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密云县情况介绍

密云县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在东经116°39'39''-117°30'25'',北纬40°13'10''-40°48'之间,地处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段;地貌特征:东西北三面为山区,南面为平原;东西长69公里,南北宽64公里。
平均海拔366米,最高1730米。
东、北分别与河北省兴隆、承德、滦平三县接壤,西与怀柔为邻,南与顺义、平谷相接。
县城距北京城区67公里,距首都机场40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
县域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其中:平原面积26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8%;山区面积177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5%;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
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密云水库位于县域中央。
全县辖17个镇1个民族乡,有340个村委会、66个居委会。
常住户籍人口421545人,暂住人口18560人。
在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301457人,非农业人口120088人。
人口出生率7.1‰,自然增长率2.62‰。
密云历史悠久。
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为燕地,秦汉为渔阳郡,东魏(公元538年)始有密云之称,隋唐时期为檀州,明朝改檀州为密云县,沿用至今。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云县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县域内三分之二为水源保护区。
几十年来,密云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寻求保水、富民、强县相统一的道路。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密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大力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缩小了与京郊发达区县之间的差距,在紧跟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北京的由来及地名趣谈》

《北京的由来及地名趣谈》《北京的由来及地名趣谈》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
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
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
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
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
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
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
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
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
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
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
清朝也建都北京,并沿用了明朝的名称。
民国建立之后仍称北京。
1928年改称北平。
北平这一名称是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议改用的。
北伐战争后,陈立夫曾在南京办了一份《京报》。
这份民间报纸很敢说话,销路很好,其销出的份数比《中央日报》还多。
有一天,陈立夫忽然想到首都既决定在南京,北京这一名称应更改,以免残余军阀再图在那里起野心设政府。
于是,他让《京报》罗时实执笔,写下了《正名之重要》一文。
国民政府采纳了陈立夫的建议。
其实,历史上北京的北平之称早已有之。
那是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攻占元朝大都之后,即对大都城进行改建。
第二年,朱元璋下令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有平定了北方,从此安宁平静之意。
到1403年,朱棣定都北平时,才改名北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又将北平改为北京。
1、天桥原天桥位于天坛西北,南北向跨过龙须沟。
此桥是皇上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桥,意为通天之桥,故称“天桥”。
原来的天桥是有桥的,明朝在此建有汉白玉单孔高拱桥,以通“御路”。
密云晚上好玩的地方

密云晚上好玩的地方密云是北京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北京市东北部。
它是一个充满着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好去处。
在密云,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尤其是在晚上,更是有许多好玩的活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第一站:密云夜市密云夜市位于密云县城南街道,是一个集购物、娱乐、美食于一体的夜市。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手工艺品、服装饰品等,让人们可以尽情地购物和品尝美食。
夜晚的密云夜市特别热闹,人们络绎不绝,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密云的热情和活力,也可以和当地人一起享受夜晚的美好时光。
第二站:密云古城密云古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在晚上,古城的灯光和夜景格外美丽,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古城的魅力和神秘感。
在古城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密云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古城里还有许多小吃和特色商品,让人们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第三站:密云水库密云水库位于密云县城北面,是一个美丽的水域景观。
在晚上,水库的夜景格外美丽,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水和光的美妙结合。
此外,水库还有许多娱乐活动,如划船、钓鱼、露营等,让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水上乐趣。
在水库周边,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第四站:密云夜跑密云夜跑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
在夜晚,人们可以在密云的山林中奔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夜跑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密云的自然风光和清新空气,也可以结交新朋友和分享跑步的乐趣。
此外,夜跑还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压力、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
第五站:密云温泉密云温泉是一个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在晚上,温泉的环境格外幽静,让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温泉的舒适和放松。
温泉里还有许多SPA和按摩项目,可以让人们彻底放松身心,忘却尘世的烦恼。
此外,温泉里还有许多美食和饮品,可以让人们尽情地品尝。
总结:密云是一个充满着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好去处。
古北口简介

古北口简介
北京密云古北口镇,位于燕山山脉、长城脚下,地处群山之
间的深谷之中,距北京80公里。
它是燕山山脉的一座重要关隘,扼守着北京通往秦皇岛的咽喉要道。
古北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明万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对古北口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
为
了防止蒙古瓦剌部南侵,戚继光派人在古北口修建了坚固的关城、敌楼和营房。
明万历年间,蓟镇总兵官李成梁在古北口和居庸关
之间修筑了一条长约40公里的长城。
这条长城从南到北,长约
40公里,有正关、偏关、罗文峪、喜峰口、古北口五座烽火台。
这五座烽火台之间相距很近,只有5里地。
走完整个长城需要一
天时间。
古北口的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燕国为了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燕山山脉中修筑了一道重要的关隘——古北口。
古北口有东、西两座城门。
东门为正门,俗称“小
南门”;西门为西门,俗称“大东门”。
—— 1 —1 —。
密云县情况介绍

密云县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在东经116°39'39''-117°30'25'',北纬40°13'10''-40°48'之间,地处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段;地貌特征:东西北三面为山区,南面为平原;东西长69公里,南北宽64公里。
平均海拔366米,最高1730米。
东、北分别与河北省兴隆、承德、滦平三县接壤,西与怀柔为邻,南与顺义、平谷相接。
县城距北京城区67公里,距首都机场40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
县域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其中:平原面积26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8%;山区面积1771.7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5%;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
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密云水库位于县域中央。
全县辖17个镇1个民族乡,有340个村委会、66个居委会。
常住户籍人口421545人,暂住人口18560人。
在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301457人,非农业人口120088人。
人口出生率7.1‰,自然增长率2.62‰。
密云历史悠久。
远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在这块11土地上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为燕地,秦汉为渔阳郡,东魏(公元538年)始有密云之称,隋唐时期为檀州,明朝改檀州为密云县,沿用至今。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密云县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县域内三分之二为水源保护区。
几十年来,密云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寻求保水、富民、强县相统一的道路。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密云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大力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缩小了与京郊发达区县之间的差距,在紧跟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巨各庄镇地名话古今

巨各庄镇地名话古今密云区巨各庄镇历史悠久,镇域广阔,村庄众多,村名各异,如一串串撒落的珍珠,将108平方公里的土地连缀成珠光四射的美玉,点缀在密云城东南。
今天,我们带领大家以这些古老的村名为线索,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串起古镇时空交合、古今沧桑的生命历程。
古镇源头意吉祥巨各庄镇政府原驻地为巨各庄村,镇名源自村名,此名来源不一般,意寓吉祥。
巨各庄村位于镇域中部,好山好水,村周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村落呈方形。
地下铁矿储量丰富,密云威克铁矿公司即位于其郝家庄自然村,可谓聚宝藏珍。
巨各庄成村于明代。
初取吉祥致富之意,称聚宝庄。
从该村大好风水和丰富的铁矿蕴藏量来看,古人为村取此名可谓贴切。
清代村名演变为聚各庄,建国后简化为巨各庄。
东西南北村溯源前厂村位于镇域东端,与大城子镇毗邻。
村居厂梁西侧,厂梁附近山坡为古代附近村民砍柴场所,所以在厂梁东西两侧各有储柴或休息的棚子,按砍柴农民来的方向分别称作前柴厂或后柴厂,清代形成村落,民国时期演变为今名。
蔡家洼村位于镇域西端,村处吕祖山北麓丘陵地,所以唐代称北庄。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四面山丘环抱,有溪水穿村西北流,曾以蔬菜生产闻名,故名菜佳洼,后因谐音演变为蔡家洼。
而今,蔡家洼村发展迅速,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村民上楼,产业兴旺,新村崛起村变城。
张家庄位于镇域南端,与东邵渠镇界牌村接壤。
清代张姓农民来此定居,繁衍成村,故名。
又因在金山子村南山谷中,故别名南沟。
查子沟村位于镇域东北部,因所属村庄位于查子沟中,故名。
辖槐树坑、韩庄、上窝铺、下窝铺、董家峪、半截峪、西黄梁、沙梁子、小牛圈、高家峪等13个自然村,面积5.65平方公里。
大众乐见吉祥名古今地名用字可谓丰富多彩,绝大部分着眼于变俗为雅,提高地名的文化色彩,体现出大众普遍重视地名语意及其象征意义的社会心理。
巨各庄镇村名也具有这种明显特点。
久远庄位于镇域东部,该村为汉、唐村落,以成村历史悠久命名。
村名久远庄,既意味着成村历史久远,也有幸福长久之意,可谓吉祥好名。
北京密云:白马关、洪桐峪水关、完美楼

北京密云:白马关、洪桐峪水关、完美楼2018-08-25,领队一改往日风格,来了个三点式活动,即游览白马关城堡,参访洪桐峪水关,探究高居深山之巅的一个完美楼。
由于误以为今日特别休闲,竟然有90名墙友同行。
白马关村属于密云冯家峪镇,距京城约130公里。
海拔370米,但附近多1000米以上峰峦,形势险峻。
白马关河流经其间。
关内外腹地较窄,在军事、交通方面的重要性虽不及古北口,但因卡位古官道口,战略地位也很重要。
下图是白马关村的标志,昂首长啸的汉白玉石雕白马。
白马关明代属蓟镇石塘路,亦属边城要塞之一。
明永乐年间开始在白马关修建城堡,起初是一座简易小城堡。
嘉靖三十年(1551年)重修城堡,驻提调官守关筑城修边,统领军兵加固边城,加高加厚,设垛口,筑子城墙,建观察楼,防御城等,使边城能攻能守,防战全能。
下图为白马关堡(密云40号城堡)北门外侧《四镇三关志》载:白马关辖关寨十一:陈家口关,东驼古关,西驼古关,左二关,响水谷关,白马关,划车岭寨,白崖谷关,冯家峪关,营城岭关,黄崖口关。
俱永乐年间建。
边城一百五十里,空心敌台十六座;《三关边务总要》载:要蚕房谷十里至陈家谷横岭北平漫,通单骑。
又五里至东驼谷关,北平南险,通单骑。
又十里至西驼谷关,正关并迤东墩共通骑,冲。
又三里至左二关,正关通骑,极冲,余通步。
又十里至响水谷,通步。
又十里至白马关;《读史方舆纪要》载:白马关在石塘岭东北四十里,东去潮河川九十里,有城,有水关。
关北七十里有汤河,又北百里为满套儿,要冲也。
自汤河上稍正南行,顺白河至石塘岭,可二百里,山恶水深。
白马关城堡呈长方形,周长四百多米,设一南门,门楼上两米长、一米宽的“白马关堡”石匾至今醒目。
城墙由大块山石砌筑,城门洞砖砌,城门条砖砌成,非常坚固,城门墙上筑有一亭即守门岗楼,白马关城堡坐落在密云北部山区的白马川之中。
山川长三十余里,山峡路窄,山峦起伏,地势险峻,从城堡北去十余里长沟即为白马川。
白马川之名源于白马山。
北京十六区历史上曾经叫什么名字?哪个更好听?

北京十六区历史上曾经叫什么名字?哪个更好听?按照现在的建制,北京有16个区。
大多数区的名字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东城区秦代为蓟县。
汉代直到隋唐,一直也是叫蓟县。
杜甫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辽代为蓟北县,后来改为析津县。
金代为大兴县。
元明清也称为大兴县。
现在的东城区为清代大兴县2010年,崇文区和东城区合并,合称东城区。
个人感觉崇文区更有文化内涵,东城区则更为简明。
•西城区汉代属阴乡县。
三国属广阳县。
唐代为幽都县,广平县。
五代为玉河县。
辽代之后为宛平县,元明清未变。
现在的西城区,清代为宛平县2010年,宣武区和西城区合并,称西城区。
宣武的名字是不是更好听?•朝阳区朝阳区历史上的归属比较复杂,大多数时间是分属几个县。
明代时,分属大兴县、宛平县、通州。
清代则属大兴县、通州。
建国后曾称东郊区,1958年改为朝阳区。
朝阳区的名字,看起来是本区历史上最好听的了。
•丰台区明代,今右安门以东的南苑乡属大兴县,西部王佐乡北部及大灰厂一带属房山县,王庄怪村以南属良乡县。
清代沿袭明代的建制。
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
宛平更婉转,丰台更英武。
俩名字都不错。
•石景山区历史上石景山属宛平县。
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石景山区、丰台区等。
石景山本来是山的名字。
石景山位于石景山区西部,永定河东岸,被称为“燕都第一仙山”。
元代称石径山,明代称石经山、石景山。
石景山选取名胜作为区的名字,创意不错。
•海淀区古时候,海淀镇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
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
“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史料记载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曾称为“海甸”。
蒙古人习惯于称呼湖为海,如后海,北海,南海子皆是如此。
明清时期,现在的海淀分属于昌平州和宛平县。
海淀现在是文教集中的区,集四海英才,积淀与此,不愧是海淀。
•顺义区汉代为狐奴县,后来改为安乐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作者:李东明
北京密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地名独有的文化韵味和博大气象。
■密云地名的“大气”
古有“密云不雨”之语,语出《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喻事物正在酝酿,尚未发作。
多形容两军临阵,战云密布之态。
密云不雨,是云涌如奔的无声轰鸣,是暴风骤雨将至的凝固定格。
故古代两幅地名联皆以密云为首,其一: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其二: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密云地名的“古气”
密云地名中的“古气”,是就其诞生年代的古老而言的。
密云许多地名有着悠久的历史。
巨各庄镇久远庄村,该村为汉、唐村落,以成村历史悠久命名。
不老屯,村原名不老古,因传说村中出了仙人王志,村人称其为不老古人,因得村名。
古北口,为密云境内最古老的村名之一,夏、商时期,这里便成为古代先民往来的通道,唐时称为“虎北口”,五代时古北口之称见于史籍。
以上村名,可谓“古气”十足。
■密云地名的“皇气”
密云地名的“皇气”,是指那些与古代皇帝及皇家有关的地名散发出来的气息。
因密云为京畿重地,故许多地名“皇气”十足。
皇帝的儿子,被选定为继位者(即立储)称为太子。
密云地区因太子命名的地名即有西田各庄镇的“太子务”,凡以“太子”为专名的地区,大多与官田有关。
皇帝外出巡幸驻跸的地方,称之为“行宫”。
清代北京地区行宫最多,仅密云
地区就有刘家庄行宫、罗家桥(省庄)行宫、瑶亭行宫,今县城东门外尚有“行宫”之名。
■密云地名的“官气”
所谓地名的“官气”,是由那些与官府、官员有关的地名聚结而成的。
密云地区充满“官气”的地名颇多。
河南寨镇有提辖庄,“提辖”是宋、辽时的武官名称,文学名著《水浒》中极具个性人物花和尚鲁智深,官为提辖,人称“鲁提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世人皆知。
提辖庄村,因辽代提辖官刘存规庄院在此而得名。
县城东北有村名太师屯,相邻又有太师庄,东邵渠镇有太保庄。
太师、太保为古代官名,与太傅号称“三公”,太师位最高,次太傅,再次太保。
这三个庄名的形成,当与历史上某个太师、太保的墓地或庄田在此有关。
县内还有司马台村,“司马”位次于三公,与六卿相当,掌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密云地名的“民气”
密云地名,大都是百姓自己命名的,最贴近生活。
其名虽俗,但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强烈的“民气”。
这样的地名比比皆是,如大树洼、大窝铺、马圈子、白土沟、四十亩地、碱厂、石洞子、米铺、杏树沟门等等,这些地名,为百姓所喜欢所熟悉,不仅说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且记起来牢靠,用起来方便,写起来容易。
■密云地名的“文气”
密云诸多地名的“文气”,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沃土,这样的地名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河南寨镇“圣水头村”,该村南山脚下有二泉,四季涌流不竭,泉水散落山石,发出悠扬舒缓之音,恰似古琴鸣响,故“密云八景”称之为“圣水鸣琴”,村名“圣水头”,文气十足。
东邵渠镇银冶岭村,村东罗顶山,呈银灰色,储藏银矿,古有“银冶陶辉”之称,故名银冶岭。
不老屯镇有村名秀才峪,该村曾出过秀才,故有此名,村名俗雅相间,“文气”四溢。
■密云地名的“武气”
密云地名不但有“文气”,也有“武气”,这主要是通过与军事相关的大量地名体现出来的。
密云地区与军事有关的地名,首推长城。
密云地区明代长城最为著名,现在的司马台长城就是突出代表。
在密云境内长城沿线,一系列“武气”名字十
足的关隘便因之而成,如:石塘路、墙子路、曹家路、遥桥峪、白马关、小水峪等等。
明、清时期,在密云地区驻有大批军队,于是也留下了一些“武气”四溢的名字,如兵马营、
下营、后营、吉家营、檀营等。
当然,如果单从名字上讲,密云地名中“武气”最浓者,当推十里堡镇的“统军庄”村,此地是渔阳古郡所在。
当看到这些地名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武气”。
密云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无数古老的村庄,散发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