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所辖县(市区)概况

合集下载

焦作市概况及风景区介绍

焦作市概况及风景区介绍

焦作市概况及风景区介绍位置: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气候:平均气温12.8℃——15.5℃,7月最热,1月最冷●面积:4071平方公里人口:目前约360万●行政区划分:2个县级市(沁阳、孟州)4县(温县、武陟、修武、博爱)5区(解放、山阳、中站、马村、高新)交通信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铁路: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等高速路:焦郑、焦晋公路:106、107、310等国道●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6种:煤、耐火粘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岩、地下水四大怀药怀山药:滋补益肾、补中益气怀牛膝:补肝益肾、强壮筋骨怀地黄:生则凉血、熟者补肾怀菊花: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小吃三绝:修武五里源松花蛋、武陟油茶、怀庆府闹汤驴肉历史名人:司马懿、李商隐、韩愈、许衡、朱载育、竹林七贤等。

1、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1)云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境内。

(2)距离市区35公里,交通便利,从宾馆出发约1个小时到达。

2、北方三峡——青天河(1)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博爱县境内。

(2)距离市区约50公里,因山路盘绕,从宾馆出发要1.5小时到达。

3、奇约凶险——神农山(1)神农山,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焦作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

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2)距离市区33公里,从宾馆出发约1.5小时到达。

4、焦作影视城(1)位置:焦作市区北郊;(2)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3)距离宾馆11公里,交通便利,从宾馆出发约30分钟到达。

5、温县陈家沟(1)位置:焦作市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2)距离市区35公里,从宾馆出发约1.5小时到达。

6、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1)位置:焦作市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2)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3)距离市区35公里,从宾馆出发约1.5个小时到达。

焦 作 市 简 介

焦 作 市 简 介

焦作市简介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辖2市4县4区,面积4071平方公里,人口330万人。

市区建成区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4万人。

焦作是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的发祥地,是历史名人韩愈、李商隐、司马懿、许衡、朱载育的故里。

这里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坛等旅游胜地,有嘉应观、妙乐寺等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条件优越,原煤、耐火粘土、铝钒土等矿产丰富,水资源充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柳、焦新、太焦、侯月四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全市公路密度居于河南省首位,地方自筹资金修建了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黄河公路大桥,使焦作成为豫西北、晋东南地区重要枢纽。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将从焦作经过。

改革开放以来,焦作经济迅速发展,由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冶金、能源、旅游、化工、建材、轻纺、食品等综合发展的新兴城市。

焦作工业实力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化工、能源和铝工业基地。

农业基础条件良好,是全国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优质专用小麦、特用玉米、种子和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在国内享有盛名。

旅游业发展迅速,重点景区客流量居全省前列。

焦作自然环境优美,正在着力打造山水游品牌,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旅游城市。

焦作经济发展环境优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经济秩序的规范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焦作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诚实守信,人心思进,拥有投资兴业、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2001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5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0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均居河南全省前列。

焦作温县县城简介

焦作温县县城简介

焦作温县县城简介温县【地理位置】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

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口为40.88万。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

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

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

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

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春秋盟书"等。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

盛产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

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交通】焦作的旅游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焦作是河南省交通发达地区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京广,南连陇海,北至太原;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国道融会贯通,与地方路网纵横交错,与省会郑州、中岳嵩山、古都开封、洛阳、山西晋城之间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内。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

洛阳一郑州一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一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五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上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

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

【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温县的工业、农业、电力、交通、邮电、商贸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更加优越。

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机械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制鞋、五金、医药为主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资源、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温县强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坚持扶优育强、项目带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温县已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的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的荥阳、巩义,洛阳市的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的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的宏观区位优势,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的战略支撑点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的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的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是焦作“梦幻山水”的杰出代表。

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和1116.9米,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的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和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的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是我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区域,也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3.5%,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三)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焦作简介介绍

焦作简介介绍
焦作的城市规划还注重保留和弘 扬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建筑风貌 、城市色彩、公共空间等方面的 设计,展现焦作独特的城市风貌
和历史文化底蕴。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交通基础设施
焦作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合理,公共 交通系统便捷。此外,焦作还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 网,便于城市与外部的联接。
市政设施
可持续发展
焦作市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通过产业结构优化、 资源节约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途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绿化建设
焦作市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化工程不仅美化城市 环境,还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06
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
Chapter
社会保障和民生福祉提升
1 2 3
社会保障体系健全
焦作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 活。
住房保障工作加强
焦作市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完善住房供应体 系,推进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提高城乡居民 住房条件。
扶贫攻坚成果巩固
焦作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巩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实现全面小康。
焦作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 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 • 经济产业和发展现状 • 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 •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 社会事业和民生福祉
01
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Chapter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地理位置
焦作市位于中国华中地区,河南 省西北部。
区域范围
焦作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 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4,071平 方公里。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焦作地区地质概况

1、焦作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焦作市地处北纬34°48′16″~35°29′30″,东经112°32′48″~113°39′45″之间,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得陵川搭界,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得荥阳、巩义,洛阳市得孟津隔河相望,西与济源市毗邻,东与新乡市得辉县、获嘉、原阳接壤,具有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得宏观区位优势,就是中原城市群“金三角”得战略支撑点与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全市得地貌特征呈现北山、中川、南滩得特点。

山区奇峰屹立,绿林缠绕,沟深谷狭,溪流潺潺。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得五大园区皆分布于此,就是焦作“梦幻山水”得杰出代表。

区内著名主峰茱萸峰、紫金顶海拔高度分别为1327米与1116、9米,就是南太行中最为雄险得绿色明珠;丘陵区地势平缓,多为梯田与山前冲积扇砾石坡地,就是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得主战场;平原区属太行山南麓冲击平原,平均海拔130米左右。

该区土地肥沃、林丰粮茂,就是我省主要得粮食高产区;滩区地处黄沁河冲洪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得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得凹地平原,平均海拔95米,可细分为洪积冲积平原,沙丘及丘间沙地,古黄河滩地、河漫地、岗地、洼地六种微地貌类型。

该区域就是我市最重要得自然湿地区域,也就是防沙治沙得重点与工业原料林得主要分布区。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较大,海拔高度85~1300米。

东西最长处98公里,南北最宽处55公里,国土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

其中海拔低于200米得平原约2959、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得73、5%,海拔200米以上得丘陵与山区约1066、5平方公里,占26、5%。

(三)气候概况焦作市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与,四季分明。

春暖干旱,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冷少雪。

全年平均气温为11、4~14、9℃,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43、6℃。

焦作概况2

焦作概况2

2 研究区域概况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畔,太行山南麓,处于华北、华东、华中通向西北的咽喉地带,地跨东经112º43'31"-113º38'35"和北纬34º49'03"-35º29'45"之间。

市境东西长102.05 公里,南北宽75.43 公里,土地总面积4000.89平方公里。

现辖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四个行政区和一个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博爱县、武陟县、修武县、温县四县和沁阳、孟州两个县级市。

东与新乡市的获嘉县、辉县市、原阳县毗邻,南隔黄河与郑州市及其所辖的荥阳县、巩义市和洛阳市的偃师县、孟津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邻,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

2.1.1自然条件概况(1)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量适中,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生长焦作市处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少雪、年平均气温14.1-14.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79.4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6.93 千卡/平方厘米,年活动积温在4500℃-4900℃,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600-700 毫米,无霜期200 天,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2)水资源丰富,为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良好条件焦作市境内有黄河、沁河、丹河、沙河等河流通过,水资源丰富,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弥补了灌溉水资源及生活用水的不足,也是平原区土壤产生、形成的主要动力条件。

另外,这里还是太行山地下水的天然汇集地,总储量达12.4亿立方米。

丰富的水资源,为该市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地貌类型多样、土壤种类多、耕地质量好该市地貌类型多样,由山区和平原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北部为绵延千里的太行山脉,南部为黄河、沁河冲击平原,造就了潮土、褐土、石质土、粗骨土、棕壤等繁多的土壤类型(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92 分类,下同)。

焦作概况

焦作概况

【赴云台山途中讲解】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0平方公里,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9公里。

焦作市总人口350多万,市区人口80多万。

焦作的地理位置很是独特,可以用一个顺口溜来形容:“头枕太行山,脚踏黄河滩,中间夹个牛角川”。

意思是:焦作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市相望(与郑汴洛一衣带水),西南与洛阳市相连,东邻新乡市。

焦作市下辖的五区(山阳区、解放区、马村区、中战区、高新区)二市(孟州市、沁阳市)四县(武陟县、修武县、博爱县、温县),均位于黄河与太行山所形成的形似牛角的“牛角川”内。

巍巍太行横亘于北,滔滔黄河奔流于南,按照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山南水北为阳,因此,人们又称“焦作”为“山阳”。

焦作位于太行山前黄河之滨的缓坡地带,具备地理上所谓的山阳、河阳、地阳的微地形特征,这种背山面水的小环境非常符合中国传统人居文化推崇的优秀人居生态环境条件,是古代城市村镇选址追求的理想地带。

正是这一方水土孕育了驰名中外的四大怀药和太极文化。

焦作名字的由来:第一种说法:“焦家作坊”的简称,焦为姓氏,作是作坊,焦家作坊是一个以烧制瓷器的作坊,生意兴隆,在当地颇有名气。

目前在焦作,还有马作、上白作等地名。

第二种说法是源于民间的传说:在古时候,这里是漫无边际的荒野,枣林丛生。

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一批移民,见到这里枣果累累,尚可充饥,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以枣为食,开荒种地,并把枣果收摘晒干储藏起来。

这种枣果经过晒干焦酥可口,解决了人们的越冬口粮困难。

为了纪念这种“焦枣”对人们的功绩,就以“焦枣”作地名,表示人们对焦枣的怀念。

历代人们在这里开荒种地,使荒野变为大片良田,在生活中逐渐把“枣”字串读成“作”字,把“焦枣”称为“焦作”。

焦作有很出名的十大怪: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焦作是一个煤城,确实如此。

我们焦作第一怪就是:万年宝藏地下埋,指的是焦作的煤炭资源,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 情 简 介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

现辖2市4县4区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2.03万,其中市区人口81.12万,城镇人口133.1万。

2005年,焦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8亿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8.7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33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430元、3831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80.91亿元。

焦作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

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

焦作有着便利的交通优势。

它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境内有焦枝(焦作--枝城)、焦太(焦作--太原)、焦新(焦作--新乡)、月侯(月山--侯马)四条铁路线,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交通便利。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53公里,公路密度121.6公里/百平方公里,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境内已建成焦郑、焦晋两条高速,通车里程达125公里,正在建设焦温、新焦济、济洛三条高速,“十五”末,焦作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中心城市到各县市均可实现高速连接,届时将构筑起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全市的高速公路网也将与京珠、太澳、连霍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通,焦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经济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焦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一是矿藏十分丰富。

有矿产资源4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其中煤田可开采储量6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耐火粘土埋藏浅,易开采, 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5049万吨;铁矿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 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石灰石预测储量100亿吨,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

二是水资源充沛。

焦作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还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有群英、青天河、白墙、顺涧等较大水库,即将修建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从中心城区斜穿而过,这些都给焦作带来了充裕的地表水资源;特别重要的是,焦作市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北部山区及晋东南山地约14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均为焦作地下水的补给区,这些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和部分降水,在复杂的地质构造控制下,汇集到我市,形成较为丰富的岩溶水资源,目前已探明地下水储量35.4亿立方米。

另外,在焦作北部太行山南麓分布着约500平方公里的山前岗地和砾石倾斜平地,地质坚硬稳固,地层耐力巨大,且近邻矿点、水源、交通干线和城镇,是极为理想的工业用地,同时也非常适宜建造高层建筑。

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

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境内现有焦作电厂、丹河电厂、爱依斯电厂、金冠能源等大型电厂,电力装机总容量302万千瓦。

正在规划建设的紫陵、九里山、丹河三个电厂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建成后焦作将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现已开发建成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区,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月山寺市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央电视台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等现代休闲娱乐场所。

由云台山、青龙峡、峰林峡、神农山、青天河五大园区组成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历史积蕴丰厚,拥有府城遗址、嘉应观等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焦作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焦作山水品牌开始在全国叫响,目前已成为一个全国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云台山景区已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2004年“五一”黄金周,云台山景区在国家监测的99个重点景区中,又取得了游客人数第8、门票收入第5的良好佳绩。

焦作具备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近年来,焦作市根据“依托老城、开发新区,环形扩张,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改造拓宽了东环路、西环路、塔南路等城市交通干道,全面加强了焦南组团、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区的主要道路已经建成,党政机关、中心汽车站、河南理工大学等已完成向南的迁移,城市的发展空间明显打开,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超过70平方公里。

国家重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焦作利用天然气管网已经建成,全市能源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开展了大规模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活动,大力整治市容市貌,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高。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优惠的政策。

为了让外商降低投资成本、快速得到回报,焦作市先后出台了《焦作市鼓励市外投资者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焦作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实际利用外资奖励办法》、《焦作市委托招商暂行办法》等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在土地、税收、审批、行政服务等方面给外来投资者提供一系列的优惠,减免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规划、城建、环卫、绿化等费用,真正使外来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能发展。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高效的服务。

焦作在全省首家成立了三级行政服务中心,并大幅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周内办结,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企一策。

制定了《焦作市为外来投资者全程服务办法》,成立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专门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政策和环境咨询、项目审批、注册登记以及案件投诉、户口迁移、子女就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实行外来投资者与职能部门的“零接触”。

致力于投资环境的评价、考核,制定了《焦作市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焦作市投资环境评价办法》,在2002年全省投资环境检查中名列第一,在2003年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评中名列第二,2004年焦作市又被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

来焦投资兴业,将可以享受到安全的保护。

焦作专门设立有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建立了快速反应的投诉调解机制,全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防止针对外来投资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专门制定了《关于建立举报制度从严查处“三乱”行为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举报的“三乱”行为,一经查实,奖给举报人2万元人民币,免去直接责任人的职务,并追究责任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

依托市公安局成立了经济110特警队,为企业和生产经营者保驾护航,严厉打击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严肃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案件。

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焦作投资兴业,美国爱依斯、英国普林斯顿、韩国电力公社、新加坡RB公司、香港华润、内蒙古蒙牛、黑龙江中植、甘肃兰澳、江苏嘉华、南通远大置业、上海骏利、北京瑞联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焦作,投资领域涉及电力、环保、食品加工、冶金、房地产等行业,许多投资者已经取得丰厚的回报,并有追加投资的意愿。

2005年,全市利用外来资金达到121亿元,全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焦作市解放区解放区是焦作市的中心城区,也是焦作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29.2万,是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技先进区和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区。

近年来,我们立足区情,抢抓发展机遇,以建设经济强区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坚持商贸兴区、工业强区、环境立区和依法治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5亿元,增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增长130%;招商引资完成3.5亿元,增长10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70万元,增长35.1%。

国内生产总值连续3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收入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招商引资连续3年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速度。

解放区商贸业发达,拥有百货大楼、新亚商厦、贸易大厦等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综合商场8家,各类专业市场25个,实现专业化经营的商业街5条。

2003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亿元,占GDP的74%目前,在建、拟建商业项目32个,项目总投资14.7亿元,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商业经营面积70万平方米。

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辖区有名列全市十大景区之首的黄河文化影视城。

全区共有星级涉外饭店4家、旅游定点商店5家、旅行社10家等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已基本形成了"旅游在景区、消费在解放"的发展格局。

全区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余家,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化工、建材、医药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体系。

200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完成2.31亿元,占GDP的24%。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牢固树立"环境也能产生生产力"的理念,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重点,以清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压减收费项目、规范行政行为为主要内容、率先在区、乡(街道)两级建立了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服务快速通道;先后出台了《中共解放区委、解放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解放区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解放区鼓励市外投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成立招商局,拨付专项经费,指派专人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定向招商,不断拓宽招商领域,完善服务措施,为外来投资者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解放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和解放区(温州)项目发布会,收获颇丰,全区重点项目已由年初的53个调整为64个,总投资达到49亿元,解放区已经成为外来客商的投资福地、创业乐土和生活乐园。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地处焦作市中心城区。

北依太行山与山西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全区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辖2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21个行政村、10个实业公司、32个社区居委会。

全区总人口22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8万人,农业人口4万人。

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0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元。

山阳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古山阳城所在地,始建于战国初期,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在秦汉、三国及南北朝时期设县制,因东汉晚期汉献帝刘协被贬封山阳公而闻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