示「欺负」,「边」表示「哪」等等。 这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19
3、广东话中许多方言词与普通话的表达不同。
煲汤--煮汤, 鼻水--鼻涕, 冲凉—洗澡 拍拖--谈恋爱, 劏鸡--杀鸡,打边炉--吃火锅 钟意--喜爱, 炒更--兼职, 单车—自行车 肥佬--胖子 , 粉擦--板擦, 青瓜--黄瓜 豉油--酱油, 赛事--比赛, 锁匙--钥匙 一个字--五分钟(九点三个字)
23
7、外来词的随遇而安
❖ 除此以外,广东话中也有许多外来词,与普通 话的表达不同。
❖ 例: ❖ 波士(老板)、 香口胶(口香糖), ❖ 巴士(公共汽车)、朱古力(巧克力), ❖ 雪糕/条(冰淇淋)、的士(出租车), ❖ 士多(综合商店)、 波鞋(运动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

语法上广东话与普通话亦有差别,往往把状语修饰成分置于动词之后。

1、副词后置。

例如:你先看——你睇先:我先走——我行先;我比你多——我多过你,等等。

还有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例如:给你笔——畀笔你。

2、二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星仔听日去上海。

而普通话会说成,星仔明天到上海去。

3、语序比较,比如,粤语会说,你高过a,但是普通话会说,你比a高。

词序上的分别:
词序就是指词的先后次序。

这里的词序并不是指在词汇中,语素出现的先后次序,而是指在句式中,词类出现的先后次序。

在普通话与广东话之间经常出现在词序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把这些分别归纳成以下几大类:
1. 副词的位置不同:
普通话与广东话在这个词序上的分别十分明显;在普通话里,副词一定会放在动词前面作为状语,没有例外;然而,在广东话里面,有很多副词是能放在动词后面,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动 + 副副(状) + 动
对唔住,我行先对不起,我先走
俾多o的啦,咁少o既?多给点吧,怎么这么少哇?
讲少o的啦,讲多错多。

少说点吧,说得多错得多。

等埋佢o地,行慢o的啦。

等等他们,慢点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锁门你先出去,我要锁门
2. 形容词的位置不同
在普通话中,形容词往往是用在名词反作为谓语,然而在广东话中有某些形容词,如:多、少、大、齐等等,经常效在阿词的前面,作为定语,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形(定) + 名名 + 形(谓)
多人唔紧要。

人多不要紧。

好生意啦。

生意好啦。

黄先生几好人。

黄先生人挺好。

大风得滞!风太大了!
今日真系齐人。

今天人真齐。

3. 双宾语的位置不同
宾语是动词的一种连带成份,有时一个动词可以带起两个宾语,如:「他借我
两本杂志。

」中的「我」跟「杂志」,这就是双宾语了。

普通话与广东话在双
宾语的先后次序上刚好相反;在普通话里,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人宾语)一名(物宾语),而在广东话则刚好相反,指物的宾语在前,指人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物宾语)一名(人宾语)。

简单来说双宾语在普通话是以「先人后物」形式存在,而在广东话则是以「先物后人」形式存在。

广东话普通话
主 + 动 + 物宾语 + 人宾语主 + 动 + 人宾语 + 物宾语
俾一本书我。

给我一本书。

佢俾钱我。

他给我钱。

佢借两本杂志我。

他借给我两本杂志。

你打个电话俾小华啦。

你给小华打个电话吧。

你写封信俾佢啦。

你给他写封信吧。

4. 动补结构的否定式上,否定词位置的不同
在普通话中的动补结构的否定式,否定词「不」往往是在动词之后,而在广东
话中,否定词「唔」往往是在动词之前,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否定词 + 动词动词 + 否定词
o的字我唔睇得清楚。

那些字我看不清楚。

嘈得滞,我唔训得着。

太吵了,我睡不着。

我o地唔比得过佢o地我们比不过他们。

10. 比较句上的分别:
在广东话的比较句中副词往往直接加在动词性谓语之后,用以表示比较,例如:在「高」、「大」后加上「过」;而在普通话上,则会用「比」来表示比较,
而且副词一定在动词之后。

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甲 + 谓语 + 副词 + 乙甲 + 比 + 乙 + 副词 + 谓语
我高过你。

我比你高。

我大过你。

我比你大。

你到早我十五分钟。

你比我早来十五分钟。

佢交卷先过我他比我先交卷子。

今年好过旧年。

今年比去年好。

11. 判断句上的分别:
广东话经常以「系……o黎o架」或「唔系……o黎o架」来表示肯定或否定,
但是在普通话里,我们却不可以直译成「是……来的」和「不是……来的」,因
为在广东话中的「o黎」只是用以帮助我们判断,而不是拍「来」的意思,所
以在这类判断句上的「o黎」我们该去掉不译。

广东话普通话
呢o的系乜o野o黎o架?这是什么?
佢系学生o黎o架。

他是学生。

呢o的系玻璃o黎o架。

这是玻璃。

个公仔系陶瓷o黎o架。

这娃娃是陶瓷的。

12. 数量词方面:
在广东话里,数量词往往能够在不令别人不能理解的情况之下省去部份词素,
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百二一百二十
万七一万七千
另外,在广东话上,当指示词加上数量词之后,指示词如:「呢」、「o个」、「o的」等等都可以省去不用,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o的野好好食。

这些东西很好吃。

佢畀本公仔书我细路。

他给我弟弟一本小人书。

架车好靓。

这辆车很漂亮。

o的书几钱?这些书要多少钱?
场火救熄未?那场火扑灭了没有?
13. 「有」的句式:
在广东话里经常使用「有」来表示强调的语气,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在动词前加
上「有」作为肯定的答复,有时候甚至直接了当回答「有」;可是在普通话里
是没有这么的说法的。

例如:
广东话普通话
有打电话。

打了电话。

花有开啊。

花已经开了。

我有参加比赛啊。

我参加了比赛。

有带遮。

带了雨伞。

Ⅱ基本词汇不同。

如普通话说“哭”,广东话说“喊”;普通话说“站”,广东话说“企”;普通话说“睡”,广东话说“训”;普通话说“看”,广东话
说“睇”;普通话说“吃”,广东话说“食”。

等等。

Ⅲ或者使用的虚词不同,如普通话说“我正在读书。

”广东话说“我读紧书。

”等等。

第一、粤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成分,粤语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有一些区别,如普通话:我先走了.粤语:我走先了.普通话:喝水吃饭.粤语:饮水食饭.普通话行/走不分,粤语区分行/走.普通话:站住.粤语:企定.在词汇方面,粤语保留一些古词或古义,而在北方方言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

如粤语中“粘”说“黐”,北方方言不用。

在语法方面,在人名前加“阿”表示亲昵,修饰成分后置,“公鸡”说成“鸡公”,这些都是古汉语特征的遗留。

第二、粤语保留不少古代“南越”族语言的底层成分。

古代汉人与土著杂居和
对土著的逐渐的同化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了“古越语”的成分,这主要表现
在词汇方面。

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这些都是“古越语”底层词的遗留。

第三、粤语吸收了较多的来来词。

在鸦片战争后,香港割让给英国,广东被迫设立通商口岸,在与外国长期的接触中,粤语也就吸收了不少的外来词,其中主要来自英语,香港粤语中吸收外来词更多,而且也强烈影响着广东境内的粤语。

这些外来词有的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巴士”,普通话中说“公共汽车”,有的是普通话虽然吸收但译法不同,如普通话中的“沙拉”在粤语中译为“沙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