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创作试卷

文学作品创作试卷
文学作品创作试卷

文学作品创作试卷(A卷)

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解词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长篇小说

2、杂文

3、格律诗

4、蒙太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散文的特征

2、诗歌的特征

三、作品赏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雪夜[日]星新一

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

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

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

了进来。“谁啊?”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

后边的话咽了回去。“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

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

的神色。“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

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房主人从呆愣

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中说是他儿子

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

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四、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材料:小林近来很烦恼。她是某某局秘书,人漂亮,大学毕业两年。办公室主任向她做媒,介绍局长的儿子。林读大学期间已有男朋友,今在外地一销售公司做业务员,收入不稳定且家庭困难。

根据材料写作一篇微型小说,题目自拟。采取第三人称叙述,要求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明确、情节完整、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以。

文学作品创作试卷(B卷)

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解词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诗歌

2、散文

3、短篇小说

4、戏剧文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小说的特征

2、影视文学的特点

三、作品赏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预约爱情

公元二0八0年,复古咖啡屋。

我正在等着好友小丽的到来,她神秘兮兮地约我来这儿见面,说有好消息向我宣布。什么好消息呢?我边等边猜测。

不一会,小丽就春风满面地过来了。“我要结婚了!”她把一“红色炸弹”放在我面前,我着实吓了一跳,“和小伟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不是说上个月你们才分手吗?”“他?门都没有!”小丽嗤之以鼻,“现在谁还和这种男人交往,早过时了!”

“强,他是什么样的人?”我翻开请柬,看着新郎官的名字,在记忆里努力搜寻这个名字,“你们姓一个姓?”

“他是机器人,当然跟我姓了!”小丽得意地道。

“机器人?”我着实又吓了一跳,虽然常在电脑的看到这种和机器人恋爱、结婚,共组成一个家庭的报道,但当这种事发生在我的朋友身上时,我一时还真有点不能适应。

“哎呀,老土!”她尖叫着,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我,“难道你还不知道,本世界流行的就是找个机器人谈恋爱?!”

“机器人具有人类的所有优点,而毫无人类的任何缺点。”小丽开始侃侃而谈,“首先,他的长相绝对符合你梦中情人的标准,因为厂家会按你提供的理想长相来生产,就是让他像里奥?克鲁斯(本世纪最令众女疯狂的机器人偶像明星)也完全可以。”

“真的?!”我有点心动了。

“当然,他的性格绝对是你满意的那一型,就拿强来说吧,我喜欢吃各种美食,又懒得自已做,在公司生产他时,就输入了各样厨艺,现在的他可是比一流厨师还棒呢!而且,他还会打网球,打棒球,是个体育健将,还会修理各种家用电器,料理家务,简直是个万能管家呢!还有,我寂寞时他会逗我开心,我想热闹时他又会陪我一起疯,保证毫无怨言。”

“有这么好?!”我更动心了,俗话说,什么人交什么朋友,我和小丽是同类人,她所说的也正是我的梦想。

“当然、当然。”小丽再三保证,“而且最最完美的就是只要你输入指示,他就会一生一世只爱你一个人,永远不变心!再年轻漂亮的女人走到他面前,他看也不会多看,更别提动心了。这是跟机器人谈恋爱的最大的好处,你付出的爱情绝对有回报,不会落得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下场。”

“你在哪买的?”我终于迫不及待地问。

“这里,”小丽正中下怀地掏出一电子卡片,“这上面有公司的和网址,可以通过电脑随时购买,现在这类机器人热销得很,不预约还买不到呢,快点行动吧!”

我不再犹豫地接过卡片,插入我的手表型多功能互联网电脑里,登陆爱情机器人公司的,我也要预约我的爱情……

四、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根据材料写作一篇散文,题目自拟。要求对词意理解正确,采取第一人称叙述,主题明确、抒情性强、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以。时代背景为宋代,城市生活。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形胜:地理条件优越;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都、会稽为三吴。都会:大都市;风帘:挡风的帘子。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珠玑:珍宝。盈:充满,言其多。重湖:这里指西湖。巘(yan)小山峰。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羌管:笛子。这里泛指乐器。泛夜:指在夜间飞扬。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莲娃:采莲的姑娘。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高牙:军前的大旗,一般用象牙装饰。

装饰:这里指大宫高扬的仪仗旗帜。烟霞:山水美景。异日:他日。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文学作品创作试卷(C卷)

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解词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小说的含义

2、杂文

3、舞台说明

4、影视文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影视文学的特点

2、戏剧文学的特点

三、作品赏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啼笑皆非

上个星期天,我接到一个在省城厅级机关工作的朋友打来的,他说,春节快到了,又想麻烦一下我这个家乡父母官,帮忙买些冬笋过年。

买冬笋,对于我这个青山乡党委副书记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每年春节前夕,我都要送几百斤冬笋到省城,分给那些在各级机关工作的朋友们过年。

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今年青山乡新建了一个冬笋罐头厂,为了保证生产原料,原则上不准冬笋出乡。确实需要出乡的,也必须交纳各种税费,否则,不但要没收,还要罚款。乡政府专门组织了捉笋队伍,把守出山要道,不能让一个冬笋运出去,我就是这支捉笋队伍的总指挥。

我琢磨再三,决定将买笋的任务交给我表弟去完成。我表弟是邻乡的税务站长,让他在邻乡搞几百斤冬笋问题不大。我打跟表弟一说,表弟马上答应了。

今天是星期天,凭经验,这是笋贩子出动的日子,为了抓住几条“大鱼”,我故意让人放出风去,说今天乡干部休假。暗地里,我却布下了天罗地网。

果然,凌晨三点,伏兵便抓到了一条“鱼”。一个笋贩子将冬笋藏在吉普车的后箱里,扒出来一过秤,足有300多斤。我让人把贩子带到我办公室来,我要亲自审问。

笋贩子是本乡仙水村的。他吞吞吐吐,说笋不是他的。

我问,不是你的,那么到底是谁的?

笋贩子说,是仙水村金根村长的。

我怒火中烧,让人把金根叫来。

村长一进门,便堆起笑脸,递给我一支烟。

我没接他的烟,我生气地说,你作为一村之长,怎么能带头违反乡政府的规定?

村长见我这么认真,也有些害怕,忙说笋不是他的。

我说,不是你的那是谁的?

村长说,是乡林办主任的。

我让人把主任叫来。

主任一进门,便递烟给我。主任是我的直接部下,我没想到他竟然会干出这样的事来。

主任把门关上,在我桌面前的椅上坐下,他堆起一脸笑容,说,这些冬笋是他的一个同学让他帮忙搞的,实在是无法推却,请书记开恩。

要是平时,我是会给主任这个面子的。主任是个能力非常强的中层干部,也是我的得力手下,凭着私人感情我是应该放他一马的。但是,这件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众目睽睽之下我怎能就此罢休?

我说,这件事情我没办法不处理了,你去把你同学叫来吧。

第二天,主任把他同学带来了,我一看,惊得说不出话来,我没想到,他的同学竟是我的表弟!四、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根据材料写作一篇微型小说,题目自拟。要求对词意理解正确,采取第一人称叙述,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明确、情节完整、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1000字以。时代背景为宋代,某城市生活。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元宵节,称元夜、元夕。花市:繁华的街市。

文学写作答案

A卷

一、解词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特征:全面完整地展示社会生活面貌,人物众多而且关系错综复杂,情节丰富曲折,结构复杂。容时间跨度长,气度恢弘,往往被称为历史画卷。

2、杂文

杂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一般是直接的对现实社会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地针砭,揭示某事的真实意义或批判其不合理之处等。

3、格律诗

格律诗是具有固定的语言格式和韵律限制的诗体。字数、句数、声调和韵脚上等都有严格规定。如古体诗、五言与七言律诗或绝句、词、曲等,都有成套的规与体式。

4、蒙太奇

主要作用就是把一个个镜头素材按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在一起。所以,蒙太奇又是影视艺术创造的思维表现手法,是影视导演的特殊语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散文的特征

题材广泛多样,追求以真为文,抒写个性与特质,下笔自由纵横,注重语言灵性洒脱。

2、诗歌的特征

浓郁的抒情性,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想象,独特的音乐性

三、作品赏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答案要点

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即小小说,也称袖珍小说,属于字数最少的小说。这类小说的特征最短的篇幅,叙述一个简单事件,人物往往只有一个,往往在几乎静止的情节中含蓄揭示出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或者勾勒某一人物个性等。它稍具情节,重视人物,突出细节。

故事说的是雪夜有一对夫妇在家中遭到抢劫,但是故事的核心并非如此;故事的核心是对这对已经失去儿子的夫妇孤独寂寞生活的描写,他们由于过度伤感而不愿意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不是的。他们唯一在

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6浅析地域性特色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以迟子建小说为例 吕天竹 【摘 要】迟子建在其20多年的丰厚创作中,多变的题材中,始终贯穿着对美丽富饶雄奇的东北“北极村”“白银那”特有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在她的小说中,能充分体现这种故土的痴恋,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以及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和东北独有的风俗文化勾勒的主线,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表达出她对人性的关怀,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富有对环境和文化思考的意义。在当代女性作家中极具个性,她的创作态度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和文学评论者。【关键词】迟子建;地域文化;黑土民俗;特色 迟子建的作品始终蕴涵着浓厚的故乡地域气息,在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创造出了一种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迟子建式”的美学品格,把中国东北边疆的凉意和美带给读者,她始终面对着故乡的大地和底层的人民,热衷描绘在自然景观上,在其表现的作品中,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是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基点,迟子建在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提到:“我写得最多的是自然景色和观察日记”,翻开迟子建的作品,白夜、极光等东北和北极村独有的事物映入眼帘,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文化色彩,“故乡给了迟子建这样的一双眼睛”,世界的丰富融入进了她的眼睛,她的心又是那样的热爱和眷恋着家乡。在她的笔下又是那样的动人,将大自然的美景汇入她的作品中,将一个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与作品的表达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东北地区是中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区域,有着独特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很多少数民族例如鄂温克、鄂伦春等都在这里生息,历史上面著名的“闯关东”,俄罗斯和日本在不同时期的侵略,使得不同民族和文化在东北地区交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原因,也使得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开放性的特点,而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势必会反映到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当中。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就有许多对东北民风民俗的描写,例如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民间禁忌信仰等,在《秧歌》中,描写了正月十五看秧歌、看冰灯等民俗活动;在《逝川》中,描绘了鱼汛;在《清水洗尘》中又介绍了过春节前的洗尘风俗;在《腊月宰猪》中,描绘了年前人们忙忙碌碌过年的场景,以及齐二嫂的葬礼铺陈;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和《伪满洲国》中,还不得不提到跳神活动,她所表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萨满,人们对萨满信任和敬重,并且萨满也确实具有这样的神奇。她通过一个个故事追忆淳朴的乡村生活,同时也含蓄地批评了现代文明的阴暗。其次就是在迟子建的语言上,同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迟子建有着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 具有很多特点,例如可以对细节方便进行细致的描述,对语言的修辞能力,以及可以做到现代与古典的结合,例如在《秧歌》《旧时代的磨房》等文章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一点与张爱玲的语言非常的相似,至少在作品的整体格调和语言风格上,有时难以让人辨认出来,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例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大固其固”“白银那”“黑瞎子”“大楂子粥”“木刻楞房”等少数民族对某些事物的特有的称呼,都体现在了迟子建的作品当中。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古典文学色彩。这些语言的描写也使得迟子建的作品有了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格调。并且迟子建小说的比喻,往往喻体也是东北地区所特有的事物,比如在《秧歌》中,把有雪的灯盏路比作雪屋子;《逝川》里又把健壮的渔妇们比作黑桦树等;在迟子建小说中俯首皆是。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活动。迟子建的小说,蕴涵着执着的乡村地域气息,作品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成为了迟子建小说成功的根源,迷人的语言,将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入文字中,将朴素的生活场景和地方特色浸入文章,构成小说的乡土文化,他的语言变现的是极具地域性的乡土,表达的确实乡土精神。语言的魅力将地域文化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受到人们的广泛阅读传颂,就像顾城所说的那样:“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迟子建就通过自己的眼睛,将地域性这一特色写进文章,让世界的人们感受到中国地域的博大精深,这似乎也正证明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参考文献:[1]迟子建.伪满洲国[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M ].北京:文艺出版社,2004.[3]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J].当代文坛,1996,(03).[4]刘传霞.温情就是力量——论迟子建的人性观[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作者简介:吕天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1

2019年年10月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三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三 1.黑格尔赞叹: 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三” 这个人”指的是‘伊利亚特“中的 A.赫克托尔 B.阿基琉斯 C.奥德修斯 D.阿伽门农 2.萨福被称为 第十位缪斯”,缪斯这一人物出自 A.希伯来神话 B.古罗马神话 C.古埃及神话 D.古希腊神话 3.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悲剧作家,他被称为 A.悲剧之父 B.舞台上的哲学家 C.十全十美的诗人 D.戏剧艺术的荷马 4.在‘神曲“中,主人公 但丁”在 黑暗的森林”里迷路,遇到三只猛兽,其中 狮”象征 A.罗马教皇 B.意大利皇帝 C.法兰西王 D.德国皇帝 5.在‘十日谈“ 第四天故事一”中,唐克烈杀害了纪斯卡多后,将他的心脏放在一件容器里送给绮思梦达,这件容器是 A.金盘 B.金杯 C.金碗 D.金盆 6.在‘巨人传“中,向高康大讨要圣母院塔楼上大钟的约诺土斯是 A.巴黎市民 B.贵族骑士 C.神学大师 D.江湖术士 7.莎士比亚的 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和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雅典的泰门“ C.‘辛白林“ D.‘麦克白“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英美文学选读试题详解4

英美文学选读-阶段测评4 成绩:30分 一、Multiple Choice 共40 题 题号: 1 本题分数:2.5 分 (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forerunner of the 20th—century “stream—of—consciousness” novels and the founder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A、Theodore Dreiser B、William Faulkner C、Henry James D、Mark Twain (P498.para.2)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往往涉及美国之外的主题,其作品的风格是“心理活动”。被誉为20世纪美国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D 本题得分:0 分 题号: 2 本题分数:2.5 分 Closely related to Dickinson’s religious poetry are her poems concerning( ),ranging over the physical as well as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death. A、love and nature B、death and universe C、death and immortality D、family and happiness (P518para2)迪金森的诗歌涉及宗教和爱情两方面,而其涉及宗教的诗歌往往是以死亡和永恒为主题的,所以答案是C。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A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花神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花神 朱熹(1130-1200)诗《次秀野韵》曰“便赋新诗留野客,更倾芳酒酹花神”。高启(1336-1374)《梅花》诗曰“几看疏影低回处,只道花神夜出游”。另,《红楼梦》有芒种时节祭祀花神的情节。 百花花神谱 司曼陀罗花仙子:赵飞燕夜叩瑶琴 司虞美人花仙子:朱淑真风弦一川 司洛如花仙子:蔡文姬冷月寒 司青囊花仙子:黄硕(诸葛亮妻)水情 司疗愁花仙子:莫愁忘忧草 司灵芝花仙子:谢道韫青衣青石青丝 司玫瑰花仙子:李师师青衣青石青丝 司瑞圣花仙子:无盐jiangnh 司珍珠花仙子:柳如是知鱼 司合欢花仙子:卓文君抚琴女 司百花仙子:花蕊夫人冷月寒 司牡丹花仙子:武则天白冰 司木笔花仙子:貂蝉帘中人 司洛阳花仙子:苏蕙(窦滔妻)墟里烟 司兰花仙子:苏小小冷月寒 司菊花仙子:李清照岫恬儿 司琼花仙子:王昭君无聊诗魔 司莲花仙子:西施潇湘幽竹~茶客 司梅花仙子:寿阳公主墟里烟 司海棠花仙子:上官婉儿潇湘幽竹~茶客 司桂花仙子:徐惠(唐太宗妃)岫恬儿 司杏花仙子:杨玉环无聊诗魔 司芍药花仙子:陈圆圆潇湘雨 司茉莉花仙子:香妃(清高宗妃)白冰 司芙蓉花仙子:薛涛风弦一川 司笑靥花仙子:褒姒柳下 司紫薇花仙子:唐婉抚琴女 司含笑花仙子:董小婉抚琴女 司杜鹃花仙子:郭爱潇湘幽竹~茶客 司玉兰花仙子:班昭冷月寒 司蜡梅花仙子:班婕妤岫恬儿 司水仙花仙子:甄氏(魏文帝后)帘中人 司素馨花仙子:赵子昂夫人 司结香花仙子:虞姬(楚霸王妾)帘中人 司铁树花仙子:左芬燕草秦桑 司绣球花仙子:孙尚香江星海月

司木兰花仙子:花木兰柳下 司秋海棠花仙子:侯夫人(隋炀帝妃)紫蓝海棠 司刺蘼花仙子:梁红玉江星海月 司凌霄花仙子:红拂午夜兰花 司迎辇花仙子:柳氏(韩竑妾) 司木香花仙子:罗敷风弦一川 司凤仙花仙子:公孙大娘还魂草 司紫荆花仙子:顾太清圣诞节生人 司蔷薇花仙子:太平公主燕草秦桑 司秋牡丹花仙子:杜秋娘冰山茶客 司青鸾花仙子:叶小鸾知鱼 司旌节花仙子:何氏(韩凭妻)潇湘幽竹~茶客 司夜来香花仙子:崔莺莺千劫 司罂粟花仙子:妲己帘中人 司石竹花讪子:鱼玄机还魂草 司蓝菊花仙子:刘兰芝(焦仲卿妻)还魂草 司丁香花仙子:李寄 司棣棠花仙子:二乔潇湘悲音 司夹竹桃花仙子:妹喜]圣诞节生人 司荷包牡丹花仙子:绿珠墟里烟 司金丝桃花仙子:关盼盼醉软如浓 司翦秋纱花仙子:紫玉(吴王小女)潇湘幽竹~茶客司玉簪花仙子:嫦娥白冰 司金雀花仙子:西王母还魂草 司真珠兰花仙子:黄道婆珊瑚王 司长春花仙子:步飞烟岫恬儿 司木槿花仙子:冯小青rita1202 司蜀葵花仙子:李夫人 司梨花仙子:严蕊帘中人 司芦花仙子:江采萍(唐玄宗妃)冷月寒 司桃花仙子:息夫人槛内人 司十姊妹花仙子:娥皇女英白冰 司子午花仙子:巫山神女忘忧草 司山丹花仙子:薛红线 司八仙花仙子:聂隐娘江星海月 司藤花仙子:大玉儿(孝庄皇后)千劫 司佛桑花仙子:朝云(苏东坡妾) 风弦一川 司栀子花仙子:苏小妹燕草秦桑 司宝相花仙子:聂胜琼 司木莲花仙子:李香君风弦一川 司雪莲花仙子:南宫雪清 十二月花神 版本二 正月梅花(花神寿阳公主)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1)答案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The excerpt from Chapter 10 of Sons and Lovers ends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Paul and his mother. The conflict is possibly caused by Paul and his mother’s different views towards _____. A. Paul’s father B. art C. life D. Paul’s brother 2.The _____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hemes of Joyce’s story “Araby”. A. loss of innocence 在所有有關童年故事中,孩子都是同叔叔同姨媽同住,父母則不在身邊—這便是一種象征,象征父母與孩子之間骨肉親情的隔絕和一種正常關系的缺 失. B. childish love C. awareness of harsh life D. false sentimentality 錯誤的多愁善感 3.After reading “Araby”, one more feel the story has a _____ tone. A. joyous B. harsh C. solemn D. painful 4.In “Araby”, Joyce’s diction evokes a sort of _____ quality that characterizes the boy on this otherwise altogether ordinary shopping trip. A. religious B. moral C. sentimental D. vulgar 5.The major concern of _____ fiction lies in the trac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is characters and in his energetic criticism of the dehumanizing effect of the capitalist industrialization on human nature. A. D. H. Lawrence’s B. J. Galsworthy’s C. W. Thackeray’s D. T. Hardy’s 6.The mission of _____ drama was to reveal the mo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uth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附录A学生用表 : 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附表

个别作品的微观研究。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论文将结合语言的流变和方言小说从开始到繁荣再到冷清的发展演变,从三个方面论述 方言在《红旗谱》中使用的具体功用和意义,文章结构如下: 1从现代语言的流变看方言于文学的关系 2、方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功用 3、方言在《红旗谱》中艺术表达方面的功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需要认真阅读原著及查阅相关方面的图书、学术论文等资料。 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以及自行购书等途径收集论文所需材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1月1号—1月20号开题 1月20号一—2月2号收集资料 3月1号- —4月1号初稿 4月1号- 4月20号二稿 4月20号一5月10号定稿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郭志刚?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2]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风物志[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梁斌.红旗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6]小说丛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姚殿芳.老舍小说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艺术[A].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

[8]谢福铨冲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谢苍霖.绰号异称词典[Z].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0]梁斌我在深入生活[M],北京:文艺报,1987. [11]论白话为维新之本[N],北京: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1907. [12]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N],北京: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4. [13]上海:新青年[N]第4卷第1号,1922. [14]胡适.答黄觉憎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N],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5]袁宾,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倪海曙冲国语文的新生,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 [17]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M],上海:申报?自由谈1923. [18]大众语论[N],载文学第3卷第2期. [19]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20]高天如冲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1]黄遵宪.黄遵宪诗选?杂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2]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0卷第1期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选题不错,往届没有做过。在具体的论述时,希望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材料,做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 A —理论研究;B —应用研究;C —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 自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全国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2年1月份试卷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希腊最杰出的悲剧作家是( C ) A.荷马 B.埃斯库罗斯 C.索福克勒斯 D.欧里庇得斯 2.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B ) A.《神曲》 B.《十日谈》 C.《堂吉诃德》 D.《哈姆莱特》 3.恩格斯以“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来评价( A) A.但丁 B.荷马 C.歌德 D.薄伽丘 4.《哈姆莱特》中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曾经热恋的情人名字叫( C ) A.罗森格兰兹 B.吉尔登斯吞 C.奥菲利娅 D.乔特露特 5.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反映了西班牙的现实,这一历史时期为( D ) A.13世纪末14时期初 B.14世纪末15世纪初 C.15世纪末16世纪初 D.16世纪末17世纪初 6.属于法国17世纪喜剧家的是( B ) A.高乃依 B.莫里哀 C.拉辛 D.阿里斯托芬 7.“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和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一名言出自( A)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荒原》 D.《浮士德》 8.“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提出者是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 A)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拜伦 9.“拜伦式英雄”的说法出自拜伦诗作中的( A) A.《东方叙事诗》 B.《懒散的时刻》 C.《普罗米修斯》 D.《堂璜》 10.提出“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这一主张的是( D ) A.普希金 B.夏多布里昂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3年4月真题答案(主观题)

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2013年4月真题答案(主观题) 简答题: 36根据作品选文,简述堂吉诃德的社会理想。 (1)他认为骑士应该除恶扬善、扶弱济贫、爱国爱民、维护正义。 (2)他向往人人真诚相待,财富不分你我,公正、和平、友爱的“黄金时代”。 (3)他认为自由是人的天然权利,不应该以出身分出责贱。 37.略谈拜伦《哀希腊》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1)《哀希腊》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古今对比。 (2)几乎在每一诗节中,诗人总是先历数古希腊隆盛时期的文教或武功,然后笔锋一转,指向希腊屈辱的现状。 (3)围绕着怀古伤今,在对比中抒发情感。 38.果戈理《外套》中,作家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小人物”? (1)描写“小人物”生活的不幸。 (2)描写沙俄官场对“小人物”精神上的摧残。 (3)描写“小人物”在忍无可忍情况下的反抗。 39.略述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三幕的思想内容。 (1)突出了娜拉思想上的觉醒过程。 (2)揭示了海尔茂的丑恶嘴脸。 (3)显示出作家尚未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和方法。 论述题: 40.《雅歌》描写了青年男女的爱情,肯定了世俗之爱。结合作

品,分析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 (1)全诗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直接明白地抒发情感。 (2)大量运用身边自然美好的事物来比拟新娘之美,洋溢着健康、自然的美感。 (3)没有艰深晦涩的语言,词汇质朴,色调清新,节奏明快。 阅读理解题: 41.阅读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戏剧片断,结合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要求:围绕所给的材料和提示,并结合教材选文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分别回答问题。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

【自考答案】英美文学选读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英美文学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60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全部题目用英文作答。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I. Multiple Choice(40 points in all, 1 for each) 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Mark your choice by blackening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1. Shakespeare has established his giant position in world literature with his ______ plays, 154 sonnets and 2 long poems.B A. 27 B. 38 C.47 D. 52 2. john Milton’s literary achiev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early poetic works, the middle prose pamphlets and the last ______.C A. romances B. dramas C. great poems D. ballads 3. The novels of ______ are the first literary work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problems of the lower— class people.C A. John Milton B. Daniel Defoe C. Henry Fielding D. Jonathan Swift

全国170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作品选 2017年4月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伊利亚特》中,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是 A.阿伽门农 Bxxxx C.xxxx D.阿基xx 2.xx诗歌永恒的主题是 A.xx火热的xx B.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 C.渴望幸福xx的人生 D.歌頌崇高的自由 3.在《神曲》中,当主人公“但丁“听说了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遭遇后。他的反应是 A.悲伤哭位 B.晕倒在地 C.义愤填膺 D.感慨叹息 4.在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井导致哈姆莱特身中毒剑死亡的人是 A.波洛涅斯

C.xx D.雷xx 5.《堂吉诃德》的创作借鉴了哪两类小说的长处? A.历史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B.骑土小说和历史小说 C.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D.流浪汉小说和xx小说 6.在《悭吝人》中,找到被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钱箱的人是 A.拉弗赉史 B.xx特 C.昂赛末 D.瓦赖尔 7.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是 A.《托夸多?塔索》 B.《少年xx烦恼》 C.《xx》 D.《威廉?xx的学习时代》 8.《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系统表述了浪漫主义诗学理论,这篇序言的作者是A.济慈 B.xx治

D.xx 9.在《哀希腊》中,紧接着“大地呵!把斯巴达人的遗骨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的下句是 A.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议和惭愧?一一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B.英雄的颂歌如今暗哑了,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C.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干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D.哪怕给我们三百勇士的三个.,色茅霹雳的决死战复活! 10.在《克洛德?格》中,在监狱中将自己的面包分给克洛德吃的青年犯人是A.戈塔迪亚 B.xx C.xx D.xx 11.普希金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形象的作品是 A.《青铜骑士》 B.《上尉的女儿》 C.《强盗兄弟》 D.《茨冈》 12.《草叶集》题名中的“单叶“象征着 A.大自然 B.xx情怀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2)答案

《英美文学选读》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 Father and son in the medieval period, it is Chaucer alone who, for the first time in English literature, presented to us a comprehensive _____ picture of the English society of his time and created a whole gallery of valid _________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his masterpiece “the Canterbury Tales”. A. visionary/women B. romantic/men C. realistic/characters D. natural/figures 2.Humanism sprang from the endeavor to restore a medieval reverence for the antique authors and is frequently tak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naissance on its conscious, intellectual side, for the Greek and Roman civilization was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that man is the _____ of all things. A. measure B. king C. lover D. rule 3.Many people today tend to regard the play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s a satire of the hypocrisy of ___________ and their false standards of friendship and love, their cunning ways of pursuing worldliness and their unreasoning prejudice against _____. A. Christians/Jews B. Jews/Christians C. oppressors/oppressed D. people/Jews 傳統的理論認為該劇的主題是褒揚安東尼奧Antonio與巴塞尼奧Bassanio之間的友誼,贊美鮑西婭Portia的完美:美貌,智慧與堅貞,並揭露了Jews--Shylock的貪婪與殘忍 但是經曆了几個世紀對對Jews不會平的待遇,今天許多人將該劇的主題看作chritains的hypocrisy ,為追求世俗利益而不擇手段以及對Jews不公正的偏見 補充閱讀 1) Bassanio——Portia 2) Antonio——Shylock The traditional theme of the play is to praise the friendship betweem Antonio and Bassanio, to idealize Portia as a heroine of greate beaulity, wit and loyalty, and to expose the insatiable greed and brutality o f the Jew. Tody, many people tend to regard the play as a satire of the christians’ hypocrisy and their false standards of frindship and love, their cunning way of pursuing worldliness(俗心, 俗气) and their unreasoning prejudice against Jews.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613194318.html, 浅议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 作者:赵小新 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递信息、传播知识、提升学生的“智商”,更要交流思想、培养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色彩美,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情商”、完善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诗歌就像图画。”图画离不开色彩的和谐,有了色彩,图画才缤纷斑斓、情趣盎然;色彩入诗,就更显得文美意丰,趣蕴其中,诗因色彩而增辉。其实,何止诗歌,凡文学作品,皆是具有色彩之美的。 一、色彩是文学作品产生视觉美的前提,它可以状物、绘景、写人,形成“象” 色彩是最易进入感官的内容,尤其是对于眼睛来说,具有某种吸引力,起着“诱饵”的作用。有了色彩,文学作品也就有了图画美、视觉美。 1.以色彩状物,生动逼真 色彩本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大自然的每一种事物都有色彩的变化,有了色彩的参与,万事万物才鲜活了起来。 唐朝刘禹锡有诗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心、青山一点,这么苍翠,这么小巧,蹲在蜡月清辉的水面上,就象白银盘中放着一颗小青螺。浩瀚无边的洞庭湖,美而神秘的君山,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2.以色彩绘景,景秀情蕴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展现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3.以色彩写人,形神兼备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是这样描绘孔乙己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的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脸色青白”,说明孔乙己长期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营养不良,生活困窘;“胡子乱蓬蓬、花白”,说明孔乙己年纪已大,处于风烛残年,精神萎靡不振。寥寥几句,鲁迅先生就勾画出了一个穷困不堪、好逸恶劳、遭受欺凌、迂腐可怜、身份十分特殊的形象。再如描写孔乙己为自己辩解“窃书不能算偷”时的外貌:“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作者将孔

中国文学知识: 中国重要作家作品

中国文学知识:中国重要作家作品 导读:(一)春秋时代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

2017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00534)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伊利亚特》中,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是 A.阿伽门农 B.奥德修斯 C.赫克托尔 D.阿基琉斯 2.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是 A.赞美火热的青春 B.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 C.渴望幸福安宁的人生 D.歌颂崇高的自由 3.在《神曲》中,当主人公“但丁”听说了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遭遇后,他的反应是 A.悲伤哭泣 B.晕倒在地 C.义愤填膺 D.感慨叹息 4.在《哈姆莱特》中,与哈姆莱特比剑决斗并导致哈姆莱特身中毒剑死亡的人是 A.波洛涅斯 B.克劳狄斯 C.霍拉旭 D.雷欧提斯 5.《堂吉诃德》的创作借鉴了哪两类小说的长处? A.历史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B.骑士小说和历史小说 C.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 D.流浪汉小说和哥特小说 6.在《悭吝人》中,找到被阿巴公藏在花园里的钱箱的人是 A.拉弗赉史 B.克雷央特 C.昂赛末 D.瓦赖尔 7.歌德在“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是 A.《托夸多·塔索》 B.《少年维特之烦恼》 C.《埃格蒙特》 D.《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8.《抒情歌谣集》的再版序言系统表述了浪漫主义诗学理论,这篇序言的作者是 A.济慈 B.柯尔律治 C.拜伦 D.华兹华斯 9.在《哀希腊》中,紧接着“大地啊!把斯巴达人的遗骨从你的怀抱里送回来一些!”的下旬是 A.我们难道只对好日子哭泣和惭愧?——我们的祖先却流血。 B.英雄的颂歌如今暗哑了,那英雄的心也不再激荡! C.我不要奴隶的国度属于我——于脆把那萨摩斯酒杯打破!

外国文学作品选全国自考试题.docx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 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 分。 1.《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和赫克托尔之间的决战发生在特洛亚战争的 A .第五年 B ?第七年 C.第八年 D ?第十 年 2.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歌《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中,司劝导的女神是 A .蓓脱 B .阿奥伊德 C.米雷特 D .摩涅莫辛涅 3.在《神曲》地狱第二圈中,因听了一对情侣的爱情遭遇而昏倒在地的人物是 A .弗兰采斯加 B .保禄 C.但丁 D.贝亚特丽采 4.薄伽丘《十日谈》故事的起因是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了 A .战争 B .洪灾 C.暴动 D .瘟疫 5.《巨人传》中,高康大摇动并摘下了巴黎圣母院上的大钟是为了 A .吓唬围观的人 B .警告愚蠢的教士 C.给马做铃铛 D.用它当头盔 6.雨果的《克洛德格》中,同名主人公因偷面包和柴禾,被押送到克莱沃中央监狱服劳 役。 这所监狱原先是 A .市政厅 B .修道院 C .采市场 D .歌剧院 7.莫里哀的《悭吝人》中,吝啬鬼阿巴公把一万埃居偷偷藏在了 A .朋友家 B .花园里 C.床底下 D .阳台上 & 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 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 这几句诗出自的场景是”歌德《浮士德》 A .宫中的宽广前庭 B .城门前

C.瓦格纳实验室 D ?天上序幕 9. 华兹华斯《致杜鹃》中开头的两句诗是欢畅的新客呵!我已经听到你叫了,听了真快乐紧接着它的诗句是 A .杜鹃呵!该把你叫做飞鸟,或只是飘忽的音波 B ?这音响从山冈飞向山冈,回旋在远远近近 C.你只向山谷咕咕倾诉,咏赞阳光与花枝 D .这歌声却仿佛向我讲述,如梦年华的故事 10. 济慈的《秋颂》第三节主要描写冬季到来之前乡野落日熔金的黄昏景象,描写时所采用的是 A .触觉角度 B .视觉角度 C.听觉角度 D ?嗅觉角度 11. 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创作的纪念林肯总统的著名诗篇是 A ?《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 B ?《我听见美洲在歌唱》 C.《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D .《开拓者!啊,开拓者!》 12. 在《红与黑》选文中,严厉阻止于连去探望德?雷纳尔夫人的是 A .德?雷纳尔市长 B .德?拉莫尔侯爵 C.自由党人富凯 D .谢朗神父 13. 巴尔扎克《高老头》中,高里奥每年有六万法郎以上的进款,自己花不了一千二,他的乐事只在于用钱去 A .结交有为青年 B .满足女儿欲望 C.放高利贷 D .扩大面包生意 14. 狄更斯小说《奥利弗?退斯特》选文中,班布尔先生发明的给孤儿起名字的方法是按照 A .四季顺序 B .字母顺序 C.地区顺序 D .数字顺序 15. 在小说《我从参议员私人秘书的职位上卸任》中,马克?吐温用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其 中穿插的信件有 A .一封 B .二封 C.三封 D .四封 16. 《项链》中玛蒂尔德生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她本人的 A .奴性心理 B .自视清高 C .爱慕虚荣 D .漠视法律 17. 《罪与罚》中,促使拉斯柯尔尼科夫皈依上帝并向警察局自首的关键人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