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楼介绍
玉海楼背后的故事

玉海楼背后的故事嘿,你知道玉海楼吗?那可是个有故事的地儿呀!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瑞安,那可是一座承载着无数历史与文化的宝库。
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时光的流转和变迁。
走进玉海楼,你仿佛能闻到历史的气息。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是清代大儒孙诒让先生的心血之作。
孙诒让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学术天空。
你说,他为啥要建这么一座楼呢?这就好比一个人特别痴迷于收集宝贝,孙诒让先生对书籍和文化的热爱那可是到了骨子里呀!他希望能有一个地方,把那些珍贵的书籍都好好地保存起来,让后人也能领略到其中的魅力。
玉海楼里的那些书籍啊,可都是宝贝!它们就像沉睡的精灵,等待着人们去唤醒它们。
你能想象得到吗,当你轻轻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仿佛能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
这是多么奇妙的体验啊!这里的建筑风格也很独特呢。
那飞檐斗拱,那雕花门窗,无不展现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走在里面,就像走在一个古老的梦境里,让人陶醉其中。
而且啊,玉海楼可不仅仅是一座楼那么简单。
它还是一个文化的交流中心呢!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
这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大家都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它不就像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吗?我们在不同的时间来到这里,感受着它的魅力,然后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前行。
哎呀,玉海楼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呀!它就像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玉海楼,那可真是一大遗憾呢!赶紧去看看吧,去感受一下那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
相信我,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吸引的!你难道不想去亲自体验一下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话说温州)玉海楼

这是谁?点点看。
带你参观玉海楼
/programs/view/TOwU blcOsHY/?union_id=100501_100500_01_ 01&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 MDAwMV8wMV8wMQ
有奖问答
1、玉海楼谁建的?( ) A、毛泽东 B、叶圣陶 C、孙治让 2、玉海楼什么时间建的?( ) A、1887年 B、1888年 C、1889年 3、孙治让是哪里人?( ) A、温州乐清 B、温州永嘉 C、温州瑞安 以上部分为抢答。
藏Hale Waihona Puke 楼是谁建的?孙诒让虽然赞成维新,同情革命,但是毕竟生活在清 末的封建家庭,他的言行还不可能违反当时礼制。玉海楼 建成时,孙诒让四十一岁,其父孙衣言七四四岁,尚健在。 孙诒让尽管学问已超过其父,在功名、官衔都高于自己的 父亲还能‘视事的情况下,是不会自任家长的。孙诒让一 生最高的学术成就是研究周礼,他本人对庶母、寡嫂都十 分尊重,孙衣言八十一岁去世后孙诒让常自称“孤儿”、 “孤露”,所以如果奉为玉海楼创始人,他是绝对不会接 受的。 孙衣言建玉海楼,因为邵屿山房旧居褊隘,缥湘甚富, 苦不能容,他在《玉海楼藏书记》中说道:“为次儿卜筑 河上,乃于金带桥北别建大楼,南北相向各五楹,专为藏 书读书之所,尽徙旧藏,庋之楼上;而以所刊《永嘉丛书》 四千余版列置楼下,以便摹印。”玉海楼是孙衣言 为 孙诒让藏书读书而建,谁是创始人,不言而喻。
为何取名为藏书楼?
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王应麟,故取其巨著《玉 海》作为楼名,以示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 浩瀚”。玉海楼台门石额“玉海楼书藏”为礼部 侍郎顺德李文田书,石联“玉成桃李,海涌波澜” 为郭沫若题。玉海楼当时藏书八、九万卷,以多 名家批校本、多孙氏父子手批校本、多瓯越乡邦 文献而闻名于世,订有《藏书规约》16条,管理 严格。后来古籍渐有散失。历年来,不断征集流 散在外的古籍以及文物、字画,并开辟孙诒让纪 念馆、民俗文物陈列室和举办展览。
玉海楼的 散文

玉海楼的散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玉海楼,位于江南水乡的一座古老建筑,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娴静优雅。
它坐落在一片绿树掩映中,似乎与这里周围的繁华喧嚣无关。
不过,走进这座建筑,你会感受到一种古老与现代的和谐融合,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玉海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其建造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据传说,这座楼始建于唐代,经过数百年的兴衰,如今已经成为一座代表性的古建筑。
楼高三层,每一层都有独特的设计,展示出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
登上楼顶,可以俯瞰整个水乡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玉海楼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不同于其他建筑的华丽,它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淡雅的气质。
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工匠的用心与技艺。
走廊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挂画,展示出当时的文化风貌。
整个楼的建筑结构稳固,雕梁画栋,显得气势恢宏,却又不失精致。
玉海楼的内部装饰同样精美绝伦,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从地板上的砖砌工艺到天花板上的彩绘,处处展现出主人的贵族身份。
楼内陈设的家具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体现着当时的品味与文化。
无论是家具的材质还是图案,都展现出了一种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之美。
玉海楼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这里发生过无数故事,留下了无数传说。
据说,这座楼曾是一位贵族的府邸,府主人富甲一方,家财万贯。
他才华横溢,是当地有名的文人雅士。
每年春天,他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邀请各路才子佳人前来赴宴。
这座楼也因此成为了文人们的聚会之地,留下了无数不朽诗篇。
随着时光的流逝,玉海楼逐渐衰落,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当地政府对其进行了修复和保护,使得这座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如今,玉海楼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玉海楼,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体会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玉海楼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它见证了那个繁荣兴盛的时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玉海楼介绍

特别是孙诒让,其后半生以弘扬传统学术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广布于世,并于国家变革之际,身体力行,革故鼎新。
初建时,玉海楼藏书八、九万卷,大部分是同治七年后十余年间所购,多为苏、浙、皖故家世族散出的元、明、清珍善本。
1963年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后,省、市人民政府四次捐款维修、使其焕发了昔日风采,吸引了很多中外著名人士和华侨、港、澳、台胞莅临参观。
1964年郭沫若到此题写了“玉海楼”匾额等多幅墨宝,为之增辉添色。
近些年,国家和省市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使玉海楼得到更好地保护。已开辟孙诒让纪念馆、民俗文物陈列和举办各类展览。而今河畔古树苍翠,绿荫蔽空,庭院四季花木芬芳醉人,吸引着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纷至沓来。1996年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位于瑞安城关道院前街.
1888年由孙衣言和孙诒让父子建造,现包括百晋斋和孙诒让故居,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
其建筑最大特点是集藏书楼能、浙南优秀民居特点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
玉海楼坐北朝南,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左右回廊,庭院清幽,花木扶疏。因孙氏父子敬慕南宋学者王应麟著作宏富,故以其巨著《玉海》作为楼名,以为自家藏书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台门石额“玉海楼书藏”为顺德李文田书。
藏书多以名家批校本、多瓯郡乡帮文献和孙氏父子手批校本的特点闻名于世。
以经史子集四部插架,管理严格,订有《藏书规约》16条揭之堂壁,定下流通方法和保护措施。
1908年孙诒让逝世后,藏书渐渐散失,幸其子延剑及时抢救,将珍善本转藏于杭州、温州。
瑞安旅游景点名胜玉海楼简介

瑞安旅游景点名胜玉海楼简介玉海楼,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大溪镇海滨,是瑞安市的一座著名旅游景点。
它是一座古老的楼阁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玉海楼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整座楼阁以红砖和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呈现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楼阁内部设有多个展厅和展览,展示了瑞安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游客可以在楼内欣赏到各种古代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了解瑞安市的传统工艺和文化。
玉海楼的外部景观同样令人惊叹。
楼阁周围是一片美丽的花园,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树木。
游客可以在花园中漫步,欣赏自然的美丽。
此外,楼阁背后是一片宽阔的海滩,海水清澈碧蓝。
夏天,许多游客来到这里游泳、沙滩排球和日光浴。
玉海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这座楼阁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古代文人而建造的。
这位文人在此地居住了很长时间,并以此地的美景和海洋为灵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文章。
为了纪念他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决定修建这座楼阁。
如今,玉海楼已经成为瑞安市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楼阁的建筑和景观,以及了解瑞安市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这里也是当地居民放松和娱乐的好去处。
总的来说,瑞安旅游景点名胜玉海楼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的楼阁建筑。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游客可以在楼内欣赏到各种古代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了解瑞安市的传统工艺和文化。
同时,楼阁周围的花园和海滩也是游客放松和娱乐的好去处。
无论是对于文化爱好者还是自然风景的追求者,玉海楼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瑞安旅游景点名胜玉海楼简介

瑞安旅游景点名胜玉海楼简介
根据所提供的参考信息,玉海楼是浙江四大,但在这里似乎缺少了对“浙江四大”的详细说明。
假设“浙江四大”是指浙江省内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四个著名建筑,那么玉海楼无疑应是其中之一。
玉海楼,位于浙江省瑞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因其建筑风格典雅、保存完好而被认为是浙江省内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之一。
楼中藏有大量文物,包括古籍、书画等,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根据参考信息,玉海楼还是浙江四大之一,这足以说明其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地位。
瑞安作为一个文化古城,玉海楼是当地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游客了解瑞安乃至浙江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除此之外,玉海楼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玉海楼的庭院、殿堂、回廊等,都表现出古代建筑的精致和古朴,让人流连忘返。
1。
玉海楼导游词

玉海楼导游词篇一:导游词玉海楼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每个时代总有一批知识分子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读书、写书,而且印书、藏书。
到晚清,浙江就有四大著名的藏书楼:浙北南浔的嘉业堂,浙东宁波的天一阁,嘉兴海宁的别下斋,还有温州瑞安市的玉海楼。
嘉业堂、天一阁我都曾多次进去过,而玉海楼却一直无缘观览。
今年四月,我到温州开会,会后专门去瑞安参观玉海楼,以了却自己的一个夙愿。
那天上午春雨霏霏,我在友人的陪同下,走近这幢建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逾百年的玉海楼。
据友人介绍,玉海楼为清代大儒孙衣言、孙诒让父子所建。
“玉海”原为书名,是南宋礼部尚书王应麟所写,他自诩此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
而此意思正符合孙氏父子建藏书楼的本意。
因此,就借书名为楼名,将藏书楼取名为玉海楼。
此刻,这座建于1888年的江南著名藏书楼,以一种典雅、古朴的风韵,呈现在我的面前。
白墙黑瓦,飞檐翘栋,没有宏大富贵的气派,却有精致内敛的风韵。
友人告诉我,玉海楼集藏书功能、浙东优秀民居特色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占地8000平方米,由藏书楼、百晋陶斋、孙氏故居和后花园四个部分组成,三面环以池塘,面阔各五间,楼有廊,前后相通。
孙诒让先生生前多在此著书,并收藏了百余块晋砖,所以,这里有个“百晋陶斋”。
斯人已逝,晋砖依旧在,不禁让人有些唏嘘。
走进藏书楼,可以看到孙衣言先生的玉海楼藏书记。
其中有,“乡里后生有读书之才,读书之志,而能无谬我约,可以就我庐,读我书。
天下之宝,我固不欲为一家之储也”这样几句话,这大概是孙氏建藏书楼的初衷吧。
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悉心搜求所得,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
孙诒让卒后,善本图书多归杭大收藏。
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我想像,当年一些渴求知识的“乡里后生”,长衣马褂,在这里静静地翻阅着自己喜爱的书籍,汲取着人类知识的精华,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玉成桃李海涌波澜——浅谈瑞安玉海楼文化特色

家批校本 和温州 乡邦珍贵文献 , 一共有八万 多卷 书。 可惜的是
在 孙 诒让 逝 世 后 , 玉 海 楼 内的 藏 书 有 所 流失 。幸 好 , 在 新 中 国
成立之后 , 党和人民政府 都非常重视文物 的保 护 , 把原来 玉海 楼所丢失 的一些书籍文物都 陆续搜集 回来 ,可惜也 只能搜 购 回三万多册 。不过 , 玉海 楼内藏有数千字 画 、 玉器 、 瓷器 , 有 不 少属 于珍贵 的文物 。
墙面 。 在柱子之上屋檐 之下还 有一 种由木块纵横 穿插 , 层层叠
叠组 合成的构 件叫做斗拱 的木质结构 。
( 四) 建筑功能
是对于历史文献 的保护没有真正 的一套 系统 的 、 正规 的方法 ,
玉海楼的主要功能便是藏书 , 而对于藏 书而 言 , 书 的安全 也没有 足够 的人力投入 。即使 如此 , 在 这片 占地 约 8 0 0 0平方 保护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书是最怕火 的, 也是 怕潮的。 所 以, 作 米 的建筑群 中, 中国的传统文 化特 色依 旧可谓尽显其 中。 为藏书楼在建筑设计 上就 必须 考虑到防火 、防潮 、通 风和防 盗, 还要不能给人在使用时造成不必要 的麻烦 。 而玉海楼在建
( 二) 颜 色特 点
新 中国成立后 , 当地政府重视 文物保管 , 征集流散在外 的 图书以及 文物、 字画 , 庋藏楼上 , 楼下辟为文物陈列室 。 党和国
家领导人郭沫若 、 胡 乔木 、 习近平等 曾前来参观 、 考 察 。近些
年 ,国家和省 市政府 多次拨 款维修 ,使玉海楼得到更好地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 1 9 9 7年被命名 为浙江省爱 国主义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海楼的特殊意义还 有……
玉海楼是孙诒让晚年藏书、读书、交游、研学的 场所,自1888年其父孙衣言为他建楼至1908年离 世,他的活动多以玉海楼为轴心。这20年间,是 晚清东西学冲突与融合最为剧烈的时期,各种思 潮风起云涌。其间还发生了甲午战争、百日维新 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孙诒让密切关注 事态发展,积极投身兴儒救国,在寻求富国强民 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将永嘉学派的经世之学传承 发展,以达到“振世救敝”和“富强之原,在于兴 学”的改良目的。
王子心 林奕萱
玉海楼在什么地方,你知到么?
玉海楼左临湖滨公园,与绿荫蔽天的古榕遥相辉映;三面 环以池塘,前后凡两进,面阔各五间,楼有廊,前后相通。 大门有清李文田书“玉海书藏”匾,左右嵌以郭沫若书的“玉 成桃李”、“海涌波澜”青石联;前后厅堂分别悬以郭沫若和 潘祖荫书的“玉海楼”匾额。楼西首有“园厅”名“恰受航”,取 杜甫“小航恰受两三人”诗意;又称“百晋陶斋”,厅前有园曰“ 颐园”,相传毁,园有荷花池,年年盛开。 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恣意搜求所得, 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孙诒让卒后,善本图书多归 杭大收藏。 建国以来,玉海楼经多次整修,目前已渐复旧观。自从文 物馆驻内办公以后,栽松莳花,美化了环境,并征集到大 批古籍、字画和文物,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供人观赏。
玉海楼景点
• 景点简介 • 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太仆寺卿孙衣言 创建,庋藏古籍甚富。 孙氏因慕宋王应麟博 极群书,遂以其巨著 《玉海》名斯楼。衣 言子诒让为清末朴学 大师,在此潜心著述 垂三十年, 玉海楼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
私家藏书楼。它如同一个文化坐 标,将19世纪的温州文化推到一 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孙衣言、 孙锵鸣、孙诒让为代表的文化精 英堪称当时温州文化的领军人物。 他们上接王开祖、林石、周行己、 许景衡、陈傅良、叶适等开创的 永嘉学派,后启晚清东瓯务实创 新的事功学说。特别是孙诒让, 其后半生以弘扬传统学术为己任, 将经世致用广布于世,并于国家 变革之际,身体力行,革故鼎新。
客厅是当年孙衣言、孙诒让接待朝廷命官和高明贵宾的地方, 当时两边立着“迥避”、“肃静”旗牌。因为客厅的抬梁结构, 往往雕梁画栋,因此也叫花厅,但这里的花厅古朴大方,这也就 显示了孙氏是一清平官家。客厅的中堂上悬挂着的这块蓝地金色 的大匾额,外框金色云纹,格外醒目,上面写有“兄弟重游泮水, 光绪十九年浙江学政陈彝立”。这块匾额讲述的是孙诒让的父亲 孙衣言和叔叔孙锵鸣相继考取进士后,过了60年,再重访京都, 参加进士相会的盛事。 孙诒让故居的正楼是仿四合院结构形式建造的,前后是楼房, 左右是厢房,楼顶龙凤兽,独具浙南大户人家的建筑风格。这里 的天井开阔,夏天引来东南风,冬天阳光充裕,花草怡人,生活 起居十分舒适。它还有一个后花园,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孙 诒让先生在少年时,从乡下潘岱搬进县城,40岁时才搬到这里, 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如《墨子间诂》、《周礼正义 》等。1908年,孙诒让先生逝世后,其家道日渐衰落,玉海楼和 故居也作为家产分给他的五个儿子。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文物 保护,投入数百万元对其进行七次的保护维修,并在1996年开辟 了孙诒让纪念馆、民俗文物陈列室等。
建筑特色还有…….
孙诒让故居的台门取名为“百晋精庐”,两旁的对联,“颐园松菊,玉 海图书”,是孙诒让先生的手迹。孙诒让故居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 平面布局由门屋、客厅、正楼三进构成,并用天井分开,排列在同 一纵轴线上,左右对称,四柱成间,继承了传统的定例。 百晋陶斋前面有个花园,叫“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古树葱翠, 是少有的古朴清幽之处。园中凿荷花池种植白莲,至今常年盛开不 衰。原来的台门上有孙衣言的手迹,写着“方石额”三个字。这边是 当年郭沫若书写中堂的刻石:“甲骨文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继之者为 王观堂,饮水思源二君殊可纪念。”这里的孙仲容就是指孙诒让先生。 旁边是孙衣言所写的对联:“务求知古如君举,尤喜能文似水心。” 是从孙衣言的善祠塾移置到此的。
建筑特色……
• 玉海楼这个具有浙南特色的建筑群由 玉海藏书楼、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 组成,分别坐落在南北相向的三条纵 轴线上,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 玉海楼建筑古朴,树木苍翠,绿荫蔽 空,庭院四季花木芬芳醉人。玉海楼 是孙诒让藏书治学著述之所,历史文 化底蕴深厚,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 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如 郭沫若、胡乔木、费孝通、许嘉璐等 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题词,毛昭 晰、张文彬、罗哲文、张柏、史树青 等知名专家学者也相继前来参观,还 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 本、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教授,也络绎 慕名来玉海楼瞻仰和访问。著名古建 筑专家罗哲文教授称赞玉海楼为“国之 瑰宝”。1996年,玉海楼被国务院列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 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