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应用共25页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医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医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专 论 与 综 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兽医细菌学研究中的 应用现状及前景 王 玲 张绍学 柴家前 (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泰安・271018) 近20年来,生物科学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尤其是以分子生物学为标志的现代生物学,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解释一切生物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改造和利用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1 在动物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1.1 质粒图谱分析质粒是螺旋型DNA分子,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质中,与细菌的染色质一样,可以复制保留并分布于子代细菌中。

通过现已检测到50多种细菌的质粒说明质粒在细菌中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来自同一菌株的子代细菌都包含同一数目、同一分子量的质粒,所以质粒图谱可用来鉴定细菌的种类,如用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可以鉴定并证实某种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对人的传染等。

但B iackall等证明在引起鸡的传染性法氏囊鼻炎的病原菌、副鸡嗜血杆菌等26株细菌中不含质粒,质粒图谱也就没有意义了。

[1][2][12]1.2 染色质DNA限制性内切酶(R EA)分析染色质DNA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得到的DNA片段用琼脂糖凝胶电脉进行分离,每个基因组形成的电泳图谱是特异的,但所得图谱比较复杂,可用核酸杂交或探针技术简化这一过程。

[1]应用R EA图谱可区别致病菌和其它共存的同种分离株,也可应用R EA图谱证明同一鸡场的不同鸡群和在其附近的几个鸡场暴发的细菌病是否为同一传染源。

也可用某种细菌的RNA 操纵子提取的rRNA探针区别该细菌的活疫苗株和野外致病株。

但如果一个属或一个种内的所在成员都有相同的R EA图谱,那么R EA图谱就不能用于这种疾病的流行学研究。

[1][2]1.3 分子杂交技术王玲,女,26岁,在读研究生收稿日期:1997-01-28 分子杂交技术主要是以DNA复性和变性为理论基础,可分为Southern杂交、N o rthern杂交、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4种方法。

Southern杂交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特定的基础;N o rthern杂交检测基因是否表达;斑点杂交用于分析DNA片段是否来源于同一DNA;原位杂交可鉴定细胞内特定基因的位置,常用于诊断生物和病原学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在家畜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在家畜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在家畜改良中的应用近年来,基因科技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和进步。

这些技术的应用已经对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家畜改良。

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家畜基因和其性状的关联,进一步促进生产性能、抗病能力、食用品质等方面的改良。

一、基因描述和显示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了解无数基因的序列并且理解它们对生命的影响。

通过这些知识,研究者在所研究的动物上引入了许多有益的基因序列,这一过程称为转基因。

分析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等信息是遗传学技术的首要内容。

其中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通过同时分析大量基因表达情况,可以使我们了解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分析,来判断特定基因序列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

二、分析遗传多样性目前,我们已经能够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了解到家畜品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血统信息,逐步提高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例如,一些家禽品种常用羽毛颜色和大小来区分;我们可以通过获得基因组信息,确定特定羽毛颜色和大小与其基因的关联。

可根据此信息祖先最可能有什么样子,或我们将有什么样子。

三、基因编辑CRISPR/Cas9是目前非常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编辑特定基因序列,并删除或插入不同的DNA段。

使用CRISPR/Cas9技术来删除一些致病突变,或者导入有益基因的突变,可以在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情况下提高家畜生产力。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引入耐寒基因,提高家畜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四、选择标记技术选择标记技术通过分析特定DNA序列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使得家畜选种过程更加精确。

这些基因通常被称为QTL或顺式基因变异。

QTL是Quantitative Trait Loci的首字母缩写,表示一组有益基因。

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并确定特定QTL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联,可以帮助我们在家畜选种时取得理想的结果。

试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

试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

试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作者:陈华廷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6期摘要:在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临床兽医学的应用和研究上。

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让动物疫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需要对其进行重视。

本文主要是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将猪流行腹泻病毒的检测作为案例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临床兽医学;应用引言近些年的生物技术正在朝着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与动物疫病诊断和预防以及治疗方面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感,在很多方面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拥有着较高的先进性,比传统技术的应用更加方便且快速,可以更为有效的解决传统临床兽医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更好的实现病毒的检测和诊断,对动物疫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1、分子生物技术在临床兽医学上的应用1.1 DNA酶切图谱分析的应用DNA酶切图谱分析是对特定的限制性酶消化DNA长链之后来得到核酸的片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不同DNA的微阵列差异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者都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技术来获得不同长短的DNA链片段。

对于DNA链片段来说,可以利用胶凝电泳来实现分离,然后与已知的分子量标准进行比较之后,再计算出不同片段分子量的数据。

在现有的临床兽医学上已经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牲畜的某个基因点出现突变之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限制酶识别点改变,通过使用这种分析技术进行识别,就可以对牲畜的具体病变信息进行有效地获取[1]。

1.2 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是一种体位模仿体内DNA复制过程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短时间的DNA复制,作为一种新型疾病检测手段具有灵敏和简便以及快速的特点,只需要借助一根毛发、一滴血和一个细胞就可以扩增出足量的DNA,来进行分析和诊断。

这种PCR技术已经在很多遗传性疾病控制中有所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大都属于定性分析,在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临床兽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临床兽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临床兽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临床兽医领域中,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应用:
1.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用于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领域中,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例如,PCR技术可以检测犬体内的心丝虫、猫体内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等疾病的病原菌。

2. DNA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是一种用于测定DNA序列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DNA测序技术可以用于鉴定动物的基因组,以及研究动物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DNA测序技术可以用于鉴定犬基因组,从而研究犬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3.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
基因表达分析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基因表达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犬的肿瘤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治疗肿瘤的药物对
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用于修改基因的技术。

在临床兽医中,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治疗犬的遗传性失明疾病,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

总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兽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兽医师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为动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遗传改良是现代畜牧业中的重要技术,通过选择优异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改善动物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生产性能,并逐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则为动物遗传改良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和更精确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包括分子标记、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等方面。

一、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是一种用分子水平的信息来描述动物或植物遗传差异的技术,主要包括DNA标记和蛋白质标记。

其中DNA标记又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单序列重复序列(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多种方法。

在畜牧业中,DNA标记广泛应用于动物品种鉴定、亲权鉴定、个体遗传基础分析、品种保护、种源筛选和育种方案制定等方面。

例如,利用DNA标记技术可以鉴定对于乳业生产重要的氨基酸恒群体、牛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分析羊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等位基因在不同生境下的分布等问题,从而实现对于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一种将目标基因从别的动物或植物中分离出来,并以质粒、细胞或者其他载体的形式在宿主中进行重组、表达的技术。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可以精确地筛选和提取出影响某种表型性状的关键基因,并且进行功能验证和如何调控的研究。

在动物遗传改良方面,基因克隆技术可以被用于根据肉质品质等性状改善动物品种。

例如,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分离了控制黑色素细胞增殖的MITF基因等,从而实现了对于动物毛色品种、皮肤、眼睛颜色等方面的遗传改良。

三、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引入到目标动物细胞或者整个个体基因组中的技术,这种技术是目前研究基因功能和生物学表现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在动物基因组中实现特定基因的增加、减少或改变,从而实现对于动物特定性状的获得或者改善。

在畜牧业中,转基因技术已被应用在多个领域。

例如,美国农业部研发的“非断奶猪”(Enviropig)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实现的。

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的应用共27页文档

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的应用共27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分子生物学在兽医中的 应用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 克思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引言:动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一、DNA测序技术的应用DNA测序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DNA测序,可以准确地获得动物的基因组信息,进而研究动物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关系。

例如,通过DNA测序可以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揭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此外,通过DNA测序还可以研究动物的基因突变和遗传病等方面的问题,为动物的保护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PCR技术的应用PCR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DNA片段。

在动物学研究中,PCR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评估物种的保护状况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此外,PCR技术还可以用于动物的基因表达研究,揭示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模式,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和发育过程。

三、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动物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全面地分析动物体内的蛋白质组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例如,通过质谱技术可以鉴定动物体内的蛋白质,进而研究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此外,蛋白质组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动物的蛋白质修饰和功能调控,揭示动物的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

四、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对动物的基因进行精确的编辑和修饰。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研究动物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揭示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构建特定基因缺失或突变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遗传疾病,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改良和优化动物的农业性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总结: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项重要且不断发展的领域。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应用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疾病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防疫手段往往无法对付一些复杂的疫情,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这些挑战。

分子生物学技术正是其中之一。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概述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分子机理的科学,其核心是探索生命中的基因、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构和功能。

一般来说,分子生物学的技术主要包括PCR、DNA测序、基因克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等。

在畜禽疾病防控中,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鉴定、筛选、改良等方面。

比如,在检测某一种病原体时,可以利用PCR技术来扩增它的DNA序列,然后通过比对DNA序列库来确定其种类。

或者,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众多的样本中快速筛选出可能存在病原体的标本。

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情监测中的应用疫情的监测是畜禽疾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而传统的疫情监测往往需要依靠人工抽血、尸检等方法进行病原体检测,而这样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无法保证。

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病原体数量较低的情况下完成检测,并且准确性更高。

例如,在禽流感的检测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RNA提取和PCR扩增技术来检测病原体的RNA序列,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原体。

此外,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筛选多种可能存在的病原体,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疫苗是畜禽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疫苗研发往往需要依靠动物接种,而这样的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给动物带来痛苦。

而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极大地缩短疫苗研发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动物接种的数量和强度。

例如,在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发中,研究者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7N9禽流感病毒表面的HA和NA基因与其他病毒基因组合,制造出能够诱导人体产生抗体的疫苗。

这种疫苗可以避免病毒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疫苗的稳定性和抗原性。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体基因分析中的应用病原体基因分析是分子生物学在畜禽疾病防控中的另一项重要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