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oRead__OAE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的应用及体会

合集下载

发挥保健机构特色 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发挥保健机构特色 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发挥保健机构特色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张章;刘莹;贾德勤;高平明【期刊名称】《中国妇幼保健》【年(卷),期】2004(19)9【摘要】目的 :发挥保健机构特色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 (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 )模式 ,获得本地区出生婴儿听力损失的基本资料。

方法 :选择本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于生后 4 8~ 72 h接受耳声发射 ( 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测试 ,通过者予出院 ;未通过者在出生 4 2 d复查 OAE,仍未通过者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 (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

所有 ABR 检查不通过者在 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 ,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

耳声发射测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 distortion product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

结果 :32 4 4例新生儿中 2 910例 ( 89.7% )初筛通过OAE 测试 ,未通过测试的 313例于生后 4 2 d复查 OAE,30 9例通过。

OAE测试总的通过率 99.2 % ;接受 ABR检查 4例 ,3例未通过测试。

经系统的听力学诊断与评估 ,此 3例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 ,占受试对象的0 .9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4 .8‰ ) ,显著高于爱婴区未患病的新生儿( 0 .35 % ,χ2 =7.76 ,P<0 .0 1)。

结论 :充分发挥保健机构特色建立 OAE 两步筛查、ABR初步诊断方案 ,对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保健机构;新生儿;筛查模式;听力普遍筛查;听力损失;先天性听力障碍【作者】张章;刘莹;贾德勤;高平明【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3【相关文献】1.依托医疗保健机构建立河北省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J], 王俊阁;梁恒仁2.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的建立与程序 [J], 张章;刘莹;谢龙山;贾德勤;高平明;罗仁忠3.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建立和管理 [J], 忻蓉;娄志武;殷里平4.发挥现有资源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J], 罗艳5.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的建立 [J], 张章;刘莹;贾德勤;高平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1. TEOAE技术TEOAE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声音信号输入耳道,再通过耳朵内部的耳蜗产生的反射性振动来检测听力的方法。

当耳蜗内部的毛细胞受到刺激时,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就是通过TEOAE技术来检测的。

通过TEOAE测试,我们可以得知新生儿的耳蜗是否正常,从而评估其听力功能。

TEOAE测试方法简单、快速、无创,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AABR检查AABR检查是通过电极在头皮上贴附一些传感器,来监测脑干反应,从而判断听觉神经的功能是否正常。

AABR检查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

TEOAE技术和AABR检查是两种互补的听力筛查方法,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

TEOAE能够直接测量耳蜗内的反射振动,可以评估耳蜗的功能;而AABR检查则是通过监测脑干的反应来评估听觉神经的功能。

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听力筛查,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

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采用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的方法,可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4.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高危新生儿指的是出生时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听力的正常发育,如:早产,胎重低,母亲感染,母亲用药等。

对这些高危新生儿进行及早的听力筛查,可以帮助发现听力障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听力。

从长远来看,及早的听力筛查可以降低患儿的听力障碍对其语言、认知发展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结语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这种联合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新生儿的听力功能,及早发现潜在的听力障碍,从而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患儿的听力。

对于高危新生儿来说,定期进行TEOAE技术联合AABR检查,可以帮助他们在听力上健康成长,减少语言、认知发展的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OAE+AABR联合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应用价值

OAE+AABR联合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应用价值

OAE+AABR 联合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应用价值王俊姬1,王文静2,薛泽恩2,冯爱民31.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新生儿科,陕西西安710061;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新生儿科,陕西西安710061;3.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陕西咸阳712000【摘要】目的研究耳声发射(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联合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复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产科出生的600例(1200耳)OAE 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所有新生儿的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d 内,再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45d 内。

比较OAE 、AABR 两种检查的复筛结果,并观察最终的听力诊断结果。

结果初筛异常的600例(1200耳)新生儿中,1000耳(单耳40例,双耳480例)OAE 和AABR 检查结果均通过,通过率为83.33%(1000/1200);126耳(单耳30例,双耳48例)OAE 与AABR 检测均未通过,占比为10.50%(126/1200);OAE 通过而AABR 未通过有8耳(双耳4例),占比为0.67%(8/1200),OAE 未通过而AABR 通过有66耳(单耳54例,双耳6例),占比为5.50%(66/1200)。

600例(1200耳)中44例(76耳)在3个月龄时被确诊分泌性中耳炎,其中20耳在OAE 及AABR 复筛时均通过,对初筛OAE 未通过的新生儿家属进行病史询问,初筛时有感冒、流涕的病史,考虑在初筛时可能有分泌性中耳炎,而复筛时已经痊愈恢复正常;4例8耳为小儿听神经病;14耳(双耳6例,单耳2例)属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通过耳聋基因检测筛查结果显示SLC26A4基因有突变,CT 平扫颞骨验证后确诊;76耳(双耳32例,单耳12例)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8耳为中重度听力损失,8耳为重度听力损失,40耳为极重度听力损失;46耳(单耳2例,双耳22例)听力正常。

在基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初步探讨

在基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初步探讨

在基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初步探讨蒙萍;刘莹;张章【期刊名称】《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年(卷),期】2003(031)003【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适合本地区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案和方法,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本资料. 方法新生儿在出院前接受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测试,通过者予出院;未通过者在出生42 d再次复查OAE,仍未通过者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所有ABR 检查不通过者在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诊断和评估,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和程度.结果3 161例新生儿中2 827例通过出院前OAE测试,出生42 d 314例复查OAE,其中307例通过.接受ABR检查者共有4例,3例不通过.结论基层采用OAE两筛查、ABR初诊断的方案和方法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较合适的筛查模式.【总页数】2页(P302-303)【作者】蒙萍;刘莹;张章【作者单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000;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000;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相关文献】1.广饶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全面开展模式初步探讨--附6 209例筛查结果报告 [J], 马桂云;高亮2.在山区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初步探讨 [J], 邹坤;杜德锋3.基层医院开展"一站式"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J], 王俊阁;李瑞花;秦占芬;王振荣;皮丽宏;王荣国4.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护理工作的可行性探讨 [J], 徐群;何霞;谭丹雪;唐梅;谢朝红5.基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 [J], 宋祖玲;张维莹;吴林;唐凤琼;陶宣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做法与体会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做法与体会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做法与体会【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我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体会,探讨提高产科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和依从性的方法,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

方法:采用丹麦出品的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仪,对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583例进行听力筛查。

结果:早产婴儿初筛率为90.5%,初筛通过率88.3%,复筛率76.4%,复筛通过率93.1%。

足月婴儿初筛率为91.3%,初筛通过率87.6%,复筛率77.2%,复筛通过率93.4%。

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儿童,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做法;体会婴幼儿早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损失也可导致其在生理和行为上明显或永久的功能障碍,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对儿童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1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1583例听力筛查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25.3±2.4)岁,初产妇占82.5%,经产妇占17.5%,均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进行测试。

2 方法2.1筛查方法通过运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方法,来使用丹麦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在通风良好且环境噪音低于45dB的专用房间内,对出生后48~72h的新生儿进行测试,受试者均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

将婴儿置于侧卧位,测试耳朝上,并观察外耳道情况,用一次性小棉棒清洁外耳道,选择合适耳塞,然后将仪器探头校正成功后紧密塞于外耳道。

若初次筛查未通过的足月新生儿,那么就要在出院前再行一次测试,早产儿则需在修正月龄的36~44周左右进行重测,若仍未通过,则分别在生后30~42d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发转诊通知单,通知其在出生后3个月没有通过,到听力诊断机构进一步检查和随访。

2.1.1 筛查标准分为“通过”和“未通过”:TEOAE耳声发射仪显示PASS,不论A(伪迹率)和S(刺激稳定率)的数值水平如何,结果都认定为“通过”;当显示为REFER只有在A﹤20%、S﹥80%时,结果才认定为“未通过”。

OtoRead__OAE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的应用及体会

OtoRead__OAE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的应用及体会

OtoRead__OAE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耳生发射(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常规方法、特殊技巧和体会,从而更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使听障儿童聋而不哑。

方法:对2623例新生儿采用丹麦出品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进行听力普遍筛查,通过、未通过者42天进行复筛,再未通过者3个月前再次复筛,仍未通过者转上级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学分析及诊断。

结果:通过采用耳声发射(OAE)对262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率为100%,初筛未通过率1.11%,生后42?天复筛未通过率3.01‰,3个月前再次复筛通过率3.45%。

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39‰。

结论: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 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常规操作方法、特殊技巧的应用,可降低初筛假阳性率,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体会【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56-02新生儿先天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是1‰~3‰,在重症监护室中可达到2%~4%,是目前所筛查的新生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1]。

听力障碍往往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故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具有重大医学应用价值和社会学意义,是一项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

我国1994年颁布、自199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出要在全国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生缺陷高发的状况,我国于2002年2月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我院按上级要求自2009年7月开展了耳声发射(OAE)为筛查方法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作。

现将应用体会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查对象是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2623例,均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进行测试。

耳声发射(OAE)检查

耳声发射(OAE)检查

耳声发射(OAE)检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时(也就是出生后3天左右在出院前的听力检查),几乎都会有耳声发射这个项目,这几乎是所有新生儿进行的第一项病房内的检查,可称作听筛宝器。

(1)什么是耳声发射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

要注意3点:首先能量产生于耳蜗,多数来自于外毛细胞;其次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耳声发射可以诱发或自发产生。

所以耳声发射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也可以观察蜗后结构及听觉中枢的生理活动。

但是前提条件是外耳道和中耳结构正常。

如果出生后第一次筛查没有通过,不要太着急,有可能外耳道的羊水或者胎脂影响了信号的传递。

 (2)耳声发射主要有几种耳声发射分为2种:自发性耳声发射(耳蜗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持续向外发射机械能量,在外耳道记录到声信号)和诱发性耳声发射。

而诱发性耳声发射主要有瞬态声耳声发射(transientotoacoustic emissions ,TEOAE):耳蜗受到短声或短音刺激,经潜伏期,在外耳道可以记录到类似刺激声的声信号。

这就是听力筛选时采用的检查,1~2分钟可以得到检查结果。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 ,DPOAE):受到2个具有一定频比关系纯音的刺激,由于主动机制非线性调制的作用,释放的声频能量出现在与之前2个频率相关的畸变频率上被记录下来。

这是临床听力常用的检查之一,10分钟左右可以得到检查结果。

此外还有刺激频率耳声发射(stimulus frequencyOtoacoustic Emissions, SPOAE)用连续纯音刺激,电诱发耳声发射(electrically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 ,EEOAE)用交流电刺激。

 (3)怎么测试耳声发射是一种客观测试,检查在隔音室内进行,测试者测试过程中不能说话,不能做咳嗽、吞咽或者转头等动作,婴幼儿可以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测试。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引起家长的重视以及早发现患儿的听力障碍,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方法:采用德国产MAICOIRO.SCAN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笔者所在医院出生48 h后的新生儿、于笔者所在医院儿保门诊体检外院出生42 d的婴儿进行初次听力筛查。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检查呈阳性者,出院前复筛一次,如未通过,42 d再复查;对42 d初筛的婴儿呈阳性者,一个月后复查。

结果:8176例婴儿中,初筛阳性者172例,阳性率为2.10%,确诊11例,听力障碍的发生率1.34‰。

结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对新生儿、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具有客观性、敏感性、快速无创伤及环境要求不高,操作简单特点。

能有效地发现听力异常,早期进行诊断与干预,提高听力障碍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新生儿;婴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早期干预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在1‰~3‰,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2.6%[1]。

这些患儿如能被及时筛查出来,早期治疗并采取语言训练等干预措施,多数能做到聋而不哑或恢复听力,使语言不受影响。

能极大地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让听损伤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为此,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技术(DPOAE)对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于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和在外院出生42 d到笔者所在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婴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和在外院出生42 d到笔者所在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婴儿在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听力筛查的婴儿8176例。

其中高危儿20例,包括听力障碍家族史,耳廓畸形无外耳道,母亲孕期曾使用耳毒性药物,出生体重低于1500 g,新生儿窒息(Apgar 评分1 min低于4分),母亲怀孕期间风疹病毒感染,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toRead__OAE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的应用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5-10-19T16:40:54.9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作者:刘渊婕
[导读] 张掖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张掖新生儿先天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是1‰~3‰,在重症监护室中可达到2%~4%,是目前所筛查的新生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1]。

刘渊婕
(张掖市妇幼保健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目的:探讨耳生发射(OAE)应用于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常规方法、特殊技巧和体会,从而更好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使听障儿童聋而不哑。

方法:对2623例新生儿采用丹麦出品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进行听力普遍筛查,通过、未通过者42天进行复筛,再未通过者3个月前再次复筛,仍未通过者转上级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学分析及诊断。

结果:通过采用耳声发射(OAE)对2623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率为100%,初筛未通过率1.11%,生后42?天复筛未通过率3.01‰,3个月前再次复筛通过率3.45%。

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39‰。

结论: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 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常规操作方法、特殊技巧的应用,可降低初筛假阳性率,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56-02
新生儿先天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是1‰~3‰,在重症监护室中可达到2%~4%,是目前所筛查的新生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1]。

听力障碍往往可引起患儿言语-语言发育迟缓及缺陷,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故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具有重大医学应用价值和社会学意义,是一项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

我国1994年颁布、自199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提出要在全国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生缺陷高发的状况,我国于2002年2月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我院按上级要求自2009年7月开展了耳声发射(OAE)为筛查方法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工作。

现将应用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查对象是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2623例,均在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进行测试。

?
1.2 筛查方法?
1.2.1使用的设备采用丹麦出品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

1.2.2测前宣教操作者将听力筛查检测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向监护人耐心解释说明,取得同意,并签好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1.2.3测试环境的选择测试环境保持相对安静,应选择专用测试房间,噪音控制在45db已下,以保证测试的顺利进行。

1.2.4新生儿的状态与测试体位新生儿在喂完奶、换完尿布,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侧卧于床上或有家人抱着,面向测试者,测试耳朝上。

1.2.5新生儿耳道的检查清洁外耳道内分泌物应使用特制细软长棉头棉签,蘸75%酒精旋转擦拭清洁,酒精蘸的不能过多,以达棉头一半为宜。

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新生儿外耳道。

1.2.6耳模头的选择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模头,并轻轻地将耳廓向后牵拉使耳道变直,然后将探头放置在外耳道1/3处,其尖端小孔正对鼓膜。

1.2.7测试结果的解释填写筛查结果报告单,将结果告之监护人并根据结果分别进行健康教育。

1)测试通过者,告之监护人筛查通过不等于听力就没问题了,仍应密切观察听力及言语功能,以防止渐进性的听力损害(耳毒性药物、高烧、腮腺炎、脑膜炎等易造成听力损害),因此听力监测是应该持续至3岁。

2)测试未通过者,做好解释工作,减少家长的心理负担。

告之家长检测结果未通过并不表示其一定有听力损失,因为外耳道内羊水、分泌物等均可干扰检测结果,因此,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查。

3)通过与未通过者都应在42天复查。

2.结果
对2623例新生儿采用丹麦出品的OtoRead便携式耳声发射测试仪进行听力筛查,其中出生后48~72h或出院前初筛2623人次,初筛率为100%,初筛未通过29例,初筛未通过率1.11%。

生后42天复筛2623人次,其中复筛未通过8例,复筛未通过率3.01‰。

3个月前再次复筛8例,未通过3例,再次复筛未通过率3.45%。

复筛未通过3例转至指定的上级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力学分析及诊断,其中有1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筛查人数的0.39‰。

3.测试技巧体会
3.1 新生儿的安抚技巧
对睡眠浅的新生儿,测试者一手轻握婴儿双手,给与安全感,一手有节奏轻抚婴儿头部或肩部,使其安静下来,再将耳塞轻轻放上,也可继续哺乳使孩子平静下来再进行测试。

3.2 耳道的探查技巧?
使用OtoRead-OAE行听力测试前应常规使用电耳镜行耳道探查,不但可检查耳道内有无分泌物以便清理,更重要的是看清外耳道的大小、走向,以便选择合适的耳模头,正确放置耳模头的位置,避免因反复更换耳模头或调整耳模头位置而激惹婴儿,使其烦吵不能安静接受测试,而影响结果。

3.3 放置耳模头的技巧?
将耳廓向后牵拉使耳道变直;对于外耳道狭窄变形的婴儿,必须将耳垂向下拉打开耳道再放置耳模头,使耳模头与耳道耦合紧密避免漏气,这对提取信号,减少噪声干扰,保证刺激声到达鼓膜的强度十分重要。

锥形耳模头比蘑菇形耳模头插入耳道更深处,可以减少耳道的音量,从而允许更大的测量发射量,但这也会将孩子弄醒或使孩子哭闹,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就应更换蘑菇形耳模头,从而达到更好的
测试效果。

3.4 测试时探头支架的保养技巧
每天测试前要对探头支架进行校准,分泌物阻塞探头可使传音障碍造成假阳性,因此,每次测试时要对探头进行清洁,清除探头支架小孔内的耵聍或其他异物,降低假阳性率。

4.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成为《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7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之一[2],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责任重大?。

耳声发射仪作为一种硬件与软件合一的仪器,其客观性、敏感性和无创伤性等特点,它能反映耳蜗毛细胞和(或)其周围结构的功能状态,可以发现明显的感音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听力功能检测中具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3]。

OtoRead-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可为听功能状态提供频率特异性的信息,从而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婴幼儿,并给予及时的干预,使其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

工作中我们应注重筛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掌握测试技巧,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转诊率,减轻家长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使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得到认可,得以普遍开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聋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倪道风,顾瑞.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几点意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5:321,
[2] 孙会青,陈爱菊.浅谈新生儿听力筛查[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6(5):12.?
[3] 邹凌,陶宣华,蔡娟等.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儿的听力评估[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0,18(4): 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