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业存在地主要问题及解决要求措施

合集下载

发酵工程中的染菌原因及解决办法

发酵工程中的染菌原因及解决办法

学生综述性论文题目:发酵过程中染菌的分析、检测及预防姓名:刘莉学号:2008132114专业:生物技术班级:083班课程名称:微生物工程指导教师:燕平梅课程学期: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发酵过程中染菌的分析、检测及预防姓名:刘莉指导老师:燕平梅(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083班学号:2008132114)摘要: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染菌的各种原因,总结检测染菌的方法,并提出染菌后应采取哪些措施及预防染菌的方法。

关键词:发酵;染菌;危害;检查;预防前言:发酵工业生产中,污染杂菌造成发酵失败的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发酵生产,关于发酵过程是否污染杂菌,如何检测,染了菌后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内容:1发酵染菌的危害1.1不同种类的杂菌对发酵的影响青霉素发酵: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大链霉素发酵:污染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的危害大四环素发酵: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的危害较大柠檬酸发酵:最怕污染青霉菌肌苷、肌苷酸发酵:污染芽孢杆菌的危害最大谷氨酸发酵:最怕污染噬菌体高温淀粉酶发酵:污染芽孢杆菌和噬菌体的危害较大1.2不同染菌时间对发酵的影响1.2.1种子培养期染菌菌体浓度低、培养基营养丰富1.2.2发酵前期染菌杂菌与生产菌争夺营养成分,干扰生产菌的繁殖和产物的形成1.2.3发酵中期染菌严重干扰生产菌的繁殖和产物的生成1.2.4发酵后期染菌如杂菌量不大,可继续发酵。

如污染严重,可采取措施提前放罐1.3不同染菌途径对发酵的影响种子带菌:种子带菌可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空气带菌:空气带菌也使发酵染菌具有延续性,导致染菌范围扩大至所有发酵罐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一般为孤立事件,不具有延续性设备渗漏:这种途径造成染菌的危害性较大1.4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1.4.1对过滤的影响发酵液的粘度加大;菌体大多自溶;由于发酵不彻底,基质的残留浓度加度。

造成过滤时间拉长,影响设备的周转使用,破坏生产平衡;大幅度降低过滤收率。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混菌发酵的方法造成了功能菌的浪费,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增加生产成 本,降低产品的肥效。更新发酵工艺,将混 合菌种发酵的方法改为发酵后底物充分冷却 再添加功能菌,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2.4 发酵用菌种质量存在的问题
发酵用菌种的选育是生产生物有机肥的 核心技术。通过选择培养高效发酵菌株,配 制菌株组合,来生产有机肥发酵剂。利用有 机肥发酵剂促进有机物中养分分解,使养分 速效化。有机肥发酵用菌种的研制开发为生 物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条件。
传统的有机肥生产厂家出于降低前期建 设成本的考虑,采用好氧通气发酵工艺进行 生产,将发酵过程所产生的气体直接排放到 大气中,造成了大气的污染,不符合环保、 节能的要求,需购买专门的环保设备,增加 了企业污染控制等投资,也造成有机肥养分 特别是碳和氮的较大损失。 2.3 发酵菌与功能菌共同发酵工艺及存在的 问题
与传统方法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相比, 具有活菌数量大,肥效高,能够更加有效促 进农作物生长等优点。下一步的工作,应该 集中在选育优良菌株上。推广生物有机肥 料,是实现绿色农业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 发展。生物有机肥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片广 阔。
参考文献 [1]沈德龙,李俊,姜昕.我国生物有机肥的发展现 状及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07年9期:40-42 [2]张亚丽,张娟,沈其荣等.秸秆生物有机肥的 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2:1575-1578. [3]刘慧颖,柳云波,徐冰.几种商品有机肥生产技 术和发展趋势[J]《杂粮作物》2004,2(3):171173 [4]赵庆祥.污泥资源化技术[Z].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2:111. [5]李国学,张福锁.固体废物堆肥化与有机复混肥 生产[Z].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6]Elwell D L,Keener H M,Hansen R C.Controlled high rate composting of mixtures of food residuals, yard trimmings and chicken manure.Compost Science & Utilization[J],1996,4(1):6-15. [7]孙亚凯.功能性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组合菌群活 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图4 柠檬酸生产工艺
3、分离提取工艺水平
(1)味精分离提取工艺 味精企业中采取的分离提取工艺有等电离交和浓缩等电两种
图5 等电离交工艺流程
图6 浓缩等电工艺流程
目前,行业内正在推广应用“新型浓缩等电结晶工艺偶联 膜处理技术”。
*一次结晶收率达到90%以上 *无污染物排放 *生产闭路循环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水耗、能耗及生产成本
184 89 61.5 19 706 1059.5
2008年 年用水 (万吨) 14720 5340 1230 1425 8472 39659
用水(吨/ 吨产品)
80 60 20 75 12
发酵 产量 浓废液量 产品 (万吨) (吨/吨)
味精 184
12
柠檬酸 89
10
酵母 19
35
合计 292
55
图2 我国发酵工业产业布局
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自主创新网络体系形成
管理体系标准化
6、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发酵工业企业已经越来越认 识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原料转 化率、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加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 渣和废气的治理和回收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能耗较高、污染较重
发酵工业是能耗较高的产业,我国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生产过程用水量大,由于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装备不同,耗水量差距较 大。
表8浓度有机废水2007年发生量
主要 产品
味精 柠檬酸 酶制剂 酵母 淀粉糖 合计
年产量 (万吨)
图8 柠檬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酵工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

我国氨基酸发酵工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我国氨基酸发酵工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我国氨基酸发酵工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陈宁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育部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457
1我国发酵氨基酸发酵工业的发展及现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跃升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发酵工业是一种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的新型工业,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生物工程产业化的具体表现,发酵行业在国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酵行业不仅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而且是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解决三农问题和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f u l p r o d u c t s t h a t c o u l d d i r e c t l y b e a p p l i e d t o i n d u s t r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o c i e t y ,t h e r e a r e ma n y p r o b l e ms i n t h i s i n d u s t y r s u c h a s f o o d s h o r t a g e s ,wa t e r s c a r c i t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o l l u t i o n a n d o t h e r i s s u e s .I n t h i s a t r i c l e w e ma i n l y f o c u s e d o n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s we l l a s t h e ma i n p r o b l e ms o f C h i n a S f e r me n t a t i o n i n d u s — t y ,a r n d c o me s u p w i t h s o me s o l u t i o n s t o t h e s e p r o b l e ms .


我 国发 酵 工 业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及 解 决措 施
刘 二伟 , 朱 文学 , 曹力 , 王芳
河 南科 技 大 学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0
[ 摘 要] 发酵工 业是指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粮食和农 副进行深加工 , 生产有用物质或 直接用 于工业化生产 的一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作者:彭贵云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22期摘要:发酵工业说的就是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来实现对于粮食或者其他农副产品进行加工,从而可以形成有用的一些物质或者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发酵工业所显示出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例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对我国发酵工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发酵工业;问题;解决措施1 前言我国的发酵工业主要是把传统的发酵技术同现代的生物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技术。

也是现代工业生物工程技术的比较具体的应用产业。

就目前来看,我国发酵工业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以及技术水平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其中有一部分发酵生产工艺已经到达了世界领先水平,且已经掌握了核心工艺技术。

目前,我国的味精啤酒及柠檬酸的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位。

2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粮食短缺的问题。

我国的总体耕地面积占到全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左右,却养育了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但是近二十年来,我国房地产飞速发展,建筑用地面积在不断的扩大,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是在不断增多,致使我国目前可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2013年,我国的粮食总体消耗量已经达到了60133万吨,而对于发酵工业来说,其消耗的粮食大概是16970万吨。

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是420千克,但是人均的粮食消耗量大概是500千克,尤其是这几年,我国许多地区每年都会面临着旱情,这样直接导致了粮食减产,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颗粒无收的情况,导致发酵工业与人争粮的局面,因此,发酵工业降低粮食的消耗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对于发酵工艺来说,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得发酵生产的工艺得到优化,从而可以节约粮食。

其次是尽快找到粮食的代用品作为发酵工业的原料是迫在眉睫。

2.2 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2012年,我国的味精行业所消耗的水量为1.25亿吨,柠檬酸行业所消耗的水量为4000万吨,啤酒工业生产一吨啤酒将产生20-30吨废水,而且废水的排量每年都在增长。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无菌试验要严格取样操作,力求减少误差。
应同时用肉汤和双碟作对照,以便迅速作出判断。
当发现染菌时,要通过分辨菌型来探索菌源,并对杂菌
做耐热试验考察。
如果怀疑种子罐染菌,则种子不能轻率进发酵罐。
《发酵工程》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3、 无菌检查与染菌的处理
为了防止在种子培养或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在接种前 后、种子培养及发酵过程中分别进行无菌检查,以便及时 (1)无菌检查 发现染菌,并在染菌后及时进行必要处理是很重要的。 染菌通常通过3个途径发现:无菌试验、发酵液直接镜 检、发酵液的生化分析。其中无菌试验是判断染菌的主要 依据。
废弃的发酵液处理不当可以成为难以对付的污
染源。
《发酵工程》 2、 噬菌体污染与发酵异常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噬菌体污染后的情况因发酵工业的种类、 污染的噬菌体特性、污染时间、感染复度(即培
养物内的噬菌体与细菌的比率)、培养基成分、
发酵罐内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不同而异。即使同样 的噬菌体并不一定引起同样的异常发酵情况。
《发酵工程》
项目 百分率%
进罐前未做设备严密度检查
接种违反操作规程
25.8
25.8
检修质量缺乏验收制度
操作不熟练
19.35
19.35
配料违反工艺规程
调度不当
6.45
3.25
《发酵工程》
(4)染菌的处理
第七章 发酵染菌及防治
发现染菌后,应立即根据染菌的种类及产生菌的菌龄等 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处理。除据染菌时间及危害程度对污染 种子罐染菌后,种子不能再接入发酵罐中,这时可用备用 罐进行挽救或处理外,对有关设备也应进行处理。 种子接种。如无备用种子,则可选一适当培养龄的发酵罐培 养物作种子,即生产上所说的“倒种”。 发酵罐前期染菌后,如培养基中C、N含量尚高,则可重新 灭菌,接种后再运转;若染的杂菌危害性较大,则放掉部分 料液,补入新料液,重新灭菌、接种。 发酵中后期染菌或前期染菌轻微而发现较晚时,可加入适 当的杀菌剂或抗生素;或把高单位的后期发酵液压一部分到染 菌罐中,抑制杂菌生长速度;或者降低罐温,减缓杂菌繁殖速 度。

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我国发酵工业的现状我国发酵工业是将传统的发酵工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工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产业.我国发酵工业目前已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工业体系。

其中,一部分产品的发酵生产工艺及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掌握了核心工艺技术拥有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已经是味精、柠檬酸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国。

2013年我国发酵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出口量及同比增长率。

2013年我国生物发酵工业全年生产值约2780亿人民币,全年的产品总产量为2429万吨,比2012年略有增长。

其中,味精、淀粉糖由于价格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而氨基酸、酵母、酶制剂行业保持了持续增长。

2013年,氨基酸产品年产量为400万吨,有机酸产品年产量为158万吨,功能发酵制品年产量为310万吨。

2013年我国发酵工业主要产品出口总量为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近年来,随着食品发酵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工业用粮也在不断增加,工业大量使用粮食造成了与人类争粮的局面.与此同时,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也极大地污染了环境,不仅消耗了大量粮食、能源和水资源,而且也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发酵工业耗能多、排污大,采用新技术,优化发酵生产工艺,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提高发酵原料的综合利用率,把耗能降到最低水平,以期获得最佳产品和获得最好的效益,这一直以来都是发酵工业努力的目标.2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短缺问题我国用占世界耕地面积总量7%左右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人口总额21%的人口,而且我国的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长。

2013年我国粮食国内总消费量为60 133万吨,而发酵主要工业耗粮约为16 970万吨,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420千克,但人均粮食消费量约500千克,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旱情,导致粮食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所以降低粮耗是目前我国发酵工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发酵工业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优化发酵生产工艺、节约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 我国发酵工业的现状我国发酵工业是将传统的发酵工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工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产业。

我国发酵工业目前已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独立工业体系。

其中,一部分产品的发酵生产工艺及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掌握了核心工艺技术拥有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已经是味精、柠檬酸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国。

2013年我国发酵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出口量及同比增长率。

2013年我国生物发酵工业全年生产值约2780亿人民币,全年的产品总产量为2429万吨,比2012年略有增长。

其中,味精、淀粉糖由于价格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而氨基酸、酵母、酶制剂行业保持了持续增长。

2013年,氨基酸产品年产量为400万吨,有机酸产品年产量为158万吨,功能发酵制品年产量为310万吨。

2013年我国发酵工业主要产品出口总量为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

近年来,随着食品发酵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工业用粮也在不断增加,工业大量使用粮食造成了与人类争粮的局面。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也极污染了环境,不仅消耗了大量粮食、能源和水资源,而且也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发酵工业耗能多、排污大,采用新技术,优化发酵生产工艺,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量,提高发酵原料的综合利用率,把耗能降到最低水平,以期获得最佳产品和获得最好的效益,这一直以来都是发酵工业努力的目标。

2 我国发酵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短缺问题我国用占世界耕地面积总量7%左右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人口总额21%的人口,而且我国的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长。

2013年我国粮食国总消费量为60 133万吨,而发酵主要工业耗粮约为16 970万吨,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420千克,但人均粮食消费量约500千克,尤其是近几年全国各地都有旱情,导致粮食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所以降低粮耗是目前我国发酵工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发酵工业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优化发酵生产工艺、节约粮食。

水资源匮乏问题2012年我国味精行业年耗水量亿吨,柠檬酸行业年耗水量4000万吨,而且废水排放量每年都在增加。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尽管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很大,约占全球水资源的7%,但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却很少,2012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186立方米,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3]。

我国有11个省份属于“水稀缺”,还有许多地区在为生活饮用水发愁,所以要降低发酵工业的用水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加大对废水的处理,争取早日实现废水零排放。

环境污染问题发酵工业产品是原料先经过发酵,再经提取、精制得到的,生产过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一定浓度的有机废水和废渣。

2012年我国味精行业排放废水亿吨,柠檬酸行业排放废水3500万吨,这些废水和废渣是发酵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不经严格处理就排入江河,将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 我国发酵工业主要问题的解决措施近年来,为了提高发酵原料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副产品的转化率,加大对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发酵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和工业废弃物等污染物的治理与回收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导,越来越多的发酵企业认识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和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酵企业已经认识到只有提高原提炼过程,优化生产工艺,从工艺和源头上控制、消除污染因素,才能降低发酵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物质原料的价值和生产潜力,求得物尽其用,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发酵工业体系。

原料精制体系为解决粮食问题,经多年研究洪章等[5]提出了原料组分分离和选择性结构拆分的炼制原理。

发酵工业原料的组分分离即发酵工业原料的精制。

发酵原料是含有多种成分的资源,将原料的各成分分离精制,成为具有一定纯度的各类成分,这些成分再经过不同的发酵工艺加工成为不同的有价值的发酵产品。

这样就可以使原料资源分配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料组分的全利用。

近年来,经过对发酵工业原料充分利用的高值化研究,已创建了以汽爆为核心的发酵原料炼制平台和针对发酵工业常用的淀粉、糖类、木质纤维素类及有机酸、醇类等作为发酵原料的节水、节能、环境友好的原料炼制技术体系,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发酵工业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废水处理2012年我国全年废水排放总量为亿万吨,其中氨氮排放量为万吨。

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够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不同行业所排放的废水是不一样的,主要是废水里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所以不同的废水要有不同的净化处理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新型废水处理方法。

用UASB-CASS法处理啤酒厂废水根据啤酒厂排放废水的特质,万田英等[6]采用UASB-CASS工艺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在UASB反应器中加入约占反应器体积30%的颗粒状甲烷菌,用颗粒甲烷菌处理流经的废水,产生的甲烷通过气固液分离装置回收利用。

使用CASS反应器可省去循环系统,脱氮效果也很好。

经过处理的废水中BOD(生化需氧量)去除率约90%、SS(悬浮物)去除率约95%。

用此法处理废水,剩余污泥比活性污泥法减少75%、消耗电力减少50%,回收利用产生的沼气使工厂燃料节省11%。

此法不仅节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而且还可使设备稳定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含高浓度油脂废水的处理系统根据含高浓度油脂废水的特点,郭勇等[7]提出采用气浮-反相破乳-IC 塔法进行净化处理,效果好,经济节约,工艺运行安全。

该系统只产生极少量的污泥,无须使用药物,而且也几乎没有臭味产生,更不会污染环境。

经该系统处理的废水,污染物清除率为COD(化学需氧量)95%左右、BOD 99%以上,n-Hex抽提物99%以上。

经净化处理的水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可直接排放进入污水管道。

含抗生素废水的处理系统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为了防止发酵过程染菌,抗生素在发酵行业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

如果抗生素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极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类健康。

不同的企业使用的抗生素也不同,因而须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处理方法有人工湿地法、土壤渗滤系统法、超声降解法、加强型活性污泥法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这些方法对抗生素都有较高的去除效率,适用围也较广,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将这些工艺组合起来,建立组合式工艺,将可以更好地处理含抗生素的污水,这将成为以后的研究重点。

磁分离技术磁分离技术是利用磁场力的作用,对水中不同磁性的物质进行分离去除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发酵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很多都不是磁性的,只要在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磁种和合适的混凝剂,利用絮凝技术即可使废水中的非磁性物质和磁种相互结合在一起,再通过磁盘分离、高梯度磁分离或超导高梯度磁分离等工艺,就能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细菌等污染物,净化处理效果很好,分离效率高、速率快、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占地少。

为了更好地去除废水中的COD、BOD5、氨氮、磷等污染物,可以将磁分离技术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能够获得很好的净化处理效果,如BioMag工艺和MagBR工艺,这也是废水净化处理中磁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粮食匮乏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发酵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节能减排、生物环保技术的重要性,在原料精制、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加大对工业废水及废渣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下面介绍一些节能减排的生物环保技术。

热管式发酵设备热管式发酵设备是指利用热管作为传热或散热元部件的发酵设备。

该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当发酵罐温度没有达到预定的最高温度或生产的最佳温度时,热管不工作;一旦其温度达到或超过规定的最高温度时,为了达到控制发酵罐温度的目的,热管就会自启,开始控温工作,将发酵罐产生的多余热量传到罐外冷凝段热管,通过风扇冷却、自然冷却、水冷却或其他方式强制冷却。

为了排除发酵产生的多余热量,该设备是将不同热管的冷凝段放在发酵罐外,蒸发段放在发酵罐中。

为满足不同发酵设备的需求,主要根据不同发酵生产工艺和不同发酵产品的要求,准确选择发酵设备所需热管的材质、管径、长度、数量、排列形式等,并合理确定冷凝段的冷却方式。

热管式发酵设备的优点:①减少发酵工业的能耗,节约大量水、电等;②传热效率高,副反应减少;③热管安装布置方式灵活,结构简单紧凑,同时可根据换热量的多少增减热管元件的数量,亦可单独更换热管;④安全可靠,不需要经常维护。

结晶技术结晶技术是能够控制发酵产物固体特定物理形态的制造与分离纯化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等优点。

分离提取也是发酵生产下游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许多发酵产品可以通过结晶技术获得,并且所获得的产品浓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

近年来,随着发酵工业的发展,结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结晶技术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例如将多种结晶方法相结合的耦合结晶技术在发酵后目标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结晶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后提取纯化工艺中的应用等。

在发酵工业中,目标产物的分离提取纯化是整个发酵工业的重中之重,如果将结晶技术应用到发酵工业目标产物的提取中,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可简化复杂的传统操作工艺,而且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发酵工业效益。

膜技术与过程耦合膜技术可据不同种类发酵产品的具体要求,去除不需要的成分和物质,如除菌、除浊、除微粒、脱色、去酸、去异味等,保留所需成分和物质,以实现分离、分级、净化、浓缩、精制及回收再利用。

过程耦合就是将发酵过程中两个及两个以上相连的独立单元操作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操作。

近年来,膜技术在发酵工业的原料精制、发酵过程及下游分离纯化过程中都有广泛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过程耦合膜技术已广泛用于发酵工业的许多过程中,成为整个发酵过程的组成部分或单元操作。

合理设计的单元操作之间的相互耦合过程,可以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也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发酵工业。

4 结语为了提高发酵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进一步扩大产品应用领域;企业也要积极研发新的生产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产品耗能和耗粮,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同时也要学会借鉴发达国家或其他行业的经验,将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到我国发酵行业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清洁生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推动发酵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