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科学实验总结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三学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结

青岛版(六三学制)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实验方案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观察。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即使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它的细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实验结论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实验二: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因素的实验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因素的实验实验材料放座支架、单摆(小铁锁或螺丝帽)、细线、橡皮泥、秒表实验方案1.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线长短相同,摆锤重量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实验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短摆动的快,摆线长摆动的慢。

实验三:摩擦生热的实验实验名称摩擦生热的实验实验材料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实验方案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1.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了。

2.感到受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砂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4.火柴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摩擦会产生热量,能量可以转化,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实验四:通电的线圈(一)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我的材料: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

我的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一至六年级上下册实验课题汇总

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一至六年级上下册实验课题汇总
认识和使用量筒实验
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水
分组
天平
认识和使用天平实验
天平、砝码
分组
沙漏
制作沙漏实验
果冻盒、细沙、锥子、胶水、铅笔、直尺、硬纸板
分组
三年级下册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类别
影子
制造影子实验
手电筒、纸屏、细线、橡皮、玻璃、铅笔
分组
日晷
制作日晷模型
日晷模型、指南针
分组
怎样加快溶解
加快溶解实验
烧杯、热水、冷水、细盐、粗盐、天平、砝码、玻璃棒
弹簧套盒、弹簧测力计
分组
鞋底花纹的启示
探究摩擦力实验
木板、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
分组
食物的营养
检测食物中营养成分实验
白纸、熟花生、黄瓜、香蕉、馒头、胶头滴管、碘液、酒精灯、蛋白、瘦肉
分组
食物到哪里去了
食物消化实验
人体消化系统挂图、试管、烧杯、温水、淀粉、胶头滴管、碘液
分组
我们的呼吸
呼吸实验
量筒、烧杯、广口瓶、澄清的石灰水、吸管
分组
修理玩具
修理玩具
玩具小车、螺丝刀、螺丝钉
分组
二年级下册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类别
前后左右
找毽子游戏
毽子、眼罩
分组
我在哪里
“我说位置你来找”实验
彩纸、乒乓球、橡皮
分组
认识磁极
寻找磁极实验
曲别针、铁屑、铁钉、细线、泡沫塑料
演示
磁极的秘密
磁铁游戏实验
小纸盒、铁块
分组
指南针
制作指南针实验
磁铁、细线、吹塑纸、塑料杯
分组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及试题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的一生1、生物体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觉的。

3、草履虫是由一具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4、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具个小格子组成的。

(会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结构)5、细胞的种类有:血细胞、肌肉细胞、叶子的薄壁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水蕴草细胞鸭跖草的下表皮细胞。

6、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别断生长、生殖、衰老、死亡7、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基本上从一具细胞开始的。

8、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9、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定记忆的过程。

10、青春期:青青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那个时期称为青春期。

11、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普通少女比男孩早两年。

1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人身心进展的关键时期。

13、怎么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问14、人的一生能够分为那几个时期?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5、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6、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7、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彻底一样的人。

18、“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基本上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19、“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同”说的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第二单元无处别在的能量知识点20、生命离别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我们需要的能量要紧来源于食物。

21、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

22、人体消耗能量的要紧去向算是变成热能散发。

23、让躯体热起来最常用的办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专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专题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专题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过程: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2.实验名称: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的秘密)实验材料:摆(1号摆、2号摆、3号摆,2号摆与1号摆摆线长短一样,摆锤比1号重;3号摆与1号摆锤相同,摆线比1号摆短)、秒表、支架、实验过程:1、用1号摆和2号摆实验,摆线长短一样,摆锤的轻重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2、用1号摆和3号摆实验,摆锤轻重一样,摆线长短不同。

观察它们在一分钟内摆的次数,每个摆观察3次,比较摆的快慢是否相同。

实验现象:2号摆和1号摆摆的一样快; 3号摆比1号摆摆的快。

实验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实验名称:揭示钻木取火的道理实验准备:火柴、黑板实验方法: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头实验现象:火柴会燃烧起来实验结论: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4.制作名称:自制电磁铁制作准备:绝缘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制作方法:把绝缘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可以了。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准备:自制的电磁铁、电池、指南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指南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电流的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现象: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的两极发生变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两极会发生改变。

2016-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2016-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知识点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

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发明的。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3、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胎儿大约在妈妈的(子宫)里呆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5、受精卵大约经过(6)周就长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6、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7、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8、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9、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10、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0“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11.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止显微镜损坏。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要物质科学:介绍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状态、密度、质量等,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生命科学:概述了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生命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地球科学:阐述了地球的结构、地壳运动、天气现象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规律。

科学实验与技术:详述了本学期进行的重要科学实验,包括实验目的、步骤、观察结果以及实验结论,强调了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介绍了现代科技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新能源、环保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知识体系建设的基础:六年级是学生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科学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构建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体系,为后续更高级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更能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和方法论,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注重实验和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未来的学术或职业发展铺垫:六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上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未来的学习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不仅关乎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关乎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未来学术或职业发展的培养。

学好本课程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简述本文目的,即总结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和参考。

通过梳理教材中的关键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也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份科学教学的参考指南,帮助他们在辅导孩子时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孩子科学素养的提升。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青岛版⼩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六年级是⼩学阶段的结束,也是⼩学阶段《科学》学习的重要阶段,学⽣已经积累了⼀定的《科学》学习知识经验,他们对进⼀步进⾏科学探究、领悟新的科学知识等⽅⾯的欲望更强烈。

因此,六年级下册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注意⽤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努⼒体现内容的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的变化,使学⽣学会在整体上领悟科学本质。

在科学探究上,以⾃主性探究为重点,更加显性探究⽅法的培养。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要求学⽣⾛向成熟,正确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然,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学⽣能⽤发展的、辩证的、充满兴趣的眼光看待科学,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下⾯,我从三个⽅⾯对六年级下册教科书做⼀下说明:⼀、六年级下册教科书在全套教科书中的位置及特点:1、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理念贯穿全套教科书。

纵观这⼋册教科书,“问题”观念贯穿始末。

从三上册第⼀单元开始,就注意激发学⽣的探究欲望,初步培养问题意识。

如第⼀课《玩具⾥的科学》主要启发学⽣⼤胆提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多;第⼆课《我们周围的动物》引导学⽣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多⾓度提出问题并进⾏猜想;第三、四、五课不仅让学⽣提出问题,还启发学⽣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年级下册是⼩学阶段最后⼀册科学,仍从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的问题意识,如⼆单元的寻找达尔⽂的⾜迹,就隐含着⼤量的问题,如“地球上的第⼀个⽣命是从哪⾥来的?是怎样做到繁衍不息的?为什么有些⽣物会灭绝?”等,且⽬前尚⽆定论,少年⼉童对这些科学之谜充满好奇,特别是对⼈类进化、恐龙灭绝、鸟的起源等问题充满了探谜的渴望,让学⽣像个⼩科学家⼀样去搜集这⽅⾯有关的资料,提出⾃⼰的假说,来解释这些未解之谜。

这就激发起了学⽣的兴趣,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并培养学⽣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的见解,培养学⽣们的⾃信⼼。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实验名称: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实验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也增加;随着绕制圈数的增加,吸起大头针的数量也增加。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绕制圈数有关,随着这些因素的增加,磁力也会增加。

我的发现是手掌发热,经过思考和实验,我得出了结论: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实验六的名称是“风从哪里来”,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和胶带。

具体实验方案是: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从底部向上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点燃蜡烛和蚊香,然后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的烟冒出处放在圆孔附近,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蚊香的烟被吸入瓶内,瓶口处的纸条会上下晃动。

这是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顺着瓶口上升,冷空气则会由底部的小孔流进去补充,从而形成了风。

实验七的名称是“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需要制作自制降落伞。

实验方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比较伞面大小、悬吊物重量和伞面材料对降落速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伞面大、悬吊物轻和伞面透气性差会导致降落速度变慢。

这是因为伞面大的面积受到的空气阻力大,悬吊物轻受到向下拉的力小,伞面透气性差受到的空气阻力大,从而导致降落速度变慢。

最后,我自己制作了降落伞,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薄膜、细绳、螺母和剪刀。

具体方法是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作为伞包,再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将细绳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最后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摩擦生热的实验
实验四:通电的线圈
(一)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我的材料: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铁钉、大头针。

我的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绝缘包皮细电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我的发现:1、绝缘包皮细电线缠绕相同圈数,串联电池多的吸起大头针多。

2、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绝缘包皮细电线缠绕圈数多的吸起大头针多。

我的结论:串联电池节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大。

(二)影响电磁铁极性的因素
我的材料: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小刀、指南针。

我的方案:1、组装电磁铁。

2、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接近指南针,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3、改变电池的正负极,观察电磁铁两极变化情况。

4、改变线圈胡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两极变化情况。

我的发现: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两极改变;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两极改变。

我的结论: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和线圈的缠绕方向,能改变电磁铁在极性。

实验五:无处不在的能量
实验一:我的材料:铁条
我的方案:反复弯折一段铁条,摸摸弯折处的温度。

我的发现:铁条弯折处变热。

我的结论:在反复弯折铁条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

实验二:我的材料:瘪了的乒乓球、水杯、热水。

我的方案:1、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水杯里。

2、往水杯里倒入热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观察一段时间后,瘪了的乒乓球慢慢鼓起来了。

我的结论: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乒乓球鼓起来,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实验三:我的我的方案:1、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

2、立即拿梳子靠近或放入碎纸屑,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发现一些碎纸屑粘到了塑料梳子上。

我的结论:用塑料梳子在头上来回梳头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四:我的材料:烧瓶、橡皮塞、热水。

我的方案:1、先湿润橡皮塞,把橡皮塞塞进烧瓶口。

2、把烧瓶浸在热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发现橡皮塞被顶出。

我的结论:瓶中空气受热膨胀,橡皮塞被顶出,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注意:瓶塞不要塞得太紧)
实验五:我的材料:双手
我的方案:双手来回搓,体会感觉。

我的发现:手掌发热
我的结论: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实验六:风从哪里来
实验七: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制降落伞
我的材料:塑料薄膜,细绳、螺母、剪刀、(胶带、)。

我的方法:1、将塑料薄膜剪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作为伞包。

2、剪好长短相同的4根细绳作为伞绳。

3、将细绳分别用胶带固定在塑料薄膜的4个角上。

4、捏住伞面的中间,将4根绳捋直。

5、将螺母拴在细绳的另一端。

6、将线理顺,伞包打开,降落伞即成。

(注意: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