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

合集下载

产褥感染是什么

产褥感染是什么

产褥感染是什么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大的危害性。

妇女刚刚经历分娩的疼痛,身体虚弱,如果没有细心照顾,会引发生殖器感染,而形成一些列炎症,造成生命危险。

到底产褥感染是一种什么疾病,让我们一起看看。

1、产褥感染是什么?说起产褥感染,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就是俗称的“月子病”,统称为产褥感染或产褥热。

产褥感染多在产后2~5天开始出现头痛、头热、全身不适及下腹部压痛、恶露有臭味且增多等症状。

如果蔓延成为子宫组织炎,将继续发热,子宫两旁存在压痛;如果发展为腹膜炎,除了高烧,还出现寒战、腹部压痛剧烈及腹胀等症状;假如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将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危及产妇的生命。

2、产褥感染的发病原因产褥感染的发病原因很多,生产是一个大挑战,妇女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很长时间调整,妇女在妊娠和产后,子宫腔内原胎盘的附着部位遗留下一个很大的创面,子宫颈、阴道和会阴部也可能存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此时妇女体力下降,身体越发虚弱,因此容易导致感染。

当然,还有一些妇女在个人卫生及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产程过长、产后失血过多,产前性交、感冒、胃肠炎、营养不良、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都可能引发产褥感染。

3、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产褥感染是威胁到产妇生命的大事,一些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产妇一定要知道。

产前:您要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补充营养,纠正贫血,治疗妊高征及其他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妊娠末期,禁止性交和盆浴与阴道治疗,以免将病菌带到阴道和子宫里,产后引起感染。

临产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疲劳;接生器械要严格消毒;尽量减少出血及撕伤。

产后:产妇要注意卫生,尤其是要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尽量早期起床,注意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禁止性生活,以促使恶露早排出。

产褥感染的名词解释

产褥感染的名词解释

产褥感染的名词解释产褥感染是指女性在分娩后或堕胎手术后,由于生殖道受伤和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的感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产妇的生殖道和巨大的分泌物,妇科症状,发热,以及全身症状如头痛、恶心、乏力等。

产褥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和分娩过程中的创伤有关。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挤压,使得产妇的生殖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此外,剖腹产手术过程中也会引起生殖道受伤,为细菌进入体内提供了可能。

由于分娩后子宫内腔和子宫颈口开放,产妇的生殖道内的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子宫内腔,引起感染。

此外,护理不当、个人卫生不良、免疫功能下降、身体虚弱等也是产褥感染的发病因素。

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生殖道异常分泌物增加,包括分泌物变多、颜色变异、气味恶臭等。

其次是妇科症状,如下腹疼痛、阴道瘙痒、排尿疼痛、性交疼痛等。

再次是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恶心、乏力等。

严重的产褥感染还可能引起子宫、附件以及盆腔其他器官的感染,表现为恶露延长、数量不减,排尿困难,尿频等。

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产褥感染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检查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子宫附言超声等。

此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敏感性,可能还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等。

治疗产褥感染的原则是及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者其他广谱抗生素。

同时,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等。

在治疗期间,产妇需要休息、合理饮食、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预防产褥感染的关键是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防护工作。

产前期可以通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产前检查和筛查等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产中期需做好无菌操作,注意给予产妇适当的生殖道清洗和消毒。

产后期要加强产妇的个人卫生,保持生殖道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卫生巾。

产褥感染诊疗常规

产褥感染诊疗常规

产褥感染诊疗常规【病史采集】首先明确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定义。

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

2.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考虑其主要原因除以产褥感染为主外,尚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

3. 感染诱因:有无贫血、营养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分娩经过有无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胎盘残留、各种产科手术操作等。

4. 全身症状:寒战、发热、恶心、呕吐。

5. 局部症状:腹痛、腹胀,会阴切口肿痛、恶露量及气味等。

6. 治疗经过:发病后有无治疗及用药情况和效果。

【体格检查】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腹部检查,注意子宫复旧情况,有无压痛、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出、恶露性状及气味。

3. 有无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血症、败血症及感染性体克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1. 白细胞增多。

2. 急性期查C—反应蛋白。

3. 血培养、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 宫腔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诱因、发病时间。

2. 全身症状体征:寒战、发热、脉搏增快。

如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创口局部压痛不明显,应警惕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或败血症。

3. 局部症状及体征:腹痛、腹胀、子宫体压痛,甚至“冰冻骨盆”。

手术切口肿胀、脓性分泌物。

恶露增多有臭味。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形成“股白肿”。

4. 确定病原体。

方法有:(1)病原体培养;(2)分泌物涂片检查;(3)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

5.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腺炎及产后中暑鉴别。

【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半坐卧位,纠正贫血与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除宫腔残留物,脓肿者切开引流,缝线感染者及时拆线。

2. 抗生素的应用,最好是根据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剂量宜大。

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

3. 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在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加用肝素治疗。

产褥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产褥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伤口 感染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增 强抵抗力
注意事项
忌讳:避免饮酒、吸烟、过度疲劳 等不良生活习惯 定期产褥期检查:产后定期复诊, 注意术后伤口恢复情况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产褥感染的科 普知识PPT
目录 简介 症状与表现 预防与控制 注意事项
简介
简介
什么是产褥感染:产后妇女在分娩 后发生的感染 发生原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卫生条件不好等
简介
高危因素:剖腹产、伤口感染 、水肿等
症状与表现
症状与表现
发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 恶臭伤口:产妇伤口处有脓液 排出
症状与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可能存在 泌尿系统感染
唇红、口舌糜烂:可能存在口 腔粘膜感染
症状与表现
乳房发红、肿胀、疼痛:可能存在 乳腺感染
预防与控制
预防与控制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更换卫生巾/内衣等
隔离感染源:避免与感染者接 触
预防与控制
注重手术室和产后病房的清洁 消毒:保持环境卫生Hale Waihona Puke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 抗生素

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感染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感染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是否有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 2.身体状况 评估体温,产后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警惕感染可能。 评估产妇全身情况、子宫复旧及伤口恢复情况。 评估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评估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和感知觉。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4.辅助检查 血常规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B超、彩超等 CRP>8mg/L
产褥感染
二、诱因
产妇体质虚弱 营养不良 孕期贫血 孕期卫生不良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 多次宫颈检查 产前产后出血过多 产程延长
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数量
产褥感染
三、感染途径 1.外源性感染 外界病原体侵入生殖道引起的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 各种手术器械、物品及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感染 2.内源性感染 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抵抗力降低等感染诱 因出现时可致病
产褥感染
八、护理措施 3.治疗护理 抗生素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 5.出院指导 6.健康指导 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小结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思考与练习
• 导致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 E
A.手术切口感染 B.乳腺炎
D.泌尿系感染
E.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清除感染灶 半卧位,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急性感染伴高热应先控制感 染后再行刮宫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3.抗生素应用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4.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抗生素+肝素钠,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

产褥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产褥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预防产褥感染的注意事项
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 、不与患者共用卫生用品 隔离患者:对有传染性的疾病 提供隔离措施
预防产褥感染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定 期进行病情监测
健康教育:增加产妇和家属对产褥感染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产褥感染的科 普知识PPT
目录 引言 产褥感染的症状 预防产褥感染的方法 如何处理产褥感染 预防产褥感染的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什么是产褥感染:产褥期内女 性生殖道感染的一种类型
为什么产妇容易感染:身体免 疫力下降、分娩过程中损伤、 清洁卫生不当等因素
引言
产褥感染的危害:延长康复时间、增加 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造成威胁
产褥感染的症 状
产褥感染的症状
发热:体温超过38℃ 阴道分泌物异常:颜色、气味 异常
产褥感染的症状
子宫压痛:腹部疼痛、不适感 尿频、排尿疼痛:尿道感染引起
预防产褥感染 的方法
预防产褥感染的方法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 更换卫生巾 保持伤口清洁:正确处理剖宫 产或阴道分娩伤口
预防产褥感染的方法
饮食调理:均衡饮食、多摄入维生素等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适用于高危产妇如Fra bibliotek处理产褥 感染
如何处理产褥感染
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和 治疗建议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敏感性 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何处理产褥感染
休息调理:保持充足的休息,加强营养 补充 提高免疫力:饮食调理、适量锻炼等方 式
预防产褥感染 的注意事项

产褥感染护理PPT

产褥感染护理PPT
产褥感染的识别:注意观察产妇是 否有发热、下腹痛等异常症状,配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并注意休 息、饮食健康,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
护理技巧
护理技巧
帮助产妇康复: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 的运动,提供营养和休息,促进产妇身 体恢复。 定期更换卫生巾:在产后定期更换卫生 巾,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护理技巧
温暖的护理:提供温暖的环境 ,关心产妇的情感需求,为她 们提供安全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减少感染风险的措施:严格维 护个人卫生,包括保持手部清 洁、洗涤私处、换洗干净衣物 等。
避免污染的注意事项:在淋浴 、上厕所时要注意清洁,避免 将细菌带入体内。避免使用过 期或不洁的卫生用品。
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 素,不滥用、乱用抗生素。
识别与处理
识别与处理
产褥感染护理PPT
目录 概述 预防措施 识别与处理 护理技巧
概述
概述
什么是产褥感染:产后感染是一种 在分娩后出现的感染病症,常见于 产妇。它可以影响产妇的健康,并 可能对婴儿造成潜在危害。
产褥感染的原因:产褥感染的发生 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细菌感染、 个人卫生不良以及手术等等。
概述
产褥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部位不同, 产褥感染可分为子宫感染、泌尿道感染 和伤口感染等。

产褥感染名词解释

产褥感染名词解释

产褥感染名词解释产褥感染是指妇女在分娩后或流产后,由于生殖道或产道的创伤引起的感染。

产褥感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妇产科术后并发症中最常见的病情之一。

以下将对产褥感染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产褥期:产褥感染通常发生在分娩后的数天到两周内的这一特定时期。

产褥期是妇女经历分娩后恢复身体的过程,也是妇女最容易出现感染的时期。

2. 产褥感染的类型:常见的产褥感染类型包括产褥道感染、产褥盆腔炎和术后切口感染。

产褥道感染指的是生殖道的感染,包括阴道、宫颈、输卵管和子宫内膜的感染。

产褥盆腔炎是指盆腔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的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是指在剖腹产或其他妇产科手术后,手术切口处发生的感染。

3. 微生物感染:产褥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而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他可能的细菌包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少数情况下,真菌感染也可能引起产褥感染。

4. 症状:产褥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恶臭的阴道分泌物、腹痛、盆腔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乏力等一般感染症状。

5. 危险因素:导致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妇女的产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和长时间的劳动等。

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宫内手术、宫腔扩张、宫内节育器使用等。

6. 预防和治疗:预防产褥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清洗外阴、更换及清洁卫生巾或产褥垫、及时更换产后卫生巾等。

治疗产褥感染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止痛药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7. 后果和并发症:未经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产褥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盆腔脓肿、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堵塞等。

这些并发症会给妇女的生殖健康带来长期的影响,并增加不孕、长期盆腔疼痛的风险。

总之,产褥感染是妇女在分娩后或流产后由于生殖道或产道的创伤引起的感染。

及时预防和治疗产褥感染对保护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妇产科医生在处理分娩后并发症时,应密切关注产妇的感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原因—分娩方式
• பைடு நூலகம்宫产 • 阴道分娩
感染原因—产程
• 产程延长 • 阴道助产
感染原因—妊娠高危因素
• 胎膜早破 • 产后出血,贫血 • 阴道炎,宫颈炎
预防
• 降低剖宫产率 • 预防胎膜早破 • 治疗贫血 • 及时缩短产程 • 防治产后出血 • 及时应用抗生素
病原菌
• 病原体种类:以厌氧菌为主 • 需氧性链球菌、厌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类 杆菌、厌氧芽孢梭菌、支原体
大肠杆菌
致病菌
•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为外源性感染,引起伤口化脓;表皮葡萄球菌,引起感染轻, 存在阴道菌丛内,对青霉素可产生耐药
致病菌
• 厌氧性链球菌: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多存在正常阴道中,常 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产生臭味
消化球菌
消化链球菌
致病菌
• 厌氧类杆菌:包括脆弱类杆菌,产色素类杆菌等。此菌有加速 血液凝固的特点,可引起感染临近部位血栓性静脉炎
院内感染的概念
• 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 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 染 •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对象: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 病人家属等
病因
感染源
• 自身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抵抗 力降低时可致病 • 外源性感染:被污染的衣物、手术器械等均可造成感染
产色素类杆菌
脆弱类杆菌
感染途径
感染途径
• 阴道,宫颈上行感染 • 分娩时生殖道损伤 • 胎盘剥离面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 局限于创伤部位 • 淋巴或直接蔓延 • 血栓性静脉炎 • 迁延性脓肿 • 血行播散
产褥感染
概论
产褥感染的概念
• 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 性改变 • 发病率为1%-8% • 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的概念
• 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后10日内,每日至少经口表测量体温4次, 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 原因: • 生理性:乳胀,产后吸收热 • 病理性:产褥感染、生殖道以外的其它病理因素
致病菌
• 需氧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中B族链球菌是外源性感染的 主要致病菌,能产生外毒素和溶组织酶,致病力强,播散快。 可引起重症感染,体温超过38℃、寒战、心率加快 ,腹胀,子 宫缩复不良,宫旁压动痛,菌血症。
β—溶血性链球菌
致病菌
• 大肠杆菌属: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菌种,大肠杆菌和相关的革 兰氏阴性杆菌产生内毒素,可引起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正常 时寄生在阴道,会阴,尿道口周围,产褥期可迅速繁殖而发病, 是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