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东南亚水产金三角

合集下载

金三角经济特区

金三角经济特区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最西端,与泰王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

金三角经济特区起源于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

2007年4月,老挝中央政府和赵伟先生旗下公司签订开发协议,在老挝波乔省东鹏县境内设立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开发面积827公顷(8.27平方公里),规划将其打造成为金三角独具风格的“木棉旅游小镇”。

经过近三年的投资建设,开发区已经面貌一新,从一个传统落后的东南亚村庄逐渐具备了现代化城镇的雏形: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坚固宽阔的滨江长堤、独具特色的老挝第一安置村庄、拔地而起的建筑群,以及自然生态的热带农业基地等。

诚挚的态度和快速的发展赢得了老挝中央政府的信任,结合政府越来越开明的改革开放政策,开发区迎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2010年2月,经过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的申请、政府的审查和批准,老挝发布《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波乔省东鹏县金三角经济特区的组织、活动和管理政令(总理府第090号)》,正式批准成立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规划建设面积10227公顷(约102.3平方公里),除涵盖原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范围并扩大成为特区中心区外,还增加了:班磨地区(规划工业区)、苏万那空地区(规划历史佛教文化旅游区)、金龙山原始森林地区(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区)。

金三角经济特区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旅游立区”的发展目标。

特区背倚横断山脉余脉——金龙山、面朝中南半岛母亲河——湄公河,拥有深厚的东南亚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在近代尤其以殖民史和毒品史闻名于世。

丰富的历史资源、世界闻名的宣传便利性、“一眼看三国”的地理特殊性、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四季无冬的热带季风宜人气候、温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以及先行且优的泰国旅游产业范例均使得金三角经济特区拥有了良好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基础。

特区的正式成立以及金木棉集团的巨额资金投入使得在特区发展旅游产业拥有良好的政策和经济保障。

除旅游产业外,金三角经济特区思及当地劳动力水平以及传统经济优势,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出台旅游配套服务业、生态农业、金融服务业以及特色资源加工业等适宜产业的发展鼓励政策,以期形成“旅游立区”与“配套产业并进”良好发展局面。

金三角资料

金三角资料

“金三角”形成的气候因素金三角”位处缅甸、泰国、老挝3国之间,它包括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的一部分,泰国北部清莱府、帕耀府和清迈、难府、南邦、夜丰颂等府的一部分,以及老挝的南塔省、波乔省、乌多姆赛省、沙耶武里省、琅勃拉邦省和万象省的一部分。

“金三角”的面积大约为15~20万平方公里,大小村镇3000余个,人口200万左右。

“金三角”是一个广阔的低山丘陵地带,处于亚洲大陆的陆地气候带与印度洋群岛的海洋气候带结合部,气候温和适中,雨量充沛,森林植被茂盛,有湄公河、萨尔温江等著名江河贯流其间。

众多的河谷地带是大陆通向海洋的走廊,也是古代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因而成为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形成了一个民族跨四五个国家而居的特有格局。

“金三角”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了大自然的另眼相待,多数地区的生活是比较富庶自足的;但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金三角真相(一)引言这里所说的“金三角”是指与中亚的“金新月”、南美国的“银三角”齐名的全球三大毒源地之一,它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了大自然的另眼相待,多数地区的生活是比较富庶自足的;但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越南成为亚太地区水产养殖第三大国

越南成为亚太地区水产养殖第三大国

越南投资发展银行主席T r a n B a c H a 称 ,越南 在老挝的投 资关 系依然很薄弱 ,投资企业应该得
到老 挝更 多 的帮 助 。
( 郑淑娟摘译 自W W W . i n t e l l a s i a . n e t ,2 0 1 3 — 0 3 — 0 2 )
开始销售芒果 ,获得1 8 0 0 万先令 收入 ,这 与过去
阿 速 坡 省 是 外 资 的投 资 大 省 , 到 目前 为 止 ,
水产供应来 源地 。本地 区的水 产 品消费量 较高 ,
人 年均 水 产 品 消费 量 为2 9 k g。预计  ̄ 2 0 5 0 年 ,亚 太地 区 的年 均 鱼 类 消 费量 可 为 3 0 0 0 万一4 0 0 0 万t ,
2 0 0 6 年 至2 0 1 0 年 阶段 ,亚 太地 区各 国的水 产 养 殖 产 量 增长 较 快 ,年均 为 1 1 . 4 %。亚 太地 区是 世 界
越南投 资计 划部称 ,投资地 区主要 在南部地 区 ,占投资总额 的5 0 %,主要包括阿速坡 、沙湾拿 吉、占巴塞等省 ,投资费达2 2 亿美元 。
印度咖啡7 5 % 用于出口,由于咖啡农依赖 国际 咖啡价格 的变动而变动 的观点 ,咖啡局创 造 一 个 牛 市 来 抵 抗 国 际
市 场 价格 的变 动 。
2 0 0 8 — 2 0 0 9 年 ,尽管当年产量低 ,但咖啡出 口
美 国的量 却有 明 显 的增 加 。
电中心与老挝 国内输 电网连接 。总投资达8 7 8 0 万
美元 ,其 中6 8 7 0 万美元建火 电厂与糖 厂 ,1 9 1 0 万
美 元用 于 甘蔗 种植 。
肯尼亚芒果种植户 成立合作社

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乱象解析

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乱象解析

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乱象解析作者:成亚曼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22期发生在2011年10月5日的中国船员于泰国境内水域遭袭身亡事件,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汇聚在这个以毒品交易和社会乱象闻名于世的地区——“金三角”。

近年来,湄公河流域尤其是“金三角”地区搜查、劫持和抢劫船只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次重大恶性事件是该地区长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的极端表现。

“金三角”乃至整个湄公河流域因为历史遗留、地缘政治、毒品利益、国际关系等多种原因而成为短时期难以攻克的混乱顽疾。

那么,湄公河流域“金三角”地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导致该地区混乱丛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黄金水道”与“罂粟毒源”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重要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北麓,自北穿越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在西双版纳中缅边境243号界碑处出境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最后注入南海,全长4880千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境外段称为湄公河,在越南称为九龙江,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天然纽带,也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澜沧江——湄公河次流域(也称大湄公河次流域)的总面积达230多万平方千米,生活着2亿多人口,风景秀丽,物种繁多,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多样性十分显著。

各国对澜沧江——湄公河水道的共同开发在21世纪逐步走向正规化。

历经7年6次事务级会谈后,中、老、缅、泰四国交通部长于2000年4月20日在缅甸大其力正式签署了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四国商船正式通航典礼于2001年6月26日在中国景洪举行。

随着800千米航道自由行的开通,这一“黄金水道”的开发价值日益显现出来,它使得中国西南地区出口到欧洲和非洲的距离比经过华南港口转至东南亚的路线缩短3000多千米,大量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进行国际航运的船舶已近百艘,累计货运量超过300万吨,成为沿岸各国民间贸易的运输大动脉。

纵览东南亚水产业

纵览东南亚水产业

另一个选择是开展海水网箱养殖 ,已经
策和规定 ,除非有充分技能的政府人员
开始海水 网箱养殖鲈鱼和石斑鱼 ,回报 更高 ; 菲律 宾也开始 了遮 目鱼海水 网箱
养殖。
来监督和实施, 负责政策和规定无效果。
同样 ,技术推广要求有技术专长的人员 承担研 究和推 广任务。柬埔 寨和缅 甸, 在这些领域缺乏足够的能力。
除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以外,淡
水的可获得性是第二大重要的限制。除 农业和养殖淡水物种外 ,成水养殖对虾
东南亚水产未来之路
尽管 有上述经 验,对东南亚 ,水产
熟练人员 ,检测受到限制。 促进水产养殖投资的另一项政 策是 为潜在投资者提供刺激。印度 尼西亚和 菲律宾提供补贴性信贷 ,有时以小型养 殖 者为重 点。菲 律宾放 弃了这 一政 策, 因为 它给 予了 大型 养殖 者 不适 当 的优 势 。向小型养殖者提供没有附 属担保 贷 款是马来西亚一项成功的政策。在缅甸 , 重 点放 在鲤鱼养殖 者的政 策不起作用 ;
了 10 0 万吨 ( 包括 水生植 物 ) 不 。此后 ,
样重要 的是要弄清该产业在未来是否继
续增长 。
允许养殖者在伊 洛瓦底江三角洲将稻 田 转为对虾养殖场 , 结果使对虾养殖面积 和 产量 快速扩 张。对虾产量从十年前的
近 乎零到 20 年达 到 4 万吨。但在租 05 . 9 赁 水产 养殖 场方面 ,越南似乎确立了最 有效 的政策。租赁是长 期的,2 年到 5 ( 】 0
海外前沿
WWW ih i } i f f s C' s r 3
纵 览东南亚水产 业
东 南亚 水产 养殖 1 7 9 5年 后开 始快速 扩 大 ,在此 之前 ,总产量不 到 5 0万吨 。到 1 8 9 7年 , 总产量达到了 1 0万吨 ( 包括 水生植物 ) O 不 。此后 ,每个十年产量翻一倍 。

金三角

金三角

四、旅游景点
金 三 角 欢 迎 游 客 的 标 语
(一)美塞镇
又被称为“睡美人”,是泰国最北的一个小镇。美塞镇只有 一条由南向北的主要大街,这条街实际上就是清迈至清莱再到美 塞快速干道的末段,止于泰缅边境的石桥。街的两旁是鳞次栉比 的商店,其中不少是华人所开,售卖泰缅两地的日用品、工艺品 和土特产。
因缅甸盛产玉石,故美塞有大量售卖玉石的商店和摊位,同 时,美塞也是泰北的一个玉石交易中心。另外,美塞因其位居泰 北边境的交通要点,故又是游客前往金三角、清盛等地的必经之 地。
(二)大其力镇
缅甸大其力镇与美塞镇隔河相望,由一座石桥 连接两地,两地居民可自由来往一定范围内从事边 境贸易或观光旅游。外国游客如要进入缅甸大其力 镇购物观光,需在泰国边境的检查站,提交有效护 照、护照复印件、3张照片、若干美元办理‘过境 一日游’手续或通过当地旅行社办理。
二、毒品贸易
金三角盛产罂粟,并通过当地军阀、 毒枭等制造鸦片、海洛因等毒品,而闻 名世界。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 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 三大毒品源。
(一)种植历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 先后到该区传授种植、提炼、销售技术,并 对鸦片采取收购,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 第一个鸦片生产高潮,接着出现60年代的 “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 左右,到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 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 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金三角的老地标
金三角牌坊
金三角的新地标
泰国的国王和王后像,大佛和牌坊是泰国国民献给国王和王 后的礼物。都建在泰国的境内。
河对岸的老挝

2023年发展中的缅甸渔业

2023年发展中的缅甸渔业

发展中的缅甸渔业自然条件优越渔业资源丰富缅甸位于亚洲中南半岛,北部与中国相邻,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

缅甸多山多河,境内河流密布,地势北高南低,江河水由北向南流入海中,在沿岸海疆形成了宽阔的渔场。

境内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钦敦河以及锡唐河分别流入莫塔马湾和安达曼海,从内陆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有机物质,使得河口地区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为进展海洋渔业供应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缅甸的海洋渔场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北部孟加拉湾的若开邦,海底坡度较大,地势陡峭,水深流急,加上来自河流的养份,是进行围网、流刺网、钓等作业的良好渔场;伊洛瓦底江入海处的三角洲一带渔业也较发达,尤其是流网和围网渔业,近些年单拖作业也有较大的进展;南部海岸,特殊是丹老群岛和土瓦湾近海水域,水深不超过90米,有风浪时海水的上层和底层快速交汇,底层的养份能很快补充到海面上来,再加上陆地上大量的养分物质顺流而下,成就了缅甸产量最高的渔场,这里大多是小灯围、流刺网和潜水捕捞作业。

由于缅甸沿海地区属于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冰冻期,除每年5月~9月是雨季,多西南风,当地渔船(竹排)因抗风浪力量低无法出海作业外,一般生产时间从9月底开头出海至翌年4月底,11月~12月为生产旺季。

除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外,在缅甸的内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从沿岸地区的5000毫米至中部干燥带的770毫米,充足的降雨量为缅甸进展淡水渔业生产供应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排名年年推动产量节节攀升作为进展中国家,缅甸2000年的GDP估量为58亿美元。

2022年缅甸的人口估量为4890万,约有200万人从事捕捞作业,人均水产品消费量21.04公斤,占蛋白质总吸取量的60%~70%。

在为国家创汇收入方面,缅甸水产业所做的贡献仅次于农业和林业,排在第三位。

近年来,缅甸的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总产量双双呈上升趋势:1980年58万吨;2000年突破100万吨大关,超过了119万吨,2022年突破200万吨大关,总产量接近222万吨。

金三角历史

金三角历史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

“金三角”的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地理概况编辑区域位置位于东南亚地区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带,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故这一带被称为“金三角”。

地貌特征此处交通闭塞、山峦叠嶂,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

高低起伏的山脉形成了立体性的气候,山脚的人酷热难当时山顶的人可能要围在火塘边才可以抵御寒冷,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气候环境该地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土地肥沃,气候温湿。

亚热带的长时间的日照使这里有足够的阳光促使各类植物的生长,东南亚的季风带的变化使这里形成了干湿两季,夏季西南季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湿热性水分形成充沛降雨时形成湿季,东季北方干冷季风带影响时形成了旱季,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调节着当地生物的节律。

东南亚地区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河流金三角湄公河是“金三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地理原因,它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个国家,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断,加上山脉之间众多的深谷和湍急的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

由于以上特殊的地理原因,金三角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相关国家中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对金三角地期进行深入或有效控制。

但农作物生产的良好气候条件,加上地形、地貌和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给这个区域众多民族的生存繁衍,还有各式各样的割据势力、区域力量或民族武装创造了极好的生存和回旋之地;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落后狭小的死角却源源不断地散发着腐蚀文明社会的能量,顽强地向世界宣布着它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中的东南亚水产金三角
东南亚水产品贸易金三角是指印尼苏门答腊北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在东南亚的渔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区域内的水产品消费量向来很高,人均年消费量最高可达55千克,而随着购买力的增强,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包括石斑鱼和蟹类在内的各种高档产品的需求日增。

随着行销渠道特别是现代零售渠道的改进,消费者能很方便地以合理的价格和高质量的品质购得水产品,因此人们乐于购买更多的水产品供居家食用。

这一区域的人出外就餐也很普遍,因此餐饮业对水产品的需求见旺,随着该区域旅游业的兴旺,进口高价水产品也日益增长。

此外,创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增长三角区(IMT-GT)也使得包括水产品在内的区域贸易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就总体而言,IMT-GT的水产品贸易有着固定的模式,即印尼和泰国为主要供应国,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主要目标市场。

除了进口外,马来西亚同时还是新加坡水产品的主要供应国之一,又是泰国和印尼水产品配销到其他市场的中转站。

从印尼和泰国出口的鱼类主要是生鲜/冷藏(原条)鱼和活鱼,通过鱼类批发市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销售。

最流行的贸易品种有鲐鱼参鱼、鲳鱼、鲷鱼、石斑鱼、尖吻鲈、罗非鱼和虾类。

马来西亚除了出口鲜鱼/冷藏鱼等水产品外,还向新加坡出口活罗非鱼和虾类产品。

新加坡高档水产品市场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的富国,新加坡人对鱼的喜爱已经到了不可一日无鱼的程度,年人均鱼类消费约45千克,仅次于马来西亚而居该区域的第二位。

20 07年新加坡的水产品进口量约为2.2万吨,进口额11.6亿新元(折合8.47亿美元),因此被认为是进口高价水产品的重要市场,主要供应国为邻国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

2007年新加坡进口的各种活体、生鲜和冷藏鱼及贝壳类约8.5万吨,其中大约有5万吨是原条生鲜和冷藏品,主要来自三个邻国:印尼(22697吨)、马来西亚(14038吨)和泰国(7650吨)。

裕郎渔港是新加坡生鲜水产品的主要进口港,经该港进口的生鲜水产品约占新加坡全国生鲜消费的80%。

批发市场就设在港内,每周营业6天,星期一停业进行清洗和维修工作。

裕廊批发市场凌晨一时就开始营业,一直持续到清晨6
点~7点才结束。

据新加坡农兽局和当地水产品贸易商联合会称,在裕廊批发市场经营批发业务的商家约有70家,日鱼虾贝类的贸易量约200吨~300吨,平均每天250吨。

该市场进口的水产品80%是原条生鲜和冷藏品,其余20%为活体。

包装在玻璃纤维和聚苯乙稀塑料箱内的生鲜和冷藏鱼类是通过海上(货船)、陆路(货车和卡车)及空运从邻国进入的。

裕廊同时还是该区域在西中太平洋主要捕捞供加工和转口金枪鱼和剑鱼的远洋渔船的主要转运中心。

马来西亚消费居东盟之首
鱼类是马来西亚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人均消费量55千克,居东南亚联盟(ASEAN)国家之首。

2007年国内水产品产量约为150万吨,其中海洋捕捞渔业约120万吨,其余为养殖水产。

2007年,马来西亚进口了大约41.7万吨水产品,进口额6.18亿美元。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也出口了接近31万吨的水产品,出口额达7.32亿美元,主要目标市场是欧盟、日本、美国、新加坡以及远东市场如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

马来西亚从印尼(主要为北苏门答腊)和泰国进口大量生鲜和冷藏原条鱼。

从印尼苏门答腊进口水产品的主要进口地点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霹雳州卢穆特港和雪兰莪州巴生港。

从印尼棉兰进口的鱼货主要是从卢穆特港上岸,而从北苏门答腊丹巴莱出口的鱼货则通过甲铃港进入马来西亚。

从这些港口进口的鱼货行销到马来西亚各主要城市的批发市场。

除了在国内销售外,高价鱼种如马鲛鱼、鲳鱼和印度马鲛则通过陆路经裕廊批发市场转口到新加坡。

近几年里,由于卢穆特港的位置靠近棉兰而使得该港的水产品贸易取得了惊人的增长。

卢穆特港管理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从棉兰进口的水产品超过1万吨、进口额达6363万林吉特(约193万美元),而从卢穆特港出口到北苏门答腊的水产品为5424吨、出口额610万林吉特(19万美元)。

虽然出口明显低于进口,但自2007年以来其出口的增长速度惊人,出口量较2006年翻了一翻多。

卢穆特也是马来西亚半岛当地渔民的主要卸鱼点。

2007年国内渔船的总渔获量超过1.8万吨,产值超过10亿林吉特(3.03亿美元)。

马来西亚从印度尼西亚勿拉湾港(棉兰)进口的主要鱼种有马鲚鱼、鱼参鱼、鲳鱼、虾类、白卜鲔和金眼鲷,而从卢穆特出口到勿拉湾的主要鱼种则为黑罗非鱼、羽鳃鲐。

约有40个贸易商(出口商)从棉兰走陆路将鱼货运往卢穆特配送到马来西亚附近,主要是吉隆坡和新加坡批发市场。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主要的也是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马来西亚渔业发展局(L KIM)官方资料显示,该市场每日鱼类贸易量约300吨,其中50%的鱼货来自泰国和印尼。

泰国金三角水产状元
就产量和进出口量而言,泰国水产品产业是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称得上是金三角地区的水产状元。

事实上,泰国是全球头号金枪鱼罐头和虾产品的出品国,全国水产品总额的62%左右用于出口,2007年水产品出口量达到约192万吨,出口额2046亿泰铢(62亿美元),而进口量为141万吨、进口额604亿泰铢(18. 3亿美元)。

仅虾类产品出口量就高达35万吨,出口额803亿泰铢(24.3亿美元),金枪鱼罐头约45万吨、14亿美元。

泰国主要是将其南部的水产品经陆路运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一般情况下,运往新加坡市场的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都要加封,经过马来西亚时不能打开。

每天从泰国运往新加坡的生鲜和冷藏鱼平均约4卡车。

2007年泰国出口至马来西亚的水产品超过了17万吨,出口额为1.07亿美元,其中约有10万多吨为原条鲜鱼,而出口到新加坡共计26170吨,出口额48 00万美元,原条鲜鱼计6088吨。

印度尼西亚区域内主要供应国
印度尼西亚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及泰国出口大量的水产品。

出口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主要是原条生鲜和冷藏鱼,而出口到泰国的主要是冷冻产品,特别是制罐业用的鲣鱼和金枪鱼。

马来西亚是印尼水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2007年印尼向马来西亚出口了49984吨水产品,出口额达5160万美元,主要产品是来自
北苏门答腊的生鲜和冷藏鱼。

除了勿拉湾港这个主要的出口中心外,印尼还从与勿拉湾港相邻的亚齐省出口水产品,主要品种为金枪鱼、马鲛鱼、红鳍笛鲷、带鱼、虾类和头足类。

海啸袭击5年后,亚齐省经济活动包括渔业生产正在逐步走向正常。

目前该省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的产量都有所增长,有些鱼种在区域和国际市场还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利用这些鱼种的出口潜力,地方当局希望在亚齐和区域市场特别是马来西亚之间建立起直接贸易链。

为了帮助灾后的亚齐鱼类贸易者和其他相关业者发展生产,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了一个被称为亚齐鱼品销售信息系统的项目。

该项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在亚齐建立SMS市场信息系统、在亚齐和马来西亚的贸易者之间发展直接的贸易便利设施及对亚齐渔业的相关业者展开培训并在该地建设加工厂等。

作为项目的一部分,马来西亚卢穆特渔业港当局及渔民协会与马来西亚渔业发展局就卢穆特和亚齐之间经由海上建立直接贸易联系进行了探讨。

同时,区域内也在讨论增加斑达亚齐(亚齐省首府)和该地区域主要城市间的直达国际航班,以便亚齐可以直接通过空运出口大斑鱼、金枪鱼、龙虾等高档生鲜和冷藏。

马来西亚和泰国水产品公司还计划增加对亚齐捕捞业和加工业的投资。

随着直接贸易链的建立和外国资金的进入,亚齐的渔业有望得到尽快的恢复。

而随着亚齐渔业的发展,金三角的水产品贸易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