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土的动力特性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土的动力特征参数2010-04-1809:399.5.1土的主要动力特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用某种数学的或物理的模型来描述土在动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关系,这就是动力特征参数。
土的动力特征参数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土的抗震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参数,如动强度、液化特性、震陷性质等;另一类是土作为地震波传播介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是土层动力反应分析中使用的参数,如剪切波速、动模量(动弹性模量或动剪切模量)、阻尼特性(阻尼比或衰减系数)、振动条件下的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等。
其中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表征土的动力特征的两个很重要的参数。
1.土的动剪切模量动剪切模量Gd是指产生单位动剪应变时所需要的动剪应力,即动剪应力与动剪应变之比值,按下式计算:(9-5)动剪切模量Gd可由滞回曲线顶点与原点的直线的斜率表示。
由骨架曲线可知,随着或的增大,Gd越来越小,即土的动剪切模量随着动应力或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
2.土的阻尼比土的阻尼比是指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比值。
阻尼比是衡量吸收振动能量的尺度。
土体作为一个振动体系,其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粘滞摩擦作用而有一定能量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阻尼,也称粘滞阻尼。
在自由振动中,阻尼表现为质点的振幅随振次而逐渐衰减。
在强迫振动中,则表现为应变滞后于应力而形成滞回圈。
由物理学可知,非弹性体对振动波的传播有阻尼作用,这种阻尼力作用与振动的速度成正比关系,比例系数即为阻尼系数,使非弹性体产生振动过渡到不产生振动时的阻尼系数,称为临界阻尼系数。
地基或土工结构物振动时,阻尼有两类,一类是逸散阻尼,由于土体中积蓄的振动能量以表面波或体波(包含剪切波和压缩波)向四周和下方扩散而产生的;另一类是材料阻尼,由于土粒间摩擦和孔隙中水与气体的粘滞性引起。
在用有限元分析地震影响时,由于已经考虑了振动能量的扩散,故仅采用材料阻尼。
无粘性土的阻尼比受有效应力的影响明显,粘性土的阻尼比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
2.7 土的动力特性(压实特性)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3 2020/2/3
击实试验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轻型:粒径小于5毫米
V 947cm3 G 2.5Kg
H 30.5cm
25下,分三层击实
重型:粒径小于40毫米
V 2104cm3 G 4.5Kg
H 45.7cm
56下,分5层击实
2.7 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压实特性)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1 2020/2/3
土的压实性
人们很早就用土作为建筑材料,而 且 知 道 要 把 松 土 击 实 。 公 元 前 200 多年,我国秦朝修筑驰实(行车大 道),就有用“铁锥筑土坚实”的 记载,说明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土 的密度和土的工程特性有关。
料在相同击实功能下 的最大干密度和最有 含水率不同。对于轻
wop wop 1 P5 wab P5
型击实试验,可按下
式修正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12 2020/2/3
土的振动液化-----**砂土的液化
液化:任何物质转化为液体的行为或过程
砂土液化:砂土在突发的动荷载作用下,不 能在短时间排水固结,为抵抗剪力引起的体 积缩小的趋势,将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 从而导致土体的抗剪能力完全丧失的现象。
土力学讲座系列四
2 2020/2/3
土的压实性
土的压实性指在一定的含水率下,以人工或 机械的方法,使土体能够压实到某种密实程 度的性质。
土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及道路填方是用 土作为建筑材料填筑而成,为了保证填土有 足够的强度,较小的压缩性和透水性。在施 工中常常需要压密填料,以提高土的密实度 和均匀性。填土的密实度常以其干密度来表 示。
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

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红黏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红黏土地区的土壤工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黏土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处于饱和状态,其动力特性受到外界荷载的影响十分显著。
特别是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响应会对土地的稳定性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对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通过对红黏土的特性分析和动力特性试验研究,可以探讨其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和工程应用探讨,可以进一步揭示红黏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为土壤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饱和重塑红黏土是一种常见的土体,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该类型土体的动力特性研究,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中的土体处理和加固措施。
对饱和重塑红黏土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饱和重塑红黏土在单向循环荷载下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土体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机制,为工程中土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研究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深入了解土体的力学行为和性质,为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对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还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减少工程风险,促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红黏土的动力特性,以期能够深入了解这类土体的行为规律。
通过对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可以为工程中对这类土体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研究的成果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饱和重塑黄土的动力特性

饱和重塑黄土的动力特性法制备试样。
先将原[HJ2.1mm]状土风干,利用木锤将原状土碾碎但注意不能压碎颗粒,将碾碎后的土样过2 mm筛,根据重塑黄土的干密度,计算所需重塑黄土的质量。
为了与原状黄土动力试验进行对比,本次试验所取重塑黄土干密度与原状黄土相同为141 g/cm研究该干密度下饱和重塑黄土的动力力学特性。
试样的直径和高度分别为50 mm和100 mm。
然后称取一定质量的重塑黄土,分四层击实,每一层击4下,控制每层的击实厚度为25 cm,层与层之间要进行刮毛,确保每层土接触良好,以保证试样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将击实完成后的土样按照操作步骤安装在试验仪器上如图1所示。
然后对试样进行饱和,由于该黄土抽气饱和之后很软,制样难以成形,经反复尝试后,试验决定采用水头饱和(先抽气饱和1 h,立即取出试样,防止试样过软,然后置于仪器上进行水头饱和),首先对试样施加20 kPa的围压。
然后提高进水管的水位,控制进水管的水面与黄土试样中部之间的水位差为1 m左右。
打开进水阀,使水从底部进入试样,从试样顶部缓缓溢出。
饱和完成后,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施加周围压力,检查孔压系数B值可以达到090~095,确保试样饱和度基本达到要求。
1.2试验内容饱和重塑黄土静力试验和动力试验均做3组,偏压固结(Kc=σ1c/σ3c=15,围压σ3c=50、100、200kPa)。
具体试验安排见表1和表2。
静、动力试验均采用GCTS伺服控制气压式激振三轴仪。
该三轴仪可以直接数字伺服控制轴向荷载、围压和孔隙水压,其中轴向动荷载通过气压施加,围压通过气压或水压施加。
试验过程完全由计算机软件来控制和设计,试验数据数字化,并且试验软件可以进行基本的图形显示以及向其它软件如Excel输出数据,试验仪器见图2。
静、动力试验均进行的是不排水试验。
静力试验的剪切速率为006 mm/min。
动力试验先在偏压状态下进行固结,固结完成后,关闭排水阀,然后进行振动试验,施加的循环动偏应力的加载波形为等幅正弦波,频率为1Hz。
土的动力特性解读

2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一、液化发生的机理 • 振动液化就是饱和土在动荷载作用下丧失其原有 强度而转变为一种类似液体状态的现象。它是一 种特殊的强度问题,以强度的大幅度骤然丧失为 特征。比如饱和砂土表现出的喷砂冒水、长距离 的迅速滑移、土体中轻型结构物的上浮或土体上 建筑物的下陷等现象。
• 总的来说,细的颗粒、均匀的级配、浑圆的土粒 形状、光滑的土粒表面、较低的结构强度、低的 密度、高的含水量、相对较低的渗透性、较差的 排水条件、较高的动荷载、较长的振动持续时间、 较小的法向压力都是不利于饱和砂土抗液化性能 的因素;反之,饱和砂土的抗液化性能较好。
18
• 五、影响土振动液化的主要因素(为了了解土在 什么条件下容易液化) • 研究表明,影响饱和砂土振动液化可能性的主要 因素有土性条件、起始应力条件、动荷载条件以 及排水条件。 • 1.土性条件 • 土性条件主要指土的粒度特征、密度特征和结构 特征。
12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 (1)从土的粒度特征即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 数cu和粘粒含量pc来看,它们均与土的抗液化强 度成正比。 • (2)从土的密度特征即相对密度Dr或孔隙比e及 干重度rd等来看,Dr ,e ,rd ,抗液化强度 。 • (3)从土的结构特征即土的排列和胶结状况来看, 排列结构稳定和胶结状况良好的土均具有较高的 抗液化能力。重塑土<原状土;遭受过地震的砂土 比未遭受地震的砂土难液化(结构);均匀级配 的砂比良好级配的砂强,圆粒砂比角粒砂强。?
4
土的动力特性规律(二)————振动液化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 此时,一方面是孔隙水在一定超静水压力的作用 下力图向上排除,另一方面是土颗粒在其重力作 用下又力图向下沉落,这就有可能使土在结构破 坏的瞬间或一定时间内,土粒因其向下的沉落为 孔隙水的向上排除所阻碍,处于局部或全部悬浮 (孔隙水压力等于有效覆盖压力)状态,土的抗 剪强度局部地或全部地丧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 形或完全液化(振动液化)。此后,随着孔隙水 逐渐挤出,孔隙水压力就逐渐减小,土粒又逐渐 沉落,重新堆积排列,压力重新由孔隙水传给了 土粒承受,砂土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振动压 密)。
岩土工程中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岩土工程是土壤和岩石在人类建设活动中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地基工程、地下工程和地质工程等方面。
在这些工程中,了解岩土的动力特性并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岩土的动力特性岩土的动力特性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岩土体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它包括了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阻尼比等指标。
1.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岩土在受到外力影响下的变形特性指标。
它反映了岩土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程度,也可以用来描述其刚度。
弹性模量的大小与岩土的刚性有关,刚性越大,弹性模量也越大。
2. 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是岩土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变形特性的指标。
它反映了岩土在剪切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也可以用来描述其抗剪切性。
剪切模量的大小与岩土的抗剪强度有关,抗剪强度越大,剪切模量也越大。
3. 泊松比泊松比是描述岩土体材料变形特性的参数,用来表示岩土体在径向压缩应变时,轴向应变的比例关系。
泊松比的大小与岩土体的变形性质相关,变形能力越弱,泊松比也越小。
4. 阻尼比阻尼比是描述岩土在振动或地震荷载作用下能量损耗的指标。
它可以反映岩土的耗能能力和耗能效果,在地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阻尼比的大小与岩土体的波动特性有关,岩土体的耗能能力越高,阻尼比也越大。
二、岩土的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响应分析是指对岩土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地震响应分析,可以评估结构体在地震发生时的受力状况,以及结构的破坏程度。
1. 荷载输入地震荷载是地震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它是指地震发生时作用在结构上的力。
地震荷载的大小与地震的震级和距离有关,需要详细的地震参数分析来确定。
2. 结构模型在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时,需要将岩土体建立为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建立,以描述岩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状态。
3. 响应分析响应分析是指对结构体在地震荷载下产生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
土动力学——精选推荐

⼟动⼒学1. 饱和砂⼟的动⼒特性研究综述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向对⼟动⼒学进⾏了深⼊研究。
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的动⼒特性和本构关系,地震液化势与地⾯破坏,动⼟压⼒和挡⼟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动⼒相互作⽤,⼟坡和⼟坝的抗震稳定性,周期或瞬态荷载作⽤下的变形和强度问题等⽅⾯。
其中,⼟的动⼒变形和强度特性及本构关系模型是⼟动⼒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饱和砂⼟在动载(如地震荷载、爆炸荷载、振动荷载等)作⽤下液化问题是防灾减灾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建⽴系统研究饱和砂⼟在爆炸、地震和振动荷载下的动⼒特性及变形预测,⽆论是防御和减轻爆炸、天然地震及有源振动所产⽣的灾害,还是解决⽣产设计所⾯临的实际问题及⼟动⼒学的发展均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问题。
饱和沙⼟的动⼒本构模型它们⼤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基于粘弹性理论的模型和基于弹塑性理论的模型。
和砂⼟的动强度和砂⼟的液化特性2.第11届国际⼟动⼒学和地震⼯程会议及第13届世界地震⼯程会议砂⼟液化研究综述孙锐袁晓铭液化特性液化判别液化⼤变形3. ⼟-结构动⼒相互作⽤研究综述前⾔地震时⼟体与结构的相互作⽤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构物的动⼒相互作⽤问题,是⼀个涉及到⼟动⼒学、结构动⼒学、⾮线性振动理论、地震⼯程学、岩⼟及结构抗震⼯程学、计算⼒学及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课题,也是⼀个涉及到⾮线性、⼤变形、接触⾯、局部不连续等当代⼒学领域众多理论与技术热点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随着科学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实验⼿段的不断改进,重⼤和复杂体系⼯程的不断建造,促进了⼟与结构动⼒相互作⽤的深⼊研究,⼏⼗年来⼀直引起国内外的⼴泛重视和研究。
1964 年⽇本新泻地震、1976年我国唐⼭地震、1985年墨西哥地震和等许多实践课题促进了这门学科的迅速发展,1995年⽇本神户⼤地震、1999年⼟⽿其地震和中国台湾地震[1]等使⼟动⼒学和⼟与结构动⼒相互作⽤的研究达到了⼀个新的⾼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分析

关
键 词 :动荷载 ;动力特性 ;应力路径 ;孔 隙水压力 中图分 类号 :U l, 2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832 1) 1 0 50 4 0 665 (00 0 - 2 - 0 4
在大多数建筑工程 中, 地基土体 的承载力验算 、 变形验算及稳定验算均采用静荷载或等效静荷载作 为 附件 荷 载 来 进 行 计 算 及 分 析 .实 际 工 程 中动 荷 载
沉降是相当可观的【 J J . 当列 车静止时 , 会在地基 中产生静应力场 ; 当列 车运动时 , 应力场也会一起运动 , 并在地基 中产生应
在移动荷载作用下 , 轨道结构的位移和地基表面的反 力 , 以通 过单 个 移动 荷载 引起 的轨道位 移 和地 基表 可 面反 力进 行叠 加获 得 . n l Wike r地基 一Tmohn o梁 i sek
动荷 载 的 特性 主 要包 括振 动形 式 、 动 频率 、 振 振
幅 和 振 次 .振 幅 和振 次 对 地 基 土 孔 压 和变 形 的影 响
1 列车荷载对地基振动效应的影响
列 车 运行 会 引起 轨道 和地 基 的振 动 , 当列 车速 度 达到轨 道 地基 系统 的 临界速 度 时 , 振动 能 量无 法及 时
的 简化 , 方 面 使 工程 计 算 简单 , 另 一 方 面却使 得 一 但 工程安全性受到质疑.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 , 越来越
力波 , 这是 引 起 地基 振 动 的最 主要 原 因 . 种 动力 响 这 应 主要受 到列 车 轴 向荷载 、 轮轴 间距 和列 车速 度 的影
响L. 1 另外 一 些 因素亦 可 以增 大上 述应 力场 产 生 的振 J 动 , 列 车 的不 平 稳性 、 道 的不 连 续性 以及 支 撑 的 如 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 含水量的影响
• 对同一种土料,分别在不同的 含水率下,用同一击数将他们分 层击实,测定土样的含水率和密 度,然后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干 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击实曲线; •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含水率较 小时,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 增加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加到 某一值后,含水率继续增加反而 使干密度减小。干密度的这一最 大值称为该击数下的最大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此时对应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 最优含水 率;
ρd λc = ρd max
• 在工程中,填土的质量标准常以压实度来控制。要求压 实度越接近于1,表明对压实质量的要求越高。根据工程 性质及填土的受力状况,所要求的压实度是不一样的; • 在工地上对压实度的检验,一般可用环刀法、灌砂(或 水)法、湿度密度仪法或核子密度仪法等来测定土的干密 度和含水量,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可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 决定。
′ wop = wop (1− P ) + wab P 5 5
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 GS5: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 比重; wab:粒径大于5mm土粒的吸着含水量
• 土的压实度
• 土的压实度或压实系数λc :定义为工地压实时要求达到 的干密度ρd与室内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ρdmax之 比值,可由下式表示:
•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 粗粒含量的影响
由于击实仪尺寸的限制, 实际试验中可能剔除超出 粒径的部分,然后进行试 验。这样测得的最大干密 度和最有含水率与实际土 料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的最 大干密度和最有含水率不 同。对于轻型击实试验, 可按右式修正。
′ ρd max =
1 1− P 5
ρd max
P − 5 ρwGs5
•
•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 击实功能的影响 讨论: • 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度 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优含水率则逐渐减小。但是 这种增大或减小的速率是递减的,因而光靠增加击实功能 来提高土的干密度是有一定限度的; • 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响显著。当含水率较高时,含水 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趋近于饱和线,也就是说,这时提 高击实功能是无效的。填料的含水率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利 的,过高恶化土体的力学性质,过低则填土遇水后容易引 起湿陷。
•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 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 同样的含水量情况下,粘性土的粘 粒含量越高或塑性指数越大,越难 于压实; • 对于无粘性土,含水率对压实性的 影响没有像粘性土那么敏感,其击 实曲线与粘性土不同,在含水率较 大时得到较高的干密度。因此在无 粘性土的实际填筑中,同时需要不 断洒水使其在较高含水率下压实。 无粘性土的填筑标准,通常是用相 对密实度来控制的,一般不进行击 实试验; • 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反之则不 易压实
• 击实试验与压实度
• 击实试验
目前较少使 用
在实验室内进行击实试验,是研究土压实性 的基本方法。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 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而重型 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击实试 验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击实仪,包括击实筒、击锤 及导筒等。击实试验仪有轻型和重型两种,击实 筒容积分别为947.4cm3和2103.9cm3;击锤质 量分别为2.5kg和4.5kg;落高分别为30.5cm和 45.7cm。
d s (1 + ω ) ρ w d ρ −1 = s w −1 (1 + ω ) ρ d ρd
ρw 1 ω = ( - ) × 100% ρd d s
ρw 1 − ) × 100 % ω=( ρd ds
• 压实土的特性
• 压实曲线峰值所对应的纵坐标值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对应的横坐标值为最优含水量ωop; • 人工压实不是挤出土中水而是挤出土中气来达到压实 目的的; • 当含水量低于最优含水量时,干密度随含水量不同的 变化较大,即含水量变化对干密度的影响在偏干时比 偏湿时更加明显。因此,击实曲线的左段(低于最优 含水量)比右段的坡度陡。
11.2 土的压实性
• 土的压实性---在一定的含水率下,以人工或机械的方 法,使土体能够压实到某种密实程度的性质; • 土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及道路填方是用土作为建 筑材料填筑而成,为了保证填土有足够的强度,较小 的压缩性和透水性。在施工中常常需要压密填料,以 提高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填土的密实度常以其干密 度来表示; • 在实验室内研究土的密实性是通过击实试验进行的。
• 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
• 击实功能的影响 • 实验室中的击实功能是 用击数来反映的,对同一 种土,压实功能小,则能 达到的最大干密度也小, 最优含水率大;压实功能 大,则能达到的最大干密 度也大,最优含水率小; 用同一种土料在不同含 水率下分别用不同的击数 进行击实试验,就能得到 一组随击数而异的含水率 与干密度关系曲线。
• 击实试验
轻型:粒径小于5毫米
V = 947.4cm3 G = 2.5Kg H = 30.5cm
25下,分三层击实 重型:粒径小于20毫米
V = 2103 .9cm G = 4.5Kg H = 45.7cm
3
56下,仪的构造
• 击实曲线
S r = 1 → e = ωd s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特性 11.1 概述
• 公路路堤、土坝以及建筑场地的回填土等,都是以土作为建 筑材料。土体由于经过开挖、搬运及堆筑,原有结构遭到破坏, 含水量发生变化,堆填时必然造成土体中留下很多孔隙,如不 经人工压实,其均匀性差、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水稳定性 不良,往往难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研究土的压实性是土 工建筑物的重要课题。 • 某些松软的地基土,由于其强度低、变形大,直接在其上修 建建筑物,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的设计要求,需进行加 固处理。可采用换填垫层法加固,通过分层压实改善土的不良 性质。土的压实是在动荷载作用下得到的,提高了土的密实度, 从而土的强度得到提高,土的压缩性减低和透水性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