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缺素症技术

合集下载

主要蔬菜常见缺素症状及解决办法

主要蔬菜常见缺素症状及解决办法

玉米缺氮:(1)整植:植株较矮,发育迟缓,基部老叶严重黄化,有的甚至枯死。

(2)叶片:左为缺氮的玉米新叶,右为老叶缺氮的典型症状,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解决防治方法:玉米缺磷:其典型症状为叶片边缘呈现紫红色。

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最容易缺磷。

第一个时期是幼苗期:玉米从发芽至三叶期前,如果此期磷素不足,下部叶片便开始出现暗绿色,此后从边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极端缺磷时,叶边缘从叶尖开始变成褐色,此后生长更加缓慢。

第二个时期是开花期:玉米开花期植株内部的磷开始从叶片和茎内向籽粒中转移,如果此时缺磷,往往就会生长出籽实行列歪曲的畸形果穗。

解决办法:可以在缺磷的土壤上增施磷肥作基肥和种肥,也可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1:玉米缺钾:初期表现从玉米植株下部叶片边缘开始变褐色,逐渐向叶子中脉植株上部移动,玉米生长缓慢,叶片色淡,黄绿,叶尖干枯,呈现灼烧状.严重缺钾时,生长停滞,节间缩短,茎变细,植株小,果穗发育不良或出现较大秃尖, 排列不整齐,籽粒不饱满,茎秆较弱,容易倒伏.玉米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2:防治要点:增施农家肥或有机肥是防止玉米缺钾的最好措施;春玉米施足有机肥,高产地块,配施氯化钾10公斤/亩;夏玉米苗期和拔节期追施,每亩施10—15公斤氯化钾,调节氮钾比例;雨后及时排水;干旱年份多施钾肥;高产“吨粮田”,氮、钾配合施用。

玉米营养期间缺钾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1-2%,也可追施玉米专用肥料。

萝卜缺氮:左为14周的健康萝卜;右为缺氮3周的植株,老叶发黄,并且出现红色叶脉。

萝卜缺氮表现为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叶色变黄,叶片小而薄。

一些红皮品种的萝卜其根由鲜红变白红色。

块根小,纤维物质多,品质差。

萝卜氮素过剩会生长发育异常,导致地上部分生长过旺,地下块根发育不良,膨大受影响,贮藏物质减少,块根细小或不能充实,后期肉质根常有空心现象,品质差。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

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附相应措施回答1、缺氮:植矮小瘦弱,老叶发黄失绿,并且会逐渐向上扩展。

2、缺硫:植株生长慢,叶脉和叶肉开始失色,全株叶片为淡黄绿色。

3、缺铁:顶端失绿,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情况严重时会出现坏死斑,植株逐渐枯死。

4、缺锌:节间缩短,植株矮小,叶片生长受阻,新叶呈灰绿色。

5、缺钼:植株矮小,出现杯状叶、尾状叶。

6、缺铜:茎秆开裂,顶枯,幼叶褪绿或坏死,叶尖枯死。

一、如何进行作物缺素症状田间识别1、缺氮(1)老叶开始发黄失绿,之后慢慢向上扩展。

(2)植矮小瘦弱,果实小且较少,颜色淡。

2、缺硫(1)植株的生长速度较慢,叶脉、叶肉出现失色情况。

(2)全株叶片呈淡黄绿色,严重缺素时老叶变成黄白色。

3、缺铁(1)顶端幼嫩部分失绿,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依旧呈深绿色。

(2)双子叶作物的叶片出现网状花纹,单子叶作物的叶片出现条纹花纹。

(3)情况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植株也会慢慢枯死。

4、缺锌(1)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生长受阻,但会长出小叶。

(2)新叶呈灰绿色、黄白色,中脉附近出现失绿情况。

5、缺钼(1)植株矮小,生长不良。

(2)叶片变为杯状叶、尾状叶、黄斑叶。

6、缺铜(1)植株枯顶,茎秆开裂,果实较小。

(2)幼叶褪绿、坏死、畸形,叶尖枯死。

7、缺锰嫩叶失绿发黄,叶脉、叶面周围呈绿色,脉纹清晰。

二、作物缺素相应措施1、缺氮亩施尿素7.5-10公斤,或用0.5-1%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2、缺硫亩施硫酸铵10公斤,或过磷酸钙20公斤。

3、缺铁每亩地用50-75公斤0.2-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缺锌亩施硫酸锌1公斤,或亩用50-75公斤0.1-0.2%硫酸锌溶液进行喷雾,连喷2-3次,喷施时可添加0.2%熟石灰(调整酸碱度),避免蔬菜被灼伤。

5、缺钼叶面喷施0.05-0.1%钼酸铵溶液,连喷1-2次。

6、缺铜每亩地用50-75公斤0.02-0.04%硫酸铜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大棚蔬菜常见八种缺素症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常见八种缺素症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常见八种缺素症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常见八种缺素症防治措施
大棚内连年种植蔬菜,会导致棚内土壤营养元素不能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现将常见棚菜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1,缺氮其症状是植株矮小,叶色变淡或发红,其部分叶片变黄;茎色也常有改变,发展很快,干燥后呈褐色,茎短而细。

补救措施:发现缺氮时,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如硫铵、尿素等,但在棚内一般不用碳铵。

2、缺磷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小但不失绿,甚至叶色变深,茎杆变细等。

补救措施:施过磷酸钙50--100公斤/亩作基肥;或在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3,缺钾叶片呈浅灰绿色,叶缘变黄、于枯,茎细而硬。

补救措施:立即追施速效肥,如硫酸钾等,也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4、缺镁老叶失绿变黄而叶脉仍绿,叶变脆,叶缘上卷,有时叶片出现紫红色。

补救措施:发现后及时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

5、缺硼生长点萎缩、变褐干枯,株型丛状,叶片弯曲,产生叶烧症状。

防治方法:亩施0.5公斤硼砂作基肥,也可叶面喷施0.1%--0.2%硼酸。

6、缺铜幼叶表现萎缩,植株生长弱,叶色改变,叶尖变白。

补救措施:叶面喷施0.05%硫酸铜溶液,此外,多施有机肥也可预防
缺铜症的发生。

7、缺锰幼叶叶肉坏死,叶脉仍保持绿色,后期落叶。

防治措施:尽量使土壤保持中性,亩施硫酸锰1—4公斤作基肥,也可根外追施0.2%硫酸锰。

8、缺铁幼叶表现为叶脉间退绿,呈黄白色,严重时全叶变黄白色,干枯。

补救措施:叶·面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

推荐!作物12种缺素症状及防治方法植物缺素症就是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1、缺素症病因(1)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2)不适宜的pH土壤pH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3)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4)不良的土壤性质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如土体的坚实、僵韧程度,硬盘层、漂白层出现的高度,母岩的存在等,均可限制根系的纵深发展,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在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水田中产生较多的硫化氢和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也能抑制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属于主动吸收的元素(磷、钾、硅)吸收不足,而引起缺素症。

(5)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分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防治农作物缺素症的具体方法

防治农作物缺素症的具体方法

缺钙 , 干旱使土壤溶液浓缩 , 浓度提高 , 减少 了根系吸水 , 从 而抑制钙的吸收。大 白菜结球时 , 对钙的需要量增加 , 此时
遇 干 旱 缺 钙 尤甚 。 1 . 2土壤 本身缺 钙 不 同 的土壤含 钙量状 况是 不一 样 的, 与土壤母质 、 质地 、 D H有很大关系 1 . 3防治方法 1 . 3 . 1 控 制肥 料用 量 对盐 碱 土壤 严格 控 制氮 钾肥 用
2 . 农 作 物 缺铁 的主 要 原 因 2 . 1土壤 因素 蔬菜作物缺铁大多发生在碱性尤其是石
生长期又长 的菜地 , 氮肥宜少量 多次施 用 , 以防氮 素流失 , 造成缺氮或 因高氮给蔬菜带来 的浓度危害 。
3 . 3 . 2旺 长 期 重 点 追 氮 肥 在 果 菜 类 的 膨 果 期 ,结 球 菜 的 结 球期 及 叶菜 的速 长 期要 重施 一 次 肥 料 ,对 施 肥 不 足 的
3 - 3防 治方 法 3 . 3 . 1 少 量多次追施氮肥 对一些 土壤 比较砂性 、蔬菜
量 ,同时一次用肥不宜过量 ,以防耕层土壤 的盐分浓度提 高 。肥料对 土壤溶液浓度 的影响与肥料种类和土壤质地有 密切关系。 1 . 3 . 2叶面喷钙 对 因土壤溶液浓度过 高引起 根系吸收 障碍的 , 土壤施用钙肥常常无效 , 一般适用 叶面喷施 。可选 用氯化钙和硝酸钙作 为喷施种类 ,前者 常用浓度 为 0 . 3 % 0 . 5 %, 一般每 隔 7 d左右 喷 1次 , 连喷 2  ̄ 3次可见效。据一 些 资料报道 , 喷钙时期与喷钙效果有关 , 番茄脐腐病 以在开 花时花序上下的 2 N 3张叶片充分喷钙效果较好 。
例如一些高 山蔬菜基地 , 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 , 供肥保 肥性 能差 , 种植 的蔬菜就容易出现缺 氮症状 。 3 . 2吸氮量大 、 生长 陕或生长期长的蔬菜种类容 易表 现 缺氮如夏季小 白菜生产周期短 , 一般 1 个月左右 , 生长速度 很快 , 每天需要 消耗 的养分量很大 , 而它 的根 系入 土又浅 , 如果不经常浇施一些速效氮肥 , 植株就会 因缺氮而发黄。 同 样, 苋菜 、 芹菜等生长速度快 的茎 、 叶菜都容易发生缺氮症。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农作物缺素判断方法
判断农作物缺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观察叶子:缺素叶子的外形可能产生变化,如变黄、变白、
变褐或变红,还有的叶子会萎缩或变小。

同时,叶脉的颜色也可能变化,像锌缺乏的情况下,叶子的脉线会变白。

2. 观察果实:缺素的果实通常会出现异常,如花生缺钾的果实
大小不均匀,有的小有的大,苹果缺钙易出现黑斑点,严重时甚至会
造成腐烂。

3. 借助斑点测定技术:将叶片或果实放在介质上,使用营养液
滴在叶片上,在叶子上出现颜色变化或者大小变化的地方进行观察,
就可以根据变化种类判断缺少的是哪种营养素。

4. 土壤检测:可以通过化验土壤进行检测,判断土壤中缺失的
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从而制定合理的补充方案。

总的来说,判断作物缺素需要通过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根据症
状进行分析,借助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

同时,补充营养素应根据缺乏的种类和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避免过量
或缺少。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小麦、玉米缺素症及防治1缺素症状1.1缺氮症状小麦缺氮主要表现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叶片窄小直立,叶色淡黄绿,老叶干枯,茎有时呈淡紫色,穗形短小,千粒重低。

玉米苗期缺氮,幼苗生长缓慢,叶色变黄;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叶片由下而上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黄枯,穗小头部不饱满。

1.2缺磷症状小麦缺磷,苗期叶片暗绿,分蘖少,出现缩苗。

分蘖期叶片上现紫红色,叶鞘上呈条状紫红色。

拔节期下层叶片逐渐变成浅黄色,从叶尖和叶边渐渐枯萎。

籽实不饱满,千粒重明显下降。

玉米缺磷时苗期叶尖和叶缘呈紫红色,逐渐向幼嫩叶片发展,老叶变黄,生长缓慢,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出现果穗卷曲秃尖,缺粒与子粒行列不齐,不饱满。

1.3缺钾症状小麦缺钾,叶质柔弱卷曲,老叶的尖端及边缘变黄以致枯死,茎秆细,易倒伏。

根系发育不良,易早衰。

玉米缺钾,老叶边缘枯焦、发褐,症状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幼叶变黄,直到枯死,植株矮小软弱,后期易倒伏。

1.4缺锌、锰、钼症状小麦缺锌,表现为叶的全部颜色减褪,叶尖停止生长,叶片失绿,节间缩短矮化丛生。

缺锰主要表现为叶片柔软,新叶脉间失绿,黄色的条纹扩大成褐色的斑点,叶尖焦枯。

缺钼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先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向叶边缘发展,再由叶缘向内扩散,先是斑点,然后连成线和片部分变褐。

玉米缺锌症俗名“花白苗”。

出苗后,新生幼叶呈淡黄玉白色。

5~6叶期时,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似“白苗”。

拔节后叶色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叫“花叶”。

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

缺锰常从新叶开始,幼叶的脉间组织逐渐变黄,叶脉间有绿色斑点,叶片弯曲下披。

缺钼时老叶片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焦枯向内卷曲,子粒皱缩。

1.5缺镁、硫等症状小麦缺镁,叶呈灰绿色,叶缘部分有时叶脉间部分发黄,在叶脉间形成缺绿的条纹或整个叶片发白,老叶则常早枯。

作物缺素症及矫正(李旭霖)

作物缺素症及矫正(李旭霖)

作物缺素症及矫正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旭霖目录1. 粮食作物2. 经济作物3. 蔬菜、瓜果4. 果树5. 茶树第一节粮食作物一、水稻(1)缺氮症状:植株矮小,直立,分蘖少,叶片小、色浅,从叶尖沿中脉扩展到全部,下部叶片首先发黄、焦枯,穗短小,穗粒少、籽粒不饱满。

矫正技术:要施足基肥,做到前期发得起,发而不过头;中期稳得住,稳而不落劲;后期健而壮,青秆黄熟;不正常退绿发黄时及时补施适量的速效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等。

(2)缺磷症状:未老先衰。

植株瘦小,分蘖少,生长迟缓不封行。

叶片直立、细窄、色暗绿。

严重缺磷时,稻丛紧束,叶片卷缩,有赤褐色斑点,叶尖及叶缘常带紫红色,无光泽。

矫正技术:早施和集中施磷肥;对僵苗可直接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

施磷素活化剂、磷肥与腐殖质酸性肥料,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深施。

(3)缺钾症状:老叶柔弱下披,心叶挺心,中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随后老叶焦枯、早衰,稻丛披散,叶、鞘比例失调,叶鞘短。

严重时稻面发红、如火燎状。

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形小,结实率差,籽粒无光泽、不饱满,易倒伏和感病。

矫正技术:①改良土壤。

如增施有机肥,加深耕作层,客土等等。

②增施钾肥。

如增施氯化钾、草木灰、硫酸钾和秸秆还田等。

③钾症的稻田,应立即排水,耘禾露田,喷施l%氯化钾或硫酸钾液2~3千克。

但须注意,在缺钾田内不能单纯追施氮肥,否则会加重发病。

(4)缺钙症状:幼嫩器官首先受到影响,生长点受损,心叶凋萎枯死。

矫正技术:增施石灰,每亩施石灰50~100千克。

(5)缺镁症状:病叶从叶枕处成直角下垂,先出现在低位衰老叶片上,大多数在生育后期发生。

多发生在南方酸性土壤上。

矫正技术:增施有机肥和焦泥炭,施用钙镁磷肥和硫酸钾镁肥等;基施钙癣磷肥15~20千克,应急时喷1%硫酸镁。

(6)缺硅症状:水稻需硅多,容易缺硅,缺硅造成叶片松弛、有枯斑、茎秆直立性差,易倒伏,易早衰感病,千粒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景深---农作物缺素症技术A默认分类2010-08-13 22:48:08 阅读5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一、农作物缺素咋判断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多达16种,但是不论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它们都同等重要,并具有不可替代性。

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那么如何才能根据作物的外部形态,直接判断出到底缺乏哪种元素呢?下面介绍一种简便方法,该方法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观看症状出现的部位:如果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如果症状先出现在新生组织上,说明缺乏的是钙、铁、硼、硫、锰、钼、铜。

第二步,察看老叶症状者是否有病斑,新叶症状者是否顶枯:在老叶出现症状的情况下,没病斑,可能缺氮或磷;如有病斑可能是缺钾或锌、镁。

症状从新叶开始的,如果顶芽枯死,可能是缺钙或硼;如顶芽不易枯死,可能是缺铁、硫、锰、钼、铜。

第三步,根据具体症状最后确定所缺乏元素:缺氮老叶黄化、焦枯,新生叶淡绿,提早成熟;而缺磷时,叶色暗绿或茎叶呈紫红色,延迟成熟;缺钾斑点先在老叶尖及边缘出现,病状随生长发育进程而加重,以致早衰。

缺锌叶片窄小,斑点在中下部及整个叶片出现,顶叶脉间失绿,生育期延长;缺镁老叶脉间失绿,出现网状脉纹,但一般不易组织坏死。

缺硼茎叶柄变粗、变脆、易开裂、开花结果少或不结实,生育期延长;缺钙则叶尖弯钩状,并相互粘连。

缺铁新叶黄化,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淡黄或发白色;缺硫新叶呈较为均一的淡绿,生育期延长;缺钼新叶畸形,有斑点散布于叶片上;缺铜幼叶萎蔫,叶片上出现白色斑块;缺锰脉间失绿,呈细小斑点,组织易坏死。

另外还有一种元素氯,它主要从空气或水中获得,所以不易缺乏,但缺乏较多时,会造成作物根系短,侧根少。

还有各种作物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需要量也有差异,因此应将微量元素施在需要量较多(即敏感性)作物上。

如需硼较多的有甜菜、油菜、甘蓝、菜花、萝卜、苹果等,需锌较多的有玉米、水稻、番茄、葡萄等,需钼多的有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需锰多的有马铃薯、甘薯、菠菜等,需铜多的有小麦、洋葱、莴苣等,缺铁多发生在果树上,如苹果、桃树、柑桔等。

总之,了解了以上方法,还要根据其他情况,作出判断,合理对症施补肥料。

二、农作物缺素症的外观诊断一、氮:农作物缺氮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新叶变成黄绿色,老叶死亡,根茎细小,变得木质化,开花迟后,结果很小而且有脱落现象。

二、磷:农作物缺磷植株细小,水稻表现为分蘖少。

植株的叶片发紫红色,老叶衰老的快,侧根稀少,生长缓慢,种果畸形,花开的少,且果粒、籽不饱满。

三、钾:缺钾的农作物植株瘦弱易倒伏,老叶的尖端卷曲、枯焦,分出的蘖纤细而稀少,抽穗少,收回的农作物不饱满。

四、钙:缺钙的植物未老植株先衰,幼叶边黄、卷曲、枯粘,根尖细胞先腐烂而后逐渐死亡。

植株萎蔫,茄果烂掉。

五、铁:缺铁的植株矮小,顶尖的绿色先失掉,新生的叶子黄枯,果树稍焦干。

六、锌:农作物缺锌植株细小,新生的叶片黄白色,根茎畸形,细小不正常,籽实小,颜色同正常的不一样。

七、硫:缺硫的农作物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受到抑制,幼叶叶脉变黄,老叶变白,根生长少,茎细长,结实少,而且生长期长,通常到秋后不能上来。

八、镁:缺镁时老叶变褐黄色,花的颜色苍白不鲜艳,到生长后期植株变黄,同时影响植株的根、茎生长不正常。

九、铜:缺铜的植株发黄、变形、叶呈现黄色,幼尖打蔫,根茎生长受到抑制,树冒胶状物质,植物抽穗困难。

植株喷铜制剂要注意稀释,防止中毒。

十、锰:缺锰的植物绿色逐渐失去,植株畸形,幼叶黄白色且有斑点。

茎细弱脆,变得木质化,花稀少,果小、轻。

十一、硼:植物缺硼时株尖变白,不爱长,新生的叶粗红有焦斑生成。

根空心,根尖逐渐死亡,开花多但结的果实少。

十二、钼:植株缺钼时,变得矮小,幼叶黄色,老叶肉厚向下卷曲,豆类植物枝稀,根瘤少,小麦表现为迟迟不灌浆。

三、常规症状诊断。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一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植物就表现出缺素症,故植物缺素症即为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出现的生理病症。

对于植物外表虽不表现出某种缺乏症,但产量因受营养元素不足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营养元素潜在性缺乏。

根据植物外部表现可正确诊断缺素症状,以便及时补充所缺的营养元素,减少损失。

常见的缺素症状缺氮:缺氮则叶片变成淡绿色或黄白,枝细弱,顶梢新叶逐渐变小同时易落叶。

缺磷:磷肥不足会妨碍作物花卉的形成,使作物花小而少,并容易导致果实发育不良。

缺钾:缺乏钾素营养,茎杆纤细,严重时叶尖叶缘枯焦,叶片皱曲,老叶叶缘卷曲呈黄色及火烧色并易脱落。

缺镁:缺镁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发生黄化,逐渐蔓延至上部新叶,叶肉呈黄色而叶脉仍为绿色,并在叶脉间出现各种色斑。

缺铁:缺铁的症状与缺镁相似,所不同的是缺铁先从新叶的叶脉间出现黄化、叶脉仍为绿色,继而发展成整个叶片转黄或发白。

缺锰:缺锰的症状与缺铁相似,叶脉之间出现失绿斑点,并逐渐形成条纹,但叶脉仍为绿色。

缺錋:缺錋嫩叶失绿,叶片肥厚皱缩,叶缘向上卷曲,根系不发达。

顶芽和细根生长点死亡,落花落果。

缺钙:缺钙顶芽受损伤,并引起根尖坏死,嫩叶失绿,叶缘向上卷曲枯焦,叶尖常呈钩状。

缺硫:缺硫叶色变成淡绿色,甚至变成白色,扩展到新叶,叶片细长,植株矮小,开花推迟,根部明显伸长。

缺锌:缺锌植株节间明显萎缩僵化,叶片变黄或变小,叶脉间出现黄斑,蔓延至新叶,幼叶硬而小,且黄白化。

缺钼:缺钼幼叶黄绿色,叶片失绿凋谢,易致坏死。

缺铜:缺铜叶尖发白,幼叶萎缩,出现白色叶斑。

病症出现的部位病症出现的部位主要取决于所缺乏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的大小。

氮、磷、钾、镁等元素在体内有较大的移动性,可以从老叶向新叶中转移,因而这类营养元素的缺乏症都发生在植物下部的老熟叶片上。

反之,铁、钙、硼、锌、铜等元素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这类元素的缺乏症常首见于新生芽、叶。

缺素症起因植物缺乏某些营养元素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土壤贫瘠。

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2.不适宜的pH值。

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pH值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

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

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3.营养元素比例失调。

如大量施用氮肥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

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

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

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4.不良的土壤性质。

主要是阻碍根系发育和为害根系呼吸的性质,使根的养分吸收面过狭而导致缺素症。

5.恶劣的气候条件。

首先是低温。

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

这是气温偏低年份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

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

但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防治方法可采取下列农业措施预防缺素症的发生:1.根据土壤性质安排植物。

不同植物及其品种对土壤酸碱度以及对营养元素组成和含量的要求各异,因而在某种营养元素不足的土壤不宜种植对该元素敏感的植物。

2.合理的轮作,可避免因某种元素需求量大的作物接茬而引起的缺素症。

3.合理搭配施用化学肥料种类和多施有机肥,以维持土壤养分元素间的平衡。

④正确的耕作管理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防止有毒物质阻碍根系呼吸。

二、防治方法农作物缺素症也叫生理病害,是营养不均衡引起的。

这种病害不能用农药防治,而要通过补充均衡的营养来防治。

缺素症的许多表现症状与病菌性病害有相似之处,农民朋友一定要分清楚,对症下药,不能见有毛病就下药,这样不但治不好,还会耽误农时,造成农药浪费,增加成本,污染环境。

针对缺素症选择中微量元素肥料做底肥或追施,是最省工、省本、见效快、效果好方法。

由德州亿华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洋生物多元素双绿绿色肥料是一种全面均衡施肥的非常有效的肥料,含有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多种营养素,在合理施用氮、磷、钾的同时用双绿肥料,即可有效预防农作物的各种缺素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及其产品的储运过程中,常常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或非生物不良环境条件连续不断的影响,而在生理上,组织解剖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

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整株死亡,这种违背人类栽培目的的现象,称为农作物病害。

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当的外界条件,如果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栽培技术不合理,或受某些生物不断侵染,超过作物的适宜限度时,就会引起作物逐渐发生病变。

病变从作物体内开始,首先发生生理变化,如蒸腾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受抑制,进而发生组织变化,病部细胞变色、坏死,这一系列的病变过程叫做病理程序。

虽然各种病害的性质不同,但每一种病害都有自己的病理程序,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机械损伤,虫伤以及作物的自然衰老,凋谢等都没有病理程序,故不能称为农作物病害。

此外,有些现象对作物生长发育来说是一种异常现象,但其经济值(品质和产量)并不降低,反而提高,这些"病态"作物,也不能看作农作物病害,如菲黄、菱白等都不是病害。

农业病虫害症简易诊断专利知识产权表中国植物营养学博士秋景深(秋实)(编号:缺素症——体态望闻问切诊断法)部位看法诊法望、闻、问、切四法诊断法中下部表现斑点出现情况不易出现中下部叶柄浅绿,基部叶片发黄,干枯,早衰;缺氮植株矮小,茎叶暗绿,叶紫红色,生育延迟;缺磷容易出现叶尖,叶黄,枯焦,褐斑,叶卷,叶柔,株软,早衰;缺钾叶脉失绿,叶现网纹,色泽斑点,斑块;缺镁干枝梢叶芽果中上部表现看顶芽是否易干褐枯死情况容易出现叶弯钩,叶粘连,叶萎缩,不长;缺钙茎叶变粗、变脆、易开裂,花器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迟;缺硼不易出现新叶黄化、失绿均匀,开花结果期限延迟;缺硫脉间失绿,叶有杂色斑,组织易坏死,花少;缺锰幼叶萎焉,叶有白色斑,果穗发育不正常;缺铜脉间失绿,上部叶片黄白化,植株矮小;缺铁幼叶黄绿,脉间失绿且脉大,叶片畸形,生长慢;缺钼叶小丛生,新叶脉间失绿,黄化,主脉两侧有黄斑,生育期延迟;缺锌以肥补营养测土诊叶,科学配肥,平衡施肥,肥后水释;有机肥奠基,复混肥强体,单质液体肥追施;结合生长物候期,注意作物肥期肥口和肥位;作物缺素症表现及对策植物因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见)而出现的生理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