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巿平谷区概况 简介
平谷区景点

平谷区景点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区。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首先,平谷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山水之美。
比如,青龙峡是一个深刻的峡谷,被誉为'京东第一
峡'。
游客可以顺着蜿蜒曲折的小道欣赏到峡谷两侧石壁的险峻和溪
流的奔腾。
此外,石林峡也是平谷区的一大亮点,这里有奇特的石群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景色迷人。
其次,平谷区还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
比如,平谷古城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池遗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城市的氛围和风采。
另外,平谷石窟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精美的佛像石刻和壁画,展示了古代艺术的辉煌。
此外,平谷区还有许多休闲娱乐场所,适合家庭出游和度假。
比如,平谷国际卡丁车场是一个受欢迎的娱乐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刺激的卡丁车赛车。
另外,平谷温泉度假村也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这里有温泉、SPA和各种休闲设施,是减压放松的好选择。
总的来说,平谷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以及各种休闲娱乐场所,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您是喜欢探索自然风
光,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平谷区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平谷房地产市场分析

谷区共有5块经营性用地交易成功,其中两块住宅,3块商服,均以底价 成交(见表1)。2012年暂时没有经营性用地交易。总体而言,平谷城 区内供地连续性较差,由于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拆迁成本等原因,城 区内满足供地条件的地块有限,因此预计两、三年内平谷区土地市场仍 会延续冷淡态势。
表 1 平谷区2011年经营性土地出让结果
图 1 平谷区2006-2011年GDP及增速 图 2平谷区2010年三大产业比重
1.2人口构成与城市化水平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平谷全区常住人口为41.60万人,同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93万人,增长4.9%。平 均每年增加0.1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8%。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 市来京人员为4.8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8%。全区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39.8万人,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为4.9万人,占12.2%;高中人口 8.8万人,占22.2%;初中人口16.2万人,占40.7%;小学人口7.5万人, 占18.9%。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高中及以上人口比重呈现增长态 势,初中及以下人口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10年全区常住人口(居住本 地半年及以上)中家庭户达到13.8万户,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1.3万户 增加了2.5万户,增长21.7%,年均增长2.0%,而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 为2.88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0人减少了0.52人。 1.3人均收入与支出情况 2006-2011年间,平谷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呈逐年 上升趋势(见图3)。2011年平谷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842元,同比 增长13.7%,消费支出为16790元,同比增长12.7%。从消费支出类别 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支出5333元、交通和通信支出3151元,教 育文化娱乐2023元,而居住支出为1435元,仅占消费支出的8.5%。
平谷区介绍

4.植被: 高大山区是松柏,灌木的生长基地。 中低山区是林果的发展基地。 岗台阶地(西樊各庄向东,经乐政务、王辛庄、山
东庄、南独乐河、韩庄等乡镇北部转向南至东高村镇大 旺务村),为果园分布带。
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为主要粮菜 区。
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个土类。 ①在县城东、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平谷区陵地带为山
平谷区的地理位置
北京市行政区划
1.平谷区位于南北半 球的 北 半球,东 西半球的 东 半球, 还位于 洲亚。
2.平谷区位于北京市
的 东北部,南邻河北省
三河市,北邻 密,云西县
邻 顺义,区东南与天津
市蓟县、东北与河北省
兴隆县毗连。
3.平谷区的经纬度位置
4.平谷区东西长35.5公里,南北宽 (116°55″E~117°24″E) 30.5公里,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40°02″N~40°22″N)
平谷区的范围
镇罗营镇
大
刘 家 店 镇
峪口镇
华 山 熊儿寨乡
镇
山
王 辛 庄
东 庄
大镇 镇
兴 兴谷街道办事处
黄 松 峪 乡
金海湖镇
庄 平谷镇
马昌营镇 镇滨河街道办事夏处各庄镇
马 东高村镇
坊
平谷区包括2个街道办事处、14
镇
个镇、2个乡(275个行政村)。
平谷区名字的来源
平谷区地处燕山南麓与华 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带,因其 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 平原谷地,故得名平谷。
5.农业资源: 平谷县农业资源丰富,无污染,生产条件优越,
是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 玉米、谷子及豆类。80年代初,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使农业有了全面发展。1986年后,积极推行适度规模 经营,巩固并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所产的“北京核 桃”占北京市场五分之一,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平谷形成了以桃、梨、苹果、柿子四大果树为主的果 品生产格局。无污染的蔬菜产量名列北京市前茅。鲜 蛋上市产量居北京市首位。
独特的平谷

独特的平谷在北京东方,距东直门七十公里有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立的地方语言的小城市----北京市平谷区平谷古称渔阳县或渔阳郡,据《平谷县志》记载,建县距今已有2200余年,并在2002年举行了盛大的建县2200年纪念仪式,同年,转县升区。
平谷区地理环境独特,位于北京市最东方,与天津市蓟县、河北省三河市交界。
东、南、北三面环山,西方一面朝京,以平谷城为中心属河流淤积平原,故得名平谷。
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
大秦铁路横穿而过;密三路贯穿南北,连接102、110国道;京平高速不但连接津蓟高速、京沈高速,更把平谷到北京市区、平谷到天津外环的路程分别缩短到半小时和一小时,交通极为便利,是现如今“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节点。
更有计划2015年建成高速城铁,15分钟的进京路程将会更加促进平谷地区的经济发展。
平谷具有悠久的历史,2200余年的传承,使得平谷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传说、古代遗迹更是比比皆是。
著名的有轩辕黄帝墓、上宅博物馆、将军关、射箭台、古长城遗址、镇罗营等。
据考证,平谷的轩辕黄帝墓是现如今考古界最认同的,每年有大量的台湾同胞前来祭祖;上宅博物馆陈列着古代年息男性干尸,默默地诉说着平谷人的起源和发展;将军关、射箭台、镇罗营等均是古战场其中镇罗营原名镇罗成,是罗成死难地。
说平谷地区地理环境独特,主要独特在山和水上。
平谷的山,属燕山山脉,植被茂密,就是在贫瘠的山也是绿的。
同属燕山山脉,甚至相连的山,山石的颜色也有不同。
平谷山石大多是青色,唯独在平谷城北3公里处,名为“太后村”的地方,山石是红色的。
其中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传是宋代大金国萧太后的出生地,萧太后是在太后村山上一石洞内出生时,鲜血染红了山石。
平谷山石坚硬,防潮效果好,是极佳的建筑材料,当地农房大多用为房基石。
在众多专家断定,平谷不会有溶洞存在的可能时,平谷农民,愣是凭着坚韧的性格,用勤劳的双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挖出了京东大溶洞。
据鉴定,较之北京市房山区的石花洞还要早上若干年,是华北地区罕见的,最古老的,形成距今超过亿年的唯一一座溶洞,一度镇惊了地质界。
北京平谷简介

北京平谷简介
平谷,北京市平谷区的简称。
位于北京市区西南,距市中心80公里。
总面积62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0%。
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也是首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谷地处燕山余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和南部是海拔50-200米的平原。
平谷属暖温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
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60-190天。
年均降水量559.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
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平谷境内主要河流有潮白河、白马河、大沙河、独龙河等。
潮白河是北京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河北遵化市的金沟屯,流经平
谷区境内达40公里以上。
潮白河下游属北京境内唯一的内海——白浮湖水系,水面面积200平方公里,最深处有60多米。
白
浮山是京郊最大的佛教名山和风景名胜,海拔635米,因山上有
一座形似卧佛的大白塔而得名。
—— 1 —1 —。
北京平谷的发展前景

北京平谷的发展前景北京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和首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北京平谷的发展前景。
首先,平谷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平谷区位于京津冀交界处,距离北京市中心仅有50多公里,距离天津市约100多公里。
另外,平谷区交通十分便捷,京承高速公路、京平高速公路、机场高速等多条主要道路经过平谷区,加之九座跨淀山湖的大桥, 方便快捷地连接了北京市区和天津市区。
而且,已经有多条地铁线路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延伸至平谷区,进一步加强了平谷区的交通优势。
其次,平谷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平谷区地处于山区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平谷区地势起伏,山水相间,拥有淀山湖、龙庆峡等自然风景名胜区,是北京市郊游和度假的热门地区。
而且,平谷区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是北京市较大的农业基地,有着众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平谷区将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生态农业等产业。
再次,平谷区依托北京国际化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城市,也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都市。
随着国内外对北京的关注度的提高,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平谷区作为北京的重要门户,在国内服务外包、高技术产业、物流仓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此外,平谷区还是北京市规划布局中的重要承接区之一,将承接一些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的迁出压力,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最后,平谷区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
目前,平谷区正在大力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加快城市功能布局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平谷区也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品质。
通过注重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平谷区将有望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
综上所述,北京平谷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同时依托北京国际化的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平谷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平谷概况

概况:平谷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是北京的一个卫星城,距市区70公里,面积1075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
平谷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川谷地,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市的“后花园”,且地处京、津、唐要冲,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西距首都机场40公里,南距天津新港130公里,大秦电气化铁路穿越境内,融于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内。
平谷区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干鲜果品种类多、产量大、连续15年居北京市第一位,全区果品面积达到36万亩,果品总产量突破2亿公斤,是全国果品百强区,荣获“世界栽培桃树面积最大区县”。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大桃生产。
平谷区是中国大桃第一区,大桃种植面积达16.8万亩,产量1.5亿公斤,品种130多个,分为水蜜桃、油桃、黄桃、蟠桃四大系列。
平谷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有多处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历史古迹,已经发掘的6000多年前的“上宅文化遗址”,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
旅游景点众多,如金海湖、京东大峡谷、湖洞水等,均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各类工业企业1300多家,从业人员达7.3万人,拥有固定资产16.2亿元,产品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平谷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果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二三一”产业格局,加快工业发展步伐,走“工业强区”之路,做大做强旅游业,走旅游富民之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高标准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北京平谷国际桃花烟花节暨经贸洽谈会,2003年实现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826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2万元,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平谷区情

【幸福平谷】幸福,是人们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和愉快心情,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
平谷区的“幸福平谷”总体目标又被概括为“一区三化五谷”,即建设首都生态强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打造幸福平谷、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中国乐谷。
“幸福平谷”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当其作为地区总体和终极追求目标时,是取其广义,囊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其与“幸福平谷、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中国乐谷”并列而形成“五谷”时,是取其狭义,主要侧重社会民生方面,以“八个平谷”为依托,“八个平谷”是围绕建设“幸福平谷”分解为八个方面,具体指:平安平谷、富裕平谷、法制平谷、绿色平谷、文明平谷、健康平谷、活力平谷、快乐平谷。
这八个方面又细化为“十二有”——生有优生优育、学有优良教育、劳有就业岗位、吃有安全食品、住有宜居环境、行有便捷交通、娱有健康文化、购有满意服务、病有保障医疗、困有救助关爱、老有良好保障、逝有安宁空间。
【生态绿谷】生态环境是平谷的最大优势,是决胜未来的竞争力。
必须深度实施“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载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建设“生态绿谷”。
精心打造一流生态环境。
落实争创“国家生态区”规划,坚持不懈的抓好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创建。
加强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景观化、园林化、公园化、生态化、文明化为目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使平谷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成为自由呼吸的美好家园。
促进高端生态旅游业发展,强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以实现农业科技化、功能化、产业化、市场化为目标,不断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京津商谷】着力提升商贸物流水平,深入实施“环渤海发展”战略,加快并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打造新城高端商业区,健全城乡商业服务体系,努力将平谷建设成为京津地区的主要商贸集散地和区域物流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巿平谷区概况简介行政区划代码:110117地址:滨河街道林荫北街13号邮编:101200车牌:京A-H、J-N、P-Q、Y电话:010-平谷区是北京市郊区区县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区政府所在地距东直门7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5′~117°24′,北纬40°02′~40°22′。
西北与北京市密云县、西与顺义区接壤,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为邻,东南与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省兴隆县毗连。
境域东西长35.5公里,南北宽30.5公里。
地处燕山南麓与华北平原北端的相交地带,因其东、南、北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谷地,故得名平谷。
境域群山耸翠,万里长城环绕北部山间;泃、洳二河映带左右,萦回境内。
平谷地貌由北部、东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山区、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间平缓,呈倾斜簸箕状。
东北部的四座楼山周围为中心区,有17座山峰超过千米,其中柳树湾山的主峰东纸壶达1234米,为最高峰,是与兴隆县的界山。
岩石由元古界火山岩、石英砂岩组成。
该山区特点是县崖耸露,沟深壁陡,溪谷狭长,草木繁茂。
分布在镇罗营乡北部、熊儿寨乡东部与黄松峪乡北部。
面积15.07平方公里,呈垄岗状或浑圆状。
海拔150~800米的低山区456.19平方公里,呈“M”型分布于北、东、南部,以片麻岩、硅质白云岩、碎硝岩、碳酸盐岩类构成的单面山、馒头山为主。
中低山区占北京市山地面积的4.5%,是林果的发展基地。
岗台阶地分布于山前,呈环带状由西樊各庄向东,经乐政务、王辛庄、山东庄、南独乐河、韩庄等乡镇北部转向南至东高村镇大旺务村止,面积131.13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已成平坦的块状阶地,为果园分布带。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己知的矿物有:金、铜、铝、锌、钨、钼、锰、铁、钾、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灰岩、重晶石、麦饭石、白垩等20多种。
黄金矿线由东到西长达60公里,是北京市黄金主要产地,开采始于唐朝,产量居北京之首。
大理石分布于西白山、峪口西山、樊各庄西山、大旺务南山、南山村东山等地。
主要品种有墨玉、云雾、奶油黄、林海、雪花白、栗色。
花岗岩分布于玻璃台、三白山、南山村3处。
玻璃台的花岗岩储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属高级装饰材料,质量在全国排第5号,命名为“平谷红”。
平原分布于中部、西南部,面积344.94平方公里,为洪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100米,马坊镇小屯村北双泉地段海拔11.2米,为全县最低点。
平原地区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为主要粮菜区。
境域的土壤主要是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4个土类。
在县城东、北、南部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为山地棕壤褐土区。
在山前岗台阶地和沟谷上,为山前褐土区。
在中、西部和西南部的、洳二河的冲积平原为潮土区,间有小片水稻土。
【地理概况】平谷是独立的山间盆地水文地质单元区。
山区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受降水入渗补给;平原区以第四系孔隙水为主,主要受降水入渗,河流漏渗,山区侧向及灌水回渗等因素补给。
境内有河流20余条,属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自东、北流向西南。
每年3~5月为枯水期,8~10月为丰水期。
泃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兴隆县青灰岭南麓,南流蓟县北部黄崖关,经罗庄子急转向西,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
倚山西流,沿途汇入三泉水、将军关、黑水湾、黄松峪、豹子峪等季节性河流。
至南独乐河村附近潜入地下,在西沥津村附近复出。
此段有北寨、鱼子山季节性河纳入。
流经平谷故城东门外,迂回折向西南,依次纳入龙家务、杨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沟水,在前芮营附近纳入洳河,英城村南纳入金鸡河,折向南流,于马坊镇东南入三河市。
在蓟县九王庄附近与州河汇合后流入蓟运河。
总长180公里,境内长66公里。
洳河系泃河支流,发源于密云县东邵渠乡的银冶岭。
由北往南流经太保庄南入平谷县境。
经刘家店、峪口、乐政务、王辛庄、大兴庄、平谷镇于前芮营村南汇入泃河。
总长40.7公里,境内长22.7公里。
金鸡河系泃河支流,史称五百沟水,发源于顺义县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东南,于英城乡河奎村西北入境,于英城大桥北汇入泃河,总长27公里,境内长5公里。
境内多泉,日流量在20立方米以上的山泉就有33处,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砂砾岩中。
流量最大的为靠山集乡的东沟老泉,流量为102.96升/秒。
南山村泉日流量67.6立方米,是清澈、优质的天然矿泉水。
境域植被丰厚,林木覆盖率达51.3%。
山区海拔400米以上的植被以油松、侧柏、栎、山杨、平榛和荆条等杂木灌丛为主,低山岗台植被以果树、油松、刺槐和荆条丛、黄白草为主,山间平地、平原河谷、村庄周旁以果树、杨柳树为主。
有丫髻山、四座楼、海子水库3个国有林场,林地面积2.84万亩。
经多年封山育林,从西北至东南形成大面积防护林带。
全县有野生植物资源227种,按用途可分为:密源、药用、饲养、纤维、油料、观赏等种。
有一级古树24棵,二级古树36棵,包括银杏、国槐、油松、侧柏等。
山林中有野生动物金钱豹、梅花鹿、獾、狐狸、狼、山鸡、青羊、狍子、苍鹭、大白鹭、山斑鸠、雨燕、翠鸟、野鸡、云雀、野鸭等近百种。
平谷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为平谷的林果、旅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平谷人的事业是甜蜜的事业,充满笑声的事业。
【行政区划】2013年平谷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2个乡。
辖:滨河街道、兴谷街道、渔阳地区、峪口地区、马坊地区、金海湖地区、东高村镇、山东庄镇、南独乐河镇、大华山镇、夏各庄镇、马昌营镇、王辛庄镇、大兴庄镇、刘家店镇、镇罗营镇、黄松峪乡、熊儿寨乡。
全区劳动力总数为18万人,汉族占全区人口的95.6%,满、壮、蒙、回、彝、苗、土、瑶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00人。
2012年年末,常住人口42万人,比2011年增加0.2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5.2万人,比2011年增加0.1万人;男性人口21.4万人,女性人口20.6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90。
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4.3万人,15-64岁人口33.4万人,65岁以上人口4.3万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10.24%、79.52%、10.24%;同2011年相比,0-14岁人口提高了0.1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提高了0.33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减少了0.52个百分点。
【历史沿革】平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平谷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繁衍生息。
马家坟、海子、洙水等10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如双刃刮削器、单刃刮削器、双台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说明平谷地区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
上宅、北埝头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说明在7000年前,平谷先民已从事业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种独具特色考古学文化已经形成,被命名为“上宅文化”。
夏商时期平谷属古燕国。
刘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铜礼器与金耳环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仅掌握了制造铜器的技术,也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术。
而铁刃铜铖的发现(全国仅发现3件),更证明人们对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周灭商,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建立了燕国。
平谷属燕地。
周显王十四年(前354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竹书记年》)。
西汉时,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县,属渔阳郡,县沿在今山东庄镇大、小北关村南。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死,遗址即为霍光封地博陆城。
西汉中期,县内设盐官。
末期,古北口外的滑盐县迁治于博陆城(东汉明帝时改名盐田县,后废入平谷县)。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帝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蜂起。
北方为农民起义活动地区。
更始二十三年(25年),刘秀遣吴汉等10余名将军率军追击尤来、大枪、五幡诸起义军于潞县(今通州)东,又追至平谷决战,有1.3万义军被斩首。
义军残部向东退却,后入辽西、辽东后溃散。
刘秀军获胜还军蓟城(今北京),遂定河北,刘秀称帝,国号汉,是为东汉光武帝。
平谷仍之,县治迁于今平谷城处。
西晋初省平谷县,地属燕国潞县。
后赵,复置平谷县,县城迁至今通州北小营村,隶属渔阳郡。
北魏时省平谷人潞县。
要阳县由北内迁,城址在今镇罗营乡上镇村。
东魏省。
隋时平谷地区属无终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平谷为大王镇,属檀州密云县。
后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于契丹,大王镇属契丹。
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蓟州至三河,又破宋军于白河,大王镇属金。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镇为平峪(同谷)县,平谷县建置恢复,隶属蓟州渔阳郡。
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双泉院,金章宗携王妃、公主秋,驻于院内。
翌年,又于双泉院避暑。
贞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顺州、蓟州,平谷县归元朝。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长春真人邱处机来县内南独乐河村元宝观(延祥观),观有枯柏,之复荣。
南塘老人张天度作《复生柏》诗,并刻石立碑。
至正18年(1358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东路首领毛贵挥师北伐,进入河北,攻克蓟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
明初洪武年间,修筑镇罗营、北水峪、南水峪、熊儿寨、鱼子山长城。
永乐年间,继续修筑峨嵋山、黄松峪、黑水湾、彰作、将军关长城。
期间,平谷先属北平府蓟州,后改属顺天府蓟州。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云等地。
永乐二年(1404年),营州中屯卫自塞北迁入平谷县内博陆城。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
期间,县内迁来大批山西、山东移民。
隆庆五年(1571年),知县刘爱疏通6渠入泃河。
万历十三年(1585年),尚宝少卿徐贞明奉旨督垦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龙家务始,垦稻田若干亩。
崇祯元年(1628年),后金兵围蓟州,下三河,过平谷,临顺义县城。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从密云墙子路入关,后连克古北口、将军关,攻克平谷城。
清初仍明旧制。
顺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军士大规模圈占土地,先后两次在平谷圈占平地12万余亩。
为反对圈地,顺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阎家庄、马圈庄为中心,爆发白莲教起义,围攻平谷县城,被知县牟云龙镇压,两村夷为平地,起义失败。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顺天府四路同知后,平谷县属北路厅管辖。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万寿道场,为康熙60大寿祝禧。
康熙曾两次游丫髻山,并为撰文立碑。
乾隆、道光都曾游丫髻山。
乾隆八年(1743年),由蓟州属县改为直属顺天府。
光绪初年,天主教传入平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团民火烧张各庄教堂,攻占平谷县城,捣毁县衙,砸开监狱。
后被清政府镇压。
辛亥革命后,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改京兆特别区,平谷为京兆属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