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风味物质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姜及其有效成分和产品研发

姜及其有效成分和产品研发

2 (2004); 29-33.
精品课件
2.4 姜汁啤酒的工艺比较(中文和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姜汁和姜渣的处 理 浊度
发酵次数 消毒
工艺条件
姜汁姜渣分开处理, 姜渣在糖化时加入, 姜汁在发酵时加入。
姜汁姜渣没有分离,所有混合 物一起发酵
澄清剂卡拉胶的加入 可沉降大分子蛋白质, 降低麦汁浊度,对发 酵过滤有利
姜酮 6-姜酚 8-姜酚 6-姜烯酚 10-姜酚

0.59
0.14
0.01
0.26

7.89
1.48
1.28
2.50
0.1
7.91
1.45
1.51
2.27
0.83
4.75
0.86
2.43
1.34
注:“—”未检出
马婉婷,等. 姜和不[J]内 蒙古中医药,2016,(10):142.
精品课件
2.2.2 啤酒的理化指标
项目
酒精含量/%(体积分数) 浓度/% pH值 总酸含量/mL·dL-1 CO2 苦味值/Bu 双乙酰/mg·L-1
3.52 10.12 0.57 1.85 0.48 21.72 0.08
指标
3.57 10.18 0.42 1.78 0.50 20.98 0.07
9.81~16.74
陈永超,等. 姜汁啤酒的研制[J]. 酿酒科技, 1999, (6):65-66.
精品课件
1.2 姜的分类和不同医疗保健功 能
姜不同炮制条件下能够制成不同的炮制品,而进过炮制之后 姜当中的成分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使其医疗保健功能发生改变。
分类
工艺
生姜 取自鲜姜

毕业论文 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精品

毕业论文 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精品

【标题】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作者】朱磊【关键词】生姜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提取分析测定【指导老师】贺薇【专业】化学【正文】1、引言姜又名地辛、百辣云,系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根茎,它既是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

中国是生姜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年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0%,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都广为栽培,在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种植较多,我国生姜产量高,但由于生姜鲜美不耐贮藏等原因,常造成大量损失。

实践证明,如果将生姜加工成姜油,则经济效益可提高3~5倍。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应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取生姜制成的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等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推崇,广泛运用于餐饮、美容、医药等行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生姜成分的研究和提取具有重大意义。

姜的现代加工方法主要有水汽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超声波法、微波辐射萃取法、液体浸CO2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根据加工方法及所含组分的不同,得到姜精油和姜油树脂两种深加工产品。

姜的化学成分组分分析可分为挥发油组分分析和姜辣素组分分析两部分,目前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等手段,为取得较好的成分分析效果,大都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因此本文针对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测定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对研究生姜有效成分新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生姜有效成分简介生姜营养丰富,含精油、姜辣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生姜的化学成分复杂,已发现的有100多种,可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类,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功能性成分。

2.1姜精油姜的挥发油是一种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可经水蒸汽蒸馏法获取,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物质,其中倍半萜类碳水化合物占50%~60%,氧化倍半萜烯类占17%,其他主要是单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和氧化单萜烯类[1]。

生姜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研究

生姜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研究

生姜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研究生姜(Zingiberofficinale)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就开始被使用。

它的热带、温和的味道使其成为大蒜、葱、芥末等众多调料中最受欢迎的香料之一。

此外,生姜还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滴虫等多种药效。

然而,尽管在营养学和药学领域有许多研究表明生姜具有多种药效,但是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却相对薄弱。

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本文研究了生姜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

首先,研究者采用提取法从生姜中提取出的提取物,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它。

分析结果显示,生姜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精氨酸、丙二醛、三萜、水杨酸、石蒜烯、右旋肉碱、胝果烯、素、姜烯、桑烯、阿魏酸和维生素E。

这些有机化合物是生姜药效活性的主要成分。

此外,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生姜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我们将其结构进一步细分成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它们的分子中可能含有硫、氯、氟等微量元素。

有机物主要包括有机酸、有机酯、烯烃、萜烯、芳香族化合物和无机盐等。

无机物主要由钙、磷、镁和锌等金属离子组成,这些无机物可以影响生姜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抗氧化作用,并且可能有助于增强其药效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生姜提取物中主要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成分对生姜的抗氧化、抗菌和抗滴虫等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将继续深入探索这些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以期能提供更多有关生姜提取物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支持生姜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调味品和药物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HPLC-MS技术,对生姜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研究,发现生姜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精氨酸、丙二醛、三萜、水杨酸、石蒜烯、右旋肉碱、胝果烯、素、姜烯、桑烯、阿魏酸和维生素E等,以及钙、磷、镁和锌等无机盐等。

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以期可以更好地应用生姜的药理功效。

生姜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组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姜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组分研究的开题报告

生姜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组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生姜功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组分研究一、研究背景生姜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也是传统中药材料,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如促进消化、缓解便秘、抗氧化、抑菌、抗炎等。

生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姜黄素、姜辣素、姜酸、生姜烯等,但各种成分的含量和质量差异较大,需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二、研究目的1. 提取生姜中的活性成分。

2. 对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以备后续研究。

3. 对生姜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其含量和质量差异。

三、研究内容1. 提取生姜中的活性成分。

选取不同生姜样品,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比如水提、酒精提取等),寻找最优的提取方法。

2. 对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常温萃取技术、凝胶层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生姜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不同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确立结构和含量。

3. 对生姜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含量分析,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确立各种成分含量和质量差异。

四、研究方法1. 提取生姜中的活性成分。

选取不同生姜样品,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如水提、乙醇提取、酒精提取等,寻找最优的提取方法。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物的影响,如物质含量、活性成分含量、色泽等。

2. 对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常温萃取技术、凝胶层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生姜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出不同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确立结构和含量。

3. 对生姜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对各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质量差异分析。

五、预期成果1. 找到生姜中最优的提取方法,提高提取率和活性成分含量。

2. 得到不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定量测定方法。

3. 建立生姜活性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

4. 确立生姜中各种活性成分含量和质量差异。

六、研究意义1. 对生姜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和定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毕业论文 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精品

毕业论文 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精品

【标题】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作者】朱磊【关键词】生姜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提取分析测定【指导老师】贺薇【专业】化学【正文】1、引言姜又名地辛、百辣云,系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根茎,它既是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

中国是生姜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年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0%,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都广为栽培,在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种植较多,我国生姜产量高,但由于生姜鲜美不耐贮藏等原因,常造成大量损失。

实践证明,如果将生姜加工成姜油,则经济效益可提高3~5倍。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应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取生姜制成的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等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推崇,广泛运用于餐饮、美容、医药等行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生姜成分的研究和提取具有重大意义。

姜的现代加工方法主要有水汽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超声波法、微波辐射萃取法、液体浸CO2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根据加工方法及所含组分的不同,得到姜精油和姜油树脂两种深加工产品。

姜的化学成分组分分析可分为挥发油组分分析和姜辣素组分分析两部分,目前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等手段,为取得较好的成分分析效果,大都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因此本文针对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测定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对研究生姜有效成分新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生姜有效成分简介生姜营养丰富,含精油、姜辣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生姜的化学成分复杂,已发现的有100多种,可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类,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功能性成分。

2.1姜精油姜的挥发油是一种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可经水蒸汽蒸馏法获取,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物质,其中倍半萜类碳水化合物占50%~60%,氧化倍半萜烯类占17%,其他主要是单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和氧化单萜烯类[1]。

生姜成分测定

生姜成分测定
V0 滴定空白耗用染料的量( ml)。 V1 滴定样品耗用染料的量( ml)。 W 样品质量(g)。 T 单位体积(ml)的染料相当于维生素C的量(mg)。
2.蛋白质测定— 凯氏定氮法;
2.1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
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 蒸馏,使氨蒸出。
5.含水量的测定— 重量法
市售糖制姜片的成分测定
1.维生素C测定—滴定法;
1.1实验原理 二氯靛酚染料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被维生素C还原后红色消失。一定量的
样品提取液还原标准染料的量与样品中维生素C的量成正比。 1.2实验器材
⑴ 组织捣碎机。 ⑵ 5.0ml 微量滴定管。 ⑶ 100ml 容量瓶。 ⑷ 50ml 具塞量筒。 1.3实验试剂 ⑴ 1%、2%草酸溶液。 ⑵ 白陶土。 ⑶ 标定好的二氯靛酚溶液 1.4操作步骤 ⑴ 样品处理:洗净剪碎,称取100g,放入捣碎机;按1﹕1加入2%草酸制成匀浆。 ⑵ 称取匀浆液10g,用50ml 具塞量筒以1%草酸定容。 ⑶ 取约20ml 上清倒入100ml 锥形瓶,加白陶土一勺。同时用1%草酸20ml 加陶 土一勺,作为空白。 ⑷ 取上清液过滤,取滤液 5ml,以标定的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溶液呈淡红色,纪 录用量。 ⑸ 还原型Vc的计算: 还原型Vc(mg/100g)=100(V1-V0)T/ W
m1-m2
粗纤维%=
m

式中:m1——100C烘于后坩锅及试样残渣重;
m2——500oC灼烧后坩锅及试样残渣重;
m——试样(未脱脂)质量。
4.总糖含量测定— 比色法;
脂肪的侧定— 索氏提取法; 4.1 原理 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 为脂肪或粗脂肪。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抽提法所 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4.2 试剂 (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2)海砂:同 GB 5009.3—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2.3。 4.3 仪器 索氏提取器。 4.4 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称取 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 移入滤纸筒内。 液体或半固体样品:称取 5.0~10.0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 20g 于沸水 浴上蒸干后,再于 95~10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蒸发皿及附有样 品的玻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2)抽提

干姜和鲜姜水溶性风味物质的GC-MS研究

干姜和鲜姜水溶性风味物质的GC-MS研究

干姜和鲜姜水溶性风味物质的GC-MS研究袁观富;韦杰;郑二丽;蔡贤坤;许彩虹【摘要】[目的]比较鲜姜与干姜水溶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方法]以乙醇-水为溶剂分别提取鲜姜和干姜中的风味物质,以固相微萃取(SPME)顶空进样,采用GC-MS法测定2份提取液中风味物质的组成.[结果]鲜姜和干姜提取液中共鉴定出57种化学成分,其中有19种在鲜姜中未检测出来,有8种在干姜中未检测出来.鲜姜、干姜中的主要呈香呈味物质是倍半萜类物质,分别为α-姜黄烯、姜烯、α-法呢烯、β-甜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但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α-姜黄烯,分别为17.924%和25.402%.鲜姜、干姜水溶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是:在2种提取液中相对含量大于3%的化学成分干姜比鲜姜少2种,分别是柠檬醛、枯茗醛,干姜没有的物质在鲜姜中的含量也很低,这些物质对姜的特征风味有较大的贡献.[结论]鲜姜提取液色泽透明、香气清新浓郁,无苦味,而干姜提取液色泽半透明,香气浓郁,但有苦味.【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34【总页数】3页(P12304-12306)【关键词】鲜姜;干姜;水溶性;风味;GC-MS【作者】袁观富;韦杰;郑二丽;蔡贤坤;许彩虹【作者单位】广州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广州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广州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广州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广州凯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2.5;R284姜(Zingiber Offtcinale Roscoe)属于蘘荷科姜属[1],为多年生草本宿根单子叶种子植物,其在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广为栽培,尤其以河南、山东、湖北、云南、广东、江苏等省种植较多[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姜出口国之一,每年的出口量为世界总出口量的40%以上。

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

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

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姓名:熊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食品科学指导教师:马力20060501 珍惜作者成果,分享人类智慧不同提取方法生姜提取物中成分的比较研究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熊华指导教师马力教授姜通称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zingiberoffieinaleRosc)。

原产东南亚,我国自古就有栽培,四川I、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分布,姜的成分和功能被广泛地进行研究,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EssentialOil),姜的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Oleoresin)中的姜辣素,并且姜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姜是古老的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生姜的化学组分很复杂,已发现的有loo多种,可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类,此外、另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六氢姜黄素及铁、铜、锰、锌、铬、镍、钴、锗等微量元素。

目前,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就姜油的提取工艺已进行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成熟,但对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和姜辣素组份分析,生姜中有效成份的认指工作,以及关于姜辣素组份的合成和其天然姜辣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展得较少,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因此,对生姜有效成份测定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生姜的开发应用、生姜的加工与贮藏、对于生姜的品质育种和栽培等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姜的现代加工方法主要有水汽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超声波法、液体CO:浸提法和超临界C0:萃取法。

根据加工方法及所含组分的不同,得到姜精油和姜油树脂2种深加工产品。

溶剂浸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即颗粒度为30目,浸泡时间为10小时,料剂比为1:10。

姜的提取物化学成分可分为挥发油和姜辣素分析两部分,目前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HPLG)、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等手段,为取得较好的成分分析效果,大都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风味物质的提取和成分分析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flavor compounds in ginger吴贾锋张诚张晓鸣*许时婴WU Jia-feng ZHANG Cheng ZHANG Xiao-ming*XU Shi-ying(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036)(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 Wuxi,Jiangsu214036,China)摘要: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姜精油化学成分,共分析鉴定出49种化学成分;同时用3种不同的有机溶剂(丙酮、100%乙醇、80%乙醇)萃取干姜得到姜油树脂,利用HPLC-MS方法检测了3种姜油树脂的化学成分。

丙酮萃取法姜油树脂得率最高,辛辣呈味成分也最为丰富,而80%乙醇溶剂浸提的产品中,姜油树脂的主要呈味成分[6]-姜醇的相对含量最高。

关键词:姜;姜精油;姜油树脂;GC-MS;HPLC-MSAbstract: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 in ginger(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extracted by stream distillation were carried out with GC-MS,49components were detected;ginger oleoresins extrac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olvents(acetone,100%ethanol, 80%ethanol)were analyzed by HPLC-MS.The highest extraction together with plentiful pungent flavor contents was achieved with acetone solvent, whereas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6]-gingerol,one of the the principle pungents,was highest in80%ethanol extraction. Keywords:Ginger;Essential oil;Oleoresins;GC/MS;HPLC/MS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亚洲各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传统药食两用作物。

有发汗解表、镇痛消炎的作用,因其香辣味独特,深得百姓喜爱。

在我国生姜目前的主要用途还是直接用于烹饪调料,仅少量用于生产姜精油和姜油树脂。

姜精油保持着生姜特有的香味成分和其他化学成分,使用方便,并且能够保存较长时间,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重要工业原料。

姜油树脂中含有多种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物质,如姜辣素、姜醇、姜烯和姜酚类化合物。

姜辣素不但具有特别芳香的姜辣风味,而且还具有驱风、发汗之功效,在药用上是一种很好的治疗伤风感冒的特效剂[1]。

最近的研究发现姜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利胆、作者简介:吴贾锋(1979-),男,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读研究生。

E-mail:wu_jiafeng@通讯作者:张晓鸣收稿日期:2006-01-30防止胆结石的功效[2]。

因此,姜精油和姜油树脂在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前景。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生姜风味物质的组成受到提取工艺、γ-照射、以及生姜的干燥和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3~7]。

用GC-MS和HPLC-MS方法对姜精油和用不同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姜油树脂进行了分析,为生姜深加工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可行的方案。

1实验方法1.1材料和试剂生姜:山东莱芜产,洗去泥沙,经清洗后切成1.0~2.0mm薄片;置于托盘中自然通风干燥;将干姜片置于家用粉碎机中粉碎,用40目筛网筛分姜粉,制得的姜粉置于密封袋中,放入干燥器中备用;丙酮、乙醚、乙醇、甲醇、无水硫酸钠:均为AR级,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2仪器GC-MS联用仪:Finnigan TRACE MS。

色谱条件:DB-5,50m×0.32mm×1.0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口样温度250℃,柱程升温:初始温度40℃,停留1min,以5℃/min的速率一阶升温至120℃,以8℃/min的速率二阶升温至200℃,再以12℃/min的速率三阶升温至250℃,保持10min;流速为1mL/min;载气为氦气;分流比为1:10,进样量为0.2μL。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00℃,发射电流是200μA,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250℃,检测电压350V。

HPLC-MS联用仪:WATERS Platform ZMD4000。

色谱条件:分析柱为Lichrospher C-182.1×250mm,检测器为WATERS996,柱温30℃,流速0.3mL,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UV=280nm。

洗脱液:A水,B乙腈;梯度线性洗脱:0~10min,45%~50%B,10~20min,50%~65%B,20~40min,65%~100%B,40~50min,100%~100%B,50~52min,45%B。

质谱条件:离子方式EIS-和EIS+,毛细管电压3.88~3.87kV,锥孔电压30V,24V,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气温度300℃,质量范围50~500m/z,光电倍增器电压650V。

1.3姜精油的制备准确称取自制的干姜粉末20g,装入索式抽提敞口容器中;在自制的水蒸气发生器中,按固液比1:20装入400mL去离子水。

将水蒸气发生装置、抽提装置和收集装置连接好。

用电炉加热,至水沸腾产生蒸汽。

继续蒸馏2h,直至水蒸气发生装置中的水基本蒸完;取收集液,用乙醚溶液按体积比1:2萃取收集液,在萃取液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吸水干燥。

将过滤后的萃取液在常压下40℃水浴回收乙醚[8]。

1.4姜油树脂的制备准确称取3份自制的干姜粉末各5.00g,分别置于3个250mL 三角锥瓶中;在三角锥瓶中分别加入100mL 丙酮溶液、80%乙醇、100%乙醇溶液,充分混合,置于50℃恒温震荡水浴锅中保温3h,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后移入150mL 平底烧瓶中,利用旋转蒸发仪回收有机溶剂,得到姜油树脂。

2结果和讨论2.1姜精油成分分析按照上述GC-MS 条件对生姜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 分析,总离子流图见图1。

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经过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人工谱图解析,分别对各色谱峰加以确认,综合各项分析鉴定,从该干姜粉末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49种化学成分,其中以15.66%姜烯、15.17%β-倍半水芹烯、8.84%β-红没药烯、8.55%α-法呢烯、8.13%芳香-姜黄烯、4.27%柠檬醛和1.90%龙脑为主。

采用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生姜净油各组分相对含量,具体结果见表1。

R e l a t i v e A b u n d a n c e图1生姜精油总离子流图横、纵坐标单位?中文名称?表1生姜精油中的化学物质序号保留时间/min 化学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118.18莰烯C 10H 160.20218.696-甲基-5-烯-2庚酮C 8H 14O 0.36319.30辛醛C 8H 16O 0.08420.40柠檬精油C 10H 160.08520.55α-水芹烯C 10H 160.42620.62桉树脑C 10H 18O 0.72722.08芳樟醇C 10H 18O 0.19822.39香茅醛C 10H 18O 0.11923.42香茅醛C 10H 18O 0.091023.861,6二甲基十氢萘C 12H 220.101124.081,2-二甲基-3-甲基、乙烯基-环戊醇C 10H 18O 0.101224.19莰烯醇C 10H 16O 0.131324.40龙脑C 10H 18O 1.901424.612-癸烯-1-醇C 10H 20O 0.141524.72l-α-松油醇C 10H 18O 0.791624.812-蒎烯-10-醇C 10H 16O 0.111724.99癸醛C 10H 20O 0.341825.42Z-柠檬醛C 10H 16O 2.041925.52香叶醇C 10H 18O 1.042025.72苯并噻唑C 7H 5NS 0.342125.96柠檬醛C 10H 16O 2.232226.322-十一酮C 11H 22O 0.282326.53醋酸冰片酯C 12H 20O 20.182427.19香叶酸C 10H 16O 20.202527.27香茅醋酸酯C 12H 22O 20.152627.33n-癸酸C 10H 20O 20.152727.77香叶醋酸酯C 12H 20O 2 1.002828.35可巴烯C 15H 240.472928.44环己烷C 15H 240.693028.523-羟基-4-甲氧基杏仁酸C 9H 10O 50.113128.92环己烷C 15H 240.103229.08法呢醇C 15H 26O 0.783329.31倍半水芹烯C 15H 240.353429.74芳香-姜黄烯C 15H 228.133529.86α-法呢烯C 15H 248.553629.94姜烯C 15H 2415.663730.13β-红没药烯C 15H 248.843930.26杜松烯C 15H 26O 0.454030.43β-倍半水芹C 15H 2415.174130.55异喇叭烯C 15H 240.814230.76l-橙花叔醇C 15H 26O 1.484330.86γ-杜松烯C 15H 26O 0.534431.47法呢醇C 15H 26O 1.304531.63雪松烯C 15H 24O 0.204631.83顺-法呢醇C 15H 26O 2.074732.10库贝醇C 15H 26O 1.054833.03法呢醇C 15H 26O 3.294933.30trans-LongipinocarveolC 15H 24O1.20据文献报道,干姜挥发精油中莰烯是主要成分[9],所占的相对百分含量较大,但实验提取的精油GC-MS 图谱中看到的莰烯的含量却不大,这可能与本实验中所采用的鲜姜干制方式有关,通风干燥可能导致莰烯类物质的大量损失。

另外与其他文献中采用鲜姜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精油相比较,缺少一些保留时间比较短的样品,主要是一些小分子量的萜烯类化合物[5,10],这也是由于干制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