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故事。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象力、学习生字词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生字词和课文中的难点,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象力。

3.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培养学生对于神话故事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难点的理解和解答。

3.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相关资料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回顾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字词和难点。

4.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游戏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于生字词和难点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和难点的学习,并提醒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抄写生字词、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祖国灿烂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喜欢神话故事,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但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读书时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无法深刻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复述课文更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中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式,让同学们关注本课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通过板书及画面提示帮助同学们复述课文,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黑暗、四肢、肌肤、一丈、辽阔、血液、奔流不息、滋润、创造”等词语。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混沌、滋润、奔流不息”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比较推敲“抡”、“猛劈”、“顶”、“蹬”等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背诵第2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体会反义词和同义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重点)3.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并能合理想象,补写一、两句。

积累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优美的词句。

(重点)4. 能在关键词语的提示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对神话充满兴趣。

(难点)评价设计:1.通过教学环节“聊神话——激趣导入,检查预习”检测目标1知识目标的达成。

2.通过教学环节“读神话——整体感知,提炼中心”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学环节“品神话——走进文本,对话交流”检测目标2、3的达成。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展现了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结构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辟地、演化万物的伟大事迹。

2.教学难点: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案例教学法:以盘古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学习盘古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素材。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3.教学卡片:制作生僻词汇和重点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盘古的故事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事迹。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辟地》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12 盘古开天辟地》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通过讲述盘古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己,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的故事,展示了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理解、朗读的训练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盘古伟大精神品质等方面还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朗读、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认读“劈、浑”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会用“创造”造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盘古为人类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3.朗读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达。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动画视频、生字词图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精神品质。

2.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锻炼表达能力。

巩固(10分钟)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点评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拓展(10分钟)1.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神话故事,互相学习。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盘古伟大的精神品质。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2《盘古开天地》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天地起源的神奇想象。

课文通过讲述盘古开天辟地、以身化物的壮丽景象,展示了盘古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课词语丰富,想象奇特,语言流畅,易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理解课文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古代神话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学会借助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古代文化遗产,激发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2.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学会借助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营造生动的神话氛围,引导学生入境。

2.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体会盘古的英勇形象。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资料教学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神话故事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素材。

2.资料:收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字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英勇形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盘古开天地》中的神话故事,了解中国古代宇宙观念。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2.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意义。

3.学会分析神话文本,积累语言材料。

三、教学难点1.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深层含义。

2.运用神话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提出对于盘古开天地的疑问和想法,做一个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并准备提问。

2.教师带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并进行理解性阅读训练。

3.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相关阅读理解题。

第三课时:深化理解1.学生结合课文,讨论盘古开天地的意义。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能够引发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

第四课时:语言表达1.学生通过班级讨论,总结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中的经典语言表达。

2.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如朗读或描述。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定,检验学生对《盘古开天地》的理解。

2.注意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1.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情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后续改进方案。

2.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未来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次《盘古开天地》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第【2】篇〗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的中华文化”,《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都和神话以及民间故事有关。

学习本组课文,主要是为了感受古人的丰富想象力和进行讲故事训练。

远古时代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神话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这是文化的传承。

学情分析从三年级儿童的特点分析,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生活中也接触过《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故事主要内容,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盘古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复述故事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盘古形象,感受神话的神奇,激发阅读兴趣。

3、了解神话形成初衷,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神话的神奇,认识盘古形象教学难点:感受神话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借助字词,梳理内容1、分类出示词语:黑乎乎上升下降奔流不息茂盛翻身劈开支撑精疲力竭血液(上下两行分黑、红两色出示)2、自读并观察思考:10个词语为什么这样分类?(通过词语梳理内容,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将天地之变化,盘古之创造讲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感受神话的神奇,了解盘古的品质。

4、板书课题二、自主+交流,初悟“神奇”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神奇”的句子。

(学生对“神奇”有一定的认知,边读边画意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2、同桌交换,相互质疑、补充“神奇”的句子。

(通过质疑、补充,让学生反思自己,提高语言文字敏感度)三、分组“对决”+教师点拨,再悟“神奇”1、按“宇宙神奇”和“盘古神奇”两项,学生自主分为两组就坐,展开“对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等10个生字,会写“滋润”等生字,积累“四季的风”
等优美词句。

2、初步了解神话这种体裁,学习抓重点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仿写有关变化的句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抓重点词朗读课文,积累语言,体会神话的神奇。

教学难点:合理运用想象,仿写有关变化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助读单。

教学过程:
一、初识神话,导入课题
1、出示《后羿射日》等图片,及二下识字八,讲解神话的由来。

师: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没有宇宙飞船,没有人造卫星,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和恐惧,“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宇宙从哪里来?世界万物是从哪里的?”为了使存在变得合理,人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幻的故事,像这些充满瑰丽想象的故事就是——神话。

(板书:神话)
2、出示课题,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神话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一个故事:《盘古开天地》。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神话这种体裁,所以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神话由来和特点。


二、学习字词,梳理大意。

1、检查字词。

(动词、平翘舌、多音字、偏正短语)
2、学习偏正短语时,引导学生用想象画面的方式读好词语,并学着说几个
形容词偏正短语。

3、学习写滋润。

1)理解词义;2)观察字形;3)教师范写,注意笔顺和位置;4)生练写5)讲评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仍是中段的教学重点,这些词语都是学生容易读出的,在归类的基础上能便于识记。

课标提出可借助字典、词典、理解生词的意义。

所以在书写难写字“滋润”时,先进行理解后再书写。

虽然耗时多,但却能提高学生字词的敏感性,还是值得的。


4、学习概括课文
1)自由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1:学生概括啰嗦有难度的。

引导用表格抓每段关键词进行概括;预设2:学生概括简练的,表扬,让其介绍方法,抓课文的最后一段,关键句
进行概括。


小结概括方法:同学们真厉害,我们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就可以像这样抓课文的关键词,或关键句进行概括。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了两种概括方法,第一种抓关键词的概括方法,重在学习梳理课文脉络,是一般可通用的方法,而第二种抓关键句的概括的方法属于可遇不可求类型的,适合语感较强的孩子,所以在设计时,两种方法都讲了,旨在面向更多层次的孩子,希望学得更实在些。


三、抓关键词,品味神奇
a)学习第一段
(1)看图片理解“混沌”,读好“混沌一片”。

练习说话:宇宙混沌一片,没有……没有……也没有……
(指名读,3人,齐读)
【设计意图:“混沌”的意思较难表述,所以借助图片理解。

理解了
“混沌一片”才能理解盘古对其的厌恶,为下文学习做情感铺垫。


b)学习第二段
1、师:是啊,这样的宇宙一片混沌和荒芜,我们都不喜欢,有一天盘古醒
了,他喜欢吗?快速读第二段,你从哪里看出来。

1)指名读,读好“抡起”、“猛劈”。

2)对比“拿起”——“抡起”,做动作体验,指名读好句子。

(指名读3人,齐读)
2、找近义词,缓缓、渐渐、慢慢,读好带有这两个词的话。

1)对比读。

师:都是表示慢,干嘛不都用慢慢呢?你看我这样改怎么样?那
句好?汉语是丰富多彩的,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新鲜。

2)理解读。

师:这几个都表示速度很(慢),说明天地分开的速度很(慢)很不容易,哪这两句话该怎么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2人)齐读)
3、找反义词,读好天地变化的句子。

师:刚才我们找的是近义词,在这句话中,同样有几组反义词,你找出来了吗?快速圈一圈。

交流,该怎么读呢?(指名读2人,男女分读。


【设计意图:这段话,动词用得传神,写天地分开的变化运用了很多反义词和近义词,很有特色,是学生积累言语的好材料。


c)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师:这声响雷,吓得盘古心惊肉跳,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一千年,一万年,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形成了,盘古也累得倒下了,但盘古倒下后并不是神话的结束,而是个美妙的开始
(1)默读第四段,梳理变化。

(2)一分钟识记,段落填空式积累语言。

(3)对比短语乱用的段落,体会想象需要合理。

(4)师生配乐合作出示画面读段。

(5)出示诗歌形式读第四段。

(同桌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合作读)
(6)仿写句段。

师:盘古的身体的变化仅仅只有文中写到的吗?还有可能有哪些呢?你也能学着句式写一写吗?
(出示星级作业,基础差的孩子写一句,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挑战多写几句。

)(7)机动,出示古文做对比阅读,拓展想象。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把一个省略号读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盘古的身体化成了世间万物,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预设:感谢盘古,或赞美盘古)
d)回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背诵、诵读,意在多方的积累下,进行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习得。

在写话设计上,中段如果只写一句话显得太单薄,如果统一写一段话,毕竟才三年级上册,而且是想象力的训练,对很多孩子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设计了有层级的星级写话,旨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适应不同学情。


四、拓展阅读,下课引趣
1、拓展阅读:中国的孩子就该了解中国的故事,就该会读中国的故事。


实除了《盘古开天地》我们还有很多神话故事,很多故事甚至都是相关联的的。

向大家推荐这套《幼学启蒙故事系列》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

2、师:神话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靠的是这个故事本身的生动精彩,更靠的是人们对其的喜爱并口口相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能不能的家人分享呢?回家试着讲讲这个故事,下节课我们在来重点学习怎样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吸引人,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一篇神话,应该是一扇窗,让学生窥见其中的美好,老师要做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整套书的阅读。

这个单元目标是体验传统文化,课文就该是个良好的契机带孩子走近传统文化,领略其魅力。

复述是这篇文章很重要的功用,因课堂容量有限,只能在这里作为下课学习的铺垫】
板书设计12盘古开天地
神话抓关键词、句
神奇概括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