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及使用时机介绍.doc
钾肥在农业上作用及科学施用方法.

钾肥在农业上作用及科学施用方法在 50年代进行的三要素试验,钾肥有效者很少。
50年代末,橡胶树显现了缺钾症状。
进入 60年代中期以后,华南一些供钾水平低的土壤上,水泥窑灰钾肥施用于水稻,表现了良好的效果。
70年代初以后,钾肥有效的土壤越来越多。
现在在南方地区,钾肥已深入人心,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目前华北某些土壤和作物上,钾肥也已表现了很好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施用钾肥的数量还是很少的。
在 1985/1986年度, 中国是施用氮肥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的 19%;施用磷肥量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的 9%;施用钾肥量是世界的第十五位,占世界的 1.4%。
可喜的是 1987年以后,我国施用钾肥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今后对钾肥的需要会继续增长。
因此,进一步增加钾肥来源、用好钾肥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一、保持较高的土壤钾素肥力是高产、稳产的基础作物对钾的需要量常比氮、磷多,其所吸收的钾素,不外来自土壤和施用的钾肥。
70年代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化学钾肥供应,农田土壤钾素平衡是依靠农家肥和土壤钾素的自然补给来维持的。
由于以往的复种指数和产量都不高,作物每年吸收的钾较少,因此得以维持钾素的平衡。
随着农业的迅速发展,土壤中钾的支出在增多, 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做的大量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 太湖地区农田总的养分平衡状况是氮、磷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钾大量亏损,年亏缺量为 52.5公斤 /公顷 (相当于 3.5公斤 /亩;上海市郊、浙江杭嘉湖平原及福建中低产区钾素都是亏缺的,年亏缺量为30―7 5公斤 /公顷(相当于2―5公斤 /亩。
由于土壤钾素长期得不到补充,以致缺钾的矛盾日益暴露,南方几个省的估计,缺钾面积约占 60%左右。
因此,应增施钾肥,补充土壤钾素的亏损,以建立起较高的钾素平衡,保持较高的土壤钾素肥力,为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物质基础。
二、钾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施钾能使作物生长健壮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冬作油菜上钾肥效果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钾在增强作物抗旱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
钾肥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钾肥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钾肥的作用钾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多种作用。
•提供植物所需的钾元素: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植物需要钾来调节水分平衡、维持光合作用、促进养分转化等。
钾肥能够提供充足的钾元素,帮助植物正常生长。
•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钾肥能够刺激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的分枝和延伸。
健康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钾元素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增加植物的耐旱性、抗病能力和抗逆性,提高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加产量和品质。
•促进植物的果实发育:钾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果实发育。
适当的钾肥施用可以增加果实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改善土壤性质:钾肥施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钾元素可以增加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利于作物生长。
2. 钾肥的功能主治钾肥的功能主治与其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改善作物品质: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钾元素可以增加水分的排泄和帮助植物合成蛋白质和糖类,提高农作物的口感、香味和营养价值。
•预防和治疗钾缺乏症:钾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病害。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钾缺乏症,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调节水分平衡:钾元素在植物中负责调节水分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减少水分蒸腾速率,对水分的利用更加高效。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钾肥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养分合成的基础,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增加抗病能力:钾元素对植物的抗病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钾肥施用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3. 钾肥的施用方法•根据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和生育期,合理决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一般而言,作物在生长旺期和果实发育期对钾的需求较大。
农作物生产中钾肥的作用及施用技术探讨

·63·63农业科学钾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必备肥料之一,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钾元素的需求,对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磷肥与氮肥。
近两年,随着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产物种类愈发丰富,对钾肥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如何有效施播钾肥,充分发挥钾肥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是当下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建议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比如:农作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肥料施播需求等,调整钾肥施播量与施播技术,优化钾肥施播结构,为地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1.钾肥及其在农作物生产中的作用1.1不同的钾肥钾肥可以大致分为自然肥料与化学肥料,一方面,关于“自然肥料”,最典型的就是“草木灰”,这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钾元素肥料资源,属于碱性肥料,不能够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也不能够加入到粪便有机肥料中,施播限制较多,因此常常被当做生产垃圾随意堆放到一边,造成严重的钾元素肥料资源浪费。
在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地区的种植土壤性状,若土壤为中性土壤、石灰性土壤,则可以使用草木灰,若土壤为酸性土壤,则更加契合,能够有效调整土壤酸碱度。
若在北方地区种植马铃薯,则可以将草木灰使用到栽种环节,或者将切好的薯块与草木灰相混合搅拌,以此起到杀菌灭虫的效果。
此外,在水稻、蔬菜苗床种植的过程中,农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草木灰作为基肥与追肥,在施播之前拌入少许湿土,控制施播量为每公顷750kg-100kg;还可以将草木灰与清水按照1:100的比例施播,喷洒到农作物的叶片上,以此灭杀蚜虫,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另一方面,化工钾肥主要分为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其中氯化钾肥料呈现出淡白色、淡黄色、淡紫红色等多种不同的颜色,容易溶化于水,肥效良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若长久储存则容易结块。
硫酸钾肥料呈现出淡黄色或者是淡白色,容易溶解于水,吸湿性较小,长久存放不容易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若长期使用会促使土壤酸碱值发生变化,酸度增加。
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_概述及解释说明

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钾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增强作物对逆境环境的抵抗力。
不同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特点存在差异,因此了解和掌握各农作物对钾肥需求量的概述及影响因素是合理施用钾肥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综述和介绍;然后,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农作物对钾肥需求量的概述,并讨论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接下来,第三部分将逐个解释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对钾肥的需求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第四部分将概述和比较蔬菜类、地瓜类和果树类作物对钾肥需求量的差异;最后,通过结论总结文章内容并提出合理施用钾肥的重要性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通过概述和解释各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旨在加深人们对不同农作物需求差异性的理解,并强调合理施用钾肥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还将提供发展高效利用钾肥技术的建议,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概述2.1 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钾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它参与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压,促进光合作用、糖分运输和蛋白质合成等关键生理过程。
因此,合理施用钾肥可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和增加产量。
2.2 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特点不同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存在差异,在其各个生长阶段也会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耐盐碱植物以及果树类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较高,而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则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不同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也会影响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
例如,在供钾充足的土壤中无机氮素含量高时,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会增加;而在低温、光照不足或干旱环境下,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通常较低。
2.3 影响农作物对钾肥需求量的因素农作物对钾肥需求量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品种特性、生长阶段、土壤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钾肥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及施用方式分析

钾肥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及施用方式分析钾肥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及施用方式分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农民需要给水稻施肥,其中钾肥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肥料。
本文将从钾肥的作用、施用方式两个方面对钾肥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钾肥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钾离子是细胞内唯一能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离子配对的元素,能够参与细胞质膜同化物传递,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酶的活性,因此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缺钾时,水稻的生长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叶片容易出现焦枯、卷曲等症状,茎秆变弱、根系发育不良,导致产量减少。
2.提高耐逆性: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旱、抗寒、抗病、抗虫等能力。
因为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根系发育,加速光合作用,提高植株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同时,钾肥可以促进水稻内源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加强植株对逆境的应答能力。
3.提高品质:钾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米质品质。
因为钾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增强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加速淀粉的合成和转运,从而提高水稻稻粒的储量和品质指标。
4.增加产量:施用适量的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
因为钾肥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高光能、CO2、水和养分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钾肥的施用方式1.基肥:在土壤耕深后,将钾肥均匀施于整地后的土壤表面,然后用犁、耙、铲等工具将钾肥埋入土层中,与土壤混合。
2.追肥: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在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等多次追肥。
追肥的方式有水肥,水肥一并施用,常见的是在施用氮肥的同时按3:1的比例施用钾肥。
3.叶面喷施:叶面喷施钾肥,可以快速补充水稻体内钾的缺乏,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
但是,叶面喷施钾肥需要注意浓度和施用时间,不宜过度,以免造成其它伤害。
4.根部包埋:把钾肥饼或钾硫肥放入埋深15cm的圆型凹槽内,将马赛克卷掩盖在肥块上,然后用土覆盖,使肥料与土壤混合。
钾肥的正确使用时间,对植物的作用

钾肥的正确使用时间,对植物的作用钾肥的使用时间取决于土壤中的钾含量、作物的种类、作物的生长时期。
在土壤中的钾含量低于100-150mg/kg时,可以施加钾肥。
在黄瓜、西瓜处于结果期,水稻处于分蘖盛期及幼穗分化期时也可以施加钾肥。
一、钾肥的正确使用时间1、钾肥可以用作基肥、追肥、以及叶面肥使用,具体的使用时间需要根据土壤中的钾含量,作物的种类,作物的生长时期来决定。
2、一般在土壤中的钾含量低于100-150mg/kg时,每亩地施加5kg的氧化钾,当土壤中的钾含量高于150mg/kg时,不需要施加钾肥,或者少量施加钾肥。
3、西瓜一般在结果后一周左右,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施加钾肥,可以提高西瓜内的糖分含量,增加西瓜产量。
4、大豆一般在播种前,基肥中需要添加钾肥,每亩地施加10kg 左右的氯化钾或者硫酸钾。
5、水稻一般在分蘖盛期及幼穗分化期追施钾肥,一般每亩地追施7.5-10kg的氯化钾肥料,能够促进穗部生长。
6、棉花一般在8月上旬,叶面喷施钾肥,每亩地使用0.5kg的磷酸二氢钾兑水稀释成2%,每隔1周喷洒一次。
7、黄瓜在结果期时喷施浓度为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8、果树一般在6-8月份时施加钾肥,每100kg产量施加1kg纯钾肥,可以选择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二、钾肥对植物的作用1、钾可以提高将近60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到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比如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以增加植物体内的糖分、淀粉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改善作物的品质。
2、钾可以使植物体内的细胞壁加厚,纤维素增多,在天气干旱时能够及时使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3、钾可以调节细胞液的浓度,维持细胞壁渗透压。
4、钾可以延长作物果实的存储时间。
5、钾可以促进作物果实的生长,同时可以改善果实的大小以及形状,提高果实的价值。
6、钾可以增强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以及强度,增加果实中VC含量,油脂类作物中的粗脂肪和棕榈酸含量。
钾肥作用

钾肥的应用(1)钾肥的使用与增产(来自中国化肥网)适用地区与作物。
适用于缺钾农田、高产农田与喜钾作物。
尤其适用高水肥(高氮磷)高产区,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大棚或露地蔬菜、甜瓜、西瓜、果对等作物。
但丘陵地、冈坡地施用效果较差,需加大施用量。
施用技术与方法。
主要用于农作物种子拌种、蘸根、穴施与沟施、追施等。
切记要局部接种,即将生物钾肥拌种或施于作物根系周围,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其方法:(1)拌种。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棉花、花生等直播作物可采用拌种方法。
亩用量500~1000克,如将生物钾肥500克加水 250克化开,加入种子拌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菌剂,放在室内或棚内稍加阴干即可播种。
(2)穴施。
穴施是作为基肥或种肥应用。
甘薯、烤烟、甜瓜、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作物,移栽或插秧前穴施生物钾肥,亩用量1000~2000克,混合细土10~20公斤,施入穴薯、水稻、大葱等移栽或插秧时蘸秧施用,即用500克生物钾肥加水15~20公斤,化开并混匀后蘸根。
(4)沟施。
果树一般在秋季或早春施用。
应根据树冠大小,距树身1.5~2.5 米,环树挖沟深度各15厘米,用生物钾肥1~2公斤混细土15~20公斤,把菌剂撒于沟内然后覆土即可。
(5)种肥。
小粒种子,如芝麻、油菜、甜菜等,可把菌剂与种子混合后同时播种。
(6)追肥。
西瓜、甜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可根部追施生物钾肥。
施用作物与增产效果。
据最新推广实践证明,施用生物钾肥,大豆可增产27.1%,小麦平均增产17.1%,花生可增产30.31%,玉米可增产14.2%,棉花可增产15.5%,甘薯可增产20.2%,马铃薯可增产21.8%,烤烟可增产14.3%,西瓜可增产33.6%,甜瓜可增产 25.6%,西瓜可增甜1.5~2度,番茄可增产37%,辣椒、茄子、黄瓜、甘蓝、白菜、菜豆等蔬菜果树可增产10%~55%。
(2)农业生产中钾肥的应用及其资源的开发()1、前言随着中国入世的不断深入,要提高农业的高品质,高收入,就要不断推广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大钾资源的开发力度,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加大宣传,适时有效的为农民作好钾肥利用的指导,使钾肥在农业生产中为农民带来好收益。
钾肥在植物生长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

钾肥在植物生长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分析钾肥是一种常用的植物营养元素,它对于植物生长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钾肥促进植物生长钾肥可以促进植物营养素的吸收与分配,增强植物的根系和茎叶的生长。
它能够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逆性,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损害。
在植物体内,钾元素参与调节大量酶的活性,调节细胞内外水分平衡,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钾肥调节植物代谢钾元素对植物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够促进植物的酶活性,提高植物的代谢水平,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养分。
此外,钾元素还参与了植物内部的酸碱平衡、离子交换等过程,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三、钾肥提高植物抗逆性钾元素能够调节植物内部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各种环境压力。
例如在缺水环境中,钾元素可以调节植物的叶片蒸腾,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使植物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生长。
此外,钾元素还可以促进植物产生膜性物质,来保护植物,防止其受到逆境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钾元素可以增加植物的抗寒能力,减少其受到低温的损害。
钾肥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一、调控植物内部的离子平衡钾元素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内外部的离子平衡,维持细胞外部环境的正常,使细胞内部的酶活性能够正常进行。
它能够防止植物受到物质的毒性和干扰,维持植物体内酸碱平衡等成分的正常。
二、促进植物代谢水平钾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代谢水平,增强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钾肥能够提高植物体内的ATP产生,促进代谢过程中的酶活性,使植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养分。
三、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钾元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和免疫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钾元素可以调节植物内部的生长素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强植物的生长和修复能力。
它还可以促进植物产生抗逆性物质,来保护植物体内稳定性,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钾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及使用时机介绍
氮磷钾三种肥料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肥料,这三种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某种元素缺乏就会导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而这三种元素各自的作用又有所不同,那么钾肥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何时该使用钾肥呢?
1.提高抗逆性。
钾调节了作物的细胞液浓度和细胞壁渗透性,能够有效的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干旱寒冷的能力。
2.提高品质。
比如小麦施用钾肥可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能够有效地改善小麦品质。
3.增加产量。
施用钾肥对作物高产、稳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比如玉米施用钾肥,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增根、壮秆、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提高玉米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
二、何时施用钾肥?
钾肥的施用与土壤中钾肥的含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长期不注重钾肥的施用,很多地区的土壤钾含量正在降低。
那么,何时施用钾肥呢?
1.因土施用。
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
一般土壤速效钾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在80~120mg/kg时,暂不施钾。
从土壤质地看,沙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或不施。
2.因作物施用。
施于喜钾作物如豆科作物、薯类作物、甘蔗、甜菜、棉麻、烟等经济作物以及禾谷类的玉米、杂交稻等。
钾肥不仅能增加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还对一些以根茎为食用部位的农作物具有膨大作用,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在施用钾肥时也要注意使用的量,不要过量使用每一面影响到其它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