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赤壁之战课文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课文

赤壁之战课文

8 赤壁之战○1司马光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

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14,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21,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22,比至南郡○23,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24迎之,与备会于当阳○25长坂。

肃宣○27权旨○28,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1,且问备曰:“豫州○2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3太○1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

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

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

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

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

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

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

小学课文火烧赤壁课文原文

小学课文火烧赤壁课文原文

小学课文火烧赤壁课文原文《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

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

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

他只等兵士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

他对周瑜说:“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

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

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只要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

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这么办。

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

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他愿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

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

”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了江心,船头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

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都用幔子遮着,里面不是兵士,也不是粮食,而是芦苇,上面铺着火硝、硫磺。

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

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周瑜带着兵船跟在后面。

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高兴还来不及,哪儿想到防备。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船芦苇一起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着,没法散开,一下子都着了火。

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

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PPT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PPT课件

(因骄而败)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魏国和东吴在赤壁争战,一决雌雄
,曹军的楼船被一扫而空,烈火腾 起映照云海,周瑜曾在此处大破曹 操。
周瑜是怎样实施火攻计划的? 结果怎样
织构成综合性生活画面。 怎样去描写一个场面呢? 1,要以人物为中心。 2,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3,要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先对整个场面作概 括的描述,然后再写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分析人物形象
周瑜深谋远虑。 黄盖有勇有谋。
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
高潮 火烧曹军战船、军营;追杀曹操。
曹军大败而逃。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来观船
,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作 谋,何以当之?” 从中你可以看出程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
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 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 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 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 地。
分析人物形象
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曹 操已经傲慢轻敌。)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
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 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 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 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 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 即粮船也。”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分析人物形象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 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 “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 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 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 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 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后来当 “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 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 读书识字的象征。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1】司马光①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

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

”权即遣肃行。

【注释】【1】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

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

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

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

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

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

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

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

寄寓,寄居。

【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赤壁之战课本原文及翻译

赤壁之战课本原文及翻译

赤壁之战司马光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对孙权说:“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荆州与我国接邻,地理形势险要、坚固,肥沃的土地方圆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百姓殷实富裕,如果占有它,这就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现在刘表刚死,他(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不和,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刘备是天下的豪杰,跟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重用(他)。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如果刘备同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荆州方面的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我们)就应当安抚他们,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有所背离(指刘表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我们)就该另外筹划这件事情,以成就(我们的)大业。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我请求奉您之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并慰劳(他们)军中掌权的人物,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以及劝说刘备使他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

现在不赶快前往,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抢先)。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孙权立刻派鲁肃前往。

(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军,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于是)日夜赶路,等(鲁肃)到了南郡,(刘表的二儿子)刘琮已投降曹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刘备向南逃跑,鲁肃直接迎向前去,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旨,(和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和当前行势,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想到哪里去?”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8 赤壁之战|语文S版 (共3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8 赤壁之战|语文S版 (共32张PPT)
•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 (6)操叫苦连声。
小组合作 巧理解
• 小组合作 感悟人物形象
• 1、从文中画出以下句子并分析理解
• ①操笑曰:“冬至前后,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 ②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 2.交战双方主要人物是谁?
人物关系
曹操
周瑜
程昱 张辽
黄盖 韩当
赤壁之战作战示意图
以弱胜强
• 后人有七绝诗称赞这次战役------引读诗文: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 初张照云彩,周郎曾此破曹公。
再读课文 爱经典
•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感受火攻计划的 周密,并运用小标题归纳“火攻步骤”。
(引读)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彩,周郎曾此破曹公。
• 原著还有一首类似的七绝云:山高月小水 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 东风有意便周郎。
你想知道曹操赤壁之战后一路大笑,为何回到许都却失 声痛哭的原因吗?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读,相信会有 更多的收获!
• 让我们品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吧!
反馈交流
伏兵追杀
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
来寻曹操。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 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 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黄盖望见穿 绛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 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 连声。
反馈交流
数军合围
新课讲授
谈话引入 激兴趣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段词:大江东 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中考文言文《赤壁之战》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赤壁之战》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赤壁之战》全文详细翻译导读:赤壁之战作者:司马光当初,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荆州与我国邻接,地理形势险要、坚固,土地肥沃、广阔,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又不和协,军队中的那些将领,有的拥戴刘琦,有的拥戴刘琮。

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们的)大事。

请让我能够奉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同时慰劳军中掌权的人物,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必定高兴而听从我们的意见。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

”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

(鲁肃)到夏口,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刘琮已投降曹操,刘备向南撤退,鲁肃直接去迎他,与刘备在当阳县长坂坡相会。

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并且问刘备说:“刘豫州现在打算到哪里去?”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

”鲁肃说:“孙讨虏为人聪明仁惠,敬重、礼待贤才,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顺、依附他,已经占据了六个郡,兵精粮足,足够用来成就大业。

现在为您筹划,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结好东吴,以共建大业。

(但是您)却打算投奔吴巨,吴巨是个平庸的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被人呑并,难道能够依靠吗?”刘备很高兴。

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是子瑜的朋友。

”两个人随即(也因子瑜的关系)交了朋友。

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江东避乱,是孙权的长史。

刘备采纳了鲁肃的计谋,率兵进驻鄂县的樊口。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原文文言文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原文文言文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原文文言文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经典的历史小说,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

以下是文言文版本的《三国演义》中关于火烧赤壁的原文:
原文:
赤壁之战,曹操率军十万征讨孙坚,孙坚遣前部将军鲁肃率兵两万拒敌。

肃曰:“操兵众而我兵寡,宜坚守勿战。

”坚曰:“今曹操亲身来征,吾故敢闭门不出。

但闻操军至,急击之,操必惊走。

”遂不听鲁肃之言,急令人筑坚城,严守不出。

曹操至赤壁,见江水涨落,地形险要,乃谓荀攸曰:“孙坚乃江东小辈,颇知兵法,此所谓以寡敌众,勇者得志者也。

今宜速战。

”攸曰:“江上风大,当令军士用湿草搭于船上,率军顺流而下,以攻其不备,此计必胜。

”曹操从其言,率军顺流而下。

孙坚军见曹操军顺流而下,皆惊慌失措,皆欲退军。

鲁肃令军士火攻,遂大破曹军,曹操仅以五千骑逃回江陵。

拓展:
火烧赤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 208 年,当时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征讨孙坚,孙坚则派遣前部将军鲁肃率领两万军队在赤壁抵御曹军。

鲁肃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让曹操误以为孙坚军队非常强大,导致曹操决定率军顺流而下,试图在江东地区击败孙坚。

然而,当曹操的军队到达赤壁时,遇到了孙坚军队的猛烈攻击,最终导致了曹军的惨败。

这场战役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胜利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赤壁之战课文
六年级赤壁之战课文
赤壁之战是三方瓜分荆州的一系列战斗之一,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赤壁之战课文,欢迎阅读。

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前来投降的消息。

当日东南风起甚紧。

程昱(yù)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

操急唤入。

其人呈上书。

书中诉说:“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

今有鄱(pó)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

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

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斩了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

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

盖乘一天顺风,往赤壁进发。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

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màn),使风而来。

”操凭高望之。

报称:“皆插青龙牙旗。

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

”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

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

且休教近寨。

”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tǎng)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pìn)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

”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

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jūn)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

”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

船上大乱,各自奔回。

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

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

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
锁住,无处逃避。

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

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

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

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

黄盖望见穿绛(jiàng)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连声。

张辽拈(niān)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

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中肩窝,翻身落水。

却说当夜张辽一箭射黄盖下水,救得曹操登岸,寻着马匹走时,军已大乱。

黄盖军中将领韩当冒烟突火来攻水寨,忽听得士卒(zú)报道:“后稍舵上一人,高叫将军名字。

”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韩当一听知是黄盖,急忙叫人救起。

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

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wān)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

原来黄盖深知水性,故大寒之时,和甲堕(duò)江,也逃得性命。

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

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等人的大队船只都到。

火须兵应,兵仗火威。

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áo)兵。

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后人有诗曰: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