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CT影像诊断检查PPT

合集下载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24
胃癌CT表现
平少(a)胃小弯侧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块影突向腔内,其腔内面可 见一较大溃疡,肿瘤同时向腔外生长,肝右叶可见一巨大圆形低密 度影,增强扫描(b)动脉期可见肝右叶病变呈环形强化,为胃癌肝转 移。
25
CT优势
有利于了解胃癌组织向腔内外累及和浸 润的程度,及有无突破浆膜,与邻近脏 器的关系,有无直接浸润肝脏或胰腺, 判断有无局部胃腔淋巴结肿大及肝转移。
管壁:僵硬 (图3)
粘膜:破坏,杵状皱襞 共
功能:蠕动消失

观腔外病变
19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
指由于管壁局限性肿块(常为肿瘤)突入腔 内,使局部无钡剂充填,涂布钡剂的肿块表 面轮廓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 (Back)
龛影(niche):
指由于管壁或肿块局限性坏死形成凹陷,使 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现象
(Back)
20
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增生型
充盈缺损(概念) 21
增 生 型
Back22
溃疡型
不规则龛影,呈半月形,外缘略平,内缘不规整,有 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 等的透明带,轮廓不规则,有指压状充盈缺损。
23
浸润型
胃腔明显缩小,胃壁僵硬,胃黏膜皱襞消失、 破坏。
26
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27
胃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
28
29
中期:上腹部疼痛,从可缓解~不能缓解
晚期:吐咖啡色物
柏油便
上腹部肿块
5
内容
➢胃的正常解剖及X线表现 (解剖) ➢胃癌的影像检查方法 (方法) ➢胃癌的影像表现 (影像) ➢胃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胃癌的CT诊断PPT

胃癌的CT诊断PPT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胰腺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1组:贲门右侧淋巴结 2组:贲门左侧淋巴结 3组:胃小弯淋巴结 4组:胃大弯淋巴结 5组:幽门上淋巴结 6组:幽门下淋巴结
7组:胃左动脉干淋巴结 8组:肝总动脉干淋巴结 9组:腹腔动脉干周围淋巴结 10组:脾门淋巴结 11组:脾动脉干淋巴结 12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 13组:胰头后淋巴结 14组: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15组: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结 16组: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肝总动脉
肝固有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的动脉:主要来源于腹腔动脉的分支,有两条沿大小弯走行血管弓。 小弯侧:胃左动脉(腹腔动脉)、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 大弯侧:胃网膜左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底:数条胃短动脉(脾动脉)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Ⅱ区(幽门区):为胃右动脉供血区域的淋巴引流区。包 括幽门上淋巴结、肝总动脉干淋巴结、肝总动脉根部淋巴 结。
• Ⅲ区(肝、胃右大网区):为胃网膜右动脉供血区域的淋 巴引流区。包括大弯淋巴结、幽门下淋巴结、肝总动脉干 淋巴结、肝总动脉根部淋巴结。部分幽门下淋巴结向下汇 入肠系膜根部淋巴结。
• Ⅳ区(脾区):为胃短动脉与胃网膜左动脉供血区域的淋 巴引流区。包括大弯左上部淋巴结、脾门淋巴结、脾动脉 干淋巴结、脾动脉根部淋巴结。

医学影像学胃癌影像评估和胸部CT诊断医生培训学习必备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胃癌影像评估和胸部CT诊断医生培训学习必备ppt课件
气管气象,坏死、空洞、少数有钙化。 ❖ 血管纠集、细支气管截断。 ❖ 胸膜牵引征 ❖ 增强扫描,CT值增加多在20Hu以上。 ❖ 转移征象
(3)细支气管肺泡癌 ❖ 结节型:同周围型肺癌 ❖ 弥漫型:双肺弥漫分布的腺胞结
节,可融合。 ❖ 实变型(肺炎型):肺段或叶的
实变,常合并腺泡结节。
planar Reformation and Virtual Endoscopy. RadioGraphics.2011(31).189-199
Type III
胃癌MSCT检出率与限度
进展期癌 92%~97.5% 早癌
隆起型早期胃癌 93% 凹陷型早期胃癌 18% 浅表型早期胃癌 限度 充分胃扩张+动态增强+多平面薄层重建 综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 染病。
病理:渗出-结核性肺泡炎,增殖- 结核性结节肉芽肿。继发改变:干酪样坏 死、液化、空洞、 播散;纤维化、钙化。
CT表现: Ⅰ型:原发性肺结核 (primary tuberculosis)
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增强扫描 多呈环形强化。肺内原发灶呈片影或段、 叶的实变,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空洞。 可合并叶或段的不张。
planar Reformation and Virtual Endoscopy. RadioGraphics.2011(31).189-199
Type IIc
YuLan Shen. et al Evalua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t Multi-detector CT with Multi-
气 管隆突5cm范围内。 ❖ 形态:圆形、椭圆形、边缘锐利,壁
菲薄。
❖ 密度:均匀,可有出血和液气平,壁 可强化。

胃癌的CT检查和分期-PPT精品课件

胃癌的CT检查和分期-PPT精品课件

24
T2 T4
Rui Jin Hospital, SSMU
T3
25
Rui Jin Hospital, SSMU
胃体后壁CA
CT灌注及时间-密度曲线 CT灌注原始图像
26
Rui Jin Hospital, SSMU
27
胃淋巴瘤
Rui Jin Hospital, SSMU
胃壁比较均匀的增厚,厚度 > 1cm 弥漫性浸润,通常累及的胃壁超过 50 % 通常范围较广,但形态较软,很少有梗阻征象
CT轴位图像 显示双层胃壁结构
11
Rui Jin Hospital, SSMU
目前,胃的多层CT检查虽然仍主要用于胃癌和其他 胃肿瘤性病变的治疗前综合评估、分期及术后随访等。
由于CT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质量的改善,使得CT 在其他胃疾患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
12
胃癌
30% 位于胃窦 30% 位于胃体 30% 位于胃底、贲门 10% 为弥漫浸润性
31
Rui Jin Hospital, SSMU
CT轴位图像 浸润型胃淋巴瘤,伴LN转移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增生型胃淋巴瘤,伴溃疡,肿块累及
肠系膜根部
32
Rui Jin Hospital, SSMU
胃粘膜相关淋巴瘤术前
胃粘膜相关淋巴瘤术后
33
胃间质瘤(GIST)
肿瘤较小时位于壁层 较大时大多向腔外生长 肿瘤可有明显的强化 累及淋巴结出现融合的情况少见
>1.0
重建层厚 1.0~1.5mm
MPR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MPR层厚 4mm(3-6mm,根据图象噪声)

胃癌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胃癌的诊断及鉴别PPT课件

2019/11/27
.
4
1.进展期胃癌(溃疡局限型)
2019/11/27
.
5
1.进展期胃癌(溃疡局限型)
2)腹部超声:肿瘤转移的情况。 3)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价格高,有必要
才做。
2019/11/27
.
6
2.胃窦小弯侧溃疡伴出血
1.病史:既往无病史,好发年龄符合,初发。
2.临床表现:上腹隐痛,进食加重。

饱胀感

体重下降

便血,贫血Hb96g/L(120~160g/L)

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

乏力
2019/11/27
.
7
2.胃窦小弯侧溃疡伴出血
1.纤维胃镜检查: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取病理组织。 2.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良性胃溃疡表现为胃壁蝶形凹陷、周边胃壁增厚不明
显,黏膜面连续而不中断。可与胃癌相鉴别。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 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 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高危因素:吸烟,兄死于“消化道肿瘤”。
2019/11/27
.
3
1.进展期胃癌(溃疡局限型)
需要补充的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取病理组织。
胃癌的鉴别诊断及 其检查
2019/11/26
.
1
1.进展期胃癌(溃疡浸润型)
病史:既往无胃痛,2月前发病
临床表现:上腹隐痛,进食加重。

饱胀感

体重下降

便血,贫血Hb96g/L(120~160g/L)

(精品)放射课件:胃部肿瘤影像诊断

(精品)放射课件:胃部肿瘤影像诊断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放射科
18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Ⅰ)
2020/11/20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放射科
19
进展期BorrmannⅠ型胃癌
2020/11/20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放射科
20
Borrmann Ⅱ型
正面观:不规则龛影,指压痕状凹入、裂隙 征。溃疡底有大小不等结节
切线位:环堤与正常胃壁境界清楚,呈直角 或锐角。双对比相:环形线;加压相:清楚 的环堤外缘。周围粘膜纠集,尖端中断于此 处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放射科
40
胃癌的鉴别诊断
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胃石、胃底静脉曲张 恶性淋巴瘤:Ⅱc样浅凹陷、不规则的多发溃疡、巨大皱襞与
隆起混合存在,淋巴瘤的胃壁浸润对胃壁的柔软性影响不重
类癌:X线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征,其形态演变过程为:山田 Ⅰ型隆起→类似早癌Ⅰ、Ⅱa,Ⅱa+Ⅱc型隆起→类似进展期 BorrmannⅡ、Ⅲ型胃癌的溃疡。
65
胃平滑肌肉瘤
Gastric leiomyosarcoma
病因病理
起源于平滑肌,多数由平滑肌瘤转化而来, 少数为原发恶性
分为胃内型、胃外型及胃壁型
-胃内型主要发生于粘膜下,向胃腔内生长 -胃外型位于浆膜下,主要向胃外生长 -胃壁型则部分在胃内粘膜下,部分在浆膜下,向 胃内、外生长,呈哑铃状 表面粘膜可发生溃疡
胃息肉CT重建
2020/11/20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放射科
49
胃肠道息肉病
家族性息肉病:多见于胃底和胃体。直径在5mm以下,
无蒂半圆形,密集多发。多见于学龄儿童和青年。无癌变
Peutz—Jeghers综合征: 约25%胃内可见息肉。小
者数毫米.大者30mm左右,较大者呈山田Ⅲ型或Ⅳ型。 表面有颗粒或带分叶。常见于青少年,易癌变

胃癌的ct检查和分期(pan) ppt课件

胃癌的ct检查和分期(pan) ppt课件

门脉期
T1N0M0 C 延时期
T1N0M0 D65
T1N0 EUS-T1期胃癌
第1和第2层正常结构破坏, 为不规则低回声替代,第3 层相当于粘膜下层的高回 声带基本完整
Rui Jin Hospital, SSMU
67
胃癌的CT TNM 分期2
T2 可见局部较为弥漫的胃壁增 厚,增厚胃壁有明显的强化, 外层结构消失,但边缘仍完 整,或可见少数软组织条状 影进入脂肪层。
▪ Ⅰ型和Ⅱ型肿瘤通常较小,Ⅲ型肿瘤通常在发现时较 大,其内可见溃疡
37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类癌(溃疡型) 同时见肝脏转移
Rui Jin Hospital, SSMU
38
胃转移性癌
Rui Jin Hospital, SSMU
▪ 非常少见,主要见于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或肺癌的 转移
39
Rui Jin Hospital, SSMU
10
Rui Jin Hospital, SSMU
目前,胃的多层CT检查仍主要用于胃癌和其他胃肿 瘤性病变的治疗前综合评估、分期及术后随访等。
由于CT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质量的改善,使得CT 在其他胃疾患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
11
胃癌
▪ 30% 位于胃窦 ▪ 30% 位于胃体 ▪ 30% 位于胃底、贲门 ▪ 10% 为弥漫浸润性
62
胃癌的CT TNM 分期1
T1 无论是单层或多层胃壁中,胃壁 局部增厚,伴有胃壁内层局部明 显强化,可在粘膜下层见到条纹 状的低密度影,肿瘤外的脂肪层 清楚。
Rui Jin Hospital, SSMU
64
平扫
Rui Jin Hospital, SSMU

胃癌影像诊断_2022年学习资料

胃癌影像诊断_2022年学习资料

T1:侵至粘膜或粘膜下层-粘膜下低密度带可见-粘膜下低密度带不可见:-癌肿厚度需<50%全层胃壁
T2:侵至固有肌层-癌肿>50%全层胃壁厚度,-未触及外层稍高强化带
T1:-T2:-<50%全层->50%全层
T3:侵至浆膜下-癌肿与胃壁最外层无分界/累及可分辨的胃壁全层,且浆膜面光滑
T4a:侵透浆膜至胃周脂肪间隙-A nodular outer margin of the outer l yer and/or a dense band-like-perigastric fat infiltra ion-1.索条毛刺状外侵-2.结节样外突-3.弥漫浸润
Beijing Cancer Hospital-京群-翻-北京水学肿瘤医院-Peking Universi y School of Oncology-Beijing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 arch
肝胃韧带-0-P胃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正常-后腹膜-转移-】
7843-normal-0-中-08656-小肠系膜-轻-重
肝周被膜-2663胃癌影像诊断PPT课件
重视胃癌CT检出腹水对分期的影响-2663-胃癌检出腹水>50m1,腹膜转移率80%~100%-Chang DK.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T-defined minimal ascit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cancer.World J Gastroentero 2005-Yajima K.Clinical and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 preoper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findings of ascite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m J Surg 20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轴位图像 胃窦部腺瘤
51
Ménétrier 病
▪ 非常少见的慢性胃疾患,CT上可见胃底和胃体粘膜 有明显的增粗、增厚,其形态柔软
52
CT轴位图像 胃体部胃壁呈分叶状增厚,
黏膜柔软
53
胃静脉曲张
▪ 大多有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病史,多平面重建(MPR)对 显示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可有很大的帮助,增强后表现 为呈蚓状和条状的增粗血管影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胃癌CT影像诊断检查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近年来由于多层CT的技术进展,明显改善了胃的 CT成像质量,使其在胃部疾病检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CT检查不但可显示胃的腔壁,还可显示其腔内外 的形态及邻近和远处的脏器,在胃的整体解剖显示方面 具有优势。
24
胃淋巴瘤(平扫+增强) 胃壁弥漫性增厚
25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早期胃淋巴瘤致胃窦部胃壁增厚
CT矢状面重建图像 进展期B细胞型胃淋巴瘤形成巨大肿块
26
CT轴位图像 浸润型胃淋巴瘤,伴LN转移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增生型胃淋巴瘤,伴溃疡,肿块累及
肠系膜根部
27
胃间质瘤(GIST)
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Cajal细胞) 的肿瘤。几乎所有的GIST均有c-KIT表达,比CD34更具 特异性。GIST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60~70%发生 在胃部,小肠20~30%。 ▪ 肿瘤较小时位于壁层 ▪ 较大时大多向腔外生长 ▪ 肿瘤可有明显的强化 ▪ 累及淋巴结出现融合的情况少见
5
扫描时的体位
▪ 一般取仰卧体位 ▪ 疑及胃窦和幽门部病变取俯卧位 ▪ 根据情况选用斜位
6
技术参数
▪ 扫描层厚 0. 5~1.25mm(4、8、16层CT)
▪ 螺距
>1.0
▪ 重建层厚 1.0~1.5mm
▪ MPR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
▪ MPR层厚 4mm(3-6mm,根据图象噪声)
7
技术参数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早期胃癌IIa型
19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早期胃IIb型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早期胃III型
20
进展型胃癌的CT检出率
▪ Hori et al.
95%
▪ Baert et al
92%
▪ Hundt et al
97.5%
▪ 隆起型早期胃癌检出率状面重建图像 幽门螺杆菌性胃炎,胃大弯黏膜 节段性增厚
47
胃溃疡
▪ CT检出率较低,尤其是浅小溃疡,较深的溃疡可表 现为局部略厚的胃壁内存有小的凹陷
48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窦部胃溃疡
49
胃腺瘤
▪ 可为广基或狭基,表现为向腔内突起的光整的类圆形 病灶,增强后可有均匀的强化
50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壁多发增生性腺瘤
▪ 静脉内对比剂总量 ▪ 注射速率 ▪ 扫描启动时间: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120~180ml(或每公斤体重1.5ml) 3~4ml/sec
30sec 60sec 120sec
8
正常胃壁
▪ 厚度<5mm ▪ 注射对比剂后有明显强化 ▪ 可表现为单层、部分二层或三层结构
9
10
CT轴位图像 显示双层胃壁结构
32
CT斜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窦部良性GIST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体部恶性GIST
33
胃粘膜下肿块-GIST(平扫)
胃粘膜下肿块-GIST(增强)
34
36
胃类癌
▪ 相当少见,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 Ⅰ型和Ⅱ型肿瘤通常较小,Ⅲ型肿瘤通常在发现时较
大,其内可见溃疡
37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类癌(溃疡型)
同时见肝脏转移
38
胃转移性癌
▪ 非常少见,主要见于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或肺癌的 转移
39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卵巢癌胃转移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食管癌胃转移
40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胆管细胞癌胃浆膜下转移
41
邻近肿瘤直接侵犯
CT斜冠状面重建图像 胰腺尾部腺癌侵犯胃壁伴脾梗死
CT旁矢状面重建图像 食管癌侵犯胃食管连接处
11
目前,胃的多层CT检查仍主要用于胃癌和其他胃肿 瘤性病变的治疗前综合评估、分期及术后随访等。
由于CT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质量的改善,使得CT 在其他胃疾患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扩展。
12
胃癌
▪ 30% 位于胃窦 ▪ 30% 位于胃体 ▪ 30% 位于胃底、贲门 ▪ 10% 为弥漫浸润性
28
胃底部平滑肌瘤(平扫) 阳性对比剂表现为充盈缺损
胃底部平滑肌瘤(增强) 肿块边缘有强化,中间有坏死
29
贲门部平滑肌瘤(平扫)
贲门部平滑肌瘤(增强)
30
CT矢状面重建图像 良性胃黏膜下GIST,伴溃疡形成
CT轴位图像 同一患者
31
CT斜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底部浆膜下GIST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小弯GIST
▪ 浅表型早期胃癌的 CT检出有较大限度
横断面加上多平面重建图像的综合判断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 分期的准确性
21
T2 T3
T4
22
胃淋巴瘤
▪ 胃壁比较均匀的增厚,厚度 > 1cm ▪ 弥漫性浸润,通常累及的胃壁超过 50 % ▪ 通常范围较广,但形态较软,很少有梗阻征象
23
胃淋巴瘤(平扫+增强) 胃壁弥漫性增厚伴后腹膜淋巴结肿大融合
3
检查前准备
胃内对比剂
阳性对比剂
0.5~1%碘水(750~1500ml)
阴性对比剂
饮用水、牛奶(1000~1500ml)
目前一般均采用饮水作为胃的充盈剂
4
检查前准备
▪ 病人在检查前作空腹准备 ▪ 检查前 15 分钟饮水 750~1000ml ▪ 上检查床时再饮水 250ml ▪ 给予低张药物(肌注 654-2 20mg)
13
CT轴位、矢状面重建图像 胃窦癌
14
CT多平面重建图像 胃体癌,显示胃左动脉及脾动脉
15
贲门胃体癌 胃左动脉包绕肿块,远端进入肿块
CT冠状面及斜轴位重建图像 胃窦及幽门部胃癌
17
早期胃癌
▪ 隆起型
▪ 浅表型 浅表隆起、浅表平坦、浅表凹陷
▪ 凹陷型 ▪ 混合型
18
CT矢状面重建图像 早期胃癌I型
42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胆管癌直接侵犯幽门管导致梗阻。
同时见肝内胆管扩张
43
胃炎
▪ 表现为粘膜皱襞的增厚和胃壁的增厚,这种增厚比较 光整、均匀,形态柔和
44
CT斜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窦部胃壁增厚,但黏膜强化正常
CT轴位图像 胃窦部胃壁增厚,黏膜光整
45
CT冠状面重建图像 胃壁黏膜增厚
3D volume-rendered CT图像 胃壁黏膜增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