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管线迁改方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管线改迁方案

(完整版)管线改迁方案

管线改迁方案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城市商业繁华区,规划红线范围外侧商场店铺林立,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工程范围内及周边地下管线有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种类繁多,纵横交错,埋深在地表下1.5m~4.7m不等。

管线保护目标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无地下管线责任事故发生。

地下管线处理程序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管线的处理程序如图2。

地下管线现状1见附图地下管线改移方案方案概述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改移断面尺寸、埋深及施工进度的因素,本工程地下管线改移方案如下:幸福路与黄运路给排水管线全部废弃,采用集水明排在路边施工围挡外设置排水沟涵汇集区域内所有雨水及污水。

给水管线埋地较深,暂不迁移,采用分段截流,分段供水的方法,迁移不了的就地保护。

地下管线变形处理(1)燃气管道燃气管道一旦变形过大,会造成破损或接头脱落,燃气泄露。

发现泄露后应立即切断附近施工用电、用火,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再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管道造成破损的,可先采用管箍或管卡进行包裹处理,街头脱落的可将接头回复原位,在管口缠上密封胶带。

处理后应查明管道破损或接头脱落的原因,排除危害物,再进行管道复位。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管道弯曲过大,管道恢复后对管道四周基础进行加固,避免再次移位。

(2)自来水管道自来水管道破损可使用快速接头处理。

自来水管道在管道错动较大时,容易出现接头漏水,可将管道调直后,有快干水泥封堵接头部位,直到无水渗出再进行处理。

拐弯处还需要重新制作支墩固定。

(3)污水管污水管处理可参照自来水,接头部位也可采用注入聚氨酯堵漏。

(4)电力管线电力电缆发生泄露时应立即疏散附近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设置好警示装置,禁止靠近,并联系供电部门切断电源后进行维修。

(5)其他管线其他管线发现损坏时应保护好现场,避免人员靠近,同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安全。

管理组织措施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管线管道迁改方案

管线管道迁改方案

管线管道迁改方案管线管道迁改方案在城市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由于道路、市政建设等原因,管线管道需要进行迁改。

管线管道迁改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

因此,制定管线管道迁改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管线管道迁改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管线管道迁改方案的概念管线管道迁改方案是指针对城市建设和改建中原有管线管道不再满足现有需求而需要进行的迁改工程所制定的详细方案。

包括现场勘测、设计、审批、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综合性强的项目。

二、管线管道迁改方案的制定步骤1.可行性研究:通过对原有管线管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迁改可行性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现有的城市规划及相关法规,对迁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2.方案设计:在确认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现有的管道状态、迁移方向及所需材料等。

同时,要考虑到原有的管道系统是否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危害,遵守有关环保、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

3.方案审批:根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对方案进行审批,包括环评、安全评价等。

4.方案实施:方案实施需要有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方案要求,实施各个环节。

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等问题要保证监管与安全保障。

5.验收与监测:验收和监测是管线管道迁改方案重要的保障措施。

对于管道迁移、建设、使用后影响环境及社会安全的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成效与效果的实现。

三、管线管道迁改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1.前置工作需要做足:包括勘察设计、方案审批等阶段的工作,需要按照相关政策与法规执行,保证有关部门能够顺利审核通过。

2.安全保障措施:针对严峻的市政与施工安全状况,是在管线管道迁改方案制定中需要特别要注意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环保问题需重视:管线管道迁改方案涉及到的地点及周围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问题,需要多量重视并建立相应保障措施。

4.成本控制:进行管线管道迁改工程除了研究工作、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等成本之外,还包括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等成本,因此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管线迁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城市发展和道路改造,往往需要对城市管线进行迁改。

本方案针对某城市快速路上的高压天然气管线进行迁改,以确保施工和交通安全,同时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用气需求。

二、工程范围本次管线迁改工程范围为快速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高压天然气管线。

施工区域包括路面、路侧、人行道等。

三、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1)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包括迁改路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2)按照相关要求申请施工许可证,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3)开展现场勘察和地质勘测,明确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材质。

2. 迁改方案设计(1)根据勘测结果,确定新的管线走向,尽量避开地下其他公用设施。

(2)设计合理的管线布置方案和支撑结构,确保管线的稳定和安全。

3. 施工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挖掘机、施工工具、管线支撑材料等。

4. 迁改施工(1)挖掘:使用挖掘机按照设计要求挖掘沟槽,确保管线的埋设深度和位置准确。

(2)支撑: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支撑结构固定管线,避免管线移动和变形。

(3)连接:对新旧管线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和密封。

(4)检测:对迁改后的管线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检测,确保管线正常使用。

(5)还原:将施工现场还原至原状,包括路面修复、人行道修建和景观恢复等。

5. 安全措施(1)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牌和警戒线,提醒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区域。

(2)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监控和安全管理,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3)保持与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距离,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6. 环保措施(1)合理处置施工废弃物和泥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严格控制噪音和粉尘的扩散,采取相应的防尘、防噪措施。

(3)施工期间定期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四、施工进度(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管线迁改服务方案1. 管线迁改的定义管线迁改,是指在城市建设、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地下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管线需要迁移、改变的服务。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是在管线迁移的过程中,对于迁移后新区域的通信、电力、供水等服务做出规划、设计并实施的一系列工作。

2. 管线迁改的重要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城市道路林立、楼房密集,地下管线也越来越复杂。

一旦需要对某些区域进行修建、改建或扩建,就需要对管线进行迁移、改变,以保证城市供水、供气、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样,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天灾袭击时,管线的迁改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3.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的制定3.1 调研分析在制定管线迁改服务方案之前,需要先进行调研和分析。

对于即将迁移的区域,需要了解原有的管线布局、有关政策、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居民的生活需求等。

针对这些调研结果,有可能需要提出多种管线迁移方案,综合权衡后选择最优方案。

3.2 设计规划确定最优的迁移方案后,就需要进行管线迁移的设计规划。

在设计规划方案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管线的走向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新地点的管线敷设走向,并考虑与原有管线的衔接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管线,其敷设方式也不同,规划方案要保证迁移后的管线不受外界干扰。

3.2.2 管线直径和材料在设计管线迁移方案时,还需要确定管道直径和材料。

这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要求、管道的流量、耐压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断推进进步的技术和物料的使用。

3.2.3 设备设施设计管线迁移方案还需要涉及设备设施的设计。

这主要包括变电站、水泵房、通信专线等设施的布置及其规模和放置位置等。

3.3 建设实施在制定好设计方案后,开始进行施工建设。

首先,要进行地面与地下文物考古普查,确定施工范围。

然后,再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进行现场的监督和调度。

4. 管线迁改服务方案的实施管线迁改服务方案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管线改迁专项方案

管线改迁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有地下管线布局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为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本项目拟对现有地下管线进行改迁。

1.2 改迁范围本次管线改迁项目主要包括电力、通信、给水等管线,涉及区域为:潭头西路A0000~A1350段、潭头东路A2085处、华美路全段等。

1.3 改迁规模1.3.1 电力改造规模新建环网柜9台,新建箱变7台(30kVA、80kVA、100kVA、315kVA、630kVA各1台),新建10kV电缆17992米,新建低压电缆1684米,新建涂塑钢管2134米,新建铁塔1基。

1.3.2 通信改造规模迁改潭头西路全段1317m及华美路全段850m的通信管道,涉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

1.3.3 给水改造向西接入北斗路现状污水管道,完善消火栓系统。

二、改迁方案2.1 改迁原则2.1.1 安全可靠:确保改迁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2.1.2 优化布局:优化地下管线布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

2.1.3 经济合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迁成本。

2.2 改迁方法2.2.1 电力改造(1)拆除现状电缆沟,新建电缆通道。

(2)将现状台架开关改为高压环网柜,台架变压器改为箱变。

(3)新建环网柜和箱变,满足电力需求。

2.2.2 通信改造(1)拆除现状通信管道,新建通信管道。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信线路路由。

(3)确保通信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3 给水改造(1)向西接入北斗路现状污水管道。

(2)完善消火栓系统,确保给水安全。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3.1 施工组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下设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物资、后勤等小组,明确各小组职责。

3.2 施工管理(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完整版)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完整版)管线迁移施工方案

管道改线工程土建部分施工方案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编制单位:时间:一、工程概况根据**********总体规划,****街与****路交叉处将建设******商业区,场地内存在两条在役输油管线,分别为D508管道和D355.6管道。

为满足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两条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对两条管道进行局部迁移改造。

1、D508管道本管道输入介质为原油,设计压力2.5Mpa,设计输油温度30℃,正常输量700*104t/a,保温输送,强制电流的阴极保护,无伴行光缆。

一般线路段管道采用D508*8.0 L360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环氧粉沫(800μm)+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层(40mm)+聚乙烯夹克层(6mm),管顶最小埋深2.2米。

2、D355.6柴油管道本管道输入介质为柴油,设计压力2.6Mpa,设计输油温度45℃,正常输量283*104t/a,常温输送,强制电流的阴极保护,无伴行光缆。

一般线路段管道采用D355.6*7.1 L290直缝高频电阻焊钢管,常温型3PE 加强级防腐,管顶最小埋深2.2米。

3、自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地位于****市内,场地地形从整体下较平坦,地貌单元属于河口三角州,平原地貌地,地势平坦。

气候条件****地处中纬度地带,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多年平均降雨量673.2mm,年平均气温为18.4℃,最低气温-18.2℃(1954年1月2日),最高气温45.2℃(1976年8月8日),多年平均蒸发量2669.6mm,最大冻结深度130mm,无霜期270天,日照时数3678小时。

冬季多北风或西北风,平均风速在1.0~2.5m/s之间。

水域概况本区域原始地貌为水田,沟渠纵横,地表地下水丰富,水量充沛,弃荒后地表长满芦苇,高度在1.8m以上。

交通条件施工区段位于***路、***路、***道方干道附近,距离主干道最远处1.5公里,可利用农用路进入施工区域,局部需修筑临时路。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3篇)

管线迁改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市XX区域管线迁改工程2. 项目地点:XX市XX区域3. 项目规模:本次管线迁改工程涉及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等五类管线,总长度约5公里。

4. 施工周期:预计60天(具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5. 施工单位: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 设置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管理部、物资供应部、施工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管理。

-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现场管理。

- 施工队长:负责施工组织和管理。

- 质量安全员:负责质量和安全监督。

3. 材料设备- 管线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各类管线材料,如钢管、PVC管、PE管等。

- 施工设备:挖掘机、吊车、切割机、焊接机、测量仪器等。

4. 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 收集并审核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 电力管线迁改- 通信管线迁改- 燃气管线迁改- 供水管线迁改- 排水管线迁改2. 施工方法- 电力管线迁改:采用开挖方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线敷设,并进行回填和压实。

- 通信管线迁改:采用开挖方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线敷设,并进行回填和压实。

- 燃气管线迁改:采用开挖方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线敷设,并进行回填和压实。

- 供水管线迁改:采用开挖方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线敷设,并进行回填和压实。

- 排水管线迁改:采用开挖方式,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线敷设,并进行回填和压实。

3. 施工工艺- 开挖: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开挖范围和深度,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确保开挖质量和安全。

- 管线敷设:按照设计要求,将管线敷设到指定位置,确保管线间距和埋深符合规范要求。

- 焊接:对于钢管等需要焊接的管线,采用电弧焊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 回填和压实:采用土方进行回填,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

管线迁改方案

管线迁改方案

管线迁改方案一、背景介绍管线迁改是指对已有地下管道进行调整和迁移,通常出现在城市建设、规划变更、修路或河道清淤等项目中。

在这些项目中,已有的管线可能与新的建设需求或者市政规划相冲突,需要进行迁移。

管线迁改方案是针对该需求而制定的计划,旨在确保迁移过程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现有管线的影响。

二、迁改流程1. 项目调研和规划在实施管线迁改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项目调研和规划工作。

调研包括了解已有管线的类型、长度、位置等基本信息,以及新项目的需求或规划要求。

规划则是基于调研结果,制定管线迁改的具体方案以及时间节点。

2. 管线迁移设计根据调研和规划结果,进行管线迁移的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需要考虑到现有管线的布局、管径、材质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

设计中要确定新管线的走向、长度、管径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技术计算和模拟分析,以确保新管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准备在进行实际迁改操作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施工方案,调配必要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同时要进行现场勘察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管线迁改操作管线迁改操作是整个方案中最关键的一步。

操作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具体操作包括挖掘土方、拆除旧管线、安装新管线以及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试等。

5. 跟踪监测和验收在管线迁改操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跟踪监测和验收工作。

通过监测新管线所承受的负荷和压力等指标,确保新管线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迁改结果符合规范和要求。

三、风险控制管线迁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对现有管线的损坏、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风险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范,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提前进行充分的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针对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案,并提前准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4)1.1 编制依据 (4)1.2 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4)2.1 工程简介 (4)2.2 管线概况 (5)2.3 自然条件 (6)三、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 (7)3.1 施工部署 (7)3.2 生产组织机构 (7)3.3 管线迁改总体方案 (8)3.4 施工筹划 (8)3.5 施工工期计划 (8)3.6 劳动力配置 (9)3.7 机械设备配置 (9)四、管线迁改方案 (9)4.1 污水管线迁改方案 (9)4.2 雨水管线迁改方案 (10)4.3 给水管线迁改方案 (11)4.4 燃气管线迁改方案 (12)4.5 强电管线迁改方案 (13)4.6 弱电管线迁改方案 (14)4.7 路灯管线迁改方案 (15)五、管线改迁施工工艺 (16)5.1 雨污水管线迁改 (16)5.2 给水管道迁改 (21)5.3 燃气管线迁改 (25)5.4 电力管线迁改 (28)5.5 弱电管道迁改 (30)六、质量保证措施 (31)6.1 质量保证体系 (31)6.2 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34)6.2.1 组织保证 (34)6.2.2 制度保证 (34)6.2.3 技术交底制度 (34)6.2.4 质量控制措施 (34)七、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4)7.1 组织保证措施 (34)7.2 管理和技术措施 (35)7.3 经济保证措施 (35)7.4 资源保证措施 (36)八、管线迁改应急预案 (36)8.1 管线迁改施工的预防及保护 (36)8.2 应急响应 (37)8.3 应急措施 (37)8.4 善后处理 (37)8.5 事故调查及责任追究 (38)九、安全技术措施 (38)9.1 一般要求 (38)9.2 管线安全保证措施 (39)9.3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39)9.4 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40)9.5 消防措施 (40)9.6 交通安全保证措施 (40)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1)10.1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措施 (41)10.1.1 文明施工目标 (41)10.1.2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41)10.2 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42)10.2.1 环境保护目标 (42)10.2.2 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42)10.2.3 环境保护体系 (42)10.2.4 环境保护重要控制点 (42)10.2.5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43)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三工区施工现场勘查资料。

(2)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三工区施工设计图。

(3)国家现有的有关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技术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20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1994);《城镇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G/TJ08-2031-2007);1.2 编制原则(1)积极响应和遵守业主关于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2)全面履行协议,确保实现业主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3)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守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管线迁改的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遵守国家质量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管线迁改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5)重视环保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做好水土保持。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土建二标三工区地处西湖区,本工程共包含两站两区间(八月湖路站~丁家洲站区间、丁家洲站、丁家洲站~观洲站区间、观洲站)。

其中观洲站为南昌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2座车站,为地下车站,车站位于云锦路与抚生南路交叉路口,沿抚生南路南北向布置。

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云锦路现状道路4宽为24m,为双向6车道,抚生南路南侧现状道路宽为22m,为双向6车道,北侧现状道路宽为28m,为双向6车道。

车站西北、西南、东南侧现状均为空地,车站东北侧为乔木树林,东侧有桃花河。

观洲车站平面图见详图2.1.1-1。

图2.1.1-1 观洲站车站航拍平面位置图2.2 管线概况观洲站施工涉及迁改的管线分为雨水、污水、给水、燃气、强电、弱电、路灯等七种,主要集中于车站上方,沿抚生南路南北方向布设,主要布设在人行道、机动车道、或绿化带下方,管线比较密集、复杂。

管线改迁总体方案为施工期间管线改迁至基坑外部(部分管线永久迁改),车站施工完成后回迁部分管线。

具体管线情况详见表2.2.1-1。

观洲战管线分布详见附图一。

562.3 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南昌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南昌3~5月阴冷多雨,4月开始进入汛期,6~8月温高湿重,降水集中,易发暴雨洪涝,汛期与伏秋期在此季交汇,7、8月常有伏旱发生;12月~次年2月湿冷,多大风。

年平均气温17℃~17.7℃,年降雨量1600~1700mm ,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

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7、8月最多,2、3月最少。

7(2)水文情况根据地下水含水空间介质和水理、水动力特征及赋存条件,本合同段沿线地下水类型可分为上层滞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三种类型。

(3)地质情况观洲站车站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残坡积层、第三系新余群基岩及白垩系基岩组成。

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黏土、细砂、中砂、粗砂、砾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钙质岩层,车站及区间地质情况见表2.3.1-1。

三、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3.1 施工部署管线迁改由各自对应的专业管线作业队实施,以确保管线迁改安全保质按期完成。

项目部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质量、进行管控。

3.2 生产组织机构建立管线迁改施工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保证管线迁改施工质量安全达到合格标准。

组 长:李堃副组长:丁彦东 夏怀岩 卢旺旺 组 员:胥中良仇宝宝 桓登朝 王正乾83.3 管线迁改总体方案管线迁改按照车站施工顺序主要分为两期施工。

其中一期迁改影响车站主体施工的管线,二期迁改影响附属结构施工的管线及回迁部分管线,将影响车站结构施工的管线迁改至附属结构外,横穿车站顶板的管线迁改至车站逆做顶板上方汇入云锦路。

3.4 施工筹划观洲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设计出图时间顺序东侧管线迁改先后顺序为:排水、给水、燃气、弱电、强电;西侧管线迁改先后顺序为:排水、给水、燃气、弱电、强电。

3.5 施工工期计划3.6 劳动力配置管线迁改劳动力配备详见下表。

现场作业人员使用按实际施工情况随时增减,以确保本工程顺利施工为准。

3.7 机械设备配置管线迁改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详见下表3.7.1-1。

四、管线迁改方案4.1 污水管线迁改方案4.1.1观洲站污水现状观洲站DN500mm的砼污水管位于车站西侧结构上方,影响车站结构施工。

观洲站污水管线现状统计详见下表4.1.1-1。

9表4.1.1-1 观洲站污水现状统计表4.1.2观洲站污水管线迁改方案观洲站污水管线现位于车站西侧附属结构上方。

污水管线一期临迁至西侧附属结构外,污水管线二期回迁至东侧附属结构上一根,西北侧附属结构上方一根。

污水管线迁改路由详见下图4.1.2-1。

图4.1.2-1 观洲站污水管迁改路由4.2 雨水管线迁改方案4.2.1观洲站雨水管线现状观洲站雨水管线共三根,DN800mm的砼雨水管线位于车站西侧附属结构位置,DN500mm的砼雨水管线位于东侧车站结构位置,DN1200mm砼雨水管线横穿车站结构位置,分别影响本工区车站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

雨水管线统计现状由下图详见4.2.1-1104.2.1-1观洲站雨水管线现状统计表4.2.2观洲站雨水管线迁改方案观洲站雨水管线共三根,其中沿抚生南路东西两侧雨水管线一期改迁至车站附属结构外侧,横穿抚生南路雨水管线永迁改至车站逆作顶板上,二期雨水管线原位回迁。

雨水管线迁改路由详见下图4.2.2-1图4.2.2-1 观洲站雨水管迁改路由图4.3 给水管线迁改方案4.3.1观洲站给水管线现状观洲站给水管共有3根,DN300mm的铸铁给水管线位于东侧车站顶板位置,DN600mm的铸铁给水管线位于北侧附属结构位置,DN600mm的铸铁给水管线横穿车站主体结构,影响本工区车站结构及附属结构施工。

详见表4.3.1-1。

11表4.3.1-1 观洲站给水管线现状4.3.2观洲站给水管线改迁方案观洲站给水管共有2根,给水管线一期迁改,其中沿抚生南路东西布置的两条给水管线,临迁至东西两侧附属结构外,横穿车站沿云锦路东西敷设的给水管线永迁至车站逆作顶板上;二期东西给水管线原位回迁。

迁改路由详见图4.3.2-1。

图4.3.2-1 观洲站给水管线迁改路由图4.4 燃气管线迁改方案4.4.1观洲站燃气管线现状观洲站燃气管线有2根,其中DN200mm的铸铁燃气管道,位于车站主体上方,DN400mm的铸铁燃气管道,沿云锦路方向横穿车站,影响本工区车站结构施工。

观洲站燃气管线现状详见表4.4.1-1。

1213表4.4.1-1 观洲站燃气现状4.4.2观洲站燃气管线迁改方案观洲站现有燃气管线两根,燃气管线一期迁改,其中沿抚生南路DN200mm 燃气管线迁改至东侧附属结构外,沿云锦路东西布置的DN400mm 的管线永迁至车站逆作顶板上方;二期沿抚生南路DN200mm 的燃气管线原位回迁。

管线迁改途径详见图4.4.2-1。

图4.4.2-1 观洲站燃气管线迁改路由图4.5 强电管线迁改方案4.5.1观洲站强电管线现状观洲站强电管线现有2条管廊,其中Ø600*400mm 管廊沿抚生南路东侧敷设,Ø300*400mm 管廊沿抚生南路西侧敷设,其中西侧管廊为空管廊,无管线,影响本工区车站施工。

详见下表4.5.1-1。

管线4.5.2观洲站强电管线迁改方案观洲站强电管线现有2条管廊:一期强电管线迁改,其中沿抚生南路东西两侧布置的强电管线,临迁至东西两侧附属结构外,在车站逆作顶板上永迁连接;二期东西两侧管线原位回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