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印刷

合集下载

纳米科技在印刷包装领域的作用

纳米科技在印刷包装领域的作用

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并迅速崛起的高新科技,它的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即0.1~100nm)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创造新物质的技术方法。

这意味人们可生产极纯的材料和丰富多采的新产品。

纳米技术在印刷领域的应用1.纳米油墨油墨细度与印刷品质量有密切关系。

油墨细度愈好,著色力愈强,印刷品的网点也愈清晰和饱满有力。

国内近来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的纳米级透明氧化铁系列颜料已开发成功。

纳米金属微粒可吸收全部光波而使自身呈黑色,同时对光亦有散射作用。

将纳米金属微粒添加到黑色油墨中,可提高黑色油墨的纯度和密度。

另半导体纳米粒子表面经化学修饰后,上海印刷粒子周围的介质可强烈影响其光学特质,表现为吸收光谱发生红移或蓝移。

如把它们分别加入黄色和青色油墨中制成纳米油墨,可增加黄墨和青墨的纯度,令印刷品层次更丰富。

如今,借助高新技术可将油墨中各种成分(如树脂、颜料、填料等)制成纳米级原材料,因它们高度微细而具有很好流动与润滑性,可达到颜料用量少反而遮盖力高的效果。

若用於UV油墨中,可加快固化速度,并消除墨膜的收缩起皱现象。

纳米级碳墨具有导电性,对静电具很好的屏蔽作用,若加入油墨便可制成导电油墨。

在导电油墨中将如Ag制成纳米级而代替微米级Ag,可节省50%的Ag粉,这种墨可直接印在陶瓷和金属上,墨膜层薄且均匀光滑;若将Cu、Ni材料制成0.1~1μm的超微颗粒,可代替钯与银等贵重金属导电。

将纳米与防伪技术结合,将开辟防伪油墨另一个广阔天地。

有些纳米粉微粒可自己发光,如「-N≡N-」纳米微粒等,经几分钟光照就能在黑暗中自行发光12~24小时以上,其发光强度和维持时间是传统萤光材料的30倍以上,且材料本身无毒、无害,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

又因纳米微粒具有很好的表面湿润性,它们吸附於油墨的颜料颗粒表面,可大大改善油墨的亲油和可润湿性。

2.纳米陶瓷网纹辊所谓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从而令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

纳米印花工艺流程

纳米印花工艺流程

纳米印花工艺流程
纳米印花是一种利用纳米技术的印花工艺,它将纳米颗粒或纳米材料印刷到基底材料上,形成具有特殊功能或性能的图案。

其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基底准备:选择合适的基底材料,如纸张、布料等,并对其进行清洁和处理,以确保表面平整、无尘和无油污。

2. 印刷准备:准备所需的纳米颗粒或纳米材料溶液,并将其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根据设计要求,制备相应的印刷版或印刷模具。

3. 印刷:将纳米材料溶液均匀地涂布在印刷版上,然后将基底材料放置在印刷版上,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温度,使纳米颗粒或纳米材料从印刷版转移到基底材料上。

4. 干燥:印刷完成后,将基底材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其自然干燥或使用烘干设备加速干燥,以确保纳米材料在基底材料上牢固附着。

5. 后处理:根据需要,对印刷完成的样品进行后处理,如热处理、紫外光固化等,以增强纳米材料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6. 检测和评估:对印刷完成的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评估,包括检查图案质量、纳米材料分布均匀性、耐久性等。

7. 包装和储存:将印刷完成的样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储存和运
输。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纳米印花工艺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流程会根据所使用的纳米材料、基底材料和印刷设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纳米印刷技术

纳米印刷技术

纳米印刷技术
纳米印刷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级别的结构和机制进行印刷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印刷技术,纳米印刷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速度
和更低的成本。

它主要应用于微电子、光电、生物医药等领域。

纳米
印刷技术有许多种实现方式,如近场光刻、电子束刻蚀、射线刻蚀等。

其中,近场光刻是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纳米印刷技术
已经成为了现代纳米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微纳米器件的
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纳米印刷工艺打造世界最小“蒙娜丽莎”

新纳米印刷工艺打造世界最小“蒙娜丽莎”

不 同批 次 之 间颜 色 的一 致性 和 高 求 进行 建 设 的,所 有 的生产 体 系 在 欧洲 将从 l 1 月1 日起供 货 。
质 量 。工 厂新 的 实验 室可 以支 持 均 获得 了I S 0 1 4 0 0 1 认 证 ,这 也
惠普 赛天 使新 墨水 工 厂位 于
生产研 发 和质 量管 控 ,为 惠普H P 兑现 了惠 普公 司 改善环 境 方面 的 以色 列 的阿什 凯 隆 。
FB l 0 面均 在 工业 印刷机 ,它采 用H P S c i t e x
¥ c i t e x U V 墨水 。
业 界 处于 领先 地位 。这 问工厂 与 的H D R 棘手 ( 高动 态 范 围 的 印刷
P I n d i g o 油 墨制 造 技术 ),可 以提 供高 质量 和 高效 新 的 工 厂 采 用 先 进 的制 造 现有 的 惠普H E E D 率 。 目前 ,H P S c i r e x F B 1 0 0 0 0 工 艺 和 自动 化 的 生 产 线 ,可 以 厂相 邻 ,两 问工 厂都 是按 照L 实现最 为 严格 的质 量管 理 ,保证 ( 绿色 建筑 认证 体 系 )的严 格要 工 业 印刷机 在美 国 已有 装机 ,而
奇 的名 画 “ 蒙娜 丽莎 ”,画布 表 刷 ( T C N L ) ”的工艺 。他 们把 一 像素 间 隔l 2 5 纳米 。 面 只有 约3 0 微米 宽 ,约 为人 发丝 个 加 热 旋 臂 放 在 作 画 材 料 的 表
“ 通 过 调整 温度 ,我们 能控
的I / 3 宽度 。研 究 人 员指 出 ,制 面 ,一个 像 素 、一个 像 素地 生成 制化 学 反应 ,在 画布 表 面产 生 纳

纳米压印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纳米压印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纳米压印技术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摘要:纳米压印技术具有加工成本低,使用设备简单,制备周期短等优点,是目前纳米沟道加工的主要技术。

本文介绍了纳米压印技术中热压印、紫外固化压印和微接触等三种典型的压印工艺及其关键技术,并对三种工艺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说明,总结了纳米压印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纳米压印技术热压印紫外固化压印微接触中图分类号:TH161The Mai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Nanoimprint Technology Abstract: Nanoimprint technology which has low cost, simple device and Short production cycle is the main technology in Nano-channel productio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ypical embossing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Hot embossing, UV-curable Nanoimprint Lithograhpy and Micro-contact printing, 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hree methods by contrast,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imprint technology, finally summarize and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nanoimprint technology.Keywords:Nanoimprint technology Hot embossing UV-curable Micro-contact printing0 前言纳米压印技术是目前纳米沟道加工的主要技术。

纳米科技在包装印刷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

纳米科技在包装印刷领域中的开发与应用
纳 米级 大小 ,这样 生产 出来的 油 墨就 是纳 米 油 墨。
( 纳米纸 2)
纳米纸是指将木材加工到纳米级或将纳米微 粒添加到造纸原料 中或涂布到其上而制成 的纸张。 纳米纸比普通纸具有更好的防水、防潮性能 ,并且
纸张伸缩率降低 、平滑度更好 、表面强度更高 ,从
而油墨吸收性大大提高。 目前已生产应用的纳米纸 主要有纳米石料纸、抗菌纳米纸、耐磨、抗静电纳
但必须注 意 ,虽说研磨 介质小对微珠 磨的效
果好 , 若研磨介质与粉体 的体积大小相差不远 , 但 也无法将粉体分散。一般而言 ,粉体 的大小以研磨 介质的1 ~I 0 / / 最为适 当,且同时需注意研磨介质 3 1 的硬度、P 值、颜色偏差、成本及是否污染等 。另 h 外 ,值得注意的是纳米粉体的界面安定技术 ,当粒 子变小的同时 ,粒子间的距离也缩小,粒子间的内 聚力变大 ,安定性也就随之减小。为不使影响其安 定性 ,可使用分散剂或界面活性剂来处理。
特性与包装印刷技术相结合 ,将会使包装印刷获得
良好的品质。纳米材料与包装印刷相关的直接与间
接特性归纳起来主要有表面效应 、界 面效应 、小尺 寸效应 以及特殊的化学效应与磁效应。
圃 ■
『包装印刷 J
综合特性 ,赋予材料高新性能 ,更注重节约资源 ,
更注重生态平衡 ,从而极大地有利于环境和人类社
域、范围相 当广泛 ,从材料制造业、电子科技业、
包装印刷业、医疗单位、航空与太空侦测、环境与 能源、生物科技与农业及国家安全等 ,皆为纳米科 技应用的范畴。 目前 ,对纳米技术 的研究主要在纳 米材料方 面 ,纳米材料是指其 晶粒大小在1 0纳米范围的 ~i0 物质。人们研究发现 ,处 于纳米尺度的物质 ,其本 身就会产生量子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表面和界 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诸多特殊性能。 纳米材料与包装 印刷相关的特性很 多,且很多

纳米压印技术概述

纳米压印技术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发现,当许多材料被加工为具有纳米尺度范围的形状时,会呈现出与大块材料完全不同的性质。

这些特异的性质向人们展现了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

而在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开发了一些能够进行纳米尺度加工的技术,例如电子束与X射线曝光,聚焦离子束加工,扫描探针刻蚀制技术等。

但这些技术的缺点是设备昂贵,产量低,因而产品价格高昂。

商用产品的生产必须是廉价的、操作简便的,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高重复性的;对于纳米尺度的产品,还必须是能够保持它所特有的图形的精确度与分辩率。

针对这一挑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纳米结构实验室”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提出并展示了一种叫作“纳米压印”(nanoimprint lithography) 的新技术[1]。

纳米材料在电子、光学、化工、陶瓷、生物和医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应用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纳米材料的概述:从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吸附分子与基底的相互关系、分子操作与分子器件的构筑,并通过具体的例证加以阐述,包括在STM 操作下单分子反应有机小分子在半导体表面的自指导生长; 多肽-半导体表面特异性选择结合.生物分子/无机纳米组装体、光驱动多组分三维结构组装体、DNA 分子机器。

所谓纳米材料指的是具有纳米量级从分1~100 nm 的晶态或非晶态超微粒构成的分子识别走向分子信息处理和自组织作用的固体物质。

纳米压印技术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优点,是纳米尺寸电子器件的重要制作技术。

纳米压印技术主要包括热压印、紫外压印(含步进—闪光压印)和微接触印刷等。

本文首先描述了纳米压印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传统纳米压印技术的新进展,如气压辅助纳米压印技术、激光辅助压印技术、静电辅助纳米压印技术、超声辅助纳米压印技术和滚轴式纳米压印技术等。

最后特别强调了纳米压印的产业化问题。

我们希望这篇综述能够引起国内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并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纳米压印技术。

喷墨印刷之兰达纳米印刷机总结

喷墨印刷之兰达纳米印刷机总结

印刷色组:4~8
青年很多女孩子是会倒追的。妈妈这样讲。妈妈,我也想追袁慕野的。当你们看
纸张厚度:70~400μm 兰达 S7 纳米印刷机 印刷速度:12000 张/小时
印刷幅面:370mm×520mm
印刷色组:4~8 纸张厚度:70~400μm 兰达 S10 纳米印刷机
印刷速度:13000 张/小时
提到喷墨印刷技术,不能不提的便是兰达纳 米印刷技术。配备了超大触控显示屏的兰达纳米 印刷机走纸部分酷似胶印设备,并使用了超长的 橡皮布用于转印特殊的纳米油墨。尽外观奇特, 并融合多种印刷原理,但归根结底仍可归类到喷 墨印刷的范畴中。按照兰达公布的数据显示,兰
达 S10 单 张 纸 印 刷 机 最 大 印 刷 幅 面 高 达 730mm×1040mm, 印 刷速 度 高 达每 小 时 13000 张;兰达 W50 卷筒纸印刷机的印刷幅宽可 达 550mm,在 600dpi×600dpi 可实现每分 钟 200 米的印刷速度(双面印刷)。如果以上数 据可以得以落实,那么兰达印刷机将成为印刷业
青年很多女孩子是会倒追的。妈妈这样讲。妈妈,我也想追袁慕野的。当你们看
的革命产品,从而将数码印刷在印刷业中的地位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兰达的纳米印刷技术无疑是本次 drupa2012
关注的焦点。潜伏了近十年的兰达,一出现便为
我们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该设备采用独特的纳
米油墨和超长的橡皮布转印技术,所有兰达纳米 印刷机都采用了最令人惊异的简单好用的触摸 显示屏。在本次 drupa2012,兰达推出六款全新 数码印刷设备,其中三款为单张纸数码印刷设 备,兰达 S5、兰达 S7 和兰达 S10。其中,兰达 S5、兰达 S7 将应用于商业和出版印刷,而兰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纳米印刷技术摘要:纳米技术因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印刷行业也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的行业,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印刷而产生的纳米印刷技术在印刷行业中开始广泛的应用并且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

传统印刷产业链中从版基制造、印刷制版到印刷油墨都面临严峻的环境压力,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科研人员以纳米材料的创新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包括绿色版基、绿色制版和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并拓展应用于印刷电子、3D 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及绿色印染、建材等重要产业领域,推动印刷产业向“绿色化、功能化、立体化、器件化”的发展。

关键词:纳米材料、印刷技术、绿色制版、导电油墨、印刷废水;1. 引言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1 纳米等于10-9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是研究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种技术。

自从20 世纪以来,纳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和制备、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医学与健康、航天和航空、环境和能源等许多方面。

但是纳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印刷行业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同时印刷行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行业。

纳米印刷摒弃了传统感光成像思路,无需暗箱操作而且制版流程简单,不仅消除了环境的污染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使图文质量大幅提高。

该技术吸纳了纳米技术、精细加工技术、接触印刷技术、界面科学及新材料等众多科学技术之精华,并深入研究才开发出来的。

传统印刷产业链主要包括3大关键污染环节:曝光冲洗制版、电化学氧化制备铝版基和使用有害溶剂生产油墨。

因此,“发展绿色印刷技术,实施绿色印刷战略”成为印刷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基于纳米材料的创新研究,围绕印刷产业链布置创新链,通过纳米涂层版基取代电解氧化版基、纳米喷墨打印制版取代感光制版、水性印刷油墨取代毒害溶剂油墨,形成包括绿色版基、绿色制版和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技术,系统地解决了印刷产业的污染问题;[2]同时,通过纳米材料创新和印刷技术的结合,将印刷技术从传统的纸质产品拓展到印刷电子光子器件和3D打印等领域,推动印刷产业的绿色与功能性的发展。

2.国内外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印刷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发展成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穿衣带帽”的重要产业。

但是目前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再取得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总产值年均增长19.3%,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11.2%的增长率。

2011年,印刷业总产值占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57.8%。

印刷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仅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发展成一个为经济社会发展“穿衣带帽”的重要产业。

2.1国外的发展现状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有200多家印刷企业取得了有关的绿色标准认证。

由此可见,日本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走在绿色标准认证前列的国家之一。

再以德国为例,德国拥有享誉世界的海德堡公司,最近这段时间以其为代表的印刷公司围绕节约能源、减少噪音、减少废品产出、减少辐射和蒸发、保护员工安全、关爱工作人员身心健康以及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成效显著的工作。

德国人民不仅在尽最大努力营造绿色的印刷环境,而且相关的企业和管理部门还在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绿色印刷宣传和培训。

这些行为不但让正确的机器操作和维修办法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而且将环保理念深入贯彻并落实到了每一个操作细节上[3]。

2.2国内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出版物印刷业务量大,存在的问题较多。

只有高度重视绿色印刷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不断推动绿色印刷战略的实施,落实绿色印刷,才能推动我国印刷行业的持续发展。

绿色印刷通常又被称为无公害、环境友好型印刷。

通常情况下所说的绿色印刷指的是对环境以及人类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并且能够重复使用或者可以再生的印刷过程。

绿色印刷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处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果以及构建清洁能源结构具有正面引导的作用[1]。

然而,目前我国印刷行业还存在绿色印刷认证困难、相关法规不够健全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众多问题,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面临着绿色转型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就我国印刷行业的绿色转型进行分析与研究。

事实上,长期以来印刷界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就是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在国外已经具有20多年的发展史,其受重视程度之高是国内不可比拟的。

在日本和德国等世界印刷技术强国,绿色印刷更是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近段时间,随着绿色、环保浪潮的不断掀起,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绿色印刷的理念、技术、标准、设备、工艺、材料以及软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良好的发展。

在日本,一方面其印刷产业联合会专门针对印刷环保事业颁布了《绿色印刷标志》等相关的行业规范,并建立了系统的认证体系。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推进印刷环境保护,有关协会还建立了《冰天使标志》等相关的环保印刷认证标准;生态印刷研究会也推出了《印刷品环境标识原则》,并且还正在拟定《生态印刷证明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油墨工业联合会颁布了相关的自主规范以及《NL标志》和《植物油油墨标志》等规范;无水胶印协会也推出了《蝴蝶标志》等手册。

可以说,无论是与印刷产业相关的团体组织,还是印刷企业,或者是有关的从业人员,都将绿色印刷置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由于日本在管理印刷产业方面通常依赖于行业自律,所以其印刷产业以及与其有关的行业或者组织往往十分健全,[4]包括相关的协会、研究会、联合会以及学会等组织,在印刷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各尽其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我国现有印刷产业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集中在版基制备污染、制版工艺污染、油墨污染[7]。

所以政府也在积极的推动绿色印刷的发展并颁布了绿色印刷的标准,部分地方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还在绿色技术改造、认证咨询等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2.1 版基制备污染目前,胶版印刷通常采用的铝版基是通过电解和阳极氧化工艺制备得到,这一过程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电解废液,同时造成巨大的电能消耗。

2013年我国印版材总产量达3.46亿m2,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并排放大量的废酸、废碱、废渣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2 制版工艺污染当前以激光照排技术和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为代表的制版技术是基于感光成像原理,国际著名印刷版材企业如富士、柯达、爱克发等,均采用“曝光-显影-冲洗”的减材制造技术路线,工艺繁琐,并造成大量材料浪费和冲洗废液排放。

2.3 油墨污染书刊、报纸、包装袋、纸盒等印刷品与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而印刷油墨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印刷领域广泛使用的仍是传统的溶剂型油墨,所用的溶剂主要是芳香烃类、酯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印刷干燥后约70%~80%的溶剂直接挥发到空气中。

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不仅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也通过呼吸、接触等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油墨中的重金属等有害成分还会直接污染所包装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存在严重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隐患。

3. 纳米绿色印刷技术不用感光冲洗,也不产生废水废液,报纸、书籍的版样就可以打印出来;电脑、手机的线路板,不用刻蚀,同样也可以轻松打印出来,这些看似神奇的技术在我国科研团队的努力下已成为现实。

这就是在世界印刷领域全面领先的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它凭借分辨率高、节能环保和成本低等优势,在印刷产业和印刷电路板行业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同时我国的研究学者建立了包括绿色版基、绿色制版和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产业链,为纳米印刷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3.1 绿色版基突破国际上通用的电解氧化版基生产工艺,利用纳米功能涂层材料在铝版基表面形成特殊微纳结构和亲水特性,发展了纳米绿色版基制备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电解氧化过程产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问题[8]。

突破了纳米粒子制备和稳定分散、纳米涂层材料的规模制备及涂布工艺等关键技术,建立了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获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重点创新成果,这个奖项全国共两项,这个奖项的获得是对这项成果的重大肯定[6]。

3.2 纳米绿色制版纳米绿色制版突破传统印刷制版感光成像的技术思路,通过纳米转印材料和纳微米结构版材对表面浸润性的调控,实现纳米版材非图文区亲水、图文区亲油的成像特性,发展出无需曝光冲洗的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

传统的激光照排制版就像相机胶卷一样需要曝光显像,其使用的显影、定影液等化学物质会产生大量污染。

即使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也需要感光预涂层和化学处理过程。

而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则完全不需要暗室和曝光过程,也不产生废水和废液,成本还比传统激光照排制版便宜1/3以上。

“打个比方,传统的激光照排相当于‘胶片照相机’,较先进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相当于‘拍立得’,而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就像是‘数码相机’。

纳米绿色制版技术具有工艺简捷、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多方面优势,是目前最环保的印刷制版技术。

由联想控股等投资成立的中科纳新致力于绿色印刷技术的产业化,并进一步通过纳米材料与印刷的创新,突破了传统印刷技术的精度极限,实现对印刷图案最基本要素点、线、面的精确控制;通过磁悬浮直线电机和大理石平台等技术创新,突破喷墨打印设备输出精度和速度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时速对开报业制版系统样机;建成北京怀柔和密云等绿色制版中心,辐射周边数十家印刷企业,将彻底解决区域性印刷制版污染难题。

3.3 绿色油墨为解决目前塑料包装印刷使用甲苯等溶剂油墨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成功开发出环保型塑料凹印油墨,解决了油墨在塑料表面的扩散、干燥、粘附等系列关键技术问题,满足了印刷品的精度、牢度和展色性等要求[9]。

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绿色油墨产品获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证书和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并通过美国PANTON 公司检测鉴定,销售额超过7 亿元。

众所周知,油墨细度与印刷品质量有密切关系。

油墨细度愈好,着色力愈强,印刷品的网点也愈清晰和饱满有力。

纳米油墨在细度上无疑是具有特别优势的,因为纳米材料就是目前晶粒最细的材料了。

另外,由于纳米微粒具有很好的表面湿润性,它们吸附于油墨中的颜料颗粒表面,能大大改善油墨的亲油和可润湿性,并能保证整个油墨分散系的稳定。

所以,加有纳米微粒的纳米油墨,其印刷性能可以得到较大的改善。

把纳米级原材料加入不同用途不同种类的油墨中,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若用于UV油墨中,可加快其固化速度,并消除墨膜的收缩起皱现象;纳米级碳墨具有导电性,若加入油墨便可制成导电油墨;在玻璃陶瓷的印墨中,若无机原料构成是纳米级的细度,将能节省大量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