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精编七年级生物下册4..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新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解析】选B。
淀粉消化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脂肪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2.位于消化道壁上的消化腺是( )A.肝脏B.胰腺C.肠腺D.腮腺【解析】选C。
胃腺、肠腺都位于消化道壁内。
腮腺、肝脏、胰腺都位于消化道外。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消化腺都在消化道壁肠腺和胃腺都是黏膜上皮凹陷形成的,位于消化道壁。
唾液腺、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其分泌物经导管流入消化道内。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3.(2020-2021学年衡水中学期末学业考试复习模拟)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1和2为试管编号),其中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1 淀粉液+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2 淀粉液+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A.2号试管中清水的量改为5毫升B.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C.碘液改为双缩脲试剂D.1号试管中的搅拌时间改为1分钟【解析】选B。
本题考查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
本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故应该放等量的清水和唾液;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故应将100℃水浴10分钟改为37℃水浴10分钟;可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只要充分搅拌即可,没有时间限制。
【互动探究】上题中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提示: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4.(2020学业模拟·沈阳质检)针对“唾液对淀粉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管的器官是( C ) A.肝脏、胃、小肠 B.口腔、小肠、肠腺 C.食管、胃、大肠 D.唾液腺、口腔、咽
8.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D ) A.肝脏 B.大肠 C.食管 D.小肠
9.在口腔里细嚼馒头或米饭,觉得有甜味,这是因 为( B)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二、发现问题:
为什么在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
三、提出问题:
馒头或米饭经过细细地咀嚼后,其中的淀粉发生变化 了吗?
四、作出假设:
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为有甜味的某种物质。
五、设计并实施实验: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结论
实验组
淡白色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被分解
淀粉液+唾液
10.肝炎病人厌吃油腻食物,其原因是(B) A.油腻食物气味过浓易刺激肝脏 B.胆汁分泌不足,影响对脂肪的消化 C.皮下脂肪太厚影响肝脏的功能 D.油腻食物太粘,不易排空
11.下图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消__化__管__和_消__化__腺__两部分。
(2)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__⑤__ (填序号),消化吸收的主要 器官是__⑥___(填序号)。
对照组 (淀粉液 )+(清水 )
淡白色
变蓝
变蓝 淀粉未分解
37℃水浴保温 10分钟后加碘
六、得出结论: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
三、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从哪儿开始的呢?
1、口腔:
⑴牙齿: 切断、撕裂、磨碎 食
⑵舌: 把食物与唾液搅拌 团
⑶唾液: 含唾液淀粉酶,淀粉 分解 麦芽糖 为什么入口的馒头和米饭经充 分咀嚼后会感觉甜?
中考生物-消化与吸收

中考生物-消化与吸收一、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2.消化腺4.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人体消化道最长部分,小肠长5~6米。
(2)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
(3)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4)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它们的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四、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重点一食物的消化1.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考答案】C2.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D.细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答案】B【解析】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胆汁中虽然不包含任何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物理消化,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不是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B符合题意;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蛋白质的消化,C不符合题意;细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D不符合题意。
重点二营养物质的吸收3.下列各项中,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外壁有许多黏液C.小肠内有许多消化酶D.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参考答案】B4.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的物质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答案】D【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选项中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
简述动物的三种消化方式

简述动物的三种消化方式动物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一类生物,它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环境的不同,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消化方式。
总体来说,动物的消化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体外消化。
一、机械消化机械消化是指动物通过咀嚼、搅拌、切割等物理力量将食物粉碎成较小的颗粒,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消化吸收。
这种消化方式主要发生在口腔和胃部。
在口腔中,动物通过咀嚼将食物咬碎,增加表面积,方便食物与消化液接触,促进后续的化学消化。
咀嚼还能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
胃部是机械消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在胃中,动物的胃壁会收缩和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较为细小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消化吸收。
此外,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也能分解蛋白质,为后续的化学消化提供条件。
二、化学消化化学消化是指动物通过分泌消化液,利用其中的酶类物质将食物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利用。
这种消化方式主要发生在胃部、肠道和其他消化器官中。
在胃部,动物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
胃液还含有胃酸,能够杀灭食物中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
肠道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化学消化的重要部位。
动物的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
小肠中分泌有胰液和肠液,其中含有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酶类物质。
这些酶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如糖类、氨基酸和脂肪酸,以便被细胞吸收利用。
在其他消化器官中,如口腔的唾液腺、胆囊和胰腺等,也分泌了各种消化液,其中含有不同种类的酶,起到辅助消化的作用。
三、体外消化体外消化是指动物通过将消化液排泄到体外,将食物外部分解成较小的分子,然后再吸收利用。
这种消化方式主要发生在部分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中。
部分节肢动物,如蜘蛛和螃蟹等,它们的消化道相对简单,无法进行有效的化学消化。
因此,它们通过将消化液直接注入食物体内,将食物外部分解成液体状,然后再吸收利用。
软体动物,如蜗牛和蛞蝓等,它们的口器中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消化液。
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说一说:龋齿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谈一谈:龋齿的预防。
a、形成原因
1、细菌把糖转为酸 2、酸腐蚀牙釉质和牙本质
如何防止牙病
刷牙习惯 用适当的清洁材料 少吃 甜食 均衡日常饮食 有规律的牙齿检查
好的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什么是消化?
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
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5. 无机盐 约占人体重量的4% 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种类:钙、磷、铁、碘、钠等
* 需要量少,对生长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钙、磷是强壮的骨骼与 牙齿所必需
铁是制造红细胞所必须 的无机盐
• 主要无机盐及其缺乏症
钙 佝偻病 铁 贫血
碘 甲状腺肿
6. 食物纤维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
动物的食物
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动物的能量来自于食物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我们是否 能测定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呢?
不同的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 热量是不同的, 蛋白质→16.8千焦/克 糖类→16.8千焦/克 脂肪→ 37.7 干焦/克
一、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素: 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食物纤维
3、小肠结构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 (1)小肠长约5-6米,可以增加食物的停留时间。 (2)小肠表面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表面又有微 绒毛,使小肠内表面积达200平方米; 大大地增加了小 肠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 (3)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多,如肠液、胆汁、胰液。
(4)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且小肠绒毛壁
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蛋白质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多肽。随着食物通过胃进入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能够将肽、多肽等分解为氨基酸,最终被小肠吸收。
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过程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三种营养成分,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如下:
1.淀粉消化: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碳水化合物。随着食物的通过食管进入胃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也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碳水化合物。随着食物通过胃进入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最终被小肠吸收。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消化器官中有不同的消化酶参与。只有在充分的消化和吸收的情况下,人体才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案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2课时)教学设计物,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是否有影响?推断: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越大,消化速度越快。
一、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播放视频食物在消化道内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一)什么是消化?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物的过程,叫做消化。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有哪些?(三)消化的类型1.物理消化:在消化道内,食物逐渐被软化和细化的过程。
(即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如牙齿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呢?玉米粒磨成玉米面小麦粒磨成面粉2.化学消化:在消化道内,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举例说明物理消化思考、回答。
初步了解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明确食物中需要消化和不需要消化的成分。
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物理消化。
通过图片理解化学消化。
如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等。
读图: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消化作用?(口腔、胃、小肠)2.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3.它们被初步消化的场所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思考:1.口腔中的牙齿和舌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视频播放牙齿的作用)牙齿:咀嚼研磨食物舌:搅拌并品尝味道读图、思考、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属于物理消化)2.细嚼慢咽的好处?减轻胃肠负担3.如果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这些甜味来自哪里?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
咽和食道没有消化功能咽: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食道:食物通道。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思考: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肌肉层有节律的收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有利于消化。
2020春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讲练: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生物
首页
末页
重难点突破
3.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胃壁有发达的肌肉层,胃的蠕 动可以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2)化学性消化:将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 酶。
生物
首页
末页
重难点突破
4.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1)物理性消化: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 粒。 (2)化学性消化: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 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 脂肪酸。 (3)参与消化的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 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
(3)3支试管都置于37 ℃温水中,目的是 模拟口腔温度 。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6.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 唾液 以及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都有关系。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前预习
【小试牛刀】
( B )在口腔里细嚼馒头或饭粒,觉得有甜味, 这是因为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葡萄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试管 加入物质
其他处理 保持温度 保持时间
① 淀粉溶液+唾液 振荡试管 37 ℃ 10 分钟 ② 淀粉溶液+清水 振荡试管 37 ℃ 10 分钟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堂演练
( D )4.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淀粉 C.麦芽糖 D.葡萄糖 ( C )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 能无关
生物
首页
末页
课后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肠壁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特点:
1、小肠绒毛的存在扩大了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 2、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有利营养成分的吸收。
课堂小结:
消化道 组成 消化腺 消 化 系 统 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壁的结构特点
……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课堂练习
口腔 1、淀粉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
2、糖类物质尝起来是否都是甜的? 不是
胃 3、蛋白质初步消化的部位在__________ 。 小肠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____ 。
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C )
A、唾液
C、胆汁
B、胃液
D、肠液
课外作业
• 请你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写出淀 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消化道 内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一篇短文; • 完成作业本上对应作业
同学们好!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
直接吸收 先消化再吸收
粗纤维
不能被消化吸收
第四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消化腺
1、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2、消化腺
消化腺 唾液腺 排入部位 口腔 消化液 唾液
胃腺
肝脏
胃
小肠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肠腺
再 见
鸣鹤中学 杜 江
胃液(胃)
3、脂肪的消化
脂肪 口腔 咽 食道 胃 胆汁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
胆汁 (小肠) 胰液、肠液 (小肠)
脂肪
脂肪小颗粒
甘油+脂肪酸
三、营养成分的吸收
消化道 吸收的营养成分
胃
小肠
少量水和酒精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胰腺
小肠
小肠
消化酶
二、大分子物质是怎样被消 化的呢?
牛奶 (蛋白质)
油煎食物 (脂肪)
面包 (淀粉)
1、糖类的消化
淀粉 唾液 口腔 咽 食道 胃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胃液 胰液 肠液
大肠
肛门 蛋白质 肠液、胰液(小肠) 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