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溶剂的表面张力及黏度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表面张力知识

基本概念一、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与运动黏度度。
1.黏度简介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 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
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2.黏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又称黏性系数、剪切粘度或动力粘度。
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用以衡量流体的粘性,对于牛顿流体,可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之:式中μ为流体的黏度;τyx为剪切应力;ux为速度分量;x、y 为坐标轴;dux/dy为剪切应变率。
流体的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v表示。
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但通常随压力的不同发生的变化较小。
液体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对于溶液,常用相对粘度μr表示溶液粘度μ和溶剂粘度μ之比,即:相对粘度与浓度C的关系可表示为:μr=1+【μ】C+K′【μ】C+…式中【μ】为溶液的特性粘度,K′为系数。
粘度的测量

如何计算黏度?黏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采用动力黏度、运动黏度或特性黏数以表示之。
测定液体药品或药品溶液的黏度可以区别或检查其纯杂程度。
流体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两类。
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不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属于此类;非牛顿流体流动时所需剪应力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高聚物的溶液、混悬液、乳剂分散液体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属于此类。
黏度的测定可用黏度计。
黏度计有多种类型,本药典采用毛细管式和旋转式两类黏度计。
毛细管黏度计因不能调节线速度,不便测定非牛顿流体的黏度,但对高聚物的稀薄溶液或低黏度液体的黏度测定影响不大;旋转式黏度计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黏度测定。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剪应力的大小, 称为动力黏度,以Pa·s为单位。
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再乘10<6>,即得该液体的运动黏度,以mm<2>/s为单位。
本药典采用在规定条件下测定供试品在平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s),与该黏度计用已知黏度的标准液测得的黏度计常数(mm<2>/s<2>)相乘,即得供试品的运动黏度。
溶剂的黏度η<[o]>常因高聚物的溶入而增大,溶液的黏度η与溶剂的黏度η<[o]> 的比值(η/η<[o]>)称为相对黏度(η<[r]>), 常用在乌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的比值(T/T<[o]>)来表示;当高聚物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其相对黏度的对数值与高聚物溶液浓度的比值,即为该高聚物的特性黏数[η]。
根据高聚物的特性黏数可以计算其平均分子量。
仪器用具(1)恒温水浴可选用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与电热装置,供测定运动黏度时应能恒温±0.1℃,供测定特性黏数时应能恒温±0.05℃。
实验液体的表面张力测定(滴重法)

实验D-13 滴重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目的用滴重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学会用校正因子表,迭代计算毛细管的半径。
实验原理当液体在滴重计(滴重计市售商品名屈氏粘力管)口悬挂尚未下滴时: r :若液体润湿毛细管时为外半径,若不润湿时应使用内半径。
σ: 液体的表面张力。
m :液滴质量(一滴液体)。
g ;重力加速度,当采用厘米.克.秒制时为 981cm /S 2但从实际观察可知,测量时液滴并未全部落下,有部分收缩回去,故需对上式进行校正: m ’为滴下的每滴液体质量(用分析天平称量)。
f 称为哈金斯校正因子,它是r /v 1/3的函数;v 是每滴液体的体积;可由每滴液体的质量除液体密度得到。
在上式中r 和f 是未知数,可采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液体(如蒸馏水)做实验,采用迭代法得到: 设每滴水质量为m ’,体积为v ;先用游标卡尺量出滴重计管端的外直径D ;可得半径r 0;用r 0作初值;求得r 0/ v 1/3;查哈金斯校正因子表(插值法)得f 1;用水的表面张力σ和f 1代入12'r f m g πσ=;求的第一次迭代结果r 1;再由r 1/ v 1/3查表得f 2 ;再代入:22'r f m g πσ=求得第二次迭代值r 2,同法再由r 2/ v 1/3代入查表求f 3 ,这样反复迭代直至相邻两次迭代值的相对误差:┃(r i-1-r i )/ r i ┃≤eps (eps 表示所需精度,如1‰)这时的r 就是要求的结果,记录贴在滴重管上的标签上,半径就标定好了。
求得半径r 后,对待测液体只要测得每滴样品重和密度,就可由r/ v 1/3查表得f ;由: 2'r f m g πσ= 就可求得样品的表面张力。
纯水的表面张力见最大泡压法实验;水和酒精的密度数据见恒温技术与粘度实验。
仪器与药品屈氏粘力管一根。
测液体比重用比重瓶一个。
游标卡尺一根(公用)。
50ml 和100ml 烧杯各一个。
PET常用物料物性数据表

PET常⽤物料物性数据表1.4 物性数据表 171-1000⼀、⼄⼆醇(EG) ............................ - 0 -表1.1⼄⼆醇的物性数据〔7〕........................................ - 0 -表1.2⼄⼆醇液体密度〔7〕.......................................... - 1 -表1.4⼄⼆醇粘度〔6〕.............................................. - 2 -表1.5⼄⼆醇液体动⼒粘度〔7〕...................................... - 3 -表1.6⼄⼆醇⽓体动⼒粘度〔7〕...................................... - 4 -表1.7⼄⼆醇液体蒸汽压〔7〕........................................ - 5 -表1.8⼄⼆醇液体⽐热〔7〕.......................................... - 6 -表1.9⼄⼆醇⽓体⽐热〔7〕.......................................... - 7 -表1.10⼄⼆醇蒸汽热容量(理想值)〔7〕压⼒:1.01325 bar ...... - 8 -表1.11⼄⼆醇蒸发热〔7〕........................................... - 9 -表1.12⼄⼆醇液体导热系数〔7〕.................................... - 10 -表1.13⼄⼆醇⽓体导热系数〔7〕.................................... - 11 -表1.14⼄⼆醇液体表⾯张⼒〔1〕(N/M).............................. - 12 -表1.15⼄⼆醇和它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重〔15〕(g/ml).. (13)表1.16⼄⼆醇⽔溶液冰点〔15〕 (14)表1.17⼄⼆醇⽔溶液沸点〔15〕 (15)表1.18⼄⼆醇⽔溶液⼆元体系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容〔15〕Cp(cal/g.℃) 0表1.19⼄⼆醇和它的⽔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15〕(厘泊) (2)表1.20图1.2 ⽔—⼄⼆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0表1.21图1.3 ⼄⼆醇—⼆⽢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2)表1.22图1.4 ⼄⼆醇—三⽢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5)表1.23图1.5 ⼄⼆醇—对苯⼆甲酸⼄⼆酯⼆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8)表1.24图1.6 ⼄醛—⼄⼆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 (10)⼆、对苯⼆甲酸(PTA) 0表2.1对苯⼆甲酸的物性数据〔14〕 0表2.2对苯⼆甲酸爆炸强度:〔14〕 (1)表2.3对苯⼆甲酸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14〕 (2)表2.4对苯⼆甲酸蒸汽压:〔7〕 (3)表2.5对苯⼆甲酸固体⽐热:〔7〕 (4)表2.6对苯⼆甲酸⽓体⽐热:〔7〕 (5)表2.7对苯⼆甲酸理想⽓体热容量:〔1〕 (6)表2.8对苯⼆甲酸固体焓值: (7)三、聚对苯⼆甲酸⼄⼆醇酯(PET) (8)表3.1PET的物性数据〔12〕 (8)表3.2聚对苯⼆甲酸⼄⼆醇酯的液体密度:〔7〕 (9)表3.3聚对苯⼆甲酸⼄⼆醇酯的固体密度:〔7〕 (10)表3.4聚对苯⼆甲酸⼄⼆醇酯的动⼒粘度〔13〕 0表3.5聚对苯⼆甲酸⼄⼆醇酯的液体⽐热:〔7〕 0表3.6⽐重不同的聚酯熔融热:〔12〕 (1)表3.7聚酯熔体焓〔1〕 (2)表3.8PET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性〔14〕 (3)表3.9PET⽐重和结晶度的关系〔12〕 (4)表3.10PET低聚物的熔点〔12〕 (5)表3.11聚对苯⼆甲酸⼄⼆醇酯固体热焓〔2〕(KJ/Kg) (6)表3.12聚酯装置PET熔体质量指标〔11〕 (8)表3.13聚酯装置PET切⽚质量指标〔11〕 (9)四、⼆⽢醇 (10)表4.1⼆⽢醇的物性数据[7] (10)表4.2⼆⽢醇液体密度[7] (11)表4.3⼆⽢醇液体动⼒粘度[7] (12)表4.4⼆⽢醇⽓体动⼒粘度[7] (13)表4.5⼆⽢醇表⾯张⼒[1] (14)表4.6⼆⽢醇蒸汽压[7] (15)表4.7⼆⽢醇液体⽐热[7] (16)表4.8⼆⽢醇⽓体⽐热[7] (17)表4.9⼆⽢醇蒸汽热容量[1] (18)表4.10⼆⽢醇汽化热[7] (19)表4.11⼆⽢醇液体导热系数 (20)表4.12⼆⽢醇⽓体导热系数 (21)表4.13图4.1 (22)表4.14图4.2 (25)表4.15图4.3 (2)表4.16图4.4 (6)五、三⽢醇 (13)表5.1三⽢醇的物性数据[7] (13)表5.2三⽢醇液体密度[7] (14)表5.3三⽢醇液体动⼒粘度[7] (15)表5.4三⽢醇蒸汽动⼒粘度[7] (16)表5.5⼆⽢醇表⾯张⼒[1] (N/m) (17)表5.6三⽢醇蒸汽压[7] (18)表5.7三⽢醇液体热容[7] (19)表5.8⼆⽢醇蒸汽热容[7] (20)表5.9三⽢醇液体导热系数 (21)表5.10三⽢醇蒸汽导热系数[7] (22)表5.11三⽢醇汽化焓[7] (23)表5.12三⽢醇液体焓值[1] (24)表5.13三⽢醇饱和蒸汽热焓[1] (26)表5.14⼄醛-三⽢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28)表5.15⽔-三⽢醇⼆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29)表5.16图5.1 (30)表5.17聚酯对TEG的质量要求[4] (34)表5.18纺丝对TEG的质量要求[4] (35)六、⼄醛 (36)表6.1⼄醛物性数据[7] (36)表6.2⼄醛⽓体粘度[6] (37)表6.3⼄醛液体粘度[6] (38)表6.4⼄醛液体动⼒粘度 (39)表6.5⼄醛液体密度[7] (40)表6.6⼄醛蒸汽压[7] (41)表6.7⼄醛表⾯张⼒(N/m)[1] (42)表6.8⼄醛液体⽐热[7] (43)表6.9⼄醛⽓体⽐热[7] (44)表6.10⼄醛理想⽓体热容量[1] (45)表6.11⼄醛汽化热[7] (46)表6.12⼄醛液体导热系数[7] (47)表6.13⼄醛⽓体导热系数[7] (48)表6.14⼄醛-⽔⼆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49)表6.15⼄醛-DGT⼆元体系汽液平衡图表[1] (54)七、⼆氧化钛 (57)表7.1TiO2物性数据[16] (57)表7.2⼆氧化钛⽐热 [7] (58)⼋、⽔ (61)表8.1⽔物性数据[7] (61)表8.2⽔和密度[7] (62)表8.3⽔的表⾯张⼒ (N/m) [1] (63)表8.4⽔和饱和蒸汽压[7] (64)表8.5液体⽔的动⼒粘度[7] (66)表8.6⽔蒸汽的动⼒粘度[7] (67)表8.7⽔的液体⽐热[7] (68)表8.8⽔的蒸汽⽐热[7] (69)表8.9⽔蒸汽热容量[1] (70)表8.10⽔的汽化潜热[7] (71)表8.11液体⽔的导热系数[7] (72)表8.12⽓体导热系数[7] (74)九、导热油 (78)表9.2孟⼭都导热油THERMINOL 66 (78)表9.2.1典型特性 (78)⼗、三醋酸锑 (82)表10.1三醋酸锑的物性数据 [6] (82)表10.2聚酯装置对三醋酸锑的质量要求 [6] (83)⼀、⼄⼆醇(EG)表1.1表1.2表1.5表1.6表1.7附〔1〕,⽤ANTOINE ′S 公式进⾏纯组分蒸汽压的计算是Ln (P )=A -TC B常数A=21.896230 式中:P — 纯组分的蒸汽B=7045.10448 压,mbar C=273.150 t —温度,℃表1.8表1.9表1.10计算公式:热容量=A+BT+CT2+DT3其中 A=366536.195824E-06B=364543.386208E-08 C=-105545.295727E-11 D=-276204.475212E-15表1.11⼄⼆醇蒸发热〔7〕表1.12表1.13表1.14表1.16。
表面张力知识

基本概念一、粘度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与运动黏度度。
1.黏度简介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见图) 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 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S-1) 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以图4-1的模式来定义流体的粘度。
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2.黏度定义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又称黏性系数、剪切粘度或动力粘度。
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用以衡量流体的粘性,对于牛顿流体,可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之:式中μ为流体的黏度;τyx为剪切应力;ux为速度分量;x、y 为坐标轴;dux/dy为剪切应变率。
流体的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v表示。
粘度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但通常随压力的不同发生的变化较小。
液体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对于溶液,常用相对粘度μr表示溶液粘度μ和溶剂粘度μ之比,即:相对粘度与浓度C的关系可表示为:μr=1+【μ】C+K′【μ】C+…式中【μ】为溶液的特性粘度,K′为系数。
电解液各溶剂简称及其参数

锂电池电解液常用溶剂碳酸丙烯酯:PC分子式:C4H6O3无色无气味,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水和四氯化碳,与乙醚,丙酮,苯等混溶。
是一种优良的极性溶剂。
本产品主要用于高分子作业、气体分离工艺及电化学。
特别是用来吸收天然气、石化厂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还可用作增塑剂、纺丝溶剂、烯烃和芳烃萃取剂等。
特性分子量:102.09物理性质:外观无色透明液体熔点-48.8 ℃沸点242℃闪点132℃溶解度参数δ=14.5相对密度1.2069溶解度参数[2] δ=14.5饱和蒸汽压0.004kpa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丙酮、醇,乙醚、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折光率1.4189比重1.189粘度2.5mPa.s介电常数69c/v.m毒理数据:动物实验经口服或皮肤接触均未发现中毒.大鼠经口LD50=2,9000 mg/kg.质量标准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含量, %≥99.5≥99.0 水份, %≤0.3≤0.5 溴化物(以溴离子计), %≤0.01≤0.1 密度20oC(g/cm3)1.200±0.0051.200±0.005用途²电子工业上可作高能电池及电容器的优良介质²高分子工业上可作聚合物的溶剂和增塑剂。
用作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增塑剂。
还可用作酚醛树脂固化促进剂和水溶性胶黏剂颜填料的分散剂。
²化工行业是合成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于脱除天然气、石油裂解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²另外:还可用于纺织、印染等工业领域。
包装 200公斤镀锌铁桶包装,也可按顾客要求进行包装。
储运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钢瓶应垂直放置,避免受热和爆晒。
碳酸甲乙酯:EMC分子式:C4H8O3分子量:104.1,密度1.00 g/cm3,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09℃,熔点-55℃,是近年来兴起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是随着碳酸二甲酯及锂离子电池产量增大而延伸出的最新产品,由于它同时拥有甲基和乙基,兼有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特性,也是特种香料和中间体的溶剂。
仪表常用隔离液的性质及用途

≥155 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憎水性和防潮性 、粘度温度系数小、挥发性 小、压缩 率大、表面张力小,可在-50~+200℃ 使用,适用于除湿氯气以外的气体、液 体 ≥260 适用于氯气 不燃烧,不溶于水及一般剂,对硝酸 、硫酸、王水、盐酸、烧碱不起反应, 适用于强酸、氯气 适用于液氨、氨水、氢氧化钠、硫化铵 硫酸、水煤气、半水煤气 适用于水煤气、半水煤气 适用于丙酮、苯、石油气
(25℃/25℃) (25℃) 0.93~0.94 10±1%cSt 甲基硅油 (25℃/25℃) (25℃) 0.95~0.96 20±1%cSt 氟油 全氟三丁胺 变压器油 5%的碱溶液 40%CaCl2水 溶液 1cp=10-3Pa·s 1mmHg=133.3P 1.91 (23℃) 1.856 0.9 (25℃) 2.74
—
—
-65
—
— —
≥200/0.5 mmHg
-60 <-35
170~180
质及用途
适用于不溶于水的油 溶于水,适用于油类、蒸汽、水煤气、 — 半水煤气、C1\D2\D3等烃类、氧 有吸水性,能溶于水、醇及醚,适用于 118 油类物质及液化气体 溶于水、醇及醚,适用于油类物质及液 不着火 化气体 21.1 171 12.8 11.1 — 48.9 — — 溶于水,适用于丙烷、丁烷等介质 不溶于水,适用于盐类、酸类等水溶液 及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介质 溶于水,适用于丙烷、丁烷等介质 微溶于水,与醇、醚、丙醇、四氯化碳 、醋酸可任意混合,适用于液氨等介质 不溶于水,与醇、醚、苯、油等可任意 混合,有毒,适用于酸类介质 不溶于水,适合于腐蚀性无机液体 煤油经磺化处理,适用于乙炔、氢等介 质 不溶于水,能与醇、醚等有机物混合, 有毒适用于硝酸 闪点 ℃ — 性质和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张力
mn/m
黏度mpa
s
密度g/ml
介电常数
水溶解 度
g/100ml
挥发 速率
(乙
醚=1)
浓度
Ppm
正庚烷
(20C)
(20C)
(25C)
正十二烷
正十六烷
环己烷
苯
甲苯
乙苯
微溶
甲醇
(50C)
互溶
乙醇
互溶
正丙醇
(50C)
互溶
正丁醇
微溶
正癸醇
粘稠
不溶
环己醇
15
50
松节油
低,
不溶
均三甲苯
茚(苯并环 戊二烯)
A
U '
J
1;.
10U
TUM
Tl+H
nfoo
”佣a
期a
*ce.oo
对曲爪常聽的锻点
J0
33
曲・
6^,7
'-
1
障山t物
1—14!
-».f
-00
T i
—n,t
™l-fi
甘油•水淞誉潅的羯
廿楼纽宴
卜»
*
Cfl-
w
7fl
80
W
C5
LOt)
tr/cin*}
1.012S
l.N»
1.W
LIST
1U5
IM
1.9SS7
不溶
四氢化萘
不溶
二氯甲烷
微溶
500
三氯甲烷
微溶
50
四氯甲烷
微溶
10
氯苯不溶75ຫໍສະໝຸດ 邻二氯苯慢50
二溴甲烷
1000
微溶
7
500
苯甲醚
不溶
石油醚
酯
乳酸正丁酯
4
440
磷酸三丁酯
微溶
苯甲酸乙酯
苯甲酸异丙 酯
水杨酸乙酯
略溶
硅油
(silic one
oil)
100-150
液体石蜡
醇
益度m
二魚甲烷于*"棺朋度(忡粉
木于二亂甲烷中谓斛護(常%1
J.W^
溶剂表面张力(达厘/厘米)(mN/m水
乙二醇
丙二醇
邻二甲苯
醋酸丁酯
正丁醇
石油溶剂油
甲基异丁酮
甲醇
脑石油
正辛烷
脂肪烃石脑油
正己烷
涂料中典型聚合物和助剂的表面张力: 聚合物/表面张力(达因/厘米)三聚氰胺树脂
聚乙烯醇缩丁醛 苯代三聚氰胺树脂52聚乙二酸己二酰胺Epon828 46环氧树脂47脲醛树脂45聚酯三聚氰胺涂膜 聚环氧乙烷二醇,Mw6000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1 65%豆油醇酸38聚醋酸乙烯酯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 聚丙烯酸正丁酯Modaflow32聚四氟乙烯Mw1,088聚二甲基硅氧烷Mw1,200聚二甲基硅氧烷Mw16215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硝基乙烷 异丁醇 环己酮 丙酮 二丙酮醇 甲基丙酮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丁酮 二氯甲烷 甲基异丁基酮 二甘醇乙醚 醋酸正丙酯 乙二醇乙醚 醋酸异丙酯 乙二醇丁醚 醋酸丁酯 苯 醋酸异丁酯 甲苯 醋酸乙酯
间二甲苯
水-正丁醇(%0)34
0
2点诸
一
10
2,123
-—
20
2.000
□ J4
25
一
0.1T
»0
1.&69
—
甘油朮谓莊的詰度10OP:
甘咼担徒卜T%」
»
Uo
50.
• «
TO
ttft
la
£ ffifi JCMH*
t
a.oBoxio^lia.ftSxiO'a
SS.-HkIB1
111x10^
甘趙在水中的議韵蛭力禺©
左也炊臣您[w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