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物质化定义
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人对物质的运动过程的表述

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人对物质的运动过程的表述张鹏凌物质是存在着的。
各种强子、轻子、传播子等微观粒子是存在着的,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原子、分子以及分子集团是存在着的,星体和星际物质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星系是存在着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质量和能量是存在着的,各种相互作用力以及空间是存在着的,生物是存在着的,人及人类社会是存在着的,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物质是存在着的。
物质是以各种方式存在着的。
物质的存在方式包括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以夸克和胶子构成强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分子等大量聚集在一起构成星体,星体以及分散存在的星际物质构成星系的方式存在着的;是各种力及其空间的形式存在着的;是以生物的形式存在着的;是以人及人类社会的形式存在着的;是以其它的或者我们不知道的构成方式存在着的。
物质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着的。
物质是在各自的空间中、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在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的。
我们现在认识到的相互作用力有四种: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
虽然人们已经建立了弱电统一理论,还希望建立大统一理论,并且认为万有引力是质量使时空弯曲的效应,但是我们还是以四种相互作用力讲一下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各种强子、轻子、传播子等微观粒子会受到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在各自的空间里进行运动。
原子、分子等会受到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在各自的空间里进行运动。
各种星体以及构成它们的各种物体会受到相互作用力的作用在各自空间里进行运动。
构成生物体以及人体的物质会受到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进行运动。
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物质在相应的力的作用下在它们的空间里进行运动。
另外,物质也会因为它本来就具有的能量进行运动。
这些能量来自于物质诞生的过程,而不是通过相互作用力做功获得的。
人总是努力地认识物质的存在以及物质的各种存在方式。
要认识物质,首先我们要对物质的存在及存在方式进行观测,把观测的结果作为认识物质的基础。
再就是我们要提出概念,把物质的存在及存在方式表述出来。
时间 哲学定义

时间哲学定义时间,是一个人类用来衡量事物发展程度的概念。
我们所有的感知,都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存在。
生命中的所有,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是时间的一部分。
或许,当你无法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时间的时候,它已经永远留在了你的心里。
而这种微妙的感受,更值得你用心去感悟。
时间,其实是哲学家最喜欢研究的话题。
因为它的复杂和深奥,使得人们只能用短短几个字来进行描述: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它包含着运动、变化和发展。
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
正如恩格斯所说:“时间就是物质。
”所以,对于它,我也只能用短短的几句话来阐述: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时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更让许多人恐惧。
认为,只要它能改变万物,没有什么可以改变。
可是,若仔细想想,时间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因为它存在的形式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它每一秒的逝去,不都是一年,两年,三年……等数十年、数百年吗?所以,即便它无情的一去不复返,但人们却依旧称呼它“时间”。
其实,在哲学上来看,时间是没有性别的,而且也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与空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它包含着运动、变化和发展。
那一天,晴空万里。
阳光把地面上的尘埃照得很明亮,大地像被刷洗过一样干净。
太阳把草地晒得暖洋洋的,微风轻拂,大树伯伯的枝叶显得无比舒畅。
这是春天,是我们每个人都期盼已久的季节——春天。
我正和同学走在路上,突然,一个人影从旁边窜出,我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个人已经跑了很远。
再看那个人,不是别人,是那位老爷爷。
老爷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嘴唇干裂,眼角下垂,满脸皱纹。
这就是他给我的答案。
他颤颤巍巍的走到垃圾桶旁,费力地掏出袋子里的垃圾,缓慢的丢入垃圾箱。
这就是时间。
老爷爷毫不在乎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拿起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然后又继续迈开步伐。
这就是时间。
只见他双手撑住膝盖,两腿微微弯曲,背部僵硬,左右摇晃,一点一点的挪动脚步。
这就是时间。
当老爷爷将全身的重量压在手臂上,终于走出门外时,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时间有方向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至今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作为一种探讨,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给出这些问题的新解释:一、时间的表达先来看看时间的表达方式,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年、月、日、时、分、秒,那么再仔细看看:年、月、日、时、分、秒又是什么?我们知道:年是地球的公转、月是月亮的公转、日是地球的自转,时、分、秒则是钟表的运转。
看了这些是不是觉得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这些都是运动。
再进一步,我们想想其它所有关于时间的表达,例如:一顿饭、一柱香、一眨眼、一挥手、弹指一挥间…等等,所有这些表述,无一例外都是运动,那么看来时间确实是与运动相关了。
然后让我们再往前思考,若是这些运动都停止了那会发生什么?时间还有吗?屏心静气思考之后,我们会得到这样一幅图景:当世间物质全部停止运动时,那么表达时间的方式也就没有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时间也跟着消失了?这似乎就是时间的答案。
二、时间的本质时间是什么?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得出时间的本质: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表象。
也就是说时间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由物质的运动而流逝,我们说的时间,其真实的反映就是物质运动的状态变换,其本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状态的反映就是我们感知的时间,或者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留影。
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仅是指位移变动,而是指宇间万物的所有运动:星球运行、日出日落、四季更替、原子分裂、分子聚合、植物生长、生老病死…等等。
三、时间的方向因为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表象,所以时间的方向也由物质运动的特性所决定。
物质运动的特性是:当物质运动由第一状态运动到第二状态时,其原来的第一状态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物质的运动只有当前态没有还原态,因此决定了物质的运动不具有还原性(回朔性、反演性)。
由于物质的运动不会保存其原来的状态,所以物质的运动不能向原始还原,也因此决定了时间的方向也是一直向前,是单向的,不会回到从前。
你也许会说运动可以循环,但每次循环也都是新的向前,这也就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含意。
时间概念的重新定义

时间概念的重新定义作者:王飞博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一、时间由时质组成现在人们都普遍认为时间没有什么速度可言,时间不能与物质的概念相混淆。
但时间也可能与物体由物质组成一样亦由另一种我们现在并未认知的质组成,那暂且就叫它时质吧。
即“时间长河”由时质构成。
既然时间与物体都是由质组成的,那么不难猜想,时间与物体之间也必然存在着相似性。
根据物质的性质,我们便可以推论出来——时间,既有速度又有方向,并且时质也有质量。
我们都知道,物质由能量构成,那么,时质也应是由能量构成的,即时质、物质、能量之间可相互联系在一起。
并且时质和物质一样能吸收、释放和传递能量,也都可以受热加速运动(物质的粒子受热加速运动)。
那么,时质应该也可以使用一些针对物质所提出的物理公式,如:E=mc^2、m=m0/√(1-(v/c)^2)。
1.时质解释三维、四维与五维间关系大家熟知的,二维空间是由面构成的,而三维空间则多出了一个高度的概念。
正是由于我们三维生物能够认知到高度的概念,所以我们能够感知到三维空间和二维空间的存在;可由于二维生物缺失了高度的概念,所以它们绝对不能感知到三维空间的存在。
由此不难推论,正是因为我们缺失了时间轴的概念,所以我们也无法感知到四维的存在。
理论化汽车时光旅行现在一辆汽车正静止在一平直的公路上,即汽车存在于三维空间内。
若我再加上一条时间轴,使汽车以10米每秒的速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三维空间变为四维空间,即空间内充斥着光速流逝的时质。
在此四维空间内,汽车速度为10米每秒,而充斥在汽车周围的时质速度为光速,所以汽车永远也不会追赶上原充斥在汽车周围的时质,即出现了时间轴的概念。
若汽车不断加速,直至达到光速,则汽车将一直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
若汽车的速度超越光速,那么汽车将会一直进行时光倒流,指不定汽车会不会回到其出厂时间。
但非常可惜,根据爱因斯坦的能量公式:E=mc^2和质量随速度变化公式:m=m0/√(1-(v/c)^2),物体的速度越快,物体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大,物质的能量也将越来越大,所以任何物体的速度都无法超越光速。
马克思主义时间的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时间的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时间。
在马克思主义中,时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时间进行解释和探讨。
马克思主义对时间的理解可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入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线性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断推进。
时间的流动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变革的规律和趋势。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时间是劳动的度量尺度,用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从而将时间与劳动、价值联系在一起。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分析社会中的时间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对时间的另一个重要认识是时间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和制度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关注时间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特别是工业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时间组织和管理。
工人的劳动时间被资本家剥夺和操控,从而导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
这种时间的社会性不仅在工业生产中体现,也存在于其他社会领域,如教育、政治、文化等。
时间在社会中的分配和利用涉及到权力和阶级关系,对于实现公平和社会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时间还有一种特殊的理解,那就是时间的辩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包含着矛盾和冲突。
时间是由过去向未来推移,存在着前进和变化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阶段和周期的循环。
通过对时间的辩证性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变革的趋势。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正确把握时间的辩证性,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矛盾,灵活地运用时间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此外,马克思主义对时间还有一种价值的认识。
时间既是一种资本,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时间被看作是一种商品,被用来进行交换和利益追求。
时间的概念

时间的概念——宇宙认识系列讲座作者声明:历经14年的研究,提出了“物质能量循环理论”,完成了8.2万字的《解读宇宙密码-物质能量循环理论》一书。
该书是在梅勒特大爆炸宇宙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提出来的。
不仅解读了什么是宇宙、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变化运动、彗星的形成等我们至今没有解答的问题,同时也解答了地球上水的来源、地球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物的进化、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人类的诞生等问题。
该作品不仅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对自然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健康知识丛书。
在作品没有公开发行前,将以宇宙认识、健康知识两个部分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作品内容,属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抄袭。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认为,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的概念与我们平时认知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时间的名词是相同的,我们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叫一年,把月球围绕地球循环一周叫一月,把地球自转一周叫一天;把一天分为24部分,每部分叫1小时,在把每小时分为60部分,每部分叫一分钟,再把一分钟分为60部分,每部分叫1秒。
其实,年、月、日、时、分、秒,都是人为定义的。
但是内涵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的时间,前没有起点,后没有终点,就像一条直线一样,二我们所说的时间就在中间。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认为的时间,不是一条直线,二是一个圆的运动轨迹。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认为,时间是指宏观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其有共同性质的连续事件的度量衡的总称,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根据地球的运动规律,人们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叫一年,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叫一月,地球自转一周叫一天等。
为此我们就把宇宙中的物质运动以地球时间来计算,比如,水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是88个地球日,“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时间相当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150亿圈等。
时间及其本质

时间及其本质时间到底是什么呢?它有开始和结束吗?时间的本质又是什么?为什么过去的东西我们可以记得一清二楚,却不能再回到过去呢?为何记不住将来?1.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天天和我们在一起,好像每天都没什么变化,显得平常而简单,它似乎可以单独存在,和其他事物没有必然联系。
但是,我们一点也离不开时间,任何事物都需要时间。
人们对时间的好奇与探求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时间的概念和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万有引力发现者牛顿提出了“时间绝对”的概念。
他认为:时间、空间是绝对的,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的,是永远相同和不动的。
相对论思想家爱因斯坦则提出了“时间相对”的概念。
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不同的参照系统观察(测)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与物体的运动存在相关性,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公式,即。
质能关系实际上是初步隐约地阐述了时间和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
量子理论思想家们提出了“时间动态变化”的观点。
他们认为时间具有“波粒二象性”,时间的因果序在于选择,用时间来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可能并不总是适用的。
空间和时间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次序,但并不一定是最基本的次序。
英国科学家霍金写了一本书叫《时间简史》,对时间进行了专题的、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探讨了从微观到宏观物质发展变化的时间过程,阐述了时间不可往复的特性。
但是,并没有正面回答时间的本质问题。
时间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消失的?没有人能说得清,甚至给时间下个确切的定义也不容易。
时间离我们感觉如此之近,实际上却又那么遥远。
时间的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
自从人类诞生起,人们就感受着日月轮回、昼夜交替的现象,追问着时间的因由。
他们看到,日升日落中,物影长短不断变化,慢慢移动,各种生命不断地生长与衰老,万物荣枯,沧海桑田等各种事物的现象和变化过程。
因此,人们逐步认识到这就是时间,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了时间的概念。
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古人把一个昼夜轮回定义为一天的时间,把四季的轮回定义为一年的时间,把月圆月缺的轮回定义为一个月的时间;进而,又把一年分成12个月,把1月分成30天,把1天划分为12个时辰或24小时等,从而建立起了年、月、日、时等具体的时间标准和时间尺度,形成了完整的时间概念。
时间物理学定义

时间物理学定义
时间,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具有多重维度和复杂的特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可以被定义为物质运动和能量传递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它不仅是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而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之一。
在物理学中,时间被看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空间和物质一起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
时间的流逝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任何观察者的主观意识。
它是宇宙的基本属性之一,与空间一样,具有客观性和普适性。
在物理学中,时间被量化为秒,这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时间的测量依赖于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铯-133原子的振动周期。
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为时间的测量提供了稳定的基准。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即时间的流逝是单向的,不能逆转。
这意味着过去的事件无法被改变或重复,而未来的事件则尚未发生。
此外,时间还具有相对性,即时间的流逝受到观察者的参考系的影响。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观察者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移动时,他们会观察到时间的不同流逝速度。
在物理学中,时间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
例如,在力学中,时间被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加速度;在电磁学中,时间被用来描述电磁场的变化和传播;在热力学中,时间被用来描述热量和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等。
总之,时间作为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具有多重维度和复杂的特性。
它是描述物质运动和能量传递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参数,是宇宙的基本属性之一。
时间的测量依赖于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而时间的流逝则具有不可逆性和相对性。
在物理学中,时间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物质化定义
【摘要】本章的目的在于试图把时间严格量化,并让其与某种物质的运动联系起来,这样时间也就等效于物质了。
【关键词】时间;严格量化;物质化
长期以来,无数哲人都在试图定义时间,但人们总是把时间看成和物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其定义总是不能很好的和物质联系起来,于是时间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抽象,让人一头雾水,难以理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智力低下,或者想象能力差,实在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对于非物质的东西理解起来确实是有点困难。
更糟糕的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时间的这种非物质定义。
使得我们相当一段时期内,认为时间是和物质完全无关的东西,是一个绝对量,不受物质运动变化的影响,并继而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而且是那么的根深蒂固!于是,当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会随着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而减慢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大吃一惊!甚至有人认为这纯粹是瞎扯,这里面不乏一些知名的科学家。
比如迈克尔逊和莫雷听说正是由于自己的实验导致诞生了相对论这个“怪物”时,据说还懊悔不已!
当然,现在的主流科学似乎基本接受相对论了。
但由于相对论对于时间的定义仍然是非物质的,使得现在相当一些门外汉,并不能真正理解相对论,甚至不能理解光速不变的真正内涵!一直以为光速不变是本质上的,而没有想到那其实是由于时间变慢的一种的所谓相对论效应,一种假象而已!
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前提上的,正是由于这个前提的匪夷所思,使得人们一直无法很好的理解相对论,继而走上各种五花八门的歧路上。
这实在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同时,我发现相对论在后来甚至也把光速不变当作本质了,继而推导出了虫洞,弯曲空间等令人困惑的东西。
此刻,我正是要建立的一个新的时间概念,从这个概念上推导光速为何不会改变,而不在把它当作假设。
我对时间的定义是:时间是物质对外辐射光子的过程。
首先,物质的变化是产生时间的原因,反言之,物质若是没有变化,则时间为零。
我想,对于这一点大家是不会有异议的。
那么引起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我相信是由于物质在对外辐射光子,而只要物质对外辐射光子,则物质一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包括物质的运动状态,内在的温度变化,或者是原子间的化学反应,或者是粒子间的核反应等等,而这一切变化,物质都是要对外辐射光子的!于是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某个物
体不对外辐射光子,则这个物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时间为零!这就算是我这个理论的最初假设吧,如果有人找出反例,那么我的理论就完全失败了!
其次,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在空间中进行的,空间的结构往往对物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的现实中空间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我并不引用相对论的内容,而是假定我们还是只有19世纪的知识水平。
那时,人们认为空间是绝对的,而且充满了以太。
此刻,我假定以太就是静止的光子。
那么光在空间中传播时,就相当于一个个光子在不停的碰撞。
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我们现实中的台球碰撞。
而且是完美的刚性碰撞。
而我们根据可以宏观物体推想,光子所拥有的能量是和它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
在以上假定(虽然是假定,但却完全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常识及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我们看看时间是如何量化的。
既然时间是物质对外辐射光子的过程,而光子是有能量的,那么时间就和能量辐射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假定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它对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为GC∧2,其中G为常数,C为光速。
现在看看当物体以速度v运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可以想象,物体运动的时候,一定会和空间中的静止光子进行碰撞,碰撞速度为v。
这样物质对外辐射能量GC∧2的同时,也得到了GV∧2的补充,这样它对外辐射的能量就变成了(GC∧2-GV∧2)。
我们从时间t=L/c=L/G/G(C∧2)∧1/2=L* G(C∧2)∧1/2*1/G可以看出,时间是和物体对外辐射光子能量的平方根成正比的。
根据这一关系,我们设物体静止的时间为t0,运动的时间为t1,则t0/t1=(L* G(C∧2)∧1/2*1/G)/(L* (GC∧2- GV∧2)∧1/2*1/G =(1- V∧2/ C∧2)∧1/2。
这样,我们通过严格的时间定义,便得出了洛伦茨变换。
我们已经看到,通过我对时间的定义,同样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时间变慢,而且同样也得出了洛伦茨变换:t0/t1=(L* G(C∧2)∧1/2*1/G)/(L* (GC ∧2- GV∧2)∧1/2*1/G =(1- V∧2/ C∧2)∧1/2。
再变形一下,就得出:t1=t0*1/(1- V∧2/ C∧2)∧1/2 下面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光速为何对于运动物体来说是不变的。
此刻,我们必须知道,物体是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发生变化的,所以在物体自己看来,t0和t1是相等的,假设他认为自己的光速为C1,则它对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为G C1∧2。
根据时间的定义,由于t0和t1是相等的,所以对外辐射光子的能量也是相等的,即G C1∧2= GC∧2,所以C1=C,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任何参照系下,光速不变。
我们还可以根据t1=t0*1/(1- V∧2/ C∧2)∧1/2进一步说明光速为何不变。
因为既然认为t0=t1,那么(1- V∧2/ C∧2)∧1/2=1,即V∧2/ C∧2=0,等价于(C-V)等于 C 也就是说,无论物体如何运动,对于光速来说总是为零,也就等同于该物体不会和光速发生相对运动。
即光速不会发生变化。
通过上面的推导过程也可以得知,所谓光速不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的一个误会。
假如我们确实知道自己的时间变了,是不会得出光速不变这个结论的。
下面我们再看,根据光速不变,为何长度会在运动的方向上收缩?假设物体的静止长度为L0,静止时光从物体一端走向另一端的时间是t0,运动时光从物体一端走向另一端的时间是t1,则物体运动时的物体长度L1为多少?由光速不变得知:L1/t1=L0/t0=C。
由于t1=t0*1/(1- V∧2/ C∧2)∧1/2 所以,L1= L0*1/(1- V∧2/ C∧2)∧1/2 很明显,长度在运动方向上变短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质量比静止的物体质量大。
这个需要动量定理。
假设物体的静止质量为m0,通过一个力f作用t0时间后速度达到V,物体的运动质量为m1。
根据动量定律,对于静止参照系来说,有以下公式:f* t0=m1*v。
而对于运动参照系来说,则有f*t1=m0*V 则:m0= m1*1/(1- V∧2/ C ∧2)∧1/2(这里面,速度有个增加的过程,由于是匀速增加,通过极限方法,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情况,均满足上述等式。
因此,我们不必考虑过程,只看结果!)于是得出,运动的物体质量比静止的物体质量大。
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任何参照系下,物体的质量乘以它的长度都是一个定值!m0* L0= m1*L1 由动量定律:P=f* t0得知,对于不同的参照系,所得到的动量都是不同的。
但是,所感受的力是一样的,只是作用的时间不一样而已!由动能定律:E=1/2mv∧2得知,对于不同的参照系,所得到的动能也是不同的。
即不仅要考虑相对速度,还要考虑相对质量!
最后,根据上述推论过程我做一番如下总结:
1.时间是物质对外辐射光子的过程,与光子的能量平方根成正比。
对于单个粒子来说,也是如此。
比如一个粒子放出一个光子,能量为GC∧2,则它无论超什么方向运动,必然要和空间某个静止的光子碰撞,接受能量GV∧2,这样它的时间就等于(GC∧2-GV∧2)∧1/2。
2.光速不变是假象。
只是由于时间不变而带给我么的错觉。
3.长度变短是假象,这是为了保证光速不变,所作的协变。
由此,进一步可得出,弯曲空间也是假象。
而所谓虫洞根本没有存的依据。
4.质量增加和时间变慢是真实的,但这是对于绝对空间而言的。
由于物质必然存在一个最小质量和最快时间。
引入绝对空间是非常必要,也是符合客观真实的。
根据目前的大爆炸理论,这个绝对空间就是大爆炸时的那个点被无限放大而已。
而从宇宙而言,宇宙本身是一个孤立系统,没有相对性,因此完全可以把它当成绝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