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十二五”规划,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议案)
根据“十二五”规划,为加快城市空间拓展和内城更新,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在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论证后,决定对城区行政区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着力加快“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步伐,逐步改变南北狭长的城市格局,缓解老市区拥挤、饱和的矛盾,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强化城市对内对外的辐射,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村和广大腹地的发展。

调整方案是:将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作出大的调整。同时,撤销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设立即墨区、胶州区、胶南区。调整后的区级建制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红岛区、崂山区、黄岛区、即墨区、胶州区、胶南区(10区2市),其中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为市内四区。
(一)市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二)市北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三)四方区保留现行区域范围、名称保持不变

(四)李沧区:由原城阳区所辖城阳、流亭2个街道与原李沧区所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组建新的李沧区
(五)红岛区:由原城阳区所辖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4个街道与原即墨市所辖南泉镇、蓝村镇、大信镇与原胶州市所辖李哥庄镇、胶东镇、营海镇合并组建新的红岛区。这样有利于发挥胶州湾北部区域经济发达乡镇作为小城镇群的综合辐射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快胶州湾北部的崛起。

(六)崂山区:由原崂山区所辖4个街道(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与原城阳区所辖夏庄、惜福镇2个街道与原即墨市所辖温泉镇、鳌山卫镇组建新的崂山区

(七)黄岛区:由原黄岛区所辖6个街道(柳花泊街道、辛安街街道、黄岛街道、薛家岛街道、长江路街道、红石崖街道)与原胶南市所辖灵山卫镇、王台镇、黄山镇组建新的黄岛区

(八)即墨区:由原即墨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九)胶州区:由原胶州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十)胶南区:由原胶南市余下的部分组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