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导航基础知识

飞机导航基础知识
飞机导航基础知识

飞机导航基础知识

7.1航向

即飞机机头的方向(航向角是由飞机所在位置的经线北端顺时针测量到航向线的角度);

航向角的大小由飞机纵轴的水平投影线与地平面上某一基准线之间的夹角来度量。

【基准线:为真子午线(地理经线)的叫真航向;

基准线:为磁子午线(地理磁线)的叫磁航向;

基准线:为真子午线(地理磁场与金属机体磁场的合成磁场的水平分量)的叫罗航向】

7.2方位角

以经线北端为基准,顺时针转到水平面上某方向线的夹角。

分为电台方位角、飞机磁方位角、相对方位角

7.3航迹与航迹角

飞机重心在地面投影点移动的轨迹,叫航迹。

以飞机经线北端顺时针转至航迹的角度饺子航迹角。

7.4偏流角

当有侧风时,飞机的实际航迹就会与飞机的航向不一致;

航向线与航迹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偏流角;航迹线偏向航向的右侧叫正偏流角,反之为负偏流角。

7.5偏航距离

从飞机实际位置到飞机航段两个航路点连线间的垂直距离。

7.6地速

飞机在地面投影点移动的速度,即飞机相对于地面的水平移动速度。

7.7空速

飞机相对于周围空气的运动速度。

7.8风速与风向

指飞机当前位置处于相对地面的大气运动速度和方向;

空速、地速与风速三者之间的关系:

地速(Sg)=空速(Sa)+风速(Sw)

7.9航路点

飞机的飞行目的地、航路上可用于改变航向、高度、速度等或向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报告的明显位置,叫做航路点。

7.10侧滑角

飞机所在位置的空速于飞机纵轴平面的夹角

无线电导航与导航参量

无线电导航的实现----接收和处理无线电信号:

导航台位置精确已知

接收并测量无线电信号的电参量

电参量与导航参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有关的电波传播特性,电参量转换成导航需要的、接收点相对于该导航台坐标的导航参量。

导航参量—表示飞机位置与基准点(一般为导航台)之间关系的一些参数。

典型导航参数:位置、高度、方向、距离、距离差等

位置线的定义

在无线电导航中,通过无线电导航系统

测得的电信号中的某一电参量(如幅度、

频率、相位及时间延迟等),可获得相应

的导航参量,对接收点而言,某导航参

量(如方向、高度、距离、距离差等)

为定值的点的轨迹线叫做位置线。

几何定位方法——用几何线或面相交来完成定位的方法

无线电定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

是无线电导航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导航与平面导航

飞机导航—严格讲都是空间导航问题

空间导航的定位喜爱通过位置面相交来实现

飞机的空间导航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导航问题

在远距离导航中,飞机的高度同它到最近导航台的距离相比较是很小的,可以近似按平面导航来处理;

即使是近距离导航,飞机是装有数据计算机和有高度数据输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修正来测得飞机的地平面位置。

位置线的类型:直线、圆、等高线、双曲线。

相应地,可以吧导航系统划分为:

#侧向系统,如VOR、ADF的位置线是直线;

#测距系统,如DME的位置线是平面上的圆;

#测高系统,如LRRA(以地心为圆心的圆);

#测距差系统,如利用测距差原理工作的奥米伽、罗兰系统等,其位置线为双曲线,这类系统也叫双曲线系统导航。

用圆位置线与直线位置线相交的方法,确定飞机位置

M,该定位法叫

,也叫

极坐标定位;

用两个圆位置线相交的方法,确定飞机位置M,该定位法叫

两个圆位置线有两个交点,出现定位双值;

采用三?定位,即用三个地面台,确定三个圆位置线,可确

定飞机的唯一位置M。

用两条直线位置线相交的方法,确定飞机位置M,

该定位法叫做

双曲线定位:

利用奥米伽导航系统(或罗兰系统)测量得一组两个导航台的距离差,得到一组双曲线位置线,同时再测出另一组导航台的距离差,得到另一组双曲线位置线,用其交点确定飞机的位置。

无线电导航定位方法的优先级选择

1.ICAO:实用性优先

2.FAA:准确性优先

区域导航定义:

采用领路点以外的导航设备,实现在某区域内引导飞机沿航路点飞行,即为区域导航。

区域导航系统:现代民用飞机普遍使用以VOR/DME为基础的RNAV系统,即VOR/DME RNAV系统(特点:成本低;多航线导航;精度高)。

VOR/DME RNAV系统是如何实现区域导航的?

#航路点与地面信标的坐标是确定的

#测量VOR方位和飞机与地面信标的(斜)距离(以及气压高度)

#计算出登记到航路点的航向、距离由距离和速度可以计算出抵达航路点需要的飞行时间实现对飞机的导航引导。

RNAV三角形

对精准导航来说,上述的RNAV三角形必须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实际情况是飞机到DME地面信标台的距离是按斜距给出的)所以必须解出斜距三角形

典型的RNAV系统方框图

所需导航性能(RNP)

#FMC给起飞、航路飞行、越洋飞行、航站飞行和进近阶段

提供默认的要求导航性能值。

#要求飞机必须满足指定空域所要求的导航精度

RNP有两个值:距离,概率

如,一家飞机预定在RNP10的航路上运行:

则,在95%的飞行时间内,它能够到达其导航系统控制的、

预定航路上的10海里的指示位置范围

基于性能的导航PBN

在相应的导航基础条件下,航空器沿航路及仪表飞行程序在制定空域飞行时,对机载系统的精确性、完好性、可用性、连续性及国内等方面的性能要求。

传感器导航是基于性能导航

5. 思考题

5.1 按飞机导航实现方法及原理不同,飞机导航技术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目视导航:目视观测

仪表(推算法/惯性导航)导航:借助飞机仪表人工导航,不受天气、地理条件的限制,保密性强,属于自备式导航,存在位置累计误差;

天文导航:借用星体导航,高于20km高空使用(受云雾和大气散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积累位置误差,属于自主式导航系统,现代飞机运用不多无线电导航:通过无线电信号某一电参量测定导航参数

组合导航: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自主性,高动态性,抗干扰性,组合导航系统将多种导航系统的信息相结合,能够为载体提供包括姿态、速度和位置等的全姿态导航信息,输出的导航数据频率较高,导航信息的精度比单一的导航系统精度高,各种导航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达到优势互补,在各个导航系统进行浅组合时,各个系统不互相影响。

5.2 航向角是如何定义的?磁航向角是如何定义的?磁航向角如何度量?、

答:航向角:飞机纵轴的水平投影线与地平面上某一基准线的夹角磁航向角:以磁子午线(地理磁线)为基准线测得的航向角

以磁子午线为基准线,度量飞机纵轴的水平投影线与磁子午线的夹角

5.3 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

答:以飞机所在的经线北为基准,顺时针转到某一方向线的夹角叫做方向角

5.4 航向角、电台方位角和相对方位角之间的的关系是什么(作图并写出关系表达式)?*

5.5 机载无线电导航系统可以获得的位置线有哪几种类型?

答:圆位置线,直线位置线,等高线,双曲线

5.6 按位置线的不同组合,常用的飞机无线电导航定位有哪几种方式?

答:ρ-θ定位/极坐标定位(圆位置线+直线位置线)

ρ-ρ定位(圆位置线+圆位置线)→ρ-ρ-ρ定位

θ-θ定位(直线位置线+直线位置线)

双曲线定位(现不常用)

5.7 以VOR/DME为基础的区域导航,其基本方式有那两种?

答:ρ-θ方式,ρ-ρ方式

5.8 画出以VOR/DME为基础的RNAV三角形,简要说明飞往某个航路点的航向和距离是如何确定的。

通过VOR/DME 测得飞机所在位置的距离ρ

1和磁方位θ

2

,航路点的距离ρ

2

和磁方位θ

2

对于VOR/DME是确定已知的。根据正余弦定理计算得出飞机接下来

飞行所需的ρ

3,θ

3

航模知识题参考答案汇总

航模基础知识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航模包括 ( A ) A)航空模型航天模型B)航空模型航天模型及车模船模 C)航空模型航天模型和船模 D)航空模型 2. 相同上反角以下布局稳定性最大的是(A ) A)上单翼 B) 中单翼 C)下单翼D) A和C 3. 电动航模最常采用哪种电池提供动力( B ) A) 镍氢电池 B) 锂电池C) 铅蓄电池 D) 干电池 4.垂尾的作用是什么( A ) A)控制航向 B) 减小阻力 C) 增加阻力 D) 控制飞机俯仰5.下列那种形式的飞机最省电( D ) A) 涵道飞机 B) 3D飞机 C)腰推飞机 D)滑翔机 6.常见的飞机的可靠转向方式是什么?( C ) A. 副翼 B.方向舵 C.副翼+升降舵 D.差速 7.锂电池1S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正常电压是多少( C ) A)1.2V B)3.8V C)4.2V D)12V 8.常规飞机的升力中心大概在哪个位置( A ) A) 机翼前三分之一平均弦长处 B) 机翼后缘处 C) 机身二分之一处D) 机翼前缘处 9 .电子调速器需要与哪些设备连接( D ) A)电池 B)电机 C) 接收机 D) ABC

10. 在航模飞行之前,正确的操作是( A ) A) 先打开遥控再接通动力电源 B) 先接通动力电源再打开遥控 C) 同时打开遥控接通动力电源 D) 都不对 11.当航模出现意外炸机时对于设备的操作正确的是( A ) A) 先拔掉电源B) 先关掉遥控 C) 先检查飞机 D) 先收完油门 12.常用锂电池飞行电压一般不得低于( B ) A)2.8V B)3.7V C) 4.0V D)4.2V 13.下列那种设计适用于高速飞机( D )。 A) 直翼飞机B)下单翼飞机 C) 双凸翼形的飞机 D) 后掠角大的飞机 14.翼尖涡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B ) A)飞机飞行速度过快 B)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C)螺旋桨气流影响 D)机翼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差距 15.襟翼的基本效用是什么?( B ) A) 减速 B) 增加升力 C)增加稳定性 D) 增加机动性 16.下了说法正确的是( A ) A)无刷电机配备无刷电子调速器 B)有刷电机配备无刷电子调速器 C)无刷电机配备有刷电子调速器 D)都可以混合使用 17.现在你在用KT板作为材料制作一架飞机,在综合考虑强度和重量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的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

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的结构 飞机的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的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航模DIY-群基础知识(翼型)

机翼 机翼是模型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模型飞机性能的好坏往往决定于机翼的好坏,良好的机翼应该能产生很大的升力和很小的阻力,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不容易变形而且容易制作。决定机翼产生升力大小的因素很多,与机翼面积、速度等直接有关,不过这些因素往往不能够或不便于改变,譬如空气密度,我们不能改变;机翼两积、通常受到比赛规则的限制;飞行速度不容易控制,而且对竞时的模型飞机来说,速度愈小愈好。这样一来,要想增大升力只能从增大升力系数着想了。在减小机翼阻力方面也是这样,主要是设法减小机翼产生的阻力系数。决定机翼升力系数及阻力系数的是机翼截面形状(即翼型)、机翼平面形状和当时的迎角。好的翼型能够在同样的迎角下有较大的升力系数和较小的阻力系数,这两种系数的比值(称升阻比)可达到18以上。 一、翼型 翼型就是机翼的截面形 状。现代模型飞机所用的翼型 一般可分为六类:平凸型、对 称型、凹凸型、双凸型、S型和 特种型,如图3-1所示。这六种 翼型各有各的特点,每种翼型 一般能符合某几种模型飞机的 要求。 翼型各部分的名称如图3-2所示。其中影响翼型性能最大的是中弧线(或中线)的形状、翼型的厚度和翼型厚度的分布。中弧 线是翼型上弧线与下 弧线之间的距离中点 的连线。如果中弧线是 一根直线与翼弦重合, 那就表示这个翼型上 表面和下表面的弯曲 情况完全一样,这种翼 型称为对称翼型。普通 翼型中弧线总是向上 弯的,S翼型的中弧线 成横放的S形。 要表示翼型的厚度、中弧线的弯曲度和翼型最高点在什么地方等通常不用长度计算,因为各种大小不同的飞机都可以用同样的翼型。翼型形状如用具体长度表示,在设计计算时很不方便,现在的翼型资料对这些长度都用百分数表示,不用厘米或米来计算,基准长度是翼弦,例如翼型厚度是1.2厘米,弦长10厘米,那么翼型厚度用(1.2/10)来表示,即翼型厚度是翼弦的12%。这样的表示方法很方便,不管用在大飞机或小飞机上,这种翼型的厚度始终是12%。大家只要牢记基准长度是弦长便可以很容易算出实际的翼型厚度来,此外计算前后距离也用百分数,也以弦长为基准,而且都是从前缘做出发点。例如,翼型最高点在30%弦长处,那就表示翼型最高的地方离前缘的距离等于全翼弦的30%。 下面我们分别把翼型的画法、性能的表示法和性能的计算等问题加以讨论。 (一)翼型的画法 适合于模型飞机上使用的翼型现在巳有一百多种,每种翼型的形状都不相同。幸而每种翼型的形状都用同一办法(外形坐标表)表示,所以我们只要把翼型外形坐标表找到,这种翼型的形状便完全决定了。某翼型坐标见表3-1。

酒店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酒店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酒店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酒店基础知识》学习领域课程是酒店管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酒店管理专业大一新生。该课程由有着丰富行业经验及酒店一线挂职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合力开发,通过本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酒店职业习惯,“酒店新概念”,初步了解酒店“是什么”,“酒店服务礼仪”,开始构建“酒店职业”的语境;“酒店运行的流程”,对酒店的运行有全面了解,酒店职业技能训练,“酒店服务的技能”,知道“怎么做”以及“做什么”。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依据酒店业素质要求,结合学生实习就业最广泛的部门,同时兼顾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从态度、技能、意识、管理综合能力为目的导向,在授课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上做了一系列调整,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安排与实际相脱节的状态。倡导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授课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期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 遵照以上设计理念,本课程逐步形成了以下设计思路: 第一、教学内容情景化 《酒店基础知识》课程内容要注重与工作真实场景相结合,选取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为主要还原场景,剖析各部门在经营过程中的难点,掌握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敏感度,强化学生服务意识。 第二,教学方法任务化 本课程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调查能力。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内容,精心设计实践任务与其相匹配,用实践去带动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教学团队通过对实践任务的实施监控,来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使学生在实践中的获取知识,得到提升。 第三,教学结果成果化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他们在相应的课时内完成阅读、实践、调研,最终教学团队将相应调研结果汇总、分析,以调研报告形式集结成册,或汇编成文,以辅助教学。 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占20学时,实践占12学时;总学分:2学分。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 本课程所针对的任务内容具体包括: 1. 酒店前厅部认知 2. 酒店客房部认知 3. 酒店餐饮部认知 (二)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酒店业的服务流程、岗位职责、操作标准,建立良好的酒店服务态度,提高学生行业认知,为以后的酒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得分类 飞机得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得复杂性,飞机得分类依据也就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得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与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得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得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得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与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就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得飞机,而民用机则就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得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得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得轰炸机、强击机与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从低空与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就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得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得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就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得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与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就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得军用飞机。 预警机:就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得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得不断发展与飞机性能得不断完善,军用飞机得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得军事任务,如美国得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得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得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得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得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与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得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与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得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与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得结构 飞机得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得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得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得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机体:我们所瞧见得飞机整个外部都属于机体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机翼用来产生升力;同时机翼与机身中可以装载燃油以及各种机载设备,并将其它系统或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飞行稳定、易于操纵得气动外形; 起落装置:包括飞机得起落架与相关得收放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以及飞机得起飞降落时支撑整个飞机,同时还能吸收飞机着陆与滑行时得撞击能量并操纵滑行方向。 机载设备:就是指飞机所载有得各种附属设备,包括飞行仪表、导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武器与火控系统(对军用飞机而言)或客舱生活服务设施(对民用飞机而言)。 从飞机得外面瞧,我们只能瞧见机体与起落装置这两部分。下面我们着重来瞧一瞧机体得结

航模飞机设计基础知识

第一步,整体设计 1、确定翼型 我们要根据模型飞机的不同用途去选择不同的翼型。翼型很多,好几千种。但归纳起来,飞机的翼型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平凸翼型,这种翼型的特点是升力大,尤其是低速飞行时。不过,阻力中庸,且不太适合倒飞。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练习机和像真机上。二是双凸翼型。其中双凸对称翼型的特点是在有一定迎角下产生升力,零度迎角时不产生升力。飞机在正飞和到飞时的机头俯仰变化不大。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特技机上。三是凹凸翼型。这种翼型升力较大,尤其是在慢速时升力表现较其它翼型优异,但阻力也较大。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滑翔机上和特种飞机上。另外,机翼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同一个翼型,厚度大的低速升力大,不过阻力也较大。厚度小的低速升力小,不过阻力也较小。实际上就选用翼型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其基本确定思路是:根据飞行高度、翼弦、飞行速度等参数来确定该飞机所需的雷诺数,再根据相应的雷诺数和您的机型找出合适的翼型。还有,很多真飞机的翼型并不能直接用于模型飞机,等等。这个问题在这就不详述了。机翼常见的形状又分为:矩形翼、后掠翼、三角翼和纺锤翼(椭圆翼)。矩形翼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重量较大,适合于低速飞行。后掠翼从翼根到翼梢有渐变,结构复杂,制作也有一定难度。后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在机翼安装角为0度时,产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三角翼制作复杂,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确,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别加强。这种机翼主要用在高速飞机上。纺锤翼的受力比较均匀,制作难度也不小,这种机翼主要用在像真机上。翼梢的处理。由于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机翼上面的压力,在翼梢处,从下到上就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在翼梢处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和发动机功率都会受到损失。为了减少翼梢涡流的影响,人们采取改变翼梢形状的办法来解决它。 2、确定机翼的面积 模型飞机能不能飞起来,好不好飞,起飞降落速度快不快,翼载荷非常重要。一般讲,滑翔机的翼载荷在35克/平方分米以下,普通固定翼飞机的翼载荷为35-100克/平方分米,像真机的翼载荷在100克/平方分米,甚至更多。还有,普通固定翼飞机的展弦比应在5-6之间。确定副翼的面积机翼的尺寸确定后,就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 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及y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 飞机会偏航、Z 图 2 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 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 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翼型的种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 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6 4、飞行中的阻力 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 1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 2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如图3-3﹞,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

把握课型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把握课型 ——以一次普通话训练公开课为例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语文教研室王振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关键词:课型理论课训练语音教学 内容提要:要科学定位各类课型,认识清楚理论知识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大胆为理论课正名,就是要传播理论知识方法论知识,培育理论思维,用理论指导实训的。高职教育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当前的就业,更要着眼学生未来可持续的职业人生发展,这才是内涵打造的应有之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用理论去科学指导实践变被动训练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活动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以技术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提高为根本,才能培养现代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 提升质量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打造内涵的根本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课堂是科研的阵地。课堂是教师求真、求美、求善的园地。为此,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上午第三节,张琳老师在11级(1)班教室为全体教研室同志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课题是《语音的性质》。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语音的概念及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概念。张老师教风自然稳健,基本功扎实,善于使用例子对比,在课堂上进行较多的普通话训练,体现训练为主的特色。课堂气氛活跃。张老师把这一课定位为理论课是恰当的。从课程知识的编排看,这一课是为学生语音训练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的。这一课既然是定位为理论课,课堂教学就要围绕着基本的语音理论概念去展开,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用这些概念指导自己的普通话语音训练,自觉纠正方音的错误,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要严格按照知识逻辑,而不是按照技能发展的逻辑去上课,更不可在理论与技能实训之间游移不定,造成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目标不清。很多教师对于技能实训课把握的不错,但对于理论教学往往是不自觉地往实训课的教法靠拢。特别是当前要谨防出现这样的倾向。当下很多人一提高职的教学,往往开口就提倡要突出实训。就整体而言,高职教学要如此,但不是说不要基础的理论知识。过犹不及,过份强调技能往往会造成轻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传授。适度进行理论学习,对于技能学习、后继的发展是有益的。这是探索高职课堂教学中需要旨意的。否则,高职教育只是等同于职业培训。高职教育首先是高等教育,是成就人的教育,然后才是职业教育。它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考虑学生当前的职业诉求,

飞机基本知识

1,中文名称:超临界翼型 英文名称:supercritical aerofoil profile 定义:一种上翼面中部比较平坦,下翼面后部向里凹的翼型,在超过临界M 数飞行时,虽有激波但很弱,接近无激波状态,故称超临界翼型。 超临界翼型(Supercritical airfoil)是一种高性能的超音速翼型。它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理查德.惠特科姆(Richard T.Whitcomb 1921-)在1967年提出的。这种翼型属于双凸翼型的一种,但样子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层流翼型,即下表面鼓起,而上表面较为平坦。超临界翼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临界马赫数大大提高,一般可以提高0.06-0.1,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性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临界翼型开始在大型运输机上进行试验。 现在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和超音速轰炸机上。关于在战斗机上使用超临界 翼型的研究也早已展开。 2,中文名称:展弦比 英文名称:aspect ratio 定义:机翼或其他升力面的翼展平方与翼面积的比值。

展弦比即机翼翼展和平 均几何弦之比,常用以下 公式表示: λ=l/b=l^2/S 这里l为机翼展长, b为几何弦长,S为机翼 面积。因此它也可以表述 成 翼展(机翼的长度) 的平方除以机翼面积,如 圆形机翼就是直径的平 方除以圆面积,用以表现机翼相对的展张程度。 展弦比的大小对飞机飞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展弦比增大时,机翼的诱导阻力会降低,从而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增加亚音速航程,但波阻就会增加,以致会影响飞机的超音速飞行性能,所以亚音速飞机一般选用大展弦比机翼;而超音速战斗机展弦比一般选择2.0~4.0。 如大航程、低机动性飞机——B-52轰炸机展弦比为6.5,U-2侦察机展弦比10.6,全球鹰无人机展弦比25;小航程、高机动性飞机——J-8展弦比2,Su-27展弦比3.5,F-117展弦比1.65。 展弦比还影响机翼产生的升力,如果机翼面积相同,那么只要飞机 没有接近失速状态,在相同条件下展弦比大的机翼产生的升力也大,因 而能减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滑跑距离和提高机动性。 3,中文名称:压力中心 英文名称:pressure center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空气动力合力的作用点。 4中文名称:临界马赫数 英文名称:critical Mach number 定义:物体表面上最大流速达到当地声速时所对应的自由流的马赫数。 当来流以亚声速度v∞(相应的流动马赫数Ma∞,比如小于0.6)流过翼型时, 上翼面的最大速度点c的vc>v∞,因为有可压缩性的影响,点c处的温度最低, 该点处的声速也最小,故点c的局部马赫数Mac是流场中最大的,比如说现在 Mac<1.0。这时全流场都是亚声速流动。随着来流速度v∞或来流马赫数Ma∞的 增加,Mac也会跟着增加。当Mac=1.0相应此时的来流马赫数Ma∞就称为该翼 型的临界马赫数,用符号Macr表示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 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 x 及 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 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图1-2 2、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

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翼型的种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 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 1薄的翼型阻力小,但不适合高攻角飞行,适合高速机。 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航模基础知识及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 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四、对专业课教学中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关系研究的几点体会。 (1)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专业基础知识都来源于专业技术实践,应该说是长时间技术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这一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而且随着技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理论必定会不断得到完善,最终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科学的理论必定能够科学地指导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正确。教学中,我们只有用专业理论去界定每一个技能,去分解每一个动作,去指导每一次训练,才能做到理解的准确化,掌握的标准化,训练的统一化,结果的效率化。从理论到实践,再上生到理论去科学地指导实践,必然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这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训练发展为主动地进行学习,由自然状态向自由王国发展,为其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展自己提供良好的方法。 (2)文化科学知识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基础。 ①经过长时间不断完善的专业技术本身就符合科学的原理,就蕴含着科学的内涵,只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其指导专业教学,才能避免专业技术教与学的盲目性,才能使技能训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②将文化科学知识触于专业技能教学之中,技能训练将不再是对动作机械的摹仿和简单的重复,而是能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学习专业技术,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他们在训练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能以科学的态度去继承专业技术,也必将会促进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③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能为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将会用更新更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其自身素质也会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2.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1)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二者不可偏废。重理论轻实践会造成专业技能的萎缩,最终华而不实,纸上谈兵,而不能适应劳动实践的需要;而重实践轻理论会造就出现代的熟练工,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做基础,缺乏可塑造性和发展的潜力,这是不适应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的。 (2)在专业教学中,应以理论分析为线,以技能训练为面,将基础知识始终贯穿于技能训练之中,不能将二者孤立开来。在强调基础知识指导作用的同时,重点在于应用,只有应用于实践中并能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是有用的。因此,只有把二者融为一体,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综上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我们以为,在专业教学中,只有把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技术学习为基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素质提高为根本,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食饮企业需要的烹饪技术人才,也才能使烹饪这一悠久的文化艺术绽放出时代的光彩。

飞机维护基本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技能:是指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能力。包括:擦洗涂油、充添加挂、拆装分解、焊接测量、加固保险和校验调整等,通常被称为机务人员的“六项技能”。 一、常工量具: 1、解刀:主要用来紧固或拆卸螺钉。按刀口形状分为一字解刀和十字解刀;按外形分为直解刀、弯解刀、丁字解刀;按构造分为木柄解刀、夹柄解刀、串心解刀和塑柄解刀。 2、钳子:是用来夹持或切断金属丝的工具。飞机上使用的有:尖嘴钳、克丝钳、平口钳、鱼嘴钳、铅钳和剥线钳。 3、扳手:是用来紧固或拆卸螺栓、螺帽的工具。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钩形扳手、测力矩扳手、活动扳手和棘轮扳手。 三、工具的保管和使用要求: 1、立清单、做标记、专人保管; 2、勤清点、不乱放、防止丢失; 3、不乱用、不抛掷、以防损坏; 4常擦洗、防锈蚀、保证良好。 四、常用量具: 1、塞尺:又称千分垫,由薄厚不同、数量不等的港片组成。主要用来测量机件平面之间的间隙。 2、游标卡尺:又称钢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长度、内径和外径,带深度尺的还能测量零件的深度,待划线脚的还可以用来划线。(0.1;0.05;0.02) 3、钢索张力计:又称钢索张力表,是用来测量钢索张力的专用工具。 4、气压表:又称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某些机件内部空气压力的专用量具。 五、量具的保管及使用要求: 1、各种量具应立清单,做标记,妥善保管。 2、在使用前应查明量具是否准确,并明确其用途及使用方法,按照不同的用途及使用要求雅格执行规定。使用中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3、使用后应擦洗干净,及时存放,不随意放置。 4、对压力表与飞机上各种仪表一样,要定期检验,保证指示的准确性。 六、地面设备:是飞机进行维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1、工作梯:是专供机务人员进行飞机检修和飞行准备时使用的攀登设备。 2、千斤顶:是飞机的起重设备,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3、轮挡:飞机停放时挡住机轮,以防飞机滑动。 第二节 一、机件的连接:(不可拆卸连接和可拆卸连接) 1、不可拆卸的连接:焊接、铆接、胶接。 2、可拆卸的连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罗桩连接、销子连接、卡箍连接、螺纹接头连接、铰链连接、夹布胶管连接、锁扣连接、插销接头连接、导线连接。 3、螺钉连接:主要用来连接和固定蒙皮、盖板等较薄的机件。连接方法:将螺钉穿过机件的安装孔,然后噢再拧入另一机件的螺纹孔内,这样机件就被连接起来。 4、螺栓连接:飞机上采用较多的一种受力较大的连接方法。通常与垫片、螺帽、开口销配合使用。

遥控直升飞机操控基本知识

遥控直升机操控基本知识点 遥控直升机(有人也叫遥控直升飞机)即可以远距离控制飞行的直升机。可分为玩具、航模、民用、军用等几类。现在最常见的是航模遥控直升机模型,遥控直升机分电动和油动两类,跟现实的直升机的最大的分别是多了一个副翼,用于更好控制旋翼的方向。 遥控直升机模型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下: 模型直升机能飞多高,多远? 答:由于高度越高,空气密度就越低,所以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一般比固定翼飞机要低很多,即使是这样也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目视控制距离和遥控距离,所以可以这样来讲飞机的飞行高度与飞行距离是由遥控设备的安全遥控距离和目视距离所决定的。体形特别较小的飞机一般的飞行高度也可达到20米以上(大约5-6层楼)。 模型直升机能在空中飞多久? 答:飞行的时间(留空时间)多少主要是由动力系统决定的。如电动直升机使用的电动机功率大小和携带的电池的电压与容量,油动直升机使用的发动机排气量和携带的燃料容积。一般无论是电动还是油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的留空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一是能源重量的限制,其二也是考虑到避免操控者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过渡疲劳而造成操控失误。 为何直升机那么难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飞? 答:主要是由于2大原因造成的:1.直升机的自稳定性是不能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的。除了共轴双桨结构的直升机之外,还没有任何一款直升机可以做到不控制状态下较长时间稳定的漂浮在空中(一般在10-20秒之内就会失去平衡而坠地),所以必须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控制!2.由于初学者在一开始还未在大脑中形成对控制方向的一种条件反射,所以往往在飞机处于某种飞行姿态下,通过发射机给与飞机错误的动作指令,甚至是大脑一片空白,而飞机却不能给与操控者足够的时间去更正,而造成坠地!只要不断的正确练习后就可以操控自如了!在初期也可以借助电脑模拟器来完成练习。 为什么直升机起飞时会向左或其他地方偏移,而不是笔直的起飞? 答:由于陀螺效应与主桨下洗气流的影响,所以一般直升机在起飞时向左倾斜是正常的!需要略微的向右打些副翼控制杆(右手水平控制杆),而不能通过副翼微调修正,等观察稳定悬停后机体的左右侧移的情况再调整副翼微调。如果向其他的方向偏移可以在地面上时通过微调进行修正。 什么是悬停,为什么要练习悬停

飞行基础知识

迎角(Angle of attack) 对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前进方向(相当与气流的方向)和翼弦(与机身轴线不同)的夹角叫迎角,也称为攻角,它是确定机翼在气流中姿态的基准。 对于直升机和旋翼机,迎角的表示方法与固定翼飞机略有不同,它是指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轴和旋翼的控制轴之间的夹角。 侧滑角(side slip angle) 是指飞机的轴线与飞机的飞行速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夹角。侧滑角是确定飞机飞行姿态的重要参数。

过载(overload) 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飞机的过载。飞机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机机动性的重要参数。过载越大,飞机的受力越大,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过载不能过大。飞行员在机动飞行中也会因为过载大于一或者小于一而承受超重和失重。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能超过8G(8倍重力加速度)。 边条(Strake) 边条是指附加于机身或机翼机身结合处的小翼面,包括机身边条和机翼边条两种。机身边条位于机身左右两侧,宽度相等;而机翼边条则是位于机翼机身结合处近似三角形的小翼面。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减少阻力,改善飞机的操作性。 上反角(Dihedral angle) 上反角是指机翼基准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当机翼有扭转时,则是指扭转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当上反角为负时,就变成了下反角(Cathedral angle)

三角翼(Delta wing) 指平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机翼。三角翼的特点是后掠角大,结构简单,展弦比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 副油箱(Droppable fuel tank) 是指挂在机身或机翼下面的中间粗、两头尖呈流线型的燃油箱。挂副油箱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而飞机在空战时又可以扔掉副油箱,以较好的机动性投入战斗。 马赫数(Mach number) 常写作M数,它是高速流的一个相似参数。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M数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大气(即一定的高度、温度和大气密度)中的音速之比。比如M1.6表示飞机的速度为当地音速的1.6倍。 推力重量比(Thrust-weight ratio) 表示发动机单位重量所产生的推力,简称为推重比,是衡量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推重比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优良。当前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一般都在10以上。 翼载(Wing loading) 翼载是指飞机的满载重量W和飞机的机翼面积S的比值W/S。翼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能、爬升性能以及起飞着陆性能等。 襟翼(Flap) 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后缘附近的翼面,是后缘的一部分。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偏转,从而增大机翼的弯度,提高机翼的升力。襟翼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多缝襟翼、吹气襟翼等等。 配平片(Trim)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三篇)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一 设备安全基础知识二 道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三 - 1 -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一 飞机是在空中飞行的。它比空气重,因此它必须在空气中以相当大的速度运动,才能获得托举它在空气中飞行的能力。这种由于飞机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称为空气动力。围绕空气动力而展开的飞行原理研究,决定了飞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和飞机的设计与制造标准。然而,实际飞行情况要复杂得多,飞机构形和外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其组合有可能形成多种困难的临界情况,而安全飞行原理阐明的正是在各种安全临界情况下,在尽可能考虑人机系统实际特性的条件下,如何按照基本飞行原理正确的使用和操纵飞机;分析各种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2.航空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保障安全的主要方法 航空安全的基础是优秀的飞行人员、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人为因素失事仍然是到目前为止一个尚未解决的安全问题,但使人们能够理解的是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倡导并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民航界各个层次都重视并采取了积极反映。人为因素方面的任何进步均可望对促进飞行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航空安全管理同样沿用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即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其科学管理的成果,又要利用现代数学手段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发展了以系统观点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来对航空生产的安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把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有机、协调的组织在一起,来 3 / 3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22、机翼迎角——翼弦与机翼迎面流来的气流之间的夹角。 23、翼载荷——单位升力面积所承受的飞行重量。 24、总升力面积——是模型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时,机翼的总升力面积以及水平和倾斜安放的尾翼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 25、模型飞机用的翼型有:薄板型、对称型、平凸型、双凸型、凹凸型、弓型、S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