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底和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及其配套练习题知识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及其配套练习题知识分享

【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只有3条高。

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1、物理特性:稳定性。

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4、边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可表示成三角形ABC。

6、三角形的分类:按照角大小来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边长短来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7、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其他两个角必定是锐角)9、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其他两个角比定是锐角)10、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度)13、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14、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15、图形的拼组:用任意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6、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大等腰三角形。

18、用2个相同的等腰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大的等腰直角的三角形。

19、密铺: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正六边形等。

课堂巩固练习一、用心选一选。

1、一个三角形有()条高。

A、1B、3C、无数2、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20°,那么另一个角一定是()。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梳理与思维导图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知识点梳理与思维导图

直角:180° 钝角: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锐角:180°
长方形:360° 正方形:360°
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其他四边形:360°
60°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三角形的特性
认识三角形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 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数数: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 三条高 三个底
三角形的特性 具有稳定性
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
的距离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钝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相等,

都是60°)。
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大小公式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大小公式计算方法

三角形公式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1、用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一定小于厘米;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锐角的和小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4、凸六边形的内角和一定是度;5、用一根30厘米的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腰长厘米,底边厘米的等腰三角形;6、等边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7、最大的角是87°的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8、列式计算: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1. ∠1=40°,∠2的度数是∠1的3倍,求∠32. ∠1=80°,∠2比∠1小20°,求∠3;3. ∠1=∠2,∠3比∠1大30°,求∠34. ∠1=∠2,∠3的度数是∠1的1倍,求∠3一、填空;1.一个三角形有条高;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都是50度,那么另一个角是度,这是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直角;4.三角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容易;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从一点引出两条线就组成一个角;2.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3.所有的正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4.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也一定相等;5.如果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三、画一画;1.画一个顶角为120度,腰长为4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习题精选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2.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4.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5.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6.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锐角三角形;二、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钝角B.锐角C.直角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3.等边三角形又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4.钝角三角形有条高;B .25.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6.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A.任意B.直角C.等腰7.当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4厘米时,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B .48.做房屋的屋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A.有三条边的特性B.易变形的特性C.稳定不变形的特性三、画一画;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底边上的高;2.从长度分别为3厘米、5厘米、8厘米、4厘米的4根小棒中选出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你准备怎么选为什么请把它画出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练习题1.填空1一个三角形有个角, 条边;2三角形具有性;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4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两个底角也;5 条边都相等的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做三角形;6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20°和40°,另一个内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高就是一条垂线;3钝角三角形里可以有2个钝角;4把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作三角形的高,则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底;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①一②二③三2在等腰三角形里,两腰的夹角是;①顶角②底角③钝角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①90°②180°③360°4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三角形;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4.在右面的三角形中分别从各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作高;三角形的内角和同步练习题1.填空;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度;2在三角形中,已知∠1=67°,∠2=35°,那么,∠3=;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度,则顶角是;2.选择;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度,这个三角形又叫做;①锐角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③直角三角形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3倍等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则这个三角形是;①钝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个三角形是;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3.判断;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为40度,则另一个角为50度;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度,则它的底角为25度;3内角分别是50度、60度和70度的三角形不存在;4.填写表格;三角形的分类同步练习题1.指出下面图形中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给三角形分类;把序号写在相应的位置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3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钝角,最多有1个直角,最多有3个锐角;4.选择;1等边三角形,又是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2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个锐角;①1 ②2 ③33在钝角三角形中有个钝角;①1 ②2 ③34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①底角②顶角③没有特定的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西师大版教案: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几何图形》的第一节《三角形的底和高》。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三角形底和高,并能够运用底和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底和高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三角形底和高。

难点:理解三角形底和高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底和高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三角形模型,直尺,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三角形物品,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底和高。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吗?”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回答。

二、自主探究(10分钟)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2. 教师示范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三角形底和高,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四、巩固练习(5分钟)2. 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五、课堂小结(3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底和高作业设计:1. 请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家里的三角形物品的底和高,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 请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并测量其底和高,记录在练习本上。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底和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

《三角形高与底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学习了垂直,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

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安排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高和底等教学内容。

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算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并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过程和方法在操作活动、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四、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五、过程设计:(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幅图,一副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埃及金字塔,一副是具有现代气息的跨河大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谁能说说这些图片中都有哪种平面图形?揭题:是的,每张图片中都含有三角形。

三角形的奥秘非常多,那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揭开三角形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建筑图片,增强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三角形的定义(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0页,自学有关三角形的内容。

(2)师:自学完了,如果现在让你画一个三角形,你会画么?(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三角形,并介绍一下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说的时候板书:3个角,3条边,3个顶点并提问:对他的发言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师:这些是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学知道的知识,那你觉得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呢?指名不同的学生说。

刚才有同学说到: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三角形的底和高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三角形的底和高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三角形的底和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识别。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底和高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2. 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性质3.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性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性质,并学会运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面积。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性质的理解情况。

3. 实际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准确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出面积。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3. 教学案例: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三角形的底和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三角形的底和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及易错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及易错题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2)画三角形:(步骤)①先画一条线段。

②再以第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画第二条线段。

③最后连接另两个端点,围成封闭图形。

(3)三角形的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4)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5)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②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易错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要点提示:如果有三条线段,而没有说是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不是三角形。

(6)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7)三角形高的画法:通常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②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重合。

③再从该顶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底边画一条虚线段,这条虚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④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8)解决问题:①运用类推法解决数三角形的问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若干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若干个小三角形,所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对边上的线段的条数相等。

如果对边被分成n段,则三角形有【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在拼成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三角形的底和高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三角形的底和高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三角形的底和高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底和高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定义2. 三角形底和高的计算方法3. 三角形底和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三角形底和高的应用,尤其是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三角形的底和高。

2. 讲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1)底的含义:在三角形中,任选两边中的一条作为底,这条底与另外两边的夹角叫做顶角。

(2)高的含义: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作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 讲解三角形底和高的计算方法(1)计算三角形底的方法:直接读取底的长度。

(2)计算三角形高的方法:利用勾股定理,即高的平方等于斜边平方减去底的一半的平方。

4. 演示三角形底和高的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计算。

5. 练习三角形底和高的计算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讲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应用通过讲解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应用,例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等。

7.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三角形底和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如何利用三角形的底和高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你测量的是哪一条线段的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 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 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底.
高 底
请做24页“试一试” 的题目。
你知道怎样画三 角形的高吗?
先找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并 量一量它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底(
高(
)毫米
)毫米
底(
)毫米 底(
)毫米
高(
)毫米 高(
)毫米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 边上的高. (P25第1题)
“神风”就是现在所说的台风。据历史记载,1274年10月20日,元朝和日本之间发生的“文永之役”已经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元军分两路 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打得日军溃不成军。元军乘机追击,但却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而且天色已晚,元军便停 止了进攻。 ; / 神风娱乐网 kfh18ndg 当晚,元军召开军事会议。多数将领认为形势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日军数量,而且国内没有派遣援军,主张撤退。于是忻都下令撤退, 但很不幸,撤退当晚,一场台风突然来袭,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被这场大风完全吞没„„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 大多数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由此,元朝再也不敢贸然发动对日本的袭击。日本人认为这场台风是上天挽救了日本,于是乎顶礼 膜拜谓之“神风”。 京城之行课业的重要性,也是因为他自己太爱这个小妹妹了,才会如此不遗余力,悉心栽培。自从在京城安顿下来,每日里,冰凝不是学 习礼仪规矩,就是弹琴、画画儿,写字儿,做女红,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标准闺阁女子的生活,日子倒也过得奇快。转眼就进入腊月 了。冰凝在紧张忙碌的课业之余,每每想起宝光寺的那壹幕,就心痛得不行。那日所见,宝光寺内殿塌人伤,壹片凄惨模样。眼下已经进 了腊月,马上就要到腊八节了。这寺院施粥可是传统,但遭受重创的宝光寺还能做得下来吗?如果不能话,宝光寺的处境如此艰难,僧人 们怕是要迎接壹个愁云惨淡的新年了。那些还不知道宝光寺遭灾的香客们,腊八节岂不是要白跑壹趟,失望而归?越想,越是让冰凝心神 不安。开始她还自我安慰,宝光寺想来应该是福大命大造化大,自己在这里白白地担着什么心啊!可是,这心里壹旦有了惦记和牵挂,却 是怎么压制也按压不下去,像是长了乱草壹般,连功课都有些心不在焉起来。终于熬到了腊月初三这天,冰凝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趁着跟 玉盈姐姐聊天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姐姐,虽然咱们跟宝光寺非亲非故,但这修寺建庙也是积德行善的事情,如今不是又赶 上腊八了嘛。这事儿让咱们遇见了,别说咱们年府有这个实力,就是没有这个能力,也总不能眼见着别人有难,咱们袖手旁观?”“妹妹 ,这事儿呢,道理是不假,可是,即使是施粥,那也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撑。倒不是说咱们年府拿不出这笔银子来,只是 现在正是年根儿底下,全府上下都在为新年忙乎着,采买、打扫、做新衣、祭灶祭神,哪个人不是忙得团团转,现在又平白地多出来壹个 施粥来,这哪儿是上下动动嘴皮子就能办得到的事情!”“那就再去雇些人手来吧,总归还是有办法解决的呗。”“话是这么说,这大年 下的,谁家人手不紧张?这不是出得起出不起银子的事情,这是根本没有人手的事情。况且,这可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田的事情。 你这小姑奶奶,你是不当家,哪里知道这些个复杂的事情。”“那咱们家的大姑奶奶,玉盈姐姐,这事儿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 ”“这么大的事情,哪儿是我能同意不同意的,还不得让二哥拿主意?”第壹卷 第十三章 赌约也不是玉盈故意为难冰凝,毕竟这么大的 事情,还是需要二哥来做决定。冰凝壹听要问二哥,心里立即踏实下来:“二哥肯定同意。”“你就这么肯定?”“那当然!要不,咱们 打赌?”“行啊,赌什么?”“就赌50两银子。”“你既不缺钱,又不爱财,怎么想起来拿银子当赌注?口气还真不小,壹张嘴儿就是狮 子大开口的50两?”玉盈真是没有想到,凝儿从来都是壹个埋头诗书女红,从不插手府务,甚至
( 边 ) (角 ) (顶点)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 围成一个三角形,在括号里 画“√”
5cm 1cm 3cm
( ) (
4cm
6cm 4cm
)
你能量出下图中人字梁的高度 是多少毫米吗? 顶点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 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 是三角形的底.
教学要求: 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 形,会测量或画出一个三角形指定底边 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3、能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或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认识三角形的高。 2、会测量或画出一个三角形指定底边 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教学难点: 会测量或画出一个三角形指定底边 上的高(高在三角形内)。
把一根14厘米的吸管剪 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 角形?可以怎样剪?
6cm
6cm
4cm
6cm
2cm
5cm
3cm
4cm
6cm
P25: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一 个三角形(如右图),你能说出为什 么这个三角形的高的长度一定比 小棒短吗?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 大于第三边.
阅读书本25页“你知道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