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康复

合集下载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是身体中最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部位之一。

踝关节损伤会导致疼痛、肿胀、运动障碍等症状。

康复训练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关键,以下是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1. 休息和保护:在受伤后的头几天内,需要减轻运动量并避免任何可能进一步损伤踝关节的活动。

使用冰敷和压缩带可降低疼痛和肿胀。

2. 逐渐恢复运动:从简单的活动开始,例如屈膝、伸膝、转脚等,逐渐增加运动量并进行协调训练。

3. 平衡训练:踝关节损伤后的平衡能力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平衡训练。

将一个脚尖放在另一只脚的脚跟上,保持平衡一段时间,然后反过来。

可以使用减震垫、稳定球等训练工具。

4. 强度训练:恢复踝关节力量和稳定性是康复训练的重点。

可以进行单脚跳、单脚平板支撑等训练。

5. 柔韧性训练:踝关节损伤后,周围肌肉和软组织可能会变得僵硬。

进行拉伸和按摩可有效缓解疼痛和恢复柔韧性。

总的来说,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休息保护、逐渐恢复运动、平衡训练、强度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康复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同时也需要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

- 1 -。

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

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计划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正确的康复训练计划对于恢复功能和预防再次受伤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恢复阶段(第1-2周)1.休息。

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要避免任何对脚部的重力负荷,保持休息。

2.冰敷。

每天冷敷20分钟,可减少肿胀和疼痛。

3.提升。

每小时进行数次踝关节提升运动,有助于降低肿胀和增加血液循环。

4.按摩。

每天进行数次轻柔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第二阶段:功能阶段(第2-4周)1.平衡练习。

尝试站立在一个脚上稳定身体平衡,持续时间每天逐渐增加。

2.柔韧性训练。

进行踝部的伸展和弯曲运动,并在疼痛范围内进行,每天数次。

3.强化练习。

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化,如踏步运动和踝部抬腿等,每天进行10-15分钟。

4.跳跃练习。

从低强度跳跃开始,逐渐增加跳跃高度和幅度,每天进行5-10分钟。

第三阶段:恢复阶段(第4-6周)1.功能训练。

进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活动,如行走、跑步、跳跃等,注意逐渐增加强度和频率。

2.功能评估。

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估,检查运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是否恢复正常。

3.应对不适。

如果在训练中出现不适或疼痛,及时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建议。

第四阶段:预防阶段(第6周以后)1.强化练习。

继续进行踝部周围肌肉的强化训练,保持良好的肌肉平衡。

2.平衡训练。

保持平衡练习,提升踝关节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3.功能训练。

继续进行各种日常生活和运动活动,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暖身和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暖身运动和拉伸动作,预防再次受伤。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踝关节扭伤后的康复训练计划,但是请注意每个人的恢复进程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踝关节康复指南

踝关节康复指南

踝关节康复指南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力和运动压力最大的关节之一,它的稳定性和功能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至关重要。

然而,踝关节受损或受伤是一种常见的情况,特别是在运动和意外事故中。

为了加速康复过程并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下面将为您提供一份踝关节康复指南。

1. 保持休息和保护踝关节受伤后,休息是康复的第一步。

避免过度使用踝关节,以免进一步损伤。

您可以使用拐杖或轮椅来减轻身体对踝关节的负荷,这样踝关节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此外,您还可以考虑佩戴一个踝关节支撑器或绷带,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稳定。

2. 冷敷和热敷冷敷可以帮助减轻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在受伤后的前48小时内,您可以每2至3小时冷敷15至20分钟,使用冰块或冰袋并用毛巾包裹以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过了48小时后,您可以开始进行热敷,这将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

3. 适度运动和物理治疗在踝关节受伤的早期阶段,适度的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踝关节活动,如屈踝和伸展踝。

这有助于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您可以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强度。

同时,物理治疗也是加速康复过程的关键。

专业物理治疗师可以为您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使用各种疗法,如超声波、艾洛莫横波治疗和按摩,来促进踝关节的恢复。

4. 健康饮食和补充营养踝关节康复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

确保您的饮食均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有助于骨骼和关节健康的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C。

此外,适量的蛋白质摄入也是重要的,因为蛋白质是肌肉和组织的基本构建块。

5. 慎重恢复运动和活动当踝关节开始恢复时,您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和活动的强度。

请记住,过度使用或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踝关节再次受伤或延缓康复进程。

请根据您的康复专业人员的建议,制定一个适合您的个人康复计划,并逐步增加负荷和强度。

6. 寻求专业帮助和定期复查如果您的踝关节疼痛或不适持续存在,即使在康复过程中,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定期复查可以确保康复进展正常,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踝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

踝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

踝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踝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受伤后很容易引起跛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踝关节康复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踝关节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踝关节柔韧性练习踝关节柔韧性练习是恢复踝关节正常运动范围的重要手段,可同时增强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踝关节柔韧性练习:(1)足趾滚球练习将一个高弹性的球放在地上,用脚掌将其滚动,滚动的过程中逐渐向前推进,直到滚到脚跟并滚回来。

重复练习可增加踝关节的柔韧性。

(2)足趾弯蹲当坐在地上时,用双手拉住拇指,足底朝内侧,将脚尖蹲到地上,保持3-5秒后再放松,重复练习可增加踝关节的柔韧性。

(3)ABC练习将脚尖向上屈曲,然后向内侧、向外侧转动,这三个方向都练习一遍。

重复10次至15次。

2. 踝关节肌肉力量练习恢复踝关节肌肉力量是康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是一些踝关节肌肉力量训练的方法:(1)膝盖对针头坐着或躺着,将准备好的小针头夹在膝盖的两侧,保持这个姿势10秒钟。

重复练习可增强踝关节力量。

(2)单脚支撑单脚站立,脚踩一个软垫子,保持10秒钟左右。

重复练习可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3. 平衡训练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和平衡控制能力也是康复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平衡训练的方法:(1)反向足跟行走先将脚跟向地面接触,然后慢慢将脚尖向地面下压,走几步后换脚。

(2)单脚站立将一只脚放在室内小细球上,用另一只脚保持稳定,保持平衡30秒钟后换脚。

总的来说,踝关节康复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以上的三个方面练习可在踝关节受伤后逐渐恢复运动。

除此之外,康复训练还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指导和引导,以便将康复效果最大化。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踝关节损伤是指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或骨骼结构的受损,如扭伤、骨折、半脱位等。

踝关节损伤的康复过程中,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动作能力和功能。

以下是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1. 疼痛控制踝关节损伤后,疼痛是常见的症状,需要进行适当的疼痛控制。

可以用冰敷、物理治疗、局部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注意不要长时间使用止痛药物,以避免依赖和副作用的发生。

2. 恢复关节运动关节的运动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踝关节损伤后,应及早进行关节活动来预防肌肉萎缩和挛缩。

刚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主动活动,逐渐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以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外旋和内旋练习,以及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

3. 加强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康复训练的另一重要内容。

在踝关节损伤后,肌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需要通过锻炼来加强肌肉力量。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力量练习,如单腿蹲、纵跳等。

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和次数,以避免对受伤部位的二次伤害。

4. 增加平衡能力踝关节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平衡能力是康复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练习单腿站立、单腿闭眼站立等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

适当增加训练难度,以提高平衡能力和防止再次受伤的发生。

5. 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踝关节损伤后,应避免过于激烈的体育锻炼,但适当的锻炼对康复也是有益的。

可以参加一些低强度、低风险的运动,如游泳、打羽毛球等。

注意避免爆发性的运动,以免影响康复进程。

总之,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训练需要科学合理、有计划、渐进式地进行。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坚持训练,并及时进行疼痛控制和反馈,才能加快康复进程,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脚踝康复训练

脚踝康复训练

脚踝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脚踝康复训练的方法要根据脚踝受伤之后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训练,常见的康复训练有踝关节训练、踝关节耐力训练、下肢肌肉力量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几种。

1、踝关节训练: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外翻、内翻、屈伸、背伸等活动,踝关节先用力向上勾,然后再用力向下蹬,动作每次都要做到最大的范围,每十次或者二十次为一组,可以增强踝关节与双腿的稳定性。

2、踝关节耐力训练:脚踝基本恢复之后,便可以进行踝关节的耐力训练,首先身体要站直,然后双上肢垂直向下,双膝关节慢慢弯曲,让前脚掌先着地,再微微跳起,双腿下肢要交替进行。

3、下肢肌肉力量训练:首先平躺在床上,保持仰卧的姿势,然后双腿开始进行蹬自行车运动,速度不宜太快,尽量保持均匀,可以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防止下脚肌肉出现萎缩,以及下肢出现静脉血栓。

4、直腿抬高训练:这种训练方法需要坐在凳子上,然后将双腿伸直,再向上慢慢抬高,再将双腿慢慢放下,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每次训练应控制在十五次左右。

脚踝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注意训练的力度,或者做好安全措施,尽量让家长或者朋友陪同,如果不小心摔倒也会有人帮忙。

训练前先进行热身训练,防止踝关节扭伤。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第一、踝关节耐力训练。

站立位双上肢放在体侧,双膝关节屈曲让下肢前脚掌首先着地然后跳起,让双下肢交替进行。

一组30-50个,一次2-3组,第二、爆发力量训练。

选择比较软的地面或者草地,身体前倾双膝关节微曲,双上肢放在身体的两侧屈肘。

用下肢、踝关节及脚用力将身体弹出去,双下肢交替进行。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6种简单方法脚踝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进行脚踝骨折康复训练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法,以加速康复并预防再次受伤。

下面将介绍6种简单方法,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脚踝骨折康复训练。

第一种方法,伸展训练。

脚踝骨折后,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会因为长时间的固定而变得僵硬。

因此,进行适当的伸展训练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手工或者使用伸展带进行踝关节的伸展训练,每次持续15-30秒,每天进行3-5次。

第二种方法,平衡训练。

脚踝骨折后,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会明显减弱,平衡训练可以有效地加强这些肌肉。

可以尝试单腿站立、闭目站立等平衡训练方法,每次持续1-2分钟,每天进行3-5次。

第三种方法,抗阻训练。

通过使用弹力带或者其他抗阻器械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的抗阻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进行踢腿、踩踏等动作,每次进行15-20次,每天进行3-5次。

第四种方法,平地行走。

在医生的允许下,可以适当进行平地行走训练。

开始时可以使用助行器或者拐杖,逐渐过渡到自由行走。

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平地行走训练,可以有效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第五种方法,跳跃训练。

在踝关节康复的后期,可以逐渐进行跳跃训练。

可以尝试单腿跳跃、双腿跳跃等动作,每次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5次。

第六种方法,球类运动。

在踝关节康复的最后阶段,可以逐渐进行一些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总结。

脚踝骨折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恒心的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进行训练非常重要。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训练导致二次受伤。

希望以上介绍的6种简单方法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脚踝骨折康复训练,早日恢复健康。

踝关节 康复科训练计划

踝关节 康复科训练计划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康复科踝关节家庭康复计划训练名称训练动作训练量1.跖屈力量器材:弹力带方法:一端压在脚跟下,一端拉在手中,脚掌用力往下踩,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2.背屈力量器材:弹力带方法:一端固定在脚背,一端固定在床边,脚掌用力往下勾,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3.外翻力量器材:弹力带方法:将弹力带固定在脚背,脚处在内翻状态,然后向外发力,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练方法:将1/3~1/2脚掌站到台阶边沿,双腿伸直提踵逐渐过渡到单脚提踵,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5.台阶训练A 器材:台阶方法:将患脚作为支撑脚,然后慢慢屈膝,达到屈膝20°保持平衡,下方的脚不要着地,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练B 方法:将患脚作为支撑脚,然后慢慢屈膝,达到屈膝20°保持平衡,下方的脚不要着地,保持5s,休息2s,10次/组,3~6组,组间歇1min。

7.微蹲+提踵器材:瑜伽球或靠墙壁方法:双脚尖向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靠瑜伽球,屈膝60~70度,靠球微蹲,同时双脚提踵。

保持30秒~1分钟,5~10次训练。

每次间歇30秒。

8.功率车训练器材:功率车方法:将功率车调整一定的阻力,时速15km/h,骑车10分钟。

9.步态训练器材:跑步机或地面方法:按治疗师指令进行步态训练,10分钟10.冷敷将冷敷放在冰箱速冻室,训练后冷敷10分钟踝关节用一布袋装1kg绿豆,放进冰箱冷冻室注意:1.运动时穿宽松的衣裤,训练时避免过度疼痛。

2.训练后肌肉酸胀或酸痛为正常的训练反应,避免关节处过分疼痛,如疼痛停止训练。

3.每天一次训练,训练总的时间为一个小时,要求完成以上训练量。

一周为3~5次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足关节损伤与康复
骨性结构

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和距骨滑车组 成.胫 骨、腓骨下端构成踝穴,外踝较内踝低1厘米, 偏后1厘米,胫骨远端关节面称踝穴顶,由于 下胫腓连接的微动使距骨滑车和踝穴在踝屈伸 运动中始终保持适合接触.
韧带结构
下胫腓复合体: 1下胫腓前韧带(最薄弱) 2下胫腓后韧带(中等) 3骨间韧带(最强韧) 故下胫腓联合后方的损伤多表现为胫骨后结节 的撕脱骨折,而前方的损伤通常为下胫腓前韧 带的撕裂
踝关节运动
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运动是背屈和跖屈.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 入关节窝内,关节较稳定.但在跖屈时,由于 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于是足能作轻微的 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故踝关节扭伤 多发生在跖屈的情况.

踝关节运动
踝关节的曲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及足的运动是联 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屈时足 外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 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屈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 外称之为旋前。

跟痛症的康复
跟骨脂肪垫病变、足底腱膜炎、跟骨滑囊炎、 神经卡压、骨刺、跟骨高压症、跟骨骨骺炎、 跟腱滑囊炎、肾虚性跟痛症 康复方法:中医、理疗、封闭、康复训练(牵 伸、肌力、蹬啤酒瓶、支持带)、矫形鞋垫

踝关节牵伸和肌力训练
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肌训练 徒手训练 器械训练:弹力带、沙袋 本体感觉、耐力、柔韧性、灵活性训练 足部功能训练
X-RAY
负重位足、踝X光片是最基本的影响检查。负 重时对韧带施加生理负荷,有助于判断韧带断 裂,如患侧可疑,对比摄片有帮助。 特别注意足部“斑片征”(2跖骨基底细小骨 片影,提示lisfranc韧带撕裂)如怀疑 Maisonneuve骨折(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腓骨 近端骨折)应拍摄胫腓骨全长片。

THANK YOU
临床表现
应力位片
应力位片
早期RICE治疗
休息(rest) 冷敷(ice) 加压固定 (compression) 抬高足部(elevation)

慢性不稳定保守治疗
不少于10周 腓骨肌力量训炼 跟腱牵拉 踝平衡板和平衡盘练习 绷带和支具外固定

手术治疗
慢性不稳定手术治疗
螺钉固定方法

AO推荐1-2枚直径3.5-4.5的皮质骨螺钉紧靠下 胫腓联合上方,平行胫距关节面且从后向前倾 斜25-30° ,固定三层皮质(腓骨双侧,胫骨 外侧皮质),目的是在踝关节活动中适应下胫 腓联合的正常微动。
诊断
挤压试验
Cotton试验
无应力片
螺钉固定
横穿钉穿透四层皮质
注意事项
术后需制动,负重过早可能引起横穿钉断裂, 一般在术后8-12周取出内固定。 取出时间过早会引起下胫腓再次分离,过晚将 影响踝关节功能恢复。

外侧韧带结构
距腓前韧带(最薄弱) 跟腓韧带(中等) 距腓后韧带(最强韧)

内侧三角韧带结构
胫距前韧带(深层) 胫跟韧带(浅层) 胫距后韧带(深层)

肌肉及神经支配



胫骨前肌:腓深神经 胫骨后肌:胫神经 足拇长伸肌:腓深神经 足拇长屈肌:胫神经 趾长伸肌:腓深神经 趾长屈肌:胫神经 腓骨长肌:腓浅神经 腓骨短肌:腓浅神经 腓肠肌:胫神经 比目鱼肌:胫神经
旋后外旋型(2) :
首先导致下胫腓前韧带撕裂(图中1); 也可导致胫腓附着处发生撕脱性骨折.(图中 T)(Tillaux骨折)为I度.

旋后外旋型(3) :
外踝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2为Ⅱ 度. 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3为Ⅲ度

旋后外旋型(4) :

加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骨折4为Ⅳ度.
SUPINATON-EXTERNAL ROTATION 旋后外旋IV
COTTON 试验
手术适应症

内、外踝均能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者,一般认 为无需进行下胫腓联合的固定,但以下几种情 况需要固定: ①对于腓骨骨折线在踝关节水平以上4.5cm伴 有三角韧带断裂者,需行下胫腓固定。 ②术中在固定内、外踝骨折后,向外牵拉腓骨, 若外移3~4mm者; ③距骨和内踝间隙大于5mm; ④陈旧的下胫腓脱位。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包括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 后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及骨间膜的 远端部分,这些韧带协同作用可对抗造成胫腓 骨分离趋势的轴向、旋转、平移应力。
损伤机制

外旋应力是引起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最重要 机制。当外旋扭转力作用于踝关节时,腓骨远 端主要发生外旋和后移,下胫腓前韧带张力逐 渐升高直至断裂,而下胫腓后韧带保持完整并 作为铰链连接胫骨和腓骨远端,使两者之间保 持最低分离。当外旋暴力过大或伴有足外展并 累及骨间膜时,则下胫腓联合主要韧带完全断 裂,下胫腓联合分离。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臵 距骨移动方向 内翻 内收 内翻 外旋 外翻 外展 外翻 外旋 外翻 背曲
旋后/内翻 旋后/外旋 旋前/外展 旋前/外旋 旋前/背屈

S.A . S.L. P.A . P.L. P.D .
旋后外旋型(1) :

足内翻,跖底朝向前内,距骨以内后为轴在踝 穴内外旋.

LISFRANC损伤手术治疗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不愈合
三角骨
跟骨前结节骨折
慢性踝关节不稳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 96.5%外侧不稳定,多次扭伤占92.4% 分类:机械性和功能性,内侧和外侧 体征:抽屉试验、内翻和外翻试验 应力位X-RAY、CT、MRI 理疗:激光、超声波、中低频、护具、肌内效 贴布 康复:早期、中期、后期
机械性不稳定者非手术治疗失败 手术方法可分为两类: 1 解剖修复方法 2 非解剖性重建方法

nes手术
WATSON-JONES手术
下胫腓韧带复合体
下胫腓前韧带 an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AITFL 下胫腓后韧带 posterior inferior tibiofibular ligament PITFL 骨间韧带 interosseous ligament IOL 胫腓横韧带 inferior transverse ligament ITL

断钉
断钉
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
PRICE原则 手法、中药、固定、针灸、理疗 康复训练:急性、亚急性、康复期、功能恢复 期 本体感觉训练:单足站立睁眼闭眼、平衡板、 灵敏训练(8字跑、折返跑、左右跑、交叉跑、 跳绳、跳步)

外踝扭伤
内踝扭伤
中足扭伤
LISFRANC损伤
LISFRANC损伤
损伤机制
分型
Supination-adduction旋后内收 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旋前外旋 Supination-external rotation旋后外旋 Pronation-abduction旋前外展

X-RAY
PRONATION-ABDUCTION 旋前外展I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