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章练习题

合集下载

题目:第十二章练习题-健康信息学

题目:第十二章练习题-健康信息学

第十二章:练习题库-健康信息学1.(单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主要由三大部份组成,即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及A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B家庭生活周期 C社区卫生服务状况D社区健康信息 E接诊记录表2.(单选)个人健康档案不包括A个人一般资料和生活习惯及嗜好 B家系图C既往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D生活事件E健康问题随访记录、转会诊记录3.(单选)真正的普查是指A对某个人群的系统追踪观察 B对某人群中的部分人进行调查C对某人群中某事件的完全调查 D以发现隐性感染为目的的调查E对某人群的大部分人进行筛查4.(单选)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A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B有潜在价值 C各种测量数据D电子健康档案 E服务对象的全部特征集合5.(单选)关于信息的含义,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B信息对决策和行为有现实的、潜在的价值C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D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即是信息 E信息是知识6.(单选)需要定期体检并更新个体健康档案主要反应了信息的哪种特征A可存储性 B可识别性 C时效性 D可传递性 E可共享性7.(单选)就诊时可向临床医生提供个人健康档案,这主要体现了健康信息的哪种特征A可存储性 B可扩充性 C时效性 D可再生性 E可共享性8.(单选)将个人健康档案中的数值型指标制作成图表形式以便于信息使用者浏览,这主要体现了健康信息的哪种特征A可存储性 B可扩充性 C可传递性 D可转换性 E可共享性9.(单选)以下不属于信息的一般形态的是A数据 B报表 C声音 D文本 E图像10(单选)按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将信息划分为A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B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C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 D与发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E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11.(单选)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结合而成。

A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B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C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加工技术D信息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E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12.(单选)某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的收缩压是130mmHg,其中“130”是A信息 B数据 C知识 D参数 E指标13.(单选)数据和信息相互转化的公式是什么A数据+数字=信息 B数据-背景=信息 C数据+背景=信息D数据+技术=信息 E数据+背景+数字=信息14.(单选)人的血型属于哪种类型的数据A定量数据 B定时数据 C定位数据 D定性数据 E模拟数据15.(单选)健康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是A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专题健康或疾病调查记录B卫生服务记录、户籍管理记录和健康体检记录 C居民健康档案D居民健康档案和医院就诊记录 E健康体检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16.(单选)以下不属于健康相关信息主要来源的是A体检信息 B慢性病专题调查 C儿童保健记录D物业维修记录 E户籍管理信息17.(单选)与健康管理相关的卫生服务记录表单不包括A儿童保健记录 B医疗服务记录 C法医鉴定报告 D疾病管理记录E个人基本信息18.(单选)不属于健康相关信息搜集原则的是A精确性 B系统性 C针对性 D完整性 E计划性19.(单选)根据用户需求全面、系统的收集信息是健康相关信息收集原则中的哪一点A系统性 B计划性 C真实性 D完整性 E及时性20.(单选)采用便携式生理参数监测设备主要体现了健康相关信息收集的A计划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E及时性原则21.(单选)对有心脏病史的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应定期采集其心电数据,这主要体现了健康相关信息收集的A真实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E及时性原则22.(单选)为了解社区内老年人独居情况,你认为最适宜的信息收集方法是A访谈法 B实地观察法 C问卷法 D查阅卫生服务记录 E查阅户籍资料23.(单选)到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家中测量并记录血压,属于哪种信息收集方法A访谈法 B实地观察法 C问卷法 D查阅卫生服务记录法 E随访法24.(单选)医学研究中的原始数据通常可分为A反应变量和解释变量 B标识变量和分析变量 C分析变量和反应变量D分析变量和解释变量 E标识变量和反应变量25.(单选)信息整理的步骤是A数据核查、信息分类和资料分析 B数据核查、资料汇编和资料分析C信息分类、资料汇编和资料分析 D信息分类、资料审核和资料分析E资料审核、资料加工和资料汇编26.(单选)在数据核查阶段发现某人舒张压为10mmHg,最有可能引起这种逻辑错误的原因是A录入错误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精确度问题 E真实性问题27.(单选)个体层面的健康信息利用不包括A评价其健康状况 B评价其健康危险因素 C社区诊断D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指导 E健康管理效果评价28(单选)社区诊断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分析主要健康问题 B分析主要危险因素 C确定主要目标人群D为制定干预计划提供依据 E定性定量调查29.(单选)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用于健康信息管理,对个体而言主要可以A进行信息汇总分析 B避免信息孤岛 C及时更新个人健康服务信息D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E相互交换和共享信息30.(单选)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用于健康信息管理,对群体而言主要可以A进行信息汇总分析 B避免信息孤岛 C及时更新个人健康服务信息D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E相互交换和共享信息31.(单选)电子病历的英文缩写是A.HISB.EMRC.EHRD.ICDE.PACS32(单选)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功能目标不包括A支持电子病历信息的采集 B保障医疗安全 C提高医疗质量D补充和完善个人健康档案 E提高医疗效率33.(单选)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的关系是A电子病历依附于电子病历系统B从电子病历的角度看患者信息是局部的、离散的C电子病历系统内的患者信息没有冗余D电子病历不要求患者信息的原始性E电子病历与电子病历系统在内容要求上相同34.(单选)电子健康档案的英文缩写是A.HISB.EMRC.EDRD.ICDE.EHR35.(单选)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者的最大意义在于A便于文字资料的记录 B便于文字资料的查询C能够记录图像、声音及动态画面 D便于统计分析E实现健康信息资源共享36.(单选)下列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中,主要用于实现各部门之间公文传递、工作计划、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的系统是A卫生监督系统 B电子政务系统 C医疗保险信息系统D医院信息系统 E社区卫生信息系统37.(单选)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不包括A家庭的基本资料 B家庭评估资料 C家系图D家庭动员潜力 E家庭主要问题记录38.(单选)()主要是用来描述家庭结构、医疗史、家庭成员疾病间的遗传关系、家庭关系及家庭重要事件等A家庭的基本资料 B家庭评估资料 C家系图D家庭生活周期健康维护记录 E家庭主要问题记录39.(单选)家庭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家庭基本资料收集的最主要途径是A家访 B首诊询问 C电话访问 D日常接触 E户籍查阅40.(单选)一般放在家庭健康档案最前面的部分是A家系图 B家庭基本资料 C家庭主要问题目录 D家庭主要问题描述E家庭成员的健康记录41.(单选)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最终目的是A进行社区居民健康需求评价B以社区为导向进行整体性、协调性医疗保健服务C分析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D便于危险因素调查 E挖掘社区动员潜力42.(单选)社区健康档案资料中,()的掌握有利于健康管理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协调性服务A社区基本资料 B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C社区卫生服务状况D社区居民健康状况 E社区人口学资料43.(单选)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可以在机构诊疗、入户服务、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时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这体现了健康档案管理的()原则A自愿为主 B多种方式相结合 C动态管理 D科学性 E及时性44.(单选)个人健康档案的3类表格包括A个人基本信息表、个人生活行为习惯表、随访记录表B居民基本情况表、健康体检表、服务记录表C个人基本信息表、随访记录表、转会诊记录表D居民基本情况表、预防接种卡、服务记录表E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随访记录表45.(单选)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个人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A转会诊记录 B预防接种记录 C健康体检记录 D危险因素筛查记录E危险因素评价记录46.(单选)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个人健康档案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问题记录A健康问题描述 B健康问题随访记录 C危险因素筛查及评价记录D转会诊记录 E个人生活行为习惯47.(单选)下列选项中,哪项属于健康档案中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A健康体检表 B会诊记录 C随访服务记录 D个人基本信息表E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情况表48.(单选)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健康档案中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内容A预防接种 B健康体检 C危险因素筛查 D危险因素评价E随访服务49.(单选)不需要在预防接种卡上填写的内容是A接种日期 B接种部位 C疫苗批号 D接种方式 E接种医生50.(单选)SOAP记录形式中,字母“O”代表A主观资料 B客观资料 C对健康资料收集 D对健康问题评估E对问题的处理计划51.(单选)SOAP记录形式中,字母“A”代表A主观资料 B客观资料 C对健康资料收集 D对健康问题评估E对问题的处理计划52.(单选)SOAP记录形式中,字母“P”代表A主观资料 B客观资料 C对健康资料收集 D对健康问题评估E对问题的处理计划53.(单选)健康行为资料属于以问题为导向记录中的()部分A基础资料 B健康问题描述 C健康问题随访记录 D转诊记录E会诊记录54.(单选)POMR记录的核心部分是A基础资料 B健康问题描述 C健康问题随访记录 D转诊记录E会诊记录55.(单选)SOAP记录形式中的“S”代表A对健康问题的评估 B随访记录 C服务对象的主观资料D客观资料 E以上皆是56.(单选)个人健康档案中的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以及()等内容A饮食习惯 B家族史 C就医行为 D婚姻状况 E个人史57.(单选)个人健康档案中的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运动、饮食习惯,以及()等内容A教育程度 B就医行为 C婚姻状况 D家族史 E个人史58.(单选)依据《新生儿访视技术规范》,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要求社区医务人员()内进行首次访视,并填写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A.1日B.3日C.5日D.7日E.8日59.(单选)依据《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在()阶段需进行听力筛查A产前检查 B新生儿家庭访视 C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D婴幼儿健康管理 E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60.(单选)依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需要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每年不少于()的面对面随访并填写随访记录A.1次B.2次C.4次D.6次E.12次61.(单选)双向转诊(转出)单中,患者转诊时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要填写在()处A初步印象 B主要现病史 C主要既往史 D治疗经过 E主要检查结果62.(单选)按照《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D.25分钟E.30分钟63.(单选)()是方便医生评判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掌握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功能以及家庭资源等资料的最好工具A家系图 B家庭基本资料 C家庭主要问题目录 D家庭主要问题描述E家庭成员的健康记录64.(单选)社区健康档案资料中,()可以用社区地图的形式表示A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B社区的经济状况 C社区动员潜力D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E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65.(单选)社区健康档案资料中,()是要靠全科医生或相关人员来发现或开发的A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 B社区的经济状况 C社区动员潜力D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E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66.(单选)不同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不同,会导致社区()不同,这使得社区健康管理必须关注社区自然环境状况A经济状况 B存在的卫生问题 C社区动员潜力D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E社区卫生服务资源67.(单选)健康管理者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类专业卫生机构情况的掌握,有利于为居民提供A人格化服务 B综合性服务 C协调性服务 D连续性服务 E可及性服务68.(单选)下列选项属于社区患病资料的是A社区疾病谱 B社区死因谱 C社区死亡顺位 D平均寿命 E死亡率69.(单选)下列选项属于社区人口学资料的是A发病率 B患病率 C社区疾病谱 D社区死亡顺位 E平均寿命70.(单选)要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最必要的资料是A疾病分布 B年龄、性别分布 C职业满意度水平D身高与体重测量值 E结婚状态71.(单选)信息本身的特征是A价值性、永久性、时效性 B时效性、可伪性、传递性C共享性、独特性、可伪性 D主观性、普遍性、转换性E普遍性、完全性、载体依附性72.(多选)按表现形式分为,数据分为以下哪几种A定时数据 B定性数据 C模拟数据 D数字数据 E定位数据73.(多选)以下选项中,属于电子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有A健康体检结果 B药物过敏史 C计划免疫记录 D住院记录 E门诊诊疗记录74.(单选)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E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记录表75.(单选)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防治指南提出的我国成年人BMI的正常范围值是A.22-26B.18.5-23.9C.22-25D.20-28E.22-2876.(多选)健康访谈的问卷主要包括A既往史,家族史 B态度和知识方面的信息 C生活方式D职业特点 E对象的社会网络77.(多选)数据与信息概念的正确理解包括A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可通信的知识B信息和数据是同一概念 C信息为不确定的减少D数据是记录下来而且可以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E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对接收者有价值78.(多选)个人健康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有A病情进展记录 B基本资料 C会诊及转诊记录D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E问题描述79.(多选)按数据性质分,数据分为以下哪几种A定时数据 B定性数据 C模拟数据 D定量数据 E定位数据80.(多选)一份完整的健康体检报告的组成包括A实用健康常识汇编 B体检的生理数据 C顾客的问卷与访谈记录D电子报告与纸质报告 E健康状况的综合分析与干预81.(单选)按信息传递的方向可将信息划分为A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B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C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D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E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82.(单选)传播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传播时间 B传播者 C受传者 D信息量比较少 E媒介83.(单选)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A讯息的共享 B信息的共享 C消息的独享 D讯息的影响 E讯息的独享84.(单选)个人健康档案是生活方式疾病管理的基础,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建立健康档案的原则()A真实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及时更新的原则 D完整性原则 E数字化原则85(多选)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A个人的生活习惯 B既往病史 C诊断治疗情况 D家庭病史E历次体检结果86.(单选)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以及A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B家庭生活周期 C社区卫生服务状况D社区健康信息 E社区卫生资源87.(单选)下列哪项不是个人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A健康问题随访记录 B健康问题描述 C病程流程表 D家庭功能评估资料88.(单选)开展社区居民健康调查的目的不包括A寻求改善社区健康的方法 B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保险C揭示居民健康状况 D建立居民健康档案E确定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89(单选)医学信息学研究的方法学是A医学 B信息学 C统计学 D系统学 E控制论90.(单选)在Excel2003中属于常量数据类型的是A间接输入单元格中的数据 B函数 C引用单元格 D文本数据 E公式91.(单选)在采用SOAP格式进行问题描述时,要全面获得主、客观资料,做出完整的评价和处理计划,应始终贯穿A生理、体征、诊断、处理这一主线 B生理、心理、环境、社会这一主线C症状、体检、分析、确诊这一主线 D个人、家庭、社区、社会这一主线E生物、心理、社会、家庭这一主线92.(单选)目前来看,健康管理数据最常见的形式是A数值 B字符 C图形 D音频 E视频93.(单选)在进行家庭健康评估中,需要收集的家庭资料不包括A家系图 B家庭保健记录 C家庭经济状况 D家庭生活方式E社区统计信息94.(单选)不属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资料的是A生活方式相关资料 B文化程度 C疾病随访记录 D药物过敏史E家族史95.(单选)按照信息的应用领域分类,其类别不包括A管理信息 B社会信息 C军事信息 D科技信息 E反馈信息96.(单选)有关建立健康档案基本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过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要能体现连续服务的特点B健康档案的管理不能远离医务人员C对接受上门服务的人群要一个家庭建立一套D对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群不再建立E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不要求统一建立97.(单选)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容越多越好,可以更好了解顾客的健康状况 B适合于团检中的每个人C适合于具有某种慢病的高危因素的个人 D可以按照统一的题目进行E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只需要问卷调查。

第12章业绩评价综合练习题

第12章业绩评价综合练习题

第十二章 业绩评价一、名词解释1. 业绩评价2. 责任中心3. 成本中心4. 利润中心5. 投资中心6. 责任报告7. 经济增加值8. 平衡计分卡解释:略二、单项选择题1.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产负债率是评价企业( )的基本指标。

A .获利能力B .资产质量C .债务风险D .经营增长答案:C解析: 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

2.某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10万元,最低投资利润率为20%,剩余收益为1万元,则该中心的投资利润率为( )。

A .10%B .20%C .30%D .60%答案:C解析:因为,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1=利润-10×20%,利润万元,投资利润率=%30103 3.从引进市场机制、营造竞争气氛、促进客观和公平竞争的角度看,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最好依据是( )。

A .市场价格B .协商价格C .双重价格D .成本价格答案:A解析:通常市价意味着客观公平,意味着在企业内部引进市场机制、营造竞争气氛。

4.在确定内部转移价格中的协商价格下限时,可供选择的标准是( )。

A .市场价格B .单位标准成本C .单位变动成本D .单位制造成本答案:C解析: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具体价格应由各相关责任中心在这一范围内协商议定。

5.对成本中心而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类中心特点的是()。

A.只考核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B.只对本中心的可控成本负责C.只对责任成本进行控制D.只对直接成本进行控制答案:D解析:有些间接成本也可能是可控成本。

6.在投资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中,能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指标是()。

A.投资利润率 B.可控成本 C.剩余收益 D.利润总额答案:C解析:选项A、C属于考核投资中心的指标,但只能剩余收益可使个别投资中心的利益与整个企业利益统一起来。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练习题一、 选择题1.以下有关催化剂不正确的说法,是催化剂(A )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改变反应途径(C )改变频率因子 (D )降低活化能 2.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是由于它能使(A )指前因子增大 (B )几率因子增大 (C )碰撞频率增加 (D )活化分子数增加 3.反应本性、温度、反应途径、浓度与活化能关系正确的是(A )反应途径与活化能无关 (B )反应物浓度与活化能有关(C )反应温度与活化能无关 (D )反应本性与活化能有关 4.气固相催化反应Pt<700K 2CO(g) + O 2(g)2CO 2(g)的速率方程是: r = k p (o 2)/p (co), 其反应级数应为:(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对 O 2是一级,对 CO 是负一级 (D) 级数不能确定 5.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12124()2k k k k , 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A) E a =E 2 +12E 1 - E 4 (B) E a = E 2+12(E 1- E 4)(B) E a = E 2+ (E 1- 2E 4)1/2 (D) E a = E 2+ E 1- E 46.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A) 升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反应温度不变(D) 不能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7.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8.一个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2倍,反应时吸热120 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kJ·mol-1):(A) 120 (B) 240 (C) 360 (D) 609.物质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 B,A C,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无关,若E1> E2,则有:(A) k1> k2 (B) k2 > k1 (C) k2= k1 (D) 无法比较k1, k2 的大小10.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B)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平衡,以致使转化率大大地提高了(D) 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向和逆向反应速率11.下面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具有速控步的反应历程中,达到稳态后,速控步后的各个步骤的反应速率都等于速控步的反应速率,速控步前的各步骤均处于平衡状态(B) 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在反应历程中不可能出现2A → C + 3D 这样的基元反应(C) 在光化学反应中,体系的Gibbs自由能总是在不断地降低(D) 在采用温度跃变的驰豫法来研究溶液中的快速反应时,该反应必须是放热或吸热反应12.除多光子吸收外,一般引起化学反应的光谱,其波长范围应是:(A) 可见光(400 - 800 nm) 及紫外光(150 - 400 nm)(B) X射线(5 - 10-4 nm)(C) 远红外射线(D) 微波及无线电波13.在光的作用下,O2可转变为O3,当1 mol O3生成时,吸收了3.01×1023个光子,则该反应之总量子效率Φ为:(A) Φ=1 (B) Φ=1.5(C) Φ=2 (D) Φ=314.根据微观可逆性原理,反应物分子能量消耗的选择性和产物能量分配的特殊性 有对应关系,因此对正向反应产物主要是平动激发,则对逆向反应更有利于促进反 应进行的能量形式应为:(A)振动能 (B)转动能(C)平动能 (D)能量形式不限,只要足够高 15.对Einstain 光化当量定律的认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对初级,次级过程均适用 (B) 对任何光源均适用 (C) 对激光光源及长寿命激发态不适用 (D) 对大、小分子都适用 16.在简单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的定义是:(A) 互撞分子的总动能超过E c (B) 互撞分子的相对总动能超过E c (C)互撞分子联心线上的相对平动能超过E c (D)互撞分子的内部动能超过E c 17.在碰撞理论中校正因子P 小于1的主要因素是:(A) 反应体系是非理想的 (B) 空间的位阻效应 (C) 分子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够 (D) 分子间的作用力 18.Lindemann 单分子反应机理是假定多原子分子被振动激发后 (A) 立即分解 (B) 有一时滞 (C) 发出辐射 (D) 引发链反应19.同一个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加催化剂时平衡常数及活化能为k 及E a ,加入正催化剂后则为k '、E a ',则存在下述关系: (A) k '=k , E a =E a ' (B) k '≠k , E a ≠E a ' (C) k '=k , E a >E a ' (D) k '<k , E a '<E a20.过渡态理论的速率常数的公式为()()()k k T h q q q E RT =≠-B AB//exp /∆0,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q ≠不是过渡态的全配分函数 (B) q A , q B 是任意体积中分子的配分函数 (C) q A , q B , q ≠均是分子在基态时的配分函数(D) ()k T h B /是过渡态M≠中任一个振动自由度配分函数二、 判断题1.关于催化剂特征的不正确描述是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全不改变。

初二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有解析

初二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有解析

初二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有解析依照全等转换,两个全等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仍旧全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

初二数学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整合练习题有答案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B. 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不是全等形C.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D.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如图所示,△ABD≌△BAC,B,C和A,D分别是对应顶点,假如AB=4 cm,BD=3 cm,AD=5 cm,那么BC的长是()A.5 cmB. 4 cmC.3 cm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ABC≌△ADC,∠ABC=70°,则∠ADC的度数是()A.70°B.45°C.30°D.35°4.如图所示,若△ABC≌△DBE,那么图中相等的角有()A.1对B.2对C.3对D.4对5.如图所示,若△ABC≌△DEF,那么图中相等的线段有()A.1组B.2组C .3组D.4组6.(1)已知如图,△ABE≌△ACD,∠1=∠2,∠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2)由对应边找对应角,由对应角找对应边有什么规律?能力提升7.已知等腰△ABC的周长为18 cm,BC=8 cm,若△ABC≌△A′B′C′,则△A′B′C′中一定有一条边等于()A .7 cm B.2 cm或7 cmC.5 cmD.2 cm或5 cm8.下图所示是用七巧板拼成的一艘帆船,其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_____ _____对.9.如图所示,△ADF≌△CBE,且点E,B,D,F在一条直线上.判定A D与B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说明.10.下图是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沿方格线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请在下列三个4×4的正方形方格中,沿方格线分别画出三种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11.如图,△ABC≌△ADE,且∠CAD=10°,∠B=∠D=25°,∠EAB =120°,求∠DFB和∠DGB的度数.参考答案1.A 点拨:选项A中,形状相同,然而大小不一定相同,因此不一定是全等形.选项B,C,D,只要两个图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它们一定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是全等形的专门情形.2.A 点拨:因为△ABD≌△BAC,因此BC=AD=5 cm.3.A 点拨:因为△ABC≌△ADC,因此∠ADC=∠ABC=70°.4.D 点拨:因为△ABC≌△DBE,依照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A=∠D,∠C=∠E,∠ABC=∠DBE.由∠ABC=∠DBE,得∠ABC-∠DBC=∠DBE-∠DBC,即∠ABD=∠C BE.5.D 点拨: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三组对应边相等,即AB=DE,AC=DF,BC=EF.由BC=EF,得BC-CF=EF-CF,即BF=EC.6.解:(1)AB与AC,AE与AD,BE与CD是对应边,∠BAE与∠CA D是对应角.(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7.D 点拨:分两种情形讨论:(1)在等腰△ABC中,若BC=8 cm为底边,依照三角形周长运算公式可得腰长=5 cm;(2)在等腰△ABC中,若BC=8 cm为腰,依照三角形周长运算公式可得底边长18-2×8=2 cm,∵△ABC≌△A′B′C′,∴△A′B ′C′与△ABC的边长及腰长相等.即△A′B′C′中一定有一条边等于2 cm或5 cm.8.2 点拨:通过观看图中存在两对等腰直角三角形,它们差不多上全等的.9.解:AD与BC的关系是AD∥BC.理由如下:因为△ADF≌△CBE,因此∠1=∠2,∠F=∠E,点E,B,D,F 在一条直线上,因此∠3=∠1+∠F,∠4=∠2+∠E,即∠3=∠4,因此AD∥BC.10.解:如图.答案不唯独.11.解:∵△ABC≌△ADE,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第12章 习题(带答案)

第12章 习题(带答案)

9、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 A C P=MR=MC; P>MR=MC;
10、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直线。边际收益曲线的 斜率为平均收益曲线斜率的( A )。 A 2 倍; B 1/2 倍; C 1 倍; D 4 倍。
11、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厂商的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 C )。 A C 边际收益; 平均成本; B D D B D 边际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 取得最大利润; 上述情况都可能发生。 D )。
dTC 2Q 40 . dQ
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可以写为 MR1=MR2=MC. 于是: 关于第一个市场: 根据 MR1=MC,有: 120-20Q1=2Q+40 关于第二个市场: 根据 MR2=MC,有: 7Q2=10 即 22Q1+2Q2=80
1 1 ),得 116=138( 1 )解得 ed ≈6 ed ed
所以,厂商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 d 上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ed ≈6. (3)令该厂商的线性的主观需求 d 曲线上的需求的函数形式 P=A-BQ,其中,A 表示该线 性需求 d 曲线的纵截距,-B 表示斜率.下面,分别求 A 值和 B 值. 根据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以有 ed
A.如果在某一行业中存在许多厂商,则这一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B.如果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则这一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C.如果行业中所有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且厂商的数目大于 1,则这个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D.如果某一行业中有不止一家厂商,他们都生产相同的产品,都有相同的价格,则这个市场 是完全竞争的 2、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 向下倾斜的; A )。 B 向上倾斜的;

《大学物理》第八章至十一章练习题及资料整理总结

《大学物理》第八章至十一章练习题及资料整理总结

《大学物理》(下)复习提纲第八章静止电荷的电场(1)掌握电场强度的迭加法计算。

掌握库仑定律。

(2)掌握电场强度通量计算方法、高斯定理。

(3)掌握静电场的环路定律,电势能和电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4)掌握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如何分布。

导体静电平衡后的电势计算方法以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5)掌握电介质在外电场中极化性质和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要会用介质中高斯定理定性分析介质中电场和电势,掌握电场能量计算公式。

1.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q,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P点的电场强度.2.电荷为+q 和-2q 的两个点电荷分别置于x=1 m和x=-1 m处.一试验电荷置于x 轴上何处,它受到的合力等于零?3.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其方向平行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轴,如图所示.则通过此为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e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是B,通量Φ为___________________。

e4.如图所示,一个电荷为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A 角上,则通过侧面abcd 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电荷为q 的点电荷位于立方体的中心上,通过侧面abcd 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通量e Φ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高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0/εq S d E S可知下述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为零.(B)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不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一定处处不为零. (C) 闭合面内的电荷代数和为零时,闭合面上各点场强不一定处处为零. (D) 闭合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时,闭合面内一定处处无电荷.6.三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面密度都是+σ,如图所示,则A 、B 、C 、D 三个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_________________,E B =_____________,E C =_______________,E D =_________________ (设方向向右为正).7. 真空中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面密度为σ (>0).在平面附近有一质量为m 、电荷为q (>0)的粒子.试求当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垂直于平面方向运动一段距离l 时的速率.设重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8.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带电荷分别为λ1和λ2,则在各个区域距离轴线为 r 处的 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A 点与B 点间距离为2l ,OCD 是以B 为中心,以l 为半径的半圆路径. A 、B 两处各放有一点电荷,电荷分别为+q 和-q .把另一电荷为Q (Q <0 )的点电荷从D 点沿路径DCO 移到O 点,则电场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10. 将电荷均为q 的三个点电荷一个一个地依次从无限远处缓慢搬到x 轴的原点、x = a 和x = 2a 处.求证外界对电荷所作之功为设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11. 如图所示,两同心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5 cm ,带电荷q 1=3×10-8C ;外球面半径为r 2=20 cm , 带电荷q 2=-6×10-8C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空间另一电势为 零的球面半径r = __________________.12. 如图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1、带电荷Q1,外球面半径为R2、带有电荷Q2.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下图(A),(B),(C)三图中、距离球心为r 处的P点的电势U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试题第12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A.三条边对应相等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C.两角的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D.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2.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3.在⊿ABC和⊿A′B′C′中,AB=A′B′,∠A=∠A′,若证⊿ABC≌⊿A′B′C′还要从下列条件中补选一个,错误的选法是()A. ∠B=∠B′B. ∠C=∠C′C. BC=B′C′D. AC=A′C′4.P是∠AOB平分线上一点,CD⊥OP于F,并分别交OA、OB于CD,则CD_____P点到∠AOB 两边距离之和.(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能确定(4题)(5题)(7题)5.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②AC=A′C,③∠A′CA=∠B′CB,④AB=A′B′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S△CAO等于()A.1︰1︰1 B.1︰2︰3 C.2︰3︰4 D.3︰4︰58.如图所示,在Rt△ABC中,AD是斜边上的高,∠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F、E,EG⊥BC于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C=∠ABC B.BA=BGC.AE=CE D. AF=F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斜边是。

10.如图,点分别在线段上,相交于点,要使,需添加一个条件是(只要写一个条件).(10题)(11题)(12题)11.如图,把△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35°,得到△A’B’C,A’B’交AC于点D,若∠A’DC=90°,则∠A= °.12.如图,AB∥CD,AD∥BC,OE=OF,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_____对.13.如图,小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去。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章习题(全)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章习题(全)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人员素质测评;素质(广义)二、填空题(可出选择题)1.素质包括以下三大类:、、;2.心理素质包括:与;3.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包括:、、、;4.人员素质测评的主体包括:、;5.心理测量测查的对象具有、、等特点;6.人员素质测评的对象是及;7.人才测评的三个功能是、、;8.人才测评的作用包括对和对所起的作用;9.人才测评对组织所起的作用包括、、;10.人才测评对个人所起的作用包括、、。

三、简答题1.阐述评价(评定)与测量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3.简述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联系与区别?第二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二、填空题1.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包括:、、;2.察举制度用来测评人才的方法有许多,仅两汉就有常科:、、、四行,后来规定岁举的科目以、为主;3.九品中正制,又称,是的一种选拔人才的举官制度;4.九品中正制中选拔人才的标准有三:、、;5.科举制是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常常采用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6.科举制度考试有、、三级;7.唐代科举从种类上讲只有和两种;8.三国时魏人所著的《人物志》对人才测评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论述;9.春秋时期,就对人的“才能”的观点加以了论述;10.战国时期,提出了“察能予官”,“以德就列”的原则;11.战国时期的把“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忠诚、谨慎、才能、智力、信用、廉洁、节守、仪态、行为等指标;12.古代人才测评用、、、以判断人才;13.我国古代使用的测评技术有、、;14.纸笔测验的典型形式有、、、;15.《吕氏春秋》提出了对内用“”,对外用“”的方法识别人才;16.实践鉴别法的核心是根据“”来作为选拔衡量使用人才的标准;17.文官考绩因素包括10项:、、、、、、、、、;18.文官接受培训的形式有、、、、、等;19.西方现代人才测评思想与技术发端于,开始于,最初源于教育实践中的需要;20.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前10年,西方心理测验逐渐兴起,最有名的是测量智商的,这一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由法国心理学家和医生于年提出,被称为是心理测验的鼻祖;21.美国最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修订本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在年指导修订的,即著名的量表;22.美国学者斯特朗于1927年编制出版的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兴趣测验“”;23.“评价中心”技术综合运用了、和,使测评效果比原来更加可靠和有效;三、简答题1.试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特点?2.试述古代人才测评机制的缺点?第三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职业;地位;角色;工作角色;二、填空题1.个人素质差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差异,如、和及其组合;二是个体的差异,如、、、、及等;2.以人员配置所凭借的方法为标准,大致可将人员配置原型划分为和;3.人员配置的经验原型的主要特征是和;4.以经验原型为指导进行人员配置,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二是;5.在经验原型中,、是人员配置的核心;6.人员配置的测评原型最显著的两大特征是和;7.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莱特认为人的个性素质基本类型有六种:、、、、、;8.人员素质测评的必要条件是、与的客观存在,充分条件是对个体素质与的探索;9.、、三大主指标及其数十个子指标,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10.职业能力测试子指标包括、、;11.职业人格子指标包括、、、;12.职业兴趣子指标包括、、、;13.人员素质测评应向与的方向发展,应把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贯穿于整个的组织管理过程之中;14.借助,可以充分发挥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优化作用;15.行为管理科学启示我们,通过素质测评对个体差异的揭示,按;按;16.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五类;17.提高人员素质测评效用的六大原则:、、、、、;18.人员素质测评的八个主要原则是:、、、、、、、;19.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理论依据有、、等学科的知识;20.个性心理品质中的能力特征的两个方面是指和;21.人员素质测评所使用的各类人员的素质量表,是由、、、、五个方面的素质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分系统、分系统、分系统、分系统、分系统等;22.模糊数学被广泛应用于、、、等具有模糊现象的学科中;23.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对大量不确切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原理;24.查德的模糊集合论原理用二句话概括就是、;25.查德借助经典数学这一工具,创立了用来定量表示模糊概念的模糊数学;26.当刺激情景是以文字或图形设计呈现时,测评即是形式;当刺激情景是经过精心设计,且以面对面的问答或谈话形式出现时,测评则是形式;当各种刺激情景是以自然的实际情形出现时,测评则是形式;三、简答题2.简述人员配置的经验原型的弊端?3.简述人员配置的测评原型与经验原型相比的优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简述素质测评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0.为了控制施测者主观性的消极影响,一般采取哪些方法?第四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职业适应性测评的定义、内容;职业能力测评的定义、内容、领导人才测评的定义、内容、管理人才测评的定义、内容、科技人才测评的定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提高内燃机理想循环平均指示压力的方法 是在压缩始点___。 是在压缩始点___。 提高空气压力B A.提高空气压力B.提高燃油粘度 降低空气压力D C.降低空气压力D.降低燃油粘度 内燃机循环的平均压力与汽缸的直径、 34. 内燃机循环的平均压力与汽缸的直径、冲 程___。 有关B 无关C 可能有关D A.有关B.无关C.可能有关D.无法确定 当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 35. 当循环最高压力和加热量一定时,热效率 最高的内燃机理想循环为 。 定容加热循环B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 定温加热循环D C.定温加热循环D.混合加热循环 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与___无关。 ___无关 36. 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与___无关。 A.压缩比 B压力升高比 C预胀比 D绝热指数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___ ___以外的 1.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___以外的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 定压升温阶段B A.定压升温阶段B.定压预热阶段 定压汽化阶段D C.定压汽化阶段D.定压过热阶段 决定。 2. 湿蒸汽的状态由 决定。 温度与压力B A.温度与压力B.压力与干度 过热度与压力D C.过热度与压力D.过冷度与温度 要确定过热蒸汽的参数, 3. 要确定过热蒸汽的参数,除了知道其温度 外,还必须知道其 。 压力B 温升C 干度D A.压力B.温升C.干度D.过冷度 要确定饱和水的参数, 4. 要确定饱和水的参数,除了知道其温度外 还需要知道其___。 ,还需要知道其___。 压力B 过热度C 干度D A.压力B.过热度C.干度D.不再需要
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 30. 当压缩比和加热量一定时,内燃机三种加 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 定容/定压/混合B 定容/混合/ A.定容/定压/混合B.定容/混合/定压 定压/定容/混合D 定压/混合/ C.定压/定容/混合D.定压/混合/定容 某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31. 某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从外界吸热 kJ/kg,向外界放热400 kJ/kg, 1000 kJ/kg,向外界放热400 kJ/kg,其热 效率为___。 效率为___。 3B. 4C. 6D. A.0.3B.0.4C.0.6D.4 ___压力升高比,___压缩比 压力升高比,___压缩比, 32. ___压力升高比,___压缩比,可以 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提高/提高B 提高/ 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 降低/提高D 降低/ 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
活塞式压缩机的能量转换方式是__。 1. 活塞式压缩机的能量转换方式是__。 A.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 B.外界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气体的动能 外界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气体的动能, C.外界的机械能先转化为气体的动能,然后动 能在扩压管中转化为压力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过程。 2. 压缩机压缩过程实际上是 过程。 定温B 绝热C 多变D A.定温B.绝热C.多变D.定压 为降低活塞式压气机的耗功,应尽量采用_ 3. 为降低活塞式压气机的耗功,应尽量采用_ __压缩过程 压缩过程。 __压缩过程。 等容B 绝热C 等温D A.等容B.绝热C.等温D.多变 压缩时的耗功大于___ 压缩时的耗功大于___ 4. 活塞式压缩机 压缩时的耗功。 压缩时的耗功。 定温/多变B定温/绝热C绝热/多变D多变/ A定温/多变B定温/绝热C绝热/多变D多变/绝热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只与___有关, ___有关 37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只与___有关, 并随其提高而提高。 并随其提高而提高。 压缩比B 压力升高比C 预胀比D A.压缩比B.压力升高比C.预胀比D.质量 ___压缩比或___定压加热量 压缩比或___定压加热量, 38. ___压缩比或___定压加热量,都不 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能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提高/ 提高/ 降低/ A.提高/R高 B.提高/降低 C.降低/提高 降低/ D.降低/降低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39.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把内燃机理想循环的 定容加热过程改为定压加热, 定容加热过程改为定压加热,热效率 。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 ___压力升高比,___定容加热量 压力升高比,___定容加热量, 40. ___压力升高比,___定容加热量, 可以提高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 提高提高B 提高降低C降低提高D 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
在水蒸气的T 图中, 5. 在水蒸气的T-S图中,饱和蒸汽线的右上 方的区域称为___。 方的区域称为___。 过冷水状态区B A.过冷水状态区B.湿蒸汽状态压 过热蒸汽状态区D C.过热蒸汽状态区D.固体状态区 在水蒸气的p 图中, 6. 在水蒸气的p—V图中,饱和水线和饱和蒸 汽线之间的区域称为___。 汽线之间的区域称为___。 过冷水状态区B A.过冷水状态区B.湿蒸汽状态区 过热蒸汽状态区D C.过热蒸汽状态区D.固体状态区 在水蒸气的T--S图中, 7. 在水蒸气的T--S图中,过冷水区和湿蒸汽 区分界线是。 区分界线是。 零度水线B 饱和水线C饱和蒸汽线D A零度水线B.饱和水线C饱和蒸汽线D.等温线 干度X 的工质是指。 8. 干度X=0的工质是指。 未饱和液B 饱和水C 湿饱和水D A未饱和液B.饱和水C.湿饱和水D.过热蒸汽
活塞式压缩机___ ___压缩时消耗功最小 5. 活塞式压缩机___压缩时消耗功最小 压缩时消耗功最大。 压缩时消耗功最大。 定温/绝热B 绝热/ A.定温/绝热B.绝热/定温 多变/定温D 多变/ C.多变/定温D.多变/绝热 压缩机的余隙容积, 6. 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可防止活塞撞击气缸 盖,但使 。 A.耗功增大 B.供气量减小 压缩终点温度高D C.压缩终点温度高D.压缩终点温度低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增压比___ ___时 7.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增压比___时,其 容积效率将降低。 容积效率将降低。 B.降低 A.增大 B.降低 C.不变 D.不定 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当___提高时, ___提高时 8. 对于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当___提高时, 其容积效率也高。 其容积效率也高。 余隙比B 增压比C 初压D A.余隙比B.增压比C.初压D.终压
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 12. 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压力 pl的空气压缩至p3, 的空气压缩至p3 pl的空气压缩至p3,其最佳中间压力应为 。 p1 + p 3 A.p 2 = B. p = p p 2 1 3 p1 2 p2 = C. D.理想压缩机, 13. 某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理想压缩机,将0. 1MPa的空气压缩至 MPa,其最佳增压比应为。 的空气压缩至3 1MPa的空气压缩至3 MPa,其最佳增压比应为。 B. C. D. A.1.732 B.5.477 C.15 D.30 叶轮式压气机的特点是体积_,供气量_ _,供气量 14. 叶轮式压气机的特点是体积_,供气量_ A.小/小B.小/大C.大/小D.大/大 15. 叶轮式压气机按其出口压力的高低分为通风 鼓风机和___。 机、鼓风机和___。 压缩机B 径流机C 轴流机D A.压缩机B.径流机C.轴流机D.风扇
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应_ 41. 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应_柴油机的压缩比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小于 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 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 A.汽油机的压缩比通常应小于柴油机压缩比 内燃机循环的平均压力与汽缸的直径、 B.内燃机循环的平均压力与汽缸的直径、冲 程有关 单一热源热机是造不成的, C.单一热源热机是造不成的,这是由热力学 第二定律得出的结论 D.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随着压缩比的 提高、 提高、压力升高比的提高和预胀比的降低而提 高 43.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越低 则循环热效率_ 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越低, 43.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越低,则循环热效率_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___ ,___冲 21. 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中,___冲 程燃气是作负功。 程燃气是作负功。 进气B 压缩C 膨胀D A.进气B.压缩C.膨胀D.排气 柴油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___。 22. 柴油机的实际膨胀过程是___。 多变过程B等温过程C等压过程D A.多变过程B等温过程C等压过程D绝热过程 柴油机燃烧的前期,可近似地看作为_ 23. 柴油机燃烧的前期,可近似地看作为_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等容过程D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C等容过程D绝热过程 内燃机最理想的循环是___。 24. 内燃机最理想的循环是___。 卡诺循环B 定容加热循环C A.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 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 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中不包括、。 25. 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中不包括、。 绝热过程B定压过程C定容过程D A.绝热过程B定压过程C定容过程D.定温过程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是___。 26. 汽油机的理想循环是___。 卡诺循环B A.卡诺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 定压加热循环D C定压加热循环D定压加热循环或混合加热循环 27. 汽油机理想循环中包括下列 。 绝热过程B.定温过程C 定容过程D B.定温过程 A.绝热过程B.定温过程C.定容过程D.A+C 28. 衡量内燃机单位气缸容积工作能力的大 小的指标是 。A.气缸的工作容积 曲轴发出的功率C 喷油量D B.曲轴发出的功率C.喷油量D.平均压力 29. 当内燃机理想循环的循环最高压力和加 热量一定时,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_, _,定容加 热量一定时,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_,定容加 热循环热效率_, _,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 热循环热效率_,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 。 最大/最小/ 居中/最大/ A.最大/最小/居中 B.居中/最大/最小 居中/最小/最大D 最大/居中/ C.居中/最小/最大D.最大/居中/最小
叶轮式压气机按气流的流向分为径流式和__ 16. 叶轮式压气机按气流的流向分为径流式和__ _。 压缩式B 通风式C 轴流式D A.压缩式B.通风式C.轴流式D.鼓风式 下列、不是叶轮式压气机的特点。 17. 下列、不是叶轮式压气机的特点。 体积小B A.体积小B.供气量小 排气连续、稳定D C.吸、排气连续、稳定D.没有余隙容积 根据可逆过程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18. 根据可逆过程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可认定内 燃机的实际工作过程为 可逆过程B A.可逆过程B.不可逆过程 准静态过程D C.准静态过程D.内部平衡过程 下列被称为热机的是___。 19. 下列被称为热机的是___。 柴油机B 锅炉C 冷凝器D A.柴油机B.锅炉C.冷凝器D.制冷机 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___。 20. 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做功工质是___。 燃气B 蒸汽C 燃油D A.燃气B.蒸汽C.燃油D.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