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高
教育教学案例 高职

教育教学案例高职
以下是一些教育教学案例,适用于高职院校:
项目式学习案例:某高职院校开设了一个“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在教学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管理一家模拟酒店的前台、客房和餐厅等部门。
学生们需要在整个学期中,通过市场调研、预订管理、客户服务等方式,学习如何管理和运营一个酒店。
这种项目式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教学案例:某高职院校开设了一个“市场营销”专业。
在教学中,学生们需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市场调研、广告宣传、销售管理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挑战。
翻转课堂案例:某高职院校开设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
在教学中,学生们需要学习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编程技巧,学校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方式。
即,在课前,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在线学习,包括观看视频、阅读教材等。
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
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提高教学质量的案例

提高教学质量的案例
1、以能解决现实问题为载体
潘青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以解决现实问题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引入围绕在社会热点围绕的实际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安全等,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和分析问题,然后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最终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加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
2、游戏式教学
陈晓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游戏式教学。
一开始,老师会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然后让学生参与进行,游戏的内容有的比较有趣,有的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老师偶尔会给学生一些有关学习的小结,然后让学生们在游戏中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
;。
教师教学案例通用9篇

教师教学案例通用9篇教学案例一等奖篇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
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
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
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取成功的鼓舞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
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要多关注,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我们要摒弃“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
这样,学生通过以上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正地理解。
”该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要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践教学案例

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践教学案例
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践教学案例:
1. 场景模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酒店、模拟办公室、模拟生产线等。
2. 实践项目:将实际项目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
例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策划、组织、执行,或者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等。
3.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实践,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实际技能。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4. 竞赛活动:组织各类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5. 导师制:由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导师可以提供实际的经验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技能和提高实践能力。
以上是几个职业教育高水平实践教学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案例(7篇)

教学案例(7篇)篇一:教学案例篇一背景:《王二小》是小学生课本中第一篇讲述英雄事迹的文章,全文以小英雄“王二小”为中心,讲述了他怎样将敌人成功地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并将敌人消灭的故事。
教学时怎样抓住故事情节,来反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呢?我在教这一课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事件:1.音乐引起兴趣一开课,我播放一曲《王二小》,那缓慢而略带悲伤的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有的学生还低下了头,似乎在想着什么。
歌声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情境中,王二小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怎样被杀害的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满脸的疑问看着老师,急切地等待着老师的解答。
听罢我引入:“王二小是一个小英雄,他怎样被杀害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想!”同学们齐声回答。
这样,通过歌曲把学生引入情境,唤起学生们注意力的指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
2.录音感知教材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带,要求:一、学生划出不认识的生字;二、数数课文有几自然段;三、课文主要讲了谁,他是干什么的,他做了一件事,后来结果怎么样?(投影幕上提出的总是都注有拼音),这样使学生在听读中,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准确地把握文中的基本节奏、格调,强化朗诵训练。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主动地思考亟待解决的疑问,整个教学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3.图画解答疑难按照惯例,学习一篇文章,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要达到解决第三个问题的层次很难。
王二小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还不听从敌人的摆布,还会想到对付敌人的办法?这些都归结在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上。
在分析理解课语言难点时,我紧紧抓住“智”与“勇”,充分利用投影来突破。
首先分析全文埋下的伏笔,将王二小日常生活情形用投影显示,并配有解说。
第一幅,介绍王二小平时如何利用放牛娃的身份替八路军放哨,每次都是如何化险为夷,死里逃生的。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

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上传: 廖晓林更新时间:2011-9-24 阅读:406教育教学典型10个案例江西临川一中廖晓林撰写1.短腿是这样伸长的——尖子生的培养札记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理”。
——题记2007年6月23日,高考分数查询开通后,人们第一时间传开了一个喜讯:临川一中高三(2)班的应届生吴振华同学以702分(语文121分、数学137分、英语138分、理科综合286分,加分20分)的高分位居全市理科排名第一、全省第二,录取清华是毫无问题的。
对于自己这份高考成绩,吴振华表示相对高一入学时有着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英语、语文发挥得不错。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更明白,老师们三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浇开了这朵璀璨的“状元花”。
我深知,吴振华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
他基础较好,悟性也高,但学习上文理不均衡,对理科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物理有着很高的天赋,而文科成绩却相对比较薄弱,刚升高中时语文和英语只有90来分,出现了“限制因素”。
对此,我个人集合全体任课老师的智慧,为吴振华精心研制了一个“伸长短腿”的教辅计划:一、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继续培养他对物理的天然兴趣,让他参加物理竞赛培训,由物理学科骨干教师付建国担任主教练,悉心辅导,使他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争取清华、北大的保送指标;二、精心做好他的思想工作,激发他对英语、语文等文科的学习兴趣,根据他的学习情况精心定制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和实施方案,使他能够全面发展。
由此,真正意义地做到了“培优”、“扶弱”、“治拐”。
我先是让吴振华担任物理课代表,使他保持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彰显个性;到了高二,又将他升为班上的学习委员,突出能力,同时兼顾各个学科的学习。
与此同时,班上还为他专门订阅了英语、语文等文科方面的报刊资料,如《杂文报》、《满分作文》、《高考作文向导》、《读者文摘》、《青年文摘》等以开拓他的视野,为他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必备3篇)

高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角的定义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教学新课1、角的有关概念:①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注意: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2、象限角的概念: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高中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教学目的: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教学难点: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二、掌握知识,巩固练习练习:⒈说出下列圆的方程⑴圆心(3,-2)半径为5⑵圆心(0,3)半径为3⒉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⑴(x-2)2+(y+3)2=3⑵x2+y2=2⑶x2+y2-6x+4y+12=0⒊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⒋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 练习: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
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案例

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案例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案例,旨在激发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思考,并为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启示。
案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成员皆不相同。
然后,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问题,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并呈现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
教师不仅充当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还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
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案例二:角色扮演教学在历史课上,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事先将学生分为不同角色,例如国家元首、普通士兵、平民百姓等等。
然后,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案例三:实践操作课堂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将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首先给予学生一个实验任务,并提供相关的实验步骤和材料。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导,自行进行实践操作,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将主动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案例四: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在艺术课上,教师采用了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包括视觉呈现、听觉呈现、实践操作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案例有很多种,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和探索,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
创造性地进行英语短文阅读教学
蓝田中学高容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一般都会觉得一个单元的第一第二课时比较好上,因为它一般介绍target language,并对此进行大量的机械操练。
对于SectionA 和SectionB 的3a,大家就觉得不那么好上了。
我们在上公开课或者教研课时,如果不是必须,一般都不会选择3a来上。
是的,上阅读教学说难也难,但如果深入专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样可以把它上得有声有色,很好地落实和巩固双基。
下面笔者以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 SectionA3a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创造性地进行这类阅读教学。
本单元标题为: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目标语言是学习比较级的运用。
在前两课时里学生已经大量操练了比较级的结构和用法,所以本课时3a 就是通过一封e-mail介绍孪生姐妹LiuYing 和LiuLi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一环节:教师抽几对学生上讲台,其它同学描述他们的异同。
T:Is that ChenCai?
Ss: No, that’s XiaoYong. ChenCai is taller than XiaoYong…
这个环节里,教师结合实际的人物有效地对目标语言进行了复习和巩固,学生们踊跃发言,谈论每组学生的异同点。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有意识地介绍了新词:both, as you can see, in some ways, physics, however, be good at, as …as…,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很快领会了了这些新词的意义。
第二环节:教师布置泛读任务。
学生快速阅读3a课文,回答问题:Is LiuYing the same as LiuLi? (No). 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很容易找到这个问题的而答案,同时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然后再次浏览课文对文后的六个句子做出判断,全班检查答案。
第三环节:教师展示小黑板,学生细读课文,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细节进行准确的把握。
LiuLi LiuYing
eyes
black black
hair
black black
sports
like like
athlrtic
outgoing
quiet
smart
Subject(s) physics chemistry P.E
parties
enjoy enjoy
通过完成这个环节,学生仔细比较了孪生姐妹的异同点,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巩固的基础知识,把握了短文的细节。
第四环节:学生听磁带跟读。
然后教师教读,齐读。
这个环节照顾到少数不太会读会说的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同时熟悉课文内容。
第五环节:学生看小黑板,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准备复述课文大意。
学生互相交流准备2分钟左右,之后教师和全部同学一起复述,然后再循序渐进,过渡到抽个别学生逐句复述课文。
学生在经过充分的阅读和全班操练后多数在课堂就能比较完整地复述课文了。
这个环节里,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复述——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法。
第六环节:3b和Part4选一个内容进行课堂讨论。
或者比较两个家庭成员或者两个同学。
学生经过3a扎实的训练后,基本都能比较出自己和某个朋友或家人的异同。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把语言的学习过渡到了实际应用,学生真正会使用所学的语言,那才是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通过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我们完全能创造性地完成阅读教学,变枯燥的讲解为探究合作和交流,并且很好地为口头笔头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