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方言及谣谚

合集下载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句子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句子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句子
1. 哥儿,俺二嫂家丫鬟伐是一来晃就找上门儿了。

2. 我害病了,娘儿们帮我去打一针吧。

3. 看你这小胖墩儿,分明就是个大胃王啊!
4. 我哥他老婆,脸皮薄得跟纸一样。

5. 你多喝点儿汤,那伐就愁不得。

6. 那家伙顶横,你悄悄和他摆平了吗?
7. 这娃儿真是带骡直上庙。

8. 俺正在下蚕茧,你伐要做声才好。

9. 老师说的话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10. 你再说一遍,俺就把你踹得远远的。

11. 谁让你东窗事发了,现在慌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12. 这不过是杞人忧天,你没必要担心这么多。

13. 这破摩托车真是脚不沾地,噪音大得吓人。

14. 别瞎闹腾了,不然哥们儿就和你拼了。

15. 你那点招数在我眼里,简直是小菜一碟。

16. 他媳妇整天操心家务,他倒好,坐享其成。

17. 这事不是你说一声就能了结的,得好好商量。

18. 看你一天到晚闲着没事,真是种地里长大的咸臭湿。

19. 你咋这么吊气呢,俺这看着都没意思了。

20. 别跟他废话,直接上手给他一拳算了。

涞源县历史故事

涞源县历史故事

《磨笄山、燕王仙台与白石山》根据书中这样的记载,笔者遍查涞源的山名、地名,并未找到磨笄山。

2005年夏天《沧州日报》的几位朋友寻着这一线索到涞源寻访磨笄山,他们认定白石山就是当年的磨笄山。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易水·滱水》篇载:“涞、渠二号,即巨马之异名。

然二易俱出一乡,同入濡水,南濡。

北易至涿郡范阳县会北濡,又并乱流入涞,是则易水与诸水互摄通称,东迳容城县故城北,浑涛东注,至勃海平舒县与易水合。

阚骃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

台有三峰,甚为崇峻,腾云冠峰,高霞翼岭,岫壑冲深,含烟罩雾,耆旧言:燕王‘求仙处’。

”这里说的燕王即燕昭王。

根据《水经注》之记载,遍访涞源东南之山,白石山的方位、地形地貌、景观特色与郦道元描述的燕王仙台极其相符。

查阅郎山其他资料已无线索。

搜索有关“易水”之记载,文章说《水经注》中所载之“郎山”位于易州西南四十五里。

这一看法疑问颇多。

一是涞源距易州二百余里,如果郎山位于易州,那么《水经注》就不应舍近求远,以广昌为参照,而应以易州为参照。

二是代之易水指拒马河,拒马河源头有三大支系,一个是从县城东南旗山(古称涞山)附近溢出的几组泉群,一个是从白石山鼻子岭发源的白石河,另一个则是从东团堡发源的乌龙河。

三大支系中符合位置最高、流经最长两个条件的是白石河,符合流量最大条件的则是县城的源头。

这样看,“代之易水出广昌县东南郎山东北燕王仙台东”是符合实际的。

三是白石山有三大高峰,即紫阳顶、佛光顶和晴云顶,均在海拔2000米以上,南麓是高差达1500米的深沟险壑,因特殊的地形,长年白云冠峰。

白石山东南100里之内再无高山。

俗话说,狼牙山高,高不过白石山半山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白石山东麓海拔1700米的鼻子岭上有一块巨大的平台,此台北部为著名的云谷,南部谷底依次为北道神、南道神两个村庄。

一股清泉从鼻子岭北侧流出,在涞源盆地东南牛心山下汇入拒马河干流。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

河北保定土话大全
河北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这里有着丰富的土话,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河北保定的土话大全吧!
1. 铁道部,指的是一个人很能吃,能吃很多东西。

2. 瞎鸡巴扯,形容一个人说话没有根据,信口开河。

3. 走马灯似的,形容一个人说话快,话题多,不着边际。

4. 拧巴,指的是一个人迷糊,不清醒。

5. 猫腻,形容事情有猫腻,不太干净。

6. 磕巴,形容一个人说话结巴。

7. 老蒙,形容一个人心眼不好,阴险。

8. 老糊涂,形容一个人头脑不清醒,不聪明。

9. 看不上,指的是一个人对某样东西或者某个人不感兴趣。

10. 磨叽,指的是一个人说话啰嗦,绕圈子。

11. 丢三落四,形容一个人丢三拉四,不太靠谱。

12. 瞎蒙,形容一个人说话信口雌黄,不负责任。

13. 老牛吃嫩草,形容一个年纪大的男人追求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孩。

14. 丢脸,指的是一个人做了丢脸的事情,丢人现眼。

15. 瞎吹,形容一个人说话吹牛,虚张声势。

16. 老实巴交,形容一个人老实,不会说谎。

17. 磨蹭,指的是一个人拖拖拉拉,不赶紧做事。

18. 捞,指的是占便宜,获取好处。

19. 老爷们,指的是一个男人有男子汉气概。

20. 憋屈,指的是委屈,心里不舒服。

以上就是河北保定的土话大全,这些土话既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也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土话更好地了解和融入保定这座美丽的城市。

渜滦札记-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平滦

渜滦札记-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平滦

渜滦札记-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平滦小毛驴儿,黑蹄子儿,粗尾巴尖儿白肚皮儿,粉鼻子粉眼粉嘴唇儿,拖磨拉车,犟脾气儿。

在县城上学的时候,从新站下车到老城大概有六里地的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当时下火车出站到目的地,行路方法除了步行,有且只有两种:一是租借自行车,压身份证或者现金,二是坐驴车,俗称:拉脚儿,从新站到老城一人五毛钱,生意好的时候能拉五六个人,生意不好的时候一个人也拉。

驴车,当地人美其名曰:驴吉普。

放到现在的段子就是:全实木纯手工承制,高悬挂越野底盘,全景360度无死角,四季恒温空调,前置四驱动力,无极手动挡杆鞭增速,密码式语音识别控制,可实现半自动驾驶,配有专人驾驶而且绿色环保,可媲美英式皇家观礼座驾。

直到上个世纪末,驴吉普一直是当地旅人,行脚拉行李的主要交通工具。

直到公交车、出租车的出现,饲料成本增加,它才渐渐淡出曾经雄霸县城南北交通的地位。

到现在,只有在景区为了图个新鲜坐上一圈,但已经没有了实用意义,“驴车拉脚”这个行业已经消失。

在那个驴车都能是豪车的年代,大家生活都差不多,缺少肉食,不过向来不缺少地方美食的推陈出新、传承经典。

豆类自上古就是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几千年来国人,对豆类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研究:豆酱、豆腐、豆浆和豆芽,成为了食品届的四大发明。

甚至到如今以豆类纤维制成的人造素肉,成为了未来食品的潜力股。

在世界上,中国是第一个用酶酸大豆的方法生产富含氨基酸的美味食品豆酱及酱油的国家;是第一个制出富于营养的大豆饮料——豆浆、豆汁的国家;是第一个在室内生产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豆芽的国家;是第一个用凝固豆汁的方法生产酪状食品——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的国家。

在滦河流域,当地居民在漫长的食品史中,发明了本地特有的豆类食品。

这种食品毫无压力的解决了南北的咸甜之争,僧俗的荤素之争,以及汤菜之争……诸种争端,不夸张的说,它能组成四凉四热、四荤四素的一桌丰盛的菜席,也不会让主宾觉得简陋、尴尬、没面子,甚至它可以代替川普,去申请非人类版的喏呗呃“和平奖”了,至少是人类非(或者不非)物质文化遗产。

【涞源好人】涞源吧.doc

【涞源好人】涞源吧.doc

涞源,位于太行、恒山、燕山三大山脉的交汇处,是河北典型的山区县。

山路漫长而难行,交通十分不便。

因为有山有矿,涞源富,多大款老板;因为多山少地,涞源又穷,散落在大山皱褶里星星点点的山民,有着世代相传的贫困。

2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慈善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就在这里发源,于是八百里太行,同时有了绵延无尽的大爱,有了另一种不朽的精神。

在涞源县境最偏远处,海拔1800米高的大山顶上,有一个曾被世人遗忘的小山村桃木疙瘩。

1987年10月4日,涞源县政协副主席车志忠考察旅游资源,来到这个距离最近的公路也得有半天路程的小村庄。

他看到,十几个小学生挤在一间羊圈改成的校舍里读书,他们有的没有鞋子、有的没有裤子。

后来,因为交不起学杂费,11岁的张胜利和他的十名同学先后辍学,张胜利下山要了半年饭后,和放羊的同学吕成山在山坡上给他们心目中的“大官”车志忠写了一封著名的信:车伯伯,您家里今年打的粮食够吃吗?我家里穷,我爹不让我念书,可我还想念书,长大做一个像你一样为国争光的人。

”这封信让车志忠彻夜难眠,随后他把关注山区贫困学生的建议上书团中央等部门。

1989年10月17日,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桃木疙瘩希望小学落成,张胜利等12名同学成了希望工程第一批受助人。

从此,世界发现了深山里的涞源。

从那个时刻起,车志忠的生活就改变了,二十多年来,资助大山里的贫困孩子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当地的学校、贫困学子,都找他联系外面寻求帮助;外面官方的、民间的团体、个人想来涞源为希望工程作贡献的,也来找他联系贫困学生、困难学校,二十多年,倾囊投入、淡饭旧衫的车老已成了职业慈善家。

多年前,为接待外地蜂拥而来的志愿者,他曾“吃黄”过女儿的饭店。

他的理由是:他在县里有个职务,能够“签单”。

这些年,他每年救助贫困孩子达100人次,全县四十多所希望学校的建设都与他有关。

近年,他又开始帮助先心病等病残儿童,120人因他的奔走救助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在涞源,人们尊称他“活菩萨”,因为他“有求必应”。

涞水县方言词汇例释

涞水县方言词汇例释

涞水县方言‎语音词汇释‎例涞水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南交界于定‎兴县,西接壤于易‎县,东和东北与‎高碑店、涿州毗邻,北依北京市‎郊,地处京津经‎济圈内。

涞水方言隶‎属北方方言‎的华北、东北次方言‎区,但是它作为‎独立的方言‎片,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涞水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方面,语法比较一‎致。

涞水县全县‎的方言又可‎以分为四个‎明显的方言‎区,即山区方言‎、富位方言、城关方言和‎西营房方言‎。

涞水方言内‎部地区性差‎异也比较大‎,这就体现在‎语音方面,例如,涞水县山区‎包括龙门乡‎、其中口乡、赵各庄镇、九龙镇和三‎坡镇,山区方言特‎点一是阳平‎字多被读成‎阴平,二是卷舌元‎音E R,在大多数方‎言小片中没‎有卷舌动作‎。

富位方言与‎定兴方言基‎本相似,其特点是,一,在普通话中‎读开口呼零‎声母的字,常常被拼读‎成带零声母‎的音节,二,富位方言尾‎音较长,三,文白异读字‎较多。

城关方言区‎面积较小,但使用的人‎口最多。

城关方言和‎普通话基本‎接近,只是在声调‎和音变上差‎异较大,阳平字大都‎被读成上声‎,上声字被读‎成阴平。

西营房话与‎城关方言非‎常接近,但连读变调‎没有城关方‎言复杂,很接近普通‎话。

以上是涞水‎县各个方言‎小片的语音‎特点,涞水方言与‎普通话的最‎明显的区别‎还是要体现‎在词汇上。

例如:涞水话中的‎“胳郎瓣儿”的意思就是‎膝盖,“唐土”意思是灰尘‎,普通话中的‎肥皂在涞水‎方言中被叫‎做胰子,印章被称为‎戳子,蚯蚓被叫做‎曲柴,动词称称重‎的称称被说‎成约约(Y AOY A‎O阴平)。

洒水的洒,涞水人读成‎“傻”,“把水洒了”被读成“把水傻了”。

一个“庄”字有多种读‎法。

村庄的“庄”在涞水方言‎里有多种读‎法。

比如张坊村‎东的一个小‎村子叫“史各庄”,涞水方言中‎被读成“史各章”,拒马河西属‎涞水县有个‎村子叫东庄‎,涞水方言中‎叫做“东壮”,拒马河南的‎一个“北庄村”,在涞水方言‎中被叫做“北中”(中读轻声),本区长沟镇‎有个村名叫‎良各庄,在涞水方言‎中叫做“良各掌”。

经典涞源话

经典涞源话

•经典涞源话
作者:[河北天路]
发表时间:2011-08-12 10:51:25
[收藏] [发短信] [回复] [投诉] [添加好友]
一楼人民网
1.2楼 [河北天路] 发表时间:2011-08-13 13:50[回复][投诉]
讨厌--割脸;
胡说--瞎说;
没有--牟呀;
非常--决尼;
搞不懂--翻不清;
都是--净是;
没事--白不咋;
我们--南们;
上学--上宵(二声);
还可以--闹气;
行了--行牢;
咱们--攒们;
玉米面粥--棒子面糊糊;
二百五--二半翻子,二半彪子;
就是--皱是;
干什么---住厦;
原来--先头儿;
可不是---科呗;
还行吧--就呢样呗;
土块儿--土坷拉;
屎--把吧;
厕所--毛清;
早晨--早清;上午--前也;中午--赏活;下午--后业;傍晚--后业黑;晚上--黑夜;凌晨--五经;
晒太阳--晒爷爷儿;
沙河---沙活尼;山门底---山么底下;
谁--Sei(二声);还有--汗有;哥--各;叔--收;今天--机个;昨天--列个;
土豆--山药;
你到什么地方去--你望哪呀;
角落--歌老儿;
妈呀(感叹)--哎呀,娘也或哎呀Nia也;
挺搞笑--逗地慌;
后来---后么以儿;
还得好长时间吧?---早年?;
他妈的--他娘呢个比地;
小女孩--丫头片子;小男孩--小后生;
蛐蛐--叫驹子;
不怎么样--二不眼;
那可能是---呢混是药;
笑--雌列;
安--Nan(一声);
两个--俩吗;。

说说涞源县的来历

说说涞源县的来历

说说涞源县的来历
涞源县,据《地学杂志》1914年第3号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该县有涞山,涞水(按,即今拒马河)之源出焉。

县南半里,又有涞源泉”,故名涞源。

春秋属晋国,战国时先属赵,后入燕境。

秦属代郡。

西汉置广昌县,属并州代郡。

晋末省入灵丘县。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复置广昌县,治今涞源,属蔚州。

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更名飞狐县,初属易州。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属上谷郡。

隋末废。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复置。

寄治遂城(今徐水县遂城),遥隶蔚州。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徙今治,属河北道。

元先后属大同路、弘州、上都路、蔚州。

明洪武初复名广昌县,属大同府蔚州。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属直隶省易州。

1913年属范阳道。

1914年改名涞源县,以境内为涞水发源地得名,属直隶省保定道。

1945年11月划归察哈尔省。

1949年8月由察哈尔省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涞源县继属河北省保定专区。

1960年5月3日,撤销保定专区,涞源县由保定市辖。

1961年5月23日复设保定专区,涞源县仍属保定专区。

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涞源县亦属保定专区。

涞源不仅历史悠久,还拥有以“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拒马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院寺等为代表的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涞源方言及谣谚
涞源地处河北的西部,山西的东边,长城北的南边,长城南的北边.是河北平原文化与晋陕黄土高原文化、长城内文化与长城外文化的十字交汇处。

加之涞源是个交通枢纽,东西连京晋,南北通冀蒙,"路当要冲,人文络绎",从而使得多元文化有更多的的机会在涞源交汇融合。

行政区划隶属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涞源的风俗等区域文化。

涞源历史上曾长时间隶属蔚州,后又隶属山西大同府,清雍正年间又划归直隶易州。

同一行政辖属范围内的文化有趋同性。

晋冀文化对涞源都有较大影响。

"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

"凡民之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声音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汉书.地理志》)意思是说,由于自然条件之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于人文环境不同形成的习"俗"。

"士习谨醇无他好,以务农为本。

士民之女,耻为人妾媵"。

(《广昌县志》光绪版)
"人多农桑,士敦礼义,仕宦矜气节"。

(《广昌县志》乾隆版)
"地近边陲,赋勇悍"(《直隶易州志》)
"山高水激,人性勇健,喜淳信义。

"(《蔚州旧镇志》)
这是对涞源民风的概括。

而涞源方言词汇的博杂,风味饮食的多样,民间艺术的独特都充分显示着其多元文化融汇的关城文件的特征。

1、方言及谣谚
涞源方言属北方方言河北次方言。

由于地形复杂其语言差异较大,可大致分为四个区片:县城语片、王安镇语片、银坊语片、东团堡语片,各语片内部也有差异。

近年来,由于教育、广播电视、交通、贸易、旅游业的发展,青年人语音与普通话逐渐接近。

但中老年人和广大农村人口中,仍保留着典型的涞源方言特点。

各方言区片中,以县城一带方言使用面积广、人口多,是涞源的代表方言。

其特点如下:
(1)zh、ch、sh和z、c、s不分,含糊不清,偏向于z、c、s、r读作舌尖前浊擦音[z]。

前鼻音归入后鼻音,en、in、uen、n、un读作eng、ing、ucng、ung。

(2)在一部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前添一个n。

如:安、挨、爱、袄、偶、弄、饿。

(3)个别"q"归入"c"。

如"全"、"泉"读作"cuan"个别"g"归入"k",如"跪"市场信息"kui"。

(4)"而、耳、二、儿"发音特别。

据《河北方言概况》一书中称,为涞源方言所独有。

(5)文白异读。

老年人中比较普遍。

中、青年人中,一些常用口语字也有文白异读,如"学"、"色"、"耕"等。

其中有的文白异读字在就、当地区也较为普遍。

)
(6)涞源话中将普通话中不读阴平的字归入阴平法、发、笔、北、百、迫、福、幅、铁、得、德。

(7)有些字阳平读作上声,如:惩、职、扛等
(8)有些字阳平读作去声,如:逐、驯、乐等。

(9)个别字读音与普通话不同,如:奶、哥、姑、吐、医、谷、骨。

王安镇语片、银坊语片,声母、韵母发音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只是在声调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异,和县城语片相比,更接近于普通话。

东团堡语片,声母、韵母系统跟县城语片相同,声调不同。

(走马驿、南城子、南马庄一带,声母、韵母、声调与县城一带一致,只是有个别口语特点,划为县城语片)。

对一些事物的称呼和一些动态、情态词汇与普通话有区别的有:
2、涞源方言释义:
A时间
积个今天
列个昨在
外后年后年的后一年
前耶上午
爷爷儿太阳
后耶下午
冷蛋子冰雹
黑耶晚上
B动物
扫毛子松鼠
骡马母马
黄鼬子黄鼠狼
乳牛母牛
月蝙蝠蝙蝠
牙猪种猪
曲车蚯蚓
克郎半大猪
蛛蛛蜘蛛
奶娃小猪
蛤蟆蚪子蝌蚪
疼儿小母猪
叫驹蝈蝈
正儿小公猪
拉蛄蝼蛄
羝羊公羊
花鼓肚妞儿瓢虫
郎猫公猫
蚂鳖夫蚂蚁
米猫母猫
叫驴公驴
蚂螂蜻蜓
草驴母驴
鸦雀喜鹊
儿马公马
锛达木子啄木鸟
C人体疾病
胡材胡须
含拉水涎水
皮丘窝儿肚脐
散花着啦伤风
胳夹窝腑窝
创客儿癔症
眼扎毛儿眼睫毛
风发感冒
浓带鼻涕
D形象词
厚太咸
薄淡
俏伶俐
寡(气)没啥了不起
寡贫嘴
了号着快点
款些儿轻点
喜人漂亮
白不咋没关系
闹一气还可以
展瓜平展
枯出不平展(有皱纹)后未尾儿结尾处
诌慌诌媚、撒娇
可念可怜
草鸡承认失败
作戚客气
不沾倒霉
E动词
日出说大话
不待不愿做某事
不待烦儿精神不佳
浪叫大声叫喊
可拉叉开腿
圪蹴蹲
鼓松煸动
老国望
籴黄米嫖娼
有鸟有
摔古隆摔跟头
拾豆腐买豆腐
锥鞋补鞋
咯咧讨厌
念曲儿讲故事
拾(把东西)藏
除除瞧瞧
F植物、食品
棱子荞麦
回回白圆白菜
菠菠丁蒲公英
干草谷秸
曲曲菜苦菜
圪当儿高梁秸最上一节
稀地粥
果子油条
G建筑、服饰、用具
窑都烟囱
屋尘吊子塔灰
盖体被子
腰子背心
展布抹布
净辟单层笼屉
梢水桶
手巴掌手套
倒插儿衣服口袋
搂壶子茶壶
洋取对火柴
门插官门插
担杖扁担
H代词
俺们我们(除去听话者)咋鬼地怎么回事
咋地怎么啦
I副词
可好尼很好
蹶尼好非常好
没假没有
不大叉叉儿一般的或着不多的
可不是当然、就是
使地慌很累
单故意的故意
3、谣谚(选部分)
金旮旯,银旮旯,不如咱们的山旮旯
上坡骡子,偏坡马,下坡毛驴不用打
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能伤了根(指锄地)
春放滩,秋放坡,夏放山头,冬放窝(指放牧)
急过搭石,慢过桥,要走山路抬脚高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狗怕弯腰,狼怕摆手
饥了饭甜如蜜,饱了吃饭蜜不甜
人要长交,帐要短结
谷雨前后,安瓜种豆
小满谷子芒种黍,播种停当快下锄
头伏下雨二伏晒,不收荞麦就收菜
春旱不算早,秋早减一半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种地不上粪,一年瞎胡混
种地要巧,三年一倒(茬)
庄稼不认爹和娘,功夫不到长不强
五月大,瓜瓜菜菜剩不下五月小,瓜瓜菜菜吃不了处暑不出头,喂了老黄牛
南山戴帽儿,没有干道儿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虹云彩西虹雨,南虹出来发大水
黄云翻,雹满天
闷雷打横闪,雹子大如碗
瓜豆戴帽出土,下雹次数难数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处暑雹子白露风,劳动一年一场空
吃饭先喝汤,身子不受伤
细嚼慢咽,不去医院
4、歇后语(选部分)
曲村的戏台两面的
张家口的镰刀揽的宽
倒马关的蚂蚱奔达过界啦
养老河的秧歌回家转
石窝掏雀儿谁来谁有份
劁猪不带刀子硬挤
狼的尾巴白啦
山里红包粽子不像枣儿
怀着孩子住娘家个人估量个人的掏钱买豆腐渣自找受噎
搂草打兔子捎带
黎鸡占了鸦鹊窝白趁
豆芽儿长到房檐高也是菜货
豆腐掉到灰坑里吹吹不得打打不得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豆腐干上支订挨熏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