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改).
电缆的横截面合格标准

电缆的横截面合格标准概述:电缆是现代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中最常用的电气设备之一。
它由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层组成,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传输电能或信号。
电缆的横截面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电缆横截面的合格标准,并说明其重要性及应用。
横截面的定义和重要性:电缆的横截面是指电缆跨越的水平面上的投影。
它是评估电缆导电能力和绝缘质量的重要参数。
横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电缆的电流承载能力和信号传输能力。
合格的电缆横截面应满足一定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以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地传输能量或信号。
横截面的尺寸要求:电缆横截面的尺寸要求由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包括导体截面积、绝缘层厚度和保护层厚度等。
这些指标通常通过标准化机构或行业组织来规定。
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IEC 60228标准规定了电缆导体的横截面的尺寸范围。
在该标准中,导体的横截面积应按照指定的范围进行检查,以确保导体的电流承载能力符合要求。
横截面形状的要求:除了尺寸外,电缆横截面的形状也是合格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电缆横截面应呈圆形、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规则形状。
这种形状有助于电缆的安装和敷设,并可有效利用空间。
对于非规则形状的电缆横截面,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符合要求。
横截面标准的应用:合格的电缆横截面标准在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依赖于电缆的横截面合格标准。
横截面过小可能导致电缆发热、功率损耗增加,甚至导致电线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
而横截面过大则会增加材料成本和施工难度。
在通信网络中,电缆横截面的标准化有助于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电缆的横截面合格标准是确保电缆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
通过规定导体的尺寸和形状要求,电缆的电流承载能力和信号传输能力得以可靠保证。
在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中,合格的电缆横截面标准能够保障能量和信号的高效传输,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缆截面选用

电缆截面选用摘要:1.电缆截面的概念和重要性2.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3.电缆截面选择的影响因素4.电缆截面选择的具体方法5.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正文:一、电缆截面的概念和重要性电缆截面,是指电缆在垂直于轴线的一个截面上的面积。
它是电缆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电缆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合适的电缆截面既能保证电缆的稳定运行,又能避免因截面过大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1.满足负载电流需求:电缆截面的选择首先要满足负载电流的需求,避免因电流过大导致电缆过热,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2.考虑线路长度:电缆的电阻与线路长度成正比,因此,长距离输电时,需要选择较大截面的电缆,以降低线路损耗。
3.考虑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电缆的载流量有影响,温度越高,电缆的载流量就越低。
因此,高温环境下应选择较大截面的电缆。
三、电缆截面选择的影响因素1.负载电流:负载电流是决定电缆截面大小的主要因素,负载电流越大,所需截面就越大。
2.线路长度:线路长度越长,电缆的电阻损耗就越大,所需截面也越大。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高,电缆的载流量就越低,所需截面就越大。
4.电缆的敷设方式:直埋和架空敷设的电缆,由于散热条件不同,所需截面也有所不同。
四、电缆截面选择的具体方法1.根据负载电流和线路长度,查表或计算得出所需的电缆截面。
2.考虑环境温度和敷设方式对电缆截面的影响,适当调整所得截面。
3.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实用性,选择最合适的电缆截面。
五、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1.选择电缆截面时,不能仅考虑电流需求,还要考虑线路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
2.选择电缆截面时,要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避免过大或过小的截面造成资源浪费或使用效果不佳。
电缆施工方法(两篇)

引言概述:电缆施工方法是指在电力工程、通信工程等领域中,对电缆进行安装、布线和维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缆施工方法的相关内容,从电缆材料的选择、线路的规划到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缆施工方法。
正文内容:一、电缆材料的选择1.电缆材料的种类和特性2.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3.电缆材料的质量要求4.电缆外护层的选择方法5.电缆绝缘层的材料选择二、线路规划1.电缆走向及布线方式的选择2.电缆敷设的深度要求3.电缆桥架的选择和布置4.电缆间距和维护通道的设置5.电缆接头盒和接地的规划三、电缆敷设1.轮式装载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电缆敷设的挖掘方法和施工工艺3.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4.电缆的固定和保护措施5.电缆引线和标识的施工要求四、电缆接头施工1.电缆接头类型及选择2.电缆接头的准备工作3.电缆接头的安装步骤4.电缆接头的测试和质量验收5.电缆接头的封固和维护方法五、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2.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3.施工图纸和文件的管理4.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监控5.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电缆施工方法的各个环节及相关要点。
电缆材料的选择、线路规划、电缆敷设、电缆接头施工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都对电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在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电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电缆施工中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和参考。
引言概述:电缆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涉及到电力传输、通信和网络等领域。
合理的电缆施工方法能够确保电缆的安装质量和性能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率。
本文将介绍电缆施工的方法和步骤,旨在为电缆施工人员提供指导,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证。
正文:一、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计划: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确定电缆的布置方式、数量和长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和电缆的铺设方法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和电缆的铺设方法一导线截面积的选择输电线路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对电网的技术经济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导线截面的选择首先满足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如不发生电晕,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满足热稳定条件,电压损耗不超过容许值。
其次,还要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截面的选择不应使功率损失过大,不应使投资过大以及降低有色金属的消耗等等。
因而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需要在设计时从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通过方案比较找出最优的方案。
1.1导线截面选择的技术条件选择导线的技术条件是指电晕放电,机械强度,发热温度及容许电压损耗等条件。
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晕会引起电能损耗和无线电干扰,为了避免电晕的发生,导线的外径不能过小,根据理论分析及试验所得的结果,各级电压下的按电晕条件所规定的导线最小外径如下表所示:架空线路的导线在运行时要承受各种机械负载,如导线的自重,风压,冰重等,此外,还要有具有适应外界偶然负载的过载能力,这就要求导线截面不能过小,否则就难以保证应有的机械强度。
架空线路根据其重要程度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通常35KV以上线路为I类线路,1~35KV 为II类线路,1KV以下为III类线路。
电流通过到现实,在导线上的电阻会缠身有功功率损耗,导线的有功功率损耗将转换为热能使导线的温度上升。
当损耗的热能与周围发散的热能相等时,温升达到稳定值。
在一定的容许条件下,各种型号的导线容许通过的电流时不同的。
总所周知,当线路上输送的功率一定时,导线截面积小则线路的电阻,电抗愈大,从而线路的电压损耗也愈大,电压损耗过大会给调压带来困难。
为了保证电压损耗在容许范围之内,通常可按容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这一点对地方电网尤为重要。
1.2导线截面积选择的经济条件为了节约投资降低线路的造价及折旧维修费用,导线截面应愈小愈好。
但当导线截面愈小时,在输送功率相同的条件下又会使电能损耗增大,从而增加发电厂的投资,燃料消耗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支出。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电缆类型和导体截面选择)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电缆类型和导体截面选择)
1绝缘类型选择
1.1 油纸绝缘电缆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使用历史悠久,一般场合下均可选用。
对低中压(35kV及以下),如电缆落差较大时,可选用不滴流电缆;63kV.HOkV可选用自容式充油电缆;220kV及以上优先选用自容式充油电缆。
1.2 由于聚乙烯绝缘电缆(PVe)介质损耗大,在较高电压下运行不经济,故只推荐用于IkV及以下线路。
1.3 对于6~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XLPE),因有利于运行维护,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因地制宜采用;但对22O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产品,在选用时应慎重。
1.4 乙丙橡胶绝缘电缆(EPR)适用于35kV及以下的线路。
虽价格较高,但耐湿性能好,可用于水底敷设和弯曲半径较小的场合。
2导体截面选择
2.1 导体材料可根据技术经济比较选用铜芯或铝芯。
2.2 导体截面应根据输送容量从有关电缆结构给出的标准截面中选择,或向厂商提出特殊订货。
3交联聚乙烯电缆金属屏蔽层截面选择
3.1 为了使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或不同地点两相接地时,故障电流流过金属屏蔽层而不至将其烧损,该屏蔽层最小截面宜满足表5要求。
3.2 对于IlOkV及以上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为减少流经金属屏蔽层的接地故障电流,可加设接地回流线,该回流线截面应通过热稳定计算确定。
交流电缆 标准截面

交流电缆标准截面交流电缆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导线材料,用于将交流电能传输到各个电器设备中。
在选择交流电缆时,标准截面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交流电缆标准截面的相关知识,并探讨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一、交流电缆标准截面的定义交流电缆标准截面指的是交流电缆导体截面的标准尺寸。
导体截面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流传输的能力和电缆的功率承载能力。
通常情况下,较大的导体截面可以传输更大的电流,使得电缆能够承受更高的功率负载。
二、交流电缆标准截面的选择原则在选择交流电缆标准截面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电流负载:根据电路中的电流负载大小,选择满足要求的交流电缆标准截面。
过小的截面会导致电缆过热、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过大的截面则浪费资源。
2. 电压降:根据电缆的长度和电路的电压,计算出电缆的电压降。
选择合适的交流电缆标准截面可以降低电缆的电压降,提高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环境条件:考虑交流电缆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
根据环境条件选择符合要求的电缆外径和绝缘材料。
4. 经济性:在满足电气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交流电缆标准截面。
过度追求大截面会增加成本,而过小的截面则可能带来额外的维护和更换费用。
三、交流电缆标准截面的应用领域交流电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气工程中,包括建筑、工业、交通、能源等方面。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交流电缆标准截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 建筑领域:在建筑电气系统中,交流电缆用于供电、照明等方面。
常见的标准截面为2.5mm²、4mm²、6mm²等,根据电流负载来选择合适的截面。
2. 工业领域:工业生产中的电气设备通常对电缆要求较高。
一般会选择较大的标准截面,如16mm²、25mm²、35mm²等。
3. 交通领域:交通信号灯、地铁、电车等交通设施需要使用交流电缆进行供电。
标准截面的选择要根据设备功率、电压降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选用电线电缆的一般原则及其它注意事项

选用电线电缆的一般原则及其它注意事项一、选用电线电缆的一般原则在选用电线电缆时,一般要注意电线电缆型号、规格 (导体截面)的选择。
1、电线电缆型号的选择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例如: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
选用电线电缆的一般原则及其它注意事项一、选用电线电缆的一般原则在选用电线电缆时,一般要注意电线电缆型号、规格 (导体截面)的选择。
1、电线电缆型号的选择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例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等;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
2、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 (导体截面)时,一般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
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
若用户没有经验,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
一般电线电缆规格的选用参见下表:电线电缆规格选用参考表导体截面mm 2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环境温度25℃架空敷设227 IEC 01(B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环境温度25℃直埋敷设VV22-0.6/1 (3+1) 钢芯铝绞线环境温度17 10 1.5 21 12 2.5 28 16 4 37 21 38 21 6 48 27 47 27 10 65 36 65 36 16 91 59 84 47 97 54 25 120 67 110 61 124 69 35 147 82 130 75 150 84 50 187 105 155 89 195 109 70 230 129 195 109 242 135 95 282 158 230 125 295 165 120 324 181 260 143 335 187 150 371 208 300 161 393 220 185 423 237 335 187 450 252 240 390 220 540 302 300 435 243 630 352 1、同一规格铝芯导线载流量约为铜芯的0.7倍,选用铝芯导线可比铜芯导线大一个规格,交联聚乙烯绝缘可选用小一档规格,耐火电线电缆则应选较大规格。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课件

目录
•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原则 •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方法 •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实例 •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
导线及电缆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导线及电缆的基本参数
01
导体材料
02
绝缘材料
03
截面面积
04
工作电压
导线及电缆的应用场景
01
02
电力系统
通信系统
03 建筑行业
导线及电缆截面选择原则
安全载流量原则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电压损失原则
总结缆截面时,应考虑经济电流密度原则,以降低线路的损耗和投资 成本。
详细描述
根据国家或行业规定的经济电流密度值,结合负荷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导线 及电缆截面。了解不同材料、截面积的经济电流密度范围,以便做出经济合理的 选择。
根据线路电压损失选择
总结词
电压损失是选择导线或电缆截面的重要因素,应确保线路的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内。
详细描述
根据线路的长度和截面,计算线路的电压损失,选择适当的导线或电缆截面以减小电压损失。电压损失过大不仅 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根据导线和电缆的型号、规格和用途, 参考经济电流密度值进行选择。在满 足负荷电流和电压损失的前提下,选 择成本较低且合理的截面。
易于维护
选择易于维护和更换的导线及电缆,可以降低维护成 本和减少故障时间。
标准化和互换性
尽量选择标准化和互换性好的导线及电缆,以便于备品 备件的采购和更换。
注意导线及电缆的质量和品牌
质量保证 避免假冒伪劣产品
THANK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电缆截面选择的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详细探讨配电设计中对于低压电缆截面选择遇见的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供类似工程的电气设计参考。
前言: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3.2.2条规定,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1 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 2 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已多年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谈谈以下自已的看法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1、不同工作温度的电缆,电线共用电缆槽盒内敷设时导体截流量的降低系数的适用问题
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利用金属线槽作为电缆,电线的主要敷设方式,有的设计人员把低压电力电缆,电线共用金属线槽多回路成束敷设,然后把电缆、电线沿线槽敷设时初始载流量允许值乘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表7.4.4-1 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作为各回路的电缆,电线设计载流量。
笔者认为这种载流量计算方法并不能符合《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第523.4条“电缆束的降低系数适用于具有相同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含有不同允许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束中所有绝缘导体或电缆的载流量应根据其中允许最高运行温度最低的那根电缆的温度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这一规定。
例如BV导线或VV电缆与YJ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BV导线或V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70度,而YJV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为90度,那么YJV电缆的初始载流量应按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选取,然后再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
比如《建筑电气常用数据》04DX101-1图集6-6页查得YJV-4*35+1*16电缆单回路敷设在线槽内,环境温度35度时的载流量为122A,由于YJV电缆与BV或VV电缆共用线槽成电缆束敷设,所以YJV-4*35+1*16电缆载流量由04DX101-1图集6-9页查得仅为93A,即工作温度70时YJV电缆载流量仅为90度工作温度时的载流量的75%,导致了未能充分利用YJV电缆截面。
《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表52-B2注释1)“表52-C1至52-C4的敷设方法B1和B2给出的载流量值仅指单回路而言,当在电缆槽盒内敷设多回路时,不论槽盒内有无隔板,表52-E1中的电缆束降低系数都是适用的”。
由此条文可以得知,当YJV电缆与BV电线、VV电缆共用线槽敷设时,不论线槽内有无隔板分隔电缆与电线回路,YJV电缆应按允许最高运行温度70度时的载流量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降低系数来校正载流量。
2、沿电缆槽盒内敷设的电缆束含有不同导体截面的绝缘导体或
电缆时,应沿不同金属线槽敷设,以免小截面电缆过负荷
大多设计人员习惯将同一路径不同大小截面的电缆共用金属线槽成束敷设,并以电缆的初始载流量乘以“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这种计算方式同样不符合《布线系
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第523.4.1~2条注释: 2 “电缆束的降低系数是基于束中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是类同负荷计算得出,当电缆束内含有不同导体截面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时,应该注意小截面电缆的过负荷,电缆束中的导体截面多于三个相邻标准截面,就可认为电缆束含有不同截面。
类同电缆是指束中所有电缆的载流量是基于束中电缆含有相同最大允许导体温度,导体截面变化跨越范围不大于三个相邻标准截面。
”的规定。
当电缆束中含有不同截面时,应按523.4.3.1条的偏安全的成束降低系数计算,公式如下:n
F 1 式中:F ——成束降低系数;
n ——电缆束中多芯电缆数或回路数。
例如金属线槽内共敷2根的YJV-4*150+1*70电缆,2根YJV-4*95+1*50,2根的YJV-4*35+1*16,则YJV-4*150+1*70和YJV-4*95+1*50同YJV-4*35+1*16即为导体截面变化相差三个相邻标准截面,此时的电缆束的校正系数为F=1/=0.4,由《布线系统载流量》表52-E1查得各种敷设条件6回路电缆成束敷设的降低系数均大于0.4,所以采用上述公式得到的电缆束降低系数将减少小截面电缆的过负荷危险,但导致了大截面的电缆截面未充分利用。
所以在电缆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大截面和小截面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混合在同一电缆束内,大截面电缆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就可以避免。
3. 在电力系统故障中,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率最高,长距离低压配电线路的短路电流应校核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或者有的工程地形狭长,建筑单体分散,在低压配电工程中,设计人员经常会碰到超过200米距离的供电长度的情况。
由于线路越长,配电线路中的相保阻抗越大,使得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较小,且大部分设计人员仍习惯依据计算电流选择线路的保护开关,从而忽视了计算单相短路电流(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作为校核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校核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系数应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6.2.4 条“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选取。
下面以漳州地区某工程为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校验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
由图一所示,本案例配电室内设初设一台630KVA干式变压器,阻抗电压为6%,低压配电柜母线为5米,配电室至左门卫末端支线配电干线如下图一所示,短路计算点K1~4如下图二(低压网络短路电流计算电路),本案例的配电线路电压损失为 4.95%,符合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5%。
图一:
以下对本案例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一、元件阻抗:
变压器高压侧系统短路容量S”取无穷大。
电阻,电抗,相保电阻,相保电抗取0。
变压器阻抗查表得:
电阻R1=2.26毫欧/米,电抗X1=15.07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1=2.26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1=15.07毫欧/米,
母线4*(80*8)阻抗查表得:
电阻R2=0.031毫欧/米,电抗X2=0.195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2=0.062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2=0.394毫欧/米,
L1电缆线路YJV-4*150阻抗查表得:
电阻R3=0.117毫欧/米,电抗X3=0.077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3=0.351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3=0.152毫欧/米,
L2电缆线路YJV-5*6阻抗查表得:
电阻R4=2.867毫欧/米,电抗X4=0.092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4=8.601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4=0. 2毫欧/米,
L3电缆线路YJV-5*4阻抗查表得:
电阻R5=4.3毫欧/米,电抗X5=0.097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5=12.9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5=0. 2毫欧/米,
L4电线线路WDZ-BYJ-3*2.5阻抗查表得:
电阻R6=6.88毫欧/米,电抗X6=0.13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6=20.64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6=0. 29毫欧/米,
图二:低压网络短路电流计算电路
二、各短路点计算电流如下表格1:
(K3短路点)右门卫主开关采用微断保护开关,长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25A,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d3=250A,短路点K3处单相短路电流Id=710A,校核单相短路电流:
Id>=1.3*250=325A;符合规范要求;
(K4短路点)左门卫主开关采用微断保护开关,长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20A,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d3=200A,短路点K4处单相短路电流Id=270A,校核单相短路电流:
Id>=1.3*200=260A;符合规范要求;
(K5短路点)左门卫末端设备支路保护开关采用微断保护开关,
长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16A,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d3=160A,短路点K5处单相短路电流Id=180A,校核单相短路电流:Id<1.3*160=208A;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办法:将末端设备支路线路改为WDZ-BYJ-3*4.0,L4电线线路WDZ-BYJ-3*4.0阻抗查表得:
电阻R6=4.3毫欧/米,电抗X6=0.12毫欧/米,相保电阻Rphp6=12.9毫欧/米,相保电抗Xphp6=0. 28毫欧/米
(K5短路点)左门卫末端设备支路保护开关采用微断保护开关,长延时脱扣器整定电流为16A,瞬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d3=160A,短路点K5处单相短路电流Id=210A,校核单相短路电流:Id>=1.3*160=208A;符合规范要求;
将末端设备支路线路改为WDZ-BYJ-3*4.0后的短路电流计算详
短路点计算短路电流表格2。
短路点计算短路电流表格1
短路点计算短路电流表格2
综上所述,保护电器的动作灵敏度校核不能满足要求,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大电缆,电线导线截面,降低配电线路的相保护阻抗,尽可能提高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参考文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主编: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布线系统载流量》GB/T 16895.15-2002
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