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练习题

消化和吸收 练习题
消化和吸收 练习题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

2.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3.消化道有、、、、、、组成。

4.消化腺有。

是最大的消化腺。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消

化道内壁的消化腺有,

5. 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能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

能初步消化。肠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7.食物中的水,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8. 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被口腔中的分解成,麦芽糖

最终被小肠分解成。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但是也只能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被分解成。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最终脂肪在小肠里变成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A 小肠长约5—6米

B 粘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小肠壁内有肠腺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下列中哪项不是物理性消化()

A 牙齿咀嚼

B 舌的搅拌

C 胃肠蠕动

D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4.下列食物中,不需经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有机物是()

A 淀粉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D

5. 下列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 维生素

B 氨基酸

C 含钙的无机盐

D 麦芽糖

6.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A.牙齿咀嚼的缘故B.舌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

7. 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

1 唾液腺

2 胃腺

3 肝脏

4 肠腺

5 胰腺

A 1 2 4

B 2 4 5

C 3 4 5

D 1 3 5

8.下列哪种消化液对蛋白质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A.唾液 B.胃液C.胰液D.肠液

9.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胆汁

10. 关于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脂肪开始消化开始于小肠

B 肝脏功能不好会影响对脂肪的消化

C 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D 消化脂肪的脂肪酶是肠腺和肝脏分泌

11.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的温水中,一段时

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A 唾液、胃液、肠液

B 胃液、胆汁

C 胰液、肠液、胆汁

D 肠

12. 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A 淀粉,脂肪,蛋白质

B 脂肪,淀粉,蛋白质

C 淀粉,蛋白质,脂肪

D 蛋白质。淀粉,脂肪

13.下列关于消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物质的全过程

B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进行的

C 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

D 脂肪在胆汁的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

14. 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

A胃 B 口腔 C 食道 D 肝脏

15.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

脂肪酸,维生素。请分析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从哪来取出来的()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大肠

16.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

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17.血液中没有()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麦芽糖

D 维生素

18.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其病理是()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

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19.现在,常有些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这些同学往往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

集中等现象。这样既会影响学习效果,又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

(2)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3)早餐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4)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20.请在下表中填入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

21.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问题:

(1)试管1和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试管2和3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_____和__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要受pH值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析回答:

(1)右图中C、D分别表示消化道的什么器官______,______

(2)右图中 ____ 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3)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消化道(4)小肠中含有_____ 、_____ 、______等消化液。

大肠

口腔

食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消化和吸收教案

消化和吸收》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同第一章 比较,本章加大了探究性学习的力度,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能积极动手实践。同时,在已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本节对营养物质在人体中的 变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认识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4、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观察小肠结构的活动,解释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养成实验的设计、实际操作及科学探索的能力;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注意口腔卫生、保护消化系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常见消化系统病症,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三大营养物质(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2、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A.

A.◆ 课前准备 ◆ 1、学生准备:查相关资料,了解常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及对笑话器官的危害; 2、教师准备:实验“口腔的消化”和“观察小肠结构”的用具; 3、口腔及消化系统的模型或挂图; 4、FLASH: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一疑问导入 [ 引言] :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大量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 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人体八大系统中哪个系统来完成的吗? [ 提问] :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那些结构? 二新知探究 (一)消化系统组成 [ 小故事] :一位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大人们说,慢点吃,别一会把种子 吃下去,在肚子里长出一个大西瓜来咯!教师:同学们,我们都误吃了许多西瓜子,可是,它们长成西瓜了吗?为什么呢?同学回答:没有。被消化了。 教师:如果把人体的消化系统比作是一家“食品加工厂” ,厂里有一条“食品加工流水线” ,它大概有8—10 米长,这个长度也达到了人体身高的六倍,那这条流水线从上到下会设有哪 些工作车间呢?我们一起去这家食品加工厂逛逛吧,看看我们的种子在小朋友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什么?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打算离开就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比喻) [ 出示] :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学生:牙齿,食道—胃,消化液,小肠,盲肠—大肠,肛门。 [ 讲述] :刚才同学们按照食物的经过路线描述的消化系统的组成,即食品加工流水线,我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脑-肠肽 6、容受性舒张 7、胃排空 8、分解运动 9、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

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消化和吸收--生理学

消化和吸收 二、填空题 15.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Digestion的方式有两种,即,_____和_____。 17.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微弱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______。 18.通过消化液中各种______的作用,可将食物中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 19.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______。 20.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生电性钠泵活动增强时,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 21.Basal electric rhythm(BER)在人胃为______次/分,十二指肠______次/分。回肠末端为______次/分。 22.欧式丛与麦式丛统称为______,它们互相形成突触,构成一个______系统。 23.从胃至横结肠接受副交感神经中______神经支配,结肠的其余部分则由来自______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 24.副交感神经纤维到达胃肠道的纤维都是节______纤维。 25.交感神经由脊髓胸腰段灰质______角发出,交换神经元后,______纤维分布到胃肠各部分。 26.开放性胃肠内分泌细胞一般呈______形,基底部含有______,顶端有______深入胃肠腔。 27.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部分是______,从生化角度看,根据它们的功能,又称为______细胞。 28.腮腺是由______细胞组成,分泌稀的唾液,頜下腺和舌下腺是混合腺,即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组成。 29.用抗胆碱药物阿托品能______唾液分泌。 30.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______反射。 31.口腔内最重要的机械性消化为______。 32.Deglutition是一种复杂的______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进入______。 33.Deglutition动作分为三期,第一期由______到______,第二期由______到______;第三期沿 ______下行至______。 3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胃粘膜对盐酸的屏障机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36.食物进入胃的机械扩张及蛋白质消化产物引起______释放______而促进胃的排空。 37.胃的外分泌腺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38.壁细胞分泌H+需细胞内小管膜上______的作用,分泌Cl-需小管膜上______的作用。 39.Pepsin发挥作用的最适pH为______,当pH升至______以上时,该酶会失活。 40.Intrinsic factor缺乏,会出现______贫血。 41.头期胃液分泌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机制,它们的共同传出途径是______。 42.胃期胃液分泌中促使促胃液素释放的刺激有______、______、______。 43.当十二指肠内pH降到2.5以下时,对胃酸分泌有______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______释放介导的。44.小肠内多种消化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一般为______。 45.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但以______为主。 46.迷走神经末稍释放作用于胰腺的______细胞,引起胰酶分泌______。 47.迷走神经兴奋和促胰酶素引起胰液分泌特点是______及______含量少,______含量多。 48.Bile分泌是不断进行的,但在非消化期进入______储存。 49.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的乳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50.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______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______途径。 51.糖类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蛋白质的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2.胆盐在消化时使大分子脂肪乳化为______;吸收时与脂肪消化产物结合为______。 53.大肠内的细菌可合成对人体有营养作用的维生素______和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资源包消化和吸收同步练习题

典型例题 1.血液中没有() A.氨基酸 B.脂肪酸 C.麦芽糖 D.维生素 【答案】C。【分析】而麦芽糖则不能被吸收,必需再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所以血液中没有麦芽糖。 2.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腹泻严重,这时进行治疗的方案有以下几种,请选择()A.口服葡萄糖B.口服生理盐水C.静脉注射生理盐水D.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答案】C 【分析】由于小明患了急性肠胃炎,所以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但由于胃肠功能失调,所以不能口服,应该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3.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胰液、唾液 【答案】C【分析】植物油的成分是脂肪,该题实际上是考查脂肪的消化。乳化脂肪的消化液是胆汁,只起乳化作用(物理变化,将大分子脂肪变为脂肪微粒),胰液中有胰脂肪酶,肠液中有肠脂肪酶。 4.三个试管内有相同量的鲜牛肉,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温水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消化液,消化最快的一组是() A.胃液、肠液B,胰液、胃液C,胰液、肠液D,唾液、胰液 【答案】C【分析】鲜牛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此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蛋白质的消化,唾液内无蛋白酶,胃液内有胃蛋白酶,但要注意胃液呈酸性,只有胰液和肠液的生存环境相同,而且,胰液中有胰蛋白酶,肠液中有肠肽酶,能将蛋白质完全消化成氨基酸。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细嚼馒头,口腔内感觉有甜味,这是由于() A.牙齿咀嚼的缘故B.舌搅拌的缘故 C.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D.与以上三条都有关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 B.胃C.小肠 D.大肠 3.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生理学: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

1.消化(digestion)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结构复杂、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被吸收,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处理,即将大块的、不溶于水和大分子的食物变成小块、溶于水和分子较小的物质,这个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absorption)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慢波(slow wave) 是指胃肠平滑肌膜电位出现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又称基本电节律 4.胃肠激素(gut hormone) 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 5.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 指即存在于脑中又存在于胃肠,呈现双重分布的肽类激素。 6.胃肠激素的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of gut hormone) 是指一些胃肠激素具有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7.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8.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9.蠕动(peristalsis)为纵形肌和环行肌协调起来形成的一种推进性运动,在食团的前方出现一个舒张波,紧靠食团的后方出现一个收缩波,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向前推进。 10.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micelle and mixed micelle)微胶粒和混合微胶粒:胆盐因起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聚合成微胶粒;脂肪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渗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称为混合微胶粒。11.乳糜微粒(chylomicron)乳糜微粒: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 12.分节运动(segmentation)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在食糜所处的一段肠管上,环行肌在许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如此反复进行,使食糜不断分开,又不断混合。 13.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of bile salt) 排入到小肠中的胆盐约有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在进入肝脏作为胆汁的原料,并刺激胆汁分泌,这个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安徽省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课程安排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制定并实施计划 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3、消化的全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 (1)〈资料分析〉 小肠的特点 (2)〈进一步探究〉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小结、课后练习 (1)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1)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和主要作用。 (2)细嚼馒头,说出自己尝出什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3)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分析。 (5)提出改进意见 (6)全班交流观察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7)概括消化的概念 ①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②思考、回答问题。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④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⑤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应。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壁及绒毛的作用。 课后完成 (1)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2)教师启发:引入新课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 (1)引出口腔中的消化,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液的作用。 (2)请学生嚼咀馒头,设问,引出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引起学生进行探究。(3)媒体演示探究提示及参考方案。 (4)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5)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6)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补充。 (7)引导学生归纳消化的概念 ①媒体演示消化的全过程 ②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保健。 ③演示的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一、填空题 1. 消化可分为① ______ 消化和②_________ 消化两种方式。 2.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_ 和③ _______ 等三种形式。慢波的起步 点是④细胞。 3. 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胃肠道运动① _________ ,腺体分泌②;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胃肠道运动③, 腺体分泌④ ______ 。另外,消化管壁内还有完整的、可以独立 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称为⑤ __________ 。 4. 胃肠激索的作用主要有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和③________ 。 5. 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① ________ ,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② ________ ;最重要的消化 液是③ ;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是④ ___________ 。 6. 胃的功能是① _____ 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② _________ 。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③ _______ 、 ④_______ 和⑤_______ 。 7. 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和④_________ 。 8. 内因子是由胃的① ______ 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② __________ 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③ ________ 。 9. 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① _______ 期、②________ 期和③期三个时期。 10. 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① _______ 和②_________ ,消化淀粉的酶是③ ________ ,消化脂肪的酶是④ _______ ,此外,还有碱性物质⑤ ________ 。 11. 胆汁成分包括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 ④_______ ,其主要作用是⑤ _______ 。 12. 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① ________ 途径,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② __________ 途径。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③ __________ 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④ ________ ,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甘油、脂肪酸和⑤ __________ 。回肠能主动吸收⑥ ______ 和⑦________ 。 13. 肝脏参与体内① 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 _______ 和⑤________ 等功能,其中以⑥ ______ 功能最为重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胃肠道平滑肌节律性收缩的频率主要取决于() A. 慢波的幅度 B. 慢波的频率 C. 动作电位的幅度 D. 动作电位的频率 E. 平滑肌本身的节律 2. 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的起步点为() A. Cajal 细胞 B. 浆膜层 C. 黏膜层 D. 纵行肌 E. 环行肌 3. 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 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二、教学重点: 1、消化系统的各器官的位置 2、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3、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三、教学难点 1、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四、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早餐: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实物展示)大家觉得这份早餐有营养吗? 生:有。 师: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PPT) 师:那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生:不是都能。 师:很好,不是都能。那是不是有几种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 生:有。 师:那是哪几种呢? 生:水,矿物质和维生素。 师:非常好。而剩下的四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像糖类中的淀粉以及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分解成能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简单地说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的。现在我们已经分出了两类,同学们现在能否想想粗纤维在人体内的情况? (学生通过思考对前面六种营养成分分成两类的依据,得出了粗纤维在体内的情形。) 生:粗纤维是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的。 师:很好。它有助于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看到这些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不同情形,大家能否再来自己归纳说说那什么是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会变成哪些物质? 生: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过程称为消化。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句话也道出了消化的概念。 (板书:一、消化的概念) 师: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东西,它们也都会在体内经过消化后被吸收,利用。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板书:7.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七年级生物消化与吸收知识点

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消化道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咽:食物的通道 食道: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将食物推入大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其中的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胰液是最具消化力的消化液 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淀粉、脂肪的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消化系统 消化腺 消化道

1、在口腔中的变化 2、在胃中的变化 麦芽糖淀粉唾液淀粉酶??????→? 中间产物(蛋白胨)蛋白质胃蛋白酶 ?????→? 3、在小肠内的变化 葡萄糖小肠中 麦芽糖小肠中淀粉麦芽糖酶淀粉酶?????→??? ??→? 氨基酸小肠中蛋白质蛋白酶、肽酶 ????????→? 脂肪酸甘油小肠中 脂肪微粒小肠中脂肪脂肪酶 胆汁+????→??? ?→?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与营养物质吸收有关的器官 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的无机盐和水、酒精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口腔和食道基本不吸收什么物质,但口腔黏膜可以吸收少量的药物。 2、小肠的结构与吸收作用相适应的条件: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消化与吸收

生理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慢波 4、胃肠激素 5、容受性舒张 6、胃排空 7、分节运动 8、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填空题 1、消化有两种主要方式:和。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活动有、和三种形式。其中慢波的起步点是。 3、副交感神经兴奋通常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主要引起,、。 4、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和。 5、胃肠道共有的运动形式是,小肠所特有的运动形式是;最重要的消化液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6、胃的功能之一是容纳和储存食物并向十二指肠输送食糜。与之相关,胃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7、胃液的成分除水以外,主要还有、、、和。 8、内因子是由胃的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有促进回肠上皮细胞吸收的作用,缺乏它时将引起。 9、消化期胃液的分泌,按照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0、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有、等,消化淀粉的酶是,消化脂肪的酶是。

11、胆汁的成分包括胆盐、磷脂、胆固醇等,其中与消化活动有关的是,其主要作用是。 12、糖类和氨基酸的吸收是经过,而大分子脂肪酸的吸收是经过。糖类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脂肪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回肠能主动吸收和。 三、选择题 1、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富有伸展性 B、具有像心脏一样规则的自律性 C、具有紧张性收缩 D、兴奋性低 E、对机械牵张刺激敏感 2、关于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叙说,正确的是:() A、兴奋性比骨骼肌高 B、收缩速度较慢 C、伸张性小 D、对化学刺激不敏感 E、有稳定的自发节律性 3、消化道平滑肌对下列哪种刺激反应不敏感() A、机械牵张 B、电和切割 C、温度变化 D、酸碱等化学物质 E、缺血和平滑肌痉挛 4、消化器官不具备下列哪种功能() A、消化食物 B、内分泌 C、免疫 D、吸收营养 E、维持酸碱平衡 5、消化管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蠕动 D、分节运动 E、集团蠕动 6、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叙说,正确的是:() A、胃肠各段的频率相同 B、起步点是纵肌与环肌之间的Cajal细胞 C、依赖于支配神经的存在 D、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 E、可促发肌肉收缩 7、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l—外流 E、K+外流 8、迷走神经兴奋时将引起() A、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减少 B、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增多 C、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 D、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 E、胃肠平滑肌活动变化不明显,消化腺分泌增多 9、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胃排空减慢 C、胆囊舒张 D、消化腺分泌减少 E、括约肌收缩

“消化和吸收”教学案例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⒈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⒉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⒋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⒌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⒈通过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的设计,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⒉通过观察图片、演示实验及数据分析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⒊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⒈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⒉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表演,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 ⒈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⒉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⒈自制多媒体课件; ⒉准备人教版教学录像光盘 ⒊演示实验准备:试管2支、花生油、新鲜动物胆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一、谈话式课堂复习: 师:前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谁能告诉我(期待、鼓励状): ①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 ②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备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③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什么?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是什么? ④佝偻病是缺什么引起的?夜盲症是缺什么引起的? 生:(纷纷举手,答略) 二、漫画式新课导入: 师:(示自制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展示一胖子和一瘦子对一堆食物的情境画面) 生:(兴奋状,议论纷纷) 师:(示生安静,提出任务一,大屏幕展示,要求生思考回答)你能帮找找原因——为什么一位那么瘦?一位为什么平时吃得并不是很多,却长得那么胖? 生:(纷纷举手) 生1:那个瘦的,可能胃肠有问题,消化吸收不好;而胖的那个,可能吸收功能太好了。 师:那也就是说与消化吸收有关,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三、任务式新课学习: 师:(大屏幕展示任务二,请生先了解探究任务) 师:(播放录像,请生带着探究任务观看思考) 生:(饶有兴趣地观看,不时发出惊叹) 师:(关闭录像,返回任务二,请生据录像试回答任务二中的问题,鼓励状) 生:(答略) 师:(大屏幕展示消化系统结构图)请大家再看看消化系统图,忆忆看录像时的印象,看看能不能说清每个结构名称及作用。 师:(以幸运搜索形式抽学生回答,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生:(激动状,答略) 师:对“细嚼馒头,为什么会觉得甜呢?”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呢?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1.3食物在身体内消化与吸收过程 推荐书籍2009-11-09 10:22阅读6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人类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运输系统,由食物的需求与供给量所控制。当我们咀嚼食物并将它咽下时,就好像把这些食物送进了漫长的旅程。当我们吞下食物时,不管是丰盛的大餐或是简单的三明治,它都会被转化成可利用的物质,这时,人体的消化系统才真正开始工作。我们招待朋友用餐时,可能会竭尽全力去策划菜单、准备色香味俱全的精致的食物,不过这些精致的菜肴,却没有一样对人体的消化机制有重大的帮助。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从口腔到肛门之间中空的管子不过,它并非是条直直的或宽度均匀的管道。身体的组织器官环绕着管道排列,它与管道内部的空间是互不相通的。任何在消化管道内的物质均会经由管壁吸收而进入身体,为身体所利用,或者随粪便、汗水排出体外。举例来说,意外吞人的玻璃珠,会直接通过消化肠道,而出现在粪便中。 消化工作由嘴开始,借由牙齿及唾液的帮助,食物被嚼成细小碎块后进入胃部。与胃部的消化液及酶混合,经过规则的翻动与搅拌,最后成为浓稠的粥状物,这东西就叫做食糜。翻搅的动作将会持续到每一块食物均被分解成适合下一段旅程的大小为止(我们常告诉小孩子食物咀嚼要完全,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整个运输系统,就会发现胃对小肠来说就像是一个宽广的包装中心。胃以下的消化系统都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体积庞大的包裹,因为肠道太窄了。任何超过肠道空间的食糜,都被送回胃再继续翻搅消化。当食糜最后达到正确的大小时,它就可以通过胃部末端的狭窄开口,到达下一个器官——小肠。小肠则被区分成三个重要的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每一部分都有不同大小的月台,可以让乘客(我们吃下的食物)下车及换车。 进入小肠的食糜,首先会与来自胰脏及胆囊的酶及消化液混合,促使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极小的粒子,以利于下一阶段的旅程。例如,碳水化合物会分解成单糖类如葡萄糖、乳糖与果糖。脂肪则会分解成极小的微状物,称之为脂肪微粒,而蛋白质则会分解成氨基酸小分子。 所有的食物微粒都在十二指肠这个地方被吸收,而糖类和氨基酸则在空肠被吸收,其余的成分,如果是对身体有利的,都在回肠被吸收。下一个工作,就是将欲通过小肠肠壁的食物粒子做筛选。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就好像有个特殊出入口或是旋转门,可以让符合要求的食物粒子通过。有些粒子不需帮忙就可以顺利通过,但是有些粒子则需要推一把才能通过。如果身体要利用这些物质,就必须先让它们通过小肠肠壁,进入血液中。任何不需要或是不能够通过肠壁的物质,加上其他代谢无用的物质,就会经过大肠、直肠、肛门,而成为粪便排出体外。 食物的命运在通过肠壁之后,进入一个新的循环。经消化肠壁的筛选、分类后,各类的食物会在微血管及淋巴管中会合,继续它们的旅程。但在这个时候,它们多半以个体的状态出现,经由血液及淋巴液的输送到达肝脏。氨基酸与糖类直接由血液来运送,而多数的脂肪则绕远路,先进入淋巴腺,再进入血液系统。 这时候,我们应该以更严肃的态度来看待运输系统中的任何变化。自胃部起,食物便借由消化管四周肌肉的运动,促使食物得以在消化管中运送。通过小肠壁进入血管之后,运行的速度会更快。因为血液较食糜更具流动性,而且借由心脏规则的跳动,流动的速度就更快了。除了速度的改变外,改变的程度亦很重要。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说明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时,消化道规格的改变。胃的宽度大约在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 (2)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2)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催化分解作用的操作,学会通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 2、酶的特点 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掌握控制变量和设计“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的实验三.实验器材: 烧杯、方糖、水、试管、1%淀粉溶液、碘液、温度计、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引言【问题】平时我们所持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等 【问题】吃进去的多,而排泄出来的少,那么它们都到哪去了呢 消化吸收 【讲述】并不是所有营养物质都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举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已有 知识引出心内容,便于 学生接受。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是怎样工作的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 【读图】:结合多媒体图片以及课本中人的消化系统图片,要求学 生思考并回答: a.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b.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c.人体有哪些消化腺各自分泌什么消化液 d.它们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教师总结。 通过观察图片解决相关 问题,提高学生识图能 力。 新概念学习1.基本知识学习: 由学生自学看书后,回答: a.消化系统的功能: 将食物分解成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消化) 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吸收) 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排泄) b.消化的概念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c.吸收的概念 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通过学生自已看书学 习,加深对新概念的理 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 基础。 口腔 咽 食 道 胃 小 肠 大肠 肛门

七年级生物上册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尝试通过通过探究找出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 3.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尝试自己制定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研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删除了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内容,如牙齿的结构及保健、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等。消化系统结构上的一些内容,比如胃、小肠、肝脏等知识、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等作为帮助学生实施探究的辅助资料,放在信息库中。 教材以图片(食物消化示意图、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以及文字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的概念和过程)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教材中的第四个探究,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制定探究计划”,学生需通过讨论,确定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材料用具、实施步骤等,具有一定难度。这个探究活动,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懂得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节的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制定探究计划。 具体安排策略如下表:

三、活动指导: 食物消化吸收的部位和过程: 课前,教师可准备有关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主要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吸收过程形成初步认识。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及“信息库”中文字和图片资料,与日常生活的体验相结合,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书本知识理解、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在交流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不要照本宣科。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加贴近生活的问题,如在回答讨论题中“人体的消化器官从上到下顺序是怎样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或模型,指出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名称,或以让学生画消化系统的简图的方法让学生描绘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在回答讨论题中关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一餐为例,或某种食物为例,说出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或者以表演小品或讲故事的形式以拟人化的方法来介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这样,抽象的知识可以变得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关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小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信息库”中的资料,来“动手做”,由学生来设计小制作方法,来证明小肠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证明小肠是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取过程。 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取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讲出小肠的结构与吸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取过程。 2.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与消化吸取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取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讲出小肠的结构与吸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所需实验用品:试管、消毒棉球、镊子、大烧杯、温度计、碘液。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挂图或消化和吸取的动态演示课件。 2.学生预备:馒头,收集消化与吸取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常常感到略有甜味,这是什么缘故? 做出假设:在口腔中,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了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 实验探究: 1.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 2.假如以上假设正确,是什么缘故使淀粉转化成了这种糖?〔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依旧唾液的作用。〕 3.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设计一组实验,探究以上咨询题。 背景资料: 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糊精、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滴加碘液,溶液可不能变蓝。 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提供的实验用品:〔每组6人〕 试管4个试管架1个滴管2个玻璃棒1个烧杯1个 馒头块馒头碎屑蒸馏水唾液碘液 探究方案: 请填表讲明以下咨询题:每支试管内各加入了什么物质?是否充分搅拌?是否进行37 ℃的水浴?水浴多长时刻?采纳什么方法鉴不管内液体所含物质的种类?并推测检验结果。 〔注意:用玻璃棒搅拌时动作要轻,以免捅破试管〕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推测实验结果,进行实验。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 2、了解消化系统中各消化腺的种类、分布及主要功能 3、了解口腔内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态 二、教学重点: 1、消化系统的各器官的位置 2、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3、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三、教学难点 1、消化腺种类、分布和主要功能 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四、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早餐:二块蛋糕,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实物展示)大家觉得这份早餐有营养吗? 生:有。 师:那你们知道在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生: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维生素和粗纤维。(PPT) 师:那食物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生:不是都能。 师:很好,不是都能。那是不是有几种是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 生:有。 师:那是哪几种呢? 生:水,矿物质和维生素。 师:非常好。而剩下的四种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又会有两种不同的情形。像糖类中的淀粉以及脂肪,蛋白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在消化道中经过消化,分解成能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简单地说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必须消化后才能吸收的。现在我们已经分出了两类,同学们现在能否想想粗纤维在人体内的情况? (学生通过思考对前面六种营养成分分成两类的依据,得出了粗纤维在体内的情形。)生:粗纤维是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的。 师:很好。它有助于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看到这些营养成分在体内的不同情形,大家能否再来自己归纳说说那什么是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会变成哪些物质? 生: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过程称为消化。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句话也道出了消化的概念。 (板书:一、消化的概念) 师:我们每天都会吃很多东西,它们也都会在体内经过消化后被吸收,利用。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板书:7.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师:来执行这个功能就是人体八大系统中的哪个系统? 生:消化系统。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案15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及其功能 3、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4、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小肠结构如何适应消化和吸收 【教学过程】 引入:人体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而蛋白质这些大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需先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教学设计: 一、消化系统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 3、消化系统的功能: (1)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将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 (3)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除体外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设疑: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 1、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包括物理消化 和化学消化。 2、读图: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是怎样被消化的? (1)淀粉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 (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 (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蛋白质怎样被消化的? (1)蛋白质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 (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 (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脂肪是怎样被消化的? (1)脂肪最初在哪里开始化学消化? (2)有几种消化液在作用? (3)消化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3、思考 (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会有什么味道? 答:通过口腔的消化改变食物的大小和形状,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口腔中牙齿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有甜的味道,属于化学性消化。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是什么?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答:胃壁很厚的肌肉层对胃的蠕动有一定的作用。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中帮助消化。 胃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3) 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 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胰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肠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得到结论: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4)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的功能相适应? 小肠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由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食物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糖类葡萄糖唾液、胰液 肠液氨基酸蛋白质 胃液、胰液 脂肪酸+甘油脂肪肠液胰液、胆汁 4、食物吸收的过程: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结】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2、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3、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练习】 1、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器官是 ( A ) A 、口腔、胃、小肠 B 、食道、胃、小肠 C 、胃、小肠、大肠 D 、口腔、小肠、大肠 2.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所有的消化液都来自同一个消化腺 B .消化液有唾液、胃液、小肠液三种 C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D .肝脏分泌的胆汁以及胰脏分泌的胰液也是很重要的消化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